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十五章 第一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外科学》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多吃 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增强体质。
休息与运动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适量运动,增强免 疫力。
用药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用药 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 项,提醒按时服药。
PART 04
腹外疝病人的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01
02
03
04
术后体位
根据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指 导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半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复查计划,确保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得到及时有 效的监测。
随访内容
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分类
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 切口疝、脐疝等类型,其中腹股 沟疝最为常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腹外疝的病因主要包括腹膜壁层的先 天性或后天性薄弱、腹腔内压力的增 高以及年龄、性别、肥胖等因素的影 响。
发病机制
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 或组织在压力的作用下向腹膜壁层的 薄弱处突出形成腹外疝。
PART 03
腹外疝病人的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由于腹外疝手术属于有创性手术,病人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因此,术前应 积极与病人沟通,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增强病人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
认知干预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腹外疝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让其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01
第15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处理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腹外疝一般应及早施 行手术治疗,但对1岁以内婴幼儿、年老 体弱或伴并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其方法是:用棉带、 疝带或其他的压迫方法,阻止疝内容物 突出。
处理原则
– 2.手术治疗 是治疗腹外疝最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疝囊高位结扎术, 是治疗婴幼儿腹外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2) 疝修补术 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 利用周围健康的组织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 处,如用联合肌健和腹股沟韧带来修补腹股沟 的薄弱或缺损处。(3)疝成形术 当疝环 周围组织薄弱或缺损严重,无法进行修补时, 可用自身的组织(如腹直肌前鞘或游离的阔筋 膜等)或高分子生物材料(如聚酯补片、聚丙 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人工补片)进 行修补。(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 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
内环,可阻止疝突出 E.咳嗽有冲动感
• 3.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主要的鉴别点是:
A.发现年龄不同
B.疝块外形不同
C.压迫内环后疝是否再突出
D.有无咳嗽冲击感 E.嵌顿机会的多少
目标检测题
• 4.疝术后护理哪项不妥
A.积极治疗便秘 B.及时处理咳嗽
C.阴囊勿作特殊处理 D.切口处压砂袋
E.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学习目标
• 1.简述腹外疝的病因、组成与病理类型 • 2.详述腹外疝病人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
理措施护理 • 3.说出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临床
表现和处理原则 • 4.能正确区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第1节 概 述
一、腹外疝的定义 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
位,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 包块,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二、病因
腹外疝病人护理课件
03
询问患者是否曾接受过 腹部手术或外伤史。
04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遗传病史等。
体格检查
01
02
03
04
检查疝气的位置、大小、质地 、是否可以回纳等情况。
注意患者腹部是否有压痛、反 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
检查患者腹部是否有肠鸣音亢 进或减弱的情况。
检查患者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理病情变化。
CHAPTER
04
腹外疝病人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腹外疝的成因
介绍腹外疝的发病原因, 如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 增高等。
腹外疝的类型
阐述腹股沟疝、脐疝、切 口疝等不同类型的腹外疝 特点。
腹外疝的危害
强调腹外疝可能引起的疼 痛、消化系统症状等,以 及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的 影响。
生活方式指导
分类
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 股疝、切口疝等类型,其中腹股 沟疝最为常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腹外疝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腹膜壁 层缺损、腹膜鞘突闭锁不全、腹壁薄 弱、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
发病机制
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 或组织在压力作用下向压力较低的区 域突出,形成腹外疝。
临床表现
症状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
了解患者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 ,排除感染的可能。
生化检查
了解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X线检查
了解患者腹部是否有肠梗阻、 肠穿孔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 式,可明确疝气的位置和大小 ,同时可了解疝内容物的性质
。
CHAPTER
03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要求和重点
腹外疝
疝环:腹壁薄弱或缺损处 疝囊:囊袋状物(颈、体、底) 疝内容物:大网膜和小肠最常见 疝外被盖:筋膜、肌肉、皮肤、皮 下组织
(三) 病理分类 pathology Classification (可复程度、血供情况) 若腹内脏器成为疝囊 易复性疝 容易回纳(最常见) 壁的一部分时,称滑
动性疝
难复性疝 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不引起严重症状 (大网膜)
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静脉血流淤阻)
绞窄性疝 不能回纳,出现动脉血运障碍
三、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健康史 腹部外伤或手术史
术前评估 身体状况(易复、难复、嵌顿)
❀ 腹股沟斜疝(inguinal hernia)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
