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传统的化学测定方法和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测定脂肪酸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脂肪酸的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将待测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溶剂提取出来,然后经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最后通过测定甲酯化脂肪酸的浓度来确定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检测大量样品。

但是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不适用于分析含有非酯化脂肪酸的样品。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脂肪酸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对脂肪酸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然后将甲酯化脂肪酸注入气相色谱仪,利用气相色谱柱将各种脂肪酸与内标物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前体脂肪酸峰强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脂肪酸分析。

但是该方法需要仪器设备,比较昂贵。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脂肪酸测定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未饱和脂肪酸和脂类的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样品中的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然后将甲酯化脂肪酸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柱和流动相的选择,实现脂肪酸的分离;最后通过检测脂肪酸峰强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复杂样品中脂肪酸分析。

但是该方法需要仪器设备,成本较高。

除了上述所介绍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测定脂肪酸的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针对复杂样品中脂肪酸的分析,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以提高准确性和选择性。

总结起来,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1. 引言在食品和农业领域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产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至关重要。

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它们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还对细胞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食品中脂肪酸的含量,有助于合理配置人们的膳食结构,以及评估食品中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2.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脂肪酸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脂肪酸分离,利用比色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制备成试剂,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或酯化。

2. 样品注射:将经过前处理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3.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样品特性和测试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流速和柱子类型。

4. 色谱分离:样品通过色谱柱后,不同脂肪酸化合物会按照其挥发性和亲和性不同分离出来。

5. 检测与定量:使用比色检测器对分离出的脂肪酸进行定量测定,并计算出含量。

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同时对样品的前处理也要求较高。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除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与气相色谱法不同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基于样品在液相中的亲和性差异。

以下是该方法的基本步骤:1. 样品准备:将样品制备成试剂,并进行适当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

2. 样品注射:将前处理后的样品通过自动进样器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3.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样品特性和测试要求,设置合适的流速、柱子类型和溶剂体系。

4. 色谱分离:样品在液相色谱柱中根据分子的亲和性和相对极性的不同,进行分离。

5. 检测与定量:通过紫外检测器对分离出的脂肪酸进行定量,并计算出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能够便捷地对包含多种脂肪酸的样品进行分析。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长链的羧酸,常见于生物体内的脂类中。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和质谱法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首先是气相色谱法(GC)。

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定脂肪酸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脂肪酸的浓度。

GC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脂肪酸。

但是,GC法需要样品预处理,包括提取和甲酯化反应。

此外,GC法还需要使用气相色谱仪等专业设备,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的分析技术,利用高效液相柱对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并使用紫外光谱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与GC 法相比,HPLC法不需要样品预处理,分析过程简单可靠。

其缺点是对于高沸点的脂肪酸分离效果较差。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可以使用HPLC-MS结合技术进行测定,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第三种是核磁共振法(NMR)。

NMR是一种基于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脂肪酸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与GC和HPLC相比,NMR法不需要样品预处理,操作过程相对简单。

但是,NMR法的分析时间较长,且需要昂贵的NMR设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少。

最后是质谱法(MS)。

质谱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测定脂肪酸组分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并且可以通过质谱图对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准确的定量。

然而,质谱法的仪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脂肪酸的测定中还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酶法和比色法等。

酶法通过酶的作用将脂肪酸转化为其他化合物,再利用吸光度、荧光强度等性质进行定量测定。

比色法利用脂肪酸与某些试剂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测定。

综上所述,脂肪酸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以及化学分析方法等。

脂肪酸测定原理

脂肪酸测定原理

脂肪酸测定原理
脂肪酸测定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用于测量样品中的脂肪酸含量。

脂肪酸是一种长链的羧酸,通常由数个碳原子组成。

脂肪酸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脂肪酸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该化合物的酸性特性,与强碱反应形成相应的盐。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酸碱中和法、比重法、色度法等。

在酸碱中和法中,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脂肪酸与硷溆作用,生成相应的盐。

随后,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反应终点的pH变化,从而确定生成的脂肪酸盐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比重法是利用脂肪酸盐的密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测定。

