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文学与文化传统

澳大利亚文学与文化传统

澳大利亚文学与文化传统澳大利亚文学,是指在传统西方文学中,澳大利亚所产生的文学艺术品,它们反映了澳大利亚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历史故事、作家思想、以及社会进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澳大利亚的文学创作主要发生在20世纪,它非常重要的为澳大利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文学世界,描绘了澳大利亚的自然风景、人民文化,同时也反映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特点,表达了澳大利亚多种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样也反映了澳大利亚社会的变迁和演变。

澳大利亚的原著文学澳大利亚文学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传统。

他们信奉“梦想故事”的传统文化,这些故事通常包含了祖先生命经历的传说以及地理、天文的知识。

虽然很多故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层遗失,只有些许残留下来。

但仍有很多模糊的传说、故事以及梦想故事被后代人民传承至今。

在18和19世纪,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澳大利亚文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时期,主要是一些殖民为华人写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多以赞扬澳大利亚自然风光以及殖民化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将冲突、伤痛以及种族歧视等问题作为主题,如《布莱茨夫人信件》以及《基督与印第安人》等。

澳大利亚20世纪文学进入20世纪,澳大利亚文学创作进入其黄金时期。

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澳大利亚独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民情感。

澳大利亚文学年代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15-1945文学中最重要和广泛的形式之一是诗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悲剧和痛苦成为了主题。

在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重要作家,如卢嘉铭、约瑟夫·康拉德等。

第二阶段:1945-1965在这个时期,在战争的阴影下,作家们思考着人类文明面临的真正问题。

因此,作品中的主要关注点从传播澳大利亚文化转向了深刻的人类主题。

如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时间奖章》和科林·蒂尔的《金达莱》等。

第三阶段:1965至今在60年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兴作家,如彼得·卡里、約翰·弗恩斯等。

澳大利亚华人摘编百科

澳大利亚华人摘编百科

澳大利亚华人摘编百科澳大利亚华人是指在澳大利亚居住和工作的华裔人群。

华人在澳大利亚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

最早的华人移民是来自中国广东省的矿工,他们来到澳大利亚寻找金矿。

他们在金矿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来到澳大利亚,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和职业在澳大利亚生活。

除了矿工,华人还从事农业、建筑、餐饮、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工作。

华人在澳大利亚的经济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开设了许多企业,为澳大利亚创造了就业机会。

华人企业在澳大利亚的零售、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

华人企业的成功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华人也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贡献。

他们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的各种活动。

华人社区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吸引了许多澳大利亚人参与其中,增进了两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支持和鼓励华人社区的发展。

他们提供了各种社区服务和教育资源,帮助华人融入澳大利亚社会。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华人的法律保护和人权保障,确保他们在澳大利亚享有平等的权益。

然而,澳大利亚华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歧视问题是华人在澳大利亚生活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华人积极学习英语,努力适应澳大利亚社会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华人是澳大利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澳大利亚政府和社会应该继续支持和保护华人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同时,华人也应该积极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为澳大利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澳洲华裔文化的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澳洲华裔文化的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Ethnic Origins and Historical Memories of Chinese
Australian Culture
作者: 郭志军 向晓红
作者机构: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出版物刊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澳洲华裔文化 中澳关系 多元文化
摘要: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悠久移民文化而言,澳大利亚华裔文化属于世界“边缘文化”研究的范畴。

从19世纪的华裔契约劳工登陆澳洲到20世纪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移民浪潮,澳洲华裔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调节并不断融合中历经兴衰沉浮,以独特的生存方式抒写着其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

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作者:常建华文章来源:南开新闻网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4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生活史、地域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中,生活史研究多采用“社会生活”的概念,这是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特色。

但时至今日,有关生活史的研究也面临如何深化与拓展的问题。

当前,在生活史研究中强调“日常生活”的概念,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生活史的研究历程在我国,生活史作为现代史学出现于20世纪20—40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从风俗的角度关注民众生活。

1928年瞿宣颖在燕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历代风俗制度”一课,讲述“平民生活状况”。

在《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的“序例”中,他批评旧史学“忽以人民日用之常”。

同年,陈东原撰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一书,则直接采用“生活史”作为书名。

当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一些学者尝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把握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如郭沫若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1928)、全汉升的《宋代都市的夜生活》(1934)、傅安华的《唐代社会生活一斑》(1937)。

吕思勉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有关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断代史论著中,也设有人民生计、人民生活等专章。

当然,这一时期社会史研究中真正关注生活史的学者还是极少数,更多学者的兴趣在“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方面。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形态发展史,只有个别学者涉及生活史。

如陈直在50年代发表了《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等文章。

吴晗在50—60年代发表过一些有关古人服饰、称谓方面的普及性短文。

60年代韩国磐发表《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分析了唐代农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并判断其生活状况。

谢国桢在70年代撰写了《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开始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研究。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简介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简介

作者: 崔剑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工作
出版物刊名: 世界历史
页码: 109-109页
摘要:徐州师范大学张秋生教授的<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于1998年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由9章构成,其中第1、2、9章探讨自远古至20世纪90年代的中澳关系;第3至8章分别研究华工赴澳缘起与早期赴澳华工、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澳洲华人、澳大利亚联邦建立至二战结束时期的澳洲华人、澳大利亚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澳洲华人社团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战后澳洲华人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变迁诸问题,堪称海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澳洲华人史的力作.。

研究澳洲华人史的几部重要著作

研究澳洲华人史的几部重要著作

研究澳洲华人史的几部重要著作
王孝询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研究澳洲华人史的几部重要著作○王孝询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的历史始於1848年。

19世纪50年代,澳洲发现金矿,吸引大批华人前去淘金,最多时数达5万。

由于种族的、经济的以及生活习俗方面的原因,1855年澳洲制订出第一个排华法案。

此后,澳洲排华活动愈演愈烈...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王孝询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611.9
【相关文献】
1.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中女性史的缺失与重构 [J], 王敏
2.关于早期澳洲华人史的几个问题 [J], 张秋生
3.研究十八世纪国际关系史的重要著作——读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的内幕》[J], 韩承文
4.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 [J], 王敏
5.开拓中国禁毒史和毒品史的研究──近几年几部有关史学著作述评 [J], 吴义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剖析19世纪澳大利亚民族认同

剖析19世纪澳大利亚民族认同

作者: 王宇博[1]
作者机构: [1]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南京210013
出版物刊名: 世界历史
页码: 111-121页
主题词: 澳大利亚民族;民族认同;本土化;英国与英帝国
摘要:澳大利亚民族的生成与发展进程表现为英国移民的观念及身份由“澳大利亚英国人”演变为“澳大利亚人”的本土化。

