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考试重点之妇人病
中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
妇人杂病篇
1.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除外半夏、厚朴,还有
A.生姜、海藻、昆布
B.茯苓、干姜
C.茯苓、生姜、苏叶
D.干姜、瓜蒌仁、桔梗
E.生姜、香附
答案:C
2.周某,32岁。产后两月余,突然出现心中烦热,气短,不能平卧,欲小便不得,腹胀满,饮食如常,脉弦缓。此病宜诊断为
A.肾阳虚之喘证
B.肾阳虚之小便难
C.肾气不举之转胞
D.产后体虚烦热
E.膀胱气化不利之小便难
答案:C
3.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宜选方
A.半夏厚朴汤
B.甘麦大枣汤
C.小柴胡汤
D.温经汤
E.肾气丸
答案:A
4.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宜选方
A.半夏厚朴汤
B.甘麦大枣汤
C.小柴胡汤
D.温经汤
E.肾气丸
答案:B
5.小建中汤所治妇人腹中痛的病机是
A.气滞血凝
B.血滞湿阻,肝郁脾虚
C.脾胃虚寒
D.冲任虚寒,瘀血内停
E.寒湿中阻,气机失调
答案:C
6.梅核气治用
A.半夏厚朴汤
B.甘麦大枣汤
C.小柴胡汤
D.旋覆代赭汤
E.百合地黄汤
答案:A
7.半夏厚朴汤的治法是
A.活血通瘀
B.化痰利咽
C.解郁化痰,顺气降逆
D.破气散结
E.祛瘀逐痰
答案:C
8.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的崩漏,治方用
A.小建中汤
B.胶艾汤
C.当归芍药散
D.温经汤
E.下瘀血汤
答案:D
9.温经汤证出现"唇口干燥"的机制是
A.脾失运化,清气不升
B.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C.瘀血内阻,津不上濡
D.下血日久,阴血受伤
E.肾气虚弱,气不化津
答案:C
10.温经汤证的病机是
A.冲任虚寒
B.血虚寒滞
C.胞宫虚寒
D.瘀阻少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温经汤证腹满的机理是
A.湿阻气机
B.瘀阻气机
C.脾虚不运
D.寒凝气滞
三物黄芩汤(《金匮要略》)
三物黄芩汤
(《金匮要略》)
药方: 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
主治: 血虚有热,四肢烦热剧者。
读方笔记之一:
此方常用的剂量是—-黄芩10克,苦参20克,干地黄40克。
读方笔记之二: 这个药方出自《金匮要略》之《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原文说其主治为”治妇人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也就是说,这个方啊,是治妇人坐月子时,由于本身因生小孩失血,阴虚而阳热,又不小心被风邪入侵,进入半表里,更是邪热内陷。因为阴虚阳热,所以四肢烦热;因为风邪入侵,所以头痛。热而头痛的,用小柴胡汤清热而解半表里;热而不头痛的,用三物黄芩汤补血而清热。
读方笔记之三: 这个方的最先发源,是治妇人失血而形
成阴虚阳热,以黄芩清热,苦参清热而补阴,地黄补血。所发展为凡阴虚而阳热之病皆可治之。
读方笔记之四:赵俊欣先生所著之《伤寒阔眉》谓此方可治因阴虚阳热所出现的“子宫出血、产褥感染、头痛、肛门周围炎、阴道瘙痒症、皮肤瘙痒症、手足皲裂症、湿疹、荨麻疹、干癣、皮炎等疾病”。赵俊欣所说的运用口诀“手足心发热,脉虚数,舌红苔薄,腹软弱”,其实就是一句话:阴虚阳热。子宫发热等病症,亦即因“阴虑阳热”这个核心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在治疗时,我们也不管你是什么病,只要紧紧抓住“阴虚阳热”这个核心即可。
读方笔记之四: 我们平时所说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中的阴阳,我本人的理解是一种专门针对人体的津液来说的,但津液正常时,此时阴液和热量成正比,人体就健康。当阴液偏弱而热量偏强时,就是阴虚而阳热,就会出现一系列阴虚而阳热的病症,治疗的办法就是增加阴液而清除阳热;当阴液偏强而热能偏弱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阴盛而阳虚的病症,治疗的办法就是削减阴液而增加执能。
《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特点探要
代 表方有 胶 艾 汤 、 经汤 等 。妊娠 病 篇 治 妇 温
女月经 淋漓 不断下 血 ; 或小产 后继 续下 血不净 ; 或
践 , 创 了妇科 辨证论 治 的先河 , 开 为后世 妇人 病形 成一 门专 门学科 奠定 了基础 。《 匮要 略 》 金 中治疗
妇科 病证 主要有 以下 一些特 点 。
水 自调 。 1 5 调 理肝 脾法 .
