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论语选读知识点梳理
伦理价值:尊重生命、维护正义
05
论语中的哲学观念
人生观:乐观、积极、向上
总结词:孔子认为人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进步。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内在的品德和修养与外在的成就和贡献的统一上。
总结词
孔子提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注重内在的品德和修养,只有具备了基本的道德品质,才能进一步追求事业和功名。同时,他也强调“学而优则仕”,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一个人可以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和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孔子的价值观中,内在的品德和外在的成就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详细描述
价值观:追求内在修养与外在成就的统一
孔子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总结词
在孔子的思想中,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暴政
反对暴政
以德治国
尊重礼法
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礼法,君主和百姓都应该遵守礼法,维护社会稳定。
反对权谋
反对使用权谋和欺诈手段来获取个人利益或达到政治目的,主张诚信和正直的品德。
政治态度:尊重礼法、反对权谋
04
论语中的伦理观念
伦理原则:仁、义、礼、智、信
义
智
正当性原则,要求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理性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
仁
礼
信
爱人之心,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
《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1、弟子问仁、重点字词1.尧舜其犹病诸:其:恐怕,表推测病:不足2.请问其目:目:细则,条目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4.其言也讱讱:说话谨慎5.问知子曰:“知人”知1:智慧,名词知2 :了解,动词6.樊迟未达达:明白、通假字1. 错:同“措”,放置2. 乡:同“向”,刚才、词类活用1. 直:正直人,形作名2. 立:使.... 站得住3. 达:使……行得通4. 远:远离形作动四、古今异义①克己复礼为仁古:恢复,归于今:再,又②请问其目古:条目,细则今:眼睛③请事斯语也古:请你让我做今:请求别人做④举直错诸枉古:弯曲,不正今:冤枉⑤选于众,举皋陶古:选用,推选今:向上托或抬⑥尧舜其犹病诸古:难以做到今:身心不正常五、特殊句式(一)状后:1.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选于众(二)主谓倒装:富哉言乎、重点字词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 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4、 士不可以不弘毅5、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6色取仁而行违 7、 士而怀居8、 盍:何不兼词逾:逾越,矩:规矩夸耀,施:表白 弘:远大,毅:意志闻:名望,名声色:外表,取:趋向、求怀:留恋、通假字 有:同“又”三、词类活用2、立身处世2.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动作名 名望3.敝之而无憾 使动 使 ……破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使动安:使•使……信任 怀: :使•……怀念5.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名作状在… …之后6. 士不可以不弘毅形作名意志卜有五而志于学 安逸名作动,立志 1.吾 信:同“凋”7. 虑以下人名作动处在……之下8. 士而怀居名作动安逸的生活四、虚词而: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承接:就)2. 士而怀居(假设:如果)3. 敝之而无憾(转折:却)4. 任重而道远(并列:并且)5.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承接:才)6. 察言而观色(连词,不译)7.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1.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选择:还是)(主谓间,不译)(代词:它们)3. 愿闻子之志(结构助词“的”)4. 老者安之(“他们”的意思)5. 居之不疑(指代“仁人”)6.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指前文的“仁”这件事五、特殊句式虑以下人虑以下(于)人(省略状后句)5、君子三戒一、重点词语1. 抑:还是,或是,连词2. 恶(w u)乎:于何,从哪里,在哪方面3. 造次:匆忙,仓促4. 处(ch 口):接受5. 颠沛:动乱6. 成人:完人,德才兼备的人7. 文:文饰,修饰8. 得:贪得9. 大人:指天子、诸侯等地位高贵的人10. 狎(xi a):轻侮,不尊重11.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通“约”,约定二、古今异义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古:不合礼法今:不合礼节,不礼貌②子曰:爱人古:爱护他人今:丈夫或妻子③虑以下人古:甘于人下今:旧指仆人④子路不对古:不回答今:错误⑤譬如平地古:在平地上堆土成山今:平坦的土地⑥子路问成人古:德才兼备的人今:成年人⑦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古:为何一定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三、特殊句式1 .文之以礼乐(状语后置句,“以礼乐文之”)2 •子禽问于子贡(状语后置句,“子禽于子贡问”)3.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状语后置句,“其诸乎人之求之异与”)4.恶乎成名(倒装句,“乎恶成名”)5.富与贵,疋人之所欲也(判断句)6、乐在其中一、重点词语不图:想不到汤:热水二、通假字:无:通“毋” ,不,不要知:同“智”,聪明三、词类活用君子食无求饱(名词用作动词,吃饭)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用作动词,匡正)一箪食,一瓢饮(动词用作名词,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饭蔬食(名词用作动词,吃)曲肱而枕之(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弯曲枕:名词用作动词,当枕头)四、古今异义1. 三月不知肉味(古义:尝不出今义:不知道)2.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古义:想不到今义:不贪图)五、文言句式:1. 敏于事而慎于言(状后)2. 贤哉,回也!(主谓倒置)9、言而有信一、重点词语省:1. 检查、察看忠:尽心尽力信:诚实守信习:复习2. 贤贤易色;事父母贤1:尊重、追求,动词贤2:优秀的品德,贤者,名词事:侍奉3. 致其身:献出他的生命致,给予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近:合乎复:实践5.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依靠宗:可靠6.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动:使严肃暴慢:粗暴怠慢7. 正颜色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正:使……端正出辞气:出,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鄙倍:鄙,粗野8. 狂:急躁、狂妄9. 侗:tOng,幼稚无知10. 愿:谨慎、小心、朴实11悾悾:kong,诚恳的样子12. 崇德、辨惑:尊重道德,辨别迷惑13. 徙义:徙,靠拢向义靠扰14. 祗:只15. 行:通达、行得通的意思16. 笃敬:忠厚谨慎、恭敬实在17. 参:列,显现18. 衡:车辕前面的横木19. 诸:之于20则以为历己也历:折磨二、通假字倍,通“背”,违背,错误三、词类活用1. 吾日三省日:每天,名作状2. 信近于义信:讲信用名作动3. 远耻辱远:使...... 远离4. 君子所贵乎贵:重视,形作动5. 动:使……严肃6. 正:使……端正7. 主:以……为根本8. 劳:使动用法,使……辛苦四、特殊句式兵刖:1. 其何以行之哉?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何以:以何,凭借什么2.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义、以礼……”10、交友之道一、重点词语1. 重:庄重威:威严主:以.... 为主忠信:忠诚、信实友:交朋友,作动词2. 惮:害怕、畏惧3. 亡:通假字,通“无”,没有4. 益者:有益的朋友者,代词,指代人、事物等5. 损者:有害的朋友6. 友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7. 谅:诚信8. 多闻:见闻广博9. 便辟:逢迎谄媚10. 善柔:阿谀奉承11. 便佞:花言巧语12. 乐节礼乐,乐1:以....... 为乐乐2 yu e13. 骄乐(I e):骄傲放纵佚(y i)游:放纵游荡晏乐(I e):安逸声色14. 可者与之与:跟……在一起容众:包容普通人嘉:赞美 矜:同情词类活用 主:以……为主 意动用法乐节礼乐,乐1:以 为乐意动用法 友直友:以……为友 意动用法 特殊句式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省略句我独亡(兄弟)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状后)异乎吾所闻 (状后)乎:跟于人何所不容: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所不容者何(宾前)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判断句)13、敏而好学重点词语耻:以……为耻是以:因此 修:培养,进修 讲:讲究,探求 及:赶上 意:同“臆”,主观揣测必:绝对肯定 固:固执己见 我:唯我独是 其回也与! 