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公司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食品卫生安全在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些操作规程,以确保公司内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档旨在明确食品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 人员管理公司应设立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约束管理,并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2.1 培训所有进入公司的员工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以任何方式进入的内部或外部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供应商,同时也必须符合这些规定,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2.2 健康检查所有员工在进入公司工作地点之前必须接受健康检查,并且在进入生产区域的时候进行衣帽、洗手和鞋底清洗。
###2.3 严格交叉感染防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的行动和食品接触区域。
所有员工必须经常清洗手部、更换工作服和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并在经过卫生站验收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3. 工艺操作产品制造必须按照卫生标准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1 设备清洁和消毒操作清洁和消毒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设备清洁和消毒必须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并严格遵守洗消流程。
每个洗消区域必须有一个负责人,确保清洁和消毒操作正确执行。
清洗和消毒后,必须进行检查,确保工作区域干净,并实施适当的验证。
3.2 原料采购和管理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我们应当采用良好的原料选择和采购管理流程。
公司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并对所有入库的原材料进行病菌检测和官方鉴定。
所有疑似、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予以封存并进行处理。
3.3 生产和包装过程的管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确保工作区域干净,且不允许有路边摊式经营行为,确保配有适当的排污管道和排气系统,所有重点部位例如工作台面及周边设备、净化工作区、各标志牌以及工作区域外围等等,均应贴有清洁消毒,禁止吸烟,洗手必须进行。
4. 安全措施公司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企业及个体经营者。
三、职责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四、管理制度内容1. 原料采购与验收制度- 采购食品原料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 所有原料必须经过严格验收,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加工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加工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时间控制、交叉污染预防等。
- 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并保持个人卫生。
3. 设备与工具卫生管理- 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 建立设备维护和清洁记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储存管理- 食品原料和成品应按照规定条件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 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食品。
5. 运输管理- 食品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
-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6. 产品追溯与召回制度- 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召回程序,及时采取措施。
7. 员工健康与卫生管理- 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 加强员工个人卫生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8. 食品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 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卫生知识等。
9. 监督检查与改进- 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记录与文件管理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采购记录、产品检验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全)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全)1.导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的质量。
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处理和储存的人员都应遵守本规程。
2.食品安全控制措施2.1 原料采购所有原料必须从合法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处采购。
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且需要经过必要的检验和测试。
2.2 生产过程控制所有员工必须经过食品安全培训,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包括使用洁净的设备、操作台和工具。
所有生产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
生产车间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并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2.3 产品质量控制所有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制作,并确保达到相关的质量要求。
所有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除菌、无污染等要求。
每批产品必须有相应的记录,并保留一定时间以供追溯。
2.4 产品包装和储存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确保无任何破损。
产品储存必须在干燥、清洁和适当的温度下进行,以防止产品变质或污染。
3.紧急处理措施3.1 产品污染事件如发现产品污染事件,立即停止相关生产和销售活动。
对受污染产品进行封存和标识,以便追溯和回收。
必要时,与相关政府机构和媒体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3.2 食品安全事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首先保证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
同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相关的应急处置工作。
必要时,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联络,寻求支持和指导。
4.法律遵从性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活动合法。
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追责机制。
5.监督和评估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食品安全评估。
同时,接受政府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所有问题和违规行为都应及时解决和整改,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汇报。
6.结论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促进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的质量。
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

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一、概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逐渐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中的关键步骤,以确保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1. 原料采购和检验食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料采购,对原料的选择要严格把关。
