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1比例尺
地图的三要素
2 方向
3 图例
青 藏 高 原 地 形 图 长江水系图
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建立“地球档案”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历史
1.太古宙(4600—2500ma) 2.元古宙(2500—540ma)
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
1.将插有温度计的4个同样的黑纸袋分别放置在不 同的位置,使1支温度计与桌面垂直,另一支与桌 面成45°角,第三支与桌面水平,第四支放在桌子 下面。 2.把白炽灯放在距离温度计球部30厘米处,实验过 程中不可移动。 3.在记录本上记下每支温度计的温度,然后打开白 炽灯,每隔1分钟分别记录温度计示数,记录10次 后关闭白炽灯。
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自己转动
地球一边绕太阳转动,一边自转
推测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 情况。说说你的理由。
人类对天体运动的探索
托勒密和“地心说”
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 学家,他于公元二世纪, 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 学说,即“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 不动的,而其它的星球 都环绕着地球而运行。
陆地
海洋 南 美 洲
1797
亚 洲

最新版本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地球仪+(鄂教版)+(共39张PPT)

最新版本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地球仪+(鄂教版)+(共39张PPT)
地点的经纬度。 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经
学习目标 4 纬线 。
地球仪上的横线是纬线,纵线 是经线,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仪 上的线有什么作用呢?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 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2011年第9号热带 风暴“梅花”,于7月 28日14时,在菲律宾以 东的太平洋洋面生成。 中心位于11.7°N, 135°E。
新知3 辨别经度和纬度
赤道的度数为0º。从赤道向北、 向南各分为90º。赤道以北称为北 纬,用N表示,属于北半球;以南 称为南纬,用S表示,属于南半球。
新知3 辨别经度和纬度
特殊的纬线——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新知3 辨别经度和纬度
90°N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S
60°N 30°N
“梅花”的具体 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 定位置,方便导航。因 此,利用经纬网定位在 航海、航空、交通、军 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 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 途。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在教室确定某个同学座位的方法是否和利用经纬网 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相似?
新知4 交织经纬网
座位 座位 座位 座位 座位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指南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指南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指南前言

本教育指南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科学教材,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本指南将提供关于

教材的详细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估学生的建议。

教材分析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和技术。每个单元都由多个主题组成,每个主题都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

活动。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

1. 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

他们的合作意识。

4.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生

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评估建议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

2.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3. 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结

通过使用本教育指南,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希望本指南能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

4.地图,鄂教版

4.地图,鄂教版

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较大 较源自文库 较小
较小 较详 较大
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 一般定向法: 右东”
N
方向
确定方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参考比例尺,算一算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
大门
3.小明一家要到公园去玩,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 好?请说出理由。
4.假如某一天刮东北风,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5. 如果划船保持20米/分钟的速度,从A处到B处大约需 要多少时间?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地图
4.地

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这样描述我们的故 乡地球:“地球色调浓艳,五彩缤纷, 一个蔚蓝色的光环套着地球。这条环带 一点点加深,逐渐变成海蓝色、深蓝色、 紫色,最后变成浓墨般的黑色,非常美 丽悦目。”加加林的话语充满了对我们 家园的热爱,没有这些先行者、探索者, 我们人类怎样去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经 纬 网 定 向 法 :
A B C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1.我们的生长发育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分组观察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1.必备材料: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2.自备材料: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以及空白“身体生长记录卡”。

每个同学都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强调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二6.昼夜交替探究昼夜交替的现象分组实验1.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1.必备材料:手电筒

2.自备材料:小球(地球仪)、大头针、五角星。

1.将五角星贴在北边的天花板上,当作北极星;

2.在地球仪的北回归线上插上大头针,作为地球上的物体;

3.用手电筒代表太阳;

4.让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注意在转动的时候地球地轴的北极始终要对着北极星。

二7.谁最先看到日出地球的自转。

分组实验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实验探究生活在杭州、武汉、成都、拉萨等城市的人谁最先看见日出。 1.必备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2.自备材料: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代表太阳的手电筒在实验的过程中是不能动动的动的。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杭州让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经经历昼历昼夜的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地图丨鄂教版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地图丨鄂教版

