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知识概要
促织故事情节概括
促织故事情节概括
促织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王禹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下令在民间搜寻促织,并利用促织来赚取钱财的故事。
故事情节概括如下:
王禹是宋朝的一位官员,非常懂得如何讨皇帝开心。
听说皇帝喜欢促织,他就下令在民间搜寻促织。
一些贪婪的商人和官员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开始大规模地搜寻促织。
在这个过程中,王禹遇到了一个叫做张三的人,他是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只有一个女儿。
张三的女儿非常聪明,她发现促织可以卖很多钱,于是决定帮助父亲捕捉促织。
张三的女儿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一些关于促织的信息,并学会了如何捕捉促织。
在她的帮助之下,张三成功地捕捉到了几只促织。
然而,这些促织很快就被官员和商人抢走了,张三和女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抢走自己的财物。
张三的女儿非常伤心,于是她决定去寻找皇帝,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在皇帝面前,张三的女儿展示了促织,并告诉皇帝促织的价值。
皇帝被她的美貌和聪明所吸引,于是下令赐予张三的女儿一座宫殿,并给她一些钱财,以奖励她对皇帝的帮助。
最终,张三的女儿获得了一些财富和地位,而王禹也因为搜寻促织而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封建社会,官员和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而一些贫穷的人则只能通过聪明才智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手裁.举通“才”(2)昂其直./而高其直.通“值”(3)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4)虫跃去尺有.咫通“又”(5)翼.日进宰通“翌”,次于当天、当年(6)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口二、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追比:宰严限追比(追比,旧时地方官严逼限期交税、交差或交代问题,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叫“追比”。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止)5、造:径造庐访成(到)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使)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每天(6)力.叮不释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5)儿涕.而去流着泪(6)自名.“蟹壳青”命名(7)细疏.其能陈述(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2)仙.及鸡犬成仙(三)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四)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3)益奇.之认为…奇特(五)其它。
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尽近.抚之形作动,靠近蟹白.栗黄.形作名,白肉黄粉成述其异.形作名,奇特的本领儿惧,啼.告母动词作状语,哭着四、同义复词(同义连用)。
(1)里胥猾黠..狡猾(2)死何裨益..益处(3)填塞门户....充满;门口(4)唇吻..翕辟嘴唇(5)急逐趁..之追赶(6)虫跃掷..径出跳跃(7)不复聊赖..依赖、寄托(8)自增惭怍..惭愧(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停止(10)僵卧..长愁向后倒下,躺(11)百计营谋..不得脱谋求五、一词多义。
《促织》知识概要
促织重点难点突破《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
整个小说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
在阅读时注意故事的高潮部分——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
从失虫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文末有“异史氏曰”一段文字,这是作者对故事所作的评论,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
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讲解】成名是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这一形象,我们要认识封建统治者从皇帝到官吏迫害人民的反动本质。
小说的线索“促织”以及紧扣这条线索,按其“得失”造成的文章的波澜是文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心理、场面描写的艺术技巧是本文的又一重点。
核心知识选自《聊斋志异》。
促织,蟋蟀。
作者蒲松龄。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生于“累代书香”之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中年时期,曾随友人在宝庄作幕宾数年,后居乡以授徒自给。
他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痛万分。
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他把满腔思绪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写成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十六卷,四百余篇。
这部小说集托笔于虚幻世界,借助想像谈狐论鬼以讽喻社会,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
《促织》是蒲松龄最优秀的笔记小说之一。
它以明代皇室盛行斗促织的游戏,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背景,描写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文章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掌握下列文言实词:庠裨抢审靡集掭悚翕啻怍售陵疏造俾龅掾讷迂觇黠发爽跬敛业赉掇。
《促织》知识点整理
《促织》知识点整理一、作者及作品背景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作品背景:《促织》出自《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创作于清朝,蒲松龄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二、故事梗概1、朝廷征收促织,成名被摊派任务,因交不出合格的促织而备受折磨。
