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2006-3
粒流运动(概述与重力沉降)(PDF)
=
debu1ρ µ
=
ρu a(1− ε )µ
<
2)
欧根(Ergun)方程(适用于 Reb = 0.17 ~ 330 ):
∆p f L
= 150
(1− ε )2 uµ ε 3 (ϕ sde )2
+ 1.75
(1 − ε )ρu 2 ε 3 (ϕ sde )
面型阻力
体型阻力
含义:当u较小时,流动基本为层流,面型阻力为主; 当u较大时,流动为湍流,体型阻力为主。
第三章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Xiam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概述
¡ 均相物系:物系内部各处物料均匀而不存在相界面者。
非均相物系 (non-homogeneous system ) :
物系内部有隔开两相的界面存在而界面两侧 的物料性质截然不同者。
(3)依据两相电性质的差异,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
分离— — 高压电场分离。
主要讨论前两种分离方法— — 机械方法。
Xiam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第一节 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
一.颗粒的特性
1.球形颗粒 体积 V =
¡ 分散物质(分散相):非均相物系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分散介质(连续相):非均相物系中包含着分散物质而处
于连续状态的物质。
¡ 分离非均相物系的目的:
①收集分散物质; ②净化分散介质; ③保护环境。
Xiam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颗粒密度, ;
——流体密度, ;
——重力加速度 ;
——阻力系数,无因次, ——球形度
综合实验结果,上式为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在流体中的自由沉降公式。
滞留区 斯托克斯公式
过渡区 艾仑公式
湍流区 牛顿公式
该计算公式(自由沉降公式)有两个条件:
1.容器的尺寸要远远大于颗粒尺寸(譬如100倍以上)否则器壁会对颗粒的沉降有显著的阻滞作用,(自由沉降—是指任一颗粒的沉降不因流体中存在其他颗粒而受到干扰。自由沉降发生在流体中颗粒稀松的情况下,否则颗粒之间便会发生相互影响,使沉降的速度不同于自由沉降速度,这时的沉降称为干扰沉降。干扰沉降多发生在液态非均相系的沉降过程中。)
等浓度B区消失后,AC界面以逐渐变小的速度下降,直至C区消失,此时在清液区与沉聚区之间形成一层清晰的界面,即达到“临界沉降点”,此后便属于沉聚区的压紧过程。D区又称为压紧区,压紧过程所需时间往往占沉聚过程的绝大部分。
通过间歇沉降实验,可以获得表观沉降速度 与悬浮液浓度及沉渣浓度与压紧时间的二组对应关系数据,作为沉降槽设计的依据。
第三章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一、前言:(本章:本质上讲:属于流体流动过程,从方法或手段上讲:属于非均相分离过程,下册讲的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都是均相分离过程)。
1、相:体系中具有相同组成,相同物理性质和相同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例如:气、液、固称为三态,每一态又称为一相。再例如:空气(或溶液)虽是混合物,但由于内部完全均匀,所以是一个相。水和冰共存时,其组成虽同是 ,但因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所以是两个相;水、冰和蒸汽共存时是三个相。两块晶体相同的硫磺是一个相,两块晶体不同的硫磺(如斜方硫和单斜硫)是两个相。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
物料的浓度变化。
如测定数据属于离散型, 则:
3.2.3 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时,时间间隔可以取成等值,得:
平均停留时间和散度可按下式计算:
当 为定值时,
散度
3.2.3 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
例3-2 在稳定操作的连续搅拌式反应器的进料中脉冲
m 50g
注入染料液(
),测出出口液中示踪剂浓度随时
多级混合模型是由N个容积为V的全混釜串联组成,从一 个釜到下一个釜的管道内无返混且不发生化学反应,示 意如图3-8:
图3-8 多级混合模型
3.4.1 多级混合模型
经推导可得该多级混合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规律为:
F ( ) cN 1 1 1 1 1 exp( N )[1 ( N ) ( N ) 2 ( N ) 3 (N ) N 1 ] c0 1 ! 2 ! 3! (N 1 )!
