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枝头春意闹――浙江省象山县南庄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学校创建纪实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思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思 篇一:中华诗词之美 2015 末考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 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
A、间调 B、中奏? ?C、连曲 D、过门儿正确答案: D 我 的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 。
A、诗之比兴 B、乐 府之音 C、变风之义 D、骚人之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下列选项中,不在佛经“六 根”之列的是() 。
? ? ? ?A、眼耳 B、手口 C、身意 D、鼻舌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西 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A、明喻 ? ? ?B、转喻 C、起兴 D、象征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 人指代:? ? ? ?A、外表飘亮的女子 B、内心美的女子 C、才德贤能的人 D、聪慧的女子正确 答案: C 我的答案:C 6“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 ? ?A、山屏 B、眉 C、枕 头 D、发髻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
? ? ? ?A、雅 乐 B、清乐 C、宴乐 D、胡乐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新帖绣罗襦”一句中的“襦”是指?? ? ? ?A、 长裙 B、 衬裙 C、围嘴 D 、短袄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9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 () 。
? ? ? ?A、 《文心雕龙》 B、 《诗品》 C、 《昭明文选》 D、 《文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王国维的观点是() 。
? ? ? ?A、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B、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D、能尽言诗之所能言正确答案: D 我的答 案:D 11《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由一枝红杏如何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1.检查预习:背一背古诗。
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的韵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春呢?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体会诗句该是如何朗读的。
2.跟读,指名读古诗。
3.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底慢慢体会一下诗句的意思。
三、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叶绍翁,北宋诗人。
2、解诗题:(强调“值”是“遇”的意思)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
谁愿意读给大家?要求要按照七言的节奏来读。
四、抓字眼,晓诗意。
1、结合生活,谈谈认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什么?(苍苔、柴扉、红杏)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了解。
①柴扉:柴扉是什么意思?(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
)是不是这样的呢?(出示课件图片)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简陋)②苍苔:青苔。
——体现出春天到了,生命力的强盛,毛茸茸的、生机勃勃。
③红杏:红色的杏花。
——美丽,灿烂,生命力强。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浙江桐乡洲泉镇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侧记〖前言〗近年来,我校对教师的培训在通过进修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的前提下,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校本培训”。
培训以新课程改革为前瞻目标和指导理念,依据本校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情况,自己发动,自己组织、安排。
内容主要分为师德培训和教师业务培训,旨在深层次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
其内容体现了从观念到行动的科研先导;从理论指引到课堂互动的实战式演练;从继承吸收到反思和创新的个性化支持;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为特征的数字化生存,为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全面铺开夯下了坚实基础。
科研先导:从观念到行动在我们学校,教研和科研同样是“坐热的板凳”。
“科研立教、科研兴校”是我们学校富有前瞻性的办学目标之一。
在校本培训的教科研专题中,确立了四个观念:校长是教科研的关键;教师是教科研的主力军;课堂是教科研的落脚点和主战场;行动研究是教科研的首先模式。
在此次校本培训中,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有了深层次的提高,并逐渐成为指导教师开展各项工作的理论行动指针。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在我们学校,校长带头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培养“科研型”的教师。
作为数学学科的市级带头人,校长陈爱秀成为教科研的积极倡导者。
她带头参加校本培训,积极投身于教改,多次承担各种公开课,科研论文时常见诸报端。
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完美结合,更使得她成为我校教科研的领头羊,于是在数学教学园地中便颇有建树。
由此,广大教师的教科研劲头也非常高涨,并以蓬勃的势头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校本培训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重点,培训中凸显以下理念: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策略上采用“理念先动、课题带动、校际联动”的模式;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培训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将有同样问题或困惑的教师编成小组,共同学习并解决这类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解决教学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红杏枝头春意闹作文700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作文700字