腹外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是由腹腔内的脏 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 体表突出而形成得包块,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 一。
(一) 病因病理 Etiology and pathology
❃腹壁强度降低 先天性原因—如腹白 线发育不全等 后天性原因—手术切 口愈合不良、感染等
(2)无张力疝修补术: 材料:合成纤维网 最大优点:创伤小、术后无须制动、复发率低。
腹
腔
镜
疝
修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补
术
后
治疗要点及反应——手术治疗(最有效)▲
(4)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 试行手法复位
指征: –嵌顿时间在3-4h,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未发生肠袢坏死)
经腹股沟管,再穿出外环,可进入阴囊。 ❀ 腹股沟直疝(diret inguinal hernia)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突出者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1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又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因此, 一旦确定为股疝,应及时手术治疗。
第四节 其他腹外疝
一、脐疝
脐疝是疝囊经过脐环突出形成的疝,有小儿脐疝 和成人脐疝之分,以小儿脐疝多见,小儿脐疝的 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 在经常啼哭和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发生。
(1)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仅适用于婴幼儿 及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暂 不宜行疝修补术的患者。
(2)疝修补术
1.传统方法常用的有:加强腹股沟前壁,常用 Ferguson(福格森)法;修补或加强腹股沟后壁, 常用的方法有Bassini(疝修补术)法、Halsted(特 德)法、McVay(麦克维)法和Shouldice(肖尔) 法等四种。
(三)病理解剖
•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 疝外被盖组成。疝环又称疝门,是腹壁薄 弱点或者缺损所在,亦是疝突向体表的门 户;疝囊是腹壁的憩室样突出物;疝内容 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 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盲肠、阑尾、乙 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疝内容 物,但较少见;疝外被盖是指疝囊意外的 各层组织。各种疝通常以疝门所在的部位 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等。
(一)临床特点
小儿脐疝多属易复姓,表现为啼哭时疝块脱出, 安静时消失,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为 后天性的,较少见,多数为中年经产妇女。由于 疝环狭小,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
(二)治疗原则
未闭锁的脐环延迟到2岁时多能自行闭锁,因此, 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小儿2岁之前可 采取非手术治疗,满2岁后,若脐环直径还大于 1.5cm,则可进行手术治疗。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 血情况,及时更换侵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
普外科护理题目
普外科护理题目Document serial number 【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腹部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一节腹外疝患者的护理1 型题1. 腹外疝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A)A 腹壁薄弱B 慢性便秘C 慢性咳嗽D 排尿困难 E.腹水2. 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B)A.大网膜 B.小肠 C 结肠 D.膀胱 E.阑尾3. 内脏器官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此种疝称( C)A 腹外疝 B.股疝 C 滑动疝 D.脐疝 E.白线疝4.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C)A 疝囊有无压痛B 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 C.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D.是否有休克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5. 最常见的腹外疝是(D)A.脐疝 B 股疝 C 切口疝 D 腹股沟斜疝 E 腹股沟直疝6. 护理疝修补术后病人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E)A.及时处理便秘B.切口部位压砂袋 C. 咳嗽时注意保护切口 D.术后 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7. 斜疝发生嵌顿的最主要原因是(B)A 疝环小,疝内容物有粘连 B.疝环小,腹内压骤然增高 C 疝环大,疝内容物脱出过多D 腹壁肌紧张内环收缩E 腹壁肌紧张外环收缩8. 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容易嵌顿B 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发生C 疝块呈半球形D 绝大多数为后天性E 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9. 关于股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B 易发生生嵌顿和绞窄C 透光试验不透光D 易发生嵌顿不宜紧急手术E 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10. 发生腹部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 (C)A 腹壁肌被切断B 缝线滑脱C 切口感染D .切口过长E 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11. 疝内容物嵌顿时间过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 C) A.难复性疝B.嵌顿性疝 C. 绞窄性疝 D.滑动性疝 E.易复性疝12.疝修补术后,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措施,下列( C)不妥。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护理
护理评估
3 其他腹外疝
股疝
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股环较窄小而周围组织坚韧,由于股管几乎垂直,疝块在
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因此股疝是最易发生嵌 顿的腹外疝,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
第二十四页,共52页。
护理评估
第二十五页,共52页。
护理评估
复位后24h内需严密观察腹部情况,如出现腹膜炎、肠梗阻表现或手法复位失 败,应立即手术。
绞窄性疝的疝内容物已坏死需紧急手术。
第三十五页,共52页。
治疗要点与反应
2 手术治疗
手术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术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第三十六页,共52页。
3 其他腹外疝
脐疝
多见于小儿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为脐疝。
小儿脐疝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临床表现为小儿哭 闹时出现脐部肿块,安静或平卧时肿块消失。
成人脐疝少见,多见于中年经产妇女。成人脐疝因为脐 环狭小,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第二十六页,共52页。
护理评估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护理评估
3 其他腹外疝
压伤口予以保护。 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便秘或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
第四十六页,共52页。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4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01 阴囊水肿 02 切口感染