(t);另一部分是阶跃输入前的物料量为Vc0-中时间
大于t的示踪剂,其量为Vc0-[1-F(t)] 。即:
即得:
(3-15)
如果阶跃输入前进口物料中不含示踪剂,即 ,则上 c F ( t ) 式可以改写成: (3-16) c0
3.2.3 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
例3-1 测定某一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规律,采用阶跃输 入法,输入的示踪剂浓度 ,在出口处测定响应曲线得到 的数据如下表3-1所示:
占的分率。依此定义,E(t)和F(t)之间应具有如下关
系: 以及
3.2.1 停留时间分布的定量描述
在t=0时 F(0)=0和t=∞时 ,关于E(t)、F(t)曲线以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示于图3-2中。
图3—2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第三章 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流体流动切应 力——动量扩 散
du ( t ) dy
颗粒迁移— —质量扩散
dC M ( D Dt ) dy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3.停止距离与层流底层之比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4.颗粒在管内的沉降实验结果(1)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5.颗粒在管内的沉降实验结果(2)
3.2 湍流中的颗粒运动
——苏绍礼、Ihrig & Kouh的研究成果
1、研究基本条件 正方形截面管道,尺寸76.3×76.3mm; 管内气流平均流速6.1~30m/s; 实验物料:玻璃珠,粒度100μm~200μm; 颗粒负荷:0~1.82kg/min;
管内雷诺数:Re<1.5×105;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3.1 引言 根据第二章对流动的工程区域划分,整个流动区域
可以分成Stokes Flow、Allen Flow 和Newton Flow三个区域,在
这三个区域中,颗粒周围的气体流动情况是不同的,所 受到的流体作用力(主要是曳力)是不同的,因而颗粒 的运动也将是有区别的。 运动着的颗粒周围的气流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L v Rt dt v Tt 拉格朗日积分尺度
Tt Rt dt — —特征时间
0
0
Rt
vt1vt 2 v v
2 t1 2 t2
— —时间相关系数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3.管内颗粒的运动强度 •试验结果
气固两相流多媒体课件
•分析与说明 1) 与上图比较可知:颗粒的湍流脉动强度大于气体的湍 流脉动强度; 2) 颗粒运动过程中,轴向的湍流强度比垂直方向的湍流
流体的颗粒运动和颗粒流动
流体的颗粒运动和颗粒流动流体的颗粒运动和颗粒流动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描述了在流体中颗粒的移动方式和流动行为。
加深对流体的颗粒运动和颗粒流动的理解,对于各个领域的工程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颗粒运动流体的颗粒运动是指在流体中个体颗粒沿着预定轨迹运动的过程。
颗粒运动的特征对于研究流体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运动过程中,颗粒主要受到流场中的力的作用,如浮力、重力、摩擦力等。
根据颗粒大小和浓度的不同,流体的颗粒运动分为单颗粒运动和多颗粒运动。
单颗粒运动是指一个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情况。
在单颗粒运动中,颗粒受到流场的作用力,其移动过程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
此外,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等也会对颗粒的运动产生影响。
多颗粒运动是指多个颗粒在流体中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在多颗粒运动中,颗粒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和相互作用,这些因素会使颗粒的运动变得更加复杂。
二、颗粒流动颗粒流动是指颗粒在流体中按照一定规律的方式流动的现象。
颗粒流动通常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其速度和方向可能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颗粒流动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碰撞等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颗粒流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指颗粒按照有序且平行的方式流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小。
湍流是指颗粒间流动速度剧烈变化的一种现象,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在实际的流体系统中,层流和湍流常常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变。
颗粒流动的性质和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流体的粘度、流速、颗粒的浓度和大小等。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研究颗粒流动,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和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斯托克斯流和牛顿流体模型,它们对于描述颗粒流动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和科学的研究中,颗粒运动和颗粒流动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颗粒分离、颗粒传输、颗粒混合等。