导致这种演变的内在因素是这些移民的民族认同取向由英国渐变为澳大利亚,进而形成诸多澳洲化的特有性,主要内容包含有社会权利、“白澳”意识、母国情结、经济利益等方面。

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于19世纪期间。

探析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排华浪潮

探析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排华浪潮

耕女织 ”的传统使得入澳华人对 于牧羊人或管 屋人 的身份不
太满 意 , 因此人数增长缓慢 。 至1 8 5 0年 , 澳大利亚总人 口数达
人” ,它不仅开启 了地 区制定排华法案的蓝本 。
继两次排华运动之后 , 维多利亚当局感到势孤力薄 , 因此 呼吁其他殖 民地 区共 同排华 。 在此呼吁之下 , 南澳大利 亚率先
和重视 。同年 6月 , 兰明低地发生 排华暴动 , 这是继 1 8 6 0年 l 2月蓝滨滩事件之后 又一次暴力事件。鉴于 白人和华 人之 间
人倍 感威胁 , 他们不仅将华人视为一股不可低估 的竞争势力 ,
还在全澳掀起 了大规模 的排华浪潮。
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 ,新南威 尔士政府决定制定 与维 多利亚
需求也不断增加 。 在牧羊业丰厚利益的驱使下 , 流放犯以外 的 欧洲 自由移 民大批赴澳 。 不过 , 这些 自由移 民尚不能满足牧羊
袒 ,这些施暴 的白人矿工不仅没有受到制裁 ,还愈加肆无忌
惮, 于次 日成了澳 洲史 上第 一个 排华 组织 “ 维 多利亚矿工反华
联盟” 。
业 的发展需求 。1 8 4 0年 , 新南威尔士率先废 除罪犯流放制 , 其
经济利益冲 突愈加激烈 , 白人开始将华人视 为一股不可阻挡的竞争势力 。 此后 , 在 白澳意识和 国家意识的支配下, 澳
大利 亚人 掀 起 了一 场 轰 轰 烈烈 的排 华 浪 潮 。
关键词 : 澳大利 亚; 排 华浪潮 ; 在澳华人 ; 经济利益 ; 白澳意识
中图分 类号 : D 8 2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1 2 - 0 0 6 4 — 0 2

19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澳洲

19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澳洲

19世纪女性作家笔下的澳洲
张雯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1)005
【摘要】19世纪的澳大利亚经历了很多方面的变革,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者第一次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探索.畜牧业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澳洲开始为英国提供最优质的羊毛.淘金热的开始使黄金取代羊毛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澳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此期间突飞猛进.本文所介绍的几位白人女性作家作为这一时期的亲身经历者
脱颖而出,采用自己各自的方式用文字吸引读者关注其对澳洲殖民地的描绘,她们的文字涵盖了这片大陆瑰丽的风景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群体,还有具有开拓性,欣欣向荣的经济事业,不断发展的城镇,以及不断改良和完善的社会结构和法律政治文化.【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张雯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1
【相关文献】
1.现代女性的艰难历程——浅析“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 [J], 孟显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洲殖民时期伟大而大胆的女性作家——艾达·坎布雷特 [J], 李新新
3.男人笔下的女人女人笔下的自己--试论西方男女作家不同的女性观 [J], 王军;韩林耕
4.文本中的女人——解读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和女作家笔下的自己 [J], 张晶
5.女性的觉醒、焦虑、妥协——论女性种田文作家笔下的女性书写 [J], 刘云霞;张丽花;邢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承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承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承澳大利亚原住民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居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4万年前。

澳大利亚原住民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复杂的主题,它涉及到原住民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音乐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等方面。

原住民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原住民社会主要是由狩猎采集的部落组成。

他们在澳大利亚广袤的土地上过着游牧的生活,追逐野生动物和采集食物。

这种生活方式塑造了原住民对土地的紧密依赖和尊重。

在原住民文化中,土地被视为神圣的,是他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核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住民社会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文化群体。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样化的国家,原住民从北至南、东至西都有不同的部落和文化。

他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这种传统的方式持续了数千年。

原住民社会是一个口述传统的社会,而不是依靠书写和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原住民社会的文化传承是通过故事、歌曲和绘画等形式进行的。

故事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媒介,通过故事,原住民向后代传递着关于他们的起源、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等信息。

这些故事不仅帮助儿童学会生存技能,还传达着对环境的理解、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等。

原住民的故事也经常涉及神话和灵异现象,这些故事在他们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歌曲和音乐也是原住民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原住民的歌曲通常是用于庆祝和纪念特殊的场合,比如丰收或者传统仪式。

歌曲中的歌词传达着原住民的历史、传统和故事。

绘画是另一个重要的原住民艺术形式,通过画作,原住民可以表达他们对土地、动物和自然界的独特见解。

原住民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图案和符号,这些符号传递着特定的意义和信息。

然而,原住民社会和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对原住民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原住民的土地被侵占,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受到严重破坏。

数以千计的原住民被驱赶到边缘化的地区,生活在贫困和不公正的环境下。

19世纪后半期澳洲排华运动与澳大利亚联邦运动

19世纪后半期澳洲排华运动与澳大利亚联邦运动

19世纪后半期澳洲排华运动与澳大利亚联邦运动
王宇博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19世纪后半期,利益的接近与趋同导致在以英国移民及其后裔为主体的澳大利亚白人之间逐渐形成了愈加明确的民族认同感,进而导致澳大利亚民族国家--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这一演进过程就是澳大利亚联邦运动.而与此相伴随的澳洲排华运动则加速了澳洲各地白人之间的联系与联合,加剧了澳大利亚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分离并成为联邦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8页(P45-52)
【作者】王宇博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 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361.1
【相关文献】
1.19世纪后半期澳大利亚排华运动探析 [J], 王宇博
2.地方势力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对19世纪后期美国排华运动的再研究 [J], 王勇
3.论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地方性排华运动 [J], 吕萍;初从雪
4.澳英关系与19世纪80年代新几内亚归属问题--兼论澳大利亚联邦运动的内涵
[J], 张嵩;王宇博
5.试论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排华问题 [J], 刘莲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研究概况李瑞华一战后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社会科学起步较晚,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㊂不过,人类学和经济学却是例外,它们在19世纪就发展起来了㊂自从1788年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有关长期同外界隔绝的澳土著居民的文化㊁行为和体征等的研究便开始了㊂1840年苏格兰移民W.威斯特加斯写了几本关于土著居民历史的书;波兰探险家C.斯特泽列斯基也对土著居民进行过广泛的研究㊂W.B.斯潘塞(英国牛津大学的解剖学家,1887年成为墨尔本大学的第一名生物学教授)同吉伦一起进行了一系列人种学方面的考察,并在1899 1927年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为系统的土著居民人种学(或文化学人类)奠定了基础㊂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淘金热,导致百余万欧洲移民涌入澳大利亚㊂淘金热结束后,澳面临大批居民就业的问题,这就使一些人,特别是维多利亚州的人们为支持地方工业而力主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㊂这同当时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和不干涉主义的传统观念互相抗争㊂这方面的争论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学的发展㊂但是,尽管如此,这两门学科在20世纪以前也未能在大学中立足㊂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发展得比较缓慢的原因,据哲学家P.H.帕特里奇分析,是由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基本上是殖民地性质的,是从它的宗主国873җҗ 各国社会科学英国衍生出来的,因而比较保守㊂社会学家S.恩塞尔则认为,由于澳很多教授出身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因而带来了这两个古老大学的因循守旧的传统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㊂由于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被削弱,澳对英国的依赖发生了根本性动摇;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大规模工业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导致社会种族结构发生决定性变化㊂对这一系列新情况需要进行调査研究,因而促使澳大利亚社会科学迅速发展㊂同时,同英国及整个欧洲的关系的变化,促进了澳同亚太地区的关系,因而开展了关于亚洲语言㊁历史㊁政治㊁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教学和研究㊂战后澳高等院校发展较快㊂1950年仅有6所大学,1960年增加到9所,1980年发展到19所,学生人数由1946年的25500人增加到1980年的163156人㊂从1968年起,政府还投资建立了高等教育学院,到1980年已发展到70所,学生159466人㊂由于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的课程不同,一般说来,在大学里学习的是社会与行为科学,法律㊁教育㊁经济㊁贸易和商业等课程,在高等教育学院学习的则是与文科㊁教学㊁贸易和商业有关的课程,要精确统计出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人数比较困难㊂但澳社会科学院院长C.罗利博士1979年在亚洲社会科学理事会协会马尼拉会议上做报告时曾谈到1977年的一项统计数字:大学生共145788人,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44946人,占学生总数的31%;高等教育学院学生140312人,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为99252人,占学生总数的71%㊂从事社会科学教学的人员,1950年为225人(占大学教学人员总数的12.5%),1960年增至604人(占大学教学人员总数的24%);1979年则达到5133人,占教学与研究人员总数13727人的37%㊂二政府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视和支持㊂孟席斯政府时代建立了一个关于澳大利亚大学未来情况的调査委员会㊂在该委员会的建议下于1959年成立了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该委员。