其:语气副词,大概 愈:超过,好一些 过犹不及:过分和不足是一样不好犹:如同 尤:责怪、怨恨 知我者其天乎!其:大概 15.16.17. 二_ 、 1. 2.3.三、 1. 2. 3. 4.5. 、1.2.3.4.5.6.7.8.9.10.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焉:“于此”,兼词二、通假字1. 意:同“臆”,主观揣测2. 然则师愈与与:同“欤”3. 亡:同“无”,未知的新知识三、词类活用1. 耻:以……为耻意动用法2. 下学而上达下,上:名作状向下,向上3. 日:每天月:每月名作状四、特殊句式兵刖: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 是以谓之文也”3.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4. 莫我知也夫!5. 何为其莫知子也?状后:6.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判断句:7. ......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8. 生而知之者,上也14、切问而近思一、重点词语1. 人焉廋哉?焉:怎样廋s a u,隐藏2. 斯害也已斯:那已:停止3. 然:对的,正确的4. 笃志:坚守志向5. 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6. 近思:思考当前的问题二、通假字1. 默而识之识:通“志”,记住2. 女:同“汝”,你三、词类活用1. 善:使 ... 做好形容词使动用法2. 利:使…… 锋利形容词使动用法3. 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四、特殊句式1. 吾与回言终日终日言(状后)2. 何有于我哉? 于我有何哉?(状后,宾前)3. 有鄙夫问于我(状后)4. 予一以贯之。
《论语选读》十大思想内涵梳理
答案 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 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 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 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 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 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 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 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2021/5/27
9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 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 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答案 沐浴,就是斋戒。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表明他对这件 事十分重视。报告无效后,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说明 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了他对周礼的虔诚; 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 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意味,也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隐居生 活的逍遥自在。
(2)(提示)认同孔子或陶渊明均可。认同孔子,主要从其积 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 认同陶渊明,主要从其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面作答。
《论语》选读(知识讲解)
《论语》选读(知识讲解)《论语》选读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从不同的选文中,认识不同的孔子及其弟子们,初步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与其最为卓越的继承者孟子被后人合称为“孔孟”。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
“论语”这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14)鼓瑟希(希,通稀)(15)由,诲女知之乎/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1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食,通蚀)(17)无欲速,无见小利(无,通毋)(18)小人之过也必文(文,通纹)(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彫,通凋)(20)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乡,通向;知,通智)(21)举直错诸枉(错,通措)(22)富而可求也(而,通如)(23)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通约)(24)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2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第二个“弟”,通悌)一词多义(1)见仪封人请见(引见)吾未尝不得见也(会见,谒见)子见夫子乎(看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见得)(2)与是鲁孔丘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丘不与易也(参与)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介词,和,跟)吾与点也(赞同)(3)易而谁以易之(动词,改变)丘不与易也(名词,变革)(4)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作为)夫执舆者为谁(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治理)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因为)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做)(5)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是知也(通“智”)(6)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像)(7)过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路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第一个“过”,名词动用,犯错误;第二个“过”,名词,过错)古今异义词(1)遇丈人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2)子见夫子乎夫子古义: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今义:指因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3)君子之至于斯也至于古义: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今义:达到(某种程度),导致(某种结果)(多用于否定或反问);引出另一话题(4)子路从而后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5)明日,子路行以告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6)君子学道则爱人爱人古义:关爱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7)君子一言以为知以为古义:以,可以;为,表现出来今义:认为(8)足食,足兵兵古义:武器今义:士兵(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古义:贫困今义:大约(10)造次必于是造次古义:慌忙、仓促今义:轻率,莽撞于是古义:两个词,于,介词;是,代词,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11)子路问成人成人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人发育成熟,也用来指成年的人(12)中人以上中人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作见证的人(13)至于他邦至于古义: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到的地点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14)古之学者为己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1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古义:年轻人今义:学生(16)其蔽也贼贼古义:害,害人害己今义:小偷(17)其蔽也绞绞古义:急切,不容忍而伤人今义:缠在一起(18)则民不偷偷古义:浇薄,不厚道今义:盗窃词类活用(1)耰而不辍(耰,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耰耕地)(2)子路从而后(后,名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留下;食,名词使动用法,使……吃饭)(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5)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阶,名词动用,登上台阶)(6)所谓立之斯立(第一个“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7)动之斯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8)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9)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事父母,能竭其力(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尽)(10)噫!天丧予(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1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大、光大)(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离)(1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充足)(14)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15)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前“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