例如,在化工领域中,颗粒流动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粉状物料的输送和搅拌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对血液中红细胞的颗粒运动和流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血液的循环和输送机制。
化工原理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十分。
沉降分离-离心沉降
层流:
ur
4d s ut2
3 r
24 Rer
ur
d2
s
18
u2 t r
ut
d
2
s
18
g
ur ut
ut2 gr
Kc
离心分离因数
① 旋风或旋液分离器: Kc 5。~2500
② 比如,旋转半径为0.4 m、切向速度为20 m/s,
1. 非均相物系 ① 非均相物系
混合物
均相混合物
(均相物系)
溶液与混合气体
非均相混合物 (非均相物系)
分散物质 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 (分散相)
分散介质 气态非均相物系(含尘气体) (连续相) 液态非均相物系(悬浮液)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十分。
概念-非均相物系
②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
机械分离
ur
d 2 sui2 18rm
t
B ur
18rm B d 2 sui2
Ne 2 rm
ui
9B dc Nesui
临界粒径
D dc , Ne 0.5 ~ 3 标准旋风分离器,Ne 5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十分。
沉降分离-旋风分离器
② 分离效率
粒级效率曲线
0
C1 C2 C1
0
ur
4d s ut2
3 r
离心沉降速度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十分。
沉降分离-离心沉降
ur
4d s ut2
3 r
ut
4d s g
3
① 形式上相似。 ② 离心沉降速度是颗粒运动的径向速度,方向 为沿半径向外。 ③ 离心沉降速度不是恒定值,随颗粒位置而变;
第三章流体-固体颗粒间的运动和流态化
32
主要缺点: • 存在强烈的返混。对气固系统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如气泡、 节涌、沟流等, 这些都引起气固接触时间的不均性, 从而降低反应 的转化率、产率,甚至产品的质量。 • 颗粒有相当的磨损而粉化, 气体夹带也引起固体损失, 需安装旋 风分离设备。
同这一原理来实现它们分离的设备称为分级器。 将沉降速度不同的两种颗粒倾倒到向上流动的水流中,
若水的速度调整到在两者的沉降速度之间,则沉降速度较小 的那部分颗粒便被漂走分出。若有密度不同的a、b两种颗粒 要分离,且两种颗粒的直径范围都很大,则由于密度大而直 径小的颗粒与密度小而直径大的颗粒可能具有相同的沉降速 度,使两者不能完全分离。
Fd
ma
6
d 3s g
6
d3g
4
d
2
1 2
u2
6
d
3s
du
d
整理得 :
du ( s )g 3 u2
d
s
4d s
开始瞬间,u 0,du 最大,颗粒作加速运动。 d
12
二、沉降的等速阶段
随u↑, Fd↑, 到某一数值ut时,上式右边等于零,此时
du
d
0,颗粒
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ut维持下降。此ut称为颗粒的沉降速度或造端速度。
流体中, 床层认为开始流化, 临界流化速度为umf。 • 密相流化 流速再大, 悬浮的固体颗粒床层继续膨胀, 可观察到
一些固体颗粒被气体夹带而出, 但床层还有一个清晰起伏的界面。 • 稀相流化 流速很大, 流体流速与固体颗粒的重力沉降速度相等
化工原理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第三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一、基本知识1.下列关于非均相物系的举例及说明中错误的是。
甲:泡沫液,是液气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分散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气体。
乙:乳浊液,是液固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连续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固体。
丙:烟尘气,是气固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连续相是气体,分散介质是固体。
丁:雾沫气,是气液组成的非均相物质,其中分散相是液体,分散介质是气体。
①甲、乙②乙、丙③丙、丁④丁、甲2.下面论断中正确的有。
①单位体积固体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该固体颗粒的比表面积②根据不同方面的等效性(质量等效、体积等效、比表面积等效等),可以定义不同的当量直径③形状系数是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除以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的商④对于球形颗粒,只要一个参数,即颗粒直径便可惟一地确定其体积、表面积和比表面积⑤对于非球形颗粒,必须定义两个参数(通常定义体积当量直径和形状系数)才能确定其体积、表面积和比表面积3.下面有关颗粒群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在任何颗粒群中,都存在一定的尺寸(粒度)分布②颗粒粒度的测量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电阻变化法、光散射与衍射法、表面积法等③对于大于70μm的颗粒,也就是工业固定床经常遇到的情况,常采用一套标准筛进行测量(筛分分析)④筛分使用的标准筛系金属丝网编织而成,各国习用筛的开孔规格各异,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边长上的孔数为筛号或称目数4.下面有关颗粒群筛分结果论断中正确的有。