澳洲多元文化发展历程

澳洲多元文化发展历程

澳洲多元文化发展历程
澳洲多元文化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澳洲迎来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最早来到澳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英国和爱尔兰,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习俗,对澳洲社会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澳洲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非英语背景的移民来澳洲定居。

这一政策使得澳洲迎来了大量的亚洲、非洲和中东的移民,他们带来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随着移民的增加,澳洲的社会和文化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澳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多元文化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多语言服务、支持少数族裔学校和组织、鼓励文化交流和宗教和解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澳洲的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移民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和组织。

这些社区和组织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积极融入澳洲社会,为澳洲的多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澳洲的多元文化还得到了音乐、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的推动和传播,使得澳洲的文化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然而,澳洲的多元文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移民群体在融入澳洲社会的过程中遇到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社会歧视等问题。

因此,澳洲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强移民的语言培训和文化适应,消除文化隔阂,实现真正的多元共融。

总之,澳洲的多元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努力,澳洲的移民群体逐渐融入澳洲社会,并为澳洲的多元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多元文化的发展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关注,以实现更加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探析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排华浪潮

探析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排华浪潮

探析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排华浪潮作者:廖婧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4期摘要: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的淘金热吸引了大量中国人前往。

随着在澳华人数量的增多,华人与白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愈加激烈,白人开始将华人视为一股不可阻挡的竞争势力。

此后,在白澳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支配下,澳大利亚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排华浪潮。

关键词:澳大利亚;排华浪潮;在澳华人;经济利益;白澳意识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064-02一、华人赴澳背景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但在此之前,它实际上是英国的“越洋监狱”,它的开发是从流放犯的奴隶劳动开始的。

19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牧羊业开始迅猛发展,出现了“牧羊业大潮”。

牧羊业的发展使得各农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牧羊业丰厚利益的驱使下,流放犯以外的欧洲自由移民大批赴澳。

不过,这些自由移民尚不能满足牧羊业的发展需求。

1840年,新南威尔士率先废除罪犯流放制,其它殖民地也相继停止输送流放犯。

因此,现有流放犯和新近移民仍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

鉴于劳动力的匮缺,中国人得以进入澳大利亚。

不过,“男耕女织”的传统使得入澳华人对于牧羊人或管屋人的身份不太满意,因此人数增长缓慢。

至1850年,澳大利亚总人口数达405356人,而华人人数不过1000人左右。

由于到达澳洲的华人人数并不多,且他们“明显地缓和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故并未大规模地引起白人恐慌,亚洲劳工问题的选派委员会也认为“没有对此立即采取立法行动的必要”。

因而截至1855年,在澳华人与白人度过了一段相安无事的时光。

然而,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出之后,这样的平静很快便被打破。

受淘金热吸引,中国人纷纷前往澳大利亚采掘金矿。

至1859年,在澳华人达5万人之多。

在澳华人人数的激增以及华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让白人倍感威胁,他们不仅将华人视为一股不可低估的竞争势力,还在全澳掀起了大规模的排华浪潮。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女性眼中的华人男性形象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女性眼中的华人男性形象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女性眼中的华人男性形象作者:乔瑜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2年第01期[摘要]学界对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澳洲华人形象的既有研究中主要讨论的是白人男性对于华人男性的认识,白人女性的声音被忽视和隐匿。

本文试图从与华人男性移民有过亲密关系和广泛接触的白人女性对他们的评价着手进行分析,揭示存在于另一种思维中的华人男性形象及其形成的背景,以丰富我们对于当时澳大利亚种族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澳大利亚,华人男性形象,女性视角,种族关系[中图分类号]K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2-0048-07一、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叶的澳大利亚华人形象问题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叶,澳洲经历了金矿发现至澳大利亚国家初期建设的过程。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指这段时间内,尤其是结束金矿生活后,在澳大利亚城市与乡村中各行各业谋生的华人男性,本文涉及的女性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与这些华人男性有着密切接触的澳大利亚白人女性,她们中有一部分甚至与华人结为夫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澳大利亚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澳洲华人的著述。

他们关注的重心多放在殖民地时期,他们为“白澳政策”辩护,对澳洲华人恶意中伤,竭力散布“黄祸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界与白人种族主义的立场是一致的,根本谈不上对澳大利亚华人形象问题的认识。

二战期间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调整引起了战后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关于是否应当推行“白澳政策”的大辩论。

一些澳大利亚史学家开始在论述中肯定华人对开拓和建设澳大利亚所作出的贡献。

1966年,“白澳政策”正式废除,1972年,中澳实现关系正常化。

这样的政治环境为澳大利亚史学界研究华人提供了有益的氛围,70年代末,澳大利亚出现了研究澳洲华人的热潮,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华人史研究著作问世。

澳大利亚的华人形象问题也是在这一时期被重新认识的。

国内一部分澳大利亚史研究和华人华侨史学者也对澳大利亚的华人形象问题有所讨论。

《在澳大利亚长大亚洲人》中主体性丧失回归问题论文

《在澳大利亚长大亚洲人》中主体性丧失回归问题论文

探析《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人》中主体性的丧失与回归问题摘要:《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人》是澳大利亚青年作家爱丽丝·彭的作品。

这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移民们的真实生活,比如朋友情谊、家庭琐事、谈情说爱,但作品的主题是外来移民在澳大利亚被边缘化,以及生活在“第三空间”中的移民们试图融入宿主社会的种种努力。

这本书共有62个小故事。

亚洲病(the asian disease)是其中的一篇,对这个典型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效果。

关键词:《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人》;第三空间;边缘化;主体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46-02出生在华裔柬埔寨家庭的澳大利亚青年女作家爱丽丝·彭,其祖籍是中国广东潮州,曾在中国留学,多次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与中国有着深远的渊源。

