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心理学教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心理
俄国⽣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级神经活动指的是⼤脑⽪层的活动。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五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来就会吸吮,⾷物进⼊⼝中会分泌唾液,就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条件反射与某种⽆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例如,在学校中,铃声与许多活动相结合,如起床、上课、吃饭、休息等,于是,铃声对我们产⽣了信号的意义,变成了条件刺激物,什么样的铃声便会引起什么样的⾏动,这就是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类,⼀类是具体信号,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另⼀类是抽象信号,如⼈类的语词。抽象信号是⼈的社会活动的产物。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理活动的⽣理基础。有关⼈脑中⼼理的东西与神经⽣理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仍是当代科学积极探索的⼀个重⼤课题。
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心理学原理
6
感觉统合
五个方面: 4.听觉语言障碍:一种观点认为这种 障碍与左脑半球功能有关,而与感觉统 合过程无关;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它与前 庭平衡功能统合障碍有关。 人类的听觉神经形成比较早,但成熟比 较晚。由于儿童早年的听觉较弱,故受 不了太高或太大的声音。
7
感觉统合
五个方面: 5.触觉防御障碍:近来有很多研究都 证实它与不安、活动过多有关。当对这 类儿童进行触知觉检查时,儿童常表现 过分防御、躯体和情绪反应过度(Aryes ,1905)。
关键词:心理现象 发生、发展 活动规律 科学
10
二、心理学的内容
1、认知:人 对 外界事物 认识 过程
具体现象:感觉、知觉、记忆、表象、 思维、言语和想像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气质和性格
11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 思维等 情感(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 (动力)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 性格
49
双眼视轴辐合: 距离近-辐角大、费劲 距离远-辐角小、轻松 眼睛肌肉动觉信息 线索
双眼视差:正常人的双眼构造相同,并处于脸 部同一水平面上,两眼之间的目间 距离大约70毫米。当注意一立体对 象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 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这样,立体 物在两眼是视网膜上的视象有了差 异,叫做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是产生立体知觉主要机制
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故事
“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故事 人们知道动物仅有第一信号系统高级神经活动,也就是由现实的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而人类则兼具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语言)两种形式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谁最先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呢?他就是“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这位俄罗斯生理学家有句名言:“要做科学的苦工!”因此,人们又充满敬意地称他为“科学的苦工”。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生于俄国中部梁赞镇的一座小木屋里。他的祖辈是穷苦的农民,父亲是一位平凡的乡村牧师。他从小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为其今后的科学生涯奠定了基础。 巴甫洛夫生活的年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类对于自身各个部分的构造已经相当清楚。不过,统一指挥协调躯体各部位运动的“司令部”——大脑,却仍像一个谜团,人们急于知道人体内的大脑和内脏器官的工作原理,了解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却苦于无从观察而进展甚微。 如何才能透过体表,直视内脏器官的活动呢?一次偶发的事件,让巴甫洛夫大受启发。原来,有个猎人枪支走火,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腹部。医生救了猎人一命,但令人遗憾的是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只好用消毒纱布盖着腹部,留下一个通向胃部的小洞,透过这个瘘管,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猎人胃的活动情况。为什么不通过瘘管来观察动物的器官活动呢?巴甫洛夫开始了生理学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实验。 首先,他将狗的胃切开,做成一个通向体外的胃瘘管。接着,又在狗的脖子上开一个口子,将食管切断,然后把两个断头都接到体外。实验开始后,饥饿的狗像往常那样狼吞虎咽起来,可是咽下去的食物却从食管切口处掉出来。狗不停地吃着,可胃却始终空空如也。这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食物虽然没有进入这只带瘘管的狗胃里,但狗的嘴巴一咀嚼食物,胃就开始分泌胃液。由于胃里没有杂物,胃部瘘管中就一滴一滴地滴下透明的胃液,流人预先备好的试管中。这个被称做“假饲”的实验结果显示:食物虽然没有到胃里,但胃已开始分泌胃液。说明胃液的分泌是大脑通过神经所下的命令,而不是食物直接刺激胃的结果。原来,大脑是指挥全身各器官协调工作的司令部,它控制着胃的消化活动。于是,巴甫洛夫瞄准了下一个目标:研究大脑活动规律,认识人体的“司令部”。 为了更加方便地观察研究狗的神经活动,巴甫洛夫在狗的面颊上切开一个小口,用导管将唾液腺分泌出的唾液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理论基础的新认识
[ 收稿 日期 ] 20 — 0 — 1 07 5 0 [ 者 简 介 ]王 延 松 ( 9O ) 作 17 一 ,西 安 市 人 ,西 安 音 乐 学 院 音乐 教 育 系讲 师 ,硕 士 。 彭 虎 军 (9 8 ) 陕 西 省 丹 凤 16 一 ,
县人 , 商 洛学 院 办 公 室主 任 ,副 教 授 。
辩证 唯 物 主 义 的 心 理 学 的 自然 科 学基 础 。
[ 键 词 ] 巴甫 洛 夫 ;大 脑 高 级 神 经 活 动 ;心 理 学 关 [ 图 分 类 号 ] Q 2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m 4 4 (0 7 3 0 7一 O 中 47 文 文 0 8 6 9 2 0 )O — 0 9 2
认 为 动 物 的 反 射 活 动 是 由 已有 的 “ 射 弧 ” 实 现 的 。迄 今 为 止 ,这 种 关 于 大 脑 皮 层 功 能 的论 断 已经 变 成 了神 经 生 反
理 学 ,特 别 是 前 苏 联 和 中 国哲 学 界 和 心 理 学界 所 公 认 的 一种 经典 性论 断 。他 的 学 说 甚 至 被 一 些 人 确 认 为 是 彻 底 的
7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延 松 ,等 .巴甫 洛 夫 高 级 神 经 活 动 学说 理论 基 础 的新 认 识 E] .陕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2 0 ,( ) J 0 7 3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是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 NS),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第二个刺激是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它在条件 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对于无条件刺激 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非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UR)。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 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CR),即没有肉, 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通常, 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 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是指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学说。巴浦洛夫将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称为反射,其中与生俱来的为无条件反射,习得的为条件反射。并揭示了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方式和程序,将条件反射定位于大脑半球。