标题:红杏枝头春意闹——春之赞歌
正文:
春天,是大自然的诗篇,是生命的乐章。
而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里,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动景象。
初春时分,寒气尚未完全消退,万物却已蓄势待发。
漫步在乡间小径,那一树红杏率先打破了冬日的沉寂,以其热烈而奔放的姿态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红杏枝头,宛如一簇簇火焰,在春风中跳跃、摇曳,那份盎然生机与活力仿佛要从枝头溢出,瞬间点燃了整个春天。
细观那红杏,娇艳欲滴的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少女羞涩的脸庞,含苞待放的花蕾则像是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珍珠,挂在枝头,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每一朵红杏都如同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每一个花蕾都是春天未完的故事。
它们在枝头上热闹非凡,争先恐后地展示着各自的美丽,将春天的气息推向高潮。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不仅仅是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生命的哲学。
它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无论经历了多少严冬的洗礼,依旧能在春天到来之际,焕发出最灿烂的光彩。
它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中遭遇何种困厄,都要如红杏般坚韧生存,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开始。
因此,“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对春天最生动形象的描绘,也是对生活最积极向上的颂扬。
它让我们懂得欣赏生命的美好,感受岁月的轮回,体验万物复苏的力量,从而更加珍视眼前的一切,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去拥抱生活,创造未来。
总结起来,"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是春日盛景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让我们以此为鉴,以红杏般的坚韧与热情,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春意盎然的热闹与精彩。
2024年春教学设计
2024年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或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话导入《竹枝词》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
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
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
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三、指导朗读、背诵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红杏枝头春意闹联想作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联想作文红杏枝头春意闹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就在上周,我可是在学校操场上经历了一件趣事。
那一日正值春光明媚,我不经意间抬头一望,只见操场边上那棵巨大的红杏树枝头上,娇艳欲滴的红色花朵争相怒放,热闹非凡的春意正悄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顿时令我心底涌上一阵久违的温柔情怀。
嗯,就让我仔细回忆一下吧。
彼时我正独自一人漫步在操场外围的小径上,一如既往地在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放空心神,享受着春日里的散步乐趣。
忽然视野的余光中,瞥见那棵红杏树边上一抹亮眼的红色,我不由得顿住了脚步。
只见那棵参天大树上,枝叶之间绽放着数不尽的娇嫩花朵,在阳光的映衬下宛如一把把烈焰般热情奔放,美不胜收。
我顿时被这火热似火焰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走近树下细细品赏起来。
只见那汹涌的红潮在空气中翩翩起舞,绽放着迷人的魅力,丝毫不掩春日里的灿烂与张扬。
我情不自禁深深吸了一口气,顿时被那醉人的花香所包围,淡淡的清甜在鼻腔中弥漫开来,令我心旷神怡,美得几乎要落下了泪来。
这一刻的美妙感受,就这样在我心底激起了一波又一波温馨的涟漪,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春色满园、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迷醉在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可就在这时,一阵呼啦啦的风声扰乱了周遭的静谧。
我一怔神,紧接着只见几片殷红色的花瓣被风托着翩翩起舞,在我眼前越飘越远。
我不由得被这景象所震撼,下意识地追随着那些花瓣的踪影望去,却发现那风中下坠的花瓣并不只有那一两片,而是源源不断从枝头飞落而下,在空中变换着漂亮的舞姿。
尽管已然是短暂的瞬间,可当那些曼妙飞舞的花瓣在眼前划过时,那迷人的红色仍旧是那般令我心动不已。
是啊,美景固然绚烂梦幻,但注定也是转瞬即逝,美好只会在短暂的时光中绽放,就如同这樱杏花儿一般,来去匆匆,朝夕便已别离。
就在我这般思绪万千的时候,一个沙哑却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思:"看,我们的春天还美不美呀?"我一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围绕在树下的还有一群老人正端坐在树阴下的长椅上,呷着茶闲聊着。
红杏枝头春意闹——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古诗教学情境中的辅助作用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古诗教学情境 中的辅助作用
李 楠 山 东 省 淄 博 市 临 淄 区 召 口中学
对于初中学生 来说 , 字字 珠玑的古 诗恰似那 片片鲜艳 的红色杏 花, 丽而 美 值得 欣赏 , 然而诗歌 蕴含的种种 意境 、 情感 、 韵味相对 来说 难以理解。多媒体
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利用动画的 之思对 学生情感的 冲击大的多 。 而著名
何时眼前/ 突兀/ 见此屋, 吾庐, 独破, 受冻
/ 亦足 ! 死 ”悲壮的气氛被朗诵者抑扬顿
挫 的语 调 传 达 的恰 如 其 分 , 从 情 感 上 更 让 学 生 有 着身 临其 境 之 感 。
尺的黄 河, 一个苍 凉的声音将李 白写作
多媒体的优 势在这里表现得可谓淋漓尽
致 。中国古典诗 歌很 多都具 有 “ 中有 诗
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 , 诗画相通 , 多媒
代 背景 的音像 资料 , 能够生动形象 地展 示 当时的历史状 况 、 社会 动态 , 既为教
体技术中的音乐 、 画面 、 动画, 更易于表
现诗歌 的意境 。 .