确保供应商的信誉和合规性,并进行原料的检验,包括质量、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2.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并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设备和加工场所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控制温度和湿度一些食品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比如冷冻食品、熟食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温度和湿度的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
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
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设立检验和抽样检测机构,进行产品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
三、食品运输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1. 货车和容器的清洁消毒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因此货车和容器的清洁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运输前,应对货车和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污染源,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2. 货物的正确装载和堆放在运输过程中,要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别装载,避免互相污染。
堆放货物时要注意卫生区域与非卫生区域的分离,避免接触食品的区域受到污染。
3. 控制温度和湿度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同样重要。
根据不同食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设备,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四、食品销售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1. 销售场所的卫生管理食品销售场所要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对于易变质的食品,要设立适当的储存条件和时限,并检查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过期食品的销售。
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安全操作原则第一节综述在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是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规程旨在规范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品质问题,保障食品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二节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2. 操作人员应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定;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具和防护装备;4.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清醒,不得饮酒或服用药物。
第三节设备和工具的使用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2.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和工具之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3. 操作人员应遵守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要求,及时清洁和保养设备;4. 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
第二章生产过程管理第一节原材料管理1. 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 原材料需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进行储存和保管;3. 原材料使用顺序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4. 发现原材料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应及时报告主管并停止使用。
第二节生产设施卫生管理1. 生产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2. 在生产设施卫生管理过程中,应严禁使用过期或不符合规定的化学品;3. 操作人员在进行设施卫生管理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4. 对于设施卫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第三节生产车间环境管理1. 生产车间应保持干燥、整洁、通风良好的环境;2. 严禁吸烟、嚼食、喧哗和乱丢废弃物等行为;3. 生产车间应定期清洁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4. 严禁使用无证电器设备或私拉乱接电线。
第三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第一节安全事故预防意识1. 操作人员应养成安全第一的工作习惯,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意识;2. 所有操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提供必要的紧急救助。
第二节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记录1.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2. 对安全事故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及时进行整改措施;3. 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后,需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调查。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制定并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机构、食品贸易企业等食品行业相关单位,旨在规范食品生产环节的操作,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三、责任与义务1. 食品企业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生产加工场所符合卫生要求,设立相关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负责食品从进货到销售全过程的追溯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可追踪;- 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保留样品并做好记录;- 接受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食品安全问题。
2. 员工责任- 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相关健康证明;- 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工作规范,如佩戴无菌工作衣帽、洗手消毒等;- 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似问题,应立即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四、食品生产操作规范1. 原辅料采购与储存- 选择具备合法资质并符合国家标准的供应商;- 对于易变质食品,应优先选择新鲜原材料,并建立合理早晚进货制度;- 采购完毕后,及时核查货品质量并妥善储存,避免受潮、变质。
2. 食品加工操作- 加工前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并确保生产间无害物;- 操作人员应佩戴无菌工作衣帽和手套,避免人员直接接触食品;- 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杀菌达标;-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使用规定,且用量适中。
3. 食品贮存和运输- 食品贮存应采取适当温度和湿度,并防止异物污染;- 已加工食品与未加工食品需分开贮存,确保交叉污染风险最小化;-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食品包装和运输工具的卫生状况,保证食品无外界污染。
五、食品销售和服务规范1. 销售环节- 食品销售前应对货品进行质量检查,如过期、变质等情况要及时清理;- 食品陈列布局整齐,确保击中率和食品可视性,符合卫生要求;- 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信息,消费者购买时能清楚了解食品成分和产地。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人员,旨在规范操作、加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二、操作规范1. 原材料采购与存储1.1 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进行认真筛选,优先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格供应协议。
1.2 原材料的储存应按照不同种类、性质进行分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同时,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2. 生产过程控制2.1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严禁进入无关人员。
