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及其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5公开课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从容说课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节课主要通过高斯算法来引起学生对数列求和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作出探究,逐步引出求和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初步形成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公式,要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
通过本节的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去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情境中去发现数列模型,促进学生对本节
内容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投影胶片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必修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法分析
2.2教学手段:“1311”教学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 主体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法分析
(一)、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
宝石数量: 1+2+3+4+…+98+99+100=?
情境导入 老师问:1+2+3+4+…+97+98+99+100=? 学生答:1+2+3+4+…+97+98+99+100
(三)、再问深解
例2.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 + a5=14, a10=20, 求相应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
解:
aa120a250 14
2a1a1 95dd2104
da1
2 2
Sn
na1
n(n 1)d 2
n2
n
(四)、巩固练习
练习: 已 知 等 差 数 列an 中
=50X101 =5050
情境导入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 被誉为“世界数学王子”
情境导入
思考:问1+2+3+4+…+n=?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第一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人教实验版必修5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后,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等差数列基本概念和通项公式的学习,对等差数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数列的求和,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需要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2)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2)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点。
2、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教学资源:
高中数学_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一、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本着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采用了启发引导,合作学习和多媒体辅助等手段,精心心设计课堂教学,将公式推导过程和应用(实际问题——受到启发——思考探究类比——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参与。以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推导过程和思想,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并能利用它求和解决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采用了倒序相加法,思路的获得得益于等到差数列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一性质的认识和发现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能掌握“倒序相加”数学方法,并为后面等比数列的学习做铺垫。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并能利用它求和,解决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采用了倒序相加法,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能掌握“倒序相加”数学方法。
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本节课为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五“2.3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内容。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几何图形,通过直观感知,能自觉获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2)通过对公式的理解,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从三角形图案入手,以高斯算法引入,从“想一想”、“试一试”、“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得到公式推导的思路,并能自觉地得到解决办法;能合情推理,加深认识,正确运用。
(2)从高斯算法到倒序相加法,从特殊数列到一般数列求和,从公式的认识到运用,体验探索的精神,并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为科学勇于创新、不懈努力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从高斯算法入手,再通过与形的结合,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并通过练习巩固,熟练公式。
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
解决办法:以三角形图案入手,得自高斯算法的启发,设计一个“试一试”,借助几何图形的变化得到“倒”的思路。
四、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基本性质,也对高斯算法有一定的了解,这都为本节课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以及倒序相加法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同时学生已有了函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函数思想。高斯的算法与一般的等差数列求和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首尾配对法引出倒序相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你对等差数列了解多少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体会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体会倒序相加求和的思想方法;
2、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历史的了解,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思路,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明确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确定本节课中心任务: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什么叫数列的前n项和呢,对于数列{an}:a1,a2,a3,…,an,…我们称
a1+a2+a3+…+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表示,记sn=a1+a2+a3+…+an,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及其分析
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5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和。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难点:获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引导、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2、探索发现
1+2+3 +…+99+100
=(1+100) +(2+99)+ …+(50+51)
=101 ×50 = 5050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问题2:求1到n 的正整数之和。123(1)n s n n =+++
+-+即 问题3:{}n n a n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S
3、公式应用
例1、选用公式
例2、变用公式
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54?
变式练习: {}120,54,999,.n n n a a a s n ===在等差数列中,求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一、设计理念
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课的导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选取适当的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 精心创设情境,方法要合理多样.
2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悟学习. 在整个导学过程中,应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思考问题和参与问题的解决. 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积极性,做到课堂上人人参与,气氛和谐.
二、教材地位与作用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 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数列.
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
1. 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 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
3. 逆序相加求和.
不仅得出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等差数列前n 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他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导学案
教学目的:掌握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教学难点: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中项
2.通项公式
3
4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
(2)若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的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d .
(4)若{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
(5)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构成等差数列.