2、成名儿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捉来的促织,投井自杀,灵魂化为一只善斗的促织。
3、成名将儿子化身的促织献给朝廷,获得重赏,成名因此富贵。
三、主题思想1、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和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2、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谄媚逢迎和贪污腐败。
3、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悲惨命运和痛苦生活。
四、人物形象1、成名老实怯懦:被官府摊派捉促织的任务后,诚惶诚恐,一筹莫展。
善良迂讷:面对困境,不敢反抗,只会默默忍受。
最终受益:因儿子化身的促织而富贵。
2、成名之子天真活泼:不小心弄死了促织。
勇敢担当:因害怕父亲责罚而投井自杀。
五、艺术特色1、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成名被摊派任务到儿子自杀,再到促织献朝廷,情节发展出人意料。
2、细节描写生动对促织的描写细腻逼真,如“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对人物心理和神态的描写也十分精彩,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浪漫主义色彩儿子灵魂化为促织,帮助父亲摆脱困境,具有浪漫主义的想象。
六、语言特色1、简洁明快语言简练,不拖泥带水,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
2、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口语化语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七、文化内涵1、反映了古代的赋税制度朝廷征收促织,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2、展现了古代的民俗文化人们对促织的喜爱和斗促织的习俗。
八、与现实的联系1、警示现代社会要关注民生,避免过度的行政摊派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2、批判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倡导廉政和公正的社会风气。
以上是对《促织》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促织》知识概要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异”是说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我国文言小说的特殊贡献,是“用传奇法以志怪”。鲁迅先生是这样解释“用传奇法以志怪”的: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进然,用法传奇,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核心知识
选自《聊斋志异》。促织,蟋蟀。作者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生于“累代书香”之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中年时期,曾随友人在宝庄作幕宾数年,后居乡以授徒自给。他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痛万分。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他把满腔思绪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写成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十六卷,四百余篇。这部小说集托笔于虚幻世界,借助想像谈狐论鬼以讽喻社会,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
答案:
C。
★例8本段描写了成名深刻的心理矛盾,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方面是忠厚老实,受人欺负;一方面是看到希望,想改变命运。
B.一方面是苦无生路,忧闷欲死;一方面是在痛苦中挣扎,百般找寻,“冀有万一之得”。
C.一方面是百般找寻,“冀有万一之得”;一方面又深知,“苛政猛于虎”,无法应付官差,“惟思自尽”。
文末有“异史氏曰”一段文字,这是作者对故事所作的评论,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两股间脓血流离(“离”通"漓",淋漓)4、翼日进宰(通“翌”,第二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6、而高其直(通“值”)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8、而翁归(通“尔”,你)9、取儿藁葬(通“缟”,用草席)一词多义进(1)以一头进进献(2)径进以啄前进逼(1)鸡健进,逐逼之逼近(2)与村东大佛阁逼似极故(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然(1)然睹促织然而(2)俨然类画……的样子(3)成然之以……为然,认为……是对的笼(1)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2)笼归用笼子装责(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2)令责之里正索要,索取(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5)受扑责时责罚靡(1)靡计不施无,没有(2)虫尽靡倒下顾(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2)徘徊四顾看,环视(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发(1)窃发盆打开(2)探石发穴掏(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售(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岁(1)岁征民间每年(2)成有子九岁年龄(3)不终岁年令(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3) 上大嘉悦皇上益(1)死何裨益好处(2)成益愕更加掷(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异(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过(1)裘马过世家超过(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强(1)乃强起扶杖勉强(2)少年固强之迫使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信(1)宰不信相信(2)信夫确实尚(1)宫中尚促织崇尚,爱好(2)虫宛然尚在还,仍然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1)岁征民间【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每天】(6)力叮不释【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8)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这时】(9) 