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共12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共12课时)

编号13 【必修二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制作:徐婷婷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

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

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烃的概念: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比空气___ ___,__________溶于水。

3、分子组成与结构

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以___ __ _____分别与______ _ ____形成________ __共价键___________,

分子式为__ 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

4、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与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

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二、探究点拨

1、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

2、甲烷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会有何现象?如何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会产生怎样的现象?

4、取代反应:

三、总结升华

四、高效训练

S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都不反应

B.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点燃前不必验纯

C.甲烷与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12、CHCl3、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氯代产物都难溶于水

SS2.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有机取代产物是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和烃

二、甲烷

1.存在与用途

(1)存在: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2)用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分子结构

(1)分子结构

(2)空间结构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

①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②化学方程式: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 (2)取代反应

①实验探究(甲烷与Cl 2的取代反应)

②甲烷四种氯代产物的性质

a.水溶性:CH3Cl、CH2Cl2、CHCl3、CCl4均难溶于水。

b.状态:常温下除CH3Cl是气体,其余三种均为液体。

③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正误判断

(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2)烃是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属于可再生能源( )

(4)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

(5)甲烷与Cl2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

[答案] (1)×(2)×(3)×(4)√(5)×

2.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分是( )

A.CO B.CH4

C.H2D.NH3

[解析] “西气”中的气指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

[答案] B

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学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学复习课件

动动脑
• 下C2列H4物质属于烃的是:H2S、C2H2、CH3Cl、C2H5OH、CH4、H2、金刚C石2H、2 CH3COOH、CO2、 CH4 C2H4
碳的单质、 碳的氧化物、碳酸、 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看作无机物。
上图: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 下图:四川泸州市一居民楼前的人行道突然发生天然气爆炸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 预计十一全线试通气 8月3日上午10点半左右,西气东输工程的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毕,至此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长四千多 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预计今年十月一日,西气东输工程将全线试通气,明年的1月1日正式投产。…[发表 评论]
西气东输工程上游气田已全部开发 明年元旦供气 继探明地质储量达2840亿立方米的克拉二号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开工之后,塔里木盆地吉拉克、桑南和吉南气田产能 建设项目11日破土动工。至此,西气东输工程上游气田已全部投入开发,今年形成140亿立方米生产能力,明年1月 1日可向西气东输管道正式供气。…[发表评论]
六、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正丁烷和异丁烷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化学式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
性质不同的原因
结构不同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例如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 _______ (“化合”或“游离”)态形式存在:金属元素在地

壳中含量最多是_____ ,其次是_______ :

金属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是: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与非金属反应(举例写岀反应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注意: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较 ____ ("多”或"少”),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 ("得

至IJ”或"失去”),所以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_____ (“氧化”或“还原”,下同)性,作

为______ 剂。

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钠的物理性质:钠是_____ 色,很—(“软”或“硬”),密度比水 ________ (“大”

或"小”,下同)比煤汕_________ ,熔点较______ (“高”或“低”)0

②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 : Na + 0:________________ (火焰呈__ 色)

③钠的保存:钠保存在______ 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取用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英它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在空气中会在英表而生成疏松的氧化物,而镁和铝在其表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莒县实验高中姜丹莹

一、学情分析

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起着连接初中有机化学和高中有机化学的“纽带”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没有任何框架,因此我们可以在开始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

二、教学设想

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关联.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本节以甲烷的性质为核心,让学生通过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性质来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本节的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初中已有知识和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逐一取代的印象,又用球棍模型形象地说明了取代反应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取代反应这一重要的核心概念。本节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结构、性质,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3)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4)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从身边接触的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出发进行联想质疑,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金牌学案】2022-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练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1.1

【金牌学案】2022-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练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1.1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甲烷的性质

课时训练12 甲烷的性质

基础夯实

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B.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含碳元素

C.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

D.有机化合物使我们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如CCl 4可做灭火剂。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甲烷与强酸、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的氯代物CHCl 3、CCl 4都难溶于水

D.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只有在特殊条件下会发生反应,如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除HCl 外均难溶于水。

3.在肯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 A.氧气(光照)

B.氯气(光照)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常温

) D.浓硫酸(常温)

,

与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反应。光照条件下氧气不能与甲烷发生反

应。光照条件下氯气能与甲烷发生反应。 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 4C+2H 2

B.2HI+Cl 2

2HCl+I 2 C.CH 4+2O 2

CO 2+2H 2O

D.CH 4+Cl 2

CH 3Cl+HCl

项属于分解反应;B 项属于置换反应;C 项属于氧化反应;D 项属于取代反应,

要从反应实质的角度理解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分。 5.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正四周体,所以,CH 2Cl 2有两种不同构型

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高中有机化学课时计划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课时计划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课时计划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及其结构;

3. 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解决有机合成问题。

教学内容:

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

3. 有机反应的类型和原理;

4. 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讨论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课时:学习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包括碳链的命名、官能团的命名等。

