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器皿发展史

中国器皿发展史

中国器皿发展史一、器皿起源与发展初期中国是器皿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陶器。

这些陶器大多为简单的容器,用来储存食物和水。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陶器来种植谷物,制作酒和醋等食品。

二、青铜器时代的器皿发展青铜器时代是中国器皿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商朝和西周时期,青铜器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象征。

这些青铜器包括酒器、食器、乐器等,形状和工艺都非常精美。

青铜器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还表达了社会地位和文化内涵。

三、陶瓷器的兴起与瓷器的发展随着青铜器的衰落,陶瓷器开始兴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陶瓷的国家之一。

早期的陶瓷器主要以瓦为主,用于建筑和生活用具。

随着技术的进步,瓷器逐渐取代了陶器的地位。

唐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期,各种类型的瓷器纷纷出现,如青瓷、白瓷、黑瓷等。

宋代的定窑瓷器更是达到了极致的艺术水平,成为后世瓷器的典范。

四、明清时期的瓷器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明代的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的中心,不仅生产了大量的瓷器,还发展出了许多新的瓷器工艺,如青花瓷、五彩瓷等。

清代的官窑更是为皇室烧制了大量的瓷器,如乾隆年间的粉彩瓷器,工艺精湛,色彩鲜艳。

五、现代器皿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器皿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器皿不仅注重实用性,还更加注重设计和艺术性。

许多著名的设计师为中国的器皿设计带来了新的理念和风格。

现代器皿的种类繁多,从厨房用具到装饰品,无所不包。

六、当代器皿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器皿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人们对器皿的要求不仅仅是实用性,还要求环保、健康和个性化。

现代器皿设计注重创新和功能性,追求简约和时尚的风格。

总结:中国器皿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早的陶器到青铜器,再到陶瓷器和瓷器,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现代器皿不仅注重实用性,还追求设计和艺术性。

随着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器皿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饮食器具,这些器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史前时期到现代,概述中国饮食文化器具的发展史。

史前时期是中国饮食器具发展的起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石器制作简单的餐具,如石碗、石盆等。

这些器具主要用于加工食物和盛放食物,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食物的美味。

进入古代,青铜器的出现使得饮食器具有了新的发展。

商代是中国青铜器制作的黄金时代,人们开始制作各种青铜餐具,如鼎、鬲、簋等。

这些餐具既是宴会用具,也是祭祀用具,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

在周代,青铜器的制作更加精湛,出现了一些华丽的餐具,如羽觞、尊、卣等。

这些器具不仅表现了社会上层人群的优越身份,也体现了当时独特的礼制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瓷器的出现改变了饮食器具的面貌。

唐宋时期,中国瓷器制作达到了高峰,人们开始使用瓷器餐具取代青铜餐具。

瓷器餐具造型精美,釉色绚丽,给人带来了独特的美感。

宋代出现了徽窑、钧窑等各种名窑,为瓷器餐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同时,瓷器餐具的出现也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烹饪和享用变得更加讲究。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进一步繁荣,餐具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科技的发展使得炊具得到了革新。

明代发明的铁锅、铁饭煲等炊具使得烹饪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餐具,筷子。

筷子的使用为中国饮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人用餐时的重要工具之一进入现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餐饮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餐饮器具更加注重实用和卫生方面的考虑,瓷器、玻璃器皿成为主流。

此外,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各种国际餐具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器具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科技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古代的青铜器、瓷器餐具以及现代的炊具和筷子等,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中国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智慧。

中国从古至今餐具的变化

中国从古至今餐具的变化

中国从古至今餐具的变化餐具是人类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餐具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至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餐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古代中国的餐具主要以陶器为主,如古陶罐、陶盆等。

在这个时期,餐具多数以实用性为主,形制简单,大多数人采用手持或放置在地上用手取食的方式进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餐具逐渐产生了变化。

随着青铜器的出现,青铜餐具逐渐成为上层社会的象征。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青铜餐具以其华丽的造型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贵族阶级的专属祭祀餐具。

这些餐具不仅用于祭祀活动,还用于宴会和礼仪场合,展示了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逐渐取代了陶器成为主要的餐具材料。

隋唐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社会地位高贵人士常用的餐具。

瓷器的出现使得餐具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成为一种艺术品,装饰着华丽的花纹和图案。

到了宋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宋代瓷器的烧制工艺不断创新,餐具开始多样化,如盘、碟、碗、筷等,形状和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此后明清时期,瓷器餐具依然是上层社会的首选,民间则以粗陶和瓷器为主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餐具的材质和设计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不锈钢、玻璃、塑料等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餐具制作中,这不仅提高了餐具的耐用性和便携性,也丰富了餐具的样式和用途。

