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鲁教版第五单元第二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化学九年级下册酸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
课题2、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在工农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酸碱发生反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夏天被蚂蚁蚊虫叮咬,为什么会痛痒的感觉,常用什么来消除痛痒?引导学生知道酸会跟碱反应。
实验探究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强调滴加氢氧化钠的目的。
通过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已发生反应。
强调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探究二:取无色溶液几滴放入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
观察有白色固体析出,由此得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生成物是NaC。
板书:HCl +NaOH =NaCl +H2O指定学生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HCl +KOH =KCl +H2O;2HCl+Ca(OH)2=CaCl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找出反应的共同特点。
引出中和反应的定义。
板书:中和反应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说明:中和反应是特指酸与碱的反应,与我们前面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不同的。
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举例说明)2)处理工厂的废水。
(举例说明)3)用于医药。
(举例说明)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酸跟碱会发生反应,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的过程。
2、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作业:。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2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探究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逐步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
⑴通过边实验边探讨,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整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交流。
⑵对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同现象,学会分析原因。
3.情感与态度: 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⑵使学生在参与和合作中感受自己的成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如何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和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课是在第二节探究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酸和碱的性质,教学起点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最后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探究重点:探究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实验仪器及药品:5%稀盐酸 5%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pH试纸氢氧化钙固体蒸馏水浓盐酸试管8支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探究过程:【组织教学】【导入】: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酸和碱具有共同的性质?【投影】酸碱指示剂和酸碱度的知识再现习题1.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区别溶液的酸碱性。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原因: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碱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OH-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
pH<7时,溶液显性; pH = 7时,溶液显性; pH > 7时,溶液显性。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同学们做过好多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准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
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相关的CAI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板块:问题结构引导性材料请一名同学朗读课前准备的有关焦裕禄主要事迹的材料;介绍附近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纪录片)。
问题1: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问题2:能否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利用到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做简要的评价,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本第60页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3:课文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4: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哪些应用了中和反应的实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问题5:你能写出本课题中关于怎样处理工厂废水的反应原理吗?问题6: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想过对谁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拟订一份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你了解的情况和改进的方案。
点评:问题结构是构成教学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活动的智力保证。
教师展示问题结构的技巧是,先给学生“焦裕禄事迹”等各方面的材料,为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将学生的思路送进“前沿阵地”,然后再层层深入。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5.1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2鲁教版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授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
2、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想方式。
过程与方法: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教材分析]
本节从同学们生活中的经历入手引出问题,如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
知道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分析酸溶液的性质就是氢离子的性质;碱溶液的性质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并不陌生,但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又是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所以兴趣高,这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重点] 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微观(离子观点)认识酸溶液的性质和碱溶液的性质。
[教学用品]
仪器:试管(或者点滴板),胶头滴管等,多媒体演示台。
药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实验要探究的物质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准备,不必拘泥与教材中给定的几种)等。
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1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1初三化学酸和碱之间会发作什么反响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知道酸和碱之间发作的中和反响。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响在实践中的运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作的中和反响。
难点:了解中和反响的实质。
中和反响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实验预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白色刚好褪色。
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相关的CAI课件。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板块:效果结构引导性资料请一名同窗朗诵课前预备的有关焦裕禄主要事迹的资料;引见左近工厂排放的废水的状况〔有条件的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纪录片〕。
效果1:从下面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效果2:能否应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处置的方法?要应用到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同窗们在讨论回答下面的效果后,教员做简明的评价,然后请先生阅读课本第60页中和反响在实践中的运用。
