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5年春《中国文化概论》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北语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3 答案
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3
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
1. 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正确答案:B
2. 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井田制
C. 察举制
D. 分封制
正确答案:D
3.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内容构成包括
A. 为人、待人、治人
B. 人道、人格、人心
C. 人伦、人情、人性
D. 人伦、人道、人性
正确答案:D
4.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
A. 仁、义、礼、智、信
B. 仁、义、礼、智、勇
C. 忠、孝、仁、爱、信
D. 知、礼、义、廉、耻
正确答案:A
5. 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 元宵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重阳节
正确答案:A
6.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 东汉魏晋时期
B. 东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北语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 答案
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
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60 分。
)
1. 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是中国古代创制的
A. 浑天仪
B. 简仪
C. 六合仪
D. 三辰仪
正确答案:A
2. 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指的是
A. 中和与急进
B. 阳刚与阴柔
C. 高雅与低俗
D. 儒术与道术
正确答案:B
3. “诚信知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诚”,其基本含义是
A. 诚恳待人
B. 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C. 诚实做人做事
D. 真诚讲信誉
正确答案:B
4. 近代流行的旗袍、马褂是从()人那儿学来的服装样式
A. 藏族
B. 蒙古族
C. 满族
D. 苗族
正确答案:C
5. 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 隋唐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汉唐时期
D. 宋明时期
正确答案:C
6.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
A. 洋为中用
B. 中体西用
C. 古为今用。
12-12北师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 ,由 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 1 分,共 15 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 ,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 15 分。
作业总分 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题)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1. A 、 易传》B 、《吕氏春秋》、《战国策》 、《国语》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的观点。
A 、八卦 、天人感应、五行相胜、天道自然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A 、法家思想B 、老庄思想 、墨家思想 D 、佛学思想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 ),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 、少林寺 、相国寺、大理寺 D 、白马寺5.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
A 、 论语》B 、《孟子》、《易传》、《尚书》6. 最早提出 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A 、史伯 老子、庄子、列子 7. 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A 、达摩 、六祖慧能 C、神秀、济颠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气本论 、理本论、一阴一阳谓之道D 、吾心即宇宙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成书的, 所以称为今文经, 训解、A 、小篆、隶书 、籀文 、大篆10.倡导“知行合一” “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A、李贽 B 、王阳明C 、陆九渊 D 、顾炎武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气本论B 、理本论C 、一阴一阳谓之道D、吾心即宇宙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
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
北京语言大学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满分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正确答案:C2.“画圣”是指A.欧阳询B.苏东坡C.吴道子D.颜真卿C3.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尚书省B.门下省C.军机处D.中书省正确答案:C4.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造字之本”B.“六用”C.“六体”D.“六书”D5.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正确答案:B6.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春秋》B.《汉纪》C.《隋书?经籍志》D.《史记》A7.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秦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正确答案:A8.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兰亭集序》B.《颜勤礼碑》C.《古诗四帖》D.《乐毅论》A二、多选题1.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宫廷B.陵墓C.寺庙D.园林正确答案:ABCD2.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物态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行为文化层D.心态文化层正确答案:ABCD3.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正确答案:ACD4.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大自然崇拜B.鬼魂崇拜C.图腾崇拜D.灵物崇拜正确答案:ABCD5.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木活字B.墨拓技术C.锡活字D.铜活字正确答案:ACD6.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浪漫主义B.写实主义C.人体本位D.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隋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三个不同的省份。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3.周人最早生活在东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4.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015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按《周礼·春官·大宗伯》,礼分为五种,分别是()。
1.0?分•A、吉礼、丧礼、宾礼、家礼、军礼•B、吉礼、凶礼、周礼、家礼、军礼•C、吉礼、凶礼、祭礼、家礼、军礼•D、吉礼、凶礼、宾礼、家礼、军礼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2根据儒家心性之学,达到天地境界必须()。
1.0?分•A、起信神灵•B、敬畏自然•C、培育善根•D、巫术崇拜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3先秦时期,一个王朝最终走向的是()。
1.0?分•A、物质层面的富足•B、精神层面的饱满•C、军事力量的充实•D、道德层面的大同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4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1.0?分•A、治理家室•B、治理国事•C、治理万民•D、治理夷狄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5中国古代小农阶层的特点不包括()。
1.0?分•A、贫穷•B、勇敢•C、思想简单•D、好战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6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分•A、•B、文行忠信•C、克己复礼•D、博施济众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7孔子去世时:1.0?分•A、70岁•B、71岁•C、72岁73岁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8封建制度指的是()。
1.0?分•A、小农的共和制政体•B、市民的民主制政体•C、贵族的分权制政体•D、知识分子的君主制政体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9根据《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国有三事要征询民意,其中不包括()。
1.0?分•A、国危•B、国迁•C、立君•D、立法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0(),仁之端也。
1.0?分•A、恻隐之心羞恶之心•C、辞让之心•D、是非之心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11()的出现意味着原始民主的消失。
