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找矿标志
基于某地区铜多金属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
![基于某地区铜多金属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a7994c6a21614791611281e.png)
基于某地区铜多金属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探讨文章分析该区域近东西向构造为沙地-大柏地东西向构造带的派生构造,为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对该区域控矿地质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标签:多金属控矿因素找矿铜1概述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酸性侵入岩体,主要有三叠纪、侏罗纪花岗岩。
以三叠纪花岗岩分布较广,侏罗纪花岗岩为次。
三叠纪花岗岩分布于该区外围的北东部,为清溪复式岩体,该岩体主产稀土、钾长石和硅石等;侏罗纪花岗岩分布于区南侧及外围的北西部,主要有小岩株和隆木—弹前岩体等(如图1所示),前者为主产铜、铅、锌、钨矿和稀土等矿产,后者主产稀土、高岭土等矿。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其展布方向以北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
其中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是本区的主干断裂,为大余—南城深大断裂次级构造的组成部分,区域上控制着钨、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布;近东西向构造为沙地—大柏地东西向构造带的派生构造,为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
区外围矿产主要有铜、锌、铅、铁、稀土、钾长石、高岭土和硅石等。
2控矿地质因素2.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出露于矿区中南部及东南角,属小岩株()的组成部分,为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第二次形成的花岗岩株,北、东、南三侧侵入于震旦系变质岩中,西侧侵入于寒武系变质岩中(区外)。
小岩株新鲜岩石为灰白色、浅灰色,中粒—中细粒花岗结构,偶为粗粒花岗结构,斑状及似斑状结构,交代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多为斜长石及石英,石英呈他形粒状,分布极不均匀,含量5%~7%;斜长石大小一般为(1m×2m)~(1.5m×3m),呈自形板状,含量较少。
基质主要由钾长石(20%~30%)、斜长石(30%~35%)、石英(25%~35%)、黑云母(3%~6%)、白云母(1%~2%)组成。
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绿帘石、褐帘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金红石、独居石、黑钨矿及锡石等。
岩体自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并见有大量立方体状、星点状黄铁矿化。
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985b8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2.png)
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摘要】通过对获各琦铜矿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概括获各琦铜矿地质特征如下: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和地层控制;岩浆活动强烈,对成矿起决定作用;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具有分枝复合现象.并通过对一号矿床生产地质资料以及矿区构造的研究,结合生产地质勘探成果,认为一号矿床深边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2(064)002【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作者】王寿林;钟世杰;霍红亮【作者单位】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为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为铜矿体,伴生有铅锌、铁矿体。
通过综合研究现有的地质资料,在一号矿床西侧及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找到铜、铅锌矿体。
从而可扩大矿山的地质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企业发展[1]。
1 区域地质背景获各琦铜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拗陷带中狼山—渣尔太山褶断束和狼山复式背斜北翼[2]。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乌拉山群和中元古界狼山群及其上零星分布的石炭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主要岩浆岩有前寒武纪火山岩以及晚元古代震旦纪侵入岩、海西印支期侵入岩、燕山期岩浆岩和第三纪玄武岩。
狼山地区主体构造为狼山复背斜,走向NE—NEE,核部为太古界乌拉山群结晶基底,两翼为狼山群。
狼山成矿带矿种以铜、铅、锌和稀土为主(铍、铌、钽),包括大型矿床5处(获各琦、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白云鄂博)、中小型矿床10处以上,矿化点100多处(图1)。
2 矿床地质概况2.1 地层矿区主要含矿层位为狼山群第二岩组。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分析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4dd1c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5.png)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分析费红彩;董普;安国英;肖荣阁【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04(018)001【摘要】内蒙古霍各乞矿床是狼山地区著名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层序依次为中元古界陆缘裂谷拉斑玄武岩系→矿化热水沉积岩系→陆源碎屑岩系.拉斑玄武岩及基性侵入岩大部分变质为绿泥石片岩,但局部残留基性火山岩和辉长岩类变余结构构造,局部达到斜长角闪岩相,且w(Na2O)>w(K2O).变余辉长岩的稀土总量较低,且轻、重稀土基本没有分异,黑云绿泥片岩的稀土总量较高,其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黑云绿泥片岩中B、F、K、Ti、Zn、Rb、Sn、Nb、Ag、Ba、Pb、U相对富集,Cu、Pb、Zn富集系数高于变余辉长岩,表明绿泥石片岩具有热液蚀变的特征.含矿岩段条带状石英岩、透辉透闪石岩的稀土总量偏低,轻、重稀土有明显分异,并表现为特征的正Eu异常.除矿化富集外,微量元素Be、B、F、Rb、Ag、Ba、Th、U也有明显富集,表现了热水富集成因的特征.矿床矿化受岩性层控制的特征明显,并且在一定的构造部位富集,具有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硫同位素变化范围大,多表现为正值,硫化物δ34S值的大小排序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矿床成因分析表明霍各乞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化叠加变质热液改造富集而形成的矿床.【总页数】9页(P32-40)【作者】费红彩;董普;安国英;肖荣阁【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相关文献】1.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及矿床成因 [J], 刘玉堂;李维杰2.内蒙狼山霍各乞矿床条带状含铜石英岩成因的讨论 [J], 孙宝忠;徐贵忠;边千韬3.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质来源 [J], 余金杰;杨海明;叶会寿4.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 [J], 刘雪敏;陈岳龙;李大鹏;王忠;刘金宝5.内蒙古霍各乞矿区含矿富石榴石岩晶体定量化结构分析及其意义 [J], 闫岩; 彭润民; 陈思雨; 陈军林; 秦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的构造环境
