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学实录-word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学实录-word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1949 年以来,1959年~1961 年、1965年、1972年和1978年等年份都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旱灾。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③结合图2.2洪水点位图可知,这两块旱灾区又是发生特大洪水的地区。从而了解到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说明: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共28张PPT)

重灾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 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 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 喀斯特等可蚀为性什物么?质集中分布地区, 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 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 件。
4.地域上的总特点:
• 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 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 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 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 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 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房 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之大举世罕见。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 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 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 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 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 较少。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章末整合提升

教材P25思考

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

(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①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②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影响显著,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

地域分布原因

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

发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

为多发区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西北地区断裂构造发育

滑坡、

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

坡多,降水历时长、多暴雨

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

教材P28思考

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就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掉膘或死亡。

教材P29思考

我国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二:地质灾害之

中国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特点

2、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3、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4、以某地质灾害为例,提出相应防御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分析,归纳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区域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地质灾害避险小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利用图表信息,分析问题;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重点】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

的原因

2、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难点】

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地质灾害专题学习的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

成原理,基本把握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分

布特点,并根据灾害的发生条件和原因,阐述灾害防御措施,聊聊日常生活避险。

【板书设计】专题二地质灾害

二、中国地质灾害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地震:东部和西部板块交界处,西多东少

滑坡、泥石流:地形阶梯交界处,中部季风气候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2、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修筑护坡、固坡工程;保护植被,改善地表条件;完善排水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等

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件: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件: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二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N梳o理 HIIm SHISaHUgLI e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1)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 密集,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 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 重。 (2)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省区 均遭受过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 (3)在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1.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断裂活动强烈,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2.地貌: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3.气候: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 流。 4.人为因素:开垦、开矿、破坏植被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题2】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完 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2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共26张PPT)

时间分布:
表现出常发性, 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分 布和特点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二)地质灾害的危害
摧毁农田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等
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 和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 。
(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500—1 000米左右,是面 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 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 复杂,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 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 严重。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 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 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 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学习任务
•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 2、时间分布特点 • 3、空间分布特点 • 4、灾害的严重后果
读 图 思 考 : 我 国 泥 石 流 和 滑 坡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和 原 因
(一)泥石流
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 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 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 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高中教育】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教育】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P33思考提示我国西部虽然地震多发,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所以受灾体少,灾情轻。而东部地区虽然地震少,但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所以受灾体多,灾情重。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xx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福建省××市泰

××县因连降大雨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事故造成一在

建工地7人受伤,39人失踪。截止5月9日上午11:

00,已发现14具遇难者遗体。

思考探究:什么样的地区易发生滑坡?

提示: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分布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二、成因

三、危害

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交通受阻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地质灾害多发区

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单元检测: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A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单元检测: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A含答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1~2题。

1.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是()

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⑥火灾⑦寒潮⑧泥石流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⑧D.②③④⑦⑧

3.虽然高寒的高原与高山地区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人类活动相对微弱,但造成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原因是这些地区()

A.受到其他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B.生态环境脆弱

C.地质灾害频繁D.大量开采矿产产生的环境问题多

4.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5.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其他洪水

读图甲和乙图,完成6~7题。

6.2008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B.雪灾C.台风D.洪涝

7.2008年底~2009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

A.洪涝B.雪灾C.台风D.旱灾

8.下列形成洪涝灾害原因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国地震形成的原因、分布及造成的危害。

2. 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理解中国地震灾情的主要分布特点。

3. 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掌握时空分布特点。

4. 掌握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理解多发区的自然和人文原因,了解造成的主要危害。 【重点难点】

1. 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

2.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知识链接】

一、地震灾害

1.特点:①________、频度高、②________、危害大。

2.分布⎩⎪⎨⎪

特征:③ 多④ 少多发区:青藏、⑤ 、华北和⑥

规律: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⑦ 的分布

3.灾情

1.成因⎩⎪⎨⎪

地形:⑭ 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⑮ 地质:地质构造⑯

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气候:多⑰ 、暴雨

1.①________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本就不够发达的⑤__________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该区的⑥________、⑦__________等交通干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学习过程】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构造断裂活动强烈,多地震发生。

【拓展延伸】从地震灾害的分布来看,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接地带,地震活动频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共27张ppt)