1.0?分•A、大蒐礼•B、禅让制•C、分封制•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2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4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一、填空题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填空题1.各色交错的纹理;改易、生成、造化;人化或人类化.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与其结果.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是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4.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5.民族性、国度性.6.中华民族.7.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道理伦理.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9.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二、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即人文教化之意,以"文"教化天下.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与其成果都属于文化.因此,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其中包括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为文化,即广义文化;只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与其成果,属于狭义文化.2. 物态文化: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既"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4.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演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答:〔1〕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文化有以文教化的含义.〔2〕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是人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3〕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极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2.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与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发生发展的文化,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它文明中心,周边又多有难于逾越的地理屏障,因而很少可能与其他文化相接触或获得有关的文化信息.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大体上是在与其他文化区少有联系的情况下度过的.中国文化在未受到或很少受到其它文化影响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文化发生与创建的过程,确立了自己的文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的基本风格和定势,在此以后才渐次与其他文化相接触,交汇和碰撞.虽然这种接触和交流对双方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中国文化的系统和态势已经确立了.其次,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延续最长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由于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使其具有无以伦比的延续力,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其他原生型文化,如埃与文化,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后继无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经过多次异族入侵,深深迭压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化没有出现这样的中绝现象,经历数千年而持续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历史上,一部"二十四史"将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活动以与各代历史人物的事迹,连续不断地记载下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文明中心的作用.从文化初期时期,中国文化就在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级.在近代以前,在世界史的中世纪时代,中国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而上高于其他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居于领先水平.特别在唐代的世界性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居于中心地位.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唐朝是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重心所在.直到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才显得落后了,由以前的主要是西方向东方学习,变为主要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第四,中国是第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大国,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第二讲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2.月氏族.3.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4.分封制;郡县制.5.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6.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7.黄河中下游一带.8.蒙古、满族.9.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二、名词解释1.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与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三、简答题1.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答: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2.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哪些?答: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与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4. 简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答: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四、论述题:1.联系万里长城的修筑历史,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答: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与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2.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认真理解马克思这段话对于认识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适合于农业生产,因此,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就是农业文化.〔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使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多样性.〔3〕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第三讲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填空题:1.农耕自然经济.2.长江中下游; "东南财赋";"西北甲兵".3.农耕与游牧.4.内向型文化;内敛型经济.5.循环往复,长期延续;多元成份结构;既早熟又不成熟.6.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7.延续力;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8.守旧性.9.兼收并蓄.10.早熟性和凝重性格.二、名词解释1.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与各类##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高级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与语言,戏剧,民歌,风俗与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2.货币地租:货币地租师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强迫租地农民交纳的,以货币形态体现的农民剩劳动.3.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指各民族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经济,文化以与生活的相互交融,师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合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4.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单讲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三、简答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2.宋明以来,为何我国的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答:政治上,自宋明以来,政治上逐渐高度集权,内部缺乏活力,内部腐败.