总之,中国餐具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陶器到青铜器,再到瓷器和现代餐具,不仅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餐具的变化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5、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黄帝作灶,死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 熟。 “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 蒸锅发明了,叫甑zèng 。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 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
6、夏、商、周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人们对谷物 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烹饪方法也非 常少 。 周代石岂的出现,是谷物初加工方法的一 次飞跃。
周代肉类加工更为考究,周人已完全懂得选择无病、 无特殊腥臊异味而又健壮的畜禽,并辨别畜禽各部位, 然后施行宰割。 周王室贵族在祭祀、宴会时所享用的各种肉类,其选 割及烹制,由专设的官署“内饔yōng ”与“外饔”执 掌。 周代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xiǎng ,都对等级之别有着 严格的规定。当时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鼎便是衡 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 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 《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天子食太牢,牛羊 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 炙,庶人食菜。”

周秦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百姓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 结构与现在不同

8、汉 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 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 “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 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 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 等。 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
教学要点:
1、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3、中国烹饪主要菜系 4、中国酒文化与茶文化

中国炊具的发展史

中国炊具的发展史

瓷器逐渐成為最普遍的餐具,也是这一时
期食具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瓷器不仅实 现了大量生產,并运销海内外。其质量及 其製作工艺也日趋精美。
近现代
这一时段内,人们根据功能等又将其分为 很多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
小结
从最开始没有炊具到现在炊具的大繁荣, 这一过程既是炊具的发展历程,同时他也 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任何一样我们 现在看到的人类创造的东西,它都闪耀着 人类智慧的光芒。
五代越窑青瓷双耳釜
隋唐宋元时期
炊饮器具进步 从燃料看,这时较多使用煤炭,部分地区还使用天然气和石油;
有了耐烧的"金刚炭"(焦煤)、类似蜂窝煤的"黑太阳",以及相当于 火柴的"火寸"。还认识到"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 麻核火气味各不同"。隋唐宋元的火功菜甚多,与能较好地掌握不同 燃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 炉和灶也有变化,当时流行泥风灶、小缸炉和小红炉。还发明了一种 "镣炉"。它是在小炉外镶上框架,能够自由移动,利用炉门拔风,火 力很旺。河南偃师出土的宋代妇女切脍画像砖上,便函绘有此炉。因 其别致,《中国烹饪》创刊号即以之作为封面。 这时还有六格大蒸笼,精致铜火锅,以及与现代锅近似的金代双耳铁 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资暇录》中介绍了"刀机",《辍耕录》中 介绍了"机磨",这都是我国较早的食品加工机械。此外唐代还出现专 门记载刀工刀法的《砍脍书》,这说明刀功经验也较成熟了。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0 日星期 四上午 4时24 分16秒0 4:24:16 20.12.1 0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浅谈中国饮食文化及餐具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

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饮食主食“五谷”:黍、稷、麦、菽(大豆)、麻其它:禾、粟、粱、玉米、花生肉类“六畜”:马、牛、羊、鸡、狗、猪“五牲”、“太牢”、“少牢”野畜、家禽、野禽蔬菜:“五菜”:葵、藿、薤、葱、韭外来蔬菜:甘薯、菠菜、辣椒、胡萝卜调料“五味”:酸、苦、甘、辛、咸炊具:鼎、釜一、先秦时期农耕社会发展使人们定居下来以族群为生产单位,开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人们的进食方式常常是席地而坐,取火烤制而食,随着此时制陶业开始诞生,从而衍生对容器和食器的要求,从早期造型简单的陶器,发展到后来对陶罐、陶釜、陶甑等炊具的使用,在这过程中也促进了陶器制作业的发展。

日趋精美的陶制食具更反映了古人对美器的追求与重视,这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饮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饮食的礼器,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已基本齐备,后来所有的食具和炊器,除了所用原材料和造型的变化外,其功用方面鲜有超出其用途者。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随着夏、商、周及春秋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中国的饮食器具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食礼仪亦逐步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中国人的饮食生活随着农耕生产的不断发展,以谷物为主,辅之以果、肉、菜的饮食基调和格局已初步奠定,更为重要的是饮食礼仪也随之完善,这一时期随着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有的已不适应当时的礼制的要求,或改制或隐退,与饮食文化相适应的新食器不断出现。