2.2 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必要时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2.3 原料混合和搅拌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清洁无菌,并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2.4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关键环节的温度、湿度等指标,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 食品贮存和运输3.1 完成食品生产后,应进行必要的包装和标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2 食品贮存区域应注意防潮、防蛀、防鼠等措施,保持食品架次清洁整齐。
3.3 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同时,注意温度控制,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
4. 食品销售与服务4.1 餐饮服务场所应具备相应的营业许可证,操作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
4.2 货架上的食品应分类摆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4.3 销售食品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摆放食品的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
5. 废弃物处理5.1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
5.2 废弃物的存放区域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
5.3 废弃物的运输和处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三、应急措施1. 在发生突发事件或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
某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某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公司制定了
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员工的安全培训
所有员工在入职时都需要接受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培训,包括生产流程、紧急情况的处理、使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等。
三、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应按
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原料的安全存储和使用
对于所有原料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存储和使用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使用过期
或者质量受损的原料是严格禁止的。
五、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员工的安全和食品的安全的重要环节。
员工应遵守现场安全管
理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六、紧急情况的处理
公司制定了相关的紧急情况处理流程,所有员工都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在发生紧急
情况时,员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现场的安全。
七、食品的质量检测
公司对生产的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所有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问题都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八、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
以上就是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希望所有员工都能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
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落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当配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第三章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第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第八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原料采购、原料验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储存运输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第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第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清洗、消毒,确保设备设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四章食品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操作要求。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防止食品污染。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添加剂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食品包装、标签管理,确保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五章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第十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机构,对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定期检测。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质量检测设备的维护、校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召回、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操作规程食品安全生产流程规定

操作规程食品安全生产流程规定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变得尤为重要。
操作规程是指一套旨在确保食品安全的标准和程序,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中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要求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规程食品安全生产流程的相关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的生产环境和过程。
一、食品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供应商选择:食品企业应选取具备安全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
2. 原材料检验:每一批进货的原材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符合标准。
二、生产操作1. 原料加工:加工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2. 设备清洁和消毒:设备在每次加工前后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加工温度和时间控制: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在高温和适当时间下得到彻底杀菌,保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4. 加工环境控制:保持加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滋生和传播。
5. 卫生措施:员工进行任何与食品接触的操作之前,必须进行手部卫生,确保不带入有害物质或细菌。
三、包装和储存1.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杜绝使用对食品有害的物质。
2. 包装过程控制:包装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佩戴手套,保持包装环节的卫生,严格控制包装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3. 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确保储存环境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控制储存时间,防止食品变质。
四、运输和配送1. 运输车辆和容器清洁:运输食品的车辆和容器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2.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 配送过程监控:对配送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和破坏。
