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视觉实验

合集下载

视觉的心理物理实验方法

视觉的心理物理实验方法

视觉的心理物理实验方法1 心理物理学的诞生心理物理学在整个科学史上,尤其是在心理学史上占有很显著的地位。

早期的科学家,不去争论心理活动能否测量,而只是着手去测量整个心理过程的某一部分,即属于感觉或知觉方面的心理活动。

费希纳(G. T. Fechner)是德国心理学家,为公认的心理物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德国生理学家韦伯研究的基础上,假设最小可觉差是感觉单位,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得出感觉与刺激的对数成比例的公式:S=Klog R(S代表感觉,R代表刺激,K系常数)。

他发表了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

费希纳的公式引起种种怀疑和争论。

经过多年研究,他又于1882年发表《心理物理学要义》一书,竭力为他的心理物理学辨护。

2心理物理学的发展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细》一书中提到了心理物理学有三种基本的方法。

这些方法称之为心理物理学方法,又称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修改和补充,出现了许多变式。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泰纳和斯维茨把信号检测论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又为心理物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工具。

后人为了有所区别,将费希纳最早提出的三种基本的心理物理法称之为古典心理物理法,而信号检测论称之为现代心理物理法。

2.1 古典心理物理学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主要阐述了五个问题:①对数定律;②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③内部心理物理学;④意识阈;⑤负感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两个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叙述。

2.1.1对数定律费希纳在韦伯等人研究得到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应用微积分公理,提出感受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这就是费希纳对数定律。

这个定律确定了心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因而成为心理物理学确定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函数关系的基本定律。

就是说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的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

这个对数定律曾为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的等距量表所支持。

但是,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曾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质疑。

完整的心理学实验范式

完整的心理学实验范式

最全的心理学实验范式中国心理学1.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task, RSVP )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视觉序列刺激,每个序列包括大约20个刺激(字母,词语,数字,图片等),呈现速率为每秒6-20个刺激。

序列中通常包括两个靶刺激,其余的为分心刺激。

在某些情况下,为突出靶刺激,常以不同于其他项目的颜色或形态呈现。

每个刺激物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同一位置,前一个消失后出现下一个刺激,每个刺激呈现时间相等,约100ms左右。

第一个靶子(T1)出现位置大约在第4至第11位,第二个靶子(T2)出现在T1后的第一个位置(Lag 1)至第9个位置(Lag 9) o RSVP分为单任务和双任务。

在单任务中,要求被试忽略T1而正确识别T2,这时对每个位置的T2判断正确率在95%以上(Shapiro } Caldwell&Sorensen} 1997)。

双任务要求被试正确判断T1,并且正确判断T2。

当T2出现在T1后200-SOOms时间间隔时(Lag 2至Lag 5)对识别T2的正确率显著降低了,即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AB)现象。

图1-3呈现了RSVP一个序列的示例。

目前,认知加工的两阶段模型通常用来解释双任务中发生的注意瞬脱现象。

该模型认为,对一个刺激的加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行加工阶段,即序列中的所有分心物和靶子都得到最初的察觉和编码,为下一阶段的加工做准备;第二阶段是系列加工阶段,只有被要求识别的项目才能进入这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的加工过程中,T1, T2被精细加工,并且被转移巩固进入短时记忆中。

由于短时记忆的容易有限,在给定时间中只能对有限刺激进行加工。

因此,只有T1的系列加工完成了,才能对T2进行系列加工。

当T2出现在T1后200-SOOms 间隔内,由于T1的系列加工还未完成,所以T2被延迟在平行加工阶段,得不到精细加工,所以对T2判断的正确率下降,注意瞬脱现象产生了(Chun & Potter, 1995;张明&王凌云,2009)。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实验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实验的理念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设计和分析等。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非常重要的支柱,是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石。

主要是通过讲解心理学实验的历史、控制思想等,利用可证伪的原则来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验证某些概念、理论,或发现新的知识。

