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2.掌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验证水的组成。
二、教学重点
1.水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2.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准备
1.大屏幕或投影仪;
2.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
3.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试管、滴管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水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观察到
的水的现象出发,思考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第二步:探究水的组成(15分钟)
1.讲解水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
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2.利用PPT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图,并解释其中的氢键和极性分子特性。
第三步:观察和验证水的物理性质(20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观察实验,验证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一:观察水的流动性和粘性。
–实验二: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测定。
–实验三: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水的物理性质。
第四步:观察和验证水的化学性质(25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观察实验,验证水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二:水和金属的反应实验。
–实验三:水的酸碱性实验。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水的化学性质。
第五步:拓展应用(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用水、
洗涤、消防等。
2.结合实例,讨论水的组成和性质对这些应用的影响。第六步:小结与展望(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水的组成和性质;
2.展望下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探究、观察验证、拓展应用和小结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全面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在实施过程中,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此外,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水的组成》之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和,又能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
二、学情分析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所以学生对水并不感到陌生,但若是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比如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前面的学习为本课题《水的组成》奠定了基础,学生有了初步的化学思维,会通过现象来进行推理。所以本课题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三、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行、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以及氧化物的含义。
2、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准确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六、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多媒体、师生合作、小组讨论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空气一样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人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是什么。
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过程方法
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视频:“烧”氢气的环保汽车】,介绍一种利用氢气作燃料的环保汽车。且启发学生,氢气既然可以作燃料,说明氢气可以燃烧,那么可以随意点燃吗?观看视频,学生情绪瞬间高涨,对氢气作燃料,产生很大兴趣。但又对氢气燃烧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担忧。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水的三态以及相变过程。
教学重点:
1. 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水的三态以及相变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解释水的化学组成及原子结构。
2. 如何分析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引发学生对水的疑问,例如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二、讲解水的化学组成及原子结构(15分钟)
1. 解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介绍水分子的原子结构,包括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3. 展示水分子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组成。
三、探究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5分钟)
1. 分析水的物理性质,如透明无色、具有比较高的比热容、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是4摄氏度等。
2. 探讨水的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作为溶剂的能力等。
3. 通过实验或案例展示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更深入理解。
四、讲解水的三态和相变过程(15分钟)
1. 解释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分析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过程,如冰的融化、水的沸腾等。
3. 展示水的相变过程的实验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及相变原理。
五、小结(5分钟)
1. 总结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原子结构。
2. 总结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总结水的三态和相变过程。
六、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及其他相关知识。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
课型:试验探究课
课时:1课时
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
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
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同学争论:小组汇报
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水的组成(化学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性质;
2.掌握水分解的原理;
3.能够实验观察、验证水的组成;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意识;
5.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水的组成原理;
2.掌握水的分解实验;
3.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
教学难点:
1.水的分子结构和组成的理解;
2.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引入水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需要水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组成。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简要介绍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2.探索水分解的原理:利用电解的方法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步骤三:实验准备(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2.教师向学生演示将水分解的实验过程;
3.学生自由练习实验器材的摆放和操作步骤。
步骤四:实验操作(3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2-3人;
2.将水倒入电解槽中,并在两端插入导电金属片;
3.打开电源,通电10分钟;
4.观察实验现象:氢气在阴极生成,氧气在阳极生成;
5.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时间和生成气体的量。
步骤五:实验数据分析(20分钟)
1.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归纳,并绘制数据图表;
2.学生分析数据,判断氢气和氧气的生成量是否成比例;
3.学生思考和回答相关问题:为什么氢气和氧气生成的量是2:1的比例?水分子结构是什么样的?
步骤六:知识总结(10分钟)
1.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地球上有那些水?水的用途以及物理性质有如何?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H2)(O2)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O2、H2、N2
2.
