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数学题目,有的简明易懂,有的叙述复杂,内容抽象。

因此,在做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对一时难以弄清的题目,要耐心仔细地多读几遍,有时还应把题意画图表示出来以便于理解。

只有搞清题意,才能根据题意分析解法。

二、抓住关键,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有些应用题,牵涉到一些数量关系,在题目中没有直接出现。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会画好线段图并标好数字关系。

学生只要分析数量关系就能解答。

可有的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分析,还能从题目的叙述中找出问题的突破口,明确解题思路。

三、活用公式,解决问题在解答应用题时,既要联系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解题时的灵活性。

基础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中,乘除加减等运算基础的是等式和不等式以及数的四则运算公式。

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地掌握这些公式。

但是对于公式的运用不能死记硬套,要注意灵活使用公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有限,因而在解答应用题时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题的能力,而不只是注重计算的准确性。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从问题出发,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寻求数量间的相互联系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中有些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对于这类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多种解法的练习,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技能、技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加强应用题的训练在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非常重要,加强应用题训练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又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解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数学应用题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旨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

然而,对许多小学生来说,解决这些题目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分享一些解决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

一、读懂题目读懂题目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

小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

在读题时,可以用手指指导读,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关键词上,确保理解问题的核心。

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画图或标注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画图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更加直观地反映问题的本质。

标注可以帮助辨识出给定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减少混淆。

二、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应该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识别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关键点。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解题的框架和思路。

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查找关键信息。

在题目中,常常会给出一些关键的数据或条件,小学生需要识别出这些信息,并确定它们对解题的影响。

他们还应该考虑问题的背景和实际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三、选择解题方法正确选择解题方法也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解题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1. 图表法:适用于问题涉及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制表或者图表的方式来清晰地展示数据。

2. 反证法:适用于需要证明某个结论的问题,可以通过假设反面情况,然后证明矛盾来推导正确结论。

3. 反推法:适用于需要逆向思维的问题,可以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每个步骤。

4. 模式识别法:适用于一些重复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发现并利用问题中的模式来解决。

四、解题步骤和技巧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1. 进行思维导图:将问题的要素和条件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理清思路。

2. 制定计划: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走题。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一、阅读题目解决一个问题的第一步是阅读题目。

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清楚问题的意思。

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题目是在问什么:题目的中心是什么?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理解题目的条件:问题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信息是需要用到的?3.关注题目的物理状况:题目中的物理状况对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影响?有哪些数据是可以通过物理情况推断出来的?4.把握题目的方式:题目的表述方式对解答有什么影响?题目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解法?二、画图画图是解决数学应用题常用的方法。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画图技巧:1.画出准确的图形:画图时需准确、清晰,而且图形大小不必与题目中给出的尺寸相同。

2.补充必要的信息:在画图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给出额外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解答问题。

3.使用比例:若题目中给出了长度或面积的比例,可以尝试将它们应用到画图过程中。

如果没有比例,可以尝试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比例。

三、列式列式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必备技能。

有些数学应用题比较简单,可以直接进行手算,但更多的题目需要列式进行计算,让我们看看这个过程怎么做:1.确定需要解答的问题:首先确认问题在别人的思维中被变成一个方程或者不等式的形式。

2.明确变量含义:将问题涉及的变量和含义明确,设出什么就是什么。

3.写出变量间的关系式:根据问题的条件和问题中的物理状况,写出变量间的关系式。

4.整理关系式:整理关系式,将其变为最简单的形式。

5.解决方程或者不等式:根据解的意义运用计算方法,解决方程或不等式。

四、实践题目实践题目是练习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答方法和思路。

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练习熟练度:多做一些基础的应用题,提高熟练度。

2.识别问题类型:尝试识别问题类型,逐步掌握处理问题的基本模式。

3.掌握步骤:对于每一种问题类型,掌握解答的步骤,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以下是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1. 对等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对等关系,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斤,那么两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
2. 比例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一个篮球场长50米,那么120米长的篮球场需要多大?”
3. 增减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增减关系,例如“小明有30元钱,买了一杯奶茶,还剩多少钱?”
4. 总量平均数类型:确定总量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例如“班里有30个同学,平均每人有8本书,那么班里一共有多少本书?”
5. 比价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服务之间的价值比较,例如“一瓶可乐比一瓶雪碧贵3元,一瓶雪碧多少钱?”
6. 时间关系类型:确定时间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8点钟开始读书,读完4个小时,那么读书到几点钟?”
7. 容量类型:确定两个容器之间的关系,例如“一杯水有200ml,那么3杯水有多少毫升?”
8. 多项式类型:确定多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5x+2=17,那么x=多少?”
9. 周长关系类型:确定周长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10. 面积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11. 相似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例如“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那么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12. 倍数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倍数关系,例如“5个苹果的价格是25元,那么一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
13. 百分比类型:确定一个数值的百分比,例如“如果一个物品原价是12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很多小朋友失分最多的题,但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所以,平时家长们可以多让孩子读题目,理解题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1、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