论语》选读知识梳理
二、《克己复礼》
• 1.“礼”的内涵 • 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 一是制度之礼。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 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 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 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 社会秩序。 • 二是个人之礼。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 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 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 矩。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 稳定。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成为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 1.知其不可而为之 •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 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著 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 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 “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用行舍藏”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 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 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 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 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 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
《论语》选读知识点梳理
一、《为政以德》
• 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
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 用制度礼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 耻之心而走正道。
一、《为政以德》
• 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 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义 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 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 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论语》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论语》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一、《论语》的概述-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 《论语》共有20篇,主要探讨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二、《论语》的作者- 孔子是《论语》的主要作者,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 《论语》中的部分内容也可能来自孔子的学生。
三、《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和教育理念- 仁:《论语》强调人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 君子:《论语》中提到的君子特指有德行的优秀人物。
- 教育:《论语》非常重视教育,主张以德育为主,强调孔子对学生的言教与榜样的影响力。
四、《论语》中的重点章节和知识点- 学而篇:介绍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们的研究态度。
- 为政篇:探讨了良好的政治领导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 八佾篇:揭示了礼仪和仪式的意义。
- 泰伯篇:讲述了孔子与他的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 阳货篇:反映了孔子对经商活动的看法。
五、《论语》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论语》对中国古代的政治、道德、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研读《论语》,从中汲取道德智慧和教育经验。
六、为什么《论语》是必考知识点-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 考察《论语》可以考验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如何备考《论语》- 阅读《论语》的原版,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理念。
- 研究《论语》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评论和解读。
- 多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论语》中的核心思想。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正己、举贤、富 民、教民
正己(自身要正)以身作则 正人先正
13.6子曰:“其身正己,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 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百姓”被感化、被折服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 之复习目标:
①背诵18.5和18.7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 分。
②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
③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
背诵18.5和18.7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 分
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
,
。②子已路而曰:!“已不仕而无!义。长今幼之之节从政者,殆不可
教材内容梳列
• 第一课:孔子的德政主张 • 第二课:孔子的礼治主张 • 第四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 第五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 第六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第八课:孔子的交往观 • 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 • 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 • 第十三课:师生关系 • 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复习目标:
为政以德
①背诵相关章节 ②理解“为政以德”的思想 ③为政者的基本素质 ④ “均无贫”的含义
理解“为政以德”的思想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政、刑:用法令禁止人们做什么,并以惩罚为 手段加以实施。 德、礼:鼓励人们做什么,并以教育熏陶为手 段加以实施。
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以仁为基础,并指导仁。
《论语》选读知识梳理
03
二、《克己复礼》
二、《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一、《为政以德》
一、《为政以德》
德治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何异?