①筛分结果可用分布函数和频率函数图示②分布函数曲线上对应于某一尺寸dpi的分布函数Fi值表示直径小于dpi的颗粒占全部试样的质量分率,而该批颗粒的最大直径dp,max。
处,其分布函数Fi的值为1③频率分布曲线上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质量分率等于该粒度范围内频率函数曲线下的面积,而频率分布函数曲线下的全部面积等于l④颗粒群的任何一个平均直径都不能全面代替一个分布函数5.颗粒的比表面积α和床层的比表面αB及床层的空隙率ε之间的关系式为。
中国大学MOOC慕课(3)--食品的干燥技术模拟试题和答案网课刷课
食品技术原理第三章 食品的干燥技术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1.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包括: 、 和 。
2.食品中的物理结合水包括: 、 和 。
3.食品的隧道式干燥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 、 和 。
4.微波干燥的优点包括: ; 和 。
二、多选题1.食品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包括( )A:干缩 B:表面硬化 C:物料内部多孔性的形成 D:风味改善 E:贮藏期延长2.食品干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包括( )A:蛋白质变性 B:脂肪氧化 C:维生素损失 D:色泽加深 E:营养改善3.食品干燥过程中引起色泽变化的原因包括( )A:酶促褐变 B:美拉德反应 C:焦糖化反应 D:色素变化 E:营养改善4.下列属于对流干燥的包括( )A:厢式干燥 B:传送带式干燥 C:滚筒干燥 D:喷雾干燥 E:沸腾床干燥三. 判断题1. 食品的干燥处理不能代替专门的酶的钝化或失活处理。
……………………………………………………( )2.对于厢式干燥,采用废气循环利用可以灵活的控制干燥介质的湿度。
……………………………………( )3.对于厢式干燥,采用多次空气加热的方式会增加热能损耗。
………………………………………………( )4.接触干燥:是被干燥物料与加热面处于密切接触状态,蒸发水分的能量来自传导方式进行的干燥。
……( )5.冷冻干燥的产品品质好,但产品的成本较高。
……………………………………………………………………( )四. 名词解释1. 平衡相对湿度:2.吸湿现象:3.平衡水分:4.流化床:5.喷雾干燥:五. 简答题1. 对流干燥过程中降低界面层的方法有哪些?2.说明穿流厢式干燥的优、缺点。
3.说明双带式输送带干燥的优点。
六. 论述题1. 在食品的干燥过程中,造成食品干燥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说明提高食品干燥速率的方法。
3.说明冷冻干燥的优点。
食品技术原理第三章 食品的干燥技术模拟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1.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包括: 化学结合水 、 物理结合水 和 机械结合水 。
第三章 流体-固体颗粒间的运动和流态化
以空塔速度表示的雷诺数:
当 Re≤10 时,为滞流,床层压降 (小颗粒组成的床层)为:
当 Re≥1000 时,为完全湍流,床层压降(大颗粒组成 的床层)为:
阻力产生的原因: a. 粘滞力,颗粒表面粘附的流体与流体之间形成的摩 擦力,与流体流速成正比; b. 惯性力,流体冲击颗粒形成涡流和颗粒的尾涡产生 的压头损失,与流速平方成正比。 总阻力为两者之和:
球形度:具有相同体积的球形颗粒与非球形颗粒的表 面积之比。
非球形颗粒的体积当量直径: 计算非球形颗粒的压降时,用 φdpe代替 dp 即可。
二、过滤
1、过滤原理 过滤是利用重力或人为造成的压差使悬浮液通过某种 多孔性过滤介质,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被截留,滤液 则穿过介质流出。
2、过滤方式:
深层过滤和滤饼过滤 深层过滤:悬浮液通过很厚的过滤介 质床层,固体颗粒不形成滤饼,而 是沉积于较厚的粒状过滤介质床层 的内部,附在在过滤介质上。主要 适用于处理固体含量极少、颗粒很 小的悬浮液。
5m,室内需要设多少块隔板?
2、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
构造和操作原理: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惯性离心力的作 用从气流中分离出尘粒的设备 。主体的上部为圆筒形 下部为圆锥形。含尘气体由圆筒上部的进气管切向进 入,受器壁的约束向下作螺旋运动。在惯性离心力作用 下,颗粒被抛向器壁而与气流分离,再沿壁面落至锥底 的排灰口。净化后的气体在中心轴附近由下而上作螺旋 运动,最后由顶部排气管排出。图上描绘了气体在器内 的运动情况。通常,把下行的螺旋形气流称为外旋流, 上行的螺旋形气流称为内旋流(又称气芯)。内、外旋流 气体的旋转方向相同。外旋流的上部是主要除尘区。
3、过滤介质
支撑滤饼的多孔性介质、耐腐蚀、耐热并具有足够的机 械强度。 工业用过滤介质主要有: a. 织物介质,如棉、麻、丝、毛、 合成纤维、金属丝等编织成的 滤布;
化工原理(清华大学)第三章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
第三章流体通过颗粒及颗粒层的流动Key words:Equivalent diameter, Specific surface, Drag coefficient第一节概述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化工单元中经常遇到→多相流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沉降······一、单颗粒的特性及表征:大小颗粒的特性表面积形状1、对于球形颗粒,只用直径d P可以表征V=36pdπS=2pdπa=6pSV d=2、对于非球形颗粒:当量直径球形度d ev=d es,d ea= 6/a,d ea=6/a=26/(/)ev es evV S d d d=令=2)=(esevddφ非球形颗粒表面积球形颗粒表面积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同<1 ,称作球形度;ea evd dφ=es evd d=两个参数:d ev、φ⇒V=(π/6)d ev3,S=φπ/2evd,a=6/ev dφ正方体φ=0.805,直径与高相等圆柱0.874,一般在0.6~0.7之间。
