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变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14.09.1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复习
课题: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复习学案一、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实质。
2、掌握反应热和焓的概念。
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3、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焓变。
二、知识点扫描:填出考点一、二、三、四所缺的内容。
三、知识点解析与典例精讲:考点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概念:2、符号:3、单位:4、测量仪器:5、计算公式:6、反应热的分类主要有、。
(1)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1);△H=-57.3kJ/mol例1、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若上述HCl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0C-1),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则该中和∆= kJ/mol(均填表达式)。
反应放出热量为KJ/mol,H(5)该实验常用0.50mol/lHCl 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
NaOH的浓度大于HCl 的浓度的作用是。
当室温低于100C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
(6)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焓变--反应热复习课练习题总结带答案
1. 以下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选项是()B.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固可知:C(金刚石, s)===C(石墨, s)H<0 C.已知:2SO(g) +O2(g)2SO3(g)H=-98.3 kJ/mol。
将1 mol SO2和 0.5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足反响,放出49.15 kJ 的热量D.在 101 kPa,25 ℃时, 1 g H2完整焚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 kJ 的热量,则氢气的焚烧热为241.8 kJ/mol2.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烷的焚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890.3 kJ·mol-1CH4(g) +2O(g)===CO2(g) +2HO(g)B.500℃、 30 MPa下,将 0.5 mol N(g) 和 1.5 mol H(g) 置于密闭22容器中充足反响生成NH3(g) 放热 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 (g)H=-38.6 kJ·mol-1C.HCl和 NaOH反响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响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在 101 kPa 时, 2 g H 完整焚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2氢气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g) + O2(g)===2H2O(l)H=-571.6 kJ ·mo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需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C.表示反响所放出或汲取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 (g) +O(g)===2H O(l)22H=-483.6 kJ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SO(g) +2O(g)=SO (g)H=-98.321232kJ·mol -1,现有 4 mol SO2参加反响,当放出314.3 kJ热量时, SO2的转变率最靠近于 ()A.40%B.50% C .80% D .90%5. 已知: C(金刚石, s)隔断空气C(石墨, s)H=-1.9 kJ/mol 高温、高压C(金刚石, s) +O(g)===CO(g)H221C(石墨, s) +O2(g)===CO2(g)H2依照上述反响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H1=H2 B .H1>H2C.H1<H2 D .金刚石比石墨稳固6.往常人们把打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汲取的能量当作该化学键的键能。
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第一章章节复习要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第一章章节复习要点化学反应与能量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第一章章节复习要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第一章章节复习要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2O与NH4Cl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5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第一章章节复习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学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讲义:专题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焓变 含解析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能量转化形式及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2)依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下列图中,图1表示放热反应,图2表示吸热反应。
(3)N2(g)+O2(g)===2N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mol N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946_kJ;1mol O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98_kJ;2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1264_kJ;则N2(g)+O2(g)===2NO(g)的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0_kJ。
2.反应热、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
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0(填“<”或“>”,下同)。
(2)吸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ΔH>0。
4.有下列反应:1氧化钙与水反应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3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4燃烧煤炭取暖5钠与水反应⑥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其中为吸热反应的是2⑥,放热反应的是1345。
归纳总结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2.焓变与物质化学键断裂与形成的关系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3.焓变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高三焓变知识点
高三焓变知识点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一年,而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在复习过程中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焓变作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焓变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焓变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发生变化时,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用符号ΔH表示,其中Δ表示反应前后的差值。
焓变可分为三种类型:∆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而∆H=0则表示无焓变反应。
