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C)
CCC成套程序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1、目的通过策划和实施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一致性,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内部审核工作。
3、工作程序3.1 审核工作计划3.1.1 质管办根据质量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策划审核方案,制定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于每年定时报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少于一次,在必要时由可厂长作出决定,适当增加审核频次,审核的频次应确保一年内审核履盖《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全部内容。
3.1.2 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应明确审核的内容(包括产品一致性)、日程安排及审核员,并按计划实施审核。
3.1.3 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容,应侧重体系策划的结果、审核重点及频次、范围、依据和方法。
3.2 审核准备3.2.1 由管理者代表根据相关内容任命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人选担任审核组长,审核组长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3.2.2 审核组由审核组长选派具有内部审核资格并与受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关系的2人以上的内审员组成。
3.2.3 由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制定审核专用文件a、审核检查表b、内部质量审核工作计划表c、收集顾客投诉情况d、不符合项报告表3.2.4 审核组应提前一星期向受审部门发出本次审核工作计划。
3.2.5 内培质量审核工作计划的内容a、受审核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b、依据文件c、审核的主要项目及时间安排d、审核员分工3.2.6 受审核部门依据审核要求,确定陪同人员,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3.3 审核实施3.3.1 审核的具体内容按TB-3C-30《内审检查表》进行。
3.3.2 审核可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等方式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3.3.3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员开具TB-3C-31《不符合项报告》一式二份,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经受审核方代表签字,一份交被审核部门,一份留存。
3.4 审核报告3.4.1 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受审核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b、审核依据的文件c、审核员、受审部门参加人员d、审核综述(产品一致性情况)e、不符合项情况f、相关措施及要求g、结论意见3.4.2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编制,经审核组长签字后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分发。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 引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组织为确保有效运作和达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良好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升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重要性、目标和关键组成部分。
II. 重要性良好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组织具有重要性。
首先,它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
其次,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
最后,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III. 目标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资产:通过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组织的资产得到妥善保护,防止资产的滥用、浪费和损失。
2. 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通过审核和核对财务数据,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错误和误导性信息的可能性。
3. 提高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效率:通过识别业务流程中的瑕疵和问题,改善流程设计和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4. 遵守法规和标准:通过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组织的运作合法合规,降低法律风险和潜在罚款的可能性。
IV. 关键组成部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由多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包括:1. 控制环境:包括对组织内部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塑造和引导,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2. 风险评估: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关键风险和优先处理的风险,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 控制活动: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包括授权和职责分离、审批程序、复核和对账等,确保业务流程的有效运作和安全性。
4. 信息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内部沟通和外部合作,保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
5. 监督和监控:设立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V. 结论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护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并遵守法规和标准。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适用3C认证)

1.0目的,规定内部审核的计划与执行审核所需的步骤与要求,验证质量活动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保证本公司质量手册与相关作业程序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核查公司产品一致性,确保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要求。
2.()适用范围:5.5.2《不符合项报告》由管理者代表根据审核员的需要发给,并编上顺序号。
5.5.3审核员应在《不符合项报告》中填写不合格的详细内容,但不要填写纠正措施栏。
5.5.4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应对审核结果进行总结,编成《内部审核报告》。
5.5.5《内部审核报告》和《不符合项报告》应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发给有关部门负责人。
5.6对审核所发现的问题的反应:5.6.1对每一份《不符合项报告》,责任单位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反应,说明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和完成期限,报告中包括应立即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以及必要的长期预防措施。