二、颗粒群的特性及表征:1、粒度分布:d p < d pi的质量分率为F i,d pmax处F=1.0(F:粒度分布函数)1/()/i i p p pi if X d d F d+=-=∆∆()pidi pF f d d=⎰⋅()1pf d d∞⎰⋅=(f:粒度分布密度函数)2、平均直径:利用体积表面积直径: 球形:236/6i p i p i i pm a n d n d d ππ==∑∑ 336(/6)ii i p p i ip p iX x n d n d πρπρ==代入:1/(/)pm ip id x d=∑ 1/(/)pm i p i d x d =∑非球形: pi ev d d φ=3、分形维:fractional fractal ⇐)((分数的,碎的) 海岸线、山脉、粗糙断面,→极不规则二维平面 N 2D -∝σ D 维客体,N 最小数,σ截面积第二节 流体通过颗粒的流动一、曳力和曳力系数 sin cos D WAAF dA p dA ταα=+⎰⎰曳力:固体颗粒流动方向受到的力 F D = f (L,u,p,μ),u 相对速度光滑球体:2/(/2)D P D F A C u ρ= A p 流动方向投影面积 (Re )p p C f = Re p 颗粒Re 数=/p d u ρμ 二、流体通过球形颗粒:速度很小:爬流 3D p F d u πμ= 表面曳力占2/3,形体曳力占1/3 实验求得:① 层流区 Re 2p < 24/Re ,D pD C F u μ=⇒∝⑵ 过渡区 2<Re p <1000 0.61.40.618.5/Re D p D C F u μ=⇒∝③ 湍流区 1000<5Re 210p <⨯20.44D D C F u =⇒∝↑形体曳力④ 湍流边界层区 5Re 210p >⨯ 1.0=D C (边界层分离点后移)三、流体通过不规则颗粒以不同φ值,D C ~Re ev 关系,↑↓D C φ第三节 颗粒在流体中流动Key words :Terminal velocity, Gravity settling process, Centrifugal settling process, Porosity, Pressure drop in bed一、重力沉降:存在Δρ,在力场作用下存在相对运动,加速 → 等速→ 终端速度u t对于球形颗粒:232()642t p p Dpu d g C d ρππρρ-=(Re )t D p u C f ==⑴ 层流区:D C =24/Re ,2()/18.t p p u d g Stokes eq ρρμ=-⑵ 过渡区 2Re 1000<<, 0.618.5/Re D p C =.t u Allen eq =⑶ 湍流区 51000Re 210<<⨯ ,0.44D C =.t u Newton eq =二、颗粒沉降的计算方法⑴ 试差法 u t → 区域,C D → u t ⑵ 通过不含u t (d)的数群:313222Re /Re 4()/3Re4()/3t p p t D p p D p tu d u C d g C g u ρμρρρμμρρρ-==⇒=-=-,21Re Re Re Re p D t t D p d C u u C d -→−−−→→→−−−→→查图查图; ⑶ 无因次判据K层流区上限 Re 2p = 32Re /()/18p p t p p d u d g ρμρρρμ==-令32()/p p d g K ρρρμ-= 36≤K 层流区 同样,湍流区下限Re 1000p =,Re 1000p p d ρμ=⨯=≥5103.3⨯≥K 湍流区三、影响颗粒沉降的其它因素原讨论范围 ① 球形颗粒② 颗粒沉降互不干扰 ③ 忽略器壁阻滞作用④ d不可过小 d不小于2~3mμ1、非球形颗粒 Δ形体影响 d e v ,Φ → C DΔ沉降方位,以投影圆直径为d e , 2、干扰沉降:Δ密度和粘度大于清液的悬浮体系中(浮力↑,阻力↑) Δ颗粒向下,流体向上补充,影响其它颗粒↓ hold up>10% 3、器壁影响 碰撞 D<100d 显著 四、离心沉降321()6p p d r πρρω-,2r ω取代gt u =c离心分离因数 2/C K r g ω=沉降速度:层流 K C 倍; 湍流 C K 倍第四节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流动一、颗粒床层特性:1、空隙率:ε床层总体积-颗粒总体积=床层总体积ε的影响因素: 大小分布、不均匀ε↓ d P /D ↓ ε↓ 形状,(表面粗糙度)Ф↓ε↑ 充填方式 乱堆,振动ε↓ 湿堆ε↑ 2、床层各向同性: 各颗粒的定向性是随机的横截面上 自由截面/床截面=ε (壁效应ε↑,u ↑,适当↓d P /D) 3、床层比表面)1(ε-=⨯≤a aa B 床层体积颗粒体积二、流体通过固体床层的流动:< 流道弯曲,截面变化,流动方向不同 >模型法:长度为L e 一组平行管 细管表面积=全部表面积细管全部流动空间=ε· 总体积 1、床层当量直径: 4444()(1)6(1)ea eB B d d a a εεεεε⨯⋅==⋅--流道截面积体积==润湿周边体积 主要与ea d 有关2、流体通过床层的压降:2114)2(1)e f e eB eB L u u p u L kL d d a ρελεε∆====-(,,23(1)ff p a u p p L ελρε∆-'=∆=∆,(,忽略位头)三、模型参数估值:(Re )B f λ'=, 1Re Re 4(1)(1)6(1)eB PB d u u u a a ρερρμεεμεμε==⋅⋅==--- ① Kozeny 公式:Re B <2, 滞流, 5.0Re b λ'=,223(1)5.0f p a u L εμε∆-= ② Ergun 公式: 4.17Re b λ'=+0.29, 6ev d aφ=22323(1)1150 1.75()f ev evp u u Ld d εμερεφεφ∆--=+ Re 6(1)Re ea p B d u ρεμ==-(Re 10()Re 1000()p p p p d d <>小第二项略;大第一项略)四、因次分析法与数学模型法:列出主要影响因素 真实过程→ 物理模型 通过无因次化减少变量数 物理模型的数学描述 实验求取变量关系 实验检验、参数估值 模型:简单、不失真→某方面等效 目的:压降特性:爬流,阻力与表面关系第五节 固体流态化大量固体颗粒,由于流体流动悬浮于流体之中。
流体力学第三章讲义
Chapter 3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本章任务:建立控制流动的基本方程组,确定边界条件。
§3.1系统和控制体系统(sys )指给定流体质点组成的流体团,相当于质点或刚体力学中的研究对象——物体;系统在流动过程中可以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和形状,但维持其连续性,始终由固定的那些流体质点组成。
系统与外界可以有力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动量和能量交换,但是没有物质交换。