西部
情况
原因
东部
情况
原因
地震 灾情
较轻
人口稀疏,资产 密度小
严重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 市总数46%的城市,90% 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 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
案例分析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震中 位于唐山市区,使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顷 刻间在毫无防备的熟睡中成为一片废墟,由于房屋 建筑都是砖瓦结构,伤亡惨重,死亡人数24.2万之 多,伤残16.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4亿。
——地震
什么叫做地震?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都有哪些地区多发地震? 地震有哪些防治措施呢?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 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 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 地震波: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即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青藏、新疆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由于 亚欧 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的挤压碰撞。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
处在 亚欧板块与 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5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5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活动频繁
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众多
C.西部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D.西部经济发达 解析:第 1 题,此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上,正处于太平洋
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第 2 题,台
湾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尽管 2015 年不是地震的“大年”,但截至 12 月 24 日中国仍 发生了 3 级以上地震 598 次,平均每天 1.66 次。其中,最多是新 疆 248 次,其次西藏 89 次,第三是台湾地区 68 次。
思考探究:由图可知,我国地震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 台湾四个多发区。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 分布。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地
质灾害)的发生。
(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极其相似,因而二者在分布上存在
相关性,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多选题)(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 )。
A.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
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立不当,是泥石
流和滑坡日益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解析 地质灾害都与地质构造有关,如地震、火山喷发、 滑坡、泥石流等,其中的地震震级越大,其释放的能量越 大;滑坡、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并且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也会加剧其发生。 答案 D
二者的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 贵高原,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 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 土、石灰岩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再加上人类活动广泛 且强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滑坡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 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瞬间爆发,是山区 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世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 为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据统计,近50多个国家存 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哥伦比亚、秘鲁、 瑞士、中国、日本等。其中日本的泥石流沟有62 000条之 多,春夏两季经常爆发泥石流。
(1)关于该滑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 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构造松软、比较破 碎、地势起伏较大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和特点。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一、地震灾害

1.我国是世界①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范围广、频度②高、强度③大、危害大。地震规模西部地区④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2.我国地震⑤西多⑥东少,主要有⑦青藏、新疆、华北和⑧台湾四个多发区。

3.地震灾情⑨东重⑩西轻。原因是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东部严重,特别是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⑪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严重。4.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

5.在因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由于⑫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⑬加大,故灾害经济损失有⑭上升趋势。

思维活动

1.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⑮重力或⑯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从时间变化看,具有与⑰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3.从空间分布看,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⑱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思维活动

2.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

答案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四周的山区、云贵高原。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1.⑲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⑳藏、滇是最为严重的省区。

2.多发原因

(1)自然原因:构造活跃,○21地形复杂、地表不稳,水源充足、多暴雨。

(2)人为原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建设者的○22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探究点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社乌鲁木齐2012年1月6日电:位于地震带上的新疆2011年发生近4 500次地震,其中5.0级以上的地震8次,最大的一次地震是2011年11月初伊宁巩留6.0级地震。材料二教材P30图2.7“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与教材P31图2.8“中国地震灾害死亡人口(1949~2000年)”。

(1)结合材料及图,分析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2)我国地震多发区有哪些?

(3)为什么新疆多地震?

(4)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答案(1)我国地震的分布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震少,西部地震多。

(2)我国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

(3)新疆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断裂发育,构造运动强烈,所以多地震。

(4)虽然我国地震灾害西多东少,但是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而西部人口稀少,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反思归纳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上。

迁移应用

12011年1月1日,3天内云南盈江县共发生小地震92次。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受灾3.72万户,受灾人口14.8万人,紧急避险群众8.59万人,其中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4万人;房屋受损间数7 836户,受损23 645间,其中房屋倒塌37间;严重受损1 700户、5 378间;轻度受损6 136户、18 267间。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

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

(2)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

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答案(1)C(2)B

解析云南盈江县正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即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形成地震。地震造成农村人员的伤亡较大,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低及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地震与洪水没有直接关系,1月份也不是洪水暴发的季节。

探究点二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在线2013年7月16日:四川都江堰五里坡今日发生泥石流,记者获悉,前往开展搜救行动的成都消防官兵第一批作战力量已到达现场。据了解,大约30至40人因山洪泥石流被埋压。

材料二教材P34图2.12“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1)我国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国家,为什么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2)我国的哪些地区是泥石流多发区?

(3)我国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答案(1)我国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土地面积的66%,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到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

(2)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3)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反思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