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复习资料(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SCB. SPC. SAD. SD答案:A2.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处理C. 数据转换D. 数据传输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存储器答案:D4. 传感器的灵敏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信号与输入量的比例关系答案:D5. 传感器的线性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与输入的线性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6. 传感器通常由____、转换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

答案:敏感元件7.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的是传感器在____变化时的性能。

答案:时间8.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常用____来描述。

答案:输入输出关系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____条件下的性能保持不变。

答案:长时间工作10. 传感器的精度等级通常用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答案: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

传感器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精确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的基础。

12. 什么是传感器的分辨率,它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答案: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高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测量结果,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分辨率的传感器可能无法检测到微小的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四、论述题13. 论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

例如,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水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土壤传感器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污染水平。

传感器复习资料Word版

传感器复习资料Word版

传感器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测量:测量就是通过专用的手段和技术工具,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被测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从而得到被测量数值大小的过程。

传感器: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响应特性。

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灵敏度:传感器在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称为灵敏度。

线性度: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ΔYmax)与满量程输出(Y)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迟滞:迟滞是指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正行程特性和反行程特性的不一致程度。

直接测量:在使用仪表或者传感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要的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在使用仪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对与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几个量进行测量,将被测量代入函数关系式,经过计算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种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使它变形,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表面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其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热电效应: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所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

霍尔元件:霍尔元件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

用它们可以检测磁场及其变化,可在各种与磁场有关的场合中使用。

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

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

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

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

二.填空题大部分组成。

传感器技术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传感器技术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传感器技术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B )。

A. 应变式传感器B. 化学型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热电式传感器2、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B. 数据采集电路C. 转换元件D. 滤波元件3、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C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 汽车制造技术B. 建筑技术C. 传感技术D.监测技术4、传感器按其敏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 A )三大类。

A. 生物型B. 电子型C. 材料型D. 薄膜型5、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B. 传感器+微处理器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 传感器+计算机6、近年来,仿生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热,其主要就是模仿人的(D )的传感器。

A. 视觉器官B. 听觉器官C. 嗅觉器官D. 感觉器官7、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8、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 )。

A. 测量B. 感知C. 信号调节D. 转换9、传感技术与信息学科紧密相连,是(C )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

A. 自动调节B. 自动测量C. 自动检测D. 信息获取10、以下传感器中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命名的是( A )A.应变式传感器B.速度传感器C.化学型传感器D.能量控制型传感器二、多项选择题1、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其中包含(ABCD)。

A. 能量守恒定律B. 电磁场感应定律C. 欧姆定律D. 胡克定律2、传感技术是一个集物理、化学、材料、器件、电子、生物工程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涉及(ABC )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

A. 传感检测原理B. 传感器件设计C. 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D. 传感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3、目前,传感器以及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领域采用了传感技术的有:(ABCD )。

(完整word版)传感器(唐文彦)总复习

(完整word版)传感器(唐文彦)总复习

一.电阻式传感器基本原理: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出。

1.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大小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特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动态测量。

1)横向效应:将直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之后,虽然长度相同,但应变状态不同,其灵敏系数降低了。

这种现象称横向效应。

为了减少横向效应产生的测量误差,一般多采用箔式应变片,其圆弧部分尺寸较栅丝尺寸大得多,电阻值较小,因而电阻变化量也就小得多。

2)机械滞后应变片安装在试件上以后,在一定温度下,其(ΔR/R)–ε的加载特性与卸载特性不重合,在同一机械应变值εg下,其对应的ΔR/R值(相对应的指示应变εi)不一致。

加载特性曲线与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值Δεm称应变片的滞后。

机械滞后产生的原因:敏感栅、基底和粘合剂在承受机械应变后所留下的残余变形所造成的.3)零漂(P0):粘贴在试件上的应变片,在温度保持恒定、不承受机械应变时,其电阻值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应变片的零漂。

4)蠕变(θ): 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使其承受恒定的机械应变,其电阻值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应变片的蠕变.一般蠕变的方向与原应变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5)最大工作电流:是指允许通过应变片而不影响其工作的最大电流值。