通过测量溶液的比重,可以确定其中脂肪酸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但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

色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脂肪酸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利用光度计测定产物的吸收值来间接测定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

总而言之,脂肪酸测定是通过不同的原理来测量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设备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脂肪酸的测定。

脂肪酸值测定

脂肪酸值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UDC (633.1+633.85).001.4 GB 5510-85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eed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 value of flours--------------------------------------------------------------------------------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1 仪器和用具1.1 带塞锥形瓶:150ml;1.2 量筒;1.3 移液管;1.4 微量滴定管;1.5 表面皿;1.6 天平:感量0.01g;1.7 电动振荡器;1.8 漏斗等。

2 试剂2.1 0.01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95%)溶液:先配制约0.5N氢氧化钾水溶液,再取20ml,用95%乙醇稀释至500m1;2.2 苯、95%乙醇;2.3 0.04%酚酞乙醇溶液(0.2g酚酞溶于500ml95%乙醇溶液中)。

3 操作方法3.1 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80g,粉碎使90%以上试样通过40目筛。

粉碎后试样如在20℃以上室温放置,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

3.2 浸出:称取试样20±0.01g(脂肪酸值高于60mgKOH/100g时称试样10g)于200m1或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苯,加塞摇动几秒钟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振荡器振荡30min(或用手振荡45min),取出, 将瓶倾斜静置数分钟,使滤液澄清。

3.3 过滤: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25ml比色管或量筒收集滤液25ml立即准确调节至刻度。

3.4 滴定:将25ml滤液移入锥形瓶中,再用原比色管或量筒取25ml酚酞乙醇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半分钟内不消失为止。

脂肪酸测定内标法

脂肪酸测定内标法

脂肪酸测定内标法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在人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测定脂肪酸的含量是营养和代谢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脂肪酸测定内标法则是现今应用最广泛、准确度最高的一种方法。

脂肪酸测定内标法的原理是将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加入样品中,用内标物作为比较参照,通过样品内部补偿来减少样品制备成分误差。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研究者提供非常优质的数据分析依据。

下面分步骤讲解一下脂肪酸测定内标法的具体操作:1、样品制备:将待检测的脂肪酸标本加入一个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并加入适当的溶液进行保护,使样品中的脂肪酸以及内标物质均为单质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操作。

2、提取样品:将加入内标物质的脂肪酸标本从保护液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合适的提取溶剂进行。

一般情况下使用脂肪酸浸提后进行的二硫化碳沉淀法进行浸提操作。

3、脂肪酸的甲酯化反应:提取出来的脂肪酸在进行甲酯化反应后,可以有效地使脂肪酸稳定化,并且可以增加脂肪酸的检测灵敏度。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甲基化试剂为异丙醇、硫酸、硫酸钠等的混合溶液。

4、GC-FID分析:经过样品制备、提取以及甲酯化反应之后,经过GC-FID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质量分数。

在分析过程中一般使用脂肪酸标准物质、内标物质、质谱仪等仪器进行操作。

以上就是脂肪酸测定内标法的整体操作流程,对于这种方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人员的经验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注意现场的安全和精确操作。

最后,无论是营养学研究还是药理学研究都需要准确和可靠的科学数据,因此,脂肪酸测定内标法作为心脏病、代谢性疾病等病理生理学领域的分析必备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下是详细的测定步骤:
1.样品前处理:将食品粉碎,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
的石油醚,加塞振摇几秒钟,打开塞子放气。

盖紧瓶塞,将碘量瓶置于
振荡器上震荡10分钟。

取下锥形瓶,倾斜静置1-2分钟,注意不要打开塞子。

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2.测定条件: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一般选择极性柱,如聚乙
二醇20M等。

检测器一般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载气选择氮气或氦气,流速一般控制在1-2ml/min。

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根据
具体的脂肪酸种类和仪器性能来设置。

3.标样准备:选择合适的脂肪酸标样,用正己烷或氯仿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标样溶液。