![内蒙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的构造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d076412f12d2af90342e613.png)
第6卷第4期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V ol.6,No.41997年8月 GEOL OGICAL EX P L ORATION FOR N ON -FERROUS METALS Aug .,1997 ⒇内蒙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的构造环境耿明山(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00083)摘 要 研究表明,霍各乞大型铜多金属矿田的Cu 、Zn 、Pb 、Fe 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溢,部分来自海水对基底岩系的淋滤;S 主要来自海水SO 2-4的还原,少部分来自地幔;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等方面论证了霍各乞矿田中元古宙为大陆边缘弧后裂谷盆地构造环境。
关键词 霍各乞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霍各乞矿田位于狼山北带。
出露地层有中浅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属中元古界狼山群二岩组和三岩组。
矿田内及外围有大量侵入岩出露。
矿田内变形构造发育。
狼山群在沉积期后的构造运动中经受了多期变形,形成了不同期次、不同级别、不同样式的复杂叠加褶皱,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本区含矿层为二岩组的碳质板岩、透辉闪石岩。
1 狼山群二岩组地球化学特征1.1 微量元素一般来说,沉积岩在沉积时微量元素的初始含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而元素含量的概率分布偏离正态是由于受到了后期地质作用的叠加所致。
据此,我们采用柯尔莫戈洛夫-斯米尔诺夫方法对狼山群二岩组中各种变沉积岩500余件样品的微量元素作了正态分布检验,其结果表明:1)灰岩及含矿透辉透闪石岩、含锌碳质板岩全部样品所有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这几类岩石中元素含量由一次地质作用而成,即沉积作用富集。
沉积期后的地质作用对元素含量未造成显著影响。
2)含铜条带石英岩样品中,Cu 、Pb 、Z n 、B a 、Se 含量有少数样品不符合正态分布被剔除。
剔除样品最多占总样品数的16.7%。
因而,条带石英岩中成矿元素C u 、Pb 、Zn 、B a 、Se 含量在沉积期后的变质作用或岩浆活动、构造活动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C o 、Ni 、Cr 等元素含量所受影响较弱。
探讨铜矿矿床特及找矿标志
![探讨铜矿矿床特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e92e7dbedd3383c4bb4cd258.png)
探讨铜矿矿床特及找矿标志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云县果园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特征等因素的研究,总结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
找矿标志有:矿化露头直接标志、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标志、植物标志。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远景一、概况该铜矿位于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北部,地处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之兰坪—思茅拗陷西缘,成矿区划属兰坪—思茅成矿带(Ⅲ)中的忙怀——景洪铜铅锌成矿带(Ⅳ)北部。
二、地质特征2.1地质概况(1)地层二叠系下统(P1):灰黑色板岩、千枚岩、砂砾岩夹燧石灰岩。
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上段为流纹岩、流纹英安岩、石英斑岩、英安岩等酸性熔岩,夹凝灰质砂板岩、凝灰岩、硅质岩;下段为杂色砂板岩、砂岩夹凝灰质砂板岩、凝灰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上部为紫红色凝灰质砂板岩夹火山质角砾岩,偶夹酸性凝灰岩;中部为玄武安山岩,粗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及辉绿岩透镜体;下部为玄武岩夹凝灰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灰岩透镜体,底部为杂色凝灰质砂砾岩。
是铜矿体产出的层位。
侏罗系中统花开佐组(J2h):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红色地层,上段为杂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及泥岩透镜体;下段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夹泥岩。
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1j),为陆相、泻湖相红色碎屑沉积,上段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下段为灰白色夹紫红色、黄绿色泥岩及炭质泥岩,局部夹煤线及煤层。
(2)构造区内构造发育,澜沧江断裂纵贯全区,控制了区内构造,主构造线以近南北向为主。
褶皱主要为棉花地——张导山复式向斜。
果园铜矿位于该复式向斜之甲坝田向斜中。
(3)岩浆岩本区地处澜沧江深大断裂带,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繁多,以火山岩为主,酸性侵入岩(脉)分布零星。
火山岩有中三叠统忙怀组高钾流纹质火山岩,上三叠统小定西组钾玄武岩系列的中基性火山岩。
果园铜矿即赋存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中。
2.1地球化学特征本区1/20万异常以Pb、Zn为主的综合异常,异常值较低。
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与找矿标志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索
![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与找矿标志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db4406cd1f34693dbef3e24.png)
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与找矿标志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索摘要:现如今,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创新,我国对于地球上的事物的了解越来越全面与深刻。
尤其是对于在地球上存留时间很久的矿产更有着深入的研究。
与此同时,相关的矿产地质学说逐渐被提出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一系列寻找矿产的方案与途径。