6)绝缘电阻:是指应变片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值。

通常要求50MΩ~100MΩ以上.7)电阻式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当测量现场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敏感栅温度系数及栅丝与试件膨胀系数之差异性而给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称为应变片的温度误差。

对应变片温度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

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 2。

测试件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影响.温度补偿方法:(1)线路补偿法(加温度补偿电阻):利用电桥的和、差原理来达到温度补偿的目的.(2)自补偿法(选材):主要是通过精心选配敏感栅材料与应变片结构参数来实现温度补偿.2。

传感器课后答案(完整资料).doc

传感器课后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章概述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

(3)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传感器。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5)传感器的微型化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5)稳定性处理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选择题1、随着⼈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B. 传感器+微处理器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 传感器+计算机2、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A )。

A. 检测和转换B. 滤波和放⼤C. 调制和解调D. 传输和显⽰3、测量者在处理误差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法实现的( A )A.消除随机误差 B.减⼩或消除系统误差C.修正系统误差 D.剔除粗⼤误差4、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C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5、电阻应变⽚配⽤的测量电路中,为了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多采⽤( C )。

A.直流平衡电桥 B.直流不平衡电桥C.交流平衡电桥 D.交流不平衡电桥6、利⽤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线性误差⼩(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电阻值⼯作应变⽚B.两个桥臂都应当⽤两个⼯作应变⽚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应变量变化相反的⼯作应变⽚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应变量变化相同的⼯作应变⽚7、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的测量电路有( C )。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C.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电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向。

C.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但不能判断位移的⽅向。

D.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也可以判断位移的⽅向。

9、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 D )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10、测量范围⼤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D )A.变极板⾯积型 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 D.容栅型11、⽯英晶体在沿机械轴y⽅向的⼒作⽤下会( B )A.产⽣纵向压电效应 B. 产⽣横向压电效应C.不产⽣压电效应 D. 产⽣逆向压电效应12、关于压电式传感器中压电元件的连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与单⽚相⽐,并联时电荷量增加1倍、电容量增加1倍、输出电压不变B. 与单⽚相⽐,串联时电荷量增加1倍、电容量增加1倍、输出电压增⼤1倍C.与单⽚相⽐,并联时电荷量不变、电容量减半、输出电压增⼤1倍D. 与单⽚相⽐,串联时电荷量不变、电容量减半、输出电压不变13、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引⼊积分电路是为了测量( A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 D.光强14、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引⼊微分电路是为了测量( C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 D.磁场强度15、⼯业上应⽤⾦属热电阻传感器进⾏温度测量时,为了消除或减少引线电阻的影响,通常采⽤( C )。

(完整word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灵敏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灵敏元件是指能够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将灵敏元件的输出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传感器的分类:a.按输入量分类: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b.按工作原理分类: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热电式等c.按物理现象分类:结构型传感器,特性型传感器d.按能量关系分类:能量转换型,能量控制型e.按输出信号分类: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3. 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开展基础研究,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新材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

4. 检测技术属于信息科学的范畴,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构成完整的信息技术。

5.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6. 电阻式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而最后显示值的变化。

7.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重量、力矩应变等物理量。

8. 自感式传感器中,调幅电路用得较多,调频、调相电路用得较少。

9. 当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

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

10. 感应同步器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直线位移或转角位移的一种器件。

测量直线位移的称为直线感应同步器,测量转角位移的称为圆感应同步器。

11. 利用电容器的原理,将非电量转化为电容量,进而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化的器件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12. 在应用中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而它们的电极形状又有平板型,圆柱形和球平面型三种。

13. 电容式传感器把被测量转化成电路参数C。

(完整版)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换为 电容量 的变化。
3、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 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 极距变化
型电容传感器和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4、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转换电路有: 二极管双 T 形交流电桥、 差动脉冲调制电路 运

放大电路、 调频电路 和 电桥电路 等。
转换为电量的变化,进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
(1)应变片电阻变化量 R1 和电阻相对变化量 R1 / R1 。
R1
F
(2)将电阻应变片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 3v,求电桥输出电压是多 少。
1
3、压电式传感器连接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前置放大器的作用:一方面把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低输出阻抗,另一方面是放 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电容式传感器
一、选择填空题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K= 2/d0

