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网络图4,6和7
高一政治必修二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制度(共15张PPT)
D、民族区域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D 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 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居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①社会基础(历史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传统;
②直接依据:“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特点;
③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 依存的民族关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材材料料一二
在 宪漫 法长规的定历,史 自长 治河 区中 主, 席新 、疆 自人 治民州与州全长国、各自 族治人 县民 县共长同由创实造行了区统域一自的治多的民族国的家公,民组担成任了。 同恩甘施共 土苦家、族谁苗也族离 自不 治开 州谁 现的 任中 州华 长民 杨族 天大然家既庭是。土 家族。新恩疆施实自行治民州族自区成域立自以治来、,人州民人当大家制作定主了和 新多疆 条地方自性治法的规有,机 州结 政合 府, 出使 台得 很新 多疆 有更利加于自当觉地 地发担展负 的起政策捍。卫土国家族统、一苗、族保等卫少边数疆民的族光积荣极职责参。 与本地方社会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民主权利
治法地定工方作内部时间事少务的 5小权时力。。 变通执行权
(3)法律保障: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4)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 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必然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精品课件6: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你会怎样做?
如果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 民族纠纷,你会怎么做?
如果知道自己所在地区与某个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的关 系,你能够做些什么?
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
民族事业规划。
---------摘自《2012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的政策措施有:(一)加 大对边境地区的资金投入。(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三)加大扶 贫开发支持力度。(四)加大对口帮扶支援力度。(五)改善义务教 育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六)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 务网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讨论:你知道回族有哪些禁忌习俗吗?你想对这两位网友说些什么?
回族的禁忌习俗
主要有三大类: 1、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 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 等。 2、在信仰方面,回族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等。 3、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3.原因: (1)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 高低优劣之分; (2)我国各族人民都有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都是国家的主人。 (3)…………
库车县298名基层干部通过宁波对口单位挂职锻炼等形式,帮助库 车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这是落实干部人才援疆的一项具体举措。
你还能举例说明坚持 民族团结的例子吗?
为什么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各民族共同繁荣 1、含义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 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 优越性
•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02 各族人民的贡献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
开拓辽阔疆域
书写悠久历史
创造灿烂文化
培育伟大精神
03 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知识拓展
项目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目的
便于国家行政管理 ,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 ,有利于各 族人民的团结 。
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 而实行的区域自治和 民族自治的结合。
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在“一国 两制”方针指导下赋予特别行 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
适用区域 自治程度 法律依据
省、市、县、乡等
适用民族区域国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适用港澳台等地区 自治程度较高
太少,事实上不可能行使自治权,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为此,根据宪
法的有关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这就是说,在民族自治地方内,不够建立自治地方
条件的、相当于乡一级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建立民族乡。但是根据宪法第三十
【政策】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
【关键字】政策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社会改革政策;5、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8、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一)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法律条款(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七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引导村民加强民族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七条: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各族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三条:城市民族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党和国家对待和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各民族不分大小,不论聚居或散居、杂居,都一律平等,要充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21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步步高)
第19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课标要求]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认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科学精神: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
法治意识: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公共参与: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思维导图][易错明辨]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完全平等,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分析:错误。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不平等现象。
同时,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各民族在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方面的差异将长期存在。
2.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分析:错误。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分析: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不能理解为只要有少数民族居住,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分析:错误。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5.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分析:错误。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分析:错误。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维导图)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宗教政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含义
民族自治机关的含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 权,其他自治权
民族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在我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审议各项议案
主要权利
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
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
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大代表的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历史八下课本思维导图和练习用
26
1984 23 _______年第______届奥运会上,中国人 体 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育 2000年悉尼第______届奥运会中国名列 27 三 金牌榜第_______位
27
生活 方式
建国后
改革前
改革后
衣 食
住 行
就业 制度 社会 保障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居住条件差 交通条件较差 统包统配,“铁饭碗” 退休金制度、公费医疗 从“吃饱”到“吃 好” 居住面积扩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问答题 一、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 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 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 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 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3
单元 主题
一. 新中国的成 立和巩固 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时间
课文
内容
4件事
发展阶段
1949-1952年 1-3课
二.
过渡时期 1949-1956
1.
2.
建立社会主义 1953-1956年 4-5课 制度的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年 6 课 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 7课 8-10课
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 原因 化发展不平衡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措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施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各民族共 同发展政策 成果: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表现①②③ 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
2024全新中国的民族课件
2024/1/24
3
中国民族构成及分布
56个民族
民族识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 组成,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其他55 个民族被称为少数的身份和地位,保障了各民 族的平等权利。
分布特点
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 民族聚居区。
03
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推动民族地区
经济融入全国发展大局。
12
扶贫开发工作在民族地区推进情况
01
02
03
精准扶贫政策
针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确保 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2024/1/24
产业扶贫措施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 旅游等产业,帮助民族地 区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致富 。
2024/1/2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 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 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 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9
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 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 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 展,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4/1/24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情况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保 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族政策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 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 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 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 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 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 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 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 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 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 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培 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持德才兼 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 少数民族干部。
2,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 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 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 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 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内蒙古
新疆
青海
甘肃
CHINA
广西
宁夏
西藏
四川 贵州 台湾 海南
云南
基本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 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 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 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共56张PPT)
点 自治程度 社会制度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内容 注意点 ①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 ②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 自治地 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③自治区是省一级的民族自治 方 地方,是省一级的行政单位;自治州是区、市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 ,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单位;自治县(旗)是县一级的民族 自治地方,是县一级的行政单位 ①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 自治机 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②自治机关既是一般 关 的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③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 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一、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几个注意点 注意点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②我 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 实行宗 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③国家保 教信仰 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个“正常”,其实就是在宪 自由 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④宗 教不能干预行政、教育、司法等。⑤中国共产党员 不能信教 政策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地位: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主聚居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的双重地位: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行政区域,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 权的自治地方。 核心内容: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变通执 法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1.3民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3民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主要涉及“1.3民族”章节。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我国民族政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掌握各民族的基本特点,并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可能会游离于讨论之外。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总结方面,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学生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风俗习惯及民族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例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2.在小组讨论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民族政策这部分内容,通过更多实例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风俗习惯及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地理民族课程设计
地理民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掌握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3)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2.技能目标:(1)通过地图识记我国民族的分布;(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团结;(2)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同感,提高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3.我国民族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民族政策等内容;2.讨论法:学生讨论民族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政策的实施意义;4.实验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教科书;2.参考书: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相关著作;3.多媒体资料:我国民族分布的地图、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资源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民族政策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六、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教学时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留出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3.教学地点: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