效果3:课文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引见了中和反响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4: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哪些运用了中和反响的实例?它在实践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效果5:你能写出本课题中关于怎样处置工厂废水的反响原理吗?效果6:经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想过对谁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许拟订一份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你了解的状况和改良的方案。
反思:效果结构是构成教学思绪的基本的资料,是先生停止有效探求活动的智力保证。
教员展现效果结构的技巧是,先给先生〝焦裕禄事迹〞等各方面的资料,为先生树立起理性看法,将先生的思绪送进〝前沿阵地〞,然后再层层深化。
效果结构在抓住知识属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和反响的运用,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时深化,不时变换研讨效果的角度实质,这一进程落实了知识技艺目的,强化了进程方法目的,点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第二板块:教学设计创设情形在酸性土壤中参与熟石灰和厕洁精洗厕所里的污垢引入课题探求酸和碱之间会发作什么反响活动与探求先生分组实验、探求、汇报、交流活动与探求是酸中的什么离子,与碱中的什么离子相互作用。
初中化学《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 2的内容。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 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一 pH 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教材安排了 3个活动与探究, 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化学兴趣较浓厚, 思维活跃, 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对比、归纳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
不足之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还需要培养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会中和反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 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化学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思。
重点: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难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从微观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三、教学策略做好书本中的演示实验, 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及实验结论等方面, 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学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酸和硷之间会发生什幺反应》教案 教学反思及说课
初中化学《酸和硷之间会发生什幺反应》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酸和硷之间会发生什幺反应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硷之间会发生什幺反应》的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酸和硷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所以,教材从酸硷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已经了解常见的酸和硷,知道酸硷指示剂的作用。
已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来认识物质,对化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硷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培养学生髮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化学充满**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係,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四)教学重点: 酸硷之间的中和反应.(五)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过程.(六)教具: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盐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二、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採用“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实验**、归纳总结、多**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在本节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1、实验**法:通过实验**,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思考:为什幺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幺办法会消除肿痛?课件展示:**:“宝宝金水”问:①“宝宝金水”的作用是什幺?②“宝宝金水”的主要成份是什幺?我这样设计的目的:①运用多**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②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说课教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本 文 格 式 为 Word 版,下 载 可 任 意 编 辑第 1 页 共 1 页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化学说课教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材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通过学生的 活动与探究引入中和反应比较自然;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还能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实验来让学生知道酸和碱 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而后再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化 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⑴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⑵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4、教学难点:中和反应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
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 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 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
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还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作了铺垫。
但要较好地认 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
关于中和反应的概念,学生可能会错误的认为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3、难点突破:⑴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体现的结论。
⑵采用对比法,将实验所体现的结论进行归纳,提炼。
(2021年整理)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作业导航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一、填空题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
2。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__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pH______________;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pH_______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1 鲁教版
课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⑵认识盐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酸和碱反应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⑵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上一个反应的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溶液pH的测定方法:①pH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②测量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得出溶液的pH。
方法
技巧
⑴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方法:①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②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⑵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课 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1课时)
课 型
新 授
第1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全章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刘敬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4、初步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溶解性;5、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类,并初步学会区分物质的类别。
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酸、碱、盐的概念;4、物质的简单分类。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碱性,为碱性溶液。
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教学过程】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食醋、酸奶有酸味,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有酸味,因消化不良导致胃酸过多等。
