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精品PPT课件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精品PPT课件
❖ “作为诗人, 他显得像绵羊一样 柔顺。”
——歌德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 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 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 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 此不在彼也。……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化
心画心声总失真
❖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 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 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尚 奚拟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 终优游以养拙。 ——潘岳《闲居赋》
❖ “性轻躁, 趋世利。与石崇 等谄事贾谧, 每候其出, 与崇 辄望尘而拜⋯⋯。既仕官不达, 乃作《闲居赋》。” ——《晋书》
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 争信安仁拜路尘。
我国古代的风格论
❖ 风格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起初称为 “体”,用来品人,评价人的体貌、德 性和行为特点。
❖ 刘勰《文心雕龙》最先将风格概念引入 文论中,从而使其由品人过渡为品文。
❖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 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 “各 师成心, 其异如面”。
(一)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 白居易之文平易浅 近
❖ 韩愈之文雄豪恣肆
❖ 岑参之文悲壮大气
❖ 王维之文清丽空灵
❖ 钱钟书的幽默富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卷气

十三 文学风格

十三  文学风格

亚里斯多德认为:“语言 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 础”,而“优良的风格必须 是清楚明白的”,达到这一 目的必须运用“日常的词汇” 和“衍体字与变体字”。
从语言修辞论述风格,具 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 思想内容对风格的意义。
2、“文如其人” 说
(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 的自然流露) 杨雄认为:言为心声,书 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 人格的高低,这是最早的 “文如其人”的思想。
第十三章 第一节
一、风格辨析
文学风格
风格概念
1 、在西方,“风格” (style) 起源于希腊文,本意为“雕刻刀”。 引申为:组成文字的一种特定 方法,或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 定形式。
2、在中国,“风格” 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 称为“体” 但不是用来品文,而 是用来品评人的体貌、德 性和行为特点的。
3 、主、客体融合说 (主体
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使时 所呈现的特色) 马克思更对布封的“风格即人” 作了辩证的解释。 他说“真理
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 的形式。”认为写作还必须 “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 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 征。”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形成
一、风格的定义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 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话 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够引起 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 性。
时代风格主要是指 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 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 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 的总体特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风格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道德文章”?

答: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观点的正确理解:

(1)中国文人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的阐释

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2)外国学者对“风格与内容”的理解

歌德看到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对“文如其人”较全面的理解。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此定义的要点是: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3.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明)谢榛:《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2、语体:语言的体式或体势。作家通过语言、艺术
手法和技巧设计在语气、声音、意态、文脉、格调 上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特征——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如李白语言的奇特想象、超常的夸张、高度的虚拟, 节奏奔泻、急速、迸发突进、气势喷溢——豪放风 格;杜甫:精细的写实、鲜明的对比、紧密的结构, 节奏回旋、舒缓,跌宕顿挫,凝重深沉——沉郁的 风格 再如王蒙:句子大都比较急促,节奏很快,少用修 饰,喜欢重复、排比、一鼓作气——喜剧式的幽默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 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的载体。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色也总会通
过语言呈现出来。在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对于表 现作家的风格有着突出的意义,它体现着作家的思 维特点和精神个性,也最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 活动。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所构成的 语言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深、郭沫若的华丽奔放、 老舍的幽默灵活等。(如王蒙)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概念:

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21
三、风格与话语情境(P284)
话语情境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 是文学本文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 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 体话语环境。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 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要理解文学 风格中话语情境的作用,需要分析如下 几个方面:语词运用、体裁选择、结构 安排和形象创造。
2
《晋书· 廋亮传》:“亮美姿容,善 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 礼节,闺门之内,不粛而成”。
《世说新语 · 德行》说李元礼“风 格秀整,高自标持”。 以上所用的“风格”,都是说的 人的性格、特征。 但魏晋之时论文,一般都通过论 人来表达。如曹丕的《典论· 论文》 中的“气”,本来是指人的血气和 气质。“文以气为主”,以“气” 论文,当然也是落脚在论人之上的。 这既为论述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风格侧 重于作家个性、风格的倾向。
7
唐代司空图(837—908),32岁 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黄巢起义 时隐居中条山,朱温代唐,召为礼 部尚书,不就。后唐末帝李侃被杀, 绝食而死,时年72岁。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也叫《诗品》, 共二十四品,为别于钟嵘《诗品》, 称《二十四诗品》,有“韵味说”。
(4)风格理论的现代意义: “文如其人”、“风格即 人”
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为人正直、
性旷达,所传忧国忧民之说,为世称道。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与黄庭 坚齐名,称“苏黄”。词开豪放派的先声,与南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即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才是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2.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首先,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文学风格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一般不分轩轾。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这是不足为奇的。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郎加纳斯推崇崇高的风格,狄德罗喜欢简朴的风格,歌德赞赏雄伟的风格,雨果爱好单纯的风格,姚鼐主张“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也有人偏爱朦胧、新奇、怪诞,都是个人性情所致。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只是课件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只是课件
钱锺书:《谈艺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 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 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 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 不在彼也。……
•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一: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的习性。
(1) 创作个性并非如日常个性般人人皆有
(2) 创作个性以日常个性为基础,但两者之间 往往存在差异
日常个性— 世俗生活— 实用功利性 — 遗传+习得 创作个性— 虚拟世界— 审美超功利性— 创作实践
(3) 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基础上、经过审美 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
韩寒
恃才放达, 特立独行的日常 个性影响着他的 创作个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 • 杜甫:宋人黄庭坚评曰:“子美作诗
甫 ,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与 • 白居易: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卷
白 一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
居 易
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 ;不解,则易之。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 ,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 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 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 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

(一)独特的言语形式

1.观念

看重文学作品在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独到之处,认为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特色是风格的根本所在。

2.思路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的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1.观念

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2.思路

从主体根据的角度把风格看做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显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还不能完全理解风格。

(三)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1.观念

主体内在依据和篇章修辞之外的角度,即强调风格是主体与对象相契合时呈现出来的特色。

2.思路

风格必须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对应性的角度,或者说主体要去迎取、去契合对象的角度上去理解。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1.观念

这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

2.思路

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愉悦。

二、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一)文学风格的定义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定义的要点: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2、你可以说我是跑龙套的,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是 “臭跑龙套”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张柏芝 主演。
3、周星驰:你来这里干什么?赵薇:我想帮你们比赛。 周星驰:你怎么帮?你快点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 的。《少林足球》
4、周: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赵薇:说什么,讨 厌啦!周:你想吓我是吓不倒的,我什么都怕,就不 怕鬼!--《少林足球》
《红楼梦》
二人正说着, 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 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 也 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 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 只是`爱'哥哥 `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 四五'了
Biblioteka Baidu
经典台词: 1、“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 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 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 ‘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 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
13、"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神呼
奇迹的刀法,还有那杯晶莹透亮的马蒂尼,都 掩饰不住你的出众,但是再怎么出众也要把过 夜费付了吧“ 14、飞是小李飞刀的飞,刀是小李飞刀的刀。 (国产凌凌漆)
15“大家看到啦,这个家伙没事就长篇大论,

13文 学 风 格

13文 学 风 格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 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 响和制约
第四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时代风格 魏晋风度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 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 精神的一个时代。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 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 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 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 白 与 杜 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内容提要

].关于风格的概念

(1)“风格”一词源于希腊,表示组成文字的一种特定方法,或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定方式。我国魏晋时期刘勰最先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写出专论风格的(体性)篇,将风格概念引进文艺理论和批评。风格一词在西方有着修辞、笔调、文风、文体多种相近的含义;我国则存在着一义多词的情形。在文学活动中,风格常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2)对于风格本质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偏于形式方面的理解;一种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钱钟书认为文格不等于人格,不能一味以文观人。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的“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布封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与作品表现的对象无关,“风格却就是本人”,即作家的创作个性。“风格即人”论者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因素,比较忽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歌德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本质特征,又肯定了风格的客观属性,认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表现自己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和方式。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3)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语言、体裁、意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情境是作品风格的外在表现。

