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分析之无锡寄畅园【精选】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往南便是三层的“凌虚阁”高出林梢,可俯瞰全园之景。再折而西,跨润过桥 登假山上的“卧云堂”,旁有小楼“邻梵”,“登之可数(惠山)寺中游人”。 循径往西北为“含贞斋”,阶下一古松。出含贞斋循山径至“鹤景”和“栖元 堂”,“堂前层石为台,种园的总面积为9900平方米,园内的山水骨架构成了园景的核心。水池偏东, 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形成了山水骨架的主体。据统计,假山约占全园面积 的23%,水面占17%,两者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总结:
寄畅园这座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艺术特征吸引了无数游客 的眼球。从总体布局到山水骨架、建筑格局以及园内景点等方面,寄畅园都展 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 美丽景观和宁静和谐的氛围。
通过对寄畅园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园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寄畅园: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
当提到寄畅园,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这个位于 无锡市惠山脚下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深 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1、环境特色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它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巧妙地 利用地形,将湖光山色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亭台楼阁、 廊榭轩馆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五、植物配置
寄畅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园内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更有 假山、水池等元素相互映衬。植物配置与园内建筑、山水等元素相互融合,形 成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丽景观。
六、借景艺术
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巧妙地运用了借景艺术。通过借景,将园外的锡山龙光塔 等景观引入园内,使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借景艺术的运用,不仅增强 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也使得园内景色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第一篇: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摘要:江南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江南气候温和湿润、水网密布、花木生长良好,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园林艺术格调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她“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自然精神境界山水景观苏州园林寄畅园正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涵盖宽泛,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
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
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无锡寄畅园简介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寄畅园案例分析
4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后其曾孙秦耀于万历年间大修,改建成“寄畅
园”。
A
2
寄畅园整体上可分为5 个区块:山水区、入口区、卧云堂
区、嘉树堂区和湖石假山区,主园路贯通这5 个区。山水区
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
通过“因高堆山,就底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
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
A
6
一·崇尚自然、妙造自然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法自 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 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 而在于对潜在自 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 构, 纳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构, 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 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 并竭力追求顺应 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 不对称的布局,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 姿态自然天成, 不受人工 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 水面为虚; 近景 为实, 远景为虚; 景物为实, 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 这是受
寄畅园
寄畅园各位游客: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寄畅园。
寄畅园是锡惠公园的园中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间。
第一代的主人秦金,号凤山,因园子建在惠山的山谷里,因此,取名“凤谷行窝”。
第三代园主秦耀因蒙受不白之冤,被革职回乡,于是他寄抑郁之情于山水间,并用了8年时间对园子进行改造,并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荫”的诗句,将祖辈的“凤谷行窝”改名寄畅园,一直沿用至今。
寄畅园属于江南园林,但与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相比,寄畅园总体给人一种“山林野趣、苍凉寥阔、古朴清旷”的风格,属山麓别墅园林。
它位于惠山东麓,占地约15亩,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风光揽入园中,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所以,康熙,乾隆两帝对寄畅园十分垂青,多次到寄畅园游览,乾隆更在颐和园仿建此园,就是今天的谐趣园。
寄畅园不仅体现了无锡园林的精髓,而且代表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线路:凤谷行窝──秉礼堂──含贞斋──八音涧──嘉树堂──七星桥──知鱼槛──郁盘──先月榭──锦汇漪──卧云堂──美人石──邻梵阁──凤谷行窝。