如三足鼎、鬲、簋、簠、方彝、觥、爵、盉、觚、觯等饮食器已完全消失,而那些造型生动,且有象征的器具一时大为兴盛。

中国烹饪器皿演化史

中国烹饪器皿演化史

中国烹饪技艺精湛,源远流长.中国烹饪器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对烹饪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水熟"成为陶器时期烹饪技术的基本特点.青铜烹器的应用,使高温油烹法产生.薄形铜刀的使用,使刀工技法得以形成.铁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促进炒的烹饪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中国;烹饪器具;烹饪技术中国烹饪器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构成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烹饪器具的发展历史根据几种影响较深远的烹饪器具按时间的先后和材质工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漆木器时期、瓷器时期和铁器时期.[1]其中对烹饪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陶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一、陶器时期(一)陶器的出现和发展1.陶器的出现用火制熟食物与陶器的出现密不可分.新石器时代后,先民们在磨制工具时摸索出"木与木相摩则然"的规律,进而发明了火;在烧烤食物、化腥为熟的饮食活动中,又探索出不少的食物制熟技术.[2]人类最初的熟食法有火烹法、包烹法、石燔法和石烹法.包烹法是用草、泥包裹食物置火中煨烤成熟的方法.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人类发现"包烹法"中包裹于食物上的泥巴或是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原始的陶器在偶然间产生了.陶器的出现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也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新石器时代中期,一部分人类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采集和渔猎发展为以农耕为主.主食由原来的肉食发展为以颗粒状谷物为主.这些植物类食物不再适应之前肉食的烧烤类加工方法,需要新的烹饪方式以及器具与之相适应.于是,人类根据自己在长期实践中,从被火烧过的陶土变得坚硬的现象得到启示,并模仿自然物外形,用陶土烧制成粗陶器.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烹饪器具的诞生,把人类的饮食生活推向一个文明、卫生的新时期.2.陶器时期的发展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汉代的釉陶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未中断过制作和使用.直至今天,陶制的砂煲、茶壶、茶杯、罐、钵、盆、缸等作为传统烹饪器具仍在使用.(二)陶器时期烹饪技术的发展情况陶器发明及制陶业兴起,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烹饪器具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些烹饪器具的运用,新烹饪技法应运而出."水熟"成了这时期烹饪工艺的基本特点.[3]煮、蒸等技法成为这一时期烹饪技术的主导.1.煮以水为介质导热技法中,煮的适用范围最广泛.大量的肉类、谷物均可能成为煮制之物.煮是将食物及其他原料一起放在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用火加热煮熟的加工方法.这一时期具有煮制成熟功能的烹饪器具主要包括有:陶罐、陶釜、陶鼎和陶鬲.陶罐的主要功能为煮水和贮水,既作烹煮器,又作盛食器.陶釜外形与罐相似,深腹微鼓,下腹徐徐内收,底部为圜底,底部与陶罐相比增大了受热面积,使加热时间缩短.此后出现的陶鼎和陶鬲其实就是罐、釜类器具与支子相互融合的结果.陶鼎就如同是在釜或者罐下面加三足而成.陶鬲也为三足,状如鼎,不同之处是足为肥大布袋形,内空心.三足器较圜底器受热面积更大,食物加工时间缩短,效率提高.然而这些器物使用功能单一,如烧水时就不能同时做饭,做饭时就不能同时烧水.这一现象直到蒸制器具的出现才得以改变.2.蒸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就是中国,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农耕文明.蒸是指把经过调味后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再置底部带孔的笼中,利用水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随着陶器兴起,祖先就发明了甑.甑其实就是在原来盛食器具的底部穿孔而成,有一孔和多孔之分.将甑置于釜或鬲之上变成陶甗,类似当今蒸锅的蒸器.使用时,装水入釜或鬲进行烧煮,中间置陶箅,蒸汽通过箅格和甑孔进入甑内将食物蒸熟,而在蒸饭的同时还可以烧水,煮粥.陶甑的出现标志着炊具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能源.二、青铜器时期(一)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1.青铜器的出现在不断总结劳动实践经验和制陶经验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冶炼术,并开始制作铜器.