大喜,笼归【用笼子装】(名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2、名词活用作动词(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3)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4)儿涕而去【流着泪】(5)自名“蟹壳青”【命名】(6)细疏其能【陈述】(7)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8)裘马过世家焉【穿着皮衣,骑着马】(9)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0)仙及鸡犬【成仙】(11)诏赐抚臣名马衣缎【皇帝传达命令】3、使动用法(1)昂其直【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4)不如拼搏一笑【使…拼搏】4、意动用法(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3)益奇之【认为…奇特】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薄产累尽【赔尽】(2)近抚之【靠近】(3)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献媚,巴结】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蟹白栗黄【白肉黄粉】(2)成述其异【奇特的本领】7、动词作状语(1)啼告母【哭着】8、同义复词(同义连用)(1)里胥猾黠【狡猾】(2)死何裨益【益处】(3)填塞门户【充满,门口】(4)唇吻翕辟【嘴唇】(5)急逐趁之【追赶】(6)虫跃掷径出【跳跃】(7)不复聊赖【依赖、寄托】(8)自增惭怍【惭愧】(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停止】(10)僵卧长愁【向后倒下,躺】(11)百计营谋不得脱【谋求】古今异义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1、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而翁归(通“尔”,你的)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6、此物故非西产(通“固”,本来)7、如被冰雪(同“披”,覆盖)2、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③成然之(意动用法,以……为然,认为……是对的)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②亦无售者(动词,买)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3、词类活用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4、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9、力:力叮不释(名作动,用力)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14、取儿稿葬(名词“稿”作动词“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意为“用草席”)15、日与子弟角(时间名词“日”作动词“角”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意为“每天”)16、民日贴妇卖儿(时间名词“日”做“贴”、“卖”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意为“一天天地”)17、审视(动词“审”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仔细地”)18、啼告母(动词“啼”作动词“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哭着”)19、惊起觇视(动词“觇”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暗暗地,偷偷地”)20、成骇立惊呼(动词“骇”与“惊”分别作动词“立”、“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害怕地;惊讶地”)21、逐逼之(动词“逐”作动词“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追赶着”)22、杖至百(名词“杖”带补语“至百”,用作动词,意为“挨打板子”)(这么多够不?不够我再发……)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2010/1/7 ZGSTY (第1页共2页)4、古今异义的词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
《促织》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手裁.举通“才”(2)昂其直./而高其直.通“值”(3)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4)虫跃去尺有.咫通“又”(5)翼.日进宰通“翌”,次于当天、当年(6)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口二、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追比:宰严限追比(追比,旧时地方官严逼限期交税、交差或交代问题,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叫“追比”。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止)5、造:径造庐访成(到)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使)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每天(6)力.叮不释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5)儿涕.而去流着泪(6)自名.“蟹壳青”命名(7)细疏.其能陈述(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2)仙.及鸡犬成仙(三)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四)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3)益奇.之认为…奇特(五)其它。
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尽近.抚之形作动,靠近蟹白.栗黄.形作名,白肉黄粉成述其异.形作名,奇特的本领儿惧,啼.告母动词作状语,哭着四、同义复词(同义连用)。
(1)里胥猾黠..狡猾(2)死何裨益..益处(3)填塞门户....充满;门口(4)唇吻..翕辟嘴唇(5)急逐趁..之追赶(6)虫跃掷..径出跳跃(7)不复聊赖..依赖、寄托(8)自增惭怍..惭愧(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停止(10)僵卧..长愁向后倒下,躺(11)百计营谋..不得脱谋求五、一词多义。
完整版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促织》,源自《春秋》的一部战国时代的纪事文学,也是《春秋》编年体史书中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史学里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战国时代社会风气观察,哲学思想,政治斗争,国家发展变化的一部重要文献。