5.6.2《不符合项报告》填写好后返回管理者代表,如果该报告不能接受,则管理者代表将与该单位负责人联系,向他解释不接受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该单位应编制一份修正的纠正预防措施。
563对《不符合项报告》不作出反应时,管理者代表应加以追查并向总经理汇报处理。
5.6.4如发生对纠正预防措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时,管理者代表应报告总经理,由总经理来进行仲裁。
5.7效果验证:5.7.1当纠正预防措施预定完成日期已到,或当管理者代表已接到完成的通知,管理者代表当委派一名审核员去验证其完成情况。
5.6.2验证的审核员在检查纠正预防措施已被实施有效后,须在《不符合项报告》中的“验证”一栏签字。
在下次对该部门进行审核时,审核员应检查此纠正预防措施是否仍然有效,如不再生效,则应发出一张新的《不符合项报告》表,在表中说明原来发现的问题。
5.6.3如在协议的期限内未能完成一项同意的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应对此进行跟踪,如无正当理由或未能规定出可接受的修正的期限,该问题应向总经理报告,作出处理。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实施及报告等工作进行控制,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与持续性,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改进。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提出内审要求,组织审核组,任命组长,批准审核计划与报告。
3.2内审组长:组织、领导内审策划、实施、报告及后续工作。
3.3内审组:编制内审计划、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提出内审报告,进行跟踪验证。
3.4企发部:协助内审实施,保存有关记录。
3.5各部门:接应内审,进行相应整改。
4程序4.1内审方案的策划每年在1月份内,要覆盖全公司范围和过程进行一次全面内审方案策划,形成“年度内审计划”,包括:内审的时机、范围、准则、内审员的资格培训等内容。
4.2成立内审小组4.2.1管理者代表在“年度内审计划”规定的日期前10天提出具体内审的要求,在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中选定和组成审核组,同时任命组长。
4.2.2审核组对审核日程、目的、准则、范围、方法、人员等进行策划,审核员不得安排审核自己的工作,并于内审实施一周前形成“内部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公布。
4.3内审的准备4.3.1审核组组织熟悉、准备相关文件,并按分工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
4.3.2内审实施前审核组要召开一次预备会,对准备情况进行沟通、检查和充实。
4.4内审的实施4.4.1召开首次会议:要求总裁、管理者代表、决策层、各部门负责人及审核组全体人员准时参加,并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由内审组长主持。
4.4.2首次会议议程:宣布会议开始T宣布内审计划T征求时间安排意见(可做适当调整)T总裁(参加时)、管理者代表提出具体要求T宣布会议结束。
4.4.3现场审核:根据审核准则和内审计划及检查表要求,对过程或部门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并在“审核检查表”上形成记录。
4.4.4组内沟通:审核过程中,审核组每天至少要沟通一次,交流有关信息,并由组长根据情况协调有关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4.1行政部负责本程序的组织实施与归口管理。
4.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并组织审核实施。
4.3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并实施现场审核。
4.4行政部负责组织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和审核记录的归档、保存。
4.5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和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6受审核部门提供必要的审核条件,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部门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5内部审核流程图6管理内容6.1审核策划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策划,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6.1.1审核目的a)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JB9001C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b)确认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6.1.2审核范围根据需要可专门审核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活动及其涉及的所有部门。
6.1.3审核准则a)GJB9001C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1.4审核时机及频次质量管理体系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年底或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现场审核之前进行,每两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当出现下述特殊情况时可提前进行或增加审核频次:a)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发生产品重大不合格或体系多项严重不符合或顾客多次重大投诉时。
c)第三方认证或监督审核之前。
d)每季度实施滚动审核。
6.2审核方法6.2.1审核方案每次现场审核之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策划,指定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和审核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审核组,明确审核组长,并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审核的部门和时间安排,审核组的成员及其分工)。
CCC认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明确内部质量审核的控制要求和职责分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为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中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的控制和实施。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内审活动的总体控制和管理。
3.2内审组长负责内审的实施、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及组织跟踪验证。
3.3各岗位人员负责职能范围内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以及审核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自查。
4.工作程序4.1本公司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内审每年不少于一次,当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大量顾客投诉时,应增加内审频次。
4.2本公司应依据质量保证目标运行的情况、审核活动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及重要程度以及前一次内外部审核的结果,过程的业绩及顾客、第三方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的投诉等综合情况策划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质量负责人批准。
4.3审核组应按计划组织审核。
现场审核时按见面会现场审核总结会的程序进行。
现场审核做好记录。
审核员应具有审核资格,且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开具《不符合项报告》。
4.4审核结束,审核组应提交内审报告给质量负责人。
4.5存在不符合项的责任人须针对《不符合项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由审核员跟踪验证。