一、《为政以德》
正己——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以德治国,首先治理者要有良好的的道德素养,以德服人,百姓才会信服。因此为政者经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要带头向善,百姓才会蔚然成风。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6.君子之风
第六课 君子之风引人入胜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
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
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在讲究;而君子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
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
……[课 前 预 案]……一、文言知识(一)正字音孙.以出之(x ùn ) 一箪.食(d ān ) 曲肱.而枕之(g ōng ) 虎豹之鞟.(ku ò) (二)通假字1.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谦逊。
)2.女奚不曰(“女”通“汝”,你。
)3.知者不惑(“知”通“智”,智慧。
)4.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与”通“欤”,语气词。
)(三)一词多义①志于道.,据于德(正道)②夫子自道.也(说)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⑤任重而道.远(道路) 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主张,思想) ①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诚信) 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确实) 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信任,相信) ④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副词,诚然)①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庸俗浅薄)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③子路性鄙.,好勇力(粗野)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轻视) ①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 ②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本质)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底子) ④质.明,避哨竹林中(副词,刚刚) ①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②礼以.行之(介词,按照) ③孙以.出之(介词,用) ④有杀身以.成仁(目的连词,来) ⑤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于“而”) 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介词,把) ①曲肱而.枕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②不义而.富且贵(连词,表转这关系) ③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关系)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作为) 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语气助词,呢) (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饭.疏食,饮水(吃) 不义.而富且贵(守道义) (2)名词的意动用法曲肱而枕.之(以……为枕) 2.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为乐) 耻.恶衣恶食者(以……为耻)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曲.肱而枕之(使……弯曲) (五)古今异义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六)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何以文为2.状语后置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叶公问孔子于子路3.主谓倒装句贤哉,回也!4.省略句未足与议也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七)成语积累1.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归纳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归纳一、孔子的思想1. 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品德,也是教育的根本。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到了一个境界,就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也就实现了仁的境界。
2. 孝:孔子非常强调“孝”这一美德,他认为孝的核心是敬老慈幼,对父母进行尊敬、体贴和孝顺。
同时,他也提出了“不违贵贱,敬长也”这一观点,强调尊重长者和尊卑有序的道德准则。
3. 礼: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遵守礼的规范,才能使人的品行正直、行为得体,使社会秩序井然。
在他看来,礼是实行仁、理解义、重视礼仪的基本途径。
他说“绝域从事,不陷恶声”,说明了他对礼的重视。
4. 忠:孔子把忠定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他认为自己要“忠信俭约”来获得自己的完善。
在孔子看来,忠为人之本,信为人之道,只有忠信才是人要追求的道德境界。
二、父子关系在《论语》中,孔子对父子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表述。
他强调尊敬父母,弘扬“孝”道。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尊崇有加,如果父母有过错,也要体恤父母,尽孝尽养。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父子关系,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治和治国理念1. 君子:孔子对君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服人,以礼行事,有所作为。
同时,他也强调君子应该有大视野、美好的品行和丰富的人情智慧,以便成为人们的楷模。
2. 政治: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政治应该是立足于民本,以服务人民为出发点。
他强调道德高于一切,认为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重任,才能治理国家。
3. 君臣关系: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一向以礼敬为准则。
他强调君臣之间的忠、义、诚信等道德品质,也提出了“臣弒其君”、“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等言谈,都是希望通过君臣之道,使国家更加和谐。
四、教育理念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学习应该是刻苦努力的过程,没有不劳而获。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仁”、“孝”、“礼”等传统价值观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智,以培育有德有才的君子。
论语 选读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懂得。 译文:先生说“君子得的是义・小人得的是利。 课堂讲要:钱穆先生评此章日:“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不 君子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公先考虑自己的所得是否合于义,并以此为原则规 范自己的行为:小人则不同,他们的眼中只有个人的利益,根本不会顾及自己的 行为是否远符合义。这种义利观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补充一点,此处的“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 多指人文雅有礼貌。
7.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 任重大,路程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责任重大 吗?到死才能终止,这不是路途遥远吗?”