《促织》收录了诸多关于政治斗争,以及关于仁义学说、礼义学说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它以“促织”这一形象思维为主线,由上到下描绘了整个“成乱”时期政治斗爭的局面,并对社会结构的对错有所研究,特别是在处理人物的态度上更是深入细致。
文章中引用的历史性人物也十分多样,如苏秦、左丞、钟鸣以及同文及等人,形象典型而丰富,大多正确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
《促织》把孔子的道德说扩展到全局,倡导两种治国理念:有司考察制度和公正促织制度。
“司考察”是对当时的社会实际的实时考察和调查,是避免局部变动而使整个社会保持稳定的一种理念;“促织”则是指用思想感化引导社会的方法,是以和谐的智慧引导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
《促织》认为,治国实践的根本是“司考察”和“促织”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这一理念属于政治哲学,被誉为“立世革道”。
《促织》在思想观点方面受到正史体和诸子百家的影响,本着治理安定国家和抚平民殃的爱民心态,注意到暴君对人民伤害和制度不公,讲求治亲仁义道德,树立团结社会,团结人心的重要性。
思想上悬案,如促织主要说明“己之私欲,而不自能克制,此外毋有耳”的居中思想,体现了“以力及轻弱”的军事精神。
《促织》中也反映了政治斗争的局面,把政治看作一门学问,重视治国的基本观念,即服从上级,遵守公法,保持国家的团结,反对分裂与内部斗争;把历史理论运用到政治中,如“昔者秦滕子宰相,臣谨述尔庙而往”,这形象地体现了以遵守法令,履行职责,下着有功劳中央政府,反对内部斗争的思想。
《促织》反映的文化传统,对中国近代的社会风气观察影响甚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促织》文言知识总结
《促织》总结(一)重点字词①尚:崇尚,爱好②斗而才:名词作动词,显示才能③责:责令、摊派④假:借⑤辄:总是⑥薄产累尽:牵累,妨碍⑦居为奇货:存储,积⑧遂为猾胥报:被⑨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费用。
⑩昂其直:抬高11会:恰逢12冀:希望13发:打开14靡计不施:没有15具:准备16诣:到.....去17能以神卜:凭借18无毫发爽:差错19冥搜:用尽心思搜索,冥:深20再:两次21纳:上交,交纳22掭以尖草:撩拨23翕辟:合,开24焉:于是25趁之:赶26不啻也:止27向隅:含有哭泣的意思28然睹促织:然而,看到29成益愕:更加30觇视:窥视31执:拿着32循:沿着33徐行:慢慢走34俱:都35穷:用尽36审谛之:仔细地看它37蹑迹披求:披,拨开38造庐:到39及:等到40而:通“尔”,你,你的41被:覆盖42问者爇香于鼎:在鼎中点燃香,介词结构后置43默然:沉默的样子44聊赖:寄托45顾:看46覆之以掌:用手掌覆盖住,介词结构后置47矜:夸耀48顾念:但是49翼日:第二天50掇:拾起来51诸:兼词,之于。
52右: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53赉:赏赐。
54独是:唯独这个。
55贴妇卖儿:抵押56以促织富:因为(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得佳者笼养之:名词作状语,在笼子里养早出暮归: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2、名词作动词斗而才:名词作动词,显示才能杖至百:名词用作动词,杖责笼归:名词作动词,装进笼子上于盆而养之:名词作动词,放在......上裘马:名词作动词,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马车。
力叮不释:名词作动词,用力。
3、意动用法奇:认为....奇异,意动用法。
成然之:意动,认为......正确成劣之:意动,认为....不好4、使动用法倾数家之产:使动,使....耗尽(三)通假字昂其直:通“直”,价格而:通“尔”,你,你的裁:同“才”(四)古今异义操童子业:童生日与子弟角:年轻人神气痴木:精神和气色(五)固定结构1、被动句: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知识点整理
《促织》知识点整理《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和细腻生动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以下是对《促织》的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 年 6 月 5 日-1715 年 2 月 25 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 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 71 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 42 年,直至 1709 年方撤帐归家。
1715 年正月病逝,享年 76 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作品背景《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它以明朝宣德年间为背景。
明朝宣德皇帝爱好促织之戏,每年都向民间征索。
这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许多家庭的悲剧。
蒲松龄生活的清朝,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他通过描写明朝的故事,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反映了清朝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三、主题思想1、批判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小说通过描写皇帝对促织的喜好,以及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而对百姓的欺压,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和昏庸腐朽。
2、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成名一家因为一只促织而经历了种种磨难,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对人性的思考在小说中,成名在巨大的压力下,性格发生了变化;而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贪婪、自私、残忍。
这些都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
四、人物形象1、成名小说的主人公,本是一个老实、怯懦的读书人。
因被摊派捉促织,经历了种种磨难,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
《促织》知识归纳
《促织》知识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蒲松龄(1640—1715),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19岁考中秀才后便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补为贡生。
他一生贫困,以塾师为生。
他本人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传世作品,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据说也是他作的。