该课程既回顾了经典感知觉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还讲授在反应时领域、记忆、注意等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实验进展。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一方面掌握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相关的经典理论及进展,从而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心理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4学时,理论54学时。

四教材:《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8月。

II正文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本章将从实验心理学的性质、诞生及方法学地位三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有一个全面、概括性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熟悉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发展的贡献。

(三)了解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四)了解实验心理为什么是一门科学。

三教学内容(一)实验心理学的性质:实验心理学的含义、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实验心理学10个经典实验

实验心理学10个经典实验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

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

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

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

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

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25
2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
●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标本的验查
2
专业
选做
验证
25
3
神经干动作电位
●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
2
专业
必做
验证
25
4
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观察脊髓模型和标本
●观察脑干模型和标本
●观察间脑模型和标本
●观察小脑模型和标本
●观察大脑模型和标本
一、《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简单、选择和辨别反应时
●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
●选择反应时的测定
●辨别反应时的测定
●考察三种反应时的区别
3
专业
必做
验证
1
2
表象的心理旋转
●使用反应时来检验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反应时的减数法
3
专业
必做
验证
1
3
准备时间与简单反应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减法反应时实验
●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
3
基础
选做
验证
6
2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从同样的若干个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出现非对称现象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第一节 眼动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眼动研究的历史开端及早期发展 二、眼动实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2.1 观察法 2.2机械记录法 2.3电流记录法 2.4光学记录法 2.4.1反光记录法 2.4.2影视法
实验心理学
2.4.3角膜反光法
角膜能反射落在它表面上的光,这就是角膜 反光。如果整个眼球是个标准的球体随圆心自 转,反光点是固定不动的。但是角膜是从眼球 表面凸出的,因此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 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的反光。这种变化 是分析眼动特征的一种精确变量。
实验心理学
四、眼动研究与网页内容
眼动研究表明,用户在阅读一个网页时往 往呈现“F状”的模式,即两个水平条纹伴随着 一个竖直条纹。 有人在研究中,跟踪了232名被试看上千张 网页时的眼动情况,发现用户的阅读行为在不 同的站点和任务中保持很高的一致性。这一占 优势的阅读模式看起来就像字母“F”,它由以 下三部分组成:
实验心理学
就拿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记叙文来说吧,通 过轻巧的实验研究,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阅读速 度、阅读方式、阅读策略的不同情况。有一个 实验,比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在阅读记叙文 时的差异。实验只是巧妙地运用了一段只有六 句话的记叙文字,说的是李丽娜在家里做家务, 洗衣服的事情。还问了诸如洗了几件衣服,是 否用了洗衣机等三个问题.
实验心理学
研究者是怎样通过眼动来研究阅读的呢?
书 籍,内容各异,文体不一,人们阅读的情形更 是五花八门。要探索人们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就必须找准切入点。这一点对于做好阅读研究 至关重要。沈德立教授从我们熟知的从记叙文、 科技说明文、寓言语言、句子的阅读以及快速 阅读五部分展开。这样可以把不同的问题加以 对照,从中发现结阅读,一般 集中在网页内容的顶端,这一首要元素组成 “F”的上面一横。 2.接着,用户往页面下移一点再做水平阅读 且覆盖区域一般比上面短些,这一元素组成 了“F”的下面一横。

实验心理学-视觉及颜色视觉

实验心理学-视觉及颜色视觉

视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视觉明显地占主导地位。

⏹倘若两个彼此矛盾的信息,一个用视觉接受,另一个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接受,这时被试所反应的一定是视觉信息。

(Colavita,1974 ;Gibson,1933 ;Rock & Harris,1967;Rock &Victor,1964 )⏹人类在生命的早期,视觉系统就开始执行探索世界的重要任务。