麦 粥和 胃安 中 , 舞 气 血运 行 。妇 人 杂 病 篇 用 旋 鼓
覆花 汤 治妇人 虚寒 相搏 、 气滞 血瘀 之半 产漏 下 , 以
旋覆 花 、 绛 行滞 去瘀 , 葱 宣 阳通络 , 气 行 瘀 新 青 俾
去新 生 。
脾 与 胃同为气 血生化 之 源 , 主统血 , 脾 运化 水
K Y WO D : d c l ra u e o eG l e h e ; y e o ah ; M rame t E R S Me i e s r s f t od nC a aT h mbt g n c p t y TC t t n e
张 仲景继 承 了《 内经 》 《 胪 药 录 》 古 代 医 、胎 等
与 实践 对 后 世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关 键 词 : 匮要 略 ; 科 病 证 ; 金 妇 中医 药 治 疗 中 图 号 : 2 2 1 R 2.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4 2 2 1 )6 5 4 3 1 7 —0 8 ( 0 1 0 —0 0 —0
《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之理法特色
盛, 阳虚 失于温煦而痛, 以附子汤温其脏 ;妇人怀 娠, 中 “ 腹
朽 痛 ”其 痛 为拘 急 痛 , 痛 , 绵 作 痛 , 示 肝 血 不 足 , , 小 绵 提 血
虚 失于濡养而痛 , 当归芍 药散主之 。提 出了妊娠 小便 难的
因为渗利太过耗 伤阴血 , 妊娠 期阴血 下注 以养胎 元 , 阴血
相对不足 , 阴伤则阴不制阳 , 阳亢而变生他病 , 再者渗利太
过 恐 下 泄 肾气 引 起 滑 胎 。 另 又 宗 《 问 ・ 元 正 纪 大 论》 素 六 “ 妇 人 重 身 , 之 何 如 ? 岐伯 日 :有 故 无殒 , 无 殒 也 ; 毒 ’ ‘ 亦 一
中补 虚 , 饮 降 逆 。 体现 了其 同病 异 治 的辨 证 思 想 。 化 提 出 了 妇 人 不 同 生 理 时 期 所 特 有 的 3种 下 血 证 之 证 治 : 为经 水淋 漓 不 断之 漏 下 ; 为 半 产 后 的 下 血 不 止 ; 一 一 一
为妊娠胞阻下血 。凡辨证为冲任虚损 , 血虚有 寒者均 以胶 艾汤治之 , 充分体现 了其异病同治的思想。提 出了瘸病下 血的治疗原则及有 效的方药 :“ 以血不止者 , 所 其瘸 不去 故也, 当下其瘸, 桂枝茯苓 丸主之 。” 治疗瘸病下血的特点 是治血兼治水 ( : 湿) 桂枝为君药温通血脉 , 苓淡渗利水, 茯 因瘸乃血瘀 日久而成 , 血瘀 日久致气 滞 , 气滞致 水 ( ) 津 液 代谢 失常, 停而 为湿 , 临床 引 申, 常治瘀 兼治湿 , 治湿兼 治
浅述《金匮要略》妇人篇特色
浅述《金匮要略》妇人篇特色
《金匮要略》妇人篇是研究和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专著,对妇人病的病因、病机、脉证和辨证论治都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所列方剂至今还具有一定临床实用和参考价值。
基本内容
《金匮要略》第20至22篇都是论述妇人病的,包括胎、产、经、带各种妇人疾病。
第20篇主要讨论妇人受孕期的正常征象,以及一般常见病证和治法。内容包括妊娠诊断、癥和胎的鉴别、妊娠呕吐、妊娠腹痛、妊娠水气、妊娠小便难、养胎与保胎等。全篇共11节,论述比较具体,给后世医家对于妇人妊娠诊断以及产前诸病的治疗以很大的启发。
第21篇主要是论述产后比较常见的疾病,全篇共11节,重点讨论了产后三病及产后腹痛等,对中风、下痢、呕吐等病也有论述。产后病的治疗,固然要照顾到体质因素,但也必须从病情实际出发,即正虚要扶正,若邪实还要驱邪,这是该篇的基本精神。
第22篇论述妇人杂病的脉证和治法,涉及的范围较广。全篇共22节,论述了月经病、带下、崩漏、腹痛、脏躁、热入血室等。有几条条文把杂病与胎产病结合起来论述,反映了杂病与胎产病的关系。
这三篇有些条文又疑尚有残缺,有些方剂有方无药,但其基本内容还是可以窥得的,因而后世医家仍把它作为诊治妇女病的典范。
辨证特点
突出主证
妇人篇对每一个病证的主证记述精简,重点突出。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第八节:“产后风,持续数日不解,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乾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中风至数十日之久,而头痛寒热等证仍在,说明表尚未解,阳旦汤即桂枝汤加黄芩,本为太阳中风夹热而设。此风久而热续在,故亦可用此方,所谓有是证用是方,只要审证明确,不受日数所拘。
金匮要略——第十单元 妇人妊娠病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第1页 金匮要略——第十单元 妇人妊娠病篇
细目一 癥病证治
要点 癥病漏下证
桂枝茯苓丸证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病因病机:素有癥病为患,导致血瘀气滞,经水异常,渐至停经;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则漏下不止。 证候:妇人小腹包块疼痛拒按,下血色晦暗而有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辨证:瘀血阻滞,寒痰(湿)凝滞。
治则:祛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癥;血不利易为水,茯苓利水以和血脉;炼蜜和丸,调和药性,起渐消缓散之功。