他从20岁开始,用50年时间创作、修改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谈鬼说狐的方式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
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沬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清朝科举制度: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3兰若:即寺庙。
即梵语“阿兰若”4东曦既驾:东曦:日神东君。
既驾:已经乘车出来。
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
5学使: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
6异史氏:作者自称。
二、实词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欲媚.上官(献媚)以一头进.(进献)居.为奇货(积、储藏)假.此科敛丁口....(假,借;科敛,摊派、聚敛;丁口,百姓)操.童子业.(操……业:从事……行业)薄产累.尽(牵连,妨碍)会.征促织(恰逢)死何裨益..(补益)冀.有万一之得(希望)于败堵..丛草处(败,破;堵,墙壁)迄.无济.(迄,终究;济,帮助)即.捕得三两头(即使)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旬.余(十天)时.村中来一驼背巫(当时)成妻具.资诣.问(具:准备;诣:前往,到……去)问者爇.香于鼎(点燃)唇吻翕辟..(翕:合;辟:开)各各竦立..以听(恭敬地站着)再拜..(拜两拜)巫从旁望空代祝.(祷告)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一会儿扔)无毫发爽.(差错)食顷..,帘动,片纸抛落(吃一顿饭的工夫)俨然类.画(像)展玩.不可晓(反复看)归以示.成(给……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有古陵蔚.起(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意思)循.陵而走(沿着)冥.搜未已(深)急逐趁.之(赶)蹑.迹披.求(蹑,悄悄追随;披,拨开)而心目耳力俱.穷(都)一癞头蟆猝然..跃去(突然)掭.(tiàn)以尖草(撩拨)巨身修.尾(长)备.极护爱(周到)虽.连城拱璧..不啻.(chì)也(虽,即使;拱璧,大璧;啻,止)斯须..就毙(一刻工夫,一会儿)业根..,死期至矣!(祸种,惹祸的东西。
促织知识点整理
译为现代汉语时要把这些倒置的句式改为正常的句式。“以……为……”译 为现代汉语时要改为“把……当作……”。例如,“以天下之所顺”应译为“把 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他的这一条件”。下文的两个“以”字也应按同样的方法译为 现代汉语。“以天下之所顺”
就是“把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他的这一条件”。“以……所……”译为现代汉 语时应改为“凭借……的(地)位(置)”“依靠……的力量”。
22、克:战胜。
23、若夫:至于。夫,发语词,无实义。下文的“若己”“若人”的 “己”“人”同“夫”。
24、委:抛弃。下文的“离”、“畔”同“委”,背叛的意思。
25、亲:亲近。下文的“近”同“亲”。下文的“疏”则同“远”。意思是 拉开距离。与“近”相反。
26、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得道,施行仁政。 者,……的人。多助,帮助就多。之,代词,指施行仁政的君主。下文的“寡助 之至”的“之”同“之”。
27、失道者寡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下文的“寡助 之至”的“至”是极点的意思。“寡助之至”就是几乎没有帮助到极点。意思是 到了极点就没有办法再增加了。“寡”,少的意思。“寡助”“寡助之至”都形 容少到极点。下文的“多助”“多助之至”则形容多到极点。
28、以天下之所顺: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他的这一条件。以,用、凭借的意 思。“所顺”指上文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顺,归顺、服从的意思。“天下 之……所……”是文言中常见的固定句式。“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的)。
然而,正当成名高兴得要命的时候,这个唯一的希望又突然消失了!儿子的 灵魂化成蟋蟀既惩罚了邪恶势力又教育了人民,但这个希望消失之后,更加强烈 地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第四部分(第23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在绝 望之余又燃起一线希望——蟋
《促织》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促织》文言基础知识梳理01一、文学常识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两股间脓血流离:“离”通"漓",淋漓。
4.翼日进宰:通“翌”,第二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
6.而高其直:通“值”。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8.而翁归:通“尔”,你的。
9.如被冰雪:通“披”,覆盖。
03三、一词多义1.进(1)以一头进:进献。
(2)径进以啄:前进。
2.逼(1)鸡健进,逐逼之:逼近。
(2)与村东大佛阁逼似:极。
3.故(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
(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4.然(1)然睹促织:然而。
(2)俨然类画:……的样子。
(3)成然之:以……为然,认为……是对的。
5.笼(1)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2)笼归:用笼子装。
6.责(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以责之里正:索要,索取。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7.靡(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倒下。
8.顾(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9.发(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10.售(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买。
11.岁(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12.令(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
(2)急解令休止:使,让。
13.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
(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3)上大嘉悦:皇上。
14.益(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更加。