练习:(略)
作业:P82习题。
《水的组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教学内容: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基础知识精讲】※课文全解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把水看作是一种元素.何为元素呢?1661年,被称为化学前辈者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R·Boyle)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的和在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最简单的物体.人们认为水已经是一种最简单的物体了,它不会再分解,所以认为水是一种元素,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3—1]
这是一个电解水的实验,即观察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的变化,一般用水电解器来完成. 通电后,在两个电极上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负极产生的气泡多而快,正极产生的气泡少,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同时,试管中的水不断减少.这些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水到哪里去了呢?
对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对负极上的气体检验,发现当它靠近火焰时,会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是氢气.它们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而成的,这个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一个化学变化,可表示为: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H2O H2 O2
难道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像水这样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例如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而有些物质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我们将它们叫做单质,例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组成及其特性。
教学内容:水的组成及其特性
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步骤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能与水有关的事物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步骤二:呈现(10分钟)
呈现一个水的分子结构的图片,解释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通过实物模型或者视频,让学生观察水的分子结构。
步骤三:探究(15分钟)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水的组成以及水分子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水的组成是什么?
2. 水分子的特性有哪些?
步骤四:总结(5分钟)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步骤五:拓展(10分钟)
通过实验或者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例如水的凝固和沸腾点、水的溶解性等。
步骤六:巩固(10分钟)
设计一些小练习,检验学生对水的组成和特性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完成填空题、选择题等。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水的组成和特性的短文。
教学资源:
1. PPT或图片展示水的分子结构
2. 实物模型或视频展示水的分子结构
3. 实验或视频展示水的特性
评估方式:
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的作业内容和表达水平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组成成分;
2.掌握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
3.能够描述水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1.水的组成成分
2.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
3.水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杯水,向学生引导提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2.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颜色、气味等,并进行描述。
步骤二:水的组成成分
1.教师介绍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氧元素。
2.引导学生回忆原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氢和氧是两种不同的
元素,它们分别是H和O的化学符号。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氢和氧的化学符号,推断出水的化学式为
H2O。
4.教师解释H2O的意义是,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组成。
步骤三: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
1.教师出示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向学生讲解水分子由一个氧
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2.教师解释共价键的意义是,氧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使得水分子稳定存在。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了解水的分子量为18克/摩尔。
步骤四:水的性质和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比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的密度较大、水在0℃时可以凝固成冰等。
2.教师解释这些性质和特点与水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冰点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步骤五:拓展
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与水有关的实际应用,如:水的净化方法、水的运输和储存等。
2.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总结
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水的组成成分、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以及水的性质和特点。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 : 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O) (H0( Q)
2 •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Q、H2、2
2.化合物:H2Q CQ FaQ、AI2Q、P2Q5
练习:(略)
作业:课后习题1、2、3。
初中化学_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识记氢气的性质,并能判断氢气是否纯净。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巩固氧气的检验、练习氢气验纯操作,推断水的组成。
3.通过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画出其范围的集合图。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H
2
)(O
2
)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学情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但是化学式书写等相关知识基础还欠缺,所以学习过程中只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涉及水的
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
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
第1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悉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学生对水的最直观的认识是水的物理性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水的物理性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水,强化化学用语和表达标准等相关知识,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试验探究,明确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氢气〔H2〕的制取与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确实定。
2.2过程与方法:通过H2的制取与燃烧、电解水等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了实验是化学探究的根底,明白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
3.1H2燃烧的现象及其产物,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2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水的组成,通过实验产物的体积比是V〔H2〕:V〔O2〕=2:1,进一步理解水的化学式――H2O。
4教学难点:
H2燃烧,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理论上的推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推断是正确的,探讨并确定了水的化学式。
5教学过程:
5.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烧杯盛装的水〕说出水的重要性,你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答复。
[教师]这是从那个角度对水的认识?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微课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构建新的知识,重视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和掌握新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且已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这一化学基本观点。但是还不知道研究一种物质组成的基本思路。学生已有知识对于学习新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关于物质的组成,学生只有一些宏观映象,没有微观的概念。必须架起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物质组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掌握水的化学式。