4.样品测定:将样品滤液和标样溶液分别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
析。

记录各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5.计算:根据样品峰面积和标样峰面积的比值,计算样品中各脂肪酸的含
量。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前处理的效率、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的灵敏度等。

因此,在进行测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如避免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泄漏等。

食品中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新方法测定

食品中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新方法测定

食品中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新方法测定在人类日常饮食中,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然而,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脂肪酸含量对科学合理的膳食设计以及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传统的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主要依赖于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等。

这些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繁琐的实验操作,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测定过程繁杂,需要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样品制备和分离步骤,有效率较低。

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新的方法来更准确、更快速地测定食品中脂肪酸含量。

其中一种新的方法是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脂肪酸含量测定。

红外光谱技术利用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的特性来分析物质的组成。

科学家们发现,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在红外光谱上表现出不同的吸光度,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红外光谱的吸光度来计算其中脂肪酸的含量。

这种基于红外光谱的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它无需复杂的样品制备和分离步骤,大大提高了测定的效率。

其次,红外光谱仪器设备相对较为简单和便宜,降低了测定成本,使得该方法更容易推广应用。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实现在线实时检测,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可以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

然而,基于红外光谱的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样品的复杂性会对测定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复杂食品,如肉制品或乳制品,其中的其他成分会干扰脂肪酸的红外光谱信号,导致测定结果的偏差。

其次,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在红外光谱上表现出的吸光度差异较小,需要精确的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才能得到准确的含量测定结果。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和限制,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基于红外光谱的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

他们通过开发更精确的数据处理算法和建立更完善的模型,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同时,结合其他检测技术如质谱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总之,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人体健康和膳食设计至关重要。

脂肪酸的测定原理

脂肪酸的测定原理

脂肪酸的测定原理
脂肪酸测定的原理是基于酸碱滴定反应。

在测定中,脂肪酸会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皂化物。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碱的一定量滴定液会加入进样品中,直到反应完全进行。

测定过程一般采用酸碱指示剂来观察反应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溴丙酚绿。

当反应接近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标志着酸碱滴定反应的完成。

而在测定中,脂肪酸的含量会通过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酸量来计算。

一般来说,每个脂肪酸分子会与一定量的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皂化物,而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酸量与脂肪酸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所需滴定液的体积,可以推算出脂肪酸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定之前,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提取和清洗,以确保样品中不含有干扰物质。

此外,还需要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定量,以确定滴定液的浓度。

总之,脂肪酸测定的原理是基于酸碱滴定反应,通过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酸量来计算脂肪酸的含量。

这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和化学领域。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对脂肪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首先,将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反应,然后将甲酯化后的产物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

在气相色谱柱中,脂肪酸会根据其分子量和极性不同,分别在柱子中停留不同的时间,从而实现对脂肪酸的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脂肪酸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脂肪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相较于气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其操作难度较大且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核磁共振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脂肪酸的测定中。

核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位置来判断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

总之,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和原理研究对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植物油是人类常见的食品油,主要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即称之为油脂。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不同的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的含量表和其有效性是不同的,因此测定和分析不同类别植物油中脂肪酸含量是特别有必要的。

对各类植物油中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通常采用薄层色谱(TLC)法。

该技
术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将样品中的各种脂肪酸分离出来,而在分离的同时可以准确的测量每一种脂肪酸的百分比。

通常,将各类植物油放在氧化硫酸钠溶液中加热,以漂白植物油原料,然后用薄层色谱装置将每种脂肪酸按照分子量或碳数从高到低分成多个带。

利用紫外激发冷冻蒸发-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可以检测精确而快速地
测定不同植物油脂肪酸的含量。

在油脂分析中,脂肪酸可以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类。

根据各种脂肪质的分类可
以分为硬脂肪酸、芳烃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三类,它们之间的比例在不同植物油中是不同的。

比如十六烷酸和亚油酸组成的硬脂肪酸被普遍应用于食用油中,而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六烷酸和芳烃脂肪酸组成的芳烃甘油酸在食用油中的含量比较低。