2、电容式传感器采用 电容器 作为传感元件,将不同的 被测物理量
的变化转
5、移动电容式传感器的动极板,导致两极板有效覆盖面积 A 发生变化的同时,将导致电
容量的变化,传感器电容改变量⊿C 与动极板水平位移成 反比 关系,⊿C 与动极板
角位移成 反比 关系。
6、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B)。
A、变极距式
B、变介电常数式
C、变面积式
D、空气介质变极距式
7、电容式传感器采用差动连接的目的是(D)。
6、压电式传感器可等效为一个 电荷源
和一个电容并联,也可等效为一个与
电容 相串联的电压源。
7、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须先经过前置放大器处理,此放大电路有 电压 放大器和电荷
放大器两种形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压电效应?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有什么区别? 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外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 相应地会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 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通常把沿电轴 X-X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 称为“纵向压电效应”;而把沿机械轴 Y-Y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 “横向压电效应”;所以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力方向不同,电 荷产生方向也不同。 2、压电式传感器为何不能测量静态信号? 答:因为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所测的物体的运动产生的相 应的电信号,而静态的不能产生相应的电信号。所以压电式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信号。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

A. 灵敏度B. 线性度C. 响应度D. 分辨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基本特性?()A. 稳定性B. 灵敏度C. 分辨率D. 可编程性答案:D3. 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是()。

A. 压力传感器B. 温度传感器C. 湿度传感器D. 流量传感器答案:B4. 传感器的量程是指()。

A.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大值B.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小值C.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任意值答案:C5. 传感器的精度是指()。

A. 传感器的输出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B. 传感器的输出与理想值之间的差异C. 传感器的输出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D. 传感器的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答案:B6.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

A. 传感器从启动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B. 传感器从稳定输出到停止所需的时间C. 传感器从输入变化到输出变化所需的时间D. 传感器从输入变化到输出稳定所需的时间答案:D7.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

A. 传感器输出变化与输入变化的比值B. 传感器输出变化与时间的比值C. 传感器输入变化与输出变化的比值D. 传感器输入变化与时间的比值答案:A8. 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

A.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B.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变化量C. 传感器输出的最小变化量D. 传感器输出的最大变化量答案:A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

A. 传感器输出的一致性B. 传感器输出的可预测性C. 传感器输出的可靠性D. 传感器输出的稳定性答案:A10.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

A. 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关系B. 传感器输出与时间的线性关系C. 传感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D. 传感器输入与时间的线性关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A. 信号转换B. 信号放大C. 信号处理D. 信号传输答案:AB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A. 温度B. 湿度C. 压力D. 光照答案:ABCD3.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包括()。

传感器复习题答案

传感器复习题答案

传感器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线性度B. 灵敏度C. 稳定性D. 响应速度答案:D2. 温度传感器中,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哪种效应?A. 热敏电阻效应B. 热电效应C. 光电效应D. 压电效应答案:B3. 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什么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脉冲信号D. 交流信号答案:B4. 霍尔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位置检测B. 速度检测C. 压力检测D. 电流检测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精度?A. 环境温度B. 电源电压波动C. 传感器自身的非线性D. 测量信号的噪声答案:ABCD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响应时间B. 频率响应C. 稳定性D. 灵敏度答案:AB三、判断题1.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误差越小。

(对/错)答案:错2. 传感器的线性度越好,其输出信号与输入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对/错)答案:对3.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长时间内保持输出特性不变的能力。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区别。

答案:静态特性主要描述传感器在稳态条件下的性能,如线性度、灵敏度、稳定性等。

动态特性则描述传感器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如响应时间、频率响应等。

2. 描述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温度传感器通过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来工作。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和RTD(电阻温度检测器),它们分别基于热电效应、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以及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五、计算题1. 假设一个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为2mV/°C,当温度从20°C上升到40°C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变化了多少?答案:输出电压变化了40mV(因为2mV/°C * 20°C = 40mV)。