巴浦洛夫医学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条件反射学说。当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能引起动物和人类本能的反射
的刺激相结合时,会在动物和人类的体内产生一个新的反射,这种反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2.分析器学说。高等动物和人类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具有第二信号
系统,即第二分析器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以言语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3.两种信号系统学说。高等动物和人类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具有第
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以言语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4.神经类型学说。巴浦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把人的
神经活动过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神经系统强、不平衡,代表人物是张飞。活泼型:神经系统强、平衡、灵活,代表人物是多血质。安静型:神经系统强、平衡、不灵活,代表人物是粘液质。弱型:神经系统弱,代表人物是抑郁质。
5-2-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 ①先天性反射 ②低级中枢完成 ③非条件刺激引起 条件反射 ①后天性反射 ②大脑皮层高级 中枢参与才能完成 ③条件刺激引起
巴甫洛源自文库 将狗用套具固定,用联 将狗用套具固定, 结在狗鄂外侧管道收集唾液。 结在狗鄂外侧管道收集唾液。
条件作用之前 给出铃声 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并无唾液分泌 给出肉 非条件刺激) (非条件刺激) 产生唾液分泌
大脑皮质功能区
大脑皮质分为许多功能区,如躯体 大脑皮质分为许多功能区, 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和 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中枢等, 听觉中枢等,它们都是调节机体生理功 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区
大脑优势半球
指人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 指人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 仅在人类中具有,一般情况下: 仅在人类中具有,一般情况下: 左侧半球: 左侧半球:语言活动功能占优势 右侧半球:非词语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右侧半球:非词语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小脑:桥脑和延髓的后方,分别与中脑、 小脑:桥脑和延髓的后方,分别与中脑、桥 脑和延髓相连接。 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是维持身体平 衡、保持并调节肌张力、调整协调运动。 保持并调节肌张力、调整协调运动。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 上接间脑,下续脊髓,后方为小脑。 上接间脑,下续脊髓,后方为小脑。 脑干是基本生命中枢(呼吸、心跳中枢) 脑干是基本生命中枢(呼吸、心跳中枢) 以及和维持觉醒有关的上行网状激励系统。 以及和维持觉醒有关的上行网状激励系统。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I. 引言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由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是基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这些神经活动类型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反射、条件反射和高级条件反射。
II. 反射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生理反应,由刺激引起。例如,当手碰到热锅时,身体会自动产生退缩反应。这种反应不需要任何意识或思考。
III.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模式。它是由原本没有引起特定行为模式的刺激所引起的,例如当有人敲门时,我们会去开门。这种行为模式是通过与先前存在于环境中其他刺激之间建立联系而形成的。
IV. 高级条件反射
高级条件反射则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认知能力和意识参与。它涉及到对事物进行预测和计划,以及对行为后果的评估。例如,当我们决
定去旅行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时间、预算、交通等各种因素,并做出
相应的安排。
V. 应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教育领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在医学领
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些疾病的成因,并为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在商业领域中,该理论被用来解释消费者购买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VI. 争议
尽管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它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其中最主要的争议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是否
完全由神经活动所控制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该理论过于简
化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1、神经活动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或弱转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活动由活动转静或弱状态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
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
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
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反馈: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
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
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3、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事物,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语言与词,人特有。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被动-巴浦洛夫
操作条件反射-主动-桑代克、斯金纳(工具条件反射)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条件反射:
1、外抑制
2、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3、消退抑制
4、泛化现象
5、分化抑制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
动力定型
第2章 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2、大脑皮层系统性功能的不同表现 对复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对刺激的关系形成形成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
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 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动力定型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五、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其基本过程中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抑制可分为两大类: 1、非条件抑制 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外界新颖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产