另外还有一些游离脂肪酸,它们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性能。

综上所述,测定和分析不同类别植物油中脂肪酸含量是评价食用油的重要指标。

只有精准的测定和分析,根据具体植物油的类别,才能准确识别其脂肪酸的成分,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健康的食用油。

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_王瑞

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_王瑞

图5鲨鱼肝油样品GC-MS 总离子流色谱图Fig.5The GC-MS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shark liver oil sample基甘油的方法;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确定烷氧基甘油的组成。

本方法分离效果好,适用于测定样品中各种烷氧基甘油的组成和含量。

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参考文献:[1]Lewkowicz N,Lewkowicz P,Kurnatowska A ,et al.Biological action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ark liver oil[J].Polish Merkur Lekarski.2006,119(20):598-601[2]Krotkiewski M,Przybyszewska M,Janik P.Cytostatic and cytotoxiceffects of alkylglycerols (Ecomer )[J].Medical Science and Monitoring,2003,11(9):1131-1135[3]Pugliese P T,Jordan K,Cederberg H ,et al.Some biological actions of alkylglycerols from shark liver oil[J].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1998,4(1):87-99[4]王林祥,王利平,秦昉,等.鲨鱼肝油中烷氧基甘油的成分分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23(2):90-93收稿日期:2010-12-27几种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王瑞,刘海学,马俪珍*,许晓琴(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摘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牛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核桃油、杏仁油这6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脂肪酸样品经过酯化处理,然后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

实验步骤:
1. 酯化反应:将待测样品中的脂肪酸与甲醇和硫酸缩酯化反应,生成甲酯化脂肪酸。

反应条件为70℃下反应2小时。

2. 萃取:将反应混合物与乙醚进行萃取,使脂肪酸甲酯从水相中转移到有机相中。

3. 浓缩:用氮气对乙醚溶液进行浓缩,获得脂肪酸甲酯的溶液。

4. 气相色谱分析:将浓缩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色谱柱为聚硅氧烷,流动相为氮气。

通过控制温度和流速,实现对脂肪酸甲酯的分离和定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得的脂肪酸甲酯峰面积与标准品的峰面积进行对比,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该样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实验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对于食品、化妆品或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流速,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溶剂要注意储存和保存,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和归还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脂肪酸测定的方法

脂肪酸测定的方法

脂肪酸测定的方法
脂肪酸测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技术:
1.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脂肪酸测定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后,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谱检测器(MS)等。

2.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将样品中的脂肪酸酯化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等。

3.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将样品中的脂肪酸提取并酯化后,使用质谱仪进行分析。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点,可以精确测定各种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

4.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通过脂肪酸的特征化学位移进行测定。

相比其他方法,核磁共振技术不需要样品处理步骤,且可以同时定量和鉴定脂肪酸。

5.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利用脂肪酸的电荷和大小差异进行分离和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具有高分离效率、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考虑样品类型、测定目的、设备条件等因素。

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仪器和用具带塞锥形瓶:;量筒;移液管;微量滴定管;表面皿;天平:感量;电动振荡器;漏斗等。

试剂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先配制约氢氧化钾水溶液,再取,用%乙醇稀释至;苯、%乙醇;%酚酞乙醇溶液(酚酞溶于%乙醇溶液中)。

操作方法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粉碎使%以上试样通过目筛。

粉碎后试样加在℃以上室温放置,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

浸出:称取试样± (脂肪酸值高于时称试样)于或锥形瓶中,加入苯,加塞摇动几秒钟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振荡器振荡(或用手振荡),取出,将瓶倾斜静置数分钟,使滤液澄清。

过滤: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比色管或量筒收集滤液立即准确调节至刻度。

滴定:将滤液移入锥形瓶中,再用原比色管或量筒取酚酞乙醇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半分钟内不消失为止。

记下所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

空白试验:取酚酞乙醇溶液同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记下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