• 15.子日:“辞达而已矣。” • [白话试译]先生说:“言辞,足以达义便罢了。” • [课堂讲要]先生强调辞贵在达义,不尚言辞的虚浮与绮丽。就像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所说:“写字应该跟说话一样,自然、 流畅,把 话说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让人一看就懂,才最重要,也最不 容易。”本章与下面一章的“文胜质则史”异曲同工。
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即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地步,就不要去开导他。“愤”,意思是心里想求通而未 能通。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意思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 盲点,领悟要旨。朱熹说:“启,谓开其意。”一个人用力思索,求心通还是未得,故生烦闷、着急,看
• 14.子日:“有教无类。
• [白话试译]先生说:“物部教育,没有(贫富、贵贱,智做、区别。”
• [课堂讲要]先生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博大 的胸得的胸襟,为教育的平等观念。孔门富如冉有、子贡,贫如 颜回、原思,孟懿子为鲁之贵族,子路为卞之野人,曾参之鲁, 高柴之愚,皆为高第弟子,故东郭惠子有“夫子之门何其杂”之 疑。
《论语》选读各章思想观点概要整理(高二语文选修)
《论语》选读各章思想观点概要整理(高二语文选修)整理者:尹瑞文为政以德1、统治要以身作则,施行德政,百姓自然得到教化。
2、最佳治国方略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施行德政。
3、德政的具体做法如下:(1)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2)既要在物质上使百姓富裕,更要在精神方面施行教化,两者都重要,但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3)远人不服,统治者应该凭借文德教化之,而不可诉诸武力。
(4)轻赋税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是实现仁的终极途径。
2、孔子尊崇周,是因为周礼丰富多彩,臻于完美。
3、诸侯、大夫、家臣应当严格尊守等级制度,如有逾越就是非礼,非礼就是不仁。
4、为什么孔子把正名排在为政的第一位?因为正名是对礼的最大尊崇,是最大之“礼”。
5、小到父子,大到君臣,都应正名守礼,各安本分。
6、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礼的根本。
7、真正的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爱,而不仅仅是在物质方面满足父母。
8、对待父母的丧礼要郑重,否则就是不孝,就是非礼,就是不仁。
知其不可而为之1、孔子毕生的志向是恢复周礼,为此不惜“知其不可而为之”,直到晚年才认命。
2、楚狂接舆、荷匮者皆对孔子怀有善意,而长沮、桀溺、丈人皆对孔子不满;孔子称后者为“鸟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满。
3、“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而非倔强、冲动,更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当事不可为时,孔子懂得放弃。
仁者爱人1、孝悌是仁的根本,忠恕是仁的核心。
2、忠是积极为人,对人尽心竭力;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践仁的方法。
4、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至大之仁,做到者谓之圣人。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表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担得起圣人之称。
6、仁是爱人如己,是恻隐之心,是关爱弱者,是尊重,是节制,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君子之风1、君子当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游习六艺。
2、君子把仁义作为根本,并用礼来实践它。
《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
《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论语选读》文言知识总结1、弟子问仁一、重点字词1.尧舜其犹病诸:其:恐怕,表推测病:不足2.请问其目:目:细则,条目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4.其言也讱讱:说话谨慎5.问知。
子曰:“知人。
”知1:智慧,名词知2:了解,动词6.樊迟未达达:明白二、通假字1.错:同“措”,放置2.乡:同“向”,刚才三、词类活用1.直:正直人,形作名2.立:使……站得住3.达:使……行得通4.远:远离形作动四、古今异义①克己复礼为仁古:恢复,归于今:再,又②请问其目古:条目,细则今:眼睛③请事斯语也古:请你让我做今:请求别人做④举直错诸枉古:弯曲,不正今:冤枉⑤选于众,举皋陶古:选用,推选今:向上托或抬⑥尧舜其犹病诸古:难以做到今:身心不正常五、特殊句式(一)状后:1.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选于众(二)主谓倒装:富哉言乎六、名句: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立身处世一、重点字词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自立,惑:迷惑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逾越,矩:规矩3、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施:表白4、士不可以不弘毅弘:远大,毅:意志5、四十、五十而无闻焉闻:名望,名声6、色取仁而行违色:外表,取:趋向、求7、士而怀居怀:留恋8、盍:何不。
兼词二、通假字有:同“又”彫同“凋”三、词类活用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名作动,立志2.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动作名名望3.敝之而无憾使动使……破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安:使……安逸信:使……信任怀:使……怀念5.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名作状在……之后6.士不可以不弘毅形作名意志7.虑以下人名作动处在……之下8.士而怀居名作动安逸的生活四、虚词而: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承接:就)2.士而怀居(假设:如果)3.敝之而无憾(转折:却)4.任重而道远 (并列:并且)5.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承接:才)6.察言而观色(连词,不译)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选择:还是)之:1.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主谓间,不译)2.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代词:它们)3.愿闻子之志(结构助词“的”)4.老者安之(“他们”的意思)5.居之不疑(指代“仁人”)6.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指前文的“仁”这件事)五、特殊句式虑以下人虑以下(于)人(省略状后句)六、名句: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整版)《论语》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论语》知识点整理《论语》知识点整理一、《为政以德》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在这里强调以“德”来治理国家,而现代国家则强调以“法”为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题建议:治国以“德”为重,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而治国以“法”重,则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
应以“法”为主,以“德”为辅。
2.[课文解读]第三大题: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答题建议: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与法治间的对比来探讨,摆正“法”与“德”间的关系。
二、《克己复礼》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在这两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答题建议: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注:本文中的“礼”指社会典章制度“标准”,就是用戒律信条和礼义文貌“规范”君子。