故本文就针对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进行探讨,并在其找矿探索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找矿标志进行阐述。
关键词: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找矿标志前言:金属矿产是我国工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重要矿产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金属矿产地质是需要在很多的因素促使下才能形成,而且这个过程极其漫长;与此同时,从发现、开采到运用矿产的整个过程也是极其繁琐复杂的。
所以,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工业发展能够有足够的金属资源来支撑,就需要我国对金属矿产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对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还要明确好找矿标志,才能使相关人员对金属矿产的寻找有迹可循,提高寻找矿产的效率,从而使金属矿产更好的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服务。
1.金属矿产的类型和地质形成的条件找矿产1.1 接触变质的作用在岩浆进行上侵的活动的过程中,会与地质表面内的其他变质进行接触,而且在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压力与温度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并且会与其他变质在接触时发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使其发生了变质现象。
经过变质现象后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矿物质,就比如我们都熟悉的硅酸物、钙以及碳酸物皆是变质物质。
各种变质物又经过矿化作用形成我们熟悉的铜矿、铁矿与煤炭等矿物质。
1.2 风化的作用风化的作用具体是指对地质表面的岩石与矿体产生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常见因素。
风化作用大致又可分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以及物理风化三个种类,这三种风化作用都能够对地表上的岩石进行分离作用,从而使得某些金属物质逐渐富集而形成矿床。
而矿床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变质与热液作用等各种复杂漫长的地质形成条件下,就会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金属矿产,比如稀土、铁以及银等金属矿物。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研究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a1774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9.png)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研究
卢贺;高启凤
【期刊名称】《新疆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6(039)0z1
【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典型的中元古代裂谷作用形成的产于沉积岩中的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虽经几十年勘查早已成为大型矿床,但矿区仍具有储量翻番的巨大找矿潜力。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卢贺;高启凤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万晨能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乌海 01600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燕郊 0652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Micromine软件在霍各乞铁铜多金属矿二号矿床中的应用研究 [J], 杨海燕;谭雅文
2.内蒙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的构造环境 [J], 耿明山;
3.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因素探析 [J], 张依娜;夏楚林;钟世杰;杜海超
4.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J], 王弢
5.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区多期变形及对成矿的控制 [J], 任爱军; 余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霍各琦铜多金属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70522)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霍各琦铜多金属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70522)](https://img.taocdn.com/s3/m/6638bd17964bcf84b9d57b81.png)
前言获各琦铜矿发现于1958年,矿山成立于1988年,1988年~2005年曾经成为我国有色系统六大露天矿之一。
2003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该矿山,并开始了矿山的改建与扩建工作,目前已形成13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拟扩建生产能力达270万吨/年。
2005年露天采矿终了,并转入地下开采,为了搞好露天采矿与地下开采的衔接和深部资源/储量情况,从2005年开始了地下的基建探矿工作,至2006年3月底,已完成-1~16线1810~1894米标高之间的探矿;对1400米标高以上的勘探空白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了深部探矿。
2001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评估收购矿山的价位,组织人员对-1~19线1834米标高以上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
2004年由于采矿证范围调整至1400米标高,公司又对-1~19线1834米~1400米标高之间的资源/储量进行了第二次核实。
本次核实工作是在上述两次核实的基础上,查明由于基建探矿、采矿活动、深部探矿后矿山内资源/储量发生的变化,核实截至到2006年3月31日前矿区的保有资源/储量。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与采矿许可证一致,即-1~19线1400米标高以上,平面坐标为:1.X=4571740.00 Y=36387960.00; 2. X=4571740.00 Y=36388960.00;3. X=4571200.00 Y=36388960.00;4. X=4571200.00 Y=36387960.00。
资源/储量核实范围与采矿许可证关系见图0-1、0-2。
图0-1获各琦铜矿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平面示意图图0-2 获各琦一号矿床资源/储量核实范围纵投影图核实结果:截止2006年3月31日,全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铜矿石量3862.72万吨,铅锌矿石量4537.18吨,铁矿石量789.95吨;铜金属量520164吨,铅金属量612855吨,锌金属量704620吨。
探析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及找矿标志
