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素质检测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素质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品红扩散B.尘土飞扬C.美酒飘香D.食醋挥发2.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一定有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3.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的值为6 B.Se在第四周期C.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Se的中子数是34.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5.关于Al和A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属于同种粒子C.属于同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相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 D.原子质量7.从微观角度解释以下冰箱中的现象和变化,正确的是()A. 食品变质,微粒种类发生改变B. 食品保鲜,微粒停止运动C. 水果发出香味,分子质量很小D. 水结冰,分子体积变大8.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B.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0.如图是空气中主要成分微观模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我们吸气时,部分分子进入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着能量变化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间隔变小、球内压强变大D.由上可知空气中只含有这两种分子,属混合物11.“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
下列有关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D.和氯原子相比,氯离子的化学性质更稳定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元素的符号是HeB.原子序数:乙>丙>甲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二、非选择题1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设计了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①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是②上述实验说明:(2)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试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14.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1850]原子簇是若干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是A.Al3+B.13Al3+C.13Al-D.Al13-2.(0分)[ID:131848]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现有27g金属铝,则这些金属铝中含有铝原子的个数有A.5.02×1025B.6.02×1023C.6.02×1026D.5.02×10223.(0分)[ID:13183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硅C.氯化钠D.二氧化碳4.(0分)[ID:131830]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B.证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5.(0分)[ID:131818]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种机器人是一种分子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D.这种分子的组成是混合物6.(0分)[ID:131809]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硫属于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一个硫原子有16个质子7.(0分)[ID:13179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只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则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8.(0分)[ID:131787]下列是一些对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C.用水银体温针测量体温一一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增大D.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情况下间隔减小9.(0分)[ID:13178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而分子不可分10.(0分)[ID:131760]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11.(0分)[ID:131759]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②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它们表示两种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阴离子12.(0分)[ID:131756]下列图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氧气的验满D.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二、填空题13.(0分)[ID:1319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上标明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含量是指()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离子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3.下列对于N2、N2O、N2O3、N2O5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氮分子B.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同C.每个分子所含氮原子数都相同D.所含元素种类都相同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5.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意图是()A.B.C.D.6.H2O与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B.它们在常温下状态不同C.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D.H2O2有氧气而H2O中没有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8.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来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9.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10.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属于化合物B.一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D.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11.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A.HClO B.O3C.SO2 D.MgO1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中子数为()A.66 B.49 C.115 D.16413.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2kg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15.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分子式为C16H31N2PO8)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生产原材料是作为中国传统香料和中药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为C7H10O5),据统计,全球90%有八角产于中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B.一个“达菲”分子中含有5种元素的58个原子C.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D.莽草酸和“达菲”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8二、填空题16.用化学符号填空①2个水分子3个氧原子氯元素一个氢氧根离子四氧化三铁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③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④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17.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①O2______②20______③______④02﹣______18.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第三周期中铝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与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阴离子______.19.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______种;(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它与含量占第一位的金属元素之间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2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C.自来水 D.矿泉水(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自然水往往含有各种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来除去杂质.图丙中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若过滤得到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3)江苏水资源丰富,但分别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是否属于氧化物______(填“是”或“否”)高铁酸钾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21.化学物质间的反应除了观察和记录外,也需要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想象和分析,这就产生了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变化.我们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1)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请再写出该类型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生成的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三、计算题:22.烟草中含有对健康危害(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试计算:(1)尼古丁由______种元素组成,1个尼古丁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3)尼古丁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4)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5)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与检测题一.选择题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B.构成物质的粒子间没有间隔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氧化镁D.液氧4.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5.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 1 000 ℃以上。
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6.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的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8.“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A.铜B.氧气C.氯化钠D 氢氧化钙
【答案】B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故选B。
9、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解析】A、铀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铀电子数为92,故说法正确;
10、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来自分子之间有间隔11、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D、因为原子内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造成不显电性,故D错。