2006年,她出版了处女作《璞玉》(unpolished gem),该书一出版就登上了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了“澳大利亚图书业最佳新人奖”,“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长奖”和“时代图书奖”等多项大奖。

《在澳大利亚长大的亚洲人》(growing up asian in australia)是由爱丽丝·彭主编的一部广受欢迎的文集。

这部文集由62个小故事组成,它们的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他们有些是由于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而来到澳大利亚的亚洲人的后裔,这些人对“白澳政策”所带来的切肤之痛有着深刻的体会;有些则是刚从亚洲来到澳大利亚时间较短的亚洲人,这部分移民中的一些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白澳政策”所带来的种种不公正,但他们的生活依然深受这一政策的影响,因为虽然1972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取消了“白澳政策”,但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还有一少部分是欧亚混血儿、领养儿童等等。

这些生活背景迥异的作者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大相径庭,这也就是这62个小故事的写作水平大为不同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王㊀敏摘㊀要:㊀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澳洲淘金热带来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华人男性入澳,加剧了澳洲殖民地本已严重的性别失衡,使得 华人问题 开始浮现出来㊂海外学者传统的对19世纪澳洲华人的研究,大多基于白人种族主义立场,围绕 华人问题 展开,呈现出单向度㊁类型化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民间史料的发掘,这一领域研究开始形成自下而上的㊁更具包容性的视角,力图展现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生活史转向,形成了地方史㊁社区史㊁家庭史㊁女性史㊁微历史等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径,为中国学者介入和深化澳洲华人研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㊂关键词:㊀澳洲殖民地;华人问题;性别失衡;淘金热;社会生活史中图分类号:D634.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8634(2019)01⁃0142⁃(11)DOI:10.13852/J.CNKI.JSHNU.2019.01.015一㊁19世纪澳洲殖民地 华人问题 的产生澳洲殖民地的历史始于1770年英国库克船长抵达澳洲东海岸,宣布英国对澳洲大陆享有主权,随后英国陆续在澳洲建立了新南威尔士㊁维多利亚㊁西澳大利亚㊁南澳大利亚㊁北领地及塔斯马尼亚这六个殖民区域㊂华人与澳洲历史亦有着漫长的渊源,据传早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船队曾从帝汶岛南下,抵达今澳洲西北部㊂19世纪早期开始,已有华工零星地由香港㊁新加坡等处抵达澳洲,从事农牧业与垦殖㊂①随着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势力在中国的扩张,清王朝海禁政策日益废弛,陆续有商船将华人劳工运送到澳洲㊂1847年,由英国驻中国的德记洋行安排,一艘名为 宁罗号 (Nimrod)的商船从厦门搭载120名中国人于1848年10月2日抵达悉尼港,这是有确切记载的第一批入澳华人㊂②1852年,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在澳洲新南威尔士㊁维多利亚等地发现金矿的消息,来自欧洲㊁美国㊁中国等地的淘金者开始蜂拥而至㊂据澳大利亚学者估计,在1855 1856年间到达澳洲的华人多达27272人㊂③大多数华人淘金者来自香港和广东㊂随着华人的大批到来, 华人问题 (ChineseQuestion)开始在澳洲殖民地浮现出来,其最直接动因是来澳华人性别的严重失衡㊂19世纪50年代的华人淘金工和乡村雇工全是男性㊂据当时的人口统计,1861年,在新南威尔士约有13000名华人男性和2名华人女性,在维多利亚大约有241①②③作者简介:王㊀敏,博士,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研究员(重庆400715)㊂王省吾:‘十九世纪下半期华工在澳洲淘金谋生事略“,载‘蒋慰堂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8页㊂注:其所引述的资料来源于‘悉尼先驱晨报“1848年10月3日对 宁波号 进入悉尼港的报道㊂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㊂CharlesA.Price,TheGreatWhiteWallsAreBuilt.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1974,p.277.25000名华人男性和8名华人女性①,从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 单身汉社会 (bachelorsocieties)㊂②很难确切统计这些华人男性的婚姻状况,据文献中零星记载估计,约1/4至一半的华人男性已婚㊂③1868年,牧师杨(J.W.Young)所做的一份报告称,维多利亚殖民地18000名华人男性中,大约有8000名在中国有妻子,④也即保罗㊃苏(PaulC.P.Siu)所说的 已婚单身汉 (marriedbache⁃lor)㊂⑤无论已婚还是未婚,淘金热的确带来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华人男性入澳,加剧了澳洲殖民地本已严重的性别失衡㊂在当时澳洲白人的观念中,大量单身男性聚集是危险的㊂传统的基督教伦理认为,女性是促使男性 文明化 的力量,家庭则是保持社会正常秩序的稳定器㊂由于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华人男性被认为与大量的道德失范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联,包括强奸㊁同性恋㊁恋童癖㊁嫖娼㊁赌博㊁酗酒㊁抽鸦片等,严重影响到澳洲殖民地的安全和稳定㊂⑥同时期报纸上开始大量刊登针对华人的尖锐批评㊂从19世纪50到90年代,澳洲殖民地议会和媒体都在不断讨论如何解决华人性别严重失衡的问题㊂事实上,英国在全世界的许多殖民地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西印度群岛(WestIndies)曾出台政策,以提供财政资助等方式鼓励华人劳工携带妻子同行㊂⑦然而,鼓励华人妇女入澳并没有得到殖民地主流社会的认可,因为担心会在澳洲迅速繁衍出庞大的中国人口,其数量足以压倒欧洲白人㊂保罗㊃帕克斯(PaulPax)在1852年提出引入其他非白人女性,比如马来女性,作为华人男性的妻子㊂⑧而总体上看,基于澳洲殖民地白人社会普遍对华人的厌恶和偏见,因此不认可异族婚姻(intermarriage)是华人性别失衡问题的解决之道㊂到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正式成立,推行种族主义的 白澳政策 ,出台了‘限制移民法案“(ImmigrationRestrictionAct1901),全面禁止华人以及其他 有色人种 进入澳大利亚,可以说是持续半个世纪的对 华人问题 所形成的既定观念驱使的结果㊂二、澳洲华人研究的传统视角及其反思二战以前,澳大利亚史学界已有研究在澳华人的著述问世,主要以研究殖民地时期尤其是淘金热中的华人为主㊂不过,早期的研究大多基于白人种族主义立场,围绕 华人问题 展开,呈现出单向度㊁类型化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对澳洲华人恶意中伤,竭力散布 黄祸论 ,为 白澳政策 辩护㊂在史料运用上,主要局限于英文史料,包括殖民地时期的政府报告㊁人口统计数据㊁移民档案㊁入籍记录㊁法庭记录㊁警察记录,以及大都市报纸㊁杂志和排华集会(anti-Chinesemeeting)记录等其他出版物㊂这些文献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白人男性,受制于当时的整体社会环境或者 19世纪思维 (nineteenth-centurythinking),本身就充满了殖民主义偏见㊂如果不加批判地使用这些材料以及进行表面化的解读,对于 华人问题 的研究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偏见的引导,形成关于华人家庭生活的刻板成见㊂341王㊀敏: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harlesH.Wickens,OfficialYearBookoftheCommonwealthofAustralia,no.18,Melbourne:GovernmentPrinter,1925,pp.952-953.JenniferTing, BachelorSociety:DeviantHeterosexualityandAsianAmericanHistoriography ,inPrivilegingPositions:TheSitesofA⁃sianAmericanStudies,Pullman: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Press,1995.ReportfromtheSelectCommitteeoftheLegislativeCouncilontheChineseImmigrationBill,1858 ,JournaloftheNewSouthWalesLegislativeCouncil,Vol.3(1858).Rev.J.W.Young, ReportontheConditionoftheChinesePopulationinVictoria(1868) ,inIanF.McLaren(eds.),theChineseinVictoria:OfficialReportsandDocuments,AscotVale,Victoria:RedRoosterPress,1985,pp.31-57.PaulC.P.Siu,TheChineseLaundryman:AStudyofSocialIsolation,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1987,pp.250-271.早期澳洲殖民者对中国人的态度以及对 中国问题 的阐释,具体可参见一些学者的研究,包括:AnnCurthoys,RaceandEthnicity:AStudyoftheResponseofBritishColoniststoAborigines,ChineseandNon-BritishEuropeansinNewSouthWales,1856-1881,PhDthesis,MacquarieUniversity,1973;AlanDwight, TheChineseinNewSouthWalesLawcourts1848-1854 ,JournaloftheRoyalAustralianHistoricalSociety,Vol.73,no.2(October1987),pp.75-93;J.M.Graham, ADangerThatNoLanguageCouldMagnify:TheNewcastleMorningHeraldandtheChineseQuestion ,JournaloftheRoyalAustralianHistoricalSociety,Vol.69,no.4(March1984),pp.239-250㊂SMH,31March1854;Argus(Melbourne),26January1859;Empire(Sydney),23July1861; ChineseImmigrationAct(Des⁃patch) ,JournaloftheNewSouthWalesLegislativeCouncil,Vol.IX,PartI(1862):2.SMH,3April1852.1 个体㊁家庭以及女性群体的缺失19世纪在澳洲的华人男性被认为没有家庭生活,除非他们返回中国,或是极个别情况下妻子也移民过来㊂杨进发(C.F.Yong)认为, 缺少家庭生活是华人社区最突出的特征 ;①凯瑟琳㊃克罗宁(KathrynCronin)称华人男性 缺少女性和家庭的陪伴 ;②维维恩㊃柏雷奇(VivienSuit-chengBurrage)将 缺少家庭生活 视为一个悲剧性的因素,导致华人社区无法健康㊁正常运转㊂③这些研究基本上忽视了华人女性群体的存在 作为妻子㊁母亲㊁女儿㊁女仆或者其他雇工,同时也忽视了那些与华人男性建立亲密关系的非华人女性,包括欧洲白人女性和澳洲土著女性㊂此外,对于华人男性在中国国内的家庭,即亚当㊃麦基翁(AdamMcKeown)提出的 跨国华侨华人家庭 (transnationaloverseaChinesefamily),④早期的研究者也基本没有关注过㊂来澳华人男性的家族关系,如父子㊁兄弟㊁表亲等,都不在研究范畴之内㊂在官方报告中 华人 往往是一个匿名的群体,很少提及个体,除了极少数富有㊁杰出的华人㊂这些研究缺失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关于19世纪澳洲华人史的单向度的分析框架和巨大的信息真空,将19世纪澳洲华人史书写为没有家庭的男性的历史,华人女性㊁非华人妻子以及她们生育的孩子,都被视为奇特的例外,而非华人社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排除在历史研究的视野之外㊂如同1857年7月23日亨利㊃帕克斯在‘帝国报“(Empire)上的评论所说: (华人男性)这样一伙人完全不能适当地融入本地人口,对国民持久力没有任何意义㊂他们不能落地生根,他们无助于国家构成,他们只是他们自己㊂ ⑤2 跨种族交往(interracialrelationship)的污名化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发生亲密关系,被视为少见的㊁不符合自然天性的㊁不可接受的现象,因为华人和欧洲人之间存在着巨大而不可逾越的界限,不仅仅是基于种族㊁生理因素,更是由于文化㊁语言以及生活习性等的深刻差异㊂由于缺乏家庭生活,金矿地的中国男性经常光顾妓院,也时常引诱白人女孩㊂1881年悉尼杂志‘公告“(Bulletin)刊登了一则故事 ACelestialLothario ,讲述华人蔬菜小贩约翰(John)引诱纯洁㊁浪漫的白人女孩伊万杰琳(Evangeline),后来被女孩的哥哥发现后打跑㊂⑥这类‘公告“中的故事将华人男性类型化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贩 John ,因有机会光顾白人家庭的门廊,从而形成对上层白人女性的威胁㊂而那些与华人交往的下层白人女性,则被塑造为堕落㊁丑陋㊁遭人嫌弃的形象,由于其本身也是 社会垃圾 ,因此无助于华人男性的道德改善,最终自己也会陷入悲惨的命运㊂1861年,在悉尼郊外的 华人村 棚户区(BarkHuts),21岁的白人女孩伊丽莎㊃戴维斯(ElizaDavis)的孩子出生就夭折了,这一事件引发了殖民当局召开质询会,因为孩子的父亲迪克(Dick)是一个中国劳工㊂包括‘帝国报“在内的多家悉尼报纸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还去伊丽莎家做了实地调查,在报道中详尽描绘了这个非婚同居家庭的赤贫,以及迪克 脸色苍白,面容憔悴消瘦,衣服打满补丁 典型的华人男性形象 崇拜偶像的野蛮人㊁宗教和道德极度贫乏,整个华人村都充满了污秽㊁邪恶㊂⑦伊丽莎的故事迅速被类型化为下层白人女性与华人男性交往会带来贫穷与堕落的悲惨故事,建构了关于这一类跨种族交往的不道德话语㊂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告“等报刊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激烈言论,警示华人男性和白人女性交往以及生育混血儿,会对英国种族纯洁性造成污染,并衍生出一系列对于华人男性的道德指斥,包括频频光顾鸦片烟馆㊁嫖妓㊁引诱白人妇女等,最终在政策层面触发了限制华人移民的立法在殖民地各州先后出台㊂而像迪克和伊丽莎这样的底层男女个人的选择和声音,则被淹没在441㊀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1期㊀㊀①②③④⑤⑥⑦C.F.Young,TheNewGoldMountain:TheChineseinAustralia1901-1921,Richmond:RaphaelArtsPtyLtd,1977,p.171.KathrynCronin,ColonialCasualties:ChineseinEarlyVictoria,Melbourne:MelbourneUniversityPress,1982,p.128.VivienSuit-ChengBurrage,TheChineseCommunity,Sydney,1870-1901,Mastersthesis,MacquarieUniversity,1974,p.26.AdamMcKeown,ChineseMigrantNetworksandCulturalChange:Peru,Chicago,Hawaii,1900-1936,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1.