结果计算脂肪酸值以中和粮食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脂肪酸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滴定试样用去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滴定酚酞乙醇溶液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浸泡试样用苯的体积,;──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当量浓度;──氢氧化钾毫克当量;──试样重量,;──试样水分百分率,%(测定面粉脂肪酸值时按湿基计算,不必减去水分);──换算为试样重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脂肪酸值在以上的不超过;在以下的,不超过。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浸出液色过深,滴定终点不好观察时,改用四折滤纸,在滤纸锥头内放入约粉末活性碳,慢慢注入浸出液,边脱色边过滤。

或改用%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绿色或蓝绿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AMFSAc23033 谷类脂肪酸度滴定法
AM-AM-FS-Ac-23033
脂肪酸度——谷类
1.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a)谷物研磨机—适用于磨碎小样品。

(b)脂肪提取设备—Soxhlet或其它适合的型号(耐用的纸套筒或铝质RA-360套筒适合提取用)。

1.2 试剂
(a)甲苯-乙醇-酚酞溶液—0.02%。

向IL甲苯中加1L乙醇和0.4g酚酞。

(b)乙醇-酚酞溶液—0.04%。

向1L乙醇中加0.4g酚酞。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178N。

无碳酸盐的。

1ml=1mgKOH。

2.试验过程
2.1.方法Ⅰ
用人工四分法或利用机械采样装置取得大约50g谷物(玉米200g)的代表性样品,尽量磨碎以便使不少于90%的样品能通过40号筛 (某些较粗颗粒不会明显地影响结果)。

如果样品太湿不易磨碎,在约10O℃干燥到足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在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提取10±0.1g磨碎的样品大约16h。

样品磨碎后尽快着手提取,切勿将磨碎的样品放置过夜。

在蒸气浴上将溶剂从提取物中全部蒸发掉。

在提取烧瓶中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溶解残渣并用标准KOH溶液滴定到明显的粉色,或将黄色溶液滴定到桔红色。

如果滴定中有乳状物形成,加入第二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来消除。

终点颜
色应显示与向5Oml和滴定开始时原始溶液颜色相同的适当浓度的K
2Cr
2
O
7
溶液中加
2.5ml0.0l%KmnO
4。

溶液得到的溶液颜色相同。

(把0.5%的K
2
Cr
2
O
7
溶液滴到5OmlH
2
O中直到颜
色相当,然后加25ml0.0l%KMnO
4
溶液)。

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进行空白滴定,从样品滴定值中减去空白值。

如果加入了另一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则进行双份空白滴定。

将脂肪酸度以中和从1OOg谷物(干成份)中分离出的脂肪酸所需要KOH的mg数报告。

脂肪酸度=l0×(滴定值-空白值)。

2.2.方法Ⅱ
测定玉米的快速法 (可在1h内得到结果)
按2.1制备样品,称20±0.01g放入玻璃塞烧瓶或一般瓶中,准确加入5Oml苯,塞好瓶,摇几秒钟使苯蒸气饱和瓶内的空气,临时松塞降压后再塞好。

在机械振荡器内振荡烧瓶3Omin,或用手定期振荡45min。

将瓶子倾斜不少于3min使粗粉沉积在一个角上。

小心地尽可能多地把液体倾泻入l5cm插在8cm玻璃漏斗中的折叠滤纸,用表面皿盖上漏斗减少蒸发。

在25m1容量瓶中准确收集25ml滤液。

将此滤液转入950ml平底烧瓶中,再用乙醇-酚酞溶液将容量瓶充至25ml刻度并转到含苯提取物的烧瓶中。

按C制备所用的色标,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提取物。

对白玉米滴定到明显粉色,对黄玉米滴到桔红色。

如果滴定过程中有乳状液形成,加入苯和乙醇-酚酞溶液各95ml来消除。

测定25ml苯和25m1乙醇-酚酞混合溶液空白滴定值。

如果再次加了苯和乙醇,则重复空白滴定。

将脂肪酸度报告为中和从1OOg玉米(干料)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

脂肪酸度=10×(滴定值-空白值)。

以干样计算。

3.来源
AOAC官方方法939.05(第17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