《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获得交流与讨论引发的新的想法。

能力目标:

1.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3.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上的各种标志并学会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外出旅游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

板书课题《地图》。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展示各种地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教案

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3地球仪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

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1页)【精品】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1页)【精品】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1 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

2 地球

3 地球仪

4 地图

5 建立“地球档案”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

6 昼夜交替

7 谁先看到日出

8 昼夜温度的变化

9 一天中的动植物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

10 卵石的形成

11 溶洞

12 升高的河床

13 沙尘暴

14 唐山地震

15 庞贝城的毁灭

16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自由研究

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

17 四季星空

18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19 水结冰了

20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自由研究

1我们的生长发育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

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

二、新授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教案 谁先看到日出-鄂教版

六年级上册教案 谁先看到日出-鄂教版

---《谁先看到日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一单元认识地球概貌后,肯定会对地球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地球上的一天》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地球的奥秘。本课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前面通过昼夜交替现象的研究,已经说明和证实地球在自转,那么这时就会很自然地提出“地球是朝哪个方向转”这个问题。教材正是在这种内在联系中引出本课“谁先看到日出”,借助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推理—形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精神和能力。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而且世界各地有时间差。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分析推理,探究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人们谁先看到日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自身体验,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体会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我国不同城市的人们谁先看到日出,根据资料分析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四)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经验圈的逐步扩大,对地球、日月星辰等天文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本课的学习对知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针对学习中的困难,教师要创设情境,适时地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课件优秀教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课件优秀教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课件优秀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第7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对地表变化的现象分析,认识地球地表运动变化的事实。并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事实依据。

3、引领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对地球地表变化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假设的科学素养。

4、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准备

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地图轮廓的纸片;收集有关地表变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归纳小结。

师:在前几次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表运动所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你能列举自然界中的哪些现象与地表的运动有关吗?

学生列举现象:地震、火山喷发、高山盆地的出现等。

师:这些现象都是地表运动引起的。那么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呢?请大家阅读54页的一段材料。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这些地方以前是什么样的地貌?

(2)这些地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我们的地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阅读并讨论,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二、通过资料的提供,说明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地表变化的一些现象,分析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有很多同学都提出了他们的不同的观点,并且阐述了自己精彩的理由。其实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象大家刚才一样,通过认真地思考,收集证据后,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请大家阅读55页的材料。并讨论以下问题: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物质的变化、田野里的生物、天气的成因、自然资源和建造、植物工厂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变化。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有些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包括铁生锈、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包括水结冰、蜡烛熔化、弹簧被拉长等。

第二单元通过对植物进行简单分类,使学生初步学会二歧分类法。通过叶片的淀粉实验等,使学生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使学生知道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食物链。

第三单元主要使学生了解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它们的形成都与自然界的水蒸气有关。江河湖海里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形成云、雾、露、霜,云层里的小水珠遇冷形成雨、雪、冰雹等各种天气现象。通过下雨、下雪,这些水又回到江河湖海中,这样就构成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第四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地球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其中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类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会直接或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第五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很多个小项目组成的,通过多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建造“植物工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先把这个大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完成任务,如采光、灌溉、管理等,最后共同完成这个工程项目。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自然界的多样性。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然界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自然界的秘密。-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

1.2.1 自然界的多样性

- 生物的分类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2.2 探究自然界的规律

- 观察和实验

- 探究生物的生存环境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3.1 教学重点

- 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然界的规律。

1.3.2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方法

- 观察法

- 实验法

- 讨论法

1.5 教学准备

- 生物标本

- 实验器材

1.6 教学过程

1.6.1 导入

- 通过展示生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多样性。

1.6.2 新课导入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然界的规律。

1.6.3 课堂讨论

- 学生展示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1.6.4 总结与反思

-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

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生活中的科学技能。

过程与方法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实践能力。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图的分类、特点和制图方法;