各位游客朋友,寄畅园的概况就介绍到这里,今天的游览线路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从我们所在的凤谷行窝开始,经过秉礼堂,含贞斋我们来到的是九狮台,然后走过八音溅,经过鹤步滩,横跨“锦汇漪”的“七星桥”,就看见著名的知鱼监了,经过郁盘亭、美人石,最后到达邻梵阁,回到凤谷行窝。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著名的“知鱼槛”了,园林中建筑的名字常含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知鱼槛”名字正源于《庄子.秋水》篇中庄子和惠子之间关于“鱼之乐”的对话,请抬头看这块匾额: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是一座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的古典园林,也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寄畅园的主要景点:
1. 八音涧:寄畅园中的一条溪涧,长约30米,宽约1米,溪水潺潺,石峰叠砌,清冽幽深。
传说中水流击石发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声音,因而名为“八音涧”。
2. 七星桥:寄畅园内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八音涧上。
桥身由三块石条并成,全长约2米,宽约米。
3. 知鱼槛:寄畅园内的一处观鱼建筑,位于七星桥北侧,长约15米,宽约
3米。
游客可以在此观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4. 凌虚阁:寄畅园内的一座楼阁建筑,位于知鱼槛北侧。
凌虚阁高三层,长约12米,宽约8米,是园中的制高点。
游客可以登上凌虚阁,俯瞰整个寄
畅园的美景。
5. 嘉树堂:寄畅园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凌虚阁西侧。
嘉树堂内种植着许多名贵的树木和花草,如桂花、玉兰、海棠等,环境幽雅清静。
6. 锦汇漪:寄畅园内的一处湖泊,长约60米,宽约20米。
锦汇漪湖水清
澈见底,四周景色如画,是园中的一大美景。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或泛舟湖上,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7. 郁盘廊:寄畅园内的一条长廊,长约40米,宽约米。
郁盘廊曲折蜿蜒,横贯整个寄畅园,是园中的重要通道之一。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园中的美景,并感受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景点外,寄畅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门厅、法帖碑廊、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寄畅园这一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康乾最喜爱的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
康乾最喜爱的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寄畅园位于无锡滨湖区锡惠公园内,坐落在海拔329米的“江南第一山”惠山的东麓,属山麓型别墅园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寄畅园池景“寄畅”二字源自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寄畅园又名“秦园”,为北宋词人秦观的后裔、曾任兵部尚书的秦金建于明嘉靖初年(约1527年前后)。
寄畅园历岁500年,是故事最多的江南名园。
其盛衰兴废如一首历史长歌,吟唱着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变迁。
1952年,秦氏后人、末代园主秦亮工将其献给了国家。
亭廊寄畅园是康熙、乾隆最喜爱的,没有之一的江南园林。
自康熙23年(1684年)到乾隆49年(1784年)的一百年间,康乾各南巡6次,二人每次必游此园,并留下了许多题赞文字。
寄畅园的园名为乾隆御书。
康爱寄畅园的“山色溪光”,乾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故“爱其幽致”。
在寄畅园的白墙上可以看到“山色溪光”和“玉戛金枞”两块石匾,分别是康熙和乾隆的御笔,戛指流泉,枞指假山。
以寄畅园为范本,康在颐和园修“畅春园”,乾在圆明园修“廓然大公”(也称双鹤斋),又在颐和园修“惠山园”。
廓然大公如诗如画,尤以叠石为著,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嘉庆帝也极为喜爱,他凑趣诗赞曰: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
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
毁于战火的廓然大公寄畅园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各种景观绕水而建,以建筑凝练、古木参天,尤以借景巧妙、理水高致、叠石精彩而闻名天下,在江南园林中凤立鹤群。
寄畅园的水来自园外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
惠山泉大名鼎鼎,被唐代茶圣陆羽封为“天下第二”,被中唐诗人李绅赞为“人间灵液”,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因此被简称为“二泉”,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二泉映月”和二胡大师瞎子阿炳。
惠山泉“锦汇漪”濒临水池,位于寄畅园的中心,池北的土山则与高高在上的惠山浑为一体,因其集汇众多美景而得名。
锦汇漪的池水明亮如镜,将山影、塔影、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揽池中。
寄畅园
嘉树堂
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游客站在堂前,南 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金亭 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
涵碧亭
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巧妙的借 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 一格 。
七星桥
七星桥横跨在锦汇漪上,由七块黄石板直铺而成, 平卧波面,几与水平,乾隆曾吟有“一桥飞架琉 璃上”之句,过桥就是嘉树堂,古屋三间,堂旁 有廊桥,通涵碧亭,亭四方架水上。
卧云堂
卧云堂系寄畅园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至二十七 年(1592—1599年),坐西朝东,前后两进,中隔天井。 在清代早中期,其前进曾向东作扩建,并以康熙御书“山 色溪光”命名此堂,故又称御书碑厅。
邻梵楼
位于惠山寺侧,寄畅园20景之一。1980年重建。“邻梵阁”横匾为南 京尉天池所书,登临此阁,下有池水一泓,即惠山寺阿耨水,惠山寺 的全景也被凭借入园。
园内洞门分析
• 洞门的传统建构形 式主要有方门合角 式、圈门式、上下 圈式、莲瓣式、如 意式、贝叶式等。 其外形形状包括圆 形、方形、八方形、 葫芦形、梅花形等
月窗式
汉瓶式
著草瓶式
园内地铺分析
鹅卵石作为一 种纯天然的石 材,品质坚硬, 色泽鲜明古朴, 具有抗压、耐 磨耐腐蚀的天 然石特性,是 一种理想的绿
无锡锡惠公园 ——寄畅园
目录
• 1.地理位置 • 2.气候分析 • 3.寄畅园历史 • 4.道路分析 • 5.空间布局分析 • 6.水系分析 • 7.园内主要景点分析 • 8.漏窗,门洞分析 • 9.栏杆分析 • 10.植被分析
