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现代教育的本质01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习题答案项贤明主编

教育学原理习题答案项贤明主编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弃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苴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冇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冇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疗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冇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岀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教冇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年重申该教冇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冇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徳疗、智育、体育几方而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而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冇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冇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弃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冇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冇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冇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疗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而对依法治教、教弃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冇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冇理论探讨和教冇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冇学的不断发展。

初探教育的本质

初探教育的本质

初探教育的本质作者:田婷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本质论争的由来以及各个流派在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出发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质问题。

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关键词]教育教育本质论争[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71-01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在苏联开展。

1950年斯大林发表专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认为语言是没有阶级属性的,它是中性的,不为哪个阶级所共有,它具有工具性,从此展开对教育本质的讨论。

其中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分别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

这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教育是否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否是直接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观点二,“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辩。

这两派的观点主要是: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既包括生产力还包括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而双重属性说则认为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它包括生产性、社会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

观点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辩。

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的,特殊范畴说则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说是对教育外部职能的解释,提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

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现代教育的本质

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现代教育的本质
非 个 体形 式 的 区分 具 有 实 际 的意 义 。个 体 形 式 和非 个 体 形 式 的
此 可 以 明确 教 育 、 、 代社 会 三 者相 互 作 用 的 情况 。 人 现 库 利认 为 , 个人 是 一 种 个 体 的 生 活形 式 ; 度 或 群体 是非 个 制 体 的 生 活形 式 。 由于 许 多 生活 形 式 不 以 个人 为特 点 , 它们 根本 无 法 被那 些 只对 个 人 感 兴趣 的人 理 解 和 发 现 ,因此 对 个 体 形 式 和
成 果 的 占有 上往 往 体 现 为 潜 在 的 冲 突 。 在 现代 社 会 个 体 形 式 和 个 体 形式 之 间 ,则 体 现 出 主 动 的合 作 和 潜 在 的利 益 共 享 。 动 的 合作 主要 是 因为 社会 生 产 中 , 产 主 生
文 借 鉴 查 尔斯 ・ 顿 ・ 利 在 《 会 过 程 》 书 中 对社 会构 成要 素 霍 库 社 一 的划 分方 法 ,将 社 会 构 成要 素分 为 个 体 形 式 和 非个 体 形 式 两 部
教 育 系统 作 为 社 会 系统 的子 系统 ,教 育 影 响社 会 的本 质 和
农 业 社 会 是 以土 地 及 劳 动 力 资源 的增 加 作 为社 会 经 济发 展 的 主要 动力 的 。而 工 业 社 会 则 是 以 自然 资 源 和 资 产 的 不 断投 入 作 为 社 会发 展 的 主要 动 力 。现 代 社会 则 是 以知 识 和 信 息 的增 长 作 为 社 会发 展 不 竭 的动 力 源 泉 。 现代 社 会 的起 始 时 期基 本可 以 判 断 为 二 十世 纪 六 十 年 代 , 即从 全 世 界 的 整 体趋 势 来 看 , 社会 发
展 的动 力 基 本来 源 于 知 识 的 增 长 。 在 农 业社 会 和工 业 社 会 中 , 体 形 式 和 个体 形 式 之 间 , 往 个 往

教育的本质简介

教育的本质简介

教育的本质简介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包括教育的定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和塑造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提高,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公民,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另外,教育还能够传承文化、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提升幸福感。

3.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手段,它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另外,教育还能够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4. 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改善个体的就业前景、增强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此外,教育还能够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5.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的经济繁荣和创新发展、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另外,教育还能够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认知到其在个体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未来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教育,为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的本质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ke01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ke01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本套知识重点均按照2020最新教材一手整理,凭此考试稳过,书上重难点全部在内。

每一个小点之后的小括号里面的红色数字代表这个考点曾经考过的次数。

绿色为资深教师做的批注笔记帮助理解。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狭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教育的属性——(13)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社会性和意识性区别于动物)(2)教育是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人类社会在,教育就在)(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教育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教育有不同特点)②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社会性质由统治阶级决定)(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①教育对社会有能动性(受到社会生产力、制度、文化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他们)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旧制度有新思想,新制度有旧思想)(4)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培养人为社会服务,可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5)教育具有民族性: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四、教育的起源——(1)1、神话起源论:教育和万物一样由神创造2、生物起源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新增考点1: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出来的,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共六条。

具体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有三个意思,即读书按一定次第,前后不要颠倒;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并遵守读书计划;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虚怀若谷,静心思考,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

涵泳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必须身体力行,见诸行动。

(5)着紧用力。

读书要抓紧时间,反对悠悠然;读书要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居敬指读书要精神专注,持志指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意志力坚持下去。