4.6内部质量审核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应妥善保管,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5.1 Q/JY-QP-0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2 Q/JY-QP-013《产品变更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 Q/JY-QR-025《内审计划表》6.2 Q/JY-QR-026《内审现场记录》6.3 Q/JY-QR-027《不符合项报告》6.4 Q/JY-QR-028《内审报告》。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说明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说明内部审核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了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审核和监督措施的总称。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内部对业务活动进行审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部审核控制流程的具体内容。
一、目标设定与计划制定1.确定审核控制的目标和目的:明确内部审核的目标,例如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程序的执行等。
2.确定内部审核的范围和周期: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的业务范围和时间周期,例如财务报表、人力资源管理等。
3.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根据目标和范围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包括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内部审核程序的执行1.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收集与内部审核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证据,包括财务报表、合同、审计程序等。
2.审核程序的实施:按照内部审核计划和程序进行检查和审计,对业务活动进行评估和分析。
3.发现问题和异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异常和风险,并记录和报告给相关人员。
三、问题报告和风险评估1.编写内部审核报告:根据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发现,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包括问题、风险和建议等。
2.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根据内部审核报告,制定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并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进度。
3.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四、监督和跟踪1.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对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执行。
2.监测和检查:对业务活动进行定期或随机的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根据监督和检查的结果,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和风险再次发生。
五、评估和改进1.对内部审核控制流程的评估:定期对内部审核控制流程进行评估和审查,找出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2.内部审核流程的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内部审核流程进行改进,提高审核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概述首先,什么是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实施的一种保证财务报告准确和遵守法规的重要制度。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内部的经营、财务和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业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核心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审核目的内部审核的目的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审核流程。
例如,某公司希望确认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那么内部审核的流程就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制定。
2. 设计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当细化到具体的工作步骤和任务,包括谁来实施、何时实施、如何实施等等。
针对不同的审核目标,可采用不同的审核方法和技术,例如文档审查、物理检查、观察和交谈等。
3. 实施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应由经验丰富的审核员或者专业团队负责,他们应该具备深入了解业务流程、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制度等知识,同时应该具有熟练的审核技能。
在实施内部审核计划时,应当重点关注组织内部运营的核心环节,确保对重要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甄别。
4. 发布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当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不符合之处,同时也应当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审核报告应当更加注重析、实用性和实际性,注重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供改进的建议。
5. 监督审计跟进审核的结果应当得到组织内部的重视,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内部审核报告也为组织对业务过程、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内部审核流程中的控制环节内部审核流程需要各种控制环节来确保高质量实施,其中最重要的控制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管理控制人员管理包含着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等方面,对于内部审核流程来说,需要保障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让他们能够熟练、正确地完成审核的任务。
2. 审核计划的控制审核计划是整个审核大计的基础,一份合理,全面和切实可行的审核计划可以为内部审核的高效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3C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3C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 目的编制本程序的目的在于明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和职责,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质量手册》3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和人员、过程和活动。
4 职责4.1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全面贯彻和正确执行。
负责审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及年度审核计划的编制和审核组长的任命。
4.2各相关部门(包括厂长)负责审核工作的参与和配合,并对提出的不合格项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4.3内部审核员负责实施审核计划,编制审核记录并对审核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负责。
5 程序5.1审核的安排5.1.1 质量负责人每年初应编制《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并报厂长批准。
5.1.2制订计划时要考虑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已往审核的结果,计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本厂与质量有关的职能部门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审核,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适当增加频次或进行集中年度内审。