公元前1500年出现的青铜鼎被视为铜烹时代的标志.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是铜锡合金.作为中国饮馔史上的第二代烹饪器具,青铜器曾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青铜具有熔点低、易锻造、硬度高、不易锈蚀等优点.青铜既具有石器坚硬的特点又具有陶器的可塑性,弥补了陶炊具易碎的不足.因此,随着青铜烹饪时代的到来,青铜逐步取代了陶.2.青铜器的发展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青铜器按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兵器、乐器等.食器又可分为饪食器与盛食器两大类.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敦、豆、盆等.从各朝代青铜器发展情况看,夏始炼九鼎,商殷重铸酒器,西周突出食器发展,春秋战国是"钟鸣鼎食,金石之乐"的铜器鼎盛时期.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使用青铜器的典型时期,青铜器发展至春秋已达到完美程度.这些青铜器具可供煮肉、蒸饭、煮粥、盛食、饮酒、温酒、储水、盥手等,几乎应有尽有.随着青铜器的大量使用,人们发现其作食器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害.到了东汉末年,随着陶瓷器、铁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青铜烹饪器具逐渐被淘汰,转而主要仅作祀器或祭器使用.(二)青铜器时期烹饪技术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的菜肴品种多样,地方风味萌芽,筵席初具雏形,出现"列鼎而食,席前方丈"的排场局面,这与青铜烹饪器具的使用是分不开的.1.烹由于青铜炊具美观耐用,且传热快,这就有利于烹饪方法的多样化.青铜烹器的应用,使高温油烹法产生.烹是将加工的小型原料稍加腌渍、直接拍粉或挂浆湖,放入油锅中炸制(或用少油量煎制)后,回到另一旺火热油锅中(或原锅留少油)烹入预先调成的调味清汁用高温加热,原料迅速吸收味汁,成为香气浓郁菜肴.这时油的使用改变了烤炙、水熟阶段菜品的简单和粗糙,使烹饪温度较之烤炙、水熟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烹饪工艺朝着精美的方向迈进.这一时期烹饪技法最为突出的运用主要有炸、煎和炒.但由于青铜器一般体积较大、质量较重,故而在炸、煎和炒时,器具大多固定不动,与当今中式烹调中普遍使用的炒制技法有着一定的差异.2.刀工在3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认识到,通过调整铸造青铜器的金属成分比例,可以获得满足不同用途性能的青铜器.随着冶炼术的不断提高.青铜器具胎体变薄,同时薄形铜刀的使用,使刀工技法得以形成,至春秋,已有简单的食雕出现.刀工技术的运用使得原始食物的分割变得更加的精细.因此,在青铜器时期,由刀工、火候和调味三大内容所构建的中国烹饪技术体系即已形成.[4]三、铁器时期(一)铁器的出现和发展1.铁器的出现商代人曾用天然陨铁制作过刀刃和饰物.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中国最早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铁器.而用于烹调的铁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75年前.铁的高硬度,高熔点与铁矿的高蕴含量,使铁迅速在烹饪领域里取代青铜并普及.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铁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的工具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2.铁器的发展中国烹饪史把秦汉以来铁器的普及使用,作为烹饪发展进入铁烹时代的标志.铁烹时代大致可分为秦汉至南北朝的铁烹早期、隋唐至南宋的铁烹中期、元明清时代的铁烹盛期和辛亥革命以后至今的现代铁烹时期.秦汉时期冶铁技术的成熟极大促进了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汉代以来,不仅有生铁铸的鼎、釜、甑、炉等器具,还出现了铁煅的厨刀、轻薄的供小炒用的小釜、大口宽腹的小爨、类似隔舱锅的五熟釜和夹层蓄热的诸葛行锅等等.隋唐以后,各类烹饪铁器有了明显改进,加热器具由厚变薄,形制不断推陈出新.元明清时期,各种铁制烹饪器具的制作技术更加先进,样式更加繁多.直到今天,铁器仍是烹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烹饪器具.中国烹饪能走向繁荣,与铁制烹饪器具的使用密切相关的.(二)铁器时期烹饪技术的发展情况铁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促进炒的烹饪技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对炒的解释为:"炒:以少油旺火快速翻炒小型原料成菜的方法.适用于各类烹饪原料,因其成熟快,原料要求形体小,大块者要改刀成薄、细、小的丝、片、丁、条、末或花刀块,以利于均匀成熟或入味."[5]炒制技术伴随着铁器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地被完善和提高.炒的技法成熟快,原料大多需要刀工处理.铁制刀具的广泛运用使刀工技术得到提高和突破.为了满足炒制快速翻炒的特点,加热器具由原先的小口鼓腹的铁釜演变为敞口斜腹的铁锅.可以认为铁锅的出现及炒的发明是中国烹饪技术体系形成后里程碑式的成就.。