细目二 腹痛证治
要点 肝脾失调证
当归芍药散证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芎半斤一作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病因病机:本病由于肝虚气郁则血滞,脾虚气弱则湿停,肝病及脾,肝脾失调而致。
证候:腹中绵绵而痛、或拘急而痛,体倦、浮肿、白带量多、小便不利、泄泻等。
辨证: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
治则: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方药:当归芍药散。方中重用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辅以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泽泻用量亦重,意在渗湿于下。
金匮要略-15
郁冒与大便难兼见的病机和治法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 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 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 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二) 产妇郁冒由产后亡血伤津,阴液亏损,阴虚则阳无所制,阳 气相对偏盛,复感邪气,邪气闭阻阳气上逆所致,故见头昏 目眩,郁闷不舒,但头汗出。 血虚—阴虚—阳气偏盛—偏盛之阳上厥 郁冒
产后发热 七、八、九三条大承气汤证、阳旦汤证和竹叶汤证阐明了 产后发热的三种治法。 阳明里实兼挟瘀血——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产后中风持续不愈,发热——解肌退热——桂枝汤 产后中风兼阳虚,发热——扶正祛邪——竹叶汤
产后虚热烦呕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十) 如《说文》:“人生子曰乳”这里,乳指生产,即产褥期的 妇人;中虚为中焦虚弱。 另一说认为是妇人哺乳期间,乳汁为阴血所化,乳汁去多, 阴血耗伤。 阴虚生内热,热扰于中则胃气失和;上扰神明,则心神失主, 故证见烦乱呕逆。 病机为虚热过甚而上扰,胃气不和而上逆,即虚火内扰、胃 气上逆。治疗用竹皮大丸安中益气。
下瘀血汤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蟅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杯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 新血下如豚肝。
本方由大黄、桃仁、蔗虫组成,为抵当汤之变法,即抵当汤 去水蛭、虻虫而成。 方中蟅虫攻窜搜剔,专入血分而破血攻坚,与大黄、桃仁同 伍,攻下之力更峻;大黄破血泻下,兼有泄热作用,桃仁活 血化瘀。三味相合,破血之力峻猛。 用蜜为丸,是缓其性而不使骤发,酒煎是取其引入血分。如 因瘀血内结而致经水不利,亦可用本方治疗。 服药后如见新血下如豚肝,即为瘀血下行之验。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72学时)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这;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
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恶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生活]金匮要略考试重点条文总结
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论治
(一)表里同病治则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二)痼疾加卒病治则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三)饮食与调护原则
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四)审因论治原则
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1.坏病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2.寒湿表实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
3.风湿表实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4.风湿兼气虚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已黄芪汤:防已,黄芪,白术,甘草
5.表里阳虚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从冲任损伤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
从冲任损伤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冲任学说”是中医妇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于女性特有的”经带胎产孕乳”