十三章文学风格

十三章文学风格
——高尔基华绥
2、评析: 这种风格观的长处是:
突出了接受环节对风格确认的意义。 不足之处是:
读者千差万别,因此对同一风格的作品阅读的结果也 会千差万别。这使得确认作品的风格问题成为一种困难。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与内涵
一、风格的定义 1、风格所涉及到的主要因素:作家的创作个性、主体与对象、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作品以言语组织为主的外在形式特 征 2、文体与风格的联系与差异:英文style一词,中文分别翻译 为“风格”和“文体”,它暗含了风格和文体之间内在的关 联性,但忽视了两者的差异。文体, 主要包括措辞 (diction)、结构(structure)、修辞(rhetoric or trope)、 形式(form)、体裁 (type)、文类(genre)、惯例 (convention) ,在 根本上指的是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 文本体式,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 思维方式和其它社会历史文化精神。风格则主要指作家的创 造性,在文体方面 所达到的水平和境。 3、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 中 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
• B、文学风格与语言节奏
语言的节奏一方面和作家内在的心理节律类型有 关,另一方面也与具体作品表现的内容有关,同 时,还与作家使用言语的习惯性的节奏选择有关 。言语节奏对于风格的构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李 白诗语节奏的奔泻急促,迸发突进,杜甫节奏的 回旋舒缓、跌宕顿挫,对于各自诗歌风格的作用 。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基本条件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
(一)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P281-5
首先、把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区别开来。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 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 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审 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 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 成和显现。 P281-6-1
#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的观点
: p298-4
布封说“风格即人”,指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他重 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 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唯物辩证 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 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核心特征。 p284-1-3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 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 个性的形式和方式。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风格的根本与 特征。p284-1-9

结:
以上四种说法,各有所长。总之, 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 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 者与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 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 愉悦。 (p281-2-5)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论

文学风格论

文学风格论

第一篇:文学风格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论

无论古今中外,大凡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的时期、地区,那些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能形成一定的文学流派;而那些具有较大势力的文学流派,则往往以其自觉的理论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实绩,在文学领域内掀起风靡一时、影响深远的思想潮流,这就是文学思潮。总之,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乃是文学创作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所形成的重要现象。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

在文学史上,不同作家的作品在文风、趣味、情调、境界上往往是相去甚远、迥然不同的,李白与杜甫,一绮丽飘逸,一沉着典雅;鲁迅

与郭沫若,一冷凝犀利,一淋漓酣畅;巴尔扎克与雨果,一形象真切,一热情澎湃;米兰·昆德拉与萨特,一寓意深邃,一观念直露。而这一切,都是每个作家文学风格的表现。

中西方文论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风格的研究。在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中就有“风格”一词,在希腊文中该词表示那种长度大于厚度的直线体,其中有一个含义是指写和画所使用的雕刻刀;罗马人吸收了这一含义,扩展为技巧、手法、笔迹的意思,在古罗马作家特伦斯、西塞罗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中,该词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式,进而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特定方式。我国古代不大用“风格”一词,与之相对等的是风趣、风气、风神、滋味、格调等概念。那么,什么是文学风格呢?

文学风格是一个带有总体性、全局性的概念,如果只是孤立地取出其中某一个方面、某一种因素而不及其余,势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风格,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PPT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PPT
2.澄澹chéng dàn:明净貌。
#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的观点 (思考问题p297-1)
古人杨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 可以看出如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 的思想。钱钟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 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 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 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 指“所言之物”,而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 者性格的“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 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 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 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 受的艺术独创性。 P281-3
此定义要点是: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基本条件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
(一)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P281-5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创作个性:
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 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情性 和心理结构,是在日常个性的审美基础上 经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 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它支配着文 学风格的形成和呈现。
唐代“三李”的诗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它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审美现象,在创作过程中即已发生,最终凝结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属性,从而成为人们辨识不同作家的标记。它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文体成熟的标志。