餐具的历史

餐具的历史

秦汉时期:基本延续春秋战国时期的餐具,但已经有许多变化特别是 融入了胡风。代表餐具有:釜,甑,碗,盘,杯,壶,盒,罐,盆, 勺,箸。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 用。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此时期多为铜,金,银器。代表餐具有:金 盏,金匕,铜樽。鎏金双鸳团花银盆,菱花形银盆,青釉印纹形罐, 越窑海棠式碗,越窑划花酒注(习称执壶,饮酒器)。具开始兴 起:碗,杯,还有用酒器来饮茶。碗杯为金,锡或陶瓷材料。代表 有越州碗,白瓷瓯。 茶壶在西晋时候出现。 此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餐具文化也是 胡汗杂糅,互相影响。尤其是唐朝时期文人力量的兴起,带动了喝茶, 饮酒的习俗。
宋朝-明朝:此时期多为陶瓷餐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陶瓷。代表餐具 有:越窑划花酒注,永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次时期茶具 兴盛。茶具与酒具完全分开。茶具:宋代有素漆托盏(小碗),黑盏。 元代有景德镇青花茶具,明代有宜兴紫砂陶。此外还有铜器,银器, 锡器,金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 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花卉,山水画等。宋代陶瓷业发达, 有官窑和民窑。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珐琅等彩 瓷。 陶瓷常用的纹理与纹饰: 【和合如意图】【金玉满堂图】【独占鳌头 图】【祝寿图】【莲花纹】【海水纹】【梧桐图】【婴戏纹】【眼前 见喜图】【福禄寿图】【缠枝纹】【饕饕纹】【羲之爱鹅图】【麒麟 送子图】
• 明代以后才把箸改称筷子。 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 祭祀时候使用。文人群体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并日渐主导或影 响潮流,尤其表现在茶餐具上。 普通百姓和中下地主阶层多使用民窑 烧制的餐具。 • 清朝:带来了满族的一些饮食特色,但最终被汉化,大体上延续明朝 餐具,在陶瓷业上有所发展,但辉煌已不如前。末期,西方饮食进入 中国,餐具也随之变化。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甗(yǎn )
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 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 ,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 食物,可通蒸汽。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器具
这一时期,整个社会处于诸国纷争的时代。但是 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 步的提高,反映在饮食器具方面,虽然质地上与 前代相比没有变化,但社会的需求量更加增多, 而且每一个诸候国的饮食器都有不同的特点。
中下阶层仍然使用陶器,贵族阶层却还是以青铜 器为大宗,漆木器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敦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 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 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 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 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七、宋辽夏金元时期的饮食器具
宋、辽、西夏、金、元的饮食器以金银器、陶瓷 器为大宗,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中原文化、 西方文化的因素,体现了饮食器的多种文化内涵, 并在社会功能中有明显的反映。特别是元代的瓷 质饮食器在宋代陶瓷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钧 窑、磁州窑、霍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 仍继续生产传统品种,景德镇窑在制胎原料 、 新品种开发、颜色釉烧成等方面都取得很 大成就,为明清陶瓷饮食器的全面兴盛 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器具
最初饮食器具的雏形——用树枝夹食
开辟人类饮食的新纪元 ——陶器出现并大量使用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
筷箸文化之筷子起源
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 食而发明筷子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器具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器具文化
烹食炊具 ——斝
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进食餐具
《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饮食器具的发展
隋唐以后,各类烹饪铁器有了明显的改进,加热器具由厚变薄,形制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烹饪走向繁荣,与铁制烹饪器具的使用密切相关。
进入汉代后,又出现了金银饮食器具。金银餐具是众多餐具中的奢侈品,以象形器具多见。
青铜时代后期出现了漆器,在统治阶层日常生活中广泛流行,尤其以西汉最甚,漆器工艺已达到完美程度。
中国古代炊具主要分为八种:分别是灶、鼎、釜、鬲(lì)、甑(zèng)、甗(yǎn)、鬶(guī)、斝(jiǎ)
中国饮食器具
烹食炊具 ——灶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
在装盘时切忌“靠色”,就是要把同类的颜色原料间隔开来,才能产生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因此,要注意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
盛器的形态、大小与菜品相适应
盛装的大小选择要根据菜点的品种、内容、原料的多少和就餐人数来决定的。食器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并与菜肴装配相适应,以达到烹饪艺术完美的境地。

中国饮食器具3

中国饮食器具3


觚:盛行于商周时期。长 身、细腰、口和底均呈喇 叭状 。下腹部常有一段 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 扉棱作为装饰 。

觯:圆腹,侈口,圈足, 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 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 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 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 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

角:形似爵,前后都有 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红陶
彩陶
黑陶
白陶
新石器时期以后陶器的发展
西周 硬陶印纹鸭形壶
汉代釉陶
兵马俑
唐三彩
广东石湾——千年陶都
紫砂壶
(二)青铜器
主流: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特征:用红铜和锡的合金制作。器 型风格厚重,繁缛纹饰中具 有神秘、狞厉美的特征 。
(三)漆器和铁器
主流: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1世纪—220年) 特征:漆器是在木、陶等材质器物上涂漆制作

尊:为高体的大型或 中型的容酒器。尊与 彝一样,是祭祀的礼 器之共名,是指一组 祭器。

觥:椭圆形腹或方 形腹,圈足或四足, 有流和鋬,有盖, 盖作成带角的兽头 形。

彝:高方身,有盖,盖 形似屋顶,且有钮。有 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 腹有曲的,有直的,有 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爵:圆腹,前有倾酒用 的流,后有尾,旁有鋬 (把手),口有两柱, 下有三个尖高足。
总结:中国饮食器具的演变历程
(一)新石器时代:陶器为主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为主 (三)秦汉时期:漆器、铁器为主 (四)魏晋南北朝以后:瓷器为主
二、中国饮食器具的类别
食器具:饪食器和餐具 辅助器:俎、匜 、冰鉴 饮器具:酒器和茶具
古代饮食器具的品种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器具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器具文化