a)公司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连续某一环节进行投诉时;c)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检查之前;d)外部要求的变更或法律、法规、标准等变更时;e)认证产品有变化时(标准、结构、关键工艺、安全件变更等)。
5.2审核前的准备5.2.1 审核工作必须由有资格而且与被审核区域工作无关的人员负责。
5.2.2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经过有关机构的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具备资格。
5.2.3质量负责人指定内部审核员组成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审核组必须由2人或2人以上组成。
并由审核组长编制本次审核活动的《审核实施计划表》(审核目的、依据、审核组成员、方法、时间、涉及范围等),报质量负责人批准。
5.2.4 准备必要的应用文件,应用文件包括:a)《审核实施日程表》和《审核检查表》以及上次审核的不符合纠正记录等;b)《不合格项报告》;c)《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一种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管理工具。
该程序涵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旨在识别和纠正在组织中发生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以下是一个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详细步骤,以确保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第一步:建立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审核目标、确定审核风险和关注领域、制定审核计划、分配审核资源和制定审核时间表。
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通常需要根据组织的性质和规模进行调整。
第二步:开展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二步是实施内部审核。
这包括进行审核准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内部审核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制定内部审核报告并提出建议。
第三步:跟踪问题和建议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三步是跟踪问题和建议。
这包括确保内部审核问题和建议得到及时解决,并确保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这可以通过跟踪问题和建议的实施进展、审计报告撰写和审核结果跟踪来实现。
第四步: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程序的最后一步是持续改进。
这涉及到分析内部审核结果,识别改进机会,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包括在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中纳入改进措施、培训员工、更新和改进内部控制程序等。
除了这些具体的步骤之外,一个有效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还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程序应该基于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组织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关注领域。
这有助于确保内部审核资源和活动集中在最重要的领域。
独立性:内部审核程序应该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或职能,并由专门的内部审核人员负责。
这确保了内部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合规性:内部审核程序应该确保组织合规性。
这意味着内部审核人员需要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确保组织在其运作中符合这些要求。
沟通和合作:内部审核程序应该与组织内的其他职能和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包括与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并确保内部审核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培训和发展:内部审核程序应该包括培训和发展内部审核人员的计划。
CCC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CCC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目 的
为明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并审查质量活动及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验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 用 范 围
本程序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3.引 用 文 件
3.1 DXC-23 《管理评审程序》
3.2 DXC-25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 职 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并批准每次内审计划;
4.2 内审组长负责组织每次内审活动,包括制订审核计划、编制审核清单、实施审核、
提出审核报告及不符合项的验证、结案;
5.程 序
5.1 内部质量审核一般每年二次;
5.2 管理者代表任命每次内审组长;
5.5 内审组长组织每次内审活动;
5.5.1 组织内审员制订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5.5.1.1 审核目的、范围、日期;
5.5.1.2 审核的依据;
5.5.1.3 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主要项目、时间安排及审核员分工等。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同时,给管理评审和外审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3.1.1是内部审核的主管领导,负责内部审核工作。
3.1.2确定内部审核目的、范围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批准内部审核计划。
3.1.3主持成立内部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
3.1.4批准内部审核报告,必要时召集会议制定纠正措施。
3.2质安部3.2.1负责内部审核的具体工作,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3.2.2确定被审核对象,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
3.2.3负责内部审核的会议记录及资料、文件的管理。
3.2.4负责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及其验证工作。
3.3审核组长3.3.1确定本审核组成员,审核员应经培训取得资格,并由总经理聘任。
3.3.2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和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3.3.3批准审核员的“内部审核检查表”。
3.3.4有权对内部审核结果作出最后决定,并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负责。
3.4受审核部门3.4.1接受审核计划后,将审核目的、范围通知有关人员,并指派代表配合审核小组工作。
3.4.2负责提供审核过程所需的资料,保证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3.4.3根据实施审核结果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工作程序4.1编制审核计划4.1.1内部审核半年进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
每年每个要求至少应审核一次。
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顾客有重大投诉等特殊情况时,应进行追加审核。
