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中国文化的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名士, 尽管当时的皇帝三番五次地 请他作官,但严子陵淡泊名 利,依旧在家乡富春山种地、 在旁边的富春江钓鱼,‚在 清静中寻找舒适,在闲适中 享受乐趣‛。
3、李泽厚:美学特性说
中国文化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 苦感和罪感。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符合中国人民族心理的。
而西方人的审美心理是‚原罪‛式的,是需要被 ‚审判‛和‚救赎‛的。
关注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对生命予 以终极关怀,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使生命的超越 成为生活的目的,这就是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富含的人文精神, 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安身立命式 的中国式的心灵进程。
B 、崇尚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
4、梁漱溟:伦理特性说
• 中国的人伦关系社会不同于西方的‚个人 本位‛和‚自我中心‛。
‚分蛋糕假设‛(众人中选出一人切蛋糕,并且 此人最后一个领取蛋糕):发生在一个传统中国 家庭和一个西方家庭,会分别有怎样的结果?
• 以上所举的几种观点具有代表性,跟个人研究的侧 重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不妨这样理解中国文化 的特征: • 一、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 里的‚均‛ 不是平均、均匀的意思,而是‚均衡‛ 的概念。均衡就是公平、衡定,让人信服。孔子特 别反对士大夫‚超标‛享受的僭越行为,‚是可忍, 孰不可忍也!‛。) 《中庸》以‚致中和‛ 为修养的最高境界。
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向,城市的规划,房 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
《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
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 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
《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
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办神的事
《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 是万物之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努力担当的奋斗精神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 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 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功能, 强调系统性,而这正可以为现代 的科技发展提供借鉴.
E、自强不息、开放兼容
• 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周易・乾卦》)惟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 自立。
• 积极刚强的人生态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天 道 家 因 循 自 然 推 天 道 以 明 人 事 坤 卦 人
乾 卦
下 学 而 上 达 儒 家 人 文 化 成
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爱 信 仁 悌 孝 己 地 人 天
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 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又称“三才碗”,盖为 天、托为地、碗为人。
•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 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问苍生不问鬼神)
•
中国文化具有超越宗教的功能 神本主义让位于人本主义 孔子从来都不相信鬼神(重人伦远鬼神) 抵制宗教神学(反对灵魂不灭,否认鬼神,高扬人的主体性)
•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道德修养 向上向善,忽视真、美
精神生活领域中人文关怀的 缺失
利益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先公后私,对群 体负责的精神在千百年文人墨客的文字中不 可胜记。 《礼记》中说:‚天下为公‛ 。 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 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 独破受冻死足矣。‛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在《自题小像》里说:‚我以我血荐轩 辕。‛ 夏明瀚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 真。杀了夏明瀚,自有后来人!‛
理想信念、崇高道德、美好情操、高雅文化似已极端世俗化.首先体现 为物本主义。‚富裕即享乐‛ \‚成就‛ 。
道德范畴的巨大变化。难得到普遍认同;审美情趣发生了显著变化,快
乐原则取代了道德原则。感性享乐、低级趣味、声色犬马和标新立异,令 人无可逃避。 文化的低俗化。感觉成为现代人的基点。
人正在一个真正的缩减的漩涡之中:爱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为交
侍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
• 宋懋澄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正妻,以正稗史书 为奴妾,以佛经道书为宾客,以诗文辞赋为情 人。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 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 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 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 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 “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 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当今社会的问题:
马尔库塞:技术本身已结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 的和精心安排的对人与自然的统治。 现代工业社会虽然建立起来,但理性极端物化和 意识形态化的结果是,它不仅可以支配物,又还可 以支配人,并在人不自觉的状态下把人变成标准化 和规范化的‚机器‛,变成工具。这种生活和死亡 方式就是工具的方式或技术的方式。人努力地去创 造技术,实现梦幻和智慧,但同时带来的结果却是, 人被自己的工具所奴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特点 及基本精神
思考题:
• 1、中华世纪坛序中说‚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 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冯友兰先生 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也说到‚盖并世列强,虽新而 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 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 也。‛
刚健有为是精神实质,柔性精神是外在表现, 两者是本质与形式的关系,并不矛盾。 刚健有为是儒家、法家、墨家的主流,孔子、 易传对此作了内容与哲学上的奠基,使之一直 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这种精神表现在个体上 就是一种独立不屈的人格。 柔性精神,不是软弱无能、退缩无为,而是在 外在形态上表现为以柔克刚,默默奋斗,自强 不息。通过柔与韧的形态不屈不挠、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的品质。