⏹怀特(White,1975)报告,八个月到三岁的婴幼儿除睡眠外,视觉的探索是最经常的感觉活动,婴幼儿在清醒时,仅注视眼前物象的时间就占20%。

⏹心理学研究一般把视觉研究的内容分成“视觉”和“颜色视觉”两个系列,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1.何谓可见光谱,光具有哪三个维度,与此物理相对应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2.单色光的单位有哪些。

⏹3.实验心理学为什么重视亮度测量。

⏹4.颜色混合的三条定律是什么。

⏹5.如何运用CIE标准色度图来标定颜色。

⏹6.暗适应曲线有哪些特征。

⏹7.何谓视敏度。

⏹第一节视觉研究中的变量⏹第二节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第三节颜色视觉⏹第四节颜色的心理效应第一节视觉研究中的变量⏹一、视觉的物理刺激及其测量⏹(一)可见光谱⏹(二)单色光的单位⏹(三)光度学⏹二、视觉实验中的变量⏹(一)自变量⏹(二)控制变量⏹(三)因变量一、视觉的物理刺激及其测量⏹(一)可见光谱⏹(二)单色光的单位⏹(三)光度学(一)可见光谱⏹光是一种电磁波,引起人类视觉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wave length)是两个相继的波的相应点之间的距离。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

⏹毫微米(nanometer,缩写nm)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一)可见光谱(一)可见光谱⏹光具有三维特征:波长、纯度和振幅⏹波长——色调⏹纯度是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饱和度⏹振幅是光的强度或能量单位——明度(二)单色光的单位(二)单色光的单位⏹1.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是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1坎德拉表示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出1流明的光通量。

体育心理学《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实验报告

体育心理学《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实验报告

体育心理学——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实验报告——视觉反应时的性别差异研究摘要选取49名被试,要求他们完成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两种反应时任务。

其中11名被试的数据误差较大而被删除,最后获得38名有效被试的数据,其中有男生10人,女生28人。

采用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不同的实验任务下的反应时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简单反应时实验的反应时间明显少于辨别反应时实验的反应时间;不同性别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被试的辨别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性别差异1前言反应时,又称反应的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讲,反应时是这样的一个刺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首先,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然后,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最后神经冲动又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效应器作出反应。

这也被称之为“反射弧”,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延搁——传出神经——效应器。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讲,这种刺激——反应包括了个体识别刺激、反应准备(反应选择与组织)和反应执行三个过程。

反应时一直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因为人的每项活动、每个动作都要花费时间,都需要讲求速度和效率,而反应时的测量具有高灵敏性,应用性广泛且便于测量的特点,因此,反应时法一经诞生便广泛地应用到实验心理学中,并且反应时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各行各业,比如,国内外常用反应时指标研究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心理活动过程等。

可见,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基于反应时的测量技术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之一。

反应时的概念源于天文学家在天文观测中发现的人差方程,即贝塞尔的反应时-阿格兰德的反应时=1.223s,说明不同观测者所得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异。

而反应时法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50年赫尔姆霍兹测量蛙神经的传导速度的研究到1968年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提出减法反应时。

心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心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实验五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系09级张蕊学号10090330213)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并比较和探究其原因,学习测量双眼观察时的深度阈限的视差角。

被试为09级本科生5名。

实验采用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分别测量被试用单眼(优势眼)和用双眼观察的深度知觉,并计算双眼观察时的深度阈限的视差角。

实验结果:1.通过比较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的深度知觉,验证了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2.被试双眼观察(观察距离2m)时,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平均为16.60弧秒。

3.方向对深度视觉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深度知觉双眼线索单眼线索视差角1 引言: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其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

(1)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

(2)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单、双眼观察时深度知觉准确性因视觉线索不同而不同。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

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

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mm 的有24人。

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l。

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两只眼睛的视野发生重叠是双眼视差产生的重要基础。

物体同时刺激双眼形成两个独立的网膜视像,而人们任然把它知觉为单一的物体。

缪勒(1912)认为这是由于物体的同一部分落在两个视网膜上相应点的缘故。

此后,缪勒和菲特用视野单向区这一概念来描述能产生视觉融合的空间点。

这个点就在两眼焦点和两眼网膜影像点连线的延长线上。

1.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报告

1.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实验XXX 应用心理学X班摘要三个实验分别用于测量视觉简单、选择、辨别的反应时。