4.1.2每年年初由质安部编制“内部审核计划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审核前的准备工作4.2.1质安部组建审核组,提出审核组长人选。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5.3审核过程一般方法如下:
① 验证质量体系文件是否完整一致。
②论,审核人员若发现受审核部门有不符合事项时,填写“不合格项目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主管或陪审人员签章以示见证,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后交回被审核部门。
5.5.8 审核完毕后由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召开审核结果说明会,说明会讨论不符合事项的改善,并要求责任部门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改善。
6. 相关文件
无
7. 相关表单
7.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
7.2《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7.3《内部审核报告》
7.4《不符合项报告》
5.5.7 缺失评判:
5.5.7.1 严重不符合项:
a. 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规定应有程序未有建立。
b. 质量手册有但未有执行。
c. 程序中有规定但未执行程序中明定之事项。
5.5.7.2 一般不符合项:执行的事项与质量手册或程序的规定不符合或相违背。
5.5.7.3 观察建议事项:符合品质制度要求,但仍可做更好的改善者。
5.3 审核通知:审核人员依据年审核计划,在审核日二天前制订“内部审核通知书”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通知受审部门,或者以电话联系方式联系受审核部门。
5.4 审核人员之资格
曾受过内/外部的内部审核课程的人员并经考核合格。
5.5 审核实施
5.5.1 审核小组的审核员依据预定日期实施审核,按标准要求对照部门职能,审核其质量体系情况。
5.5.5 受审核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对策,回复在“不合格项目报告”上,交回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安排追踪复查结果,必要时协助辅导,并将验证结果记入“不合格项目报告”上。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C)

1.0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价,以证实体系运行过程的各项活动是否全部实施并得到有效控制,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及公司是否对3C认证产品一致性进行了有效性控制是否满足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建立的ISO质量管理体系及3C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3.0 定义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4.0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4.1.1 负责内审工作的组织和审核计划的批准以及跟进和确认内审不符合项改善结果的最终验证;4.1.2 主导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保证内审员之间的及时沟通;4.1.3 组织内审员实施审核及编写审核报告。
4.2 审核组4.2.1 按内审计划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4.2.2 负责内审工作的开展及负责记录现场实施审核的情况。
4.3各部门4.3.1负责配合审核组开展审核工作,并完成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4.3.2按审核计划配合审核组进行本部门的审核;4.3.3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5.0程序5.1审核计划的编制和批准5.1.1内部管理体系评审的频率为一年1~2次。
当标准改版修正或体系组织结构变化、外部审核发现重大的问题、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及连续发生客户投诉等, 可增加审核次数.5.1.2 每次审核前由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或指定人员担任)编制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7天派发到被审部门.5.2审核前的准备5.2.1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挑选经过内审员培训合格的人组成审核小组,审核工作应由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5.2.2审核组长编制每次的“审核计划”其计划内容包括:a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方式;b审核准则和依据;c审核组成员及分工;d被审核部门的审核内容和日程安排.5.2.3审核成员在审核前应依据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条款、质量体系的文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条例,以及与客户、供货商签订的合同要求,考虑审核部门工作和职能所涉及到的条款,结合上次审核发现的问题等编写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内部审核检查表”供审核使用,审核员应对审核实施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明确.5.3 首次会议5.3.1审核组长召开被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会议,确认审核计划,介绍审核方法,提出对被审部门的要求.5.4现场审核5.4.1审核员按照“内部审核检查表”通过座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数据以检查体系运行情况,被审核部门陪同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配合.5.4.2审核人员应将客观证据真实、准确地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表”上.5.4.3每天审核结束后,由每个独立的审核小组召开审核小组会议,讨论现场审核结果,并总结当日的审核问题。
CCC认证程序文件-QC2-029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家电有限公司程序文件Page 2 of 6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用途
为检查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规定及C C C强制性认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持续符合一致性要求,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与IS O9001:2008版标准的符合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使之满足IS O9001和
C C C强制性认证的实施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工厂IS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和C C C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内部审核过程。
3.定义注释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其满足审核准则和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4.职责权限
4.1总经理
4.1.1批准《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4.2管理代表
4.2.1负责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
4.2.2编制每次的《内部审核计划》
4.2.3主持并监督内部质量审核,批准《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
4.2.4向总经理提交《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4.3内审员资格及条件
4.3.1内审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并由管理代表授权,使其在审核过
程中独立审核工作不受任何干扰。
4.3.2内审员不能对自己负责或有直按责任关系的部门进行内部审核
工作。
4.3.3内审员应编制《审核检查表》按照《审核检查表》执行并将审核
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记录,并有追踪验证的能力.