15.掷(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
(2)虫跃掷径出:腾跃。
16.异(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
(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7.过(1)裘马过世家: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8.强(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共36页
▪
30、意志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促织》知识点
《促织》知识点《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腻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促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作者及作品背景蒲松龄(1640 年 6 月 5 日-1715 年 2 月 25 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 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 71 岁时才成岁贡生。
《促织》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二、故事梗概明朝宣德年间,皇室爱好斗蟋蟀,每年都向民间征收。
有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被狡猾的小吏报上名字,充当里正,负责征收蟋蟀。
成名想尽办法也捉不到蟋蟀,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淋漓。
成名妻子去求神问卜,得到一张画,上面画着蟋蟀。
成名按图苦寻,终于捉到一只俊健的蟋蟀。
但他儿子不小心把蟋蟀弄死了,儿子害怕被父亲责罚,投井自尽。
后来成名又得到一只蟋蟀,斗遍所有对手,甚至战胜了鸡。
成名因这只蟋蟀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还被提拔。
儿子的魂魄也借着蟋蟀的身体回来了。
三、主题思想1、批判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小说通过描写皇帝喜好斗蟋蟀,每年向民间征收,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和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2、揭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成名因为无法完成征收蟋蟀的任务而遭受毒打,小吏借机敲诈勒索,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3、对百姓悲惨命运的同情成名一家在征收蟋蟀的重压下,经历了种种苦难,最终儿子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四、人物形象1、成名他是一个老实、善良、怯懦的读书人。
被官府逼迫征收蟋蟀,遭受了很多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
促织知识点整理
促织知识点整理《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悲惨命运。
以下是对《促织》相关知识点的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 年 6 月 5 日-1715 年 2 月 25 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2、作品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 491 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2)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3)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古今异义(1)两股间脓血流离古义:大腿。
今义:事物的一部分。
(2)儿涕而去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不如拼搏一笑古义:拼一下,博得。
今义:使出全部力量搏斗或争取。
3、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②每责一头索取。
③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2)靡①靡计不施无,没有。
②虫尽靡败退。
(3)顾①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
②徘徊四顾看,环视。
(4)发①窥父不在,窃发盆打开。
②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挖掘。
③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头发。
4、词类活用(1)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2)试使斗而才才: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4)昂其直昂: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高。
(5)辄倾数家之产倾:使动用法,使……倾尽。
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1)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介词“于”。
(2)(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主语“其妻”和宾语“之”。
2、被动句(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为……所”表被动。
《促织》知识点归纳
《促织》知识点归纳《促织》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篇散文,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之一,主要描写了一个中国古代织布技艺家族衰落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促织》的详细剖析,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知识点。
一、故事背景《促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古代,描绘了一个古老的织布技艺家族的日子。
故事中的主人公促织,是家族中技艺最高的织布师傅,他的织布技术世代相传,被尊为“织布之神”。
二、故事情节文章开头是介绍了促织一家的景况,其中包括促织、妻子和七个孩子。
之后,故事主要通过促织一家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促织家族织布技艺的独特之处以及家庭成员在织布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革命的影响渐渐显现,很多人放弃了手工业,转而从事工业。
最终,只剩下促织一家坚守手工织布技艺。
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手工织布业逐渐式微,织布一家的生计也日益艰难。