第三至四课时:学习有机反应的类型和原理,探讨有机反应的机理。

第五至六课时: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例如核糖核酸的合成、有机合成的步骤等。第七至八课时:进行实验操作,掌握有机合成实践技能。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评价方式:

1.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料:

1. 《高中有机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课堂练习题和实验指导书。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案】+蛋白质++第一课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案】+蛋白质++第一课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

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蛋白质在生物界里广泛存在,是人体的一种基本营养物质,是生命的基础,人类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从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上看,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生物选科的学生已学习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的知识内容,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氨基、羧基和酰胺基等基本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能够通过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推敲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强化对“结构决定性质”化学思想的认知与应用。在对蛋白质的性质学习的同时,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蛋白质重要而广泛的用途,强化对“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的认知,体现化学教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构建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联系,认识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特点;

(2)理解官能团决定性质,利用氨基酸的性质推测蛋白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掌握利用归纳类比思想和实验探究方法学习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4)通过蛋白质性质的应用实例,深化性质决定用途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评价目标

(1)通过氨基酸结构归纳蛋白质结构,诊断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

(2)通过氨基酸性质类比蛋白质性质,诊断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蛋白质性质,诊断学生实验基础操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教案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霉素有青霉素F、G、X、K、V等

B、青霉素G的俗名是盘尼西林

C、青霉素在体内水解可得到一类碱性物质

D、胃舒平、苏打片均属抗酸药

2、下列对阿司匹林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阿司匹林有酸性,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晶体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反应,只要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可继续服用

D、阿司匹林与NaOH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其疗效更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阿司匹林制可溶性阿司匹林的反应证明了阿司匹林有酸性

B、阿司匹林现在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C、青霉素稀释至一千万倍疗效就会消失

D、盘尼西林是青霉素K的钠盐

4、毒品曾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过巨大的灾难,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吸毒人员中80%左右是青少年,而他们大多又是出于好奇而沾染毒品的。根据你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属于毒品的是()

A、甘油

B、吗啡

C、冰毒

D、海洛因

5、关于麻黄碱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B、麻黄碱是从中药中提取的天然药物

C、麻黄碱能使人兴奋,运动员服用后能超水平发挥

D、麻黄碱有镇静催眠的效果

6、当有人出现水杨酸反应(头痛、眩晕、恶心、耳鸣)时,医生可采取在静脉中注射下列哪种物质()

A、1.25%NH4Cl

B、0.9%NaHCO3

C、75%酒精

D、10%的青霉素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当时三大发明之一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阿司匹林

C、麻黄碱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教案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教案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其特点。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原则。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为: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则。

2.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节课程的教学难点为: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联性理解。

2.基础化学知识的应用与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程主要采取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由于有机化合物是一门很重要的化学课程,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特点是能够形成单独分子,具有协同作用,且不易发生反应。

2.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原则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由碳链、碳环和官能团所组成。官能团是指构成有机分子的官能基,例如含氨基、酸基、羰基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主要有两种: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名命名法。

常用名命名法是从化合物的性质、来源或化学反应等方面来命名化合物的。

系统命名法则则是依据化合物组成中的碳数、官能基等进行命名的。

3.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性质主要有: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和表面张力等。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主要有:酸碱性、加成反应、脱氢反应、氧化反应等。

五、实验操作

1.酸碱中和反应:将少量醋酸溶液和少量纯碱溶液混合后,用pH试纸检测其pH变化情

况。

2.脱水反应:将葡萄糖加热至180°C,观察其变化情况。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蒸馏法、萃取法、重结晶法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步骤,学会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2.创新意识:结合常见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学习,能根据有机物性质的差异选择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正确方法。

一、蒸馏

1.蒸馏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加热液态混合物,利用物质沸点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使沸点低的物质汽化,然后冷凝、收集,从而达到与沸点高的物质相分离的目的。

2.适用条件

(1)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2)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

3.蒸馏装置及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写出相应仪器的名称

(2)注意事项

①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例1下列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

B.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C.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D.苯和水的混合物最好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答案 A

解析蒸馏是利用液体沸点的不同对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由于蒸馏烧瓶瓶底面积较大,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在使用时必须垫石棉网;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会造成受热不均匀,使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为防止蒸气外逸,应该先撤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关冷凝水;苯与水不混溶且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2、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4、了解甲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重点难点】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学习过程】

1.甲烷的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为,其空间结构为_ ________。

甲烷分子中有个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的特征。

2.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3.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的性质,与强氧化剂如________、强酸、强碱等均发生化学反应.(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⑵取代反应教材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②;

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氯代产物中,为气体,、、为液体,且它们均溶于水.取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案导学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2、糖类、脂肪的主要化学性质?

自学探究:

三、蛋白质

1、存在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是____________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_____。

2、组成和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组成蛋白质的___________大约有二十多种。体内只能合成一部分,其余则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氨基酸分子里既有酸性基(羧基);又有碱性基(氨基);氨基酸分子之间可以相互缩聚而成高分子。

(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_____________化合物。

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的性质

[思考]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1)

(2)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

以上实验现象叫盐析。

[思考]盐析是否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蛋白质性质有无改变?