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精华版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应用题占据着小学数学的一大部分,而解题思路和方法则是应用题解答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精华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应用题。

1. 阅读题目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的意思。

如果题目的描述较长,我们可以先将问题简化,提炼出题目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题目中的数据和图表,确定它们与问题的关联。

2. 确定问题类型在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之后,我们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选取合适的解题方法。

小学应用题的类型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比例、面积、体积、图形与分数等。

我们要根据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确定问题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3.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应用题,最主要的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方程或者不等式,从而得到所需的答案。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包括比例、方程、代数式、几何图形等等。

4. 验证答案的合理性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得到一些结果,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结果是否合理。

比如,我们要检验得到的答案是否与题目中所给的条件相符合,或者是否能够通过近似计算来确定答案是否正确等等。

5. 深入思考同时,我们也要多进行深入思考。

不要局限于应用题,去了解应用题背后的数学思想,从而开拓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精华版。

相信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大家可以迅速解决应用题,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题目。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背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读懂题目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完全理解题意。

特别是对于应用题而言,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非常重要。

掌握题目的关键信息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确定解题过程每个数学应用题都有一个解题过程,学生需要明确解题的步骤。

例如,一些问题需要先确定未知数,然后建立方程式,最后解方程式求解未知数。

而对于另一些问题,学生需要根据条件进行分类、比较或计算。

明确解题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个解题过程的思路和步骤。

三、分析问题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这包括提取关键信息、确定数学关系、寻找规律等。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并能够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需要选择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

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

常见的数学方法包括四则运算、比例、百分数、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五、试错和检查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应通过试错和检查来验证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

试错和检查是解题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六、练习和实践解决数学应用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通过反复做题,学生可以熟悉各种题型,积累解题经验,并逐渐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计算问题、时间计算问题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辅助工具。

例如,绘制图表、图形,使用计算器等。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2.尝试法解应用题时,按照自己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解题方法,叫做尝试法。

尝试法也叫做“尝试探索法”。

在尝试时可以提出假设、猜想,无论是假设还是猜想,都要目的明确,尽可能恰当、合理,都要知道在假设、猜想和尝试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从而减少尝试的次数,提高解题的效率。

3.列举法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4.综合法从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一起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方法。

以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数量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解的未知数量。

运用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应明确通过两个已知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从已知逐步推到未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思考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5.分析法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叫做分析法。

用分析法解应用题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一个条件)是未知的,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条件,一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

分析法适用于解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6.综合-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是解应用题时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解题是一项关键的技能。

而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应用题,这些题目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因此,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理解题目在解答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有清晰的理解。

理解题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题目要求:理解题目要求是解题的首要步骤,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成什么样的运算或判断。

2. 解读题目条件: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条件,确保自己理解清楚,并可以将这些条件转化为数学关系或图形。

3. 辨析信息:在题目中有时会出现多余或相似的信息,学生需要学会辨析,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排除干扰。

二、建立数学模型在理解题目之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1. 标注变量:在问题中找到需要解决的未知数或变量,用字母进行标注,以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建模。

2. 确定关系: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等号、大于、小于等符号表示。

3. 绘制图形:对于一些几何问题,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来帮助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

三、运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多种多样,解题方法也有很多。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1. 找规律: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题目,可以通过找到规律来解决问题。

如: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进行推导。

2. 分类讨论:对于一些具有多种情况的题目,可以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将问题分解为几个单独的情况进行思考和解答。

3. 反推法:对于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可以通过反推法来求解,即从结果倒推回条件。

4. 列方程:对于一些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列方程进行计算。

如:问题中涉及到两个未知数的情况。

四、巩固和练习在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后,为了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简介:数学是一门使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应用题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解决加减法应用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读懂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2. 标注关键信息:将题目所给的数据和条件以图表、符号或文字的形式标注出来。

可以画图、列式或者用代号表示。

3. 确定运算符号:根据题目要求判断是加法还是减法,并在标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4. 进行运算: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5. 检查答案:完成计算后,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算式和结果无误。

二、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对于乘除法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解题:1. 阅读题目:细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和问题要求。

2. 寻找模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或指示,寻找模式、规律或重要的信息。

3. 类比分析:将题目中的具体情境与已学过的类似题目进行类比,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运算和计算:结合找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

5. 验证答案:求得答案后,进行校验,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和计算有无错误。

三、综合运用: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综合运用题解题思路:1. 多步运算:将题目中的问题拆解为多个步骤,分别进行运算,然后将各个步骤的结果进行组合。

2. 逻辑推理: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和条件,进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3. 数字拆分:将题目中的数字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拆分,有助于简化运算过程和解决问题。