在选择盛器种类及形态 时,一定要考虑菜肴及 筵宴的风格,所用的盛 器风格应体现协调美、
整体美,使菜肴及筵宴 风格与所选盛器具有一 致性。
欢迎指正
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 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 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 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 锅”的前身。
烹食炊具 ——甗
甗在器形上可分为联体甗及分体甗,分体 的甗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构成。
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 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 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 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 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 前的甗无论是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 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 扣合而成的甗。
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 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 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 镟,实际就是炉。
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 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 活动的中心。
烹食炊具——鼎
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 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 也有方形四足。
烹食炊具 ——鬶
鬶,一种中国新石器时期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 形制与鬲(lì)相似,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 “流”,也称作“喙”,有三足。中国新石器时 期陶制炊事用具。将鬲的上半部加长并做并流, 一侧加上把手就成了鬶。
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 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 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 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 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盛器的色彩、纹饰和菜品相协调
要点
饮食器皿都有特定的色彩、纹饰,这种协调, 既是一肴一碗与一碗一盘的和谐,又是一席 肴馔与一席餐具饮器之间的和谐。

探究中国古代饮食器具的演变

探究中国古代饮食器具的演变

探究中国古代饮食器具的演变无论生活在哪个阶层的人群,都有丰衣足食的梦想,当然各自丰衣足食的标准也会千差万别。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追求。

文明越是发达,人类对衣与食的品味也就越高。

不过在蒙昧时代,也会有适合当时标准较高追求,也许一件毛皮围、一罐清水鹿肉,就算是最美的人生了。

衣食对于人类而言,可以称为最本能的需求。

值得考虑的是,不同的人群在衣饰与食物的制备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表现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出现,从树叶兽皮到葛布丝绢,人的衣食起源、发展与传统的交流都历经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烹饪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发明,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的蒙昧时代,食物原料就是美味佳肴,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烹调过程就可以送入腹中。

到后来,也只是偶尔用最简单的烧烤方式加工食物,没有任何调味品,也没有想到要使食物变得更美观诱人。

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需精致的餐具来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在学会用火之前,人类吃的内容、吃的方式与动物界并无两样,即直接食用植物果实和动物血肉,这种“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不存在也不需要什么炊食具。

在掌握了用火之后,人们会将食物放在火中烧烤,然后再食用,或将石头烧热而后将食物放在石头上焙热而食,由此进入了吃熟食阶段,但此时仍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炊食具。

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不存在真正意义炊具与食具。

陶器的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炊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段,其炊食器具带有初始阶段的原始性,当时的炊食具基本是陶器,尽管当时使用一定数量的木器和骨器进食,但数量甚微,炊具有灶、鼎、鬲、甗、鬶、釜、斝;食具有盆、盘、钵、罐、壶、瓶。

这些器物的形态与组合关系,是当时的食品构成、烹饪方式及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的。

由于当时对谷物只能进行脱离,碾碎等简单加工。

因此食品加工不外乎蒸、煮两种方法,即将碾碎的粮糁放入鼎、鬲、釜等炊具中和水而煮,或将粮糁揉成饭团面饼置入甑、甗中顺其而蒸,粥羹饮食与饼团状干粮构成了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成品食物。

餐具发展史[终稿]

餐具发展史[终稿]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

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

青铜食器的问世,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春秋战国的烹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圜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

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

与此同时,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和米醋)也日风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油炸点心。

秦汉魏六朝时期炊饮器皿的鼎新: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

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

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

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风姿特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铜墙铁壁质和漆质餐具。

唐代。

有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

宋代,北方有定窑刻花印花白瓷,官窑纹片青釉细瓷。

钓窑黑釉白花斑瓷,海棠红瓷,以及独树一帜的汝窑瓷、耀州瓷磁州瓷;南方有越窑和龙泉窑刻花印花青瓷,景德镇窑影青瓷,哥窑水裂纹黑胎青瓷,以及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

中国炊具(厨具)的发展史

中国炊具(厨具)的发展史

中国炊具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炊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时期时代及以前的炊具,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到隋唐,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

新石器时代及以前的炊具:陶器。

大约一万年前,我国最早的容器——陶器的鼎就被人们作为锅使用。

古代的炊具比较多,这些炊具大多都是用陶制作的。

夏商周时期:青铜。

青铜轻薄精巧并且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的功效和菜品质量。

多数为贵族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

汉到隋唐:青铜斧,铁斧(类似砂锅)、陶瓷斧。

隋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炊具有了很大进步,有六格大蒸笼;精致铜火锅,以及与吸纳带锅近似的金代双耳铁锅。

明清时期:瓷器逐渐成为最普遍的餐具。

也是这一时期食具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瓷器不仅实现了大量生产,而且远销海内外。

质量工艺也日趋精美。

近现代: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炊具也日趋多样化。

平底锅、煎锅、炒锅、高压锅、陶瓷锅、锗陶瓷电压力锅。

锗陶瓷电压力锅又名重汤锅:利用隔水蒸炖的原理,通过水蒸气加热锗内胆,锗内胆释放远红外线烹饪食物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味道,做到保留食材“本味”,深受追捧。