本文中的“乐”指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文化总汇,就是用情感感化人心,教化人心。
(2)这里所说的“仁爱之心”当如何理解答题建议: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2.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01为政以德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⑷选贤与能[练习五中]与举⑵道之以政道⑸矜寡孤独废疾者[练习五中]矜鳏⑶无乃尔是过与与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齐.之以刑形作使动⑹不独亲.其亲[练习五中]名作意动⑵曰:“富.之。
”形作使动⑺不独子.其子[练习五中]名作意动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形作使动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作名。
⑷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作使动⑼既来之,则安.之形作使动⑸于斯三者何先.名作动⑽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动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民免而无耻..东蒙主以(之)为认为..没有羞耻心不要脸昔者先王以为季氏将有事.......使他们来归顺后,就要让他们安..于颛臾动武有事情既来之,则安之下心来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为政以德状后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后⑵道之以政状后⑵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后⑶齐之以刑状后⑶临之以庄状后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后⑷君子哉若人!主谓倒置⑸使民以时状后⑸尚德哉若人!主谓倒置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状后⑹既庶矣,又何加焉疑宾前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后⑺于斯三者何先疑宾前⑻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⑻固而近于费状后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⑼季氏富于周公状后⑽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⑽君孰与不足疑宾前⑾何以伐为疑宾前02克己复礼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周监于二代监鉴⑷女安,则为之女汝⑵五世希不失矣希稀⑸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女汝⑶则民无所错手足错措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悌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请事.斯语矣名作动⑷必也正.名乎形作使动⑵觚不觚.名作动⑸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名作动⑶子将奚先.名作动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作动⑺衣.夫锦,于女安乎名作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有事,弟子..服其劳子弟,年轻人门人徒弟⑶曾是以为..孝乎把…当作认为⑵有酒食,先生..馔年长者①老师②称知识分子③尊称男人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奚其正?疑问句宾语前置⑺甚矣吾衰也主语后置⑵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主语后置⑻曾是以为孝乎宾语前置⑶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⑼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状语后置⑷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疑问句宾语前置⑽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判断句⑸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⑾野哉,由也!主语后置⑹有是哉,子之迂也!主语后置⑿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状语后置04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趋而辟之辟避⑸使子路反见之反返⑵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避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欤⑶植其杖而芸芸耘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辟尔避⑷见其二子焉见现⑻今之从政者殆而而尔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孔子沐浴而朝.名作动⑷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作使动⑵子路从而后.名作动⑸见.其二子焉动词作使动⑶止.子路宿动词作使动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来者..犹可追未来的岁月来的人⑶子路从而..后跟着…却然后,接着⑵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被推行不好,不允许⑷遇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⑸子路宿于石门状后⑵子路行以告省略⑹而谁以易之疑宾前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省略⑺莫己知也否宾前⑷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疑宾前⑻末之难矣否宾前重点段落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儒学思想的重要参考。
以下整理了《论语》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仁爱之道《论语》强调仁爱之道,即和善待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要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他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将仁爱的思想应用到社会和政治实践中。
2.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念,强调学习的持久性和刻苦努力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学习思考,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治理能力。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阐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社会和平,这是孔子追求的社会理想。
他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修养自身,才能够带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4.博学多才的重要性孔子重视全面的知识和才能,在《论语》中提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理念,主张研究古代典籍,继承传统文化,并能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他也强调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要求学习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修养。
5.君子的标准《论语》中反复强调了君子的标准,即有德行、有才能、有行为规范的人。
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完善,以仁爱之道对待人,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谦虚谨慎,遵守道德原则,以身作则,以德化人。
6.家庭伦理《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家庭伦理的观点,强调了父子、兄弟和夫妻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家庭是人生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爱护、帮助,维护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7.政治思想《论语》中涉及了一些关于政治治理的观点。