5.作业程序
5.1审核策划与准备
5.1.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如发现以下情况需曾加内
QC2-029 A/0版。
3C认证-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3C认证-内部质量审核程序1 目的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和认证产品所覆盖的区域和产品的内部审核。
3 职责3.1 总经理A) 批准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B) 批准内部质量审核报告;C) 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3.2 质量负责人A) 全面负责内部质量审核工作,编写《年度稽核计划表》并负责组织实施;B) 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3 内审组长A) 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B) 编写内审报告。
4 程序4.1 年度内审计划4.1.1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报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所有部门和《质量手册》要素,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A) 出现顾客投诉,特别是对认证产品质量的投诉;B) 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的变更;4.1.2 年度内审计划内容A) 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B) 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2 审核前的准备4.2.1 质量负责人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
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 由内审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内部稽核通知单》,交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A) 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B) 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C) 审核组成员;D) 审核时间;E) 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F) 预定时间,持续时间;G) 开会时间;H) 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2.3 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部稽核查检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4 内审组长于内审前七天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规划与执行内部审核,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ISO 9001:2015标准的要求以及本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2. 范围凡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作有关的过程活动均属于内部审核的审核范围。
3. 定义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宣布内审,任命审核组长4.2. 审核组长负责内审计划的拟定、实施、结果确认,审核人员任命,以及审核不合格项改善之跟进;4.3. 审核员负责按照审核计划执行内部审核。
5. 程序5.1. 内审的时机5.1.1. 本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5.1.2. 在以下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或本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增加审核。
5.1.2.1 质量体系运行有重大变化时;5.1.2.2 发生重大质量异常或严重客户投诉时。
5.2. 审核的准备5.2.1. 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具有内审员资格人员为审核组长,成立审核组。
5.2.2. 由审核组长选择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内审小组。
5.2.3. 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于正式审核前一星期内发到各内审员及相关部门。
为保持审核的公正独立性,内审员不能对自己所在部门进行审核。
5.2.4.内审员在实施审核前,根据现行之质量体系文件及上次审核之结果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5.3.审核小组行前会议必要时,在审核前,审核组长召开审核小组的行前会议,以讨论审核行程的安排及确定内审员已熟知审核目标、范围与审核所使用的标准及了解内审员自己的责任。
5.4.首次会议按审核计划实施内部审核,审核前举行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参加。
会议时间以简短为原则,会议议程可为:5.4.1.确定审核范围及目标与审核所采取的方法。
5.4.2.介绍审核小组成员。
5.4.3. 确认审核日程与结束会议的时间和与会人员。
5.4.4. 澄清与会人员的问题。
5.5. 现场审核5.5.1. 由各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进行现场审核,相关部门需要予以充分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本公司建立的ISO质量管理体系及3C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要求。
3.0 定义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用作依据的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 程。
4.0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 4.1.1 负责内审工作的组织和审核计划的批准以及跟进和确认内审不符 合项改善结果的最终验证; 4.1.2 主导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保证内审员之间的及时沟通; 4.1.3 组织内审员实施审核及编写审核报告。 4.2 审核组 4.2.1 按内审计划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 4.2.2 负责内审工作的开展及负责记录现场实施审核的情况。 4.3各部门 4.3.1负责配合审核组开展审核工作,并完成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 施 4.3.2按审核计划配合审核组进行本部门的审核; 4.3.3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
5.4.3.2一般不符合项: a问题不导致体系要素失效,但还没有改善措施的; b孤立偶然事件; 以上作为审核结论的依据并要提出正式的内审不符合报告.