转引自艾瑞克㊃罗斯:‘澳大利亚华人史(1880 1888)“,张威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18页㊂ACelestialLothario ,Bulletin,29January1881.参见SydneyMorningHerald(SMH),27May1861;Empire(Sydney),30May1861;SydneyMail,1June1861;GoulburnHerald,1June1861;MaitlandMercury,4June1861;Courier(Brisbane),7June1861㊂甚嚣尘上的关于异族婚姻的污名化观念之中了㊂①关于当时异族婚姻的数量很难精确统计,1868年的一份报告估计,在维多利亚大约有50 60名欧洲女性与华人男性结婚;而截至1877年,异族婚姻的数量大约为217㊂②187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南威尔士大约有350名欧洲女性与中国男性同居或结婚㊂③根据殖民地政府的婚姻登记,19世纪下半叶,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的异族婚姻数量达到1000,而据估计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非婚同居的数量与此相当或者更多㊂④可以与上述统计相互对照的是关于混血儿的人口统计,1901年,新成立的澳大利亚联邦总共有约3000个有中国血统的混血儿,主要居住在新南威尔士(1041)㊁维多利亚(1002)和昆士兰(800)㊂⑤这些混血儿被贴上 杂种 (hybridorhalf-caste)的标签,代表着虚弱㊁危险和污染,破坏了纯洁的欧洲血统,是不同种族相遇的负面结果㊂鉴于当时存在华人后裔因害怕被歧视而隐瞒血统的情况,上述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了㊂安㊃柯托伊斯(AnnCurthoys)㊁克罗宁㊁安得烈㊃马库斯(AndrewMarkus)等学者的研究中注意到,对种族混合的恐惧使得殖民地时期的白人主流社会对华人以及跨种族交往持有非常负面的刻板成见,即认为华人男性由于缺乏家庭生活,导致普遍的道德堕落,而只有同样贫穷㊁堕落的白人女性才会选择与他们结合㊂⑥三、社会生活史转向下的几个新研究路径二战以后,由于国际移民的增多,澳洲学者对于华人移民群体的兴趣也与日俱增㊂1966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宣布废除 白澳政策 ,推行种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㊂1972年,中澳实现关系正常化㊂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促使澳洲学术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一个研究华人移民史的热潮,并开始有意识地反思以往研究中的种族歧视和对少数族裔的偏见㊂这样一种研究立场的根本转折形成了澳洲华人移民研究的鲜明特色㊂首先是一些学者作为华人后裔,对华人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刻的了解,做了开创性的研究㊂比如吉恩㊃基廷斯(JeanGittins)于1981年在墨尔本出版‘从中国来的淘金者:金矿场上华人的故事“(TheStoriesoftheChineseonGoldfields),以写实手法再现了澳洲金矿场的华人生活㊂⑦基廷斯出生于香港,并在香港度过了前半生,父亲是一个颇有名望的华人㊂抗日战争期间,她曾被日本囚禁了4年,战后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㊂由于从小就听家族长辈讲澳洲淘金华人的故事,她的这部介于传记文学与历史研究之间的作品,充满了真实可感的细节㊂还有像马来西亚华裔学者杨进发,先在新加坡上学,后去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年移居澳大利亚,在南澳佛林德斯大学任教,主讲东南亚华侨史和中国近现代史㊂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社会史著作‘新金山:澳大利亚华人1901 1921年“(TheNewGoldMountain:TheChineseinAus⁃tralia1901-1921),以比较开阔的视野考察了澳洲华人社会的政治组织㊁经济团体㊁文化生活等㊂⑧华裔学者亨利㊃陈(HenryChanMin-his)出生于移民商人家庭,他大学毕业后辗转于新西兰㊁澳大利亚㊁英国等的大学,从事历史学的教育与研究,尤其致力于对华人移民史的研究,并参与541王㊀敏: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①②③④⑤⑥⑦⑧KathrynCronin,ColonialCasualties:ChineseinEarlyVictoria,p.128.J.W.Young, ReportontheConditionoftheChinesePopulationinVictoria(1868) ,inIanF.McLaren(eds.),TheChineseinVic⁃toria:OfficialReportsandDocuments,AscotVale,Victoria:RedRoosterPress,1985,pp.31-57;JohnF.Horsley, TheChineseinVictoria ,TheMelbourneReview4(JanuarytoOctober1879),p.422.EdmundFosbery, InformationRespectingChineseResidentinthecolony ,NewSouthWalesLegislativeAssemblyVotesandProceed⁃ings,1878.KateBagnall,GoldenShadowsonaWhiteLand:AnExplorationoftheLivesofWhiteWomenWhoPartneredChineseMenandTheirChil⁃dreninSouthernAustralia,1855-1915,PhDthesis,UniversityofSydney,2006,section2andAppendix1.CharlesH.Wickens,OfficialYearBookoftheCommonwealthofAustralia,no.18.AnnCurthoys,RaceandEthnicity:AStudyoftheResponseofBritishColoniststoAborigines,ChineseandNon-BritishEuropeansinNewSouthWales,1856-1881;KathrynCronin,ColonialCasualties:ChineseinEarlyVictoria;AndrewMarkus,FearandHatred:PurifyingAustraliaandCalifornia1850-1901,Sydney:Hale&Iremonger,1979.JeanGittins,TheDiggersfromChina:TheStoryofChineseontheGoldfields,Melbourne:QuartetBooks,1981.杨进发:‘新金山:澳大利亚华人1901 192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㊂推动了一些探索历史遗迹的项目㊂1993年,他提出在澳大利亚中国社区研究中引入女性㊁婚姻㊁家庭等视角,并在2001年开创性地提出 侨乡路径 (Qiaoxiang/nativeplaceApproach),①即对19世纪澳洲华人的研究不能仅局限在澳洲,还需要返回中国,追溯华人与其故乡的关联,将中国家庭生活与文化传统纳入研究视域之内㊂其次,也有一些与华人并无血缘关联的澳洲学者,纯粹基于个人经历或学术志趣,介入了这一领域研究,比如沃伦岗大学历史学者凯特㊃巴格纳尔(KateBagnall),1997年从悉尼大学毕业后,曾到中国珠海做了一年英文教师,由此对中国语言㊁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㊂珠海是近代华人移民的重要来源地,于是,当她返回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时,便选择了新南威尔士的华人移民家庭作为研究方向,进行了持续20多年的研究,并多次访问珠江三角洲,寻找华人移民与其故乡的历史关联㊂此外像克罗宁这样对华人持同情态度的学者,1982年出版‘殖民地的受害者:早期维多利亚州的华人“(ColonialCasualties:ChineseinEarlyVictoria),深入探讨维多利亚欧籍白人与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呈现了华人移民在殖民地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㊂历史学者约翰㊃菲茨杰拉德(JohnFitzgerald)在他的‘白色的大谎言“(BigWhiteLie)一书中,亦对华人的历史贡献持肯定态度,认为华人移民是澳洲历史的组成部分,反对澳洲历史学界长期以白人为中心的历史论断㊂这些研究致力于反思和抨击早期华人史研究中的种族歧视和男权主义倾向,或者称之为单一的 