2.过程和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水的组成。
五、教学过程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方案
卅铺初中张海俭
一、概述
《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在上一单元学习空气、氧气的基础上,本单元要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另一种常见的物质——水。通过对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水的用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时对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继续学习,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初次出现化学式,为第四单元化学式的学习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
本节课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组成实验,体验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意识
(2)在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3)激发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2)学生对探究水的组成很感兴趣。
(3)学生已经有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基础,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也就不是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非常高,这有利于课堂的进行。
1.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4℃时密度最大。
【设问】我们知道了水的物理性质
那么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提供信息】为了探究物质的组成,一种办法是把物质分解,鉴定它的分解产物,再推断该物质组成。
【举例】
碱式碳酸铜CuO+H2O+CO2
【过渡】我们要探究水的组成所以也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把水通电鉴定它的分解产物,再推断该物质组成。
即通电
水→H2﹢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由此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板书】
二、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提问水的化学式如何写?【提供信息】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中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个数相同,即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沸点是100℃,构成的
凝固点是0℃;
4℃时密度最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演示实验的成功性很重要,不然会造成课程的被动性。本节课另一个目的在于建立学生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本节课总体看,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三维目标,完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身边的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增强了学习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 目
化学
课题
4.2水的组成
授课教师
张洪艳
单位
莫旗宝山中学
教材版本
粤教版
课型
新课
教材
分析
教材由形象的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通俗易懂,知识要求不高。由水的化学式从宏观角度认识到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然后通过对电解水及产物的分析讨论水的组成,在从微观角度讨论水分子是
由几个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结合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进行分析,渗透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参与】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中的气体,移进火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分析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H2;氧气由氧元素
组成,其化学式为O2。
学生阅读109页
【提问】
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反应?请同学们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氢气﹢氧气
(H2O)(H2) (O2)
【过渡】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示讨论回答。(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想象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用剪子剪下同桌组合完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再组合成水分子。)
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分子的构成。
2.水的微观构成。
教学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水的电解过程,得出水的化学式,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的推理过程
教法
学法
实验探究、wk.baidu.com主学习、启发式
教学准备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低压电源、导线、小烧杯、5%的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酒精灯。
跟据生成物的元素种类确定反应物的种类。
【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
(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加水的导电性)
【演示电解水实验】
(实验4-5)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学生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10mL气体时停止实验。
设计思路:《水的组成》这节课我的设计是以电解水的实验为载体,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水的元素组成。教学时,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积比、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和判断等探究过程,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微观世界,然后从元素的守恒这一规律中得出水的元素组成。
2、存在的不足:后排的学生不容易看见有关的实验现象,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如果能用微型的水电解装置代替,每个小组一套实验装置,效果会好很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设计
4.2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二、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通电
无味的透明液体;1.水氢气﹢氧气
(H2O)(H2) (O2)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3、改进设想:想办法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代替长时间的电解等待,可能会更有利于本课时的优化教学。
【强调】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练习:由幻灯片出示
作业布置:
1.课后题
2.练习册上你感兴趣的习题
感知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明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不变。
引导学生学会用对比法理解知识
引导学生学会用对比法理解知识
教师【用动画演示电解水的
微观图】
【讲解】电解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很多氢分子和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氢气。
分析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VH2﹕VO2﹦2﹕1。
因此,H2和O2的分子数之比是2﹕1,由此推出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即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水的化学式是H2O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合理得出水的元素组成;
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在分”的认识。
4.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分别与正极,负极连接的两只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①两电极上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
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
气体检验:
【过渡】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请注意观察
演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使体积多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在玻璃尖嘴外点燃。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
引入课题。我们天天接触水,天天都在用水(工业中、农业中、生活中)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呢?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本节将通过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板书】4.2水的组成
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吗?通过阅读和生活实际明确
的物理性质。
学生阅读回答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
一、水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