(3)变性

[思考]

鸡蛋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此反应是否可逆反应?为什么?能否恢复成为原来的蛋白质?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

[小结]:在热、重金属、酸、碱、某些有机物等作用下,蛋白质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失去其生理活性的过程叫变性。

[思考]盐析与变性的区别?

[思考]:医院用酒精、苯酚溶液杀菌,用福尔马林浸制动物标本,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利用了蛋白质的什么性质?

(4)颜色反应

[思考]不小心把硝酸溅在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第1节 糖类 学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第1节 糖类 学案

第一节糖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2.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也要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结构与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与n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正整数。

(3)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有些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 m(H2O)n,如脱氧核糖C5H10O4。

(4)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甘油、木糖醇等;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因此,糖类物质不完全属于碳水化合物,也不等于甜味物质。

(5)糖类化合物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2)寡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 mol单糖的称为寡糖或低聚糖。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二糖,重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3)多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10 mol以上单糖的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1)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

(2)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3)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比较乙烷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 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 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六、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七、教学方法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⑴燃烧:
点燃
CH3CH2OH + 3O2
2CO2+ 3H2O
板书
⑵乙醇的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氧化
2CH3CH2OH + O2
Cu △ 2CH3CHO + 2H2O
阅读 P78-79 内容,总结乙
(四) 阅读 P78-79 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乙醇 醇的用途。
乙 醇 结构预测其性质,进而对其性质进行实验探 领悟、记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
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选取了日常生 活中典型的有机物代表——乙醇,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主要介绍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

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节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油脂蛋白质这三大基本营养物质,这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化学必修2安排在学习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以及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记住葡萄糖,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油脂的皂化反应

(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鉴别蛋白质。

2.能力目标: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糖的特征反应,淀粉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以及油脂的水解反应

难点: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四.学情分析

教材没有对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由于糖类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要盲目拔高,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以使学生的思维对象由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小分子的化合物自然地过渡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糖 类

——————————————————————————————————————

[课标要求]

1.掌握糖类的组成、分类和结构。

2.掌握糖类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 6H 12O 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蔗糖和麦芽糖为双糖,其分子式均为C 12H 22O 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蔗糖、淀粉、纤维素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营养物质与糖类的代表物

1.基本营养物质

2.糖类的分类及代表物

代表物

名称 分子式 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互为同分异构体 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互为同分异构体 多糖

淀粉、纤维素

(C 6H 10O 5)n

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

(1)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类物质。

(2)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2∶1,但并不是以水的形式存在。

(3)糖类的一般通式为C m (H 2O)n ,但符合此通式的并不一定属于糖类,如乙酸。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 (3)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4)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都用(C 6H 10O 5)n 表示(×) 2.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 .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解析:选C 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A 、B 正确;根据糖类能否水解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C 错误,D 正确。

糖类的性质及应用

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分子结构

(2)特征反应

②淀粉――→I 2变蓝色 2.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 (1)蔗糖的水解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

结论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Cu(OH)2共热生成

砖红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H2O――→

催化剂

△C6H12O6+C6H12O6

蔗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____果糖__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n H2O――→

催化剂

n 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__________葡萄糖__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特别提醒]

(1)淀粉遇到碘单质才变成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3等)不变色。

(2)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一定要使NaOH溶液稍过量,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1.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怎样通过实验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提示:把NaOH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若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

2.糖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何要注明糖类的名称?

提示:糖类存在同分异构体,同一化学式可能表示不同的物质,所以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分子式下面标上糖类名称,防止混淆。

3.将淀粉在稀硫酸中加热使其水解,然后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否检验出葡萄糖?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而淀粉的水解液呈酸性,若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应先加碱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Cu(OH)2悬浊液。

1.葡萄糖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未水解

②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部分水解

③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完全水解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解析:选D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3反应,D错误。

2.验证蔗糖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实验进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少量蔗糖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加热;

⑤加入碱液中和并使溶液呈碱性。

解析:葡萄糖的检验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则必须是碱性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否则氢氧化铜会被中和而失去作用。

答案:①④⑤③②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解析:选DA项,糖类不一定有甜味,错误;B项,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错误;C 项,糖类中的双糖、多糖可水解,单糖不能水解,错误;D项,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正确。

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它能和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

B.麦芽糖和蔗糖化学式(C12H22O11)相同,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C.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C6H10O5)n]相同,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多糖可以水解成单糖,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解析:选CA项,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正确;B项,麦芽糖和蔗糖化学式相同,是同分异构体,正确;C项,淀粉和纤维素通式相同,但n值有变化,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D项,多糖可以水解成单糖,单糖不能再水解,正确。

3.将碘水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A.葡萄糖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解析:选C 淀粉遇到碘变蓝,加碘水变蓝说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4.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碘水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