-可编辑修改-。

餐具发展史

餐具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

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

青铜食器的问世,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春秋战国的烹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圜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

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

与此同时,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和米醋)也日风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油炸点心。

秦汉魏六朝时期炊饮器皿的鼎新: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

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

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

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风姿特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铜墙铁壁质和漆质餐具。

唐代。

有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

宋代,北方有定窑刻花印花白瓷,官窑纹片青釉细瓷。

钓窑黑釉白花斑瓷,海棠红瓷,以及独树一帜的汝窑瓷、耀州瓷磁州瓷;南方有越窑和龙泉窑刻花印花青瓷,景德镇窑影青瓷,哥窑水裂纹黑胎青瓷,以及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王瑞娟

中国饮食文化器具发展史——王瑞娟

斝( jiǎ )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 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耳, 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 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三足两 耳圆腹,但也有四足方鼎和无足鼎, 青铜鼎由于鼎壁甚厚,受热慢,因此 主要不作烹煮器,而作调味盛食器, 但是鼎的重要价值并非如此,而是奴 隶主贵- 族宴饮或祭祀所用的礼器。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饮食器具
• 随着社会稳定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陶瓷、金属制品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瓷器开始兴盛 ,瓷器一经产生,便主要服务于炊事活动,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所使用的餐具主要就是瓷器。同时,各 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与大唐盛世“世界都 会”的政治地位相适应。
• 由于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和中西商贸通道的畅通, 使得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文化面貌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 来文化的吸收与创新,对隋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反映在饮食器具上是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浓厚, 外来器物引人注目,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 。
-
3、指筷 6、横筷 9、别筷 12、粘筷 15、分筷
-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器具的变化
• 夏商周时代的统治者在饮食生活中不仅追求美味 佳肴,而且开始注重“美食配美器”,日益讲究 精美的餐具、食用器具。
• 在贵族阶层开始盛行青铜饮食器具,饮食器在礼 制、葬俗、祭祀等社会功能中更加显得重要,并 且在周代形成严格的礼仪制度。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搭配美食的美器之旅
主讲人:王瑞娟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
西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代餐具doc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代餐具doc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代餐具.doc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代餐具一、引言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餐具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历代餐具进行梳理和探讨。

二、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兴起新石器时代是中国餐具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主要以陶器为主。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用手抓食,因此最早的餐具只是一些简单的石器或骨器。

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形状的陶器,如碗、盘、杯、壶等,这些餐具不仅方便了进食,也使饮食文化得到了发展。

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盛行商周时期是中国餐具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主要以青铜器为主。

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制作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皿,如鼎、鬲、簋、豆等。

这些餐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此外,商周时期还出现了筷子这一重要的餐具,使人们的进食方式更加文明和卫生。

四、秦汉时期:漆器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餐具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主要以漆器为主。

由于漆器具有美观、耐用、轻便等特点,因此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餐具。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瓷器这一重要的餐具材料,为后世餐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唐宋时期:瓷器的兴盛唐宋时期是中国餐具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主要以瓷器为主。

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制作各种精美的瓷器餐具,如碗、盘、杯、壶等。

这些餐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成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此外,唐宋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福建德化的白瓷等。

六、元明清时期:多种材料的综合应用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餐具的多元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综合应用了多种材料,如瓷器、铜器、银器、玉器等。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的玻璃器皿和刀叉等餐具也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餐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元明清时期的餐具还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和地方特色,如景泰蓝的瓷器、镂空银器等。

