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中新初中校李德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来自中新初中的李德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上)《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我准备从以下八方面来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在新的教材体系中《声现象》是学生学习《机械运动》后接触的又一类物理现象。《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第二节,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本节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声现象体系至关重要,为噪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尽管在新课程标准对于《声音的特性》一节的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运用,但在近五年的绵阳中考中,有两年都以本节知识作为对声现象的考察,由此可见,声音的特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初步接触“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两种基本探究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心智水平

对于刚刚开始了解并参与学习物理学的八年级同学来说,新奇和兴趣是他们进入物理殿堂的源泉。

(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声现象,是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初感受。然而学生不足的是从生活中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引导学生逐渐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就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课在设计就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三)应对策略

因为声现象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因而容易建立起知识体系。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方法的意识,并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决心和信心。

(二)、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两种探究方法。

(三)、知识技能方面:

(1)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了解音色与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

(3)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也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在这三个特性中,由于生活原有的经验,声音的音色相对容易理解。

(二)教学难点

音调比较抽象,所以音调是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极易混淆,这是第二个难点,应重点突破;而本节的第三个难点就是物体的结构特点对振动频率的影响,也就是物体结构特点与音调的关系。

五、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演示实验、实验探究、讲解点拨、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同时让多媒体与常规教学相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六、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全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基本运用。为学生最终明确物理学是“以知识为载体、以探究为主线,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科学。当然本节课还应该开始让学生接触“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七、教具准备

实物器材:钢尺、橡皮筋、音叉、鼓、纸屑、A4纸、梳子、扑克牌、装有不同深度水的瓶子等。

多媒体器材:ppt文件、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等。

八、教学过程

对于教学过程我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课堂引入”、“理解响度并探究其与振幅的关系”、“理解音调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理解音色探究其影响音因素”、“课堂小结和巩固”、“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

环节一、课堂引入

本节课的开始我准备让全体学生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首先用多媒体软件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同学老师的声音、歌星歌唱的声音、各类乐器的声音等等,然后让学生辨听并猜测。设计意图:通过激烈的比赛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声音的特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节二、理解响度并探究其与振幅的关系

由于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中,响度更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一个调整,先“响度”后“音调”。

教师通过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也需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接下来提问学生:“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转换法”来检查振幅大小。接下安排学生进行几个探究活动:用钢尺、橡皮筋、音叉和鼓来分别来验证“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使学生逐步开始形成规范的探究活动过程。实验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和橡皮筋伸出长度一定、使用同一只音叉和同一面鼓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在探究中让学生明白: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在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这个问题时,还让学生体验“响度”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比如“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声音的响度这一特性。

环节三、理解音调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这一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要分配相对充足的时间。首先让学生完成两个体验。

活动1: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活动2:在桌面上把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比较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同样让学生判断出声音的尖细与低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声音的高低,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响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进行猜想,“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用扑克牌快速和慢速划动梳子,比较声音高低有何不同(演示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