无锡地理位置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 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 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 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 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 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 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 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 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我 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 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 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 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 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 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无锡寄畅园赏析
园林史课程论文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巧妙的选址,别具匠心的叠山理水,偏多野趣的景色,无不表现出别墅型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不愧是一座优秀的屮国古典园林。
关键字:寄畅园因借自然叠山理水花水配罝建筑布局正文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惠山间平坦地段(即锡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约1公顷,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
元代原为佛寺的一部分,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别墅;后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更为完美,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很多都含有隐喻(象征)的特点。
寄畅园也不例外,其初名为“凤谷行窝”,后取王義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更名为“寄畅园”。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图寄畅同平面图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无锡寄畅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寄畅园注重以自然为基础的景观塑造。
园内山水环绕,水面辽阔,山势峻峭。
园内的山石、湖泊、小桥、流水等元素都是依照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布置,力求还原大自然的美景。
园内的山石取材广泛,有奇峰异石、古树名木等,使整个园区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其次,寄畅园注重以意境为核心的景观设计。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草树木等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和意境进行设计和布置的。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也是根据传统的意境进行塑造,有的象征着山水世界,有的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仙境。
花草树木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力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再次,寄畅园注重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打造。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园内漫步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使寄畅园更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最后,寄畅园注重以人文为主题的景观呈现。
园内有许多与人相关的景观和活动,如游船、垂钓、草坪休闲等。
这些景观和活动不仅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机会,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特点鲜明。
它以自然为基础,以意境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人文为主题,打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园林景区。
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文历史的底蕴,无论是游客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1 最高
次高 1
从寄畅园平面可以看的出来,水体是
整个园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这块水体, 整个园林的景致在水面映衬之下活了起来, 天光云影和四季变换都融进了园子里,在进 行基地分析的时候,应将水景的应用考虑进 去。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在水面的映衬下,秋色尽收眼底
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的 水 色 之 美
先月榭和嘉树堂是寄畅园 最佳观景点,即园眼。到 达这两处的路线也是最多 的,我们的设计可以参考 园眼这个思路,设计一个 最佳观景点
寄畅园内不同的空间变化丰富,在这 样有限的空间内能营造出一种山水的意境 来,这点值得学习。
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
当我们的国家实力与日俱增,人们素质相对提升,没落的传统文化等待 我们将其开启。新中式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它展现了古典景观的魅力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山水区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通过“因高堆山,就底 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 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达园林主题的集中体现。山水区 处园中心位置,以鹤步滩为中心,构成一个南北向长轴约100m,东 西向短轴约60m的椭圆,控制着其他景点的尺度和布局。
-4-空间变化的丰富
-5-视线变化丰富
知鱼槛视线分析知鱼槛三面通透,向西北方向看,在60° 水平视角内,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景观层次,但虚实变化不是很分 明。
向西,景观由于体量和细节处理上轻重有别,山外有山的视 线设计,使游人产生静坐于山麓之下的错觉。
向东南方向观赏,各景点分布疏密有致,有集中,有留白,使观 赏视线富有远景变化的同时具有节奏感。
静街深巷、古树高墙、门庭赫奕,传统院落建筑文化复兴在“运 河岸上的院子”的设计中,将“院”的围合概念加以纯粹表现。 其庭院设计加大了居住的利用率,使空间能够一直延伸到私家庭 院之中,从而将生活的范围和足迹从室内空间释放出来,室内与 庭院空间相交融,使居住环境变得开发流通。庭院设计也给室内 多个空间带来了丰富的对景景观,是庭院成为了视线的焦点与落 点,人与自然也更加贴近。
无锡-寄畅园解析
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
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字南垣) 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