盎格鲁-撒克逊 精英主义框架,力图建构多元文化的历史叙事㊂他们总体上理解华人移民的困境,肯定华人对澳洲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认为长期以来对19世纪澳洲华人生活的解读并不是基于华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存在着大量的缺失和误读,因此试图通过对华人生活史资料的深入挖掘,呈现真实的华人生活,改变以往研究中将华人群体边缘化㊁污名化的状况㊂新一轮研究中,除了对已有的英文文献进行再审视与再利用之外,大量民间史料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包括中文资料㊂比如澳洲华人庙宇记录㊁商业信息㊁家族文献等;在澳商会㊁领事馆㊁同乡会等华人机构记录;华人社区㊁华人后裔访谈㊁调查等构成的口述史资料;照片㊁图绘㊁信件㊁日记㊁自传㊁私人文件等中英文个人资料;以及考古㊁物质文化㊁历史景观资料等,比如,乡村墓地是19世纪华人生命史最直接的证明,每一个墓碑都昭示着一个曾经在澳洲土地上存在的鲜活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被概念化的㊁模糊的群像的一部分㊂此外,1992年开始启动的澳大利亚报纸计划(AustralianNewspaperPlan),搜集㊁整理大量的老报纸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放到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上,供公众免费检索和使用,其中包括曾经散落各地的乡村报纸㊁社区报纸㊁家族报纸等㊂②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淘金热中,由于大量华人移民的到来,金矿地开始出现了中文报纸㊂1856年,英国人罗伯特㊃贝尔(RobertBell)在墨尔本附近的金矿区巴拉腊特(Ballarat)创办‘唐人新文纸“(TheChineseAdver⁃tiser),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英汉双语报纸,后改称‘番唐人新文纸“,之后又更名为‘英唐招贴“,这也是 澳大利亚报纸计划 中已经数字化上网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其余两份是‘广益华报“(ChineseAustralianHerald,1894 1923)和‘爱国报“(ChineseTimes,1902 1922)㊂③这些报纸尽管刊载的信息量有限,且多以广告㊁商品信息为主,但也成为研究19世纪华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㊂同时,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也数字化处理了大量殖民地时期和 白澳 时期的档案文献㊂这些史料的拓展改变了以往白人男性中心主义的㊁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开始形成自下而上的㊁将中国社区和华人个体置于研究中心地位的更具包容性的视角,力图展现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生活史转向,并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径㊂1 地方史和社区史路径对悉尼㊁墨尔本等大都市唐人街和其他华人聚居区,以及澳洲腹地许多小镇地方史资料的发掘,填补了以往史料的一大空白㊂尤其是那些在641㊀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1期㊀㊀①②③H.D.Min-hisChan, BecomingAustralasianButRemainingChinese:TheFutureoftheDownUnderChinesePast ,inHenryChanetal.(eds.),TheOverseasChineseinAustralasia:History,SettlementandInteractions,TaipeiandCanberra:InterdisciplinaryGroupforAustralianStudies,NationalTaiwanUniversityandCentrefortheStudyoftheChineseSouthernDiaspora,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2001,p.9.王敏:‘国家架构下澳大利亚报纸的 众筹 运作“,‘编辑之友“2017年第8期㊂KateBagnall, EarlyChineseNewspapers:TrovePresentsaNewPerspectiveonAustralianHistory ,19February2015,http://www.nla.gov.au/blogs/trove/2015/02/19/early-chinese-newspapers.19世纪50到80年代淘金热中兴起的著名小镇,如比奇沃思(Beechworth)㊁桑德赫斯特(Sandhurst)㊁巴拉腊特(Ballarat)㊁英迪戈(Indigo)等,是华人最集中的地方,留存了许多历史资料和遗迹㊂大量地方性报纸㊁社区报纸等,也提供了丰富的19世纪华人生活史资料㊂在南澳土生土长的作家㊁曾经做过乡村报纸记者的莉兹㊃哈弗里(LizHarfull),多年来致力于搜集和整理自己家乡的史料,其中之一便是对南澳小镇罗布(Robe)的研究㊂罗布是淘金时代一个非常特殊的华人中转枢纽㊂1855年6月,维多利亚当局通过了限制华人移民法案,规定来澳船只每10吨位准载华人1人,入境华人每人须交人头税10英镑,这是澳洲历史上第一部排华法案㊂①但由于当时澳洲还未建立独立的国家,几块殖民地各自为政,华人为了避开维多利亚的入境限制,转而从最靠近维多利亚的罗布登陆,然后再经过400多公里的丛林小道步行到维多利亚的金矿场㊂从1856年3月到19世纪60年代早期,总计约16000名华人在罗布登岸㊂罗布原本只是一个经营羊毛出口的小港,镇上没有银行,刚刚建好了电报站,有两家旅馆,常住居民只有200人㊂大量华人涌入对宁静的罗布小镇造成了剧烈的震荡和冲击㊂华人在这里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在漫长而艰难的徒步旅程中又遭遇了什么?哈弗里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提出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线索㊂②巴里㊃麦高文(BarryMcGowan)长期致力于研究新南威尔士著名淘金地布雷德伍德(Braid⁃wood)的华人淘金史,③后来由于参与新南威尔士一个大型的历史遗迹考察项目 追寻龙 (TrackingtheDragon),开始接触到大量新南威尔士华人的历史遗迹,包括散布于新南威尔士乡村的华人市场㊁种植园㊁店铺㊁墓地㊁老宅㊁矿场以及各种手工制品等,开始寻求以经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来解析金矿地的华人生活㊂麦高文观察到华人和欧洲人在经济㊁生活等各方面相互依赖,通过联姻㊁信仰基督教㊁共同参与慈善活动等,形成当时澳洲殖民地少有的种族融合的良好状态㊂④另一位历史学者凯文㊃雷恩斯(KevinRains)的研究与此相类㊂雷恩斯运用社会能动性和网络理论(socialagencyandnetworktheory),对库克城(Cooktown)的华人社区进行解析㊂⑤1873年北昆士兰约克角发现金矿,大量人口开始涌入,库克城作为金矿区的商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㊂淘金热之初,金矿区只有30个华人,是从昆士兰中部内陆长途跋涉过来的,到1875年,华人人口猛增至9000人,远远超过了欧洲人口(5000人),以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子为主㊂传统研究将华人总体上视为外来者或旅居者,对当地经济㊁社会毫无贡献,华人社区是同质化的㊁保守的㊁封闭的,与当地社会的交往和互动相当有限,拥有少得可怜的社会权利,行为方式主要由种族决定,这些结论在社会能动性和网络理论研究下受到挑战㊂雷恩斯具象地考察了库克城的华人社区关系网络,发现同乡㊁亲属(包括拟制亲属关系)㊁商业伙伴等关系盘根错节,事实上形成了具有能动性的㊁积极参与的社区形态㊂尽管与欧洲人占据着装备业㊁酒业㊁畜牧养殖业等不同,华人主要从事店铺经营㊁蔬菜食品贸易等,但两个社区之间的确存在着紧密关联和相互依赖㊂同时,华人与欧洲人不仅存在经济驱动下的暂时友好关系,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交往,包括婚丧嫁娶㊁孩子出生庆典㊁打官司㊁入籍申请等,形成长期的合作和友谊㊂雷恩斯还通过解析华商杰米㊃阿福(JimmyAhFoo)的个人生涯,揭示出华人与欧洲女性结婚,既通过 