故选C。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氨分子的体积变大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B、30C、55D、80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6、(2015安徽)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7、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D、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9、(2015•泸州)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Na Mg ①Si P ②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③ 1.10 1.02 0.99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1 +2 ④+4﹣4+5﹣3⑤+7﹣1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10、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 B. C. D.12、“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容易失去电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硅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2.如图是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镱属于非金属元素B.镱元素的元素符号是YBC.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1D.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03.用肥皂膜套在空瓶口上(瓶中为空气),然后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其变化如图所示。
热水中瓶内气体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数目增多4.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大C.离子是一种不显电性的微粒D.体温计的汞遇热读数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例如用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3717Cl和3517Cl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属于同种元素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C.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D.前者的质量大于后者的质量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D.H2O2和H2O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7.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
下图是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B.镓属于金属元素C.图中m的值为3D.氮与镓的化学性质相似8.有一个带电的离子含有X、Y、Z三种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未依照顺序排列),且X、Y、Z的粒子数目依序为N X、N Y、N Z。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选题1.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CH4 ②SO2 ③MgO ④Ba(NO3)2 ⑤HNO3 ⑥NaHCO3.A.②③⑤属于氧化物 B.⑤⑥属于酸 C.④⑥属于盐 D.①⑥属于有机物2.自来水消毒过程涉及到下列甲和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的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B.物质D属于氧化物C.实验室可用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E D.乙是分解反应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关系:D.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4.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运动速率比原子运动速率慢C.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6.在下列化学式中含有两种原子团的是( )A. KNO3 B. NH4NO3 C. NH4Cl D. Na2S7.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稀有气体8.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9.某些人指甲上常常出现小白点,这是缺锌的表现,这里的“锌”是指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离子10.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6个质子和8个电子金原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中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11.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的事实是()A.湿衣服放在外面晒干 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C.硫加热变成硫蒸气 D.大块冰糖变成小块冰糖12.1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A. A B. B C. C D. D1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A.铜绿 B.金刚石 C.氧化镁 D.石灰水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3.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图3-4-1A.3B.4C.6D.74.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5.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元素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C.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图3-4-26.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如图所示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8.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9.如图3-4-5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
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图3-4-5A.体积小B.质量小C.相互之间有间隔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10.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11.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13.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4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过氧化氢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C.净化后的空气D.天然水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 果汁C. 冰水混合物D. 食醋3.下图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5.走进玫瑰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人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空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7.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质子8.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B. C. D.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10.下列对如图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A.烧杯C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不变色B.该实验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C.氨分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 该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1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D.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12. 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间:65分钟 分值: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氢的元素符号是( )A.hB.HC.HeD.H22.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材料C10和C14,构成这两种碳材料的粒子是( ) A.原子 B.离子C.元素D.分子3.含有“氚”的核污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已知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0B.1C.2D.34.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B.氧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5.分别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都可以制得氧气,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分子C.氧原子D.氧元素6.已知“●”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为58C.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8.“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汤姆孙、卢瑟福、波义耳等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现在仍在探索中。
图2是锂原子结构的现代行星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从模型可以看出,锂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C.结合模型可知,锂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10.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 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3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
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均正确且一致的是A.贡(Hg)B.锌(Zn)C.钙(Cu)D.钡(bA)2.元素组成了绚烂多彩的物质世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3.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硫酸铜B.氦气C.氨气D.金刚石4.我国成功研制的铯(Cs-133)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
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33B.78C.55D.235.“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开创“飞秒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其利用激光光谱技术,使得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可能观察到的是A.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B.原子的内部结构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解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形成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7.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从微观角度解释壶盖被顶起的原因是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水分子的质量变大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8.中国的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
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锂是金属元素B.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C.锂离子核外电子数是3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0.我国新疆赛里木湖是世界三大“冰泡湖”之一,“冰泡”是由湖底植物释放出的沼气(主要成分甲烷)在上升过程中,因极寒气温导致冰封速度过快,被“锁”在冰层之中而形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核心知识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B.氮气C.石墨D.氯化钾2.(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D.氦气、氨气3.(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B.金刚石C.干冰D.氯化钠4.(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干冰D.银5.(2022·辽宁鞍山中考)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铜核心知识2.微粒的性质6.(2022·湖北襄阳中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佩带香囊的习俗。