![探析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e8c3c4e25ef7ba0d4a733b58.png)
探析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及找矿标志作者:赵露郭清来源:《地球》2013年第09期[摘要]金属矿产资源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可开采储量和有效的找矿标志确定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章中我们将特别针对金属矿产的地质形成条件和找矿标志进行探析,以便为需要进行金属矿产地质考察和找矿标志明确的朋友和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矿产地质行成条件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56-2金属矿产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地质资源,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金属矿产的产生却是需要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的,而且金属矿产正式生成并达到可以开采的标准,都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的。
因此,出于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资源的考虑,分析各种金属矿产的地质形成条件并明确找矿标志以提升找矿效率就越发重要起来。
1金属矿产的类型金属性矿产按照类型区分有很多种,比如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稀土金属矿产等很多类型。
常见的,比如贵金属包括金、银等8种;有色金属有锡、铜、铝等13种;稀有金属有锂、铍、锶等8种。
2金属矿产地质形成条件2.1岩浆岩条件岩浆岩活动是造成金属矿产的重要形成因素,已经探明的金属矿产比如铬、镍、铂、铜等金属矿产都是和岩浆岩的形成、岩浆的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岩浆在地壳内部经过底层板块的活动或者火山喷发等很多种情况而上侵,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渐到地表以及地表以下。
在这个过程中岩浆的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分异作用,而这也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金属元素的富集和高度富集,这就为金属矿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一般来讲在一些超基性、基性岩浆可能更容易形成金属矿产。
当然,从岩浆到矿产的转化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实际上,一般来说岩浆在经过一系列的分异、结晶作用之后,会导致岩浆内的成矿物质发生聚集从而形成矿床。
内蒙古获各琦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内蒙古获各琦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68559ddd88d0d233d46a89.png)
有 石英 、 绢云母 、 褐铁矿 , 其次含 少量 的炭质 泥质 。该层 上 部几 乎普遍 具 角砾 岩化 , 角砾 呈棱 角 状 、 棱 角状 大 次 小不 等 , 胶结 物为 黄铁矿 、 磁黄铁 矿 、 硅质 、 灰质 , 凝 是较 为典型 的喷气 成 因角砾岩 。
3 矿床 成 因分析
表 1 条带状石英岩化学成分 序 号 S0 i2
9 8.8 15
T O i2
0 0 . 1
A1 2 03
0 2 .9
F2 3 - 0 e
3 7 .8
FO e
8 9 .6
Mn O
0 2 .6
Mg O
00 .7
CO a
11 .8
NaO 2
0 0 .4
K2 O
40 .5 25 .6 04 .0
1O .8 13 .8
0 3 .9 2 6 .6 0 1 . 0 .1 0 1 .4
1O .8 0 4 .8
0 2 .7 0 1 .1 1 1 .4
0 1 .9 0 4 .0
0 2 .2 0 1 .6 0 0 .9
分布于矿床西段 1 1 ~l 号勘探线之间, 50 平 长 5m,
均厚 度 1 m, 5 呈似层 状 产 出 , 石 为 白色一 灰 白色 、 密 岩 致 块状 构 造 , 份 以石英 岩为 主 , 次是透 辉石 , 成 其 少量透 闪 石、 石榴 子石 、 炭质 。镜 下呈花 岗变 晶结 构 , 粒度 0 1 . ~
13 .6 2 1 .7
4 4 . 2 3 2 .0 0 5 .8
注: 数据来源 于刘玉堂等 ,0 4 20 。
据 Waa aa的研究 , tn b 硅质 岩 主 要 氧化 物 比值 可 以 较好 地 区分 出热水 沉积 与正常 生物 化学沉 积硅 质岩 , 热
多金属矿区矿体地质及找矿标志浅析
![多金属矿区矿体地质及找矿标志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6418e359eef8c75ebfb303.png)
多金属矿区矿体地质及找矿标志浅析1 矿(化)体特征1.1 查干拉吉南铅锌银多金属矿带(Ⅰ矿带)特征位于预查区第Ⅳ工作分区查干拉吉南,称第Ⅰ银铅锌矿带,现主要勘查控制有Ⅰ-1、Ⅰ-2、Ⅰ-3三个矿体。
1.1.1 Ⅰ-1银矿体。
地表有TC1~TC7及TC14等八个探槽揭露,为伴生铅锌的银矿体。
矿体围岩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千枚状碳质粉砂质板岩,受与千枚状板岩地层顺层或相交的断裂构造控制,产于沿构造破碎带赋存的蚀变岩中。
主要矿化蚀变有硅化、褐(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普遍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1.1.2 Ⅰ-2银矿体。
地表由TC8、TC9、TC12、TC13探槽揭露,为伴生铅锌的银矿体。
探槽控制矿体长度250m左右;矿体在走向上不连续,呈分支复合。
水平厚度最大8.77m,水平厚度3.92米。
平均品位Ag104.03*10-6,Pb 0.23*10-2、Zn*10-2。
1.1.3 Ⅰ-3铅锌矿体。
由ZK3钻孔所见,为隐伏伴生银铅锌矿体。
矿体铅垂厚度22.80m,矿体倾角约35°。
矿体分上下两层,上层自351.00~364.00m,厚度13.00m;下层自367.80~377.60m,厚度9.80m;夹石层厚度3.80m。
1.2 其他矿(化)点特征1.2.1 第Ⅴ工作分区TC18银矿体(Ⅴ-1)。
矿体延长100m以上,走向北西,倾向20°左右,倾角50°~60°。
围岩为粉砂质板岩。
硅化、褐(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构造蚀变岩带共有6条,水平厚度1~7m。
矿体厚度 1.30m;品位Ag148*10-6、Pb0.20*10-2、Zn0.14*10-2。
1.2.2 第Ⅴ工作分区铅锌矿化体(Ⅴ-2)。
地表由TC19探槽揭露。
矿体延长100m以上,走向北东东,倾向340°~350°,倾角50°~65°。
围岩为粉砂质板岩。
硅化、褐(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构造蚀变岩带有2条,水平厚度均在8m以上。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f90c2a16de80d4d8d15a4f75.png)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矿床类型初步分析为喷流沉积型铜铅锌矿床。
找矿标志有地层标志、岩性标志、蚀变标志、地表氧化带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霍各乞铜矿中图分类号:F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uogeqi is one of several important copper mine in China, belong to Langshan mountain mineralize belt,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margin rift environment, the mine type is 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Prospecting marks include: formation signs, rock marks, alteration signs, with signs of surface oxidation.Key Words: Geologic feature, Ore-formation condition, Prospecting criterias, Huogeqi copper mine.1.区域地质背景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狼山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境内,其东与白云鄂博、渣尔泰山相连。