了解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的实验方法及原理;了解这三个测量反应时实验的区别,以及了解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三个实验均通过计算机呈现视觉材料,要求被试根据给与的刺激按键,以测定视觉反应时。

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被试,选择反应时最长,辨别反应时次之,简单反应时最短。

关键词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1 引言1.1概念界定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辨别反应时实验中有两个基本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

1.2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唐德斯提出:简单反应时A=基线时间;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B-A) =选择时间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C-A) =辨别时间大致说来任何心理现象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反应时也不例外,有人反应快也有人反应慢。

但基本都符合上面公式的特点即A反应时是小于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

再有就可能是反应时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为这个人是更重视速度还是准确率。

奈特和坎特威茨发现:刺激间隔和错误率存在刺激间隔越短,错误率越高的关系。

1.3本实验的目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呈现的视觉实验材料,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特征视觉刺激的简单、选择和辨别反应时,学习测定简单、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方法,考察刺激特征对三种反应时的影响。

学习和掌握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中的应用2 对象与方法2.1 被试XX学校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应用心理学班2班同学一名,视觉正常,色觉正常。

2.2 仪器实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实验平台。

2.3 实验材料简单反应时测试中视觉的刺激为绿圆。

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的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

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听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二、报告人及时间:08心理2班XX三、摘要: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学生7名。

四、关键词:反应时间实验刺激五、正文1.实验目的:掌握反应是时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以及研究个体听、视觉反应时间的差异。

2.实验器材:GW-B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

3.被试: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学生7名。

4.实验程序:①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文“手键”插口。

②开启计时计数器,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

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声、光”选择键,即即选择光刺激③准备实验。

被试坐在反应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

④视觉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食指放在“视觉”键上方。

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视刺激呈现窗。

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准又快。

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主试宣布“开始”后,按“声、光”选择键,实验开始。

按照预备实验操作步骤做30次,并记录下30个结果。

⑤听觉反应。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食指放在“听觉”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如果听到声音,就迅速按“听觉”键;要求又准又快,不允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钟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主试按下“声”键,实验开始。

按照预备实验操作步骤做30次,并记录下30个结果。

⑥判别反应时。

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听觉”上方。

右手将食指放在“视觉”键上方。

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

实验心理学视觉实验综述

实验心理学视觉实验综述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视觉实验方法
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方法:通过测量人的反 应时间和反应准确性来研究人的心 理过程
心理物理学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来 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
心理物理学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 的、实验材料、实验程序、实验结 果等
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 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人 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心理过程的 特点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方法
实验设计:采用双盲实验设计,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实验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者,确保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实验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刺激材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神经科学方法
脑电图(EEG):记录大脑电活动,分析视觉信息处理过程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大脑活动,研究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脑区激活 经颅磁刺激(TMS):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研究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神经活动 单细胞记录:记录单个神经元的活动,研究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神经元反应

视觉实验在认知心理学中 的应用
视觉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 应用
视觉实验在心理测量学中 的应用
注意机制研究
注意力分配: 研究如何将注 意力分配到不 同的任务和信
息上
注意力转移: 研究如何将注 意力从一个任 务转移到另一
个任务上
注意力持久性: 研究如何保持 注意力的持久

注意力恢复: 研究如何恢复 注意力,提高
实验伦理:需要考 虑实验的伦理问题, 确保实验符合伦理 标准
实验结果解释的挑战
单击添加标题
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验 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实验设计、实验环境、 实验对象等,导致实验结果