焓变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热平衡原理,即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与焓变之间的关系ΔG=ΔH-TΔS,其中ΔG为吉布斯自由能变化,T为温度,ΔS为体系的熵变。
通过ΔG和ΔS的已知值,可计算出焓变的数值。
二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数值,通过配平方程式,利用热平衡关系计算焓变。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热,从而推导出焓变的数值。
高三学生在复习焓变的过程中,还需了解焓变的应用。
焓变在能量转化、燃烧反应、热力学循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焓变可以解释反应物和生成物产生的能量差异;在燃烧反应中,焓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燃烧反应的放热性质,从而控制反应过程;在热力学循环中,焓变则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系统的热效率等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高三焓变是化学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掌握焓变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理解焓变的含义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优化实验操作,提高化学实验和应用方面的能力。
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对焓变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因此,希望各位高三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焓变知识,巩固相关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真正提高在化学领域的能力。
焓变复习 原电池电解池14.09.06-13 - 副本 (6)
学生姓名 年 级学前应知:一、学习目标:对焓变的复习,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与运用(06)对电解池原理的理解运用(13) 二、重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06) 对电解池原理的理解(13) 三、难点:电解池原理的运用,对不同类型的电池理解与运用(06)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13)学习过程: 相关考点分析: 专题1 第1单元 第1课时1.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H 2O(g)===H 2O(l) ΔH =-44.0 kJ·mol -1B .2HI(g)===H 2(g)+I 2(g) ΔH =+14.9 kJ·mol -1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 的化学反应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2.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12H 2(g)+12I 2(g)===HI(g) ΔH =26 kJ·mol -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 氢气和1 mol 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 kJ 的热量B .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 kJ 的热量C .1 mol H 2(g)与1 mol I 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的HI 气体需吸收52 kJ 的热量D .1 mol H 2(g)与1 mol I 2(g)完全反应放出26 kJ 的热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焓变是指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负值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SO 2+O 22SO 3 ΔH =-196.6 kJ·mol -1B .C(g)+O 2(g)===CO(g) ΔH =393.5 kJ·mol -1 C .H 2(g)+12O 2(g)===H 2O(g) ΔH =-241.8 kJD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5.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1,H—N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ΔH=-92.4 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 kJ·mol-1B.946 kJ·mol-1 C.649 kJ·mol-1D.869 kJ·mol-16.(实验题)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焓变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二、化学反应的焓变(一)焓与焓变1、焓(H ):【注意】① 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2、焓变(△H ):(1)单位:(2)表达式:△H>0 或“+” 反应(3)△H△H<0 或“—” 反应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 能量。
放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 能量。
(4)对于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若只存在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表示为: (Q p为等压反应热)反应焓变示意图(二)热化学方程式 焓1、定义:【举例】H 2(g)+12O 2(g)=H 2O(l) △H (298K)= -285.8kJ•mol —1的意义:【交流与讨论】(1)、 △H 的单位中 mol —1的含义是什么?(2)、 观察下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12O 2(g)=H 2O(g) △H (298K)=—241.8kJ•mol —1② H 2(g)+12O 2(g)=H 2O(l) △H (298K)=—285.8kJ•mol —1③ 2H 2(g)+O 2(g)=2H 2O(l) △H (298K)=—571.6kJ•mol —1试回答: 为什么① 中的△H 的值要比②中的 △H 值要大? ③中的△H 的值为什么是②中的 △H 值的2倍?(3)、 298K ,101kPa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H= -92.38kJ/mol 。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g)和3 mol H 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 ,其原因是什么。
第1章单元复习
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一章单元复习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知识总结二. 重点、难点:1. 掌握本章知识的重点2. 将知识综合运用3. 相关计算方法的掌握三. 具体内容:1. 反应热和焓变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 中和热概念的理解4.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5. 燃烧热的概念理解6.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7. 能源问题【典型例题】[例1] 已知25℃和101KP 时① CO (g )+ 1/2 O 2(g )====CO 2(g )ΔH 1 = -283.0 kJ/mol② H 2(g )+ 1/2 O 2(g )====H 2O (l )ΔH 2= -285.8 kJ/mol③ C 2H 5OH (l )+ 3 O 2(g )==== 2 CO 2(g )+ 3 H 2O (l )ΔH 3=-1370kJ/mo l试计算2CO (g )+4 H 2(g )==== H 2O (l )+C 2H 5OH (l )的ΔH 4答案:-339.2 kJ/mol解析: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
[例2] (1)P 4(s ,白磷)+52410O g P O s ()()=∆H kJ mol 129832=-./ (2)P s O g P O s ()()(),红磷+=54142410∆H kJ mol 27385=-./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P s P s 44(),白磷(,红磷)=∆H kJ mol =-292./;红磷;低解析:考察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来比较物质的能量。
[例3] 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TiO 2TiCl 4−−−−→−Ar C /800/0镁Ti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1H ∆=-393.5 kJ ·mol -1② 2CO (g )+O 2(g )=2CO 2(g ) 2H ∆=-566 kJ ·mol -1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3H ∆=+141 kJ ·mol -1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