4. 反证法:通过反设并证明的方式,解决不能直接求解的问题。

总结:通过以上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解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标注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且要仔细检查答案。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数学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而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一、理解问题解题的第一步是确切地理解问题。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在解题之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他们应该学会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思考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只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如,题目中可能提到一些数字、关键词或问题背景,让学生学会将这些信息与相应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

同时,老师和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建立解题步骤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清晰的解题步骤。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来培养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解题步骤,供参考:1. 思考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收集信息:将问题中提到的信息以及关键词进行整理和记录。

3. 确定解题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 实施解题过程:按照所选的解题方法,逐步进行计算和推理。

5. 检查答案:验证解答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是否有逻辑上的错误。

6. 总结归纳:回顾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和经验。

通过这样的解题步骤,小学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有条不紊,避免遗漏关键步骤,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数学应用问题类型数学应用题通常可以归纳为一些常见的问题类型,例如加减乘除、几何问题、时间和调度问题等。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具体的指导。

1. 加减乘除问题:孩子需要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数学运算的关键词,如“增加”、“减少”、“倍数”、“比例”等,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

2. 几何问题:适当使用图形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帮助学生理解和绘制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解决几何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分享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分享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分享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常常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分享系统的解题思路,并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关键步骤1.理解题意的关键步骤2.提炼关键信息,明确问题3.选择正确的数学模型4.分步解题,避免遗漏5.检查解题过程及结果6.训练应用题解题思维7.典型应用题解题案例分析8.常见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9.提高解题速度的技巧10.应用题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正文1. 理解题意的关键步骤解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题意。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并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案例1:题目:小明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分析:题目要求计算总价,已知铅笔数量和单价。

解题步骤:1.提取信息:铅笔数量=3支,单价=2元。

2.运用数学模型:乘法。

3.计算:3支× 2元/支 = 6元。

4.答案:小明总共花了6元。

2. 提炼关键信息,明确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干扰,集中注意力。

案例2:题目:一辆汽车行驶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60公里,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分析:题目要求计算总行驶距离,已知时间和速度。

解题步骤:1.提取信息:行驶时间=3小时,平均速度=60公里/小时。

2.运用数学模型:乘法。

3.计算:3小时× 60公里/小时 = 180公里。

4.答案:汽车一共行驶了180公里。

3. 选择正确的数学模型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如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等)进行解题。

选择正确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案例3:题目:小华和小红共有24个苹果,小华有14个苹果,小红有多少个?分析:已知总数和小华的数量,要求小红的数量,可以用减法解决。

解题步骤:1.提取信息:总数=24个,小华=14个。

2.运用数学模型:减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1.顺向综合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 AB AC AD AE AF AG共 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进入小学三年级后,数学应用题更多了。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小数应用题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和典型应用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因此,初等三实际问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到一般实际问题到典型实际问题,从一步实际问题到几步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法,并从所学的解法中找出规律和特点。

下面是小学三年级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一些技巧。

希望他们能帮到你,提高你初三的数学成绩。

一、从方法入手,掌握解题步骤具体来说,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的步骤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①读题,即把握题意,准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以及考察的内容;②说题,说提就是要厘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题目中的关键词进去圈注。

如表示数量的“一共”、“几倍”、“平均值”等,此外也应当特别注意单位的统一。

③析题。

就是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

二、从经验入手,丰富生活体验现在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相符,大部分都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

如经常会考察购物问题,若学生没有单独购物过,就对“总价=单价x数量”的关系式很难理解。

在学习“千克和克”时,若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就不能够准确理解“净含量”的含义。

在解答一些关于乘坐出租车的应用题中,若学生没有乘坐过出租车,就对这种问题比较难以下手。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也需要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三、从情境入手,增强解题兴趣作为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实际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复杂,所以很多学生对其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地丰富实际问题的情境,使之更加主动,那么学生往往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然后在回答实际问题时就不会被视为负担,反而可能乐于回答。

几道典型的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练手:1.一副羽毛球拍38元,石先生想买五副球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 丙袋化肥重10千克。
h
15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 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 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 (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h
7
2、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 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 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 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11、行船问题 12、列车问题 13、时钟问题 14、盈亏问题 15、工程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17、按比例分配 18、百分数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1、方阵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23、存款利率问题 24、溶液浓度问题 25、构图布数问题 26、幻方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28、公约公倍问题 29、最值问题 30、列方程问题
解 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 =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h
14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 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 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 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 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 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h
12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 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h
13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 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h
8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 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 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h
11
3、和差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 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小学数学应用题 解题思路及方法
h
1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 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 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 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 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h
6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 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h
3
1、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 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h
10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 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 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 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 (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解 “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 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 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乙 的和是97,因此
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 筐。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9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 《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 可以读完《红岩》?
解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 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 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h
2
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 8、追及问题 9、植树问题 10、年龄问题
h
4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 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h
5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 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