等无不依赖于任脉通、太冲脉盛、脏腑功能正常方可保证各生理功能的正常。故而冲任二脉气血充盈为妇人生理生殖正常之根本,脏腑功能正常为人健康之基础。笔者从冲任损伤的角度解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篇中一段的病因病机,从而体现了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妇人病的重要性。
标签:”冲任学说”;”《金匮要略》”“病因病机”
从冲任二脉的循行路线上看,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涵盖三焦。从冲任二脉的功能上看,冲脉”渗诸阳”、”渗三阴”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的要冲,因而冲脉为五脏六腑阴血之主,任脉主一身之阴经,总任一身精气为”阴脉之海”,故冲任为女子之本。《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一段对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的阐述--”因虚、积冷、结气”等,然各致病因素无不通过冲任二脉为病。只有脏腑功能正常,其中又以肝肾二脏最为重要,则气血充盈,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方能保证妇人各项生理功能正常。可见冲任二脉在妇人杂病中之重要性。下面笔者从冲任损伤的角度来解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的一段内容。
1 疾病病因与冲任损伤的联系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妇人之病。(所以异于男子者。以其有月经也。其因月经而致病。则有三大纲。曰)因虚(曰)积冷(曰)结气。”“全从经起也,病变不一。”
【《金匮要略》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
此方根据妇女冲任虚寒、寒凝由经脉入里、形成瘀血阻滞的病机,经后人分型辨证加减药物,扩大了本方的治病范围,千百年来调治了女性各种疾病,解决了无以数计的妇人疾病疼苦,如果选制药物正确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妇人调经种子,古方流传甚多,然用之确有特效者,在本人经验中以温经汤为第一。
《金匮要略》:温经汤
【处方】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制法】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
方下原有“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之语,可见此方不仅温暖子脏,且为治疗不孕症而设。该方用药法度,多非后人思议所能及,故一般医家并不十分相信,偶然使用,妄以己意加减,如桂枝改为肉桂,阿胶用蛤粉炒珠等,且又缺乏信心守方,自然不能达成疗效。甚至有所谓叶派医家,视本方如砒鸩,更不足与言矣。
《金匮》原文大意:女人进入五十岁左右,受内外因素干扰、冲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一、胎癥鉴别及癥病的治疗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2)
1.妊娠:“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2.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下血者,后断三月胚也。”
3.癥病漏下的辨证要点
(1)素有癥病史,少腹胀满疼痛,或有癥块。
(2)经行异常,如闭经数月又出现漏下不止。
(3)有瘀血症,下血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
4.癥病漏下的治疗
病机:瘀血阻滞。
治疗:祛瘀化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
桂枝通利血脉,茯苓淡渗利水安正气,芍药和营养血,桃仁、丹皮消瘀化癥。
二、恶阻
1.恶阻轻证的证治
问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
提要:论述妊娠的诊断及恶阻轻者的证治。
平脉:平和无病之脉。
阴脉小弱:尺脉较关脉稍弱。胎元初结,经血归胞养胎,胎气未盛,阴血相对不足。
恶阻病机:胚胎初植胞宫,阴阳气血暂时失调,胎气上冲,胃失和降。
治疗:
轻者:无需治疗,饮食调养;
重者:调和阴阳,安中和胃,用桂枝汤。
2.恶阻重证的证治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6)
病机:脾胃虚寒,饮邪上逆。
主症:呕吐不止(吐清稀涎水)、不渴、头晕、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弦滑等。
治疗:温中补虚、涤饮降逆。