控制体(CV )指流动空间内的一个给定空间区域(子空间),其边界面称为控制面(CS )。
控制体一旦选定,其大小、形状和位置都是确定的,有流体不断出入。
物质体元即流体微团。
物质面元可以看成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看成是没有体积的几何点)构成的面元,物质面元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变形,但始终由这些流体质点组成。
物质线元可以看成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看成是没有体积的几何点)构成的线元,或者说是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的连线线元,物质线元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变形,但始终由这些流体质点组成。
时间线就是物质线。
(三者如同面团、薄饼和面条) §3.2雷诺输运定理设(),f r t 代表流动的某物理量场(可以是密度场、温度场、动量密度分量场、能量密度场等),t 时刻某流体团(即系统)占据空间τ,取该空间为控制体。
t 时刻该流体团的总f 为()(),I t f r t d ττ=⎰。
(3-1)此I 也是t 时刻控制体内的总f 。
设t t δ+时刻(0t δ→)该系统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占据空间τ',此时系统的总f 为()(),I t t f r t t d τδδτ'+=+⎰。
(3-2)该系统总f 的随体导数()()()0lim t I t t I t DI t Dt tδδδ→+-=。
(3-3)将空间II τ分为与空间I τ重合的部分2τ和其余部分1τ,空间I τ去除2τ后剩余部分记为3τ,于是13ττττ'=+-,(3-4)进而()()()()13I t t I t t I t t I t t τττδδδδ+=+++-+,(3-5)可得()()()()()130lim t I t t I t t I t t I t DI t Dt tττττδδδδδ→+++-+-=()()()()31000lim lim lim t t t I t t I t t I t t I t t t tττττδδδδδδδδδ→→→+++-=+-, (3-6)其中第一项()()()0limt I t t I t I t t t ττδδδ→+-∂=∂。
流体动力学中的颗粒-流体相互作用
流体动力学中的颗粒-流体相互作用引言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科学领域。
它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涉及的问题包括飞机在空气中的飞行、船只在水中的航行、气候变化中的大气运动等等。
在流体动力学中,颗粒-流体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流体动力学中的颗粒-流体相互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流体动力学概述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流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流体可以分为液体和气体两大类,它们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流动,并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流体动力学主要涉及流体的流动性质、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等方面的问题。
在流体动力学中,颗粒-流体相互作用是指在流体中存在的微小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颗粒可以是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也可以是液滴或气泡等。
颗粒-流体相互作用对流体的流动行为和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质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行为、力学受力和力学响应等方面。
颗粒的运动行为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行为主要包括颗粒的输运、沉积和聚集等。
颗粒的输运是指颗粒在流体中由于流速和流场的影响而发生的迁移和分散。
颗粒的沉积是指颗粒在流体中因重力作用而沉积到底部或液面上的现象。
颗粒的聚集是指颗粒在流体中因静电作用、分子吸附等因素而发生的聚集和聚集。
颗粒的力学受力颗粒在流体中的力学受力主要包括颗粒的浮力、阻力和静电力等。
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由于颗粒在流体中的体积受到流体的排斥而产生的向上的力。
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是由于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颗粒运动的力。
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静电力是由于颗粒和流体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颗粒的力学响应颗粒在流体中的力学响应主要包括颗粒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颗粒的位移是指颗粒在流体中位置的变化。
颗粒的速度是指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
颗粒的加速度是指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加速度。
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颗粒-流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化工原理 第三章-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3.