新增考点2:教育的形态从教育系统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教育的最早独立形态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出现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产之后,学校教育形态出现最晚。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考点1:教育的概念【常考题型:单选、判断】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出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点2:教育的属性【常考题型:单选、判断】(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3)继承性—不同时期有共同点;(4)长期性—时间周期较长;(5)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超前”或“滞后”;(6)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7)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01-现代教育技术-1章

01-现代教育技术-1章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领域
1.课程开发 2.教学设计 3.远程教育 4.软件开发 5.教学实施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与学的手 段,展示教学内容,评价学习成果, 开展互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虚 拟性教学和情境化教学,提高学习 者兴趣,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有 个性化、多媒体化的特点。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领域
视听教育
以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活动。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渡到 视听教育阶段。20年代末出现了有声电影,并很快被应用于教 学活动中。同时,有声幻灯和无线电播音等技术也相继在学校 中应用。当时,美国还成立了一些广播学校,如俄亥俄州广播 学校、美国广播学校、世界广播大学等。世界广播大学曾经用 24种语言向30多个国家播放文学、经济、电子、航空、天文等 教育广播课程。40年代,美国军方利用广播、电影等手段进行 了大批量、高效率的人员培训工作。40年代以后,录音、电视 等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教学,还出现了语言实验室。到50-60年代, 闭路电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育技术》P7-8。东北师大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 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理论、策略、 方法及其实践活动。 此定义强调了四个问题: 一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即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 学活动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要 对象。 二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基础,即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其中系统科学理论与现代学 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 术是最主要的应用手段。 三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目的,即要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 优化,使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方式,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体 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策略、方法,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活 动。

教育的本质摘抄

教育的本质摘抄

教育的本质摘抄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引导和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本质,阐述教育在个体和社会中的意义。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方法,传授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内容,培养和塑造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教育的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旨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品德修养,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同时,教育也是社会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

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包括知识的传授、思想的交流、技能的培养等多个环节。

教育者通常是老师、家长等具有教育背景和经验的人士,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和引导学习者的成长。

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形式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

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塑造品格,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挑战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模式僵化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教育是引导和影响个体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教育的本质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愿每个个体都能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和谐、进步贡献力量。

教育的本质阅读

教育的本质阅读

教育的本质阅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让人们获得自我提升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扩展视野的主要途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教育的本质与阅读的关系角度探讨教育的价值,以及阅读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使人发展成全面人格,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它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关注人的实际需求和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使人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的认知和情感,帮助人们不断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和谐。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需要多种手段来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其中阅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

阅读与教育的关系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不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拓展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还可以引导人们审视社会现实,反思自我,促使人不断进步。

教育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观点和文化,拓展认识边界,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阅读在教育中的作用阅读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首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使学习更加有效果。

其次,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增加见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另外,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好书,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的文字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拓展词汇量,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01第一章教育学和教育

01第一章教育学和教育
教育学
主讲教师:侯彦斌 单 位: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德国教育哲学家康德说,人只有受教育才能成
为一个人;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 在中国,<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现代中国曾经有人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 今天我们认为,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国家 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 有用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人”的知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非常重视教育 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
(三)马克思主义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主义是教育学的科学指南 教育和社会的关糸 人的本质的理论对人的发展观的影响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唯物辩证法为教育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方法论
教育学的学科群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基本主张:百科全书式地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工作方法,个别教学 ----集体教学;自然适应性的教学原则;建立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泛智的思想,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 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所以《大教学论的》基本主张是把“一切事 物教给一切的人”,提倡百科全书式地教育教学。 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根据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使其得到自然的发展。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提出:针对中世纪学校组织十分松散,学生入学 和离校停学的时间没有同意规定的普遍现象,他提出了学校工作实行学 年制的要求。同一时间开学,同时放假,统一招生,学校应以年、月、 日、按时计划教学,学年末,英国考试确定升级。 《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学记》精粹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教育本质概述•教育本质特征分析•不同流派对教育本质认识比较•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本质新内涵探讨•总结: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概述01教育定义及功能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教育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政治制度起着维护或变革的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

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普及化和义务化,教育内容逐渐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育本质特征分析02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通过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培养人才为核心任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括沟通、协作、领导力等。

教育还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授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0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生产水乎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步分离,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国家机器产生。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

有的人把阶级性看作是教育的本质,也有人把生产性看作是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偏颇的认识。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4)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5)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教育的本质 申论作文范文

教育的本质 申论作文范文

教育的本质申论作文范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个体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教育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传授。

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获得知识,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渠道,致力于向学生传授各个领域的知识。

知识培养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个人能力,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础。