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 和协调,就可祛病延年。
五行结构
水 (北 ) 木 (东)
金 (西)
火 (南 )
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
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人是大自然的一 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 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都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伙伴。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 与也。”(《正蒙・乾称篇》)人类虽然是 万物之灵,但不应该破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人。而要辅助自然界化 育万物,为人类造福,如《易传》所说: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周易・系辞 下》)不仅如此,还应当从大自然中体悟人 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
D、注重整体思维
《易传》提出“三才之道”(《周易・系辞下》), 视天下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着 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 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是 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 “胸有成竹”“气象”、“神韵”、“格调” “雄浑”“自然”
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 公‛(《道德经》第十六章),能兼容才称 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 《易传》又说:‚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君子也善于吸取外来的 文化以丰富自己。 中华文化像大海一样汇纳百川,方能表明中 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
刚健有为与柔性精神:
• 试思考以上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性有关, 联系历史发展,谈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一)外在特点为:
1、统一性 2、连续性
一、中国文化的民族 特点
3、包容性
4、多样性
(二)内在特点
• 1、冯友兰:哲学特性说 • 2、任继愈:宗教特性说 • 3、李泽厚:美学特性说
• 4、梁漱溟:伦理特性说
1、冯友兰:哲学特性说
平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 系中,便 是注重和睦共处,以达到人 际关系的平衡。 问: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 理解“和”的精神呢? “君子和而不同”
• 含义:贵和谐,尚中道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对抗 例如:教育两个打架的孩子,中西方的差异
• 和的特点:
• 平衡、统一是和的关键
五味相和、六律相和、可否相济、相反相成、殊途同归
•
和是论人的重要标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 兼容并包是一种文化胸襟
儒道互补、儒佛相融、佛道相通、三教合一
•
人和是归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平和和特点还表现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 族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2、20 世纪初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30 年的美 国社会学家E〃A〃罗斯说:‚中国是大海,它能使流 入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带上咸味。‛多么形象生动!
百度文库
• 美国人拉尔夫〃林顿也说‚外来的征服者凌驾于这 个庞大的、文化上统一的、文明开化的人口时,总 是要发现自己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总是要被迫接 受中国人的文化,总是要最终同化到这个庞大的人 口之中。‛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人文精神的第二层涵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
修养,注重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 追求人格的完美。
如何做人
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的道德,
这可以叫做道德意识和人格意识。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说
际、攻关,读书思考缩减为看电视,大自然缩减为豪华宾馆、室内风 景,对土地的依恋缩减为旅游业,真正的冒险缩减为假冒险的游乐设 施;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官能感受,文化缩减成了大众传媒。
——昆德拉
人文关怀的蕴涵
人文关怀(Humanistic Concern)是对人的生存 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 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
‚杀身以成仁‛ ;‚仁者爱人‛。
孟子说:‚舍身而取义。‛ 孟子还有一段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三日省吾身”
“正人先正已”
人本主义精神
•
• 实质:以民为本(民贵君轻、民水君舟) 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政治主题、哲学派别、文化思潮都以人生目标、自我价值为前提
以儒学为主导的哲学特性,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 慧,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
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传统农民:《水浒传》‚忠义堂‛
2、任继愈:宗教特性说
• 儒、道、释三教合一
• 思考:《西游记》里的神仙系统属于哪一种宗教?
• 关于三教对文人的综合影响,明人宋懋澄在他 的《与家二兄》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 吾妻经,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
•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
•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
• 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思维。 • 五、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
A 、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包含强烈的人文精神。
a中华文化就其主流而言,最晚从周代开始,就将 人臵于中心的地位。
“神”(天)与“人”的关系
书法和绘制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
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
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配合适当,‚文质 彬彬‛ ,才称得上君子。
这些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
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
中国有句古话说:“敬业乐群”。“乐群” 两个字也很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点,以众 人群处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以顾全大 局为优点。
C 、注重平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
重平衡、均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倡导:‚过犹不及‛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