用 自己的心灵去感 悟。这不仅是理 解知 识的需要, 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 、 促进 学生成长的需要。 基于此,《 语文课程标 准》 提出要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文课 程 ”, 调创 设丰 富 的教 学 情 境 , 强 让
想辅佐帝王 , 成就伟业 。 他二十四岁 “ 辞 亲远游” 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
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此, 学习古诗要特别 注重对学生诵读 的指导 。 传统 的古诗教 学 中, 师往往 通过 自己的范读指导学 教 生朗读 , 受教 师个人 素质的制约 , 普通
“书香伴我行”读书征文评选获奖名单(小学组)
书香三部曲
象山丹城中学312班
王婉嫣
韦法初
心灵的旅店
宁波滨海学校104班
洪屹峰
任荣
四季书香
象山新港中学209班
薛燕妮
马冬莲
读你
象山丹城中学205班
翁航敏
冯晨辰
给小主人的一封信
象山贤庠中学
王娜
虞小芳
感谢你——《十万个为什么》
象山贤庠中学
杨晨野
张转荷
书海飘扬黄龙旗
宁波滨海学校201班
胡一多
史红伟
我也想风华绝代
郑镒奕
王丽红
书,我的最爱
象山丹城第四小学502班
干淇钧
张彩萍
《三国演义》一席谈
象山丹城四小501班
郑璐文
马茂川
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象山新桥学校601班
俞至旭
范敏燕
爱书,爱阳光
象山丹城第二小学604班
张可婧
袁聘婷
阅读人生——草房子之旅
象山丹城第二小学502班
周秀雯
江海燕
“书虫”日记
象山实验小学601班
仇秦霖
窃读之计一二三
象山石浦小学505班
章天奕
汤朝霞
名著面对面——致曹操的一封信
象山丹城第二小学502班
方科瑾
江海燕
二等奖(22篇)
篇目
学校
姓名
指导教师
博彩香更浓
象山丹城三小603班
梁雨鸥
钱瑛
书香伴我行——淘书乐
象山丹城三小501班
沈自豪
叶美英
读书记
象山延昌小学603班
陈向研
王丽红
书香满溢
象山延昌小学603班
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
绉:皱纹似的纱。
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相关试题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艺术特点是什么?(5分)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美好情趣?(4分)【参考答案】:1.这句诗描绘了烂漫的大好春光。
杏花是早春典型风物,诗人专写杏花红艳,以杏花的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
“闹”是炼字,用通感手法将无声化为有声,使人联想到杏花的蓬勃热烈和蜂蝶采花沾粉的热闹景象。
(5分)2.这是惜春、恋春情切的痴语,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
(4分)【问题】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分)答: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
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
(3分)2、“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6分)答:不能调换(1分)。
因为“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
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1分)。
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2分)。
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王国维评价为“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
(2分)【问题】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红杏枝头春意闹――浙江省象山县南庄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学校创建纪实
红杏枝头春意闹――浙江省象山县南庄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学校创建纪实创特概况: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1998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开展了一项跨世纪的社会公益工程——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南庄小学全体教师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
借象山县教科所及时在全县各小学倡导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之机,南小全体教职工立即全面行动起来,确立了“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以此探索农村小学生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教学规律,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纵观南庄小学特色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年,以马茂川、郑兴国等具有一定古诗文修养的教师开始自发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98年9月,学校正式将其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作为课题研究的实验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究。
这个阶段属于较典型的教育科研形态,是特色形成的初级阶段。
2、在这两个实验班实践成功的基础上,以教师自愿参加为原则,建立教师志愿者队伍,扩大试点班,并逐步推广到该校14个班级。
2001年9月推广至全学区35个班级,使该学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的实践,这个阶段属于科研成果的推广阶段,也是特色的形成阶段。
3、2004年,南庄小学在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纳入新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体系中,成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实践性的常规教育活动项目。
这个阶段属于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常规后的自然教学形态,也是特色形成后的稳定和提高阶段。