自然科学方面,这时的自然科学真处于一个总结归纳的时期,没有太大的新的理论成就.对外政策,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有先前的开放政策逐步的走向闭关锁国.3.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难以产生?答: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牵制和制约.4.简述中国海洋贸易出现内敛性的原因.答:第一.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2分〕第二.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中,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2分〕第三.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主要目的一是夸示海外,二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珍宝的需求,其政治上的意义超过经济上的意义;〔2分〕第四.中国古代对于私人海商集团采取扼杀和严格控制的政策,限制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2分〕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答:〔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2〕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各种学说的兼容并蓄,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并蓄,不同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对外域文化的兼容并蓄.〔3〕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2.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1〕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从早熟的一面讲,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出现在秦汉之际、农民较早地拥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等.从不成熟的一面讲,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与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与时化解或吸收.〔2〕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多次王朝的盛衰交替,经历了多次的稳定与战乱交替,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3〕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4〕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第四讲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填空题:1.宗法制度;专制主义;"家国同构".2.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3.周公.4.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5.家族制度的政治化.6.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7.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人身控制严密.8.原始##原始艺术.9.自然崇拜;生殖-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10.自然经济;重农抑商.二、名词解释:1.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国家结构打上了家庭结构的印记,其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皆严格遵从父家长制.2.宗法制度:是以一种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且规定继承秩序以与家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3.嫡长子继承制:周朝所创制的王位继承制度,按照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继承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是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4.礼乐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所确认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全部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西周时周公所确立,它是周朝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其目的是,确立上下尊卑等级关系.三、简答题: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答: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答: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四、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宗法制度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影响?答:〔1〕就其正面影响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其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炎黄子孙无论是何种信仰、来自何地何界别,但"反台独"、"反藏独"、"反疆独",维护统一的思想高度一致,也与这一制度的影响息息相关.〔2〕其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第一,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观念和##精神普遍缺乏..第二,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3〕上述影响之深远,因宗法家族社会存续时间之长久世所未有而难以估量,它已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要消除这些影响,唯一的方法是变革,全方位的变革.首先是经济上的变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彻底铲除聚族而居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这一宗法家族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其次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代替礼教,建设法治社会.再次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上述工作,将其影响限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逐渐并最终消除其负面影响.当然,我们需要耐心和时间.2. 论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第五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一、填空:1.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 "元谋猿人";蒙古人种.2.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原始##;原始艺术;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4.华夏、东夷、苗蛮.5.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6. "贞人";神本文化.7.宗法制度; "制礼作乐".8.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9. "轴心时代".10."仁"; "礼"; "中庸"; "知、行、学、思".11.《道德经》;《庄子》.。
东师《中国文化概论》15春在线作业 1试卷(最新)
东师《中国文化概论》15春在线作业 1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六礼”的顺序是()。
A.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B. 纳采、纳吉、问名、纳征、请期、亲迎C. 纳采、纳吉、纳征、问名、请期、亲迎D. 纳吉、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满分:3 分2. ()揭示了儒家伦理“天人合一”的中庸境界和精神模式。
A. 《大学》B. 《礼记》C. 《中庸》D. 《论语》满分:3 分3. “宵中”即()。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满分:3 分4.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所撰。
A. 李泰B. 乐史C. 李吉甫D. 王存满分:3 分5. “六礼”记载在()。
A. 《周礼》B. 《礼仪》C. 《礼记》D. 《仪礼》满分:3 分6. 农历的月分为大月小月,大月30天,小月()天。
A. 28B. 29C. 30D. 31满分:3 分7. ()是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A. 墨义B. 帖经C. 口试D. 诗赋满分:3 分8. 为了追远报本,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除修宗谱外,历代还建()。
B. 庙C. 墓穴D. 宗祠满分:3 分9. 佛教以戒、定、()为纲领。
A. 慈B. 悲C. 慧D. 智满分:3 分10. ()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
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
A. 内阁B. 宗人府C. 军机处D. 太学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
A. 匈奴C. 氐D. 羌满分:3 分2. 妾的来源主要有()。
A. 是被掠夺来的女奴或普通妇女B. 罪犯的妻女C. 是被典变的贫家妻女D. 未经明媒正娶的女子满分:3 分3. 先秦诸子关于人与天地的往来,有四个层面的理解,分别是()。
A. 天人交通B. 天人感应C. 天人合一D. 天人一体满分:3 分4. “三纲”指的是()。
东师《中国文化概论》15春在线作业1试卷
东师《中国文化概论》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A. 顺治B. 康熙C. 雍正D. 乾隆满分:3 分2. 丝绸之路的打通,在()。
A. 秦B. 汉C. 周D. 魏晋满分:3 分3. 用()来纪年,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