生的抑制。外抑制是神经过程的同时性负诱导。 超限抑制是由相对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超限抵制使
大脑皮层的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损伤, 因此又叫保护性抑制。超限抑制是神经过程的继时性负诱 导。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条件性抑制 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的抑制,也称内抑制。
它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消退抑制:是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
的抑制。消退抑制使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抑制, 从而造成条件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分化抑制:指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 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使类似的 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扩散:在一定条件下,兴奋和抑制在大脑皮层的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概论
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基础心理学定义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不是心脏的机能。
心理是伴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无神经系统-趋利避害的能力
环节动物(蚯蚓)-简单的神经链-感觉和条件反射
脊椎动物-脊髓和脑-知觉
灵长类动物-脊髓和脑-思维萌芽(事物的外在联系)
人类-脊髓和脑-思维(事物的内在联系)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人们常说:经历风雨才能变的更成熟。
人脑:心理的产生经过大脑,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注:心理是大脑活动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重点)
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1879年,冯特,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学派观点:研究意识的组成部分/元素,即意识的结构。
(此处所说的意识即心理现象)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区别于哲学层面的内省)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适应环境的作用);
重视心理的实际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
学派观点:
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
研究行为的任务: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S-R)
S-R之间的关系一旦确定,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来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论。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20世纪初,巴甫洛夫针对狗的“心理性分泌”用客观的方法进行研究,这是他对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研究的开始。在几十年内积累了许多资料,逐步形成了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狗吃食物时大量分泌唾液,即使没有吃到食物,但看到(或嗅到)食物时也分泌唾液,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性分泌。巴甫洛夫观察了这类现象,认为看到或嗅到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也是一种反射。不过,吃食引起唾液分泌是固定的、无条件的反射,而看到或嗅到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一种暂时的,起伏变化的,依靠许多条件的反射。因此,巴甫洛夫把吃食引起唾液分泌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把看到食物或嗅到食物的气味引起唾液分泌这类新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在非条件反射中,起刺激作用的是食物的化学成分、坚硬和干燥的程度等;在条件反射中,起刺激作用的是食物的那些与唾液分泌没有直接关系的特性,如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实际上是食物的那些主要特性的信号。又如将有颜色的酸液注入狗的口中,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后来当狗看到这种颜色的酸液但尚未注入口中时就引起了唾液分泌。这些条件反射有重要的适应意义,使动物能更精确地适应外部环境(见图)
这种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呢?巴甫洛夫认为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铃声原来与食物无关,并不引起狗的唾液分泌,是与食物刺激无关的刺激。在铃声单独作用几秒钟后给狗食物,这叫做强化。重复若干次以后,铃声单独作用即可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是铃声引起的条件反射,原来与食物无关的铃声变成了食物的信号。这种能引起条件反射的铃声叫做条件刺激。能引起非条件反射的食物叫做非条件刺激。在建立条件反射的时候,由非条件刺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强烈的兴奋灶会把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内较弱的兴奋灶吸引过来,也就是说,非条件反射为条件刺激开辟了一条通到非条件反射中枢的暂时通路。
二(神经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心理学
分类一: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相互诱导
大脑两半球 的不对称性
分类二: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动力定型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干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网状系统)
延脑 桥脑 中脑 间脑 脊神经
感觉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
感觉Baidu Nhomakorabea经
运动神经
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示意图
• 不论感觉和运动,身体各 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 区域都是倒置的,即脚在 上,头在下。 • 身体敏感的部位和灵敏的 部位,在大脑皮层上所占 的区域比较大;迟钝的、 活动少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上所占的区域比较小。 • 由于延脑的椎体交叉,大 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是对 侧传导的关系。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 心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
•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 状腺、胸腺、胰腺、肾上 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 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 系。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脑干