三、文学特点1.真实生动的描写。
朱自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历史厚重感和织布技艺的独特之处。
四、主题思想1.维系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促织》通过描绘促织一家对传统织布技艺的坚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的重要性。
2.时代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文章通过讲述织布一家随着时代变迁的衰落,揭示了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巨大改变。
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具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五、启示1.传统文化的价值。
《促织》通过反思织布一家的命运,告诉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2.坚持不懈的努力。
《促织》描绘了促织一家对织布技艺的坚守,表现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的重要性,并且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时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秀才童子举人进士贡士
B.童子举人贡士进士秀才
C.童子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D.秀才童子进士贡士举人古代有关科举类的文化常识。
导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童子即童生,科举时代还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科举考试共分四级:
院试,县、府一级的考试,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省级考试,及格者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分三甲出榜,统称进士。选C。
典型例题
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例1解释加点的词语()
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A.宫中尚促织之戏
【知识延伸检索】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异”是说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我国文言小说的特殊贡献,是“用传奇法以志怪”。鲁迅先生是这样解释“用传奇法以志怪”的: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进然,用法传奇,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字词综合运用】
1.词语解释:
不中(zhîng)于款:
中,符合;款,款式,规格。
靡(mǐ):
无,没有。
薄产累(lèi)尽:
一点点家产渐渐地赔光。累,亏累,亏欠,这里是“赔”的意思。
诣(yì):
到,去。
展玩:
察看观赏。
不当(dàng)意:
不合心意。当,中,合。
掇(duō):
拾取。
赉(lài):
赏赐。
2.字义辨析:
B.到石头、洞穴中去发掘,没有什么办法不用的,还是没有找到。
C.挖石头、掏土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终究没有找到。
D.挖石头,掏土洞,实在没有办法,还是没有找到。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
导析:
“探石发穴”是两个动宾短语,“靡”读mí解释为“无”、“没有”,“靡”和“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迄”,释为“终究”,“济”,释为“成”。
另一处值得品味的暗示是对成名第二次猎得的那只劣小蟋蟀的形象的描写。那只小蟋蟀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其形体瘦弱不堪。因它是成子的魂灵所化,透过这只小虫的形象,似乎隐约看到,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因长期生活在艰难困境中而瘦削不堪的儿童形象。这一形象是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儿童的缩影。它暗示出,在封建社会里,无论妇孺老幼都难逃被剥削被压迫的厄运。
B.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C.里胥猾黠
D.假此科敛丁口
E.辄倾数家之产导析:来自A.盛行流行B.巴结讨好
C.狡猾奸诈
D.征收摊派
E.往往。
★例2给下列词类活用分类()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②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之
③进城梯而下之④二月草己芽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⑦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掌握词类活用。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5~8题。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
“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辗转反侧,惟思自尽。
文末有“异史氏曰”一段文字,这是作者对故事所作的评论,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讲解】
成名是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这一形象,我们要认识封建统治者从皇帝到官吏迫害人民的反动本质。小说的线索“促织”以及紧扣这条线索,按其“得失”造成的文章的波澜是文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心理、场面描写的艺术技巧是本文的又一重点。
【课文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阅读这篇小说,应首先弄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人物的性格,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其次,这篇小说的情节、人物属虚构,但它又真实地反映了清初的社会现实。阅读中要理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学习运用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文结构分析】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编写故事结构提纲。全文共九段,各段内容可概括为:
★例6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行道之人弗受
D.而君幸于赵王。
文言句式的掌握。
导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句式之一——被动句的掌握情况。C项是主动句,
A.