A. 帝王年号D. 天干满分:3 分4. 元朝时期则一改前代的地方官制,推行()。
A. 郡县制B. 三省制C. 六部制D. 行省制满分:3 分5. 先秦到(),是道教萌芽和积累的时期,很多民俗的因素开始积累,这是道教形成的基础。
A. 西汉中叶B. 东汉中叶C. 魏晋D. 南北朝满分:3 分6.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所撰。
C. 李吉甫D. 王存满分:3 分7. ()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从22岁起,前后用30余年的时间,致力于地理考察和探险旅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A. 李泰B. 乐史C. 李吉甫D. 徐霞客满分:3 分8. 社是(),稷是谷神。
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
A. 土神B. 天神C. 地神D. 云雨神满分:3 分A. 25B. 30C. 36D. 60满分:3 分10.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又将全国划分为()道。
A. 10B. 12C. 15D. 36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秩序也。
”()与()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A. 中庸B. 中和C. 和谐2. 在东晋、南朝还实行过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即“侨置”,包括()。
A. “侨州”B. “侨郡”C. “侨县”D. “侨道”满分:3 分3. 下面是秋天的节气的是()。
A. 谷雨B. 雨水C. 白露D. 霜降满分:3 分4. 河西四郡是()。
A. 武威B. 张掖C. 酒泉5. “数九”天是一年中的低温季节,从冬至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九”。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5版)考核点答案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5版)考核点答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5版)考核点答案绪论一、“文化”的界定1.“文化”名称的来源:(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三个要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三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中国文化概论在线作业
1.第7题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四呼与现代汉语的情况是相近的。
没有韵头,主要元音不是[i][u][y]的韵母是()。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15题以下句子中属于祈使句的是()。
A.我丈夫,张协是。
B.你去不打紧,只吃你性子不好,怕惹出事来。
C.五娘,救小人则个。
D. 远公还在何处?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20题《金瓶梅》“没甚肴馔,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
”其中的头脑是指()。
A.猴脑B.豆腐脑C.头一回D.山西传统补品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21题南戏所反映口语的地域大致是我国的()。
A.浙江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中原地区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23题“把守――守把”、“热闹――闹热”这种词语现象叫做()。
A.模式词语B.倒序词语C.倒反词语D.偏义词语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24题“多谢伊来问当俺,纵来后何济!”句中所含有的词缀是()。
A.多B.伊C.当D.后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25题“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颠八倒”这种词语现象叫做()。
A.模式词语B.倒序词语C.倒反词语D.偏义词语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26题白居易《琵琶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中含有()。
A.模式词语B.倒序词语C.倒反词语D.偏义词语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27题下列词语中属于联合式的是()。
A.尴尬B.妯娌C.门户D.白衣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31题“知彻澄娘”属于()。
A.唇音B.舌音C.牙音D.喉音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32题下列词语中与刻板印刷术有关的是()。
北语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答案
15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一、单选题(共14 道试题,共56 分。
)
1.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 现实性与理论性
B. 系统性与世界性
C. 综合性与广泛性
D. 实用性与整体观
正确答案:D
2. 《汉书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最早记载
A. 太阳黑子
B. 彗星
C. 日食
D. 月食
正确答案:A
3. 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 正东
B. 正南
C. 东南
D. 西南
正确答案:B
4. 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
A. 王叔和
B. 皇甫谧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正确答案:A
5.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黄宗羲
正确答案:C
6. 科举制开始于
A. 晋
B. 唐。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下面属于丧礼仪式的是()。
A.小殓B.大殓C.献孝D.献香2.古代的酒是将()或高粱煮烂后,加上曲粟(酒母)酿成的,不是烧酒。
A.黍B.稻C.谷D.稷3.古代的车没有制动装置,为防止车轮自己滑动,停车后用木头阻碍车轮,这木头就叫()。
A.轫B.辅C.辙D.辅4.“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A.错误B.正确5.汉承秦制,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在地方,一次在边疆或京师,分别是()。
A.正卒B.戍卒C.常兵D.募兵6.鸱鸮,又名猫头鹰,被古人称为祥瑞之鸟。
() A.错误B.正确7.“礼之用,和为贵”是孟子的观点。
()A.错误B.正确8.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饲养也不及羊、猪迅速,所以比较珍贵。
()A.错误B.正确9.窑洞是西北、华北等黄土地带常见的民居住宅形式。
()A.错误B.正确10.最早的酒都是果酒,而且其主要用途也是饮用。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北语《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次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25 内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是选项:a、夏b、秦c、汉d、唐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25 内容: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选项:a、原始音乐和原始宗教b、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c、原始哲学和原始神话d、原始神话和原始艺术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于选项:a、旧石器石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选项:a、商代初期b、商代后期c、西周d、春秋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在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陶塑艺术品,是选项:a、陶塑猪头b、陶塑人头像c、陶鼎d、彩陶瓶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开放b、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封闭c、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d、以上均不正确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是选项:a、生产工具b、劳动者c、土地所有制d、产品的分配方式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段。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诸侯为选项:a、七庙b、五庙c、三庙d、一庙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选项: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是选项:a、阳城b、亳c、殷d、洛邑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选项:a、《春秋》b、《汉纪》c、《隋书经籍志》d、《史记》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玄学的最高主题是选项:a、对人的社会价值的思考b、对人与人际关系的思考c、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d、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选项:a、“造字之本”b、“六用”c、“六体”d、“六书”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哪种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两分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四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六大子系统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
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一、填空题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