传感器期末考试试卷答案Word版

传感器期末考试试卷答案Word版

一、填空题(每题3分)1、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2、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同点是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6、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7、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4、要把微小应变引起的微小电阻变化精确地测量出来,需采用特别设计的测量电路,通常采用电桥电路。

传感器复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复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放大信号B. 转换信号C. 过滤噪声D. 调节电流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传感器D. 放大器答案:D3.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的稳定性B.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C.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率与输入量的变化率之比D. 传感器的寿命答案:C4.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的精度B. 传感器的稳定性C.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量成正比的程度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主要特性?A. 灵敏度B. 线性度C. 稳定性D. 复杂性答案:D二、填空题6. 传感器是将__________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答案:非电物理量7.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包括灵敏度、__________和线性度。

答案:迟滞8.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包括响应速度、__________和稳定性。

答案:频率响应9. 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__________传感器和__________传感器。

答案:主动式;被动式10. 传感器按照输出信号类型可以分为模拟传感器和__________传感器。

答案:数字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感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传感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实时监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处理;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12. 描述传感器的校准过程。

答案:传感器的校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传感器的校准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其次,使用已知的标准设备或标准物质对传感器进行标定,以确定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标定结果对传感器进行调整,以消除系统误差;最后,记录校准数据,并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论述题13. 论述传感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传感器复习大纲 传感器复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复习大纲 传感器复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复习大纲传感器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传感器的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传感器的分类:1.按检测的量分类: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

2.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

3.按传感器的能源分类:有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

第二章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线性度、迟滞、重复性、阈值、灵敏度、稳定性、噪声、漂移等,它们是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优劣的重要指标参数。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定工作条件下,输出微小变化增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微小变量的比值。

第三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利用金属电阻应变效应或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制成敏感元件,是测量微小变化的理想传感器。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是电阻应变效应,了、即导体产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对于半导体而言,应变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

作业。

第四章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变介质型三种形式电容式传感器。

(大概看一下工作原理。

)第五章变磁阻式传感器(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互感式传感器)零点残余电压差动变压器测量电路:差动变压器输出交流信号,为正确反映衔铁位移大小和方向,常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相敏检波电路。

P72图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可知:一个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闭合的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旋涡,故称为电涡流,这种现象叫做电涡流效应。

根据电涡流效应制作的传感器称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被测量进行非接触测量。

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工作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 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 此电流叫电涡流, 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

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按照电涡流在导体内的贯穿情况, 此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类, 但从基本工作原理上来说仍是相似的。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完美版)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完美版)

复习1.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D 。

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2. 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涡流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D 。

A.压力 B.力矩C.温度 D.厚度3. 霍尔元件一般采用 B 材料?A. 高分子B. 半导体C. 绝缘体D. 导体4.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比较,其具有 A 的优点。

A.灵敏度高B.温度稳定性好C.可靠性高D.接口电路复5.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是为了 B 。

A.加长线圈从而增加线性范围B.提高灵敏度,减小温漂C.降低成本D.增加线圈对衔铁的吸引力6.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 C 。

A.人体重量 B.车刀的压紧力C.车刀在切削时感受到的切削力的变化量D.自来水管中水的压力7.在车间用带微机的数字式测温仪表测量炉膛的温度时,应采用 D 较为妥当。

A.计算修正法 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C.冰浴法 D.冷端补偿器法(电桥补偿法)8.光栅传感器利用莫尔条纹来达到 A 。

A. 提高光栅的分辨力B. 辨向的目的C. 使光敏元件能分辨主光栅移动时引起的光强变化D. 细分的目的9.若要求线性好、灵敏度高、量程为1mm左右、分辨率为1 m左右,应选择 A 自感传感器为宜。

A.变隙式 B.变面积式 C.螺线管式10. 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曲线( B )的程度。

A.真值B.偏离拟合直线C.正反行程不重合D.重复性1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上升时间12. 在下列传感器中,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量直接转化为电荷变化量的是( A )。

A.压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自感式传感器D.电阻式传感器13. 全电桥式传感器电路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为( D )A. B.C. D. 0 1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 D ) 信号的传感器。