u2 dev
ReB
u a(1 )
Re p
6(1 )
Re p
10,umf
2
3 mf
de2v (s )g
150(1 mf )
取
2
3 mf
(1 mf )
111,umf
de2v (s )g 1650
Re p 1000,umf
第五节 固体流态化
大量固体颗粒,由于流体流动悬浮 于流体之中。 一、流态化基本概念
垂直圆筒中装填均匀颗粒
1)、固定床阶段,u较低
u1 u / ut,L为常数,p f u 2)、流化床阶段,u1 u / ut
若u1 ut, (界面上升、稳定),
明显上界面,p f 不变 3)、气力输送 u ut
化工原理
清华大学 戴猷元教授
2003 年 2 月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绪论
流体流动 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传热 蒸发 总结
第三章 流体通过颗粒及颗粒床层的流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体通过颗粒的流动 第三节 颗粒在流体中的流动 第四节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流动 第五节 固体流态化
3 mf
dev (s
)g
1.75
取
3 mf
1/14,umf
dev (s )g
24.5
2、带出速度u ut 对于大小不均匀分布d ut, d取值应比大多数d小 小颗粒:ut / umf 91.6 大颗粒:ut / umf 8.61 粒径小的操作范围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ε——床层的空隙率,m3/m3。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
a 颗粒表面积 颗粒体积
式中 α——颗粒的比表面,m2/m3。
滤液通过饼层的流动常属于滞流流型,可以仿照圆管内滞流 流动的泊稷叶公式(哈根方程)来描述滤液通过滤饼的流动,则 滤液通过饼床层的流速与压强降的关系为:
深层过滤
3 过滤介质
过滤介质的分类: 织物介质(又称滤布)
由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制成的织物,以 及玻璃丝、金属丝等织成的网;
堆积介质
由各种固体颗粒(细砂、硅藻土等)堆积而成, 多用于 深床过滤;
多孔固体介质
这类介质具有很多细微孔道,如多孔陶瓷、多孔塑料等。
多用于含少量细微颗粒的悬浮液,如白酒等的精滤。
(
pc
L
)
dV Ad
pc
rL
pc
R
式中
r——滤饼的比阻,1/m2, 其计算式为:
r 5a
2
(1 )
2
3
R——滤饼阻力,1/m, 其计算式为:
R=rL
比阻r
单位厚度滤饼的阻力;
在数值上等于粘度为1Pa·s的滤液以1m/s的平均流速通过 厚度为1m 的滤饼层时所产生的压强降; 比阻反映了颗粒特性(形状、尺寸及床层空隙率)对滤液流 动的影响;
通常,滤饼与滤布的面积相同。所以两层中的过滤速度应 相等,则:
dV Ad pc pm p
(R Rm )
(R Rm )
式中:Δp — 滤饼与滤布两侧的总压强差,称为过滤压强差。 上式表明,可用滤液通过串联的滤饼与滤布的总压强降来 表示过滤推动力,用两层的阻力之和来表示总阻力。
上式称为过滤基本方程式,它对各种过滤情况均适用。
过滤操作的两种典型方式: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
四、恒压过滤
定义:过滤操作在恒定压强下进行时称为恒压过滤。 特点: 滤饼不断变厚;
阻力逐渐增加;
推动力Δ p 恒定; 过滤速率逐渐变小。
恒压过滤方程式的推导
对于一定的悬浮液,若μ 、r′及v可视为常数,令
第三节 过 滤
一、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1 过滤(filtration)
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悬浮液中 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 实现固液分离的单元操作。
过滤介质: 过滤采用的多孔物质; 滤浆: 所处理的悬浮液; 滤液: 通过多孔通道的液体; 滤饼或滤渣: 被截留的固体物质。
二、过滤的基本理论
1 滤液通过饼层的流动 dp de
对于颗粒层中不规则的通道,可以简化成由一组当量直径 为de的细管,而细管的当量直径可由床层的空隙率和颗粒的 比表面积来计算。
2 颗粒床层的特性
颗粒床层的特性可用空隙率、当量直径等物理量来描述。 空隙率:单位体积床层中的空隙体积称为空隙率。
滤浆(slurry): 原悬浮液。 滤饼(filter cake): 截留的固体物质。 过滤介质(filtering medium): 多孔物质。 滤液(filterate): 通过多孔通道的液体。
过滤操作示意图
(滤饼过滤)
2 过滤方式
过滤的操作基本方式有两种: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 2.1 滤饼过滤(cake filtration):饼层过滤 滤饼过滤过程:
4、2 过滤
• 在食品工业中,悬浮液过滤应用在如下3个方面: • (1)含大量(1%-2%质量以上)不溶固体悬浮液 的过滤,以将其分离为液体和固体两部分。如葡萄 糖、食用油脱色后滤去活性炭、漂白土的操作。这 种过滤主要是依靠在过滤介质上逐渐形成的滤饼层, 故又称为滤饼过滤。 • (2)从大量有价值的液体中除去少量不溶性固体 的过滤,以生产澄清的液体食品/例如果汁、牛奶、 色拉油的过滤等。这种过滤一般不形成滤饼或只形 成很薄的滤饼,颗粒进入长而曲折的介质孔隙中并 借以静电、表面力附着在孔道的壁面上,称为深层 过滤。 • (3)从大量有价值的液体中除去少量极细小(小 于1μm)的微粒的过滤。如从液体食品中除去少量 微生物,这种过滤称为微滤。