通过八年来的研究实践,南庄小学的创特活动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硕果累累:实验班学生人均能背诵古诗文三百首以上;全校师生有数十篇有关古诗文的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中发表、获奖,不仅在我县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而且引起省市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省、市、县有关媒体相继对此作了报道,课题成果《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实践研究》相继获得象山县、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2月经现场答辩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2月还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我校还被《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推荐为首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之一……创特认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一枝红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枝红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红杏具有抗寒、抗旱能力。
红杏适应性强,极丰产,稳产,果个大,外观美,耐贮运,是鲜食和加工兼优品种。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一枝红杏》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枝红杏》阅读原文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
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
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
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
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
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不觉“啊”地惊叫一声:“你靠十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杏树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一枝红杏》阅读题目(一)(1) 用“艰辛”写一句话。
(2)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是,它的题材属于。
(3) 是什么原因造成“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4) 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是依靠。
(5) 读了这篇文章,你收到什么启发?《一枝红杏》阅读答案(一)(1)略(2)拟人寓言(3)小孩、父亲、爷爷对杏树的做法。
(4)希望和信念(5)略《一枝红杏》阅读题目(二)1.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不由分说:①分辩;②分配;③分开。
( )(2)回顾:①回头看;②拜访;③注意。
( )(3)赏花:①奖给东西;②欣赏;③夸奖。
( )2.“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请你用“居然”写一句话。
3.杏树受到的伤害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过程:1、通过预习结合书下注释,谁能说说“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用自己话理解一下整个题目2、既然是不遇,由此我联想到带有“不遇”的古诗,你知道吗?试着背下来。
诗人都把这些不遇记下来,一定用他们值得回忆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品诗意,悟诗情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诗,结合书下生字,自学并理解。
2,指名读诗:注意读诗的韵味(平长仄短)3,同桌欣赏读:思考,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没有遇见。
4,交流:从“小扣柴扉久不开”为何不开?引出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怜、应、屐齿那么诗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什么呢?(苍苔,柴扉,红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事物是怎样的?对于苍苔园主人是如何对待?5、再读这一句:现在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去读?抓住诗眼“怜”。
诗人带着满心的怜爱走到柴门前:引读第二句面对这自然而古朴的柴门,诗人怎样扣的?理解:小:轻轻地。
为什么要轻轻地敲?鼓励学生想象,发表自己看法(怕惊扰园主人,怕惊吓园内小鸟,怕吵醒了园内一切生物。
)6、再读这一句:读出“小扣”7、引出: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当柴门紧闭时,它却探出墙头,这是一枝怎样的红杏?8、你都收集哪些有关红杏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枝幽幽探出墙头的`红杏预示着什么?(园内已是万物复苏、满园春色)9、齐读后两句苔自生,门自闭,红杏自出墙,他日遇园主人时,叶翁会向他讲述怎样的游园过程呢?发挥自己想象,创造的表述一下。
同学交流陆游《马上作》学习古人善于推敲。
及对景物的侧面描写。
人生有许多不遇,但有时在不遇中有遇,诗人游园不值,在不值中有值。
在不经意中你会看到希望,看到春天。
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像那枝出墙的红杏。
游园怜怜春不扣敬春值赞春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2教学目标: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朱自清《春》教案(最新10篇)
朱自清《春》教案(最新10篇)朱自清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一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语: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散文《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名篇。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 具体写——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精选6篇)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⑴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春日》教学预案优秀10篇
《春日》教学预案优秀10篇师: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
(出示写有这首诗的小黑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古诗)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生:冯鑫把“滨”读成了“冰”。
……师: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遍吗?生:愿意。