A. 适于测量任意B. 适于测量直流C. 适于测量缓变D. 适于测量动态15. 属于四端元件的是( C )。

《传感器复习题》word版

《传感器复习题》word版

一、填空题1.传感器的组成是: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转换电路组成。

2.传感器按被测量分类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传感器。

3.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类为:结构型、物性型和复合型传感器。

4.弹性敏感元件的类型分为: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变换压力的弹性元件5.传感器的误差特性是:线性度、迟滞、重复性、零漂和温漂等。

6.线性位移传感器与弹性敏感元件或其他变换机构组合,可构成速度、加速度、力、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

7.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片、应变电桥组成。

8.应变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应变、荷重、压力和加速度等机械量的测量。

9.电容式传感器原理上可分为:变极距式、变极板间面积式、变极板间介质式。

10.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晶体、压电陶瓷、压电薄膜。

11.超声波探头按原理分为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电磁式等,12.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磁场和电源组成。

13.内光电效应可生成得光电元件有:光敏电阻、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光敏晶闸管。

14.光电检测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光源、被测物和光电元件。

15.光电传感器的类型有:被测物发光、被测物反光、被测物透光、被测物遮光。

16.扭矩传感器的类型有:应变式、振弦式、磁致伸缩式、磁电式。

17.加速度传感器必须由质量块、弹簧和阻尼元件组成机械二阶系统。

18.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有: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和压电式等几种。

19.流量测量有哪些方法有:速度式、容积式和质量式三大类。

20.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处理的方法:恒温、补偿导线、电动势修正、电桥补偿。

21.热电阻的接线方式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22.热敏电阻按特性可分为:NTC、CTR、PTC。

23.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形式可分为:电流型、电压型。

24.常见热电阻材料有:铂和铜。

25.主动式红外探测报警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报警控制器组成。

26.火灾的参数是:气溶胶、烟雾、光、热和燃烧波。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答案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答案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1、长为l、截面积为A、电阻率为ρ的金属或半导体丝,其电阻为:2、热敏电阻有三种类型,即NTC、PTC、临界温度系数3、光纤按折射率变化类型可分为阶跃性和缓变型;按传播模式的多少可分为单模 -和多模。

4、光电二极管是利用PN结单向导电性构成的光电器件5、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1°C 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1%6、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倍左右为宜。

7、空气介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8、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

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 常数。

9、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 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闭合回路2 两个温度存在温差。

10、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减小温漂。

11、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偏移式测量。

12、线性度和灵敏度是传感器的静态指标,而频率响应特性是传感器的动态指标。

13、当某些晶体沿一定方向伸长或者压缩是,在其表面上会产生电荷,这种效应称为_压电效应_。

14、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载流子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敏感元件。

15、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由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和插入线圈中央的可移动的铁芯等组成16、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并联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串联起来。

17、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X轴端面。

18、传感器由敏感元件、测量电路两部分组成。

19、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临界电阻温度系数型热敏电阻。

20、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 Cu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技术复习思考题》复习重点:第3章: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温度传感器的选择、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位移、压力、温度、流量、几种常用开关传感器的特性和选择。

第4章:光栅磁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细分和判向电路工作原理;常见数字编码器的特点。

第6章:掌握传感器的主要应用电路,电桥电路(单臂、双臂、全桥)、应变片的安排(贴法);简单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测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隔离放大器的作用;常用信号变换电路的作用。

第1章1.2节误差的基本概念第2章2.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第7章7.2硬件抗干扰技术7.3软件抗干扰技术第8章8.1应变的测量8.3位移的测量8.5温度的测量(配合第3章、第6章)必须掌握的习题:1.1、1.3、1.4、1.83.1~3.9、3.18、3.21、3.24、3. 284.1~4.5、4.8、4.11、4.126.1、6.3、6.4、6.7 补充题:设计一个放大器7.2、7、3、7.48.3、8.4、8.6一、填空题1.Z目前传感器正迅速地从模拟式、数字式向(微型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2.测量值A x与被测量真值A0之间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 与(仪表量程L)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Z对于稳态线性系统,测量仪器的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4.偏差超出了3倍标准偏差的测量数据应该(抛弃)。