实验心理学II02 感觉实验

实验心理学II02 感觉实验




频率计(配话筒) 声级计 扬声器实验测量人耳所在位置,耳机 实验必须使用人工耳 示波器、声谱仪、声图仪、语图仪等
听觉的生理传导
二、听觉的心理物理研究



音高 响度 声音的掩蔽 疲劳与适应 声音的相互作用
音高

单位:口美 1000Hz60dB的纯音音高为1000口美 Stevens&Volkman 1940,分段法
c:d:e:f:g:a:b:c`=1:9/8:5/4:4/3:3/2:5/3:15/8:2

人耳可听的频率(16~,20000~) 音高又称音调,是对频率属性的反映,
听觉的强度


单位:帕斯卡Pa=达因/cm2(音压单位)=尔格/ cm2·秒(能量单位) 人耳可听范围(0.0002微帕,1000微帕) 将1000Hz听觉阈限的强度0.0002微帕定位P0 ,其余所测声压与P0比值的对数取贝尔单位, 其1/10为分贝尔(dB)
语言四要素

声调 音高 音强 音长
语音的统计特性
语音知觉实验

清晰度 语音可懂度

被试:听力正常 材料:语音测试表 频宽:1500Hz- 1000Hz 噪声的影响



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


发音部位不同的辅音,如ptk或bdg,声学线索是发 噪声的频率位置和后面元音F2的过渡频率。 发音方式不同的辅音,如bpm在于F1特性。
音高与强度的关系

音高与刺激持续时间的关系

刺激频率的临界时间:8000Hz时需150周波,约 20ms;100Hz约30ms,1000Hz约10ms

音高与被试个体的关系

1.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报告

1.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报告

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实验XXX 应用心理学X班摘要三个实验分别用于测量视觉简单、选择、辨别的反应时。

了解视觉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的实验方法及原理;了解这三个测量反应时实验的区别,以及了解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三个实验均通过计算机呈现视觉材料,要求被试根据给与的刺激按键,以测定视觉反应时。

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被试,选择反应时最长,辨别反应时次之,简单反应时最短。

关键词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1 引言1.1概念界定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辨别反应时实验中有两个基本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

1.2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唐德斯提出:简单反应时A=基线时间;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B-A) =选择时间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C-A) =辨别时间大致说来任何心理现象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反应时也不例外,有人反应快也有人反应慢。

但基本都符合上面公式的特点即A反应时是小于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

再有就可能是反应时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为这个人是更重视速度还是准确率。

奈特和坎特威茨发现:刺激间隔和错误率存在刺激间隔越短,错误率越高的关系。

1.3本实验的目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呈现的视觉实验材料,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特征视觉刺激的简单、选择和辨别反应时,学习测定简单、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方法,考察刺激特征对三种反应时的影响。

学习和掌握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中的应用2 对象与方法2.1 被试XX学校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应用心理学班2班同学一名,视觉正常,色觉正常。

2.2 仪器实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实验平台。

2.3 实验材料简单反应时测试中视觉的刺激为绿圆。

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的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一、暗适应
阈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适应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人眼在暗适应的条件下,阈值会受适应时间的长短而作有规律的变化。在开始暗适应的五分钟内,刺激阈值下降得快,即视觉敏感性提高得很快,在过了20分钟以后,刺激阈值就不再下降,其曲线接近渐近线。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暗适应曲线的测定来证实阈值是随外界条件而变化的。
实验材料
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超过两秒钟。主试先进事迹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1、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2、再选定被试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版)4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版)4