数建筑毁于兵火,后稍作补葺。 1952年,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
史
“沤寓”。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06年)之夏,“葺园
和他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掇
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
山理水,疏泉叠石,园景益胜。 “双孝祠”,寄畅园为祠
家,即作保护性修复。又将原贞 节祠纳入园中,即今“秉礼堂”
瞰 图
东入口
凤谷行窝
九狮台
梅亭
寄
秉礼堂
含贞斋
八音涧
嘉树堂
畅
园
平
面
图
南入口
邻梵阁 卧云堂 碑亭 美人石
锦汇漪
先月榭
鹤步滩
知鱼槛
凌虚阁
郁盘亭
砖雕门楼
七星桥 涵碧亭
东入口
造 园 总 体 布 局
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 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 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位于惠山古街横街寄畅园入口对面 清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南巡,七次到无锡,每次抵锡必到惠山,临幸寄畅园。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提前集中在此恭 候之处。故借用“朝房”名称,称“寄畅园朝房”,实际使用次数只有十余次,因而面积不大。
寄 畅 园 鸟
南入口
造
园
空
间
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
手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
解【
】寄 畅 园 江 南
私 家
造园 园林 析
无锡寄畅园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园之典不禁令人称叹
无锡寄畅园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园之典不禁令人称叹寄畅园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然而,“南国探幽地,唯余寄畅园。
”这座近500年历史的山麓别墅园林,不仅造园艺术高超,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更是闲暇时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寄畅园的天井里有两块刻石,分别是康熙、乾隆在100年间先后六下江南时题写的“山色溪光”和“玉戛金枞”。
乾隆甚至以寄畅园为蓝本,在颐和园中建造了“谐趣园”,可见喜爱的程度。
大厅为“凤谷行窝”。
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本地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的翁同龢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风泽清畅,气爽节和。
”“秉礼堂”是秦氏家族执掌礼仪的场所,此堂题名是为纪念关公。
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甘糜二位嫂嫂,自己则左手持青龙偃月刀,右手持《春秋》,读书到天明。
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含贞斋”原是明代园主秦耀读书之所,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故取名“含贞斋”。
斋内有联曰“池含林采明于缬,山贻台华媚若细。
”九狮台是座湖石叠成的大型假山,突兀峻峭。
堆叠的若干湖石有如若干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狮子,而整座假山看上去又像一只巨大的雄狮,俯伏于绿树丛中。
据说这是根据元代无锡大画家倪云林的《九狮图》画稿堆砌而成的。
登上狮首,是全园最高点,整个园林一览无余。
梵界即为佛界,阁建在假山上,因紧靠惠山寺,故名“邻梵阁”。
可惜原来的建筑已毁,现在的阁是在上世纪80年代依照《寄畅园记》的记载重建的,横匾为尉天池所书。
登临眺望,锡山风光尽收眼底,惠山寺的全景也被凭借入园。
卧云堂是全园的主体建筑,明万历年间,秦耀始建之时,有诗记道:白云已出岫,复此还山谷;幽人卧其间,常抱白云宿。
作为别墅园林,寄畅园自然具有起居的功能。
卧云堂“前后层轩,可客十席。
”可见是园主会客宴宾之所。
修复此堂时,对明代的地坪作了“露明”,以见其古老历史。
园林中中国古典寄畅园解析 共51页
园景之一八音涧
• 八音涧 原为悬淙涧,又 名三叠泉。全用黄石堆 砌而成。西高东低,总 长36米。涧中石路迂回, 上有茂林,下流清泉。 涓涓流水,则巧引二泉 水伏流入园,经曲潭轻 泻,顿生“金石丝竹匏 土革木”八音。八音涧 上,1981年复建原有的 “梅亭”一座,黑瓦粉 墙,金山石柱,典雅大 方。
园景之一知鱼槛
寄畅园布局解析
• 造园家在园林布局、风景部署以及细部处理上,决不斤斤于 园中一山、一水、一亭、一榭之奇巧纤丽,而是着重于山水 屋树的各尽其宜,园林整体的和谐协调,达到山为水峙、水 为山映、亭为花掩,树为泉漱的程度。所有山水泉石、竹木 亭榭,不以一景见长,不以局部为奇。而是相辅相成,相互 借资,隐现出没,得自然之意,由内部发出,构结外景,使 得内外空间渗透交流,远近风景统一扣连。因造园家将山石 泉池,绿化建筑等诸般构成园林风景之部件掌握自如,故长 于利用地形,巧于结合外景。对全园布局,宜山宜水、宜亭 宜榭、该起该伏、该大该小、当掩当露、当疏当密,胸中预 有成法,故使此园景色,举凡亭榭廊房,所见无不有山,而 水为之灌潄。涧池泉潭,所见无不有水,而山为之砥柱。全 园包孕着千变万化的山水画面,在全园树木苍蔚蒙茸、浓淡 叠交的气氛笼罩下,又体现了此园苍凉廓落
廊桥
园景之一七星桥
• 七星桥;横跨在锦 汇漪上,由七块黄 石板直铺而成,平 卧波面,几与水平, 乾隆曾吟有“一桥 飞架琉璃上”之句。 过桥,就是嘉树堂, 古屋三间,堂旁有 廊桥,通涵碧亭, 亭四方架水上。
寄畅园布局解析
• 动观布局
寄畅园在动态布局的方面做得很优秀:石板桥,与北岸相通。 水心岛上筑有水心亭,依水而筑。池西筑有假山群,堆筑相当精巧, 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地步。全园只筑有三厅建筑:园北依 墙筑有蝴蝶厅,规模宏伟,为全园主要建筑;园西依墙筑有桂花厅; 园南端筑有宴厅。为北、西南三个不同方位观赏全园的最佳观景点。 三厅之间,上用串楼下用回廊进行串联,依照地势高低,曲折透逸。 双层隔墙上均有什锦漏窗,从楼下回廊与楼上串楼观赏,将园景分 成高下两个层次,转换成前后左右四面,既可观赏西园的景色,又 可观赏东园的景色,真是“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达到多角度、 多方位、多层次的观景效果。这种用串楼复廊隔景,又用双层漏窗 借景,是寄畅园建筑者的独创目录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寄畅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本科课程作业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林史》课程江南园林——寄畅园赏析学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山水占地面积达全园的三分之一多,该园以山水为主,搭以疏朗的建筑。
形成一座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山麓别墅。
而其又是叠山、造水等方面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应用了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园林中借景、障景手法的典范。
[关键词]江南园林;寄畅园;自然。
一、历史背景寄畅园就位于惠山,明嘉靖年间,南京的兵部尚书秦金在此地建了别墅,称“凤谷行窝”。
万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的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因在秦氏流传百年也被叫做“秦园”。
二、园林布局寄畅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中,做假山以借惠山余脉。