三、过滤基本方程式
若每获得1m3滤液所形成的滤饼体积为vm3,则任一瞬间的滤 饼厚度L与当时已经获得的滤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
LA=vV
L
vV A
式中:v — 滤饼体积与相应的滤液体积之比,无因次。 同理,如生成厚度为Le的滤饼所应获得的滤液体积以Ve来表 示,则
Le vV A
e
式中Ve——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或称虚拟滤液体积,m3。
F A p
32 lu d
2
u1
d
2 e
( pc )
L
式中 u—滤液在床层孔道中的流速,m/s;
L —床层厚度,m,
Δ pc —滤液通过滤饼层的压强降,Pa; 阻力与压强降成正比,因此可认为上式表达了过滤操作中
滤液流速与阻力的关系。
在与过滤介质相垂直的方向上,床层空隙中的滤液流速 u1
不可压缩滤饼:若颗粒由不易变形的坚硬固体组成,则当
压强差增大时,滤饼的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单位厚度滤饼 的流动阻力可视作恒定,这类滤饼称为不可压缩滤饼。
可压缩滤饼:若滤饼为胶体物质时,当压强差增大时,滤
饼则被压紧,使单位厚度滤饼的流动阻力增大,此类滤饼称 为可压缩滤饼。
助滤剂:对于可压缩滤饼,为了使过滤顺利进行,可以将
在过滤时间从0到R 时,计算方法与恒速过滤相同。而从时 间R 到 时,得到的滤液量从VR到V,故积分式为:
R
V
VR
V
V e dV
kA p
2
1 s
e
d e
0
令K=2kΔ p1-s
(V+Ve )2=KA2(+e )
当 =0 时,则V=0
(1)
Ve2=KA2e V2+2VVe=KA2
(1)和(2)式都称为恒压过滤方程式。
(2)
V+Ve
V
V
又令
q=V/A,qe=Ve/A
V+Ve
b
(q+qe )2=K(+e) q2+2qqe=K
2
3 2
5 a (1 )
(
Apc
L
)
式中 V —— 滤液量,m3; θ —— 过滤时间,s; A —— 过滤面积,m2。
4 滤饼阻力
对于不可压缩滤饼,滤饼层中的空隙率ε可视为常数,颗 粒的形状、尺寸也不改变,因而比表面a 亦为常数,则有
u dV Ad
2
3 2
5 a (1 )
与按整个床层截面积计算的滤液平均流速u之间的关系为:
u1
d
2 e
u
( pc )
哈根-泊谡叶公式(第u 一章)
d ( p )
2
32 l
u1
L
u
1
2
3 2
K a (1 )
(
pc
L
)
d
e
(1 ) a
上式中的比例常数K′与滤饼的空隙率、颗粒形状、排列及 粒度范围诸因素有关。对于颗粒床层内的滞流流动,K′值可 取为5。
特点:颗粒(粒子)沉积于介质内部。
过滤对象: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小而少。 过滤介质:堆积较厚的粒状床层。
过滤原理:颗粒尺寸 介质通道尺寸, 颗粒通过细长而弯曲的孔道,靠静电和分 子的作用力附着在介质孔道上。 应用:适于处理生产能力大而悬浮液中 颗粒小而且含量少的场合,如水处理和酒 的过滤。
q=uR
V=uRA
恒速过滤时q-(或V- )关系为一直线。
对不可压缩滤饼,由过滤基本方程可写出:
dq d p 常数 uR
rv ( q q e )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μ、r、v、uR、qe均为常数,故有:
Δp=μrvuR2θ+μrvuRqe=a+b
上式表明:对于不可压缩滤饼进行恒速过滤时,其压强差随
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滤饼的另一种固体颗粒混入悬浮液或 预涂于过滤介质上,以形成疏松饼层,使得滤液畅流,该种 颗粒状物质就称为助滤剂。
助滤剂的基本要求:
1、能形成多孔饼层的刚性颗粒,使滤饼有良好的渗透性及
较低的流体阻力。 2、具有化学稳定性。 3、在操作压强范围内具有不可压缩性。
常用的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石棉、炭粉等。
注意: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以一定介质过滤一定的悬浮
液时,Ve为定值,但同一介质在不同的过滤操作中,Ve不同。
dV Ad p V Ve rv A
dV d
A p
2
rv (V V e )
p
rv ( V V e )
A
2
过滤推动力 过滤阻力
u 1
2
3 2
5 a3 过滤速率
过滤速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
m3/m2s。
过滤速率: 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滤液体积,m3/s。
任一瞬间的过滤速度为:
u dV Ad
2
3 2
5 a (1 )
(
pc
L
)
过滤速率为:
dV d
过滤时间成直线增加。所以,在实践中很少采用完全恒速过滤 的方法。
六、先恒速后恒压过滤
先恒速后恒压过滤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过滤方法。 操作过程:
开始,从0到R 时,采用恒速过滤,可在阻力还不太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