五、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 食品安全事件预警:建立食品安全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生产安全操作规程食品生产安全操作规程1. 员工出勤管理1.1 所有员工必须准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1.2 员工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并随时清理垃圾和污渍。
1.3 员工应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戴好头套和口罩。
1.4 员工应遵守个人卫生规定,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
2. 原材料接收与储存2.1 原材料应具备合法合规的生产许可证明,并对其进行仔细检查确认。
2.2 原材料应储存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库房中,防止受潮、生霉和污染。
2.3 原材料应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相关质量信息,确保及时使用和检查。
3. 加工设备操作与清洁3.1 操作员工应事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2 操作员工应按照操作手册操作设备,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3.3 操作员工在更换原料或进行维护时,应及时清洁设备,确保不同批次产品的交叉污染。
4. 生产车间清洁和卫生4.1 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建立定期的清洁计划。
4.2 生产车间应禁止吸烟、喝水和食物,保持车间内外的环境卫生。
4.3 生产车间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5.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5.1 系统进行员工健康体检,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5.2 工作人员应按时接种相关疫苗,并定期体检。
5.3 工作人员如患有传染病或症状不适,应停止工作并及时就医。
6. 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6.1 建立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流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
6.2 定期检查设备和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6.3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告上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7. 产品质量检验与追溯7.1 设立质量检验部门,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测试。
7.2 建立产品追溯体系,记录供应商、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相关信息。
7.3 建立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理或退货。
以上是食品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每个环节的规定都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全过程。
第三条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风险管理;2. 系统管理,责任到人;3. 严格标准,持续改进;4. 全员参与,共同保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职责:1. 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制度;2. 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4. 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5. 向相关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状况。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2.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 采购部门:负责食品原料的采购,确保原料质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 销售部门:负责食品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销售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5.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三章食品原料采购第七条食品原料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合法的供应商,确保原料来源可靠;2. 优先采购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原料;3.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八条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证明、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
第四章食品生产加工第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 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设备、工具和包装材料;3.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与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与操作规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安全可靠,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与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一、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一)原材料采购规范1、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包括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
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
2、原材料验收:设立专门的验收人员,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气味、质地等。
对易变质的原材料要进行快速检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3、存储条件:根据原材料的特性,设定合适的存储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定期检查存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生产过程规范1、人员卫生:生产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进入生产区域前要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更衣等程序。
工作期间要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2、设备清洁与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3、生产工艺控制: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三)包装与标识规范1、包装材料选择: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包装材料对食品造成污染。
2、标签标识: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厂家等必要信息,且标识内容应真实、准确、清晰。
(四)储存与运输规范1、储存环境: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不同类型的食品要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运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食品的特性。
运输车辆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五)质量检测规范1、检测项目: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特点,确定检测项目,如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2、检测频率: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范围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本规程适用于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1.2 定义1.2.1 食品:指适合人类食用的物质,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1.2.2 食品安全:指食品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1.2.3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指对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安全操作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1.3 原则1.3.1 领导重视:食品安全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其得到有效管理。