实验⼼理学(杨治良版)4《海纳百川?藏书博览》简装书库?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理学、宗教(⼼理学)实验⼼理学(4)编著:杨治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第六章视觉实验本章内容细⽬第⼀节视觉研究中的变量⼀、视觉的物理刺激及其测量...............................273(⼀)可见光谱(⼆)单⾊光的单位(三)光度学⼆、视觉实验中的变量.....................................282(⼀)⾃变量(⼆)控制变量(三)因变量第⼆节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视觉适应的研究.......................................285(⼀)暗适应(⼆)明适应⼆、视敏度...............................................290(⼀)视⾓和视⽹膜映象(⼆)视敏度测定及其特征(三)影响视敏度的若⼲因素三、闪光临界融合频率.....................................294(⼀)测量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法(⼆)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因素第三节颜⾊视觉⼀、视觉的颜⾊现象.......................................298(⼀)颜⾊的基本特征(⼆)颜⾊混合和混合定律(三)颜⾊视野和光谱敏感性⼆、颜⾊的视觉现象.......................................307(⼀)颜⾊对⽐(⼆)颜⾊适应(三)颜⾊常性三、颜⾊的标定...........................................311(⼀)孟塞尔颜⾊系统(⼆)光源与颜⾊标定(三)标准⾊度系统第四节颜⾊的⼼理效应⼀、⾊调的⼼理效应.......................................321(⼀)⾊调的冷暖感(⼆)⾊调的情感(三)⾊调的环境⼼理效应⼆、明度的⼼理效应.......................................323(⼀)明度和谐的⼼理效度(⼆)明度对⽐的⼼理效应三、饱和度的⼼理效应.....................................325四、⾊彩爱好的民族差异...................................326本章实验⼀、颜⾊混合实验.........................................328⼆、闪光融合实验.........................................330三、视觉后象实验.........................................331本章摘要建议参考资料在⼼理学中,感觉(sensation)是研究最早和研究较多的领域。

视觉反应时

视觉反应时

实验编号:2013.1.2.135 2013学年第1学期视觉反应时专业年级:应用心理2012级实验组别:实验者:李德輝10120320139其他成员:实验时间:2013.10.16摘要本实验室通过被试的视觉的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辨别反应时来研究人的视觉反应时。

旨在通过研究人视觉反应时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掌握视觉简单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个体在信息加工中的辨别加工过程,了解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区别,以及了解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年级学生4人(男女各2人)。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反应时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反应时小于女生,同时三种反应时满足减数法原理,简单反应时时间最短,辨别反应时其次,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最长。

关键词ABC视觉反应时个体差异基线时间减数法1 引言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是指从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即刺激-反应的时间间隔,又叫潜伏期。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讲,一个完整的刺激-反应过程通常由如下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上行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下行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时间。

反应时测量技术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

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在认知加工过程和个体差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反应时实验中要求被试的反应要符合“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原则,即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因此,被试在实验前必须清楚刺激的呈现形式和反应原则,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真地反映出被试内在的心理加工过程。