(然后,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师:要想把握好古诗的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生1: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河边寻找花草。
生2: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
生3: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欣赏春天的美景。
师:这个同学说的意思最全面也最完整。
同桌间把这句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评析与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接受快的学生带动接受慢的学生,既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让中等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又能让暂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这样,给没一位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扎扎实实的锻炼。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师:理解了诗的意思,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生:应该是欣喜的心情。
……师: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生1:“无边光景一时新”表现诗人欣喜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通过读的形式把诗人的感情展现出来。
生2:“万紫千红”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
……评析与思考:猜测诗人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在诗中找“证据”,其实学生找“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只有真正体验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找得准“证据”。
同时,找证据的过程也是指导朗读的最佳时机。
古诗朗读时最讲究韵味,可韵味又怎样才能读出来呢?那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所致,只有感情体验得到韵味才能脱口而出。
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
1. “红杏枝头春意闹,那满树的繁花不就像我们心中的喜悦在绽放吗?就像春天来临时,公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般热闹。
”
2.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热闹劲儿简直就跟过年时的集市一样啊!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
3. “红杏枝头春意闹,难道不像热恋中的情侣那般甜蜜又欢快吗?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
4. “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那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样子,不就像是我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吗?”
5.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场景好似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每朵花都在奏响春的旋律。
”
6. “红杏枝头春意闹,可不就像好友相聚时的欢乐氛围嘛,充满着温暖和活力。
”
7.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场视觉盛宴吗?让人陶醉其中。
”
8. “红杏枝头春意闹,跟小伙伴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时的情景是不是很像呀?”
9. “红杏枝头春意闹,就如同节日里的烟火在空中绽放,绚烂而又迷人。
”
10.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片生机勃勃难道不让你也跟着心潮澎湃吗?就像看到了希望在前方招手。
”
我的观点结论: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真的太生动形象了,能够让人联想到各种充满活力和美好的场景,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红杏枝头春意闹结合诗意以作者角度写作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结合诗意以作者角度写作文《那抹春意》
哎呀呀,每当我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啊,就会想起那一次的奇妙经历。
那是一个春天的上午,我慢悠悠地在公园溜达。
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舒服极了。
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一片杏花林。
哇塞,那满树的杏花,真的是太漂亮啦!粉粉嫩嫩的花瓣挂满了枝头,就好像一群穿着粉色裙子的小姑娘在跳舞呢。
我走近一棵杏花树,仔细地观察起来。
那些花瓣就像小脸蛋似的,白里透红。
我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摸了摸一片花瓣,哎呀,那感觉就像摸到了丝绸一样滑滑的。
突然,一只小蜜蜂飞了过来,嗡嗡地围着杏花转。
嘿,这小蜜蜂也来凑这热闹了呀!它在一朵杏花上停了下来,撅着小屁股就开始采蜜啦,那样子实在是太逗趣了。
我就在那呆呆地看着小蜜蜂忙来忙去,感受着微风中送来的阵阵杏花的香气。
真的呀,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美好,特别热闹。
就像那诗里说的,真的是春意盎然,热热闹闹的呢。
到现在,每次想到那片杏花林,想到那只可爱的小蜜蜂,我都能感受到那浓浓的春意,那红杏枝头闹腾腾的景象也就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
嘿嘿,这就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给我带来的难忘回忆呀!。
宋代朱淑真词十首
云而出,映照着梅树随风而动的影子。小桥下的小溪水声长远,一枝怒放的梅 花在皎洁的月光中散发着幽香。
怀着爱怜的心情看着梅花仍和往年一样娇美,花却不知爱怜它的人日渐消 瘦。独自依靠着栏杆,夜深了寒意更浓,连那不畏寒的腊梅,似乎也感到了寒 冷。
敲。在与春分别的时候,我要恋恋不舍地嘱咐:千万不要忘了,明年早早地回到 梅花的树梢。
蝶恋花·送春 〔宋代〕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 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 昏却下潇潇雨。
译文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宋代〕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译文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
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阁楼,那往事,真是不堪回 首!