狼山及其东延的渣尔泰山,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著名成矿带,通称狼山成矿带。
区域上,狼山成矿带属于中亚-蒙古成矿带内的一部分,后者是世界上三大洲际成矿带之一,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其代表性矿床有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白云鄂博等大型及超大型矿床。
2、狼山成矿带的成矿特点1、狼山南、北两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岛弧带裂陷槽中,是与海相基性火山喷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内蒙古狼山地区霍各乞Cu-Pb-Zn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内蒙古狼山地区霍各乞Cu-Pb-Zn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9e8840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e.png)
6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resources
代。黄铜矿主要交代透辉石,呈浸染状与斑点状,顺透辉 石条带方向排列,构成条带状或条纹状构造。粒径一般在 0.01mm ~ 1mm,斑点状者可达 1cm。常为方铅矿所溶蚀 成港湾状,而与磁黄铁矿、闪锌矿构成不混溶共边结构或 局部交代磁黄铁矿。方铅矿为矿区铅锌富集带的主要矿石 矿物,常与磁黄铁矿、闪锌矿伴生,并交代溶蚀它们呈港 湾状和呈细脉穿插,闪锌矿为矿区铅锌富集带的主要有用 矿物,常分布于磁黄铁矿边缘,呈不混溶共边结构,亦有 少量溶蚀磁黄铁矿的现象。也常与黄铁矿呈固溶体分离结 构在矿体铅、锌两者相互依存关系小,无规律性。
彭润民(2003)指出东升庙菱铁矿层产于新元古界狼 山群二组三段,狼山南侧的东升庙和北侧的霍各乞成矿 地质时间一致性表明北侧霍各乞矿田具有与东升庙形成 菱铁矿层相同条件。王思源(1993)所计算的各成矿期次 的成矿物理学条件,当 pH=6 ~ 8 时,随着 Eh 值升高,则 发生 FeS2 → FeCO3 → Fe2O3 的转变 ;在较还原条件下,随 pH 值升高,将发生 FeS2 → FeCO3 → Fe3O4 的转变。因此认 为霍各乞矿床早期是菱铁矿或含 Fe 碳酸盐,经变质转变 为磁铁矿的,形成透辉透闪石岩 + 磁铁矿条带。这与我们 得出磁铁矿是经过变质改造作用观点基本一致。
成矿带,中亚—蒙古成矿带是世界上三大成矿带之一,代 表了一个长期的构造成矿作用过程,主要由三种成因类型 的矿床组成,空间上分布于三条亚带上,自北向南呈北东 东向分布。北侧亚带主要是蒙古境内的斑岩型成矿带,中 间亚带主要代表大洋中脊环境下形成的矿床,最为典型是 铜镍硫化物矿床,南亚带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狼山成矿 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主要矿床类型为喷 流沉积型铜铅锌矿床,主要矿床有霍各乞、炭窑口、甲生 盘、东升庙、白云鄂博等。三条亚带上的矿化发生在不同 时期和不同的成矿环境,但代表了该地区的一个成矿作用 过程,形成了众多的超大型或巨型矿床,同时显示出该地 区具大的找矿潜力。
内蒙霍各乞矿田发现与勘查开发史
![内蒙霍各乞矿田发现与勘查开发史](https://img.taocdn.com/s3/m/111f8ddc76a20029bd642da9.png)
内蒙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田发现与勘查开发史一、发现与勘查历史霍各乞(现名获各琦)铜多金属矿田,系内蒙狼山地区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内三大多金属矿区之一(另二为东升庙和炭窑口),直距赛乌素镇西南35km,南距包兰线临河火车站85km,杭锦后旗陕坝镇65km。
地理坐标:东经106°39'15″~106°41′15″,北纬41°15′57″~4l°17′43″。
本区系内蒙古高原腹地,地势平缓,海拔标高1900-2100m,高差30-70m,属内陆干旱寒冷气候。
1958年5月,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华北分局542队(现内蒙古有色地质一队)钱立人、刘福春等,在乌兰陶勒盖庙,获悉蒙古族牧民曹德木报矿资料。
6月12日,在牧民曹德木的带领下,他们赴实地踏查,发现了含孔雀石的石英岩露头和多处古采坑,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得以重现天日(群众报矿及古采坑、废石堆及古采矿遗迹调查,是发现关键)。
随后测制了1:2000地质草图,圈定了铜矿化范围,并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铜矿床,其储量前景可观。
自6月25日始,开展普查评价,于13线钻孔中见到厚度56m,含铜1.3%的铜矿体。
1958-1962年,内蒙重工业厅地质勘探公司第3地质勘探队投入钻探4968.38m、浅井74.20m、坑探178.40m、1/1万地形地质填图和物化探测量22km2和1/2千地形地质测量0.7km2等工作。
认为属沉积变质型层状矿床,赋存于石炭二叠系阿古鲁沟组(注:现定为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条带状炭质石英岩、块状石英岩、透闪石岩与炭质板岩中。
其中一号铜矿体长75-700m,厚3.90-24.60m,延深200-500m,铜品位0.47-1.70%;铅锌矿体长50-700m,厚3.5-13.2m,铅锌2.1-6.16%。
钱立人等于1962年10月1日提交《内蒙古杭锦后旗霍各乞多金属矿区一号矿床地质勘探中间报告》,计算的储量经内蒙重工业厅地勘公司审批表内C2级金属量铜20.74万吨,铅9.73万吨,锌14.75万吨。
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实践
![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9a741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7.png)
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实践彭福军;霍红亮【摘要】生产探矿是勘探的延伸,生产探矿可以查明开采矿床中的主要矿床赋存状况、地质因素、矿石品位分布特征型等,为矿山的中段开拓方案、采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小矿体、盲矿体尤其重要.生产探矿常用的手段主要是坑探、钻探和坑钻结合等.本文通过对获各琦铜矿深部生产探矿的方法的讨论,来实现生产探矿优化,并为同类型矿山创造提高生产探矿效率的途径.【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0(062)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钻探;探采结合;生产探矿【作者】彭福军;霍红亮【作者单位】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西部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530 引言获各琦铜矿区位于狼山中段北麓,所处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拗陷带中狼山-渣尔太山褶断束、狼山复式背斜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乌拉山群和元古界狼山群地层,以及上部零星分布的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