园以水为主题,分别引自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现已无水),水体整体形状呈葫芦状,鹤步滩和知鱼槛位于中部,把水体分为大小两个空间。
而先月榭和嘉树堂分位于左右,使得两者都获得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同时水面七星桥的设计,使水达到断而未尽。
寄畅园的山石以土石为主,与惠山余脉融为一体,南部为九狮山,峰回路转。
在北部开凿出一条山谷,建为八音涧。
三、风格特色“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良好的地理条件对一个园林由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寄畅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山地园林的代表,寄畅园东临锡山,西靠惠山,为其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
构造的园林也是清新雅致,具有山林野趣。
总体来说,寄畅园的园林特色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改造自然,忠于自然。
设计者在园中堆叠假山、营造水体,并不是单纯地挖湖堆山。
而是为了巧借自然,使山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同时园林以山水为主体,使其尽可能展现自然的风貌。
不同于众多的文人园林,注重的更多是个人情感的表达,秦代后裔追求的是自然。
2.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寄畅园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部,却没有和园中假山形成明显的界限,而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无锡寄畅园赏析
园林史课程论文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巧妙的选址,别具匠心的叠山理水,偏多野趣的景色,无不表现出别墅型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不愧是一座优秀的屮国古典园林。
关键字:寄畅园因借自然叠山理水花水配罝建筑布局正文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惠山间平坦地段(即锡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约1公顷,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
元代原为佛寺的一部分,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别墅;后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更为完美,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很多都含有隐喻(象征)的特点。
寄畅园也不例外,其初名为“凤谷行窝”,后取王義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更名为“寄畅园”。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图寄畅同平面图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寄畅园讲解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无锡的一座著名园林。
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私家园林,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是对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1. 寄畅园的历史:寄畅园始建于明代,原名"南院"。
清代时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在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风格。
2. 寄畅园的布局:寄畅园的布局十分精致,园林分为三个部分:中园、东园和西园。
中园是园林的主体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景观。
东园和西园则是中园的延伸,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和层次感。
3. 寄畅园的建筑:寄畅园内的建筑主要有水榭、亭子、廊桥等,这些建筑都巧妙地融入了园林的景观中,使得园林的整体感更强。
4. 寄畅园的植物:寄畅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使得园林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园林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为园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寄畅园的文化价值:寄畅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植物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上就是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寄畅园景点游玩感受
寄畅园景点游玩感受寄畅园是一座古典园林,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
我带着期待和敬畏的心情,踏入了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
进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耸挺拔的寄畅园主峰——景明楼。
它以宏伟的气势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让我惊叹不已。
沿着山脚蜿蜒的小路,我来到了一个宁静优雅的景区——七星泉。
泉水清澈见底,水声潺潺,七颗大小不一的假山石围绕在泉水的四周,犹如七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别有一番韵味。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院落——秉礼堂。
这里是寄畅园的核心景点之一,也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
院落中的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精巧,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
我漫步在院落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在寄畅园中游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建造,无论是山水、建筑、花木等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我沉浸在这种优美的环境中,不禁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寄畅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里曾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鏊的私人花园,也是清朝康熙、乾隆两代皇帝南巡时的行宫所在地。
园中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如古井、古树、古建筑等,这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寄畅园的历史和文化。
在游玩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寄畅园的知识和故事。
比如园中的“知鱼槛”是当年康熙皇帝品茗赏鱼的地方;而“鹤亭”则是乾隆皇帝亲手题写的匾额。