5.4.3.3观察项: a无客观证据; b发展下去可能导致一般不符合项; 以上不作为审核结论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但是必须以书面的方式
通知责任部门改善. 5.5末次会议 5.5.1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集被审部门负责人参加末次会议,报告 审核结果,公布不符合项和观察项. 5.6由审核员填写“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审核组长审核,管理者代 表批准签发. 5.7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确认 5.7.1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收到“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后, 确定应釆 取的纠正行动,在“内 部审核不符合报告”中填写不符合原因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然后将“内 部审核不符合报告”交给审核组长批准,批准后各部门按上述要求改 善. 5.8结果的验证和确认 5.8.1提出“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的审核员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 追踪评估,结果上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跟进报告上的计划行动直 至效果满意,然后在“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中签名,结案后存档. 5.8.2“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的结案一般为15天之内,如超过15天,负 责跟进的人员必须向审核组长报告责任部门未结案的原因和实际改善过 程的现状,由审核组长指定处理方法,必要时要求相关人员重新修正改善 措施或相关部门人员配合完成. 5.9 结案、记录存档 5.9.1审核组长编制“内部审核总结报告”并附上结案后的“内部审核 不符合报告”呈报管理代表批准后派发到被审核部门 5.9.2管理者代表将审核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9.3内部审核中全部数据由文控中心负责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存档.
a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方式; b审核准则和依据; c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d被审核部门的审核内容和日程安排. 5.2.3审核成员在审核前应依据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条款、质量体系的 文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条例,以及与客户、供货商签订的合同要 求,考虑审核部门工作和职能所涉及到的条款,结合上次审核发现的问 题等编写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内部审核检查表”供审核使用,审核 员应对审核实施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明确. 5.3 首次会议 5.3.1审核组长召开被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会议,确认审核计划, 介绍审核方法,提出对被审部门的要求. 5.4现场审核 5.4.1审核员按照“内部审核检查表”通过座谈、查阅文件、检查现 场、收集数据以检查体系运行情况,被审核部门陪同人员和相关人员必 须配合. 5.4.2审核人员应将客观证据真实、准确地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 表”上. 5.4.3每天审核结束后,由每个独立的审核小组召开审核小组会议,讨 论现场审核结果,并总结当日的审核问题。依据问题点的不符合程度, 将不符合项分类如下: 5.4.3.1严重不符合项,其特点为: a 导致体系失效:即某个条款没有执行; b重大体系要素没有被发现且产生不良后果,同时也没有采取改善措 施; c发生在同一部门的一般不符合项超过6项; 以上作为审核结论的依据并要提出正式的内审不符合报告.
5.0程序
5.1审核计划的编制和批准 5.1.1内部管理体系评审的频率为一年1~2次。当标准改版修正或体系 组织结构变化、外部审核发现重大的问题、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及连续发 生客户投诉等, 可增加审核次数. 5.1.2 每次审核前由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或指定人员担任)编制审 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7天派发到被审部门. 5.2审核前的准备 5.2.1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挑选经过内审员培训合格的人组成审核小组, 审核工作应由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 5.2.2审核组长编制每次的“审核计划”其计划内容包括:
6.0 参考文件 6.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7.0表格
7.1 受控文件一览表 7.2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7.3 文件更改/废止申请单 7.4 文件销毁申请单
XYD-QF-4.2-01 XYD-QF-4.2-02 XYD-QF-4.2-03 XYD-QF-4.2-04
批 准: ˍˍˍˍˍˍˍˍˍˍˍ
修改 页号 标记 版本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深圳市鑫易达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编 号
XYD-QP-004
文件名 称
更改记录 序号
总版 本
B/0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更改内容简述
起草人 日 期
针对实际流程对文件进行优化,增加流程要 刘奇 2010/04/01
求
深圳市鑫易达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
文件编号:XYD-QP00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页版本:B/0
页数:4
作成日 期:2010/04/01
深圳市鑫易达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
文件编号:XYD-QP00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页版本:B/0
页数:4
作成日 期:2010/04/01
1.0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价,以证实体系运行过程的各项活动是 否全部实施并得到有效控制,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以确保管理体 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及公司是否对3C认证产品一致性进行了有效性 控制是否满足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深圳市鑫易达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编 号
XYD-QP-004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总版 本
B/0
作成日 期
2010/04/0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发放范围:
□ 总经理 □ 管理者代表 □ 业务部 □ 生产部 □ 品管部 □ 综合部 □ 采购部 □ 工程部 □ 其它
编 写: 审核:
□ 业 务 部: _______________ □ 采 购 部: _______________ □ 工 程 部: _______________ □ 生 产 部: _______________ □ 品 管 部: _______________ □ 综 合 部: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