生产探矿的目的是修正原有地勘资料,更准确的圈定矿体形态及地质构造,达到矿石储量升级,为矿山的矿石质量管理、中段开拓方案、采准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质质料,对深部生产探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根据原有的3线、5线、7线的地质剖面图(见图1),在50 m间距的勘探线之间加密一条勘探线,在每条勘探线上施工三个坑内钻,按20 m的网度控制主矿体的中心线。
使勘探网度达到20 m×25 m,满足了111b基础储量的要求。
1 矿体地质特征获各琦铜矿一号矿床赋存于狼山群第二岩组地层中[1],地表出露在-1线~25线间,总长约1 549 m,西端从-1线向西侧伏,侧伏角约60°。
在地下深部,矿体呈树枝状往下延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倾角变化较大,倾角47°~84 °,走向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内有分枝复合现。
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b06f1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png)
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摘要:我国乔霍特铜矿坐落于新疆伊犁地块的东南缘方向,西临中天山地区复合弧段,边界接壤中天山地区的断裂带南向方位。
由于此区域内的土层构造表现尤为突出,岩浆运动频繁、强烈,岩石蚀变情况在该区域范围内较为常见,所以在多方客观元素影响下造就了较为优质的天然成矿条件。
截止目前,已在此地探查发现一百多条有效矿体。
因为含矿热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反应,此矿区内大多矿床能够自行或互相融合于围岩,逐渐形成接触交代型矿床与充填型矿床。
二者均属于火山热液型矿床范畴,因此找矿标志数量较多并明显,可以加以妥善开采深度挖掘铜矿资源。
关键词: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天山与塔里木地下运动板块碰撞带的北缘就是中天山的早古生代弧构造带具体方位,也是乔霍特铜矿较为详细的地理坐标。
辖区内EW、NEE构造特征较为显著、分明,那拉提山的深大断裂在此区内主要以NEE形式分布,距离乔霍特铜矿矿区仅为10km,同时,该区内部断裂集中受其影响、控制。
另外,巴音布鲁克组不仅是该区域内极具代表性的地层出露,也是承载石岩纪地层与侏罗纪地层的关键性位置,甚至是第四系地层发育的搭载结构之一。
而上质留统是乔霍特铜矿偏北方位出露地层的重要特征,岩性特点可以概括为安山玢岩、玄武岩、安山岩等类别[1]。
一、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1矿区地质特征作为乔霍特铜矿矿区的重点赋矿地层特征,晚志留世的巴音布鲁克组可以依托其突出的岩性特征细化性的划分为上、下两种亚组。
其中下亚组可以简化总结概括为灰绿色、黄褐色的砂质壤土与新鲜面呈黑色、风化后为灰黑色的粉砂质板岩共同构成。
上亚组可以细致区分为五类岩性段:即灰绿色表现的中型喷出岩安山岩与次火山相的安山玢岩组成的第一岩性段,随后是以玄武岩、流纹岩为辅,粗安岩与少量过渡型火山碎屑岩为关键成分组合的第二岩性段,第三段是玄武岩为构成主体、夹杂少含量粗安岩和灰岩的岩性特征,接下来是浅海相特点明显的碳酸盐搭配碎屑岩形成的第四岩性段,最后的第五岩性段构成核心物质为中酸性质的火山碎屑岩,混合少数沉积岩与正常沉凝灰岩[2]。
西六九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西六九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d394c00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2.png)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西六九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陈明阳,谭 江(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摘 要:西六九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Pt3-Pz)锡林浩特-塔溪岩浆弧(D-P3),中生代(T3-K)处于松嫩盆地西缘嫩江深断裂西侧的北东向龙江隆起带内,属于林西-孙吴Cu-Mo-Au-Pb-Zn成矿带(Ⅲ级)、龙江Cu-Au-Mo成矿亚带(Ⅳ级)。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成矿环境与内蒙突泉-林西极其相似,是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的重要区域。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较大铜钼找矿潜力。
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8-0081-2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in West Liujiu areaCHEN Ming-yang, TAN Jiang(Heilongjiang Mining Group Co., Ltd., Harbin 150090,China)Abstract: Xiliujiu area is located in Xilinhot tahi magmatic arc (d-p3) of Daxing'anling arc basin system (pT3 PZ). Mesozoic (t3-k) is located in the ne Longjiang uplift belt on the west side of Nenjiang deep fault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Songnen basin, belonging to Linxi Sunwu Cu Mo Au Pb Zn metallogenic belt (grade III) and Longjiang Cu Au Mo metallogenic sub belt (grade IV). The regional magmatic activity is strong, and the tectonic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is very similar to Tuquan Linxi in Inner Mongolia. It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 of porphyry Cu Mo deposit. Based on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rea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for copper and molybdenum.Keywords: Polymetallic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criteria1 区域地质概况1.1 地层区内地层出露不全,仅见有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下白垩统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及第四系全新统(Q4h)地层。
简要分析某锌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简要分析某锌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cffac55502d276a201292e98.png)
简要分析某锌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本文对某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某锌铜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并提出找矿标志。
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资料和经验。