5.Z测量的最大误差与全量程之比称为(线性度)。

6.传感器的信号一般不能直接应用,必须进行(信号处理)。

7.Z目前标准化工业自动化仪表通常采用(4~20mA)信号,为了和A/D的输入形式相适应,必须经I/V变换成(1~5V)的电压信号;同样,D/A转换器的输出也应经V/I变换为(电流)信号。

8.Z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对微弱电信号,如热电偶信号,它必须经放大、滤波。

这些处理包括信号形式的变换、(量程调整)、(环境补偿)、(线性化)等。

9.Z测量放大器也称为(仪表放大器)是采用三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差分)放大器。

10.隔离放大器隔离方式有(变压器耦合)方式和(光电耦合)方式两种。

11.光栅的摩尔条纹具有(平均效应)、(放大作用)和移动的对应关系。

12.测量流量的传感器主要有差压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等。

13.Z噪声干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噪声源)、对噪声敏感的(接收电路)、噪声源接收电路间的(耦合通道)。

14.硬件抗干扰技术包括(屏蔽技术)、(接地技术)、(隔离技术)、(滤波技术)。

15.Z软件抗干扰技术包括(数字滤波技术)、(软件冗余技术)、(软件陷阱技术)、(看门狗技术)。

16.屏蔽技术主要是抑制(电磁感应)对检测装置的干扰。

17.Z检测系统中的地线有信号地、(模拟地)、(数字地)、负载地和系统地。

18.Z在实验室测量金属的熔点时,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宜采用(0℃恒温法),而在车间带微机的数字式测温仪表时,应采用(计算修正法)较为妥当。

19.用于流量检测的传感器有差压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

20.弹性压力元件有包端管、(膜盒型)、(波纹管)。

21.压差式流量计的取压方法有(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

二、选择题1.Z属于传感器动态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B.线性度C. 灵敏度D.固有频率2.关于差动变压器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通过音响线圈之间的互感量测量微小位移B.通过影响线圈之间电感量测量微小位移C.通过改变线圈的匝数来测量微小位移D.通过改变线圈的电容来测量微小位移3.对热电偶输出热电势与热电偶冷端与热端温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成线性关系B.非线性关系C. 成反比D.没有必然联系4.Z(C)意味着输出与输入很好地符合比例。

A.温漂小B.分辨率好C. 线性度好D.重复性好5.Z在下列图中,存在系统误差的如图(B )所示。

6.Z下列传感器中属于四端元件的是(C )。

A.应变片B.压电晶片C.霍尔元件D.热敏电阻7.Z下列传感器中,属于数字式传感器的是(C )A.霍尔传感器B.差动变压器C.光栅式传感器D.电容传感器8.Z不能用于转速测量的传感器是(A )A.圆光栅B.光电式传感器C.霍尔元件D.光电编码器9.不属于干扰耦合的方式是(D )A.静电耦合B.电磁耦合C.阻抗耦合D.光电耦合10.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属于(B )A.自感式传感器B.互感式传感器C.变间隙式传感器D.变面积式传感器11.Z测量温度范围从低到高次序正确的是(B )A.热电偶、铜电阻、铂电阻B.铜电阻、铂电阻、热电偶C.铜电阻、热电偶、铂电阻D.铂电阻、热电偶、铜电阻、12.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主要有利于(D )。

A.提高线性度B.提高稳定性C.减小重复性误差D.提高灵敏度13.光栅传感器利用摩尔条纹来达到(C )A.提高光栅的分辨率B.辨向的目的C.细分的目的D.光栅移动时引起的光强变化14.Z某直线光栅刻线数为100线/毫米,采用四倍细分技术,则该光栅的分辨率为( C )。

A.5μm B.4μmC.2. 5μm D.2μm15.测量位移要求线性好、灵敏度高、量程为5mm左右、分辨率为1 m左右,应选择( D )传感器为宜。

A.变隙式B.变向积式C.螺线管式D. 差动变压器16.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是为了( B )。