译文 无论是走还是坐,无论是独吟还是酬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
久地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微寒撩惹我的愁绪。 这份愁情有谁能够见到,让我泪流满面,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没有剩下
一半;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还是难以入眠。
谒金门·春半 〔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 娇痴的情怀不怕人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怀。最是分手的时候,依依不
舍流连徘徊,归来陷人愁苦的深渊,懒得走近那梳妆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杏枝头春意闹――浙江省象山县南庄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学校创建纪实创特概况: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1998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开展了一项跨世纪的社会公益工程——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南庄小学全体教师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
借象山县教科所及时在全县各小学倡导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之机,南小全体教职工立即全面行动起来,确立了“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以此探索农村小学生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教学规律,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纵观南庄小学特色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年,以马茂川、郑兴国等具有一定古诗文修养的教师开始自发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98年9月,学校正式将其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作为课题研究的实验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重点研究。
这个阶段属于较典型的教育科研形态,是特色形成的初级阶段。
2、在这两个实验班实践成功的基础上,以教师自愿参加为原则,建立教师志愿者队伍,扩大试点班,并逐步推广到该校14个班级。
2001年9月推广至全学区35个班级,使该学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的实践,这个阶段属于科研成果的推广阶段,也是特色的形成阶段。
3、2004年,南庄小学在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纳入新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体系中,成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实践性的常规教育活动项目。
这个阶段属于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常规后的自然教学形态,也是特色形成后的稳定和提高阶段。
通过八年来的研究实践,南庄小学的创特活动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硕果累累:实验班学生人均能背诵古诗文三百首以上;全校师生有数十篇有关古诗文的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中发表、获奖,不仅在我县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而且引起省市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省、市、县有关媒体相继对此作了报道,课题成果《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实践研究》相继获得象山县、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2月经现场答辩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2月还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我校还被《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推荐为首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之一……创特认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尤其是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千锤百炼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一首好诗本身又往往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
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
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和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心性、培养情操是大有益处的。
学习健康向上的古诗文,不仅能够增进个人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
南庄小学全体教师认为,诵读中华古诗文活动符合四大背景:1.顺应以德治国方略,复兴中华文化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思想,深刻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这精辟地点明了“以德治国”的深层内涵,可以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理念和重要的行动指南。
2、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养由于近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变革,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度被打入了冷宫。
中华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低,最终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命脉,真可谓是“诗文扫地”了。
3、部分师生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文,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这些传统文化,南庄小学部分教师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不但大量阅读钻研这些经典文化,而且常常以自己深厚扎实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
4.切实改变学校面临的办学困境南庄小学是一所乡镇级的中心小学,学校条件较差,教育设施也较落后陈旧。
尤其是近几年,大量外来打工的民工子弟入居南庄,就读于该校。