标签:某锌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1某锌铜多金属矿区地质1.1褶皱某锌铜多金属矿位于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褶皱系,这一地带的矿区出露地层较为单一,除了第四系外,仅仅露出下岩段黑云斜长片麻岩。
矿区在褶皱地带,而这挤压出的褶皱是由斜歪以及同斜的褶皱组成,呈北东向分布。
1.2断裂在某锌铜多金属矿区内,第四系出现较为严重的断裂,断裂呈北西和近东西向断裂。
在断裂的矿区内以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导矿构造,其余的为控矿构造。
在助力可河断裂中,断层的走向大概在320°左右,長度为6-15km。
此区域的地表由第四系覆盖而成,主要表现为岩石破碎,可以清晰可见断层的角砾岩,在西北方向以三角面的方向延伸。
可以清晰看见垂直的擦痕,此地质的断层是隐伏张裂,为某锌铜多金属矿成矿物质提供了基础条件。
而此地质的断裂方向的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是为压扭性的断裂,且范围较广,从形状上来看主要呈“S”型。
近东西向的断裂地带为控矿构造,且断裂面上为缓慢的波状,有起有伏,变化较大。
在近东西向断裂的挤压面较为光滑平整,可以清晰可见擦痕,其厚度的变化也较为明显。
在近东西向断裂的北面倾角,角度不陡,大概在26°左右。
近东西向的断裂对矿区的分布和规模的大小有严格的控制作用。
1.3岩浆岩此区域某锌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内,其岩浆岩的分布主要在华力西期石英闪长岩,从矿区的南面可以依稀看见燕山早期的花岗岩。
在华力西期脉岩矿区内只能望见英云闪长岩脉和闪长岩脉。
1.4变质作用此矿区内变质作用较强,主要的变质作用为热液、区域以及动力变质。
2矿床特征2.1矿体概述某锌铜多金属矿是属于岩浆热液矿床,主要分布的区域在近西南方向的断裂处,且为“S”型的断裂带中。
其中1号矿体达到了工业档次的资源储量,且储量在51%左右。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5a350ca300a6c30c229f47.png)
《论文天地疟嘉篡妻妻荡莎歹了蓼覆舅芗夏瓣136《论文天地l蹶毙旒少7砺匿舅乡缓免霭彦秒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王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为国土资源部2012年设置的第二批整装勘查区之一,属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霍各乞镇管辖,位于狼山中段北麓。
面积为1200km2。
该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床矿集区之一:目前区内已发现的矿床有霍各乞l号铜多金属矿床、2号及3号铁多金属矿床,欧布乞小型铁矿床,阿拉其图敖包铜多金属矿等多处矿床。
该区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和多期构造——成矿作用的复合叠加,造就了本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展现出良好的资源前景。
因此有必要总结该整装勘查区的地质矿产特征并研究找矿潜力。
关键词:1.成矿地质背景该整装勘查区位于内蒙卉中部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其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陆块北缘中晚元古代狼山——渣尔泰山裂陷槽,是内蒙古以及华北地区重要的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
狼山——渣尔泰山裂陷槽总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800多千米,南北宽近100千米。
裂陷槽的基底为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其中沉积了巨厚的渣尔泰山群,其与白云鄂博群是同期异相沉积物,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属裂谷系中的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夹少量火山岩建造。
渣尔泰山群分布于狼山主峰南北两侧。
北侧出露于那仁宝力格——获各琦——沟乃胡都格一带及其南北两侧;南侧于东升庙、炭窑口一带,组成狼山复背斜南、北两翼。
为一套砂泥质、碳硅泥质、钙质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岩性以碳质千枚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为主,夹炭质板岩、泥质大理化灰岩和条带状石英岩(变碳硅质岩)。
下部及底部岩段内普遍含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总厚度约3000m。
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
云母石英片岩R b—sr同位素年龄为1198±59.9M a,其所夹的变基性火山岩sm—N d年龄为1492M a,其时代相当于中元古代,与北东白云鄂博群时代及岩性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摘要: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矿床类型初步分析为喷流沉积型铜铅锌矿床。
找矿标志有地层标志、岩性标志、蚀变标志、地表氧化带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霍各乞铜矿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uogeqi is one of several important copper mine in china, belong to langshan mountain mineralize belt,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margin rift environment, the mine type is 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prospecting marks include: formation signs, rock marks, alteration signs, with signs of surface oxidation.key words: geologic feature, ore-formation condition, prospecting criterias, huogeqi copper mine.1.区域地质背景霍各乞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几大重要铜矿之一,属狼山成矿带,狼山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境内,其东与白云鄂博、渣尔泰山相连。
狼山及其东延的渣尔泰山,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著名成矿带,通称狼山成矿带。
区域上,狼山成矿带属于中亚-蒙古成矿带内的一部分,后者是世界上三大洲际成矿带之一,狼山成矿带代表陆缘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其代表性矿床有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白云鄂博等大型及超大型矿床。
2、狼山成矿带的成矿特点1、狼山南、北两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岛弧带裂陷槽中,是与海相基性火山喷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床形成和定位受同生断裂控制,变质改造叠加富集。
2、矿化类型和矿种明显受狼山群第二岩组岩相和岩性控制,多金属矿产于特定的含矿建造——黑色岩系(碳泥质-碳硅质-碳酸盐)中。
铜矿主要赋存于条带状石英岩中;铅锌矿赋存于炭质板岩和白云岩中,主要赋存于二者过渡岩段;铁、铅(锌)赋存于透辉透闪石岩中;硫铁矿赋存于白云岩中。
北部为火山-复理石建造容矿型,南侧为火山-碳酸盐建造容矿型。
图1 狼山群第二岩组柱状图3、铜、铅、锌矿层(体)与地层产状一致,与围岩地层同步褶皱,受层滑断层控制,顺层延展,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4、矿床规模受三级断陷盆地大小所制约,矿体厚度和品位随含矿建造岩相变化而变化,盆地中心含矿建造厚度大,矿体厚度亦大,品位高,盆地边缘含矿建造变薄,以至尖灭,矿层亦然。