A.加长线圈从而增加线性范围B.提高灵敏度,减小温漂C.降低成本D.增加线圈对衔铁的吸引力17.下列传感器中,适合做开关检测的传感器的是(C )A.电阻式传感器B.差动变压器C.霍尔传感器D.电容传感器三、判断题1.检测温度为600℃应时选择热电偶作检测元件。

(√)2.霍尔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

(×)3.单片机对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的方法是修正法。

(√)4.反相运算放大器比同相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高。

(×)5.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噪声干扰是外部干扰。

(×)6.与微型测量电路封装在一起的电容式传感器使分布电容影响降至最小。

(√)7.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都是采用相位相差90°的两路信号来判别运动反相的。

(√)8.AD590是集成湿度传感器。

(×)9.包端管、波纹管、膜盒是由黄铜制成的。

(×)10.重复性是指传感器的正、反行程不重合的特性(×)11.随机误差可以通过找出原因而消除。

(×)12.光电传感器和光栅传感器采用的原理相同。

(×)13.数字信号传感器可以通过细分电路来提高测量精度。

(√)14.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间隙越小,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

(√)15.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都是采用相位相差90°的两路信号来判别运动方向的。

(√)16.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17.光电耦合式隔离放大器的性能优于变压器耦合方式。

(×)18.重复性是指传感器的正、反行程不重合的特性(×)四、简答题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定义表达式和含义是什么?P5~62.什么是系统误差?为什么系统误差可以消除?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具有哪些特征?答: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在一定条件下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后,对其总和可以用统计规律来描述,从而在理论上估计出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什么是拉依达(3δ)准则?它在测量中有什么用途?答:标准误差σ 的大小可以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下图为不同σ 下正态分布曲线。

由图可见:σ 愈小,分布曲线愈陡峭,说明随机变量的分散性小,测量精度高;反之,σ 愈大,分布曲线愈平坦,随机变量的分散性也大,则精度也低。

3δ准则说明测量数据的置信度为99.97%, 经常用来处理测量数据中的粗大误差。

2.Z 热电偶冷端补偿主要有哪些方法?说明各种补偿的特点。

答: 1.0℃恒温法: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装有冰水混合物的恒温器内,使冷端温度保持0℃不变,它消除了t0不等于0℃而引入的误差。

通常用于实验室或精密的温度检测。

2.冷端温度修正法: 此方法通过查表计算得到准确温度值,精确度高,适合智能测温仪表使用。

3.补偿导线法:补偿导线起到延长或冷端温度补偿的作用,补偿精度不高,适合要求不高的工业测温。

4.补偿电桥法:通过电桥产生不平衡电压补偿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3.温度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某工业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测量范围为400℃,选择哪种温度传感器为好?答:热电偶测量温度范围在0~1300℃范围,适合测量高温场合,铂电阻的测量温度范围在-200~650℃。

温度传感器选择一般以600℃为界限,高于600℃选择热电偶,低于600℃选择铂电阻。

因此,测温范围在400℃内应该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4.传感器为什么要采用差动形式,它有哪些优点?答:采用差动式结构可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消除外界干扰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5.Z 为什么测量放大器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和很高的共模抑制比?答:如下图所示:测量放大器由三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其中A1、A2二个同相放大器组成前级,为对称结构。

输入信号加在A1、A2的同相输入端,从而具有高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和高输入阻抗。

()()()0,t E t ,t E 0,t E n AB n AB AB +=五、 应用题1.对某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测量结果如表,试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采用3δ准则)。

2.Z 某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 ,没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800,试计算光栅位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8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6分)解: 未细分时位移为:800×100=8mm 细分4倍则位移为: 8/4=2mm 细分后的分辨率: 2mm/800=0.0025mm=2.5μm 。

3. 用测量范围为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答:4.Z 如图所示的差动电感式传感器的桥式测量电路,L1、L2为传感器的两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其初始值均为L 0。

R1、R2为标准电阻,u 为电源电压。

试写出输出电压u o 与传感器电感变化量∆L 间的关系式。

答: 设输出端负载电阻很大,则:111R L j UI +=ω222R L j U I +=ω5. 为了单片机能够测量电机的转速,采用光敏三极管设计一个检测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送给单片机。

画出检测部分电路及结构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