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以及文学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乃至涉及传统和外来文学的影响和革新等诸多问题。因此,研究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节风格的概念

一.风格的诸种理论

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1)理论内涵:

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2)代表人物:

A.在东方,14世纪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文镜》)反对8世纪伐摩那的“风格是诗的灵魂”(《诗庄严经》)的说法。

B.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他在《修辞学》一书中,详细讨论了体现风格的语言表达问题,如妥贴恰当,节奏,隐喻等,在《诗学》中,他同样只从修辞学的意义上探讨悲剧的风格。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了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C.17世纪的英国学者,作家德莱顿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而风格如这外衣的独特款式。

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在《给某位后来任圣职的青年绅士的信》中说: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

这种说法19世纪就遭到批评,人们认为语言和思想是无法分割的。

D.20世纪语言学家依然持有这种观点。

瑞士语言学家巴依认为,风格是“给予一个已决定的意义加添的选择的附加物”。这里所说的“附加物”也就是“思想的外衣”的特别款式。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结构不同造成风格不同,而传达的信息几乎相同。

美国学者阿伯拉姆在给风格下定义时指出:“风格是散文或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一个说话者或作家如何表达他要说的话。”

(3)评价:

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因此从外部来研究风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尽从外部研究又是不够的,把风格仅仅归结为形式更是片面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复杂的内在根源,风格的呈现也是由内及外的。

2.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1)理论内涵:

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这在中外都有相似的理论而且十分丰富。

(2)代表人物

A.西汉司马迁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的风格,认为它文约辞微,意旨深远,与作者屈原高洁的志向密切相关。

B.扬雄提出“文如其人”284页。

C.魏晋南北朝,曹丕以“气”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轻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在当时是一个流行的概念,指人的气质,气度,襟怀,才性。曹丕把“气”与“体”相联,以文气论文体和风格,品评当时的作家作品。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汉魏,起初称为“体”但不是用来品文,而是品人,即评价人的体貌,德性和行为特点。

司马迁的“志”,扬雄的“情”,曹丕的“气”,都是作为风格的内在根据提出来的,涉及作家的禀赋和创作个性的方方面面,只是他们分别从一个侧面来强调人格志向,审美情趣,个性气质对文学风格的决定作用。而刘勰则把三者整合丰富,以专论的形式充分阐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对文学风格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D.瑞士著名美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把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即风格的不同最终归结为气质,性格等主观条件的不同。他有这样一段文字:四个画家一同外出画风景,都决定要画的于自然不失毫厘,但成功的四幅画却截然不同,就如四个画家有截然不同的个性那样,述者由此得出结论,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人们对形形色色的领悟总是因气质而异的。

e.在西方,而后在中国,都广为流传过一句名言:“风格即人”。出自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289页。

(3)评价:

从主体角度来考察,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的一面,对风格的理解同样会陷入泥沼。

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所呈现的特色。

(1)理论内涵:

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防止顾此失彼,强调有机整体性,是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解释。

(2)代表人物:

A.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文心雕龙·体性》285页。

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感于外物而以文辞形于外的结果,作者的创作个性和思想感情都是内在隐含的,只有通过文辞形式才得以外化显露。

B.在西方,一部分具有辩证思想观点的理论家都倾向于从主客体统一,内容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而反对不顾表现对象和文体规定性一味张扬个性,认为那不是风格而只是作风。

a:真正的风格应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如果作者只顾表现自己而不顾描写对象,这不是什么独创性,而是作风”。290页。

b.歌德,把艺术分成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即单纯的模仿,作风和风格。认为唯有风格才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他指出:“单纯的模仿以宁静的存在和物我交融作为基础,作风是以灵巧而精力充沛的气质去攫取现象,风格则是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而这种事物的本性应该是我们可以在看得见触得到的形体中认识到的。”

c.马克思290页。

在以上诸种理论的基础上,我们给风格下定义287页。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1.创作个性的概念: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2.影响创作个性形成的因素:

(1)世界观尤其是审美观,

(2)艺术才能即艺术发现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