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有间隔D.分子不可分7.(2021·辽宁鞍山中考)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8.(2022·湖南益阳中考)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9.(2022·山东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10.(2022·广西河池中考)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核心知识3.微粒结构示意图11.(2022·湖南株洲中考)如图为某元素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1840]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B.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C.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D.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0分)[ID:131835]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是()①该实验用到了对比的方法②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④片刻后可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红⑤加热后氨分子的能量升高⑥加热后氨分子的质量变小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3.(0分)[ID:13180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4.(0分)[ID:13180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5.(0分)[ID:131798]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离子(Cl﹣)核内有17个质子B.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C.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去电子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直接构成6.(0分)[ID:131793]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12B.有2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原子D.属于相对稳定结构7.(0分)[ID:131787]下列是一些对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C.用水银体温针测量体温一一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增大D.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情况下间隔减小8.(0分)[ID:131786]已知A-、B2-、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E B.B>A>C>D>EC.C>D>E>A>B D.E>D>C>A>B9.(0分)[ID:131781]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1851]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X、Y、M均是已形成稳定结构离子B.粒子Y若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C.它们表示四种元素D.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2.(0分)[ID:131836]等质量的钠、镁、铝、钙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最少的金属是A.钠B.镁C.铝D.钙3.(0分)[ID:131830]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B.证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4.(0分)[ID:13182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A.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一—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一—分子数目变少5.(0分)[ID:131826]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6.(0分)[ID:1318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增大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7.(0分)[ID:1318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锈蚀都是氧化反应B.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并在通风橱内进行C.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为道尔顿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8.(0分)[ID:13178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准确读出液体体积B.探究分子运动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D.氧气的验满9.(0分)[ID:1317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10.(0分)[ID:131780]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选A B C D 项实验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结论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A.A B.B C.C D.D11.(0分)[ID:1317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里柳絮飘扬,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气分子体积变大C.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D.水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12.(0分)[ID:13175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的三态变化一一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二、填空题13.(0分)[ID:131928]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16·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2 (2016·北京)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2B.2C.2ClD.-3 (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4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6 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7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8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10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 g ,该原子的中子数是P,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B. C. D.11 (2015·乌鲁木齐)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CB.A、D同族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12 (2015·山东泰安)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13 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A.碳CB.钠NeC.贡Hg D 铝AL14 (2015·浙江温州)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15 (2016·北京)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16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17 如右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金属元素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该粒子可表示为X+18 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都属于一种原子D.都属于金属元素19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B.钠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二、填空题(共38分)21 (4分)(2015·杭州)考古学上常通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
22 (10分)以下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N;②Ne;③Na;④O2-;⑤Na+。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23 (6分)(2016·河南)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________(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24 (6分)(2015•河南)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_________。
25 (12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三、简答题(共10分)26 (4分)(2015•河南)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27 (6分)(2015·黑龙江龙东)下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四、实验探究题(共12分)28 (12分)【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含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
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
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参考答案1 B 解析:大雾和柳絮都是肉眼可见的,它们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氧气可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花棚里香气扑鼻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2 C 解析:Cl2表示一个氯分子;2Cl2表示2个氯分子;2Cl表示2个氯原子;2Cl-表示2个氯离子。
3 D 解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所以分子和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A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C正确;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D错误。
4 A 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A项不正确。
5 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A错;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B错;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
6 D 解析: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但我们看不到分子的运动,所以也说明了分子很小,A、B可以说明;该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盛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使溶液显酸性,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C可以说明;此实验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7 D 解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A错误。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B 错误。
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C 错误。
8 D 解析: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体,说法①②不确切;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两者质量不相同,说法③不确切。
9 C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铯-137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为55,A错误,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B错误;铯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是金字旁,为金属元素,D错误。
10 A 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求得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且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求得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1 A 解析:该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元素,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同一纵列为同一族;由此可知,A、B同周期,A和D、C和F同族,同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相似,C、F化学性质相似;E比C多一个周期,即E原子比C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故原子序数E>C,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