1.3.2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3 全员参与:每位从业人员都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食品加工环节操作规程2.1 原料采购和检验2.1.1 选购原料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和安全的食品原料。
2.1.2 原料进厂后,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气味、质地、颜色、温度等指标。
2.2 制作过程控制2.2.1 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卫生和安全。
2.2.2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帽子,并保持手部清洁。
2.3 设备维护和清洁2.3.1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不影响食品安全。
2.3.2 每天或每班结束后,对加工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残留和交叉污染。
第三章:食品储存和运输环节操作规程3.1 储存管理3.1.1 储存食品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符合要求。
3.1.2 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和干燥,地面、墙壁等易污染区域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3.2 运输管理3.2.1 运输食品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运输工具应具备保温、保鲜、防潮等功能。
3.2.2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食品受潮、震荡和交叉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餐饮服务场所的食品安全操作和管理。
第三条公司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食品采购1. 采购食品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
2. 采购过程中应做好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食品原料进货时应进行查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六条食品储存1. 食品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进行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2. 冷藏食品应存放于温度在0℃-10℃的冰箱内,冷冻食品应存放于温度在-18℃以下的冷冻库内。
3. 食品储存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第七条食品加工1.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 食品加工工具应按照用途专案专用,生熟食品加工工具不得混用。
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第八条食品烹饪1. 烹饪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2. 食品烹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3. 食品烹饪后应进行食品温度检测,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
第九条食品配送1. 食品配送过程中应保持食品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食品变质。
2. 食品配送容器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 食品配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颠簸、震动,防止食品损坏。
食品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食品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旨在加强食品厂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2. 本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3. 员工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司将对遵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公司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1)公司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实操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公司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暂停生产,直至隐患消除。
4. 事故处理制度(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操作规程1. 原料采购与储存(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购原料,确保原料质量。
(2)原料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交叉污染。
2. 生产过程控制(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2)生产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产品质量检验(1)设立产品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
(2)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隔离、处理,严禁流入市场。
4. 卫生与环境保护(1)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防止环境污染。
四、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处罚。
3. 奖惩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公司另行制定。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采取适当
的措施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食品加工和制造环节,包括原
材料采购、存储、加工、包装和运输等环节。
人员培训
所有从事食品加工和制造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食品安全培训,并定期受到复训以保持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卫生要求
- 所有工作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积尘和杂物积聚。
- 所有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并按规定的程序穿戴干净的工作
服和适当的防护装备。
- 所有工作设备和器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原料采购和存储
- 所有采购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具有合法的资质证明。
- 所有原料在入库前必须进行检验,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保管。
- 所有过期的原料必须及时清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处理。
加工和制造
- 所有加工和制造过程必须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进行,以确保成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 所有加工和制造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卫生。
包装和运输
- 所有食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 所有运输过程必须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污染食品。
紧急处理和事故报告
- 所有意外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必须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减少危害。
- 所有事故处理过程和相关记录必须保密,并进行归档保存。
以上是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我们坚信通过严格的执
行和监督,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产品。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和卫生,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场所等相关单位。
二、卫生管理1. 员工卫生- 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
- 员工在进入生产、加工区域前,应进行洗手并佩戴工作帽和口罩,保持清洁。
- 员工禁止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吸烟、喝水、吃零食等。