2.能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3.能获取和使用地图上的信息。

二、教学内容

1.地图的分类和特点;

2.地图的制作方法;

3.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

4.如何使用地图。

三、教学重难点

1.地图的分类和特点;

2.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

3.如何使用地图。

四、教学过程

1. Warming up

1.教师出示几张地图,让学生讨论地图的用途和种类。

2. Presentation

2.1 地图的分类和特点

1.分类:物质地图、社会地图、综合地图;

2.特点:准确、直观、具有信息。

2.2 地图的制作方法

1.调查与数据收集;

2.绘制草图;

3.精绘制图。

2.3 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

1.平面图: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

2.立体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4 如何使用地图

1.给出示例,让学生查找地图上的相关信息。

3. Practice

1.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

2.学生使用地图查找相关信息。

4. Consolidation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2.学生提问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

1.学生绘制的平面图和立体图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能准确地查找地图上的相关信息。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

了解地图的分类、特点和制图方法地图的分类和特点、地图的制作方

法、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

如何使用地图

地图的分类和特点、平面图

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如何

使用地图

结束语

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分类和特点,地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方法。我们也学习了如何使用地图。相信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地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图》教案课件PPT教学设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地球的基本构造。

2.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如何读取地图上的信息。

3.理解经纬线的作用,能够解释一个地方的位置和相对位置。

4.能够使用地图测量距离。

教学重点:

1.认识地图和地球的基本构造。

2.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如何读取地图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

1.掌握利用经纬线确定地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地图测量距离。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视频资源

3.打印好的地图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一个有关地图的视频,向学生介绍地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用地图和研究地球表面。

2. 老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地球的基本构造。

二、学习如何使用地图

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包括地形图、政治地图、气候图等,在学生中激起新鲜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使用方法。

2. 老师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并引导他们使用地图上的图例和比例尺读取地图上的信息。

三、理解经纬线的作用

1. 老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经纬线,并播放一个有关经纬线的视频,以便于学生理解。

2. 老师使用电子白板,在地图上标出一些经度和纬度的数字,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经纬线确定地点和相对位置。

四、学习如何使用地图测量距离

1. 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地图测量距离。

2. 老师让学生使用打印好的地图进行练习,以加深他们的理解。

五、小结与练习

1. 老师对本课做一个小结,再次强调课程重点和难点。

2. 老师让学生使用今天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小练习,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谁先看到日出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谁先看到日出

《谁先看到日出》

教材分析:《谁先看到日出》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看到日出?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查资料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运用知识深化世界时差的认识。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地方时的探究。地球自传带来了不同的地方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谁先看到日出》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经验和数据,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四)科学技术工程:在旅游时能应用时差合理安排活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经验和数据推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看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大地球仪和小地球仪;手电筒,中国地图,经纬网铜丝转椅,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查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讨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找地名的比赛,导入新课

.1、检查课前预习作业

六年级教学科学上册地图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教学科学上册地图教案鄂教版

教课目的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认识地图的主要表记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详细的问题,具备必定的独立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领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余信息源。

5.得沟通与议论能够引起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善于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

果。

7.能聆听和尊敬其余同学的不一样看法和评论。

8.愿意合作与沟通。

教课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

学生准备:采集各样地图及麦哲伦全球航行船队的相关资料。

教课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话: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研究新知

1.学生读图,采集表记的信息,初步认识地图表记的意义。

1/3

1)讲话:请同学们取出自己采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相互谈谈自己的发现。(2)学生疏组读图,采集信息。(3)学生报告沟通采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好多表记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1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睁开竞赛,采集相关表记的信息,并把察看到的表记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表记多。

5)学生报告沟通,说一说常有表记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因素,进一步认识地图表记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取这两地的信息,领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认识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经过沟通报告,领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表现了学致使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徙,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逐渐深入,促使了学生知识的迁徙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地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