由于家长素质普遍不高,社会文化背景相对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有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城镇小学就读。
对此,学校领导虽有志而苦于无良策。
就在这时,传来了有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佳音,学校领导班子看到了希望,觉得这是改变南庄小学薄弱面貌的一个良机,于是决定以开展古诗文诵读为抓手,为孩子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进而探索提升农村薄弱小学办学质量的途径,创出学校特色。
创特策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03年初,南庄小学提出了“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特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制订明确的创特计划,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创建领导小组,以古诗文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由教导处牵头,联系教科室、政教处,具体研究操作方略。
措施之一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
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尽管该校校舍破旧,即将迁建,但还是着力在语文课堂教学、班级、校园、家庭中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意味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如:在班级中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主要采用:(1)开展竞赛,激发热情。
该校利用每周一堂的诵读课,引导教师抽十来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擂台赛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
(2)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举办诗社,学以致用。
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4)开设诗园,提供舞台。
为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该校每个班级都开设了“诗园”园地。
其内容丰富多采,不但有关于古诗的书画作品,而且有活用古诗的习作,甚至点面结合,有经常性评比的诵诗大王、小诗仙等名单。
(5)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
制订了“古诗文诵读段位制”考核办法,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两次,对达到某一段位数量的学生授予“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而且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单独列入学生素质报告册。
在校园中营造古诗文诵读氛围,主要采用:(1)广播领路,配乐美读。
在每周的小百灵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
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3)学科竞赛,以赛促读。
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竞赛中,南庄小学都坚持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所占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4)活动展示,检验成效。
即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5)先进评比,保证质量。
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该校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6)征文比赛,师生献策。
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该校每学期都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在师生中开展“我看古诗文”、“我谈古诗文”、“我与古诗文”等征文比赛,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措施之二诵读诗文作品,积淀人文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方面,创特小组着重进行了诵读兴趣、诵读方法、诵读运行机制、复习方法等的研究,让诗香萦绕在校园四周,为学生营造出一方宁静淡泊、澄净空明的精神家园。
1、培养古诗文诵读兴趣的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很多古诗文言简意赅,诗意深远,如果形式单调乏味,就很难让学生保持诵读的兴趣。
因此,课题组对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除了采用激发成就感强化诵读兴趣、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用教师的情感维系诵读兴趣等手段外,还运用了以下方法:(1)、创造“流行热点”,激发诵读兴趣。
南庄小学创特小组鼓励全体师生诵读古诗文,评比诵读先进班、诵读之星,在全校营造一股浓厚的诵读氛围,形成“追星效应”。
(2)、形式多变引起诵读兴趣。
如在诵读方式上,或吟或唱,或快或慢,运用小品、快板、相声、哑剧、据画配诗、据诗配乐、诗句接龙及节律诵读等文艺手段进行学习,使全体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进古诗文这一神圣的艺术天堂;在诵读量的把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背多少就背多少,不搞一刀切。
2、古诗文诵读方法的研究在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的基础上,南庄小学对古诗文诵读进行大胆创新,总结出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创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古诗文情景(活动)诵读法”,主要是指以下三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方略:(1)、诵读法,包括a、节律诵读法:即借鉴了现代语言学关于语音教学的有关理论,给大部分诗文增设了浙大教授吴洁敏首创的节律朗读符号,引导学生根据诵读资料上节律符号进行诵读。
b、节奏诵读法:即用打拍子、快板的形式背诗。
c、速读反刍法:像牛吃草一样,先把诗读下去再进行反刍。
(2)、游戏活动法,除了开展今曲唱古诗、诗句接龙、擂台赛等活动外,还包括:a、跳皮筋诵古诗:即鼓励学生将原来跳皮筋的歌谣改为诵古诗,边跳皮筋边诵诗,如:“跳跳/跳/,跳皮/筋/,你来/跳/,我来/跳/,大家/都来/跳/。
跳个/啥/?跳个/四季/歌/。
我跳/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跳/夏/:……”诗背得越多,皮筋也升得越高,以增加挑战性,激发学生诵诗的热情。
b、拍手歌游戏:如“你拍一,我拍一,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拍二,我拍二,二月春风似剪刀;你拍三,我拍三,三五团圆照满天……你拍万,我拍万,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