二课前热身
1.等差数列{a n }中,a 2=3,a 3+a 4=9,则a 1a 6的值为( )
A .1
B .18
C .21
D .27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a 3+a 5=10,则a 7=( )
A .5
B .8
C .10
D .14
3.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5>0,a 4+a 7<0,则{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为( )
A .S 7
B .S 6
C .S 5
D .S 4
4.设S n 为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9=3a 8,则S 15
3a 5
=________. 5.在等差数列40,37,34,…中,第一个负数项是________. 三、考点剖析: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3 苏教版必修5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投影片(钢管堆放示意图)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等差数列中
1)d a a n n =--1(n ≥1),d 为常数
2)若b A a ,,为等差数列,则2b a A +=
3)若q p n m +=+,则q p n a a a a m +=+
(Ⅱ)讲授新课
师:利用前面所学知识,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放投影片) 生:看投影片(钢管堆放示意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这各层的钢管数可看作一个首项7,1,41===n d a 的等差数列,利用31)1(4+=⨯-+=n n a n 可以很快捷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如果现在要问:这一共有多少钢管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得:4+5+6+7+8+9+10=49
(或=(4+10)+(5+9)+6+8)+7=7(4+10)/2)
师: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又该如何去求它的前n 项和?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即
1
231211121(2)
(1)
a a a a a a a a a a a S a a a S n n n n n n n n n +==+=+=+++=++=--- 或 ∴①+②可得:2)(1n n a a n S +=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等差数列前n 项和说课稿
各位评委,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的第5个模块中第二章的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第一节课。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分析、评价分析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前n 项和三大重要内容之一。 (2)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数学方法——倒序求和法。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知识网络交汇力极强。通过公式,一方面可以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联系多个知识点编制出灵活多变的数学综合性问题,有利于实现考能力、考数学综合素质的目标。
2、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节教材我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主要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
11()(1)
22
n n n n a a n n s s na d +-=
=+及的推导及其基本应用;第二节课主要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本节课是第一节课。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关键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发现倒序求和法。应用公式的关键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建立等差数列模型,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_《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倒序相加法求和的教学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公式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
1.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有关计算及n a 与n S 关系的应用,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2.借助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及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抽象,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化归思想。
2.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化归、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思路。
3.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几何画板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视频引入
设计意图:针对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的目标,将实际问题简单化,凸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经历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提升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渗透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习题课》教案(第三课时)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习题课》教案(第三课时)
一、能力要求:
1、能够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
2、函数与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差数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
三、新课讲解:
例1、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
9535=a a ,则59S S 等于 。
例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21S =,则25811a a a a +++= 。
例3、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之比是
27417++n n ,求它们的第11项之比。
【变式】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和n B ,且7453n n A n B n +=+,则使得n n
a b 为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规律总结: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则
1
212--=n n n n T S b a 。 例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75+-=n a n
(1)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 (2)当n 为何值时,{}n S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例5、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01=a ,前n 项和为{}n S ,且1510S S =,求当n 取何值时,n S 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5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 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通项公式及性质,数列最值的求解,与函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列最值的求解及与函数的关系
1. 数列的前n 项和
一般地,我们称312...n a a a a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用n S 表示;记法:
123...n n S a a a a =++++ 显然,当2n ≥时,有1n n n a S S -=- 所以n a 与n S 的关系为
n a = 1S ()1n =
②()12n n S S n --≥
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11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3.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性质
(1) 等差数列中,依次()2,k k k N +≥∈项之和仍然是等差数列,即
23243,,,,...k k k k k k k S S S S S S S ---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2k d
(2) n S n ⎧⎫
⎨
⎬⎩⎭
是等差数列 (3) 等差数列{}n a 中,若(),n m a m a n m n ==≠,则0m n a +=;若(),,n m S m S n m n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5(北师大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高斯上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计算从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那个老师认为,这些孩子算这道题目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他一写完题目,就坐到一边看书去了.谁知,他刚坐下,马上就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做完了.”老师大吃一惊,原来是班上年纪最小的高斯.老师走到他身边,只见他在笔记本上写着5050,老师看了,不由得暗自称赞.为了鼓励他,老师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他.
思考:现在如果要你算,你能否用简便的方法来算出它的值呢?
计算:
1+2+3+4+····+99+100
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有200根相同的圆木料,要把它们堆成正三角形垛,并使剩余的圆木料尽可能少,那么将剩余多少根圆木料?
高中数学_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重点)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
(一)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都等于
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符号表示为 (n ∈N *,d 为常数).
2.等差中项:若数列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 .且
思考:
A =a +b 2
是a ,A ,b 成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 n = .
2.前n 项和公式:S n = =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 a m + ____________________ (n ,m ∈N*).
2.若m ,n ,p ,q ∈N *,且m +n =p +q ,{a n }为等差数列, 则 a m +a n =a p +a q . 特别地:若2,m n p +=则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n }为等差数列,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为等差数列.
考点一 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例1] 在数列{a n }中,a 1=-3,a n =2a n -1+2n +3 (n ≥2,且n ∈N *).
(1)求a 2,a 3的值;
(2)设b n =a n +32n (n ∈N *),证明:{b n }是等差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5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和。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难点:获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引导、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2、探索发现
1+2+3 +…+99+100
=(1+100) +(2+99)+ …+(50+51)
=101 ×50 = 5050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问题2:求1到n 的正整数之和。123(1)n s n n =+++
+-+即 问题3:{}?n n a n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S
3、公式应用
例1、选用公式
例2、变用公式
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54?
变式练习:
{}120,54,999,.n n n a a a s n ===在等差数列中,求
例3、知三求二
{}120,37,629,.n n n a n s a a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d 求及
4、课堂小结
1()12
n n n a a S +=公式 1(1)22
n n n S na d -=+公式 5、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52页,练习1、2、3;
选做题:在等差数列中,
512156136,;
220,a a a a a +++==21611、已知求s 、已知求s
教案说明
一、教材分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人教版数学必修5第二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2.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3.倒序相加求和。不仅得出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它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本节课的教法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内容要按照“问题情境——探究发现——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呈现,这样的呈现形式,其实也给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本节课以一个传说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课堂中设计了3道变式例题,通过通过“选用公式”、“变用公式”和“知三求二”三个层次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三、本节课的预期效果:
新课程标准与旧大纲相比较而言,更加重视过程。因此,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并推导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不是由教师包办到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会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新课标下教师应该传授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
参赛人:叶宇桦
内附: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说明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说课稿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