5、矿物组合简单,主要是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
矿石构造多样:条带状、纹层状、揉皱-绳状、角砾状等。
6、蚀变类型:喷流成矿期主要是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碳酸盐化和硅化。
变质侵入改造期,主要是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
3、矿床地质特征1、含矿岩系为一套中元古界火山-沉积岩,含矿岩系中富含亚碱性玄武岩及丰富的化学沉积岩——硅质岩、铁锰质碳酸盐岩、铜铅锌矿源层,体现海底喷流沉积产物的特征。
岩系中碳含量较高,出现炭硅质岩、炭质板岩、含碳云母石英片岩等。
2、矿体特征:矿床内铜矿体主要为cuⅰ矿体和cuⅱ矿体。
cu ⅰ矿体全长1400米,向下延深1100m以上。
赋存在条带状炭质石英岩中,上下盘有局部跨层现象。
该矿体为矿区主要铜矿体。
矿体主要特征如下:①矿体呈层~似层状,矿体平均倾角为67°,平均厚度为25.34m,最大厚度厚达65.5m。
②矿体内普遍存在分枝复合现象,偶有尖灭再现现象。
③矿体内部矿物共生组合比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磁黄铁矿和少量黄铁矿,金属矿物多为浸染状构造,少量的细脉状和团块状,磁黄铁矿在矿体下部比上部多,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少量的透闪石、绿泥石等。
cuⅱ总长600m,向下延深约1000m。
赋存在条带状石英岩中,局部赋矿岩石为透辉石化石英岩。
cuⅱ矿体特征为:①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比较完整,平均厚度约16m,最大厚度为33.34m,在富集中心沿走向方向向两侧变薄直至尖灭。
垂直方向上总的趋势为上厚、向下渐薄,向深部矿体规模明显缩小,最深逐渐尖灭。
②矿体平均倾角71度,一般在65度到77度之间波动,比较稳定。
走向方向上因褶皱呈弯曲现象,但较缓慢,基本随石英岩层走向变化而变化。
总体上,矿体产状与cuⅰ基本相同,浅部陡,至深部逐渐变缓。
③矿物共生组合同样比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有时见有方铅矿,金属矿物呈浸染状、团块状,磁黄铁矿呈致密浸染状,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少量透辉石、透闪石、绿泥石等。
3、矿层和围岩同时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主体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变质对矿床的影响表现在对矿石结构构造的改造(如有网脉,交熔蚀,固熔分离等结构的出现)及铜铅锌等进一步富集。
4、矿体与围岩同时遭受了后期构造变形作用及闪长岩和花岗岩岩体侵位的影响,局部出现同化混染现象。
5、地球化学特征表明:co/ni比值<1(平均0.8)s/se比>200(平均99472),造岩氧化物含量不随造矿元素品位变化而相应变化。
4、矿床成因分析关于矿床成因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参考近年来对该类矿床成因方面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成果,结合矿床本身地质特征及特点,分析其成因初步认为是喷流沉积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4.1沉积特征明显(1)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缘与天山-内蒙中部-兴安地槽区海西褶皱带过渡带台区一侧,从本区含矿层原岩建造类型看,属冒地槽沉积。
(2)区内同类矿床如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等均产于狼山群地层中,并均受该群中第二岩组层位控制。
在该层位内各种金属分选赋存性明显。
如铅、锌分布在炭质板岩中,铁分布于透辉透闪石化灰岩中,铜则分布在条带状炭质石英岩中。
矿床中金属组分的带状分布随岩性变化而变化,并具一般的热液矿床的垂直分带现象。
另金属组分在各小含矿层中分布与岩层呈整合关系,工业矿体与含矿层的厚度也基本一致,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岩性过渡地段金属组份也呈过渡关系。
(3)矿体与含矿岩层均受后期褶皱构造影响,同时发生褶曲,并对矿体有局部拉长、变薄、增厚作用。
未见金属组分伴随褶皱而沿裂隙分布并穿切含矿层。
(4)矿床中各含矿层呈互层状产出,中间隔有渗透性差的透闪石岩,没有矿液的沟通流动的通道,但各层内均有金属组分富集现象。
(5)矿床中各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产出形态一致,并与含矿层的厚度及展布规模成正比关系。
(6)矿区内除狼山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底部含有同期或准同期海底火山物质外,尚未见到与成矿有明显、直接关系的岩浆岩产出,而且含矿层底部中的火山物质的多寡与含矿层中的成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4.2迭加有后期热液变质特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特点及矿物形成的理论温度,清楚地表明矿床经历了高温~低温三个热液矿化阶段,尤其是矿床遭受后期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改造的有力证据,这种变质作用是在矿层原始沉积成岩之后迭加的。
(1)此种变质作用没有外来物质的带入带出,只对矿床中金属组分起迁移、富集、改造。
其中以局部富集作用为主,如在次级小构造发育部位矿化相对较好;因在垂向上金属品位变化极大,矿体顶底板与围岩界线清楚,故推知有用元素迁移富集主要是沿平行层面方向进行的,只有在上下各层过渡带上有良好的绢云母化、硅化伴生时金属元素才向上下盘方向转移。
(2)矿床中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较为明显。
据野外地质观察及镜下资料,金属矿物生成顺序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从矿石构造上形成了浸染状、细脉状、条带状及块状构造等。
结构上除特有的沉积结构外,还有固熔体分解结构、交代结构、其中如浸蚀结构、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等。
并且金属矿物集合体呈脉状相互交切,这一切均反映出矿床在变质过程中变质热液赋与矿床以热液成矿之面貌。
(3)矿床内所有含矿层为变质岩,而且变质岩的岩性基本上以原岩性质为依存,与距岩浆岩的远近无明显关系,主要反映特点为区域变质。
(4)矿床内还有一明显特点是后期热液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与一段热液成因不完全一致的蚀变现象:如:由成份的带入带出所形成的新种矿物透辉石、透闪石与热液作用而本身硅质富集的硅化、绢云母化相共生,这表明热液变质作用过程中一方面反映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一方面反映了热液蚀变在外界热液的影响下对原岩成份的继承、依托及形式上的自变质为主导的结果。
综上所述,矿床是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沉积层控制的,具明显的同沉积特点;初步认为矿床属喷流沉积型层控矿床;后期的变质作用对矿床有部分迭加改造作用。
5、找矿标志①地层标志,找该类型的矿床,在狼山地区,必须对第二岩组进行详细地质测量,在有第二岩组的条件下,找出其中的次级盆地,或其中的泥炭质—碳酸盐夹火山岩沉积岩建造。
②岩性标志,铜赋集在硅质岩中,铅锌赋集在炭质层和钙质层中。
③蚀变标志,普遍的硅化、绢云母化现象。
④地表氧化带标志。
大量存在流失孔、铁帽、孔雀石等为直接标志。
6、远景找矿方向①矿田内一号矿床的西端,二号矿床深部,根据古构造环境推测为有望找矿地段。
一号矿床向深部仍有很大找矿潜力,尤其是一号矿床深部与西端的铅锌矿找矿潜力巨大。
三号矿床深部也有扩大铅锌(铜)资源量的潜力。
②矿区外围:西部的褐布敖包,南部的阿拉其图,东部的温都尔哈拉,地表有找矿标志所指的地质条件,有航磁异常存在。
近两年在阿拉其图地区通过钻探工程,已获重大突破,见到铜矿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