方药: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温中散寒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15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20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2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2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5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10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明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8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0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8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3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考试重点之妇人病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妊娠腹痛
1.妇人妊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2.也,当以附子汤(阳虚失煦,寒盛腹痛,温阳散寒,暖宫安胎)温其脏。
3.妇人妊娠,腹中疒亏痛,当归芍药散(肝脾不和所致腹痛,养血舒肝,健脾利湿)主之。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泄
4.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
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癥病证治,消瘀化癥)主之。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等分
5.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者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
为胞阴,胶艾汤(冲任虚寒下血,调补冲经,固经养血)主之。
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
6.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血虚湿热,脾失健运,胎证不安,养血健脾,清化湿热)主
之
当归黄芩川芎白术
7.妊娠养胎,白术散(脾虚寒湿所致胎动不安,健脾除湿,温中安胎)主之
白术川芎蜀椒牡蛎
妇人病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1.产后腹中疒亏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血虚里寒腹痛,补虚养血,散寒止痛)主之;
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2.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产后气血郁滞成实腹痛,行气和血止痛)主之
枳实芍药
3.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
汤(产后瘀血内结肢,破血逐瘀)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大黄桃仁庶虫虫
4.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银,头微痛,恶寒,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量
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表虚中风,调和营卫,解表和里)。
《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学术思想刍议
博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经方 配伍规律及 中医内科脾 胃病研究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药 通报
20 年 1 月 06 0
第5 卷
第5 期
不 杂 。 “ ” 可 行 气 、散 寒 、化 下 血 ,从 仲 景细致 入 微 的诊疗 措施 ( 温 即热 入 血 室 刺 期 门 ) 、温 肝 调 经 瘀 , “ ” 可 生 血 、理 虚 、扶 正 。 中可 以看 出其保 护 胃气 的思 想 。 补 法 ( 经 汤方 证 ) 温 、舒 肝 理 气 法 气 行则 血行 ,正 强则 邪 弱 , “ 脏 五 育 龄妇 女 出现妊 娠反 应 ,若脾 ( 夏厚 朴 汤 方 证 ) 半 、补 肝 养 胎 法 元 真 通 畅 ,人 即 安 和 ” 矣 。仲 景 胃虚 弱 ,阴 血 不 足 , 则 恶 心 、呕 ( 当归芍 药 散 方 证 ) 暖肝 缓 急 法 、 治疗妇 科前 阴疾 患的外 治方 法及 剂 吐 、不 欲饮食 现 象较 为剧 烈 ,此 时 ( 当归生姜羊 肉汤方 证 ) 、调肝 和 型 ,都 具有 开创性 意 义 。 可用 桂 枝 汤 调 理 脾 胃,协 调 阴 阳。 血法 ( 实芍 药散 方证 ) 枳 。 因妇 人 病 多 涉 及 到 肝 脾 两 脏 , 15 制 方 轻 灵 经 方 用 药 精 炼 、 若 妇人 怀 孕 在 身 ,即有 瘕 当去 者 , .