高二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提纲
高二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提纲高二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一节焓变与反应热一、焓变与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理解反应热应注意几点:单位: kJ/mol或kJ?mol-1描述的对象: 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测定条件:一定条件(温度、压强)下概念适用范围:任何反应;反应热的测量仪器叫量热计.2.焓:用于描述物质内能的物理量。
用H表示。
3.物质不同,内能不同,焓(H)的值也不同。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时,焓(H)也在变化,物质焓(H)的变化称为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用△H表示。
单位:kJ/mol或kJ?mol-1.(mol-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相同.) △H=H(反应物)-H(生成物)4.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若反应在恒温、恒压(敞口容器)的条件下进行,此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高中化学一般认为:反应热=焓变。
5.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两种形式:当?H为“-”(△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H0)时,为吸热反应记住:正吸负放反应热产生的原因(从微观或宏观两个角度认识)(1)从键能的变化来认识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② 旧键断裂需要能量,新键形成会能量。
③ 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时释放的能量△H 为“—”或△H 0吸热反应: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时释放的能量△H 为“+”或△H 0④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例析:实验测得有如下键能数据:H-H436 kJ/mol;Cl-Cl243 kJ/mol; H-Cl431 kJ/mol又知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从微观角度应如何解释?(2)从内能的变化来认识: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体系能量降低,反应放热《化学反应原理》中段考试复习提纲(有些表格图片贴不上,稍后整理) - 韩东辉化学教育在线 - 韩东辉化学教育在线△H = ∑E生成物—∑E反应ΔH<0②反应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体系能量升高,反应吸热注意:①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与反应吸放热无直接关系②反应热由化学键破坏与形成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能量决定③温度决定物质的存在状态影响物质的键能,反应热与外界条件有关.《化学反应原理》中段考试复习提纲(有些表格图片贴不上,稍后整理) - 韩东辉化学教育在线 - 韩东辉化学教育在线△H = ∑E生成物—∑E反应物ΔH > 0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最新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焓变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第一节反应的焓变复习教案本节教材在习了反应中的能量变的知识基础上,对反应热进一步深认识,引入含的定义,再进一步分析反应中的物质的焓变,最后用热方程式表示出反应中涉及物质变及焓变。
一、教目标1.知识与技能(1)反应中物质变和能量变的实质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了解焓的定义,了解过程中的焓变,掌握热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论知识的美。
(3)增强认识世界的信心。
二、教分析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放在对焓的解及热方程式的书写上。
三、重点、难点1.知识上的重点、难点教重点:焓、焓变的含义;焓变与反应吸热、放热的关系;热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难点:焓的概念的解;热方程式的书写。
2.方法上的重点、难点习焓以及焓变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具体实例提出问题、分层剖析、形成概念。
四、教方法探究法,引申法,问答法,阅读法,讲练法。
五、教过程设计【引入课题】我们知道:一个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的分解反应、氯铵固体与氢氧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要点 (有解析)
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要点(有解析)要点一、焓变反应热1、焓变反应热(1)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H,单位kJ/mol。
焓变:某一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
符号△H,单位kJ/mol。
(2)反应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某一化学反应,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kJ/mol。
若该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2、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H =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H > 0 (或为“+”)时,为放热反应,△H < 0 (或为“—”)时,为吸热反应,(2)宏观角度①放热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吸热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图所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注意①同类型物质化学键总键能越大,物质稳定性越高,物质能量也越低。
②等量的同种物质的能量:气态 > 液态 > 固态。
【练习】1.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化学键Si—Cl H—H H—Cl Si—Si键能(KJ/mol) 360 436 431 176计算反应:SiCl4(g)+2H2(g)==Si(s)+4HCl(g) ΔH=______________kJ/mol。
【解析】ΔH=4×360 kJ/mol+2×436 kJ/mol-2×176 kJ/mol-4×431 kJ/mol=+236 kJ/mol【答案】+236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化学键Si—O O=O Si—Si键能(KJ/mol) 460 498.8 176计算反应:Si (s)+O2(g)=== SiO2(s) ΔH=______________kJ/mol。
【解析】ΔH=2×176 kJ/mol + 498.8 kJ/mol-4×460 kJ/mol =-989.2 kJ/mol【答案】-989.23.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化学键C-H O-H C=O H-H键能(KJ/mol) 414 464 803 436计算反应: CH4(g)+2H2O(g)== CO2(g)+4H2(g) ΔH=______________kJ/mol。
高二化学焓变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二化学焓变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二化学学习最困难的是化学反应的焓变,提到这个大家都觉得很难。
以下是小编整理高二化学焓变的知识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1-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 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 H 表示。