孔子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特质,以德治国。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关心国家的民生和社会的安定,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8.教育理念孔子提倡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教育的内涵和方法。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1.《学而》-学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推崇了德行的培养和修养。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强调了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努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2.《为政》-君子的品德:"君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政:曰仁、曰不由、曰多闻、曰知、曰行",强调了君子的品德与为政的重要关系,建议要具备这五种能力。
-以德治国:"政得其道,民易使也",主张以德治国,通过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引导来维持社会秩序。
3.《八佾》-乐的作用:乐的目的是培养和陶冶人的品德,提倡以乐为教材,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教育人民。
-机变节奏的重要性:提倡乐舞的节奏要机变多样,认为节奏是形成乐舞艺术魅力的关键。
4.《里仁》-里仁:"里仁者,省则自体,亲则民化,亲尊者,民有所亲;官尊者,国有所庙",重视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认为家庭是培养道德人的基石。
-亲尊者与官尊者:亲尊者即对家人亲近尊敬;官尊者即对官员尊重,认为国家要有建立和维持的庙宇。
5.《公冶长》-宗法制度:主张通过宗法制度来更好地管理家族和家庭,并认为家族的德行和品质是很重要的。
-人君的道德榜样:人君应该成为家族成员的道德榜样,以规范家族的风尚和家庭的行为。
6.《子罕第十三》-孟武伯问孝:被问到孝道的本质,孔子回答说孝顺可以通过养生、明理、审时和事效四种方式来体现。
-孝的重要性:"孝于亲也,而后尽于事国",强调了孝顺亲人是成为好公民的重要前提。
7.《雍也》-儒学的核心:强调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自己先做到这些,才能够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
-学问的目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提倡要持之以恒地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8.《述而》-听从人的借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认为君子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结合步步高用)01为政以德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⑴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⑵道之以政道⑶无乃尔是过与与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齐.之以刑形作使动⑹不独亲.其亲名作意动⑵曰:“富.之。
”形作使动⑺不独子.其子名作意动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形作使动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作名。
⑷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作使动⑼既来之,则安.之形作使动⑸于斯三者何先.名作动⑽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动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民免而无耻..东蒙主以(之)为认为..没有羞耻心不要脸昔者先王以为季氏将有事.......使他们来归顺后,就要让他们安..于颛臾动武有事情既来之,则安之下心来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为政以德状后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后⑵道之以政状后⑵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后⑶齐之以刑状后⑶临之以庄状后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后⑷君子哉若人!主谓倒置⑸使民以时状后⑸尚德哉若人!主谓倒置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状后⑹既庶矣,又何加焉疑宾前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后⑺于斯三者何先疑宾前⑻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⑻固而近于费状后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⑼季氏富于周公状后⑽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⑽君孰与不足疑宾前⑾何以伐为疑宾前 02克己复礼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周监于二代监鉴⑷女安,则为之女汝⑵五世希不失矣希稀⑸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女汝⑶则民无所错手足错措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悌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请事.斯语矣名作动⑷必也正.名乎形作使动⑵觚不觚.名作动⑸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名作动⑶子将奚先.名作动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作动⑺衣.夫锦,于女安乎名作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有事,弟子..服其劳子弟,年轻人门人徒弟⑶曾是以为..孝乎把…当作认为⑵有酒食,先生..馔年长者①老师②称知识分子③尊称男人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奚其正?疑问句宾语前置⑺甚矣吾衰也主语后置⑵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主语后置⑻曾是以为孝乎宾语前置⑶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⑼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状语后置⑷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疑问句宾语前置⑽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判断句⑸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⑾野哉,由也!主语后置⑹有是哉,子之迂也!主语后置⑿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状语后置04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趋而辟之辟避⑸使子路反见之反返⑵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避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欤⑶植其杖而芸芸耘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辟尔避⑷见其二子焉见现⑻今之从政者殆而而尔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孔子沐浴而朝.名作动⑷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作使动⑵子路从而后.名作动⑸见.其二子焉动词作使动⑶止.子路宿动词作使动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来者..犹可追未来的岁月来的人⑶子路从而..后跟着…却然后,接着⑵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被推行不好,不允许⑷遇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⑸子路宿于石门状后⑵子路行以告省略⑹而谁以易之疑宾前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省略⑺莫己知也否宾前⑷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疑宾前⑻末之难矣否宾前重点段落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论语选读》复习整理共62页文档
谢谢!