这些历史故事和背景让我对寄畅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寄畅园游玩的过程中,我还认识了一些游客和工作人员。
他们都非常热情友好,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和舒适。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寄畅园的知识和故事,还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的来说,寄畅园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园林。
在这里游玩的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还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旅行体验,我会永远珍藏在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过含贞斋,来到 九狮台,始有山穷水尽 之感,然而从九狮台处 一折而变的豁然开朗, 锦汇漪由此映入眼帘, 从而造成“虚中见实” 之效。而且。还有些地 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 处,映于竹石,有“实
中见虚”之意。
寄畅园的山石景观并 非是对自然物的简单 模拟或翻版,而是源 于自然、高于自然的 艺术,它追求的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艺术标准。
无锡寄畅园的演变与分析
自然美 空间美 艺术美
概况
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 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 园内,毗邻惠山寺。寄畅园属山 麓别墅类型的园林。面积为 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园 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 混合自然。又构曲涧,引“二泉” 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世称 “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 漪”。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 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 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园内的 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 古朴清幽。
雨后夏景
点击添加标题
空间美
建筑与环境的巧 妙结合
景观元素的结合
注重整体的协调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寄畅园就具有这种灵性, 它的灵性是通过园林建 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
灵绝配而造成的。
建筑作为人工景观, 其造型、色彩、体量 都是非常考究的,尤 其是园林建筑,因为 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所以,首先必须根据 园林规模、空间尺度 来安排其体量、造型
历史沿革
寄畅园又名“秦园”,园址在元朝时曾为二间僧舍,名 “南隐”、“沤寓”。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06年) 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谷山庄”。清 顺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孙秦德藻加以改筑。自清康熙二十三 年(公元1684年)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的整整 一百年间,两个皇帝十二次巡游江南,每次都必游这里,留 下了许多诗章和匾、联。高宗乾隆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 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因此绘图带回北京,在清 漪园(现在的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 园”(公元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并在北京仿建了他
雪后冬景
点击添加标题
谢谢观赏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 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 工约束。在山水、植物 等自然景物之外,园林 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 各门艺术,把人工美和 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它也是受到了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 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 创造出了“崇尚自然而 妙造自然”的自然山水 式园林。空间层次丰富 多姿,使之成为中国古 典园林借景的楷模。
等。
它将浓郁的自然美、建 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 合在一起。无论在规模 上、布局上还是规划经 营上,都具有精美的气
派。
秋景
点击添加标题
意境美
意境深远
实中见虚 虚中见实
形神兼备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 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 大特点,就在于它不 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 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 最终目的,它追求的 是“象外之象”,即
点击添加标题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 东麓惠山横街。万历 十九年(公元1591年 ),秦燿因座师张居 正被追论而解职。回 无锡后,寄抑郁之情 于山水之间,疏浚池 塘,改筑园居,构园 景二十,每景题诗一 首。取王羲之《答许 椽》诗:“取欢仁智 乐,寄畅山水阴”句 中的“寄畅”两字名 园。
中国的园林是以自然写 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的 。中国园林设计遵循的 也正是“法天象地”的 自然法则以及“天人合 一”的自然观。寄畅园 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 形式美的模仿,而在于 对潜在自然之中“道” 与“理”的追求。寄畅 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 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 园内。在营造建筑、山 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 然的原则,并竭力追求 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
认为最好的五处江南园林,其余四处早已毁弃不存,只有 “惠山园”仍完好地保存在颐和园里。现在寄畅园中尚保存 着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 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选石
叠山手法
点击添加文本
险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立体
意境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
诗画的情趣 意境的含蕴
主要特点
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