七、现代时期:餐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现代时期是中国餐具的创新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餐具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甗(yǎn)
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 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 (是锅),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 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 物,可通蒸汽。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器具
• 这一时期,整个社会处于诸国纷争的时代。但是 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 步的提高,反映在饮食器具方面,虽然质地上与 前代相比没有变化,但社会的需求量更加增多, 而且每一个诸候国的饮食器都有不同的特点。 • 中下阶层仍然使用陶器,贵族阶层却还是以青铜 器为大宗,漆木器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
钟鸣鼎食,帝王奢华
早在明清时期,冰箱便作为一 种重要的祛暑器具,在皇宫里 已被广泛使用了。
清乾隆御制掐丝珐琅冰箱
九、近现代时期的饮食器具
• 饮食器具在近现代社会中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内 涵,特别是改革开发以后愈加明显,尤其是陶瓷 饮食器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 同时由于少数民族众多,他们的饮食器各具特点 ,并与饮食风情密切相关。
• 经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分离,进入秦汉大一统时代 ,夏商周的礼乐制度趋于崩坏,曾一度作为礼制 载体的饮食器具的社会功能由祭祀鬼神的神秘礼 器还原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用具。 • 炊具中的鼎渐失礼仪成为单纯的食器,鬲已不复 存在,作为盛食器的豆、簋、簠fǔ完全绝迹,青 铜器的地位削弱。这些作为礼器的饮食器具的衰 落,标志着一个具有严格等级礼仪制度 的崩溃。同时,釉陶器、漆木器等饮食 器大量出现,并产生了瓷质饮食器。
斝( jiǎ )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 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耳, 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 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鼎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三足两 耳圆腹,但也有四足方鼎和无足鼎, 青铜鼎由于鼎壁甚厚,受热慢,因此 主要不作烹煮器,而作调味盛食器, 但是鼎的重要价值并非如此,而是奴 隶主贵族宴饮或祭祀所用的礼器。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爵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 于饮酒的容器。爵在 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 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 常常见的。 觚(gū),是中国古代一 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 作礼器。圈足,敞口,长 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 喇叭状。
觚爵套装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觯(zhì )
觯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 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 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釜
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 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 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 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 身。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器具
• 由于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和中西商贸通道的畅通, 使得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文化面貌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 来文化的吸收与创新,对隋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反映在饮食器具上是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浓厚, 外来器物引人注目,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 。
最初饮食器具的雏形——用树枝夹食
开辟人类饮食的新纪元 ——陶器出现并大量使用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器具的变化
• 夏商周时代的统治者在饮食生活中不仅追求美味 佳肴,而且开始注重“美食配美器”,日益讲究 精美的餐具、食用器具。 • 在贵族阶层开始盛行青铜饮食器具,饮食器在礼 制、葬俗、祭祀等社会功能中更加显得重要,并 且在周代形成严格的礼仪制度。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搭配美食的美器之旅
主讲人:王瑞娟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西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990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中,有一个镜头, 姜子牙在市街卖面粉,其背景是一个西瓜摊,还有人在 认真挑选着。看来在“砰砰”的敲西瓜声和小贩的叫卖 声中,西瓜的历史要被改写了。
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搭配美食的美器之旅
八、明清时期的饮食器具
• 明清两代的瓷类饮食器具质量精致,品种丰富多彩, 器形多种多样,瓷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 与近现代相同的以铁器为炊具,以瓷器为食具的格局 已在定制。饮食器分类越来越细致,茶具、酒具已经 从传统餐具中独立出来,瓶类实用器逐渐发展成精致 的陈设品。 • 美酒佳肴与金碧辉煌的金银器、晶莹雅致的玉器、绚 丽多彩的瓷制餐具相配,形成了美食纷呈、美 器争奇的特点。
唐代饮食器具特点
唐以前,异国土产作为贡品向来是帝 王彰显权贵的代表,相比之下,强盛 的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宽容而大度的风 范远远超越了前朝宫廷在追捧“西来 美食”时所显现出来的狭隘观念。
七、宋辽夏金元时期的饮食器具
• 宋、辽、西夏、金、元的饮食器以金银器、陶瓷 器为大宗,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中原文化 、西方文化的因素,体现了饮食器的多种文化内 涵,并在社会功能中有明显的反映。特别是元代 的瓷质饮食器在宋代陶瓷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钧窑、磁州窑、霍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 窑场仍继续生产传统品种,景德镇窑在制胎原料 、 新品种开发、颜色釉烧成等方面都取得很 大成就,为明清陶瓷饮食器的全面兴盛 奠定了基础。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镬(huò )
镬,古时指无足的鼎,鼎三足两耳, 镬似盆无足。Biblioteka 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鬲(lì )
鬲,有陶制鬲和青铜鬲,一般为侈口, 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常见的古代青铜饮食器具 簋(guǐ)
簋,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盛放黍、 稷、稻、粱等,圆口,双耳,自商代 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唐代饮食器具特点
在唐代饮食器具的考古发现中,金银 器物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黄金白银 自古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是唐 代以前由于原材料的稀缺和技术水平 的限制,使得这些食具一直少见与帝 王生活。
唐代饮食器具特点
瓷器在我国创制以来,就一直被视为 重要的饮食器具,唐代素有“南青北 白”之说,这即是指当代流行的两种 瓷器——青瓷和白瓷。
让我们开启旅程吧!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器具
• 旧石器时代虽然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 用具,饮食器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但懂得用火 烤食捕获的动物肉食。 • 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 水具有可塑性,偶然在火中烧烤成型而发明了陶 质饮食器,并大量使用,开辟了人类饮食 新纪元。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器具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饮食器具
• 随着社会稳定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陶瓷、金属制品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瓷器开始兴盛 ,瓷器一经产生,便主要服务于炊事活动,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所使用的餐具主要就是瓷器。同时,各 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与大唐盛世“世界都 会”的政治地位相适应。 • 唐代的炊食器具体现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金银及玻璃器皿盛行,华丽精巧,具有异国的情调,正是 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
少数民族餐具举例
佤族妇女在舂米
湘西苗族瓦罐饭
谢谢大家!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敦
敦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 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 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 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 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常见的古代饮食器具 豆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 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豆,汉族古代盛食器和礼器。
四、秦汉时期的饮食器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