同化策略 (strategyofas⁃similation)融入欧洲社区,也在某种程度上继续保741王㊀敏:19世纪澳洲华人研究及其社会生活史转向①②③④⑤DavidHill,Gold:TheFeverthatForeverChangedAustralia,NorthSydney,NewSouthWales:WilliamHeinemann,2010,pp.194-238.LizHarfull, GuichenBayandtheChineseLandings ,inAlmostanIsland:theStoryofRobe,Adelaide:WakefieldPress,2013.BarryMcGowan, ReconsideringRace:TheChineseExperienceontheGoldfieldsofSouthernNewSouthWales ,AustralianHistoricalStudies,no.124(October2004),pp.312-322; TheChineseontheBraidwoodGoldfields:HistoricalandArchaeologicalOpportunities ,Jour⁃nalofAustralianColonialHistory,Vol.6(2004),pp.35-58; TheEconomicsandOrganisationofChineseMininginColonialAustralia ,Aus⁃tralianEconomicHistoryReview,Vol.45,no.2(July2005),pp.119-138.BarryMcGowan, FromFraternitiestoFamilies:TheEvolutionofChineseLifeintheBraidwoodDistrictofNewSouthWales,1850s-1890s ,ChineseSouthernDiasporaStudies,no.2(2008),pp.4-33.KevinRains, WebsofAssociation:ExaminingtheOverseasChineseSocialLandscapeofEarlyCooktown ,ChineseSouthernDiasporaStudies,Vol.6(2013),pp.25-44.持了自己的华人认同以及同华人社会的关系纽带,最终摆脱了 旅居者 的身份而成为定居者㊂同时,这样的异族婚姻生育的子女,可以进入当地小学接受教育,与当地孩子建立亲密的交往,这些儿童也因此成为种族沟通的重要纽带㊂总的来看,雷恩斯和麦高文等学者的研究打破了以往关于华人社区的刻板成见,呈现出一个具有能动性㊁复杂性㊁多维度的19世纪澳洲华人社区形象㊂2 家族史路径由于长期的 白澳政策 ,华人移民后裔为避免被歧视,往往有意识地毁掉自己的家族印记,包括放弃中文姓氏,改为英文姓氏,烧掉有华人祖先的家族照片等,造成了许多家族史资料散佚,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华人家族面临的一大困境㊂而随着人口的流动迁移,许多华人家族的老宅㊁店铺㊁庙宇㊁墓碑等都不复存在㊂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地方史㊁口述史资料的发掘,华人家族史资料也一点点被搜集和整理出来,许多不为人知的家族故事浮出水面,澳洲华人的家族史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㊂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拉格㊃洛赫(MoragLoh)和克里斯蒂娜㊃拉姆齐(ChristineRamsay)开创性地访谈了33个历史悠久的澳洲华人家族,推出 生存和庆典 (SurvivalandCelebration)摄影展览及相关论著,回顾了华人在澳洲定居最初100年的历程,尤其突出了对华人女性的关注㊂①几乎同时,华人后裔莫妮卡㊃坦基(MonicaTankey)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自己家族故事的文章,她的祖先1851年从中国来到新南威尔士㊂②随后,波琳㊃鲁尔(PaulineRule)㊁黛娜㊃黑尔斯(DinahHales)㊁桑迪㊃罗布(SandiRobb)等学者也开始从家族史视角切入了对澳洲华人的研究㊂③麦高文对布雷德伍德金矿地四个华人家族发展史的解析认为,华人男性与欧洲女性的婚姻并非以往研究中所说的 不道德的稀有之事 ,而是更加常见㊁稳定,并使华人得以成功地融入欧洲白人主流社会,成为种族之间沟通的桥梁㊂④这些建立在家族成员自身感受基础上的研究,打破了以往关于华人家族的单一维度解读,呈现出更鲜活㊁生动㊁复杂的面相㊂巴格纳尔对华人盛氏家族(Shing)的研究,主要结合了访谈家族后裔威尔玛㊃康罗伊(WilmaConroy)的口述史资料,以及家族早期居住地㊁维多利亚淘金热中兴起的小镇英迪戈的地方史资料,包括邮局目录中的英迪戈店铺记载,官方记录中的家族成员出生㊁死亡㊁结婚等信息以及地方报纸中的零散报道㊂康罗伊是华人查尔斯㊃盛(CharleschinShing)和 盎格鲁-华人 混血儿杰茜(JessieShing)的孙女,她详尽地回忆和描述了这个家族在英迪戈经营店铺和庙宇的生活场景㊂中国式庙宇是当时澳洲乡村和金矿区常见的风景,19世纪中叶开始建造了几百座㊂1925年查尔斯㊃盛去世,庙宇终因无人打理而关闭,家族成员迁往悉尼定居㊂⑤饶有趣味的是,1898年有几份地区报纸都刊登了关于19岁的杰茜打伤丈夫查尔斯的报道,杰茜被告上法庭时称自己当时喝醉了㊂⑥这生动呈现出了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交往的另一重面相,即可怜而非威胁性的形象㊂同时期悉尼杂志‘公告“和‘帝国报“上亦有过类似故事,华人男性由于孤独㊁缺少朋友㊁不太会说英语,以至于无法控制他们那些孔武有力㊁缺少教养的841㊀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1期㊀㊀①②③④⑤⑥MoragLoh, CelebratingSurvival-AnOverview,1856-1986 ,ChristineRamsey, MostlyCelebration-AStudentWhoStayed ,inM.LohandC.Ramsey(eds.),SurvivalandCelebration:AnInsightintotheLivesofChineseImmigrantWomen,EuropeanWomenMarriedtoChineseandtheirFemaleChildreninAustraliafrom1856to1986,Melbourne:Self-Published,1986.MonicaE.Tankey, ABlueprintforAction ,AustralianJournalofChineseAffairs,no.6(July1981),p.189.PaulineRule, ATaleofThreeSisters:Australian-ChineseMarriagesinColonialVictoria ,inKeePookongetal.(eds.),ChineseinOceania,Melbourn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ChineseandTheirDescendantsinAustralasiaandthePacificIslands,ChineseMuseumandVictoriaUniversityofTechnologyCentreforAsia-PacificStudies,2002;DinahHales, LocalHistories:Chinese-EuropeanFamiliesofCentralWesternNewSouthWales,1850-1880 ,JournalofAustralianColonialHistory,no.6(2004),pp.93-112;SandiRobb, Myths,LiesandIn⁃visibleLives:EuropeanWomenandChineseMeninNorthQueensland ,Lilith,no.12,pp.95-109.BarryMcGowan, FromFraternitiestoFamilies:TheEvolutionofChineseLifeintheBraidwoodDistrictofNewSouthWales,1850s 1890s ,pp.4-33.KateBagnall, LandscapesofMemoryandForgetting:IndigoandShekQueyLee ,ChineseSouthernDiasporaStudies,Vol.6(2013),pp.7-24.IntercolonialTelegrams:FromMelbournePapers ,Mercury(Hobart),2April1898; GeneralNews ,CamperdownChronicle(Laun⁃ceston),2April18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