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F.C.Donders 1818—1889)在1968年开始研究应用, 他将反应分为3类, 即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辨别反应时(recognition reaction ti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绿色=黄色 红色+蓝色=紫色 蓝色+绿色=青色 红色+蓝色+绿色=白色
补色:两光相混成白色的光,为互补色。
无所谓是否基色。
色光混合的特点
相混合的各色光的能量值的相加等于被混合
色光能量的值,由于被混合的色光的能量增
加,因而其明度是增加的。
20
21
色光混合
22
色光混合定律
实验心理学视觉实验
1.1 视觉的适宜刺激
可见光谱 光与视觉:能引起视觉刺激的电磁波,就是光。可见光的 波长大约为380 – 760纳米。 只占整个电磁波范围的1/70。
2
光的种类
根据来源
自然光,如日光及日光的反射 光;
人造光,灯光,烛光等由人造 光源产生的光。
根据成分:
单色光,由单一波长组成的光;
颜色专家出了个主意,把弹药箱的颜色改漆为浅绿色,
弹药箱的重量并未改变,但颜色使工人觉得它变轻了,
罢工终于停止了!颜色提高了劳动效率。
28
色 彩 爱 好 的 民 族 差 异
1.3.2 暗适应
在低亮度环境中,视觉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实验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 可以揭示一些分析器适应过程,特别是引起感受性提高的适应 过程的实质和规律;
并要求被试在实验后对各种 变量条件的字符显示质量作 出主观评价。
结果:背景亮度不同,最佳 对比度也不同;低端对比度 作业绩效随背景亮度增大而 提高;高端对比度绩效随屏 幕背景亮度增大而降低。
8
测量工具——光度计
测量发光强度、光通量、照度、与亮度的仪器通称为光度 计。
基本装置:一切光度计都利用人的视觉或光电管来比较一 个已知的“标准光源”和“未知的待测光源”。图中S1为 标I2,准在光S源1和,其S发2之光间强有度一为视I1屏,,待r测1和光r2源分为别S为2,标其准发光光源强和度未为 知光源距视屏的距离。
代替率:混合色的颜色不随被混合的颜色的光谱成分而转移,不同颜 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的颜色感觉,可以彼此互相代替。 可表示为: 若 颜色A=颜色B 颜色C=颜色D,则 A+C=B+D 还可表示为: 若 A+B=C 且 x+y=B,则 A+(x+y)=C
现代色度学原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颜色混合,进行代数式的相加和 相减得出所需要的各种颜色。
颜色方程
人眼可辩 10万种不同的色调,亮度,饱和 度的颜色物体。
语言 — 极困难
定量化 — 数字
按三色混合律,用适当的分量混合三个基 色可形成任何颜色。因此,任何一种颜色 的特性都可以用三基色的分量(也叫三刺 激值)作出鉴定。若三基色的分量一适当 的光度单位表示,就可以把这种匹配关系 写成一个方程式。即颜色方程式: KC=XR+YG+ZB
测量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阈限刺激值(使眼睛看到 光亮所需的最小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 暗适应曲线。
32
暗适应曲线
但实际上,标准的暗适应 的曲线为两条,为什么呢? 标准的暗适应曲线是通 过两种光刺激刺激视网 膜的不同区域得到的。
33
暗适应的测量过程
分两次分别测,暗适应曲线的前半段其实是两条线重合起来的, 彼此相互独立。
距离
研究举例
电子显示器设计中屏幕背景亮度与对比度对视觉作业绩效的影响
三种背景光强:20cd/m2, 30cd/m2, 40cd/m2;
七种对比度:3:1, 5:1, 7:1, 9:1, 11:1, 13:1, 15:1。
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搜寻 由26个字母随机组合的字符 中的特定字母
23
颜料混合
颜料、油漆等按不同的颜色混合得出的颜色与色光混合效果不同。
混合黄和蓝色的颜料得到的是绿色而不是白色。但是,如果把黄光和蓝光按 一定比例一同投射到屏幕上,则可以得到白色,如果按其他比例可以得出黄 色和蓝色,但永远不会出现绿色。
实质:颜料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光线以后所余的光线的组合。
如:黄色是颜料吸收了蓝光后,红光和绿光混合的结果。
颜料混合的三原色:青、紫、黄
黄色=白色-蓝色
紫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白色-绿色
青色=白色-红色
黄色+紫色=白色-蓝色-绿色=红色
黄色+青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
紫色+青色=白色-绿色-红色=蓝色
特点: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明度减小。
24
色调冷暖感:红、橙、黄;绿、蓝、紫
色调的情感:feeling blue; in the pink;
rosy disposition; green with envy
色调的环境心理效应:
• 餐馆、家具——黄、红暖色调;
• 广告背景色与字体色的视观效果优劣等级:
– 黄-黑;白-绿;白-红;白-青;青-白;白-黑;