面团用酵母发酵,条件控制不好会发酸。
酒若保存不好也会发酸。
在化学实验室也有许多酸性的溶液,与酸性溶液相对的是碱性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但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碱性呢?酸性溶液用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如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碱性溶液用无色酚酞,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活动与探究: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再各滴入2滴紫P178色石蕊试液。
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
观察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像白醋、酸果汁、稀盐酸这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我们称为酸性溶液。
活动与探究: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导学提纲学生活动课堂随笔知识回顾: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2、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制酸碱指示剂评价可行性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创设问题:浓的盐酸比稀盐酸的酸性强,原因是什么呢?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讨论、交流、猜测问题: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越多酸性越强,______________越多,______________越强。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常用____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之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相关内容用数轴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在线测试:P120独立完成个别展示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指导学生)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将其分类。
你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把理论应用于实际。
交流识别P120图判断酸碱性的强弱三、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意义(指导阅读相关资料)问题:1、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当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与喝水量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图像表示的是()。
认真阅读、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丰富自己的头脑问题:从课本提供的两组pH范围的数据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思考、交流、发表见解问题:若pH出现小数,应如何测得?交流、猜测。
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响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响2.理解中和反响在实质中的应用3.会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进而认识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经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研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加强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经过同学间的合作研究—找寻身旁物质测其pH,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旁的物质进行科学研究。
3.经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划分身旁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4.经过溶液酸碱度仇家发的影响实验的研究,知道一些低质洗发液仇家发的损害作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中和反响的实质应用和“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 pH”以及“溶液酸碱度仇家发的影响”的研究,加深对中和反响理解的同时领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亲密联系,进而加强环保意识。
教课要点:1.中和反响及其应用。
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课难点:1.中和反响的理解和应用。
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差别。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多媒体教课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 ]发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一样的物质,假如把它们二者的溶液混淆,会出现如何的状况呢[活动与研究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当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③与本组同学一同察看现象,剖析原由。
指引:溶液的酸碱性我们能够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假如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持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如何的结果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指导察看图 10—14小结: NaOH+HCl = NaCl+H2O举例: Ca(OH)2+2HCl = CaCl2+2HCl2NaOH+HSO4 = Na2SO4+2H2O概括、汇总: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
酸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
投影:展现相关中和反响在实质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概括: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常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能够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2.办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污水能够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办理3.用于医药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夏季蚊虫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5.3 酸和碱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碱的性质(第二课时)课题: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熟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保存方法及使用时注意事项;2、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得的;3、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4、会熟练书写碱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5、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
教材分析: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除了能发生中和反应外,还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吗?常见的碱有哪些?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几种常见的碱,掌握使用碱的方法;认识碱的化学性质,进一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实质就是OH-的性质;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碱的开放性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碱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通性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判断某反应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采用找规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
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试管、试管架、表面皿、药匙药品: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教学过程:Ⅰ、组织教学:Ⅱ、知识回顾:1、碱的定义2、酸具有通性的原因及酸的通性Ⅲ、新授内容:一.NaOH、Ca(OH)2的物理性质[过渡]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时可看见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还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上的变化,你知道石灰水还具有哪些性质吗?常见的碱类物质还有哪些?它们有哪些性质?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本,并动手实验,5分钟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