《金匮》妇人三篇对后世影响-(2)
2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一·病证分类合理
• 妇女的一生生理特点可以用经、孕、产、乳 来概括,发生的疾病就有经、带、胎、产、 杂等方面的疾病。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 依据妇人此生理、病理特点,把妇人病按妊 娠、产后、杂病归类分篇。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 以上可以看出《金匮要略》妇人病治法注重 整体,兼顾局部治疗,分清寒、热、虚、实、 痰、湿、郁、虫,在气、在血的不同,然后 确定治法,科学合理,为后世效法并沿用。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谢谢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 产后病篇原文第1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 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 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 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 胃燥,故大便难。该条文强调产后的病理特 点为多虚、易外感。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 对于产后腹痛多从气滞血瘀论治,体现了产 后多瘀的病理特点。
• 张仲景对于产后多虚、多瘀、易外感病理特 点的论述,为后世所重视并运用,而且符合 临床实际。
• 妇科杂病篇原文第8条妇人之病,因虚、积 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 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概括了妇人杂 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虚、积冷、结气。
金匮要略——第十一单元 妇人杂病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第1页 金匮要略——第十一单元 妇人杂病篇
细目一 崩漏证治
要点 虚寒夹瘀证
温经汤证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病因病机:妇人年五十所,七七之期任脉虚,太冲脉衰,经水当止。今下血数十日不止,乃属崩漏之疾。据条文“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结合年龄可知,证属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由于冲任虚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失养,故致崩漏下血,而见少腹里急,腹满,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下血数十日不止,耗损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于上润,故见唇口干燥。
证候:以少腹里急,腹满或疼痛拒按,崩漏不止或月经后期、量少甚或闭经,经期腹痛等,并兼有气血不足的症状。
辨证:冲任虚寒,瘀血内停。
治则:温养血脉。
方药:温经汤。
细目二 梅核气证治
要点 气滞痰凝证
半夏厚朴汤证
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于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气滞痰凝阻于咽喉所致。
证候: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辨证:气滞痰凝。
治则: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方药:半夏厚朴汤。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茯苓渗利下气化痰;苏叶芳香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妊娠腹痛
1.妇人妊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2.也,当以附子汤(阳虚失煦,寒盛腹痛,温阳散寒,暖宫安胎)温其脏。
3.妇人妊娠,腹中疒亏痛,当归芍药散(肝脾不和所致腹痛,养血舒肝,健脾利湿)主之。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泄
4.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
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癥病证治,消瘀化癥)主之。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等分
5.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者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
为胞阴,胶艾汤(冲任虚寒下血,调补冲经,固经养血)主之。
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
6.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血虚湿热,脾失健运,胎证不安,养血健脾,清化湿热)主
之
当归黄芩川芎白术
7.妊娠养胎,白术散(脾虚寒湿所致胎动不安,健脾除湿,温中安胎)主之
白术川芎蜀椒牡蛎
妇人病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1.产后腹中疒亏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血虚里寒腹痛,补虚养血,散寒止痛)主之;
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2.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产后气血郁滞成实腹痛,行气和血止痛)主之
枳实芍药
3.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
汤(产后瘀血内结肢,破血逐瘀)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大黄桃仁庶虫虫
4.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银,头微痛,恶寒,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量
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表虚中风,调和营卫,解表和里)。
5.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中风兼阳虚,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主
之、
竹叶葛根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附子大枣生姜
6.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产后下利,产后热利伤阴,清热解表,凉血止利,
养血缓中)主之
白头翁甘草阿胶秦皮黄连黄柏
妇人杂病脉证并汉第二十二
总论
1.妇人之病,因虚,积准予,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
络凝坚。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木然。
2.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咽中痰凝气滞,开结化痰,顺气降逆)主之。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
3.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脏躁补君心脾,宁心安
神)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
4.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腹中血气刺痛,活血行瘀止痛)主之
红蓝花酒
5.妇人腹中诸疾病,当归芍药散(气滞血凝,兼有水湿,肝脾失调,血水阻滞,调肝理气,
健脾利湿)主之
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6.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脾肾阳虚里急腹痛,建中培土,补气生血)主之。
崩漏
7.问曰:妇人年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
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干口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冲任虚寒兼有瘀血所致崩漏,温补冲任,养血去瘀,扶正祛邪)主之
吴茱萸桂枝生姜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麦冬人参甘草半夏
转胞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为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妇人转肌:小便不通,肾气虚弱,膀胱气化水行,补肾气,利小便)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