62
《论语选读》复习整理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论语选读》基础整合 - 副本 (12)
十二、高山仰止(一)文言基础1、通假字(1)归与.()(2)无所取材.()(3)子路不说.()2、实词虚词(1)吾党.之小子狂简()(2)斐然成章.()(3)訚訚如...也()(4)必也临事而惧.()(5)奚.为于丘之门()(6)乘桴.浮于海()(7)自牖.执其手()(8)仰之弥.高()(9)末由.也已()(10)得门者或.寡矣()(11)无以..为也()(12)多.见其不知量()3、一词多议虽.欲从之()(1)虽人虽.欲自绝()不得其.死然()(2)其其.由与()得其.门者或寡矣()行行如.也()(3)如如.有所立()则之.则行()由之.瑟()(4)之仰之.弥高()不见宗庙之.美()子之.武城奚为于.丘之门()(5)于未入于.室也()子贡贤于.仲尼()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6)为无以为.也()4、词类活用(1)闻弦歌..之声()(2)博.我以文()5、古今异义(1)吾党之小子..狂简古义:今义:(2)不知所以..裁之古义:今义:(3)子行.三军古义:今义:(4)必也临事而惧.古义:今义:(5)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古义:今义:(6)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义:今义:(7)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古义:今义:(8)前言..戏之耳古义:今义:(9)百官.之富古义:今义:6、特殊句式(1)则与谁()(2)奚为于丘之门()(3)道不行()(4)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5)偃之言是也()(6)博我以文()(7)以贡贤于仲尼()(8)子服景伯以告子贡()7、熟语积累斐然成章用行舍藏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升堂入室莞尔而笑割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欲罢不能(二)文化常识堂与室:古代建筑讲究制式,名称也自然有所不同。
一般名称为:前堂后堂。
一座较完整的建筑,怎样分前后呢?有的学者认为:窗、户之外为堂;窗、户之内为室。
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古代建筑的样式。
古代的正房才有堂和室之分。
正房两侧有厢房,两厢的房子有的与正房连在一起,正房的中间部分一般比较宽大,用来接待客人,这里叫做“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结合步步高用)01为政以德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⑷选贤与能[练习五中] 与举⑵道之以政道⑸矜寡孤独废疾者[练习五中] 矜鳏⑶无乃尔是过与与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齐.之以刑形作使动⑹不独亲.其亲[练习五中] 名作意动⑵曰:“富.之。
”形作使动⑺不独子.其子[练习五中] 名作意动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形作使动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作名。
⑷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作使动⑼既来之,则安.之形作使动⑸于斯三者何先.名作动⑽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动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民免而无耻..东蒙主以(之)为认为..没有羞耻心不要脸昔者先王以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动武有事情既来之,则安之.......使他们来归顺后,就要让他们安下心来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为政以德状后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后⑵道之以政状后⑵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后⑶齐之以刑状后⑶临之以庄状后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后⑷君子哉若人!主谓倒置⑸使民以时状后⑸尚德哉若人!主谓倒置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状后⑹既庶矣,又何加焉疑宾前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后⑺于斯三者何先疑宾前⑻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⑻固而近于费状后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⑼季氏富于周公状后⑽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⑽君孰与不足疑宾前⑾何以伐为疑宾前 02克己复礼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04知其不可而为之重点段落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C.而谁以易之易:交换 D.耰而不辍赋:停止11.C【易:改变,改革】12.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A.①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②趋而辟之B.①是鲁孔丘与②丘不与易也C.①何德之衰②不得与之言D.①而谁以易之②子路行以告12.A【A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样,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13.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3.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①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答:②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
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处又能跟谁呢?(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子路从(夫子)而后,遇丈人①,以杖②荷蓧③。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④。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5.你能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吗?(1)植其杖而芸(芸—耘)(2)使子路反见之(反—返)1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1)植.其杖而芸(插立)(2)止.子路宿(留)(3)欲洁.其身(使……洁)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答:(1)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答: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做他应该做的事。
18.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对他又持什么态度?隐居不仕的高人。
对孔子等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表示不满和讽刺。
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洁其身,而乱大伦”的处世态度,给予严厉的批评。
05仁者爱人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一、知识梳理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12•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士不可不弘毅.(意志坚定)⑵何以文.为(修饰)⑶驷.不及舌(四匹马拉的车)⑷恭而安.(安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⑴可惜啊,先生对君子的这种解说!⑵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⑵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10.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①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②既要有纯真的品质,又要注重外表的文饰,做到文质彬彬。
08周而不比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六、语段阅读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7)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26)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12•24)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言论可取就选用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可取就气绝他的言论。
⑵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8.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之道。
答: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⑵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⑶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⑷适度交往,保持距离;⑸忠告善道,适可而止9.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
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如果朋友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
11诲人不倦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13《沂水春风》(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①如或.知尔( ) ②比.及三年( ) ③如.五六十( ) ④夫子哂.之( ) 16.【①或 (有人) ②比 (等到) ③如 (或者) ④哂(微笑)】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④方.六七十A.①②不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也同17.(B)【乎:①介词,于,比;乎:②介词,于,在;③方:义,名词;④方:纵横,方圆,动词】18.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18.(D)【①②连词,因为;③动词,用,做;④介词,用,拿】19.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①居则曰:“不吾知也!”①【你们平时总是说:“世上没人了解我呀!”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它的老百姓富足起来③非曰能之,愿学焉③【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20.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20.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