2. 设施设备卫生- 生产、加工区域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保持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 食品接触设备和器具应经常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 储存设施应保持干燥、通风,并防止害虫和啮齿动物的侵入。
3. 环境卫生- 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食品。
- 垃圾、废弃物等应当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和处理。
- 定期检测环境空气、水源等指标,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三、原材料采购和储存1. 原材料采购- 选择有资质证明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 对每批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外观、气味等,并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
- 对进货渠道进行记录,以便追溯产品的来源。
2. 原材料储存- 不同类别的原材料应分区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 原材料储存室应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 原材料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过期或变质。
四、加工操作1. 工艺流程- 制定并执行明确的工艺流程,确保各道工序卫生安全。
- 确保食品的加工温度、时间等符合标准要求,防止细菌滋生。
2. 食品接触设备和器具- 设备和器具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 使用散装食品时,应配备专用容器,避免直接接触手部。
3. 添加剂使用- 使用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添加剂的储存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防止误用或超量使用。
五、储存和销售1. 储存条件- 不同种类食品应区别存储,避免异味传递和交叉污染。
-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品生产操作,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操作,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
第二章:生产环境管理第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符合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四条生产车间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或乱丢废弃物,保持车间整洁。
第三章:原料采购管理第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采购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六条对于易腐败的原料,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采购量,避免超过需要量造成浪费。
第四章:生产操作流程管理第七条生产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随意更改操作流程。
第八条生产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保证生产操作的卫生条件。
第五章: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第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条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应详细记录,如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产,并对原因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章:产品包装及储存管理第十一条产品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第十二条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尘、防虫,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第七章:危机事件处理管理第十三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如遇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第十四条对于发生的危机事件,食品生产企业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处理。
第八章:宣传教育管理第十五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第九章:附则第十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不断完善生产操作规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完善。
第十八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各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执行。
结语本规程制定旨在为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起规范的生产操作流程,保障食品安全,希望各企业能严格执行规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产品。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第二章食品采购与存储1. 食品采购1.1 采购食品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食品采购人员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具备食品鉴别能力。
1.3 食品采购人员应仔细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完整性,拒收过期、破损或异常的食品。
2. 食品存储2.1 食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且无异味的环境中。
2.2 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3 食品应按照不同的温度要求进行存放,生鲜食品应储存在低温冷藏室内。
第三章食品加工与制作1. 食品加工1.1 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员工应经过食品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1.2 加工食品前,员工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手部清洁操作规程。
1.3 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食品残渣和垃圾。
2. 食品制作2.1 食品制作涉及到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按照标准比例使用。
2.2 食品制作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2.3 食品制作过程中应遵循一切必要的食品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止污染、防止交叉感染等。
第四章食品销售与供应1. 食品销售1.1 食品销售人员应经过食品安全培训,了解食品的种类、特点和储存要求。
1.2 销售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有足够的光线照明,并定期对销售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1.3 销售的食品应标注清晰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质量认证信息。
2. 食品供应2.1 食品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和培训。
2.2 食品供应商应按照供货合同的要求,保证所供应的食品达到标准要求。
2.3 食品供应商应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分类1.1 废弃食品应与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1.2 废弃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密闭容器中,并及时送往指定场所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污水系统操作规程---------------------------------------3二、制冷机房操作规程----------------------------------12三、消防设施操作规程----------------------------------13四、配电箱安全操作规程--------------------------------14五、发电机得安全操作规程------------------------------15六、蒸熏炉安全操作规程-----------------------------------16七、糖熏炉安全操作规程--------------------------------17八、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8九、液压泵操作规程------------------------------------20十、杀菌罐得安全操作规程------------------------------21十一、燃气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操作规程------------------22 十二、切片机得安全操作规程----------------------------23 十三、双速绞肉机得安全操作规程------------------------24 