1、 根据老师提供给你的仪器和药品,根据18页活动天地中的要求,完成下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对照:2、氢氧化钠固体应如何保存?为什么?3、使用氢氧化钠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4、工业上是如何制取CaO 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aO 的俗名是什么?有何性质?有何用途?6、Ca(OH)2是如何制得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二节课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活动与探究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2.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3.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1.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2.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3.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1.测试方法。
2.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设计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点评: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用pH试纸来测一些物质的pH。
今天的主持人为A(男)同学和B(女)同学。
(主持人上台)A:说是主持,我们会和同学们一样,也要做实验,我们一起做,一起讨论。
B:各组还要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组做得最好。
(两位主持人在讲台上做)学生分组实验:测稀硫酸、稀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
(老师在黑板上画表)(学生自由上台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结果)组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B稀硫酸 1 1 1 1 1 1 1 1 1 1.5 1 1 1稀盐酸 2 2 2 2 2 2 2 2 2 2.5 2 2 2氢氧化钠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2.5 13 13 13水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A:有11个组的数据都一样,请问第八组的数据为什么有差别呢?第八组同学:我们是按照要求做的,所得出的就是这个数据。
B:你们坚持这个结论吗?第八组同学:坚持,我们同组同学刚才讨论过,可能是我们所测的液体和大家的不同。
A:是不是这回事,这可要问老师了。
师:我要向第八组同学表示钦佩,这组的液体和大家的确实不同,我向其中多加了水。
他们做学问能置疑,能尊重事实。
我们要向他们表示祝贺(鼓掌)。
点评:测pH的实验操作并不难,如果用灌输的方法,几分钟就可以解决,可是以上对方法的体验和对问题的探究,学生乐学,印象深刻。
学生容易做的就更要让学生自己做,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就是抓住机会,让学生易快乐的地方更快乐,把学习这种劳动变成乐事。
B:这个不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生:同是某一种液体,浓度不同,pH不同。
即同一物质的溶液因浓度变化pH也会发生变化,酸变稀了则pH上升,酸性减弱。
碱变稀了,则pH下降,碱性减弱。
A:这个解释让我们明确了更多的知识。
再请第十组同学说一下,你们得出稀盐酸的pH为1.5是怎么回事?第十组代表:在测的时候,我们发现pH试纸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就取了中间值。
B:那就是说是想像出的一种颜色了,颜色是能想像出来的吗?第十组代表:好像又不能。
生1:既然不能,那么用最接近的颜色反而更准确了。
生2:说明用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量。
□教学过程□点评生3:书上说,用pH试纸测是最简单的方法,我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时也常用pH试纸,而给人治病,应该是要求很高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冷场)A:老师,请您回答。
师:这就如托盘天平也是粗略地称量,大多数情况,所得到的值已足够达到要求。
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把已用过的pH试纸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一下有没有变化。
生1:和先测的值比较,有变化。
生2:说明时间长了pH试纸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生3:要求我们在测pH时,把液体滴在pH试纸上后,要立即与比色卡比较,才能反映出液体的pH。
师:请同学们任取一种刚测过pH的液体,放在小烧杯中,用pH试纸放在里面看看。
生1:液体变颜色了。
生2:取出试纸读数,液体的pH与我们刚才的数据有区别。
A:我和小B同学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那这说明了什么?生1:这个纸不是普通的纸,是pH试纸(笑声,谁不知道),我是说上面有药。
生2:对,就跟我们的衣服上沾上污物,放入水中,污物会扩散到水中一样。
生3:如果把pH试纸直接放入药品里,药品可就被污染了,并且也测不准。
B:同学们观察和分析得很好,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你们真棒。
点评:及时归纳与总结。
A:现在我们归纳一下用pH试纸测pH的方法。
B:还有,在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老师边听边板书)方法注意事项(主要原因)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把纸放在试剂瓶里(防止污染药品)2.立即读数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3.取整数值更符合实际4.酸的pH<7,碱的pH>7,中性的pH=7 对书本知识进行了验证点评:在测之前先做猜想,是探究的要素,生活中的经验,被科学实验予以验证。
A:现在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
我们的桌面上老师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物品,在测之前,先按你们的经验,把你们认为是酸性的摆放在左边,中性的摆放在中间,碱性的摆放在右边,不能确定的放在旁边,请老师到各组去看看。
(学生讨论,摆放→老师检查,汇报给主持人:摆得不错)。
B:老师认为我们和大家的摆得都不错,可我还想知道你们这样摆放的道理和我们的是否一样。
生1:我们吃的有酸味的就是酸性,听大人们讲,有涩味的就显碱性,以前人们用草木灰水来洗衣服,我想草木灰显碱性。
生2:听妈妈讲,做米糕要用石灰,有时米糕有涩味,所以石灰水显碱性,造纸厂也用了石灰,所以造纸废水也显碱性。
生3:我是看了书62页的图10 18后摆放的,图上没有的则是凭经验和感觉分的,比如纯碱溶液不就是碱性吗,食堂就常用碱水洗油污。
A: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测一下我们桌面上物品的pH,看看我们的经验对不对。
B:做好后,请各组派代表,把结果送上来让我们比较一下。
(学生测试,各组代表公布测试结果)A:同学们的结果比较一致,就是西红柿的结果不大相同,是什么原因呢?生1:大家看,我们的西红柿的颜色不同。
生2:我们的西红柿是青的,是没有长大的,它是pH大于7。
生3:对,没有成熟的西红柿有的有涩味,今天清楚了,原来显碱性。
生4:在不同的生长期,西红柿的酸碱度不同。
生5:我有疑问,同学们测的西红柿的pH不一定就是这个值,因为它的汁液的颜色与pH试纸上的显色差不多,说不定pH 试纸的颜色是汁液的颜色。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有严谨的思维,老师都还没想到呢!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设计、重做(想到的方法有:用滤纸、棉布等过滤,用活性炭吸附等)。
点评:应当为学生欢呼,这就是科学的素质,这就是创新的能力。
B:我和A同学,想知道更多物品的pH,准备向老师要几张pH试纸回家做一做。
大部分学生:我也要。
老师:好,每人另发几张。
(提示:课本61页有比色卡)A:那我代表同学们谢谢老师了,同学们可要认真做哟。
到校后,我们还要好好地交流。
另外,我刚才看到,第十一组的同学把一张分成了几小张,这是个节约的好方法,我们还要看谁测的物品多。
B:大家准备测些什么呢?点评:学以致用,课内外衔接。
生1:我想测我家鱼塘的水,进行科学养鱼。
生2:我想测雨水,了解我们这里空气的质量。
生3:我想测土壤,让农民增产。
生4:我想测厨房中的物质,让生活更健康。
……B:同学们要测的东西还真不少呀,测了之后,我们再好好地交流吧。
A:现在,我们一起看书63页。
(学生自学)B:我们刚才看了书,了解了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可要记牢。
A:请大家把放在不同pH的溶液里的头发取出来,按照书上的提示做一下看看。
生1:我们没有观察出书上所描述的现象。
生2:我们觉得用手拉头发很不好掌握。
B:我们能不能再想出一些方法来测呢?利用实验台上的工具,请同学们再设计、再实验。
点评:对数据进行分析,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老师有意用一组不同浓度的溶液,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明白,物质浓度不同,其pH不同。
通过怎样操作和读数的讨论,有效地弄清了学科知识,并且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探究要尊重事实这个基本观点。
课堂中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自主理念,如让学生先摆后测,这样处理,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常识。
通过对操作方法的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和设计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像把一张纸分成几张小纸(节约),用放大镜观察头发,用测力计测拉断所需要的力,用手触摸头发的表面确定粗糙程度等等,这些教科书中没有的东西,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因为这节课的难度不大,让学生做主持,同学之间有更强的亲和力,课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理念。
科学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色彩浓厚。
老师的组织、引导、帮助的角色到位。
整个课堂活跃而不失严谨,开放而不失章法。
生1:我们发现观察一根头发的光泽有点难,观察一束头发,能够发现差异,并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pH=1和pH=13时,头发受损最大。
生2: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浸入到pH=1和pH=13里的头发确实变得粗糙了。
生3: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
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决定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
怕数据不准,我们还取了几次的平均值。
这是我们组所测的数据。
(展示数据)pH=1 pH=4 pH=7 pH=10 pH=13 拉力(N) 2.2 2.8 3.4 2.5 2.0生4:你们真会想办法,我要提醒的是做实验的头发要一样,否则,就没有科学性。
生5:看来,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更易损伤,我们以后洗发时要多用水清洗几次。
生6:我们还要注意洗发液的质量,毕竟是件“顶上功夫”呢。
A:头发还是不易腐蚀的东西,我曾发现一只死老鼠,肉都烂了,可它的毛还是好好的,酸或碱对头发就有这样的损坏,何况其他了。
B:54页那个可怕的鸡爪实验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A:大家今后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头发,可以向理发师请教。
B:以后我们可要像关注食物是否有毒一样,关注物质的酸碱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