(2)反应焓变 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 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H 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H 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 H(298K)=-285.8kJ 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 H, H的单位是J mol-1或 kJ mol-1,且 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 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2-反应焓变的计算(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 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 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 fHm 计算反应焓变 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H=[c fHm (C)+d fHm (D)]-[a fHm (A)+b fHm (B)]脱贫攻坚心得体会_扶贫工作心得感悟5篇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希望就这样长大作文800字小树是慢慢长高的;小花是慢慢绽开的;太阳是慢慢升起的;夜晚是慢慢降临的;我是慢慢长大战胜挫折记叙文800字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成长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挫折是人高二数学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5篇相信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会认为数学是理科,所以没必要死记硬背。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焓变(2019年12月整理)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H):是与体系的内能、压强、体积有关的一个 物理量 2.焓变(△H) : △H=H生成物-H反应物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果不做非体积 功(即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即:Qp= △H ∵ Qp>0为吸热反应,Qp<0为放热反应
kPa时不写)一般不写其他反应条件;不标明生成沉淀 或气体符号。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g表示 固体、液体、气体。
3) ΔH后要注明反应温度,ΔH的单位为J·mol-1或 KJ·mol-1
4)ΔH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计量数 加倍时, 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 ΔH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 当ΔH >0时,为吸热反应。 当ΔH <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交流研讨
下列方程式属于热化学方程式:
H2 ( g )+I2
(g)
200 ℃
====
101 kPa
2HI
(
g
)
ΔH = -14.9 kJ/mol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源自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5)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不表示 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6) 可逆反应的ΔH表明的是完全反应时的数据。
例题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SAT真题 https:///sat-zhenti SAT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 科 目 授课进度 年 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学前应知:一、学习目标: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对焓变的理解 二、重点: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三、难点:焓变的计算学习过程:相关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能是二次能源B . 水力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为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C .―369.2kJ·mol -1D .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H = ―571.6 kJ /molD .H 2(g)+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25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 <196.64kJD . >196.64kJ 10.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 ―Q 1 KJ/mol 2H 2(g)+O 2(g)==2H 2O(g) △H = ―Q 2 KJ/mol 2H 2(g)+O 2(g)==2H 2O(1) △H = ―Q 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A . 0.4Q 1+0.05Q 3B . 0.4Q 1+0.05Q 2C . 0.4Q 1+0.1Q 3D . 0.4Q 1+0.1Q 211.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 2)的形成C .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 的排放D .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12.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把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 .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D .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少13.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12O 2(g)=CO(g) △H = ―393.5 kJ/mol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 ―890.3 kJ/mol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2800 kJ/mol 14.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 15.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 C(s) + 12O 2(g) = CO(g) △H = -110.5 kJ/molCO(g) + 12O 2(g) = CO 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 .172.5 kJB . 1149 kJC.283kJ D.517.5 kJ16.已知化学反应2C(s)+O2(g)点燃2CO(g);2CO(g) + O2(g) 点燃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H2(g)+ 12O2(g) =H2O(1) △H = -285.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88kJ B.吸热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18.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19.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0.2Q B.0.1QC.5Q D.10Q20.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H=―393.5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现有炭粉和H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C.2︰3 D.3︰2二、填空题21.有些盐的结晶水合物,白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能熔化(实质是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同时吸收热量;在晚上又可缓慢凝固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有关数据如下:Na2S2O3·5H2O CaCl2·6H2O Na2SO4·10H2O Na2HPO4·12H2O 熔点(℃)40.5029.9232.3835.1熔化热(kJ/mol)49.737.377100.1(1)上述四种水合晶体盐中最适宜用做潜热材料的两种盐是(用化学式表示);。
(2)实际应用时最常采用的(由来源和成本考虑)应该是。
2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
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2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kJ/mol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 △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4.在一定条件下,1 mol某气体若被O2完全氧化放热98.0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