十四、真空搅拌机得安全操作规程------------------------25 十五、盐水搅拌器安全操作规程--------------------------27十六、灌肠机得安全操作规程(沈阳吉祥)----------------28 十七、提升机得安全操作规程----------------------------29 十八、真空灌肠机安全操作规程(汉特曼)----------------30 十九、液压灌肠机得操作规程----------------------------31 二十、盐水注射机操作规程------------------------------33 二十一、切丁机得安全操作规程--------------------------34 二十二、真空斩拌机安全操作规程------------------------35 二十三、变频多速真空滚揉机操作规程--------------------37 二十四、螺杆式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38二十五、全自动拉伸膜装机安全操作规程---------------------40二十六、真空包装机得安全操作规程-------------------------41二十七、夹层锅安全操作规程----------------------------42 二十八、锅炉司炉操作规程------------------------------43二十九、电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4三十、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45三十一、制冷工得安全操作规程--------------------------47一、污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一、总规程1、为加强污水站设备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污泥处理及时、保护环境得目得,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
3、全系统一般按开风机将提升泵置于自动位开气浮设备将过滤泵置于自动位开消毒设备得顺序将系统置于工作状态;其它设备根据需要开机。
二、一般要求1、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污水站处理工艺与设施、设备得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污水站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得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操作规程,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与仪表得运行情况。
(5)各岗位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现象。
(8)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9)根据环保局要求与污水站需要定时化验水质情况,并做好记录;调试期间或系统出现故障恢复过程中要增加化验水质得次数。
2、安全操作要求(1)各岗位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与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时,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与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得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得机电设备。
3、维护保养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与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得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得结构及各种阀门、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得设施。
(3)应经常检查与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得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或制造厂得要求进行大、中、小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得密封情况,进行必要得处理;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冬季要将泵体内得水放净。
(8)凡设有钢丝绳得装置,绳得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得一股已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9)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得要求,必须保证其同轴度、静平衡等技术要求。
(10)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得润滑油、润滑脂、实验室废水及其它杂物丢入污水处理设施内。
4、注意事项(1)提升泵、风机要交替使用,出现故障及时检修;(2)各种轴承部位每周加一次黄油,平时检修发现缺油及时补充;(3)水泵要防止空转,以免损坏,冬季要采取有效得防冻措施,防止设备及管道阀门冻裂损坏,自吸离心泵在启动前泵体内要罐满水,杜绝直接启动。
三、污水站处理流程四、分系统操作规程1、调节池提升泵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检查调节池内有无大件杂物、塑料袋等,如有将其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防止堵塞潜污泵及管道。
2)打开进水管道上对应得阀门,关闭备用提升泵得阀门。
3)检查管道连接就是否严密,有无松动、渗漏现象,如有及时排除。
4)开启水泵,查瞧水泵流量就是否正常,不正常及时排除。
5)当有人瞧管时,可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但要时刻注意观察安装潜污泵池内水位情况,当潜污泵露出水面时及时停止工作;当无人瞧管或工作需要时,要将水泵开关置于自动位置,但也要注意观察运转情况,发现不能自动启停,立即改为手动,并及时检修。
(2)维护保养规程1)经常检查潜污泵管路与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并及时排除。
2)定期将潜污泵卸下,检查有无卡堵现象,有问题要及时清除。
3)经常检查线路就是否有虚接漏电现象并及时处理。
4)经常检查液位浮球工作就是否正常,有异常及时修理或更换。
2、隔油调节池捞渣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检查集渣罐内有无大件杂物、塑料袋等,如有将其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防止堵塞排渣泵及管道。
2)经常观察调节池内水面上有无浮渣及集渣罐内液面高度,当浮渣较厚时则启动捞渣刮泥机,当液面高度达到上面浮球高度时,则打开排渣泵。
3)打开排渣泵后,查瞧泵流量就是否正常,不正常及时排除。
4)当有人瞧管时,可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但要时刻注意观察集渣罐水位情况,当排渣泵露出水面时及时停止工作;当无人瞧管或工作需要时,要将水泵开关置于自动位置,但也要注意观察运转情况,发现不能自动启停,立即改为手动,并及时检修。
5)打开排渣泵或排泥泵时,有人瞧管时要注意观察室内污泥浓缩池内液位高度,防止外溢;无人瞧管时要将污泥浓缩池溢流阀门打开,防止外溢。
(2)维护保养规程1)检查管道就是否严密,有无松动、渗漏现象,如有及时排除。
2)定期将排渣泵卸下,检查有无卡堵现象,有问题要及时清除。
3)经常检查线路就是否有虚接漏电现象并及时处理。
4)经常检查液位浮球工作就是否正常,有异常及时修理或更换。
3、气浮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加水:向气浮池内加清水,使水位达到距污泥池隔板上沿约20-50mm。
2)溶气系统运行:关闭所有控制阀,将电器旋钮开关旋至自动位置,启动溶气泵,此时空压机也进入自动工作状态,然后按清水泵进水阀、出水阀顺序打开并调整阀门,压力表压力逐渐上升,一般应达到0、4-0、5MPa;此时打开溶气罐出水控制阀门,使溶气水通过释放器,释放至气浮池内,气浮池内出现大量得微气泡,使清水变成乳白色,溶气系统即为正常,溶气压力越高,释放得溶气水泡密度越高,溶气系统得气体由空压机提供,由于溶气水不断将罐内空气带走,罐内空气逐渐减少,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液位计将控制空压机工作,使罐内有足够得空气量。
3)打开加药系统,并调到需要得流量。
4)气浮运行:溶气系统运行正常后,打开气浮设备污水进水阀门,使污水流入气浮混合池,流量先小一些,正常运行后逐渐增至额定值。
5)开气浮刮渣机:气浮设备内水面上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后,启动气浮刮渣机。
6)停机:先关闭气浮设备污水进水阀门、关闭加药系统,将浮渣刮净,停气浮刮渣机,再向气浮池进水处注入清水,通入清水运行30分钟以上,关闭溶气罐出水控制阀,最后关闭溶气水泵。
(2)维护保养规程1)溶气泵、空压机、刮渣机要定期加润滑油,新空压机工作一个月换一次油,以后一般二个月加一次油,半年换一次油。
2)视气浮池内沉淀物多少定期清洗,水池内赃物、杂物要随时清除。
3)定期检查溶气罐上安全阀就是否工作可靠。
4)经常冲洗释放器,防止堵塞,定期将释放器卸下彻底清洗。
4、加药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先将药剂配制好备用,加药泵1用于向气浮设备加聚合氯化铝,加药泵2用于向气浮设备加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加药泵3用于向终沉池加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配成3%溶液,聚丙烯酰胺配制0、1%溶液。
2)调加药得流量,根据需要得流量调整好,加药量要经过实验确定,无实验得条件下,水量每小时25吨时1号加药泵每小时25-50升,2号加药泵每小时加25-50升,3号加药泵每小时加12、5 -25升;流量调整方法:a打开加药泵进口阀门;b启动加药泵,打开并调整加药泵出口阀门,观察流量计达到需要得流量,如果不能达到规定得流量,则打开回流阀门并调整到合适得位置,以达到需要得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