B、D均为被动句式。故选C。
★例7对“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石头、洞穴中去发掘,实在没有办法,迄今没有找到。
以顾然。
通假字:
直—值裁—才
【课文背景知识】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至其父蒲弃儒经商,后家境衰落,生活清寒。《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从20岁开始搜集各类传说故事,并加以润饰创作,经过20多年苦心勤作,至40岁前后初步写成。这部小说集包括近五百则故事,它们分别暴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豪绅的作恶,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摧残。《聊斋志异》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里面的故事基本上发生在冥界仙境,故事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其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从社会批判角度观察,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它揭示人世的辛酸悲凉和人物的偃蹇惨痛。从美学理想角度观察,这个幽冥世界是人世理想的梦幻体现,它揭示出对人世善恶的最后清算和对人生憧憬的重新开始。因此聊斋故事无论从情节曲折跌宕,环境幻化奇妙,还是从人物遭遇辛酸和场景朦胧迷离等角度欣赏品味,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政治义愤、道德感怀和艺术遐想。蒲松龄不愧为一代高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对蒲松龄高度的艺术概括和评价。
导析:
①②/③④/⑤/⑥/⑦
★例3选出与“岁征民间”句式相同的一项()
A.试使斗而才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D.事又不济,反为所笑
掌握文言句式。
导析:
A.省略句
B.倒装(定语后置)
C.判断句
D.被动句。
★例4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对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导析:
答案:
C。
★例8本段描写了成名深刻的心理矛盾,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方面是忠厚老实,受人欺负;一方面是看到希望,想改变命运。
B.一方面是苦无生路,忧闷欲死;一方面是在痛苦中挣扎,百般找寻,“冀有万一之得”。
C.一方面是百般找寻,“冀有万一之得”;一方面又深知,“苛政猛于虎”,无法应付官差,“惟思自尽”。
第一段中,“此物故非西产”,句中的“故”字既是伏笔,又是暗示。“故”通“固”,“本来”的意思。促织本来不是陕西一带出产的,而上至宫廷,下至县令却每年在民间强征,这不是逼着“公鸡下蛋”,强人所难吗?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昏庸,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蛮横无理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也为成名一家悲剧的必然性埋下了伏笔。在不产促织的地方去寻找促织,可想而知是十分困难的。正因为在陕西一带稀有,才使得成名之子因好奇而使小虫误毙于掌下,误毙之后,另找一只不就得了吗?因“故非西产”,另找一只很难啊,这样才有成子魂化促织,以供父塞官责。由此可见,“故非西产”一句在文中的暗示实在是妙不可言。
《促织》是蒲松龄最优秀的笔记小说之
一。"它以明代皇室盛行斗促织的游戏,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背景,描写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文章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掌握下列文言实词:
庠裨抢审靡集掭悚翕啻怍售陵疏造俾龅掾讷迂觇黠发爽跬敛业赉掇。文言虚词:
①祸源宫中戏促织,县令媚上害民间。
②童子成名报充役,家产赔尽遭杖刑。
③成妻备钱问巫卜,神灵示成猎虫所。
④按图索虫佛阁后,猎得俊虫喜笼归。
⑤成子好奇窃发盆,虫死人悲祸临头。
⑥儿用魂灵化蟋蟀,以供为父塞官责。
⑦试斗不意显奇才,鸡败更令成惊喜。
⑧遍斗名虫龙颜悦,成名家富儿复苏。
⑨春秋笔法史传体,微言大义予褒贬。
依据上述内容,结构提纲可编成:
交代故事起因①——故事的开端②——故事的发展③④——故事的高潮⑤⑥⑦——故事的结局⑧——作者的评语⑨。
【课文内容剖析】
小说以明代宫廷尚斗促织,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以蟋蟀为线索,描写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朝政昏暗、吏治腐败以及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罪恶,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
核心知识
选自《聊斋志异》。促织,蟋蟀。作者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生于“累代书香”之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中年时期,曾随友人在宝庄作幕宾数年,后居乡以授徒自给。他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痛万分。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他把满腔思绪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写成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十六卷,四百余篇。这部小说集托笔于虚幻世界,借助想像谈狐论鬼以讽喻社会,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