教育的本质在于能力的培养。

除了知识传授,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关键,因为只有具备各种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对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的本质在于个性的塑造。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应注重个性的塑造。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潜能,教育应该以个体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它旨在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人。

教育应该以个体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课件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课件

综合性、多元性、无限性 、范目标性
教二师、教、育师的德主、要师形风态—解—读按存在范围分
社会教育
广义: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 狭义: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 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
广义:一个人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成员的有目 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 家庭长者对其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
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 简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三师、教、育师的德本、质师风解读
思考:
动物界存在教育吗?
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 不具有经验积累传递能力
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能够传递社会经验
四教、师教职育业的道属德性(的特内点容)
与人类社会共始 是关于人类智慧与

文化的再生产活动
不可避免的行为。
评价: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的相似性, 却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教一师、、教育师的德起、源师风解读
神话起源论
宗教
生物起源论
勒图尔诺、 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
孟禄
劳动起源论
教育由上帝或天神创造 动物的本能行为
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承认的无意识模仿。
师生共同认知的客体
教育手段
传递教育内容的形式和条件的总和,分 为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一、教育的要素
教育
教育 者
学习 者
教育 内容
教育 手段
讨论:教育的四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教育的要素
√ 教育者 √ 学习者
1
2
3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的本质500字

教育的本质500字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它旨在引导个体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并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以下将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详细论述。

知识传授
教育的本质之一是知识传授。

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渠道传授各种科学
知识、文化知识、技术知识等。

在现代社会,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个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能力培养
除了知识传授,教育的本质还包括能力培养。

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活
动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在个人生活中取得成功,还可以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人格塑造
教育的本质还包括人格塑造。

教育需要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培养个体的责任感、道德感和社会意识。

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扎实基础的人。

社会责任
最后,教育的本质也包括社会责任。

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事务,更是社会的事务。

教育应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实现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发展这些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影响。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读教育的本质有感
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
们往往会被琐碎的任务和流程所淹没,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本质,并思考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体现这一本质。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
是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公民。

因此,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升学率、考试成绩,而在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方式
教育的方式应该体现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潜能。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教育需要从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教育的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表面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过程。

教育的
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维素养,而不是仅仅看重分数。

教育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应
共同承担教育的角色,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除了传授知识,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语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不忘教育的初心,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

通过对教育的本质深入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使命,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300字怎么写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300字怎么写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在阅读《教育的本质》一文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人们探索、成长和实现自我。

文中提到的“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句话让我深思。

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而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引导他们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传递的过程。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育的本质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社会公民。

总的来说,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激发学生潜能、促进个体成长、传递价值观念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和意义。

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怀着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本质的一般性与具体性

教育本质的一般性与具体性

教育本质的一般性与具体性引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涵义既具有一般性的内在属性,又具有具体性的适应性特征。

本文将对教育的一般性与具体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教育的一般性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首先,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教育始终是传承文明、培育后人的重要方式。

其次,教育是一种人类发展的必需活动,没有教育,个体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受到阻碍。

最后,教育是一种社会秩序维护的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具体性虽然教育具有一般性的特点,但在具体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式。

首先,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会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体现出具体性的多样性。

其次,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设计会因不同政治体制和社会需求而有所不同,体现出具体性的灵活性。

最后,教育的实施和评价方法也会因不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而有所不同,呈现出具体性的个性化。

教育的一般性与具体性的关系教育的一般性和具体性相辅相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教育的一般性决定了其基本的目标和原则,为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基础和方向;另一方面,教育的具体性则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的一般性与具体性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本质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的一般原则和价值,又要根据具体情境和需求调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教育更好地为个体和社会发展所服务。