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 构。 – 延脑紧接脊髓,使大脑两半球与身体两侧成为对侧传 导和对侧支配的状况。此外,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 心跳的中枢。 – 桥脑在延脑之上,小脑之前。 – 中脑在脑桥之上,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 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 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 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 绪。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这个学说由巴普洛夫提出,认为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与抑制。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指神经冲动延感觉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由神经中枢发出指令,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器官,对外界刺激做出回答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活动,从而更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指人生来就有的如吃食物,流口水,条件反射指通过模仿学习,再加上条件反射上形成的反射,巴普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如额外刺激的出现使反应突然停止叫外抑制还有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2扩散与集中,神经兴奋的过程3相互诱导4动力定型1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又被称为神经元(neuron)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2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3在外围神经系统中,所有的轴突周报围包裹着一种特殊细胞,其提供给神经纤维以支持和营养。这种细胞称为施旺细胞。施旺细胞对神经纤维的包裹方式不同,使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经纤维。①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直径小(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和一些小的疼痛神经),施旺细胞的细胞质简单地包裹神经纤维。②有髓鞘神经纤维直径粗大,施旺细胞质膜卷折,形成鞘层。补充:神经元的轴突外面包有外膜,为神经膜(neurolemma),是一种细胞,称为神经膜细胞,或称施旺细胞(Schwann cells),有保护轴突的作用。神经纤维受到损伤,在有施旺细胞包裹的情况下,细胞体能再生出新的轴突。在施旺细胞和轴突之间还常有另一外鞘, 称为髓鞘(myelin sheath)。不是所有的轴突都有髓鞘。直径在2μm的轴突大多没有髓鞘。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的轴突没有神经膜而有髓鞘,这里的髓鞘不是施旺细胞的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中没有施旺细胞),而是来自另一种细胞,即神经胶质细胞。4神经节由神经元胞体组成5神经纤维(nerve fiber)是以神经细胞的突起(包括轴突与树突)为中轴,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根据神经纤维有无髓鞘包裹,分为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6边缘系统是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
0基础部分:6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1.神经元
的结构
树突A或直接接收外界的刺激(物理/化学)→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给自身的细胞体。
b或通过突触接收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
细胞体接收树突传来的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发送给自身的轴突。
轴突将细胞体传来的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给其它神经元的树突。(其外白层髓鞘绝缘)2.神经元
的分类
感觉N元(传入N元)将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给神经中枢
中间N元(联络N元)在感觉N元与运动N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运动N元(传出N元)将中枢发出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
二、
神经系统的分类1.中枢NS
的组成①
脑
A脑
干
位置位于颅腔内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
特点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活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包括
3
部分
延脑
(延髓)
位置紧接脊髓
功能a是呼吸、心跳的中枢。
b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髓的椎体交叉向对侧桥脑位置在延脑的上面,在小脑的前面
功能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
中脑位置在桥脑的上面
功能a是瞳孔反射、眼动的中枢。
b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
脑干网状结构在整个脑干上分布有灰色渔网的组织——调解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B间脑
位置在脑干的上面,被大脑两半球覆盖。
包括
丘脑调节所有感觉的中枢(嗅觉除外)
上丘脑调节嗅觉+调节某些激素
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即内脏神经系统)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保持运动正常进行
(何小华整理微信hexiaohua1980)
二、
神经系统的分类(续)1.中枢NS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提出的一种理论,用于解释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该学说认为,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而这两种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决定了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为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的人或动物具有高强度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表现为容易激动、冲动和情绪化。活泼型的人或动物则具有较高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强度,以及较好的平衡性和灵活性,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和易适应环境。安静型的人或动物具有较弱的兴奋过程和较强的抑制过程,表现为冷静、沉着、谨慎和有条理。抑制型的人或动物则具有低强度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以及较差的平衡性和灵活性,表现为胆小、羞怯、被动和缺乏自信。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对于理解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教育、训练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忽略了环境和经验对于神经系统的影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2007-06-10 21:11:00)转载▼
分类:心理学知识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
原始的动物也会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作出反应,但并不称为反射。因为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只具有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而不具有反射能力。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斯金纳的白鼠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例:一个人被蛇咬,当他发现前面十米处有一跟草绳,掉头就跑。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
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兴奋过程的集中。例如,分化抑制。
(三)相互诱导: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他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诱导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相继的。
当皮层某一部位的抑制会使其后在这一部位出现的兴奋加强的话,就是继时性的诱导了。
(四)动力定型:
连续给动物形成几个条件反射,并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多次训练后,刺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洗脸刷牙)。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反应(睡午觉)。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他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
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