4.光亮度(L):指一个发光表面的明亮程度,也即从一 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亮。亮度与照度的关系为:L=ρ•E(L 为亮度,ρ为反射系数,E为照度) 单位:尼特,是指光强度为1坎德拉的光均匀分布在 1米2表面上产生的明亮程度。 反射系数(ρ):指某表面反射的流明数与入射到该表面 的流明数之比。公式为:ρ=某表面的反射的流明数/入射6
X、Y、Z分别为三基色的分量。K为混合三 色所产生的颜色分量。C是CIE标准光源。 相当于中午阳光的光色。“=”是匹配的意思, 即视觉上颜色相同。
只要测得X、Y、Z值的比例x、y、z(x + y + z = 1),就可以进一步用色度坐标的色 度图中明确定出它的颜色特性。
25
颜色的心理效应
色调的心理效应:
17
颜色混合的方法
色光混合(加法原则) 颜料混合(减法原则)
18
色光混合
波长决定色调, 但每一种色调并不只和一定的波 长有联系。
520nm产生绿色,510和530nm光线的混合也可得到绿 色。而且绿色还可以从其他大量的混合光线中得到。
19
色光混合
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光强度(I):光源在给定的方向上, 在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
光照度(E):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 上的光通量
光亮度(L):指一个发光表面的明亮 程度,也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 亮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 各个方向发出的光能量
C:光源的烛光数 L:亮度 R:反射系数 E:照度 D:光源到屏幕的
营养缺乏。长期禁食后光感受性只有正常时的 1/10到1/15
同一感受器内部的相互作用。
31
暗适应的测量方法
步骤:
面对光亮的照明2—3分钟,(降低感受性,提供参考点) 关灯,黑暗, 适应过程开始 用标准的心理物理法,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停地测量眼睛
的绝对阈限。时间间隔由小到大,开始以秒计,然后以分 计,大约到30分钟为止。
视神经通路与大脑
三处重要的信息加工站:上丘、外侧膝状体体和视皮层。
11
思考:导致失明的原因有哪些?
12
视觉恢复技术
用微型芯片代替失效的视杆和视锥细胞的功能,通过电刺激 模式实现视觉信息的传输。Liu Weitai(2001)研制出一种多 单元人造视网膜芯片集(MARC)。还可以用微型摄像机从环 境中捕捉图像信息。试验结果表明,病人采用该系统后可辨 别一些简单的图像和形状。
测锥体暗适应的时候,以红光为刺激,被试通过注视该刺激而 使其落在中央窝上。
在做杆体暗适应时,要求被试把注意焦点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小 红点上,同时用眼睛余光看距中心5厘米处的窗口。窗口呈现 可调节的白光,如果被试觉察到有光,则其值就是视杆细胞适 应后的阈限值。
34
1.3.3 视敏度-空间视敏度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 带来其它一些感受。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
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有退 却的感觉,暖色有逼近感。
颜色引起的物质性的心理错觉,是艺术家或设计家最
可利用的手段之一。有一个生动的例子:1940年,纽
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的弹药箱太重而举行罢工,一位
• 生物学意义,使视网膜的适应功能可以保证极宽的光强范围内 (>1010倍)。
实际应用
• 劳动心理——工作场地照明问题;
• 交通心理学中,驾驶员的适应速度问题;
30
暗适应的影响因素
适应前的照明。原照明越强,适应时间越长。
维生素A缺乏。
缺氧。
年龄因素。30岁以后感受性下降。
红色护目镜的作用。Miles(1944),保护两种 适应。暗室用红灯照明
黑-黄;红-白;绿-白;黑-白;黄-红;红-绿;绿
-红
26
明度的心理效应:
在各颜色中,黄色的明度最大,其互 补色紫蓝色明度最暗;中间为绿、红、 紫。
用黑白两色强调的中等明度,可以产 生富于男子气的特质。
27
色彩的心理效应
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 情绪兴奋冲动。而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 也较沉静。
2.光强度(I):光源在给定的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中发 射的光通量。 单位:坎德拉(cd),指燃烧某种特定规格的蜡烛(黑 体)后产生的光强度。 1坎德拉表示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出1流明的光通亮。
5
单色光的度量:SIE单位制(国际单位 制)
3.光照度(E):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计算公式为:E=∮/A (∮为光通量,A是表面积)。 单位:勒克司(lx),表示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米 2 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
定义: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常以能看出来的两个 物体的最小间距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