只有在这样的综合考量下,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文明进步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以上为教育本质的一般性与具体性的Markdown文档,总字数超过12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学 教师教育课程 现代教育学
第一章
Hale Waihona Puke 现代教育的本质本 章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本质与属性 一、现代教育的含义 二、现代教育的本质 三、现代教育的属性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现代教育的功能 二、现代教育的价值
本 章 教 学 要 求
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趋紧密; 第一,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趋紧密; 第二,现代教育的普及性与专门性日趋结合; 第二,现代教育的普及性与专门性日趋结合; 第三,现代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三,现代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四,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 第四,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 第五,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五,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第六,现代教育具有发展性; 第六,现代教育具有发展性; 第七,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 第七,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 第八,现代教育具有主体性; 第八,现代教育具有主体性; 第九,民族性与国际性日益结合; 第九,民族性与国际性日益结合; 第十,现代教育的生态意识在增强。 第十,现代教育的生态意识在增强。
观点3 观点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
这种观点把模仿作为教育的途径之一, 这种观点把模仿作为教育的途径之一, 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 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把全部教育 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 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 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这就走向 极端了。 极端了。
2.资本主义教育的个性特征 2.资本主义教育的个性特征
第一,出于各阶层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出于各阶层利益的冲突与协调,要求 在教育目的上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 在教育目的上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 第二,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二,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教育管理比较成熟。 学校教育管理比较成熟 第三,基于民主、平等的社会理念, 第三,基于民主、平等的社会理念,要求不 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社会主义教育的个性特征 3.社会主义教育的个性特征
第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 事业的建设者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论观,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论观,用马克 思主义思想指导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思主义思想指导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教育的对象扩大了; 、教育的对象扩大了; 2、教育的内容扩大了; 、教育的内容扩大了; 3、教育的途径扩大了。 、教育的途径扩大了。
㈡ 教育起源的研究
叶澜: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 叶澜: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 论证: 起源”不同于“产生” 出现” 论证:“起源”不同于“产生”、“出现”。人类 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 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探讨“起源” 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探讨“起源”则要找到 “原型”;同时,既要明白起源结果物与“原型” 原型” 同时,既要明白起源结果物与“原型” 之间的联系,更要区别二者间的差异, 之间的联系,更要区别二者间的差异,切不可把 起源结果物等同于“原型”本身。 起源结果物等同于“原型”本身。
观点4 观点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恩格斯: 恩格斯:劳动 是整个人类生 活的第一个基 本条件, 本条件,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 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教育产 生的基础。 生的基础。
评价
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 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的实际社会需要, 的实际社会需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论和 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认识缺陷, 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认识缺陷,承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 育的产物”的观点, 育的产物”的观点,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 的关键问题。 的关键问题。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比较封闭。 比较封闭。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 学术的学校。 学术的学校。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后来,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后来,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 第四,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第四,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 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 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 识。
评价
在人类之初, 在人类之初,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 认识有限,知识总体水平比较低, 认识有限,知识总体水平比较低, 因而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缺乏科 学根据的。 学根据的。
观点2 观点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利托尔诺( 利托尔诺(法):母鸭带雏鸭,母熊教幼 母鸭带雏鸭, 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 熊,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 沛西·能(英):生物的本能冲动是教育的 沛西 能 主要动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 主要动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 免的行为。 免的行为。
二、教育的发展
㈠ 原始社会的教育
匈 奴 狼 图 腾
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第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 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 教性。 教性。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1.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1.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普及教育,不断扩大教育对象, 第一,普及教育,不断扩大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具有广 泛性。 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教育性质具 有生产性。 有生产性。 第三,学习对象涉及科学、人文众多学科,教育内容极 第三,学习对象涉及科学、人文众多学科, 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五,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提倡按科学规律办教育,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提倡按科学规律办教育,教 育具有科学性。 育具有科学性。
第二节 教育的本质与属性
一、东西方对“教育”的不同理解 东西方对“教育” 教育的独特性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 面,即“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 必须通过语言的传递和交流来进行” 又“必须通过语言的传递和交流来进行”。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㈠ 教育起源的认识 观点1 观点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 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 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 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东方有:中国的盘古开天创世、 东方有:中国的盘古开天创世、女娲补天救世 传说; 传说; 西方有:上帝创世、诺亚方舟济人的神话故事。 西方有:上帝创世、诺亚方舟济人的神话故事。
掌握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阶段性 的重要特征, 的重要特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和主 要思想主张; 要思想主张; 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及其含义; 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及其含义; 认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问题的多种学 说; 对教育功能与价值选择问题有一定的 认识。 认识。
本 章 重 点 难 点
重点 理解现代教育的内涵; 理解现代教育的内涵; 现代教育的功能及其选择; 现代教育的功能及其选择; 现代教育的价值及其选择。 现代教育的价值及其选择。 难点 现代教育的起源与本质; 现代教育的起源与本质; 现代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选择问题
评价
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 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是, 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是,它没有把握人 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 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行为之间的差别。 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行为之间的差别。
观点5 观点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杜威: 杜威:教育是促 进儿童通过主动 活动去经验一切 并获得直接经验 的过程,所以, 的过程,所以, 教育自然是在生 活中提出的。 活中提出的。
评价
教育的生活起源论看到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育的生活起源论看到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认识到了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育与生活融合, 认识到了教育源于生活,要求教育与生活融合,强 调教育的情景性、经验性、真切性, 调教育的情景性、经验性、真切性,重视教育实践 的作用,赋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 的作用,赋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 但是,就教育本身的历史起源而言, 但是,就教育本身的历史起源而言,教育的起源跟 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教育生活 起源论却未将二者加以区分, 起源论却未将二者加以区分,当然也无法正确回答 教育的起源问题。 教育的起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