第四十七页,共52页。
护理措施
01 阴囊水肿
阴囊比较松弛且位置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此。
术后切口部位应用砂袋(0.5kg)压迫12~24h以减轻
触诊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内容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 ,询问是否有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 增高的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疝块的大小、质地、 有无压痛,是否能回纳, 评估有无肠梗阻或绞窄性 疝的征象。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 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 病人的全身状况。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病情
教育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病情,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遵医嘱用药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给予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 足睡眠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发病原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常 见于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内压力增高则与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腹外疝的典型表现为腹壁出现可复性包块,患者站立或咳嗽时突出,平卧后可消 失。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则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生物补片技术
利用生物材料制成的补片进行疝修补,可减少异 物反应和感染风险。
机器人手术
具有操作精准、稳定、可减少人为误差等优点, 是未来腹外疝治疗的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外科、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 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1一、A11、腹股沟直疝多见于A、年老体弱者B、儿童C、青壮年D、女性E、各年龄、性别无区别2、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A、阑尾B、盲肠C、小肠D、大网膜E、膀胱3、腹外疝的疝环是指A、腹部薄弱或缺损处B、疝囊颈部C、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4、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A、慢性咳嗽B、长期便秘C、排尿困难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部缺损E、经常从事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工作5、腹外疝嵌顿是指A、所有不能回纳的腹外疝B、内容物与疝囊粘连的腹外疝C、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的腹外疝D、肠管成疝囊一部分的腹外疝E、所有回纳后又复发的腹外疝6、切口疝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A、营养不良B、切口感染C、切口血肿D、术后咳嗽、腹胀E、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7、构成腹外疝疝囊的是A、脏腹膜B、壁腹膜C、腹壁肌肉D、腹壁筋膜E、腹壁皮肤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人,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疝环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腹外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
正常腹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
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
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病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只是一种诱因。
而选项A、B、C、E均可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诱因;选项D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原因,故选D。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腹外嵌顿疝多为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而导致疝内容物无法回纳的腹外疝。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腹外疝病人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总结词
传授疾病知识
详细描述
向病人介绍腹外疝的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帮助病 人全面了解疾病。
总结词
消除恐惧心理
详细描述
通过讲解和交流,消除病人对疾病的 恐惧和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腹外疝的病因主要包括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腹壁强度降低常见 于先天性发育不全、手术切口感染、外伤、炎症等;腹内压增高常见于慢性咳嗽 、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
发病机制
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在压力作用下向压力较低的区域移动,若 腹膜壁层存在薄弱或缺损,则脏器或组织可突破壁层突出到腹腔以外,形成腹外 疝。
提高护理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持续评估,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 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
安全。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提 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
康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Biblioteka SUMMAR Y03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01
02
03
评估病人情况
对腹外疝病人进行全面的 评估,了解病情、病史、 手术史等,为制定护理计 划提供依据。
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在术前合理饮食,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活动与休息
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 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指导病 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促进康复。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疝: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处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内器官或组织推挤壁腹膜并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疝块)。
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疝内容物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一、病因及分类(一)病因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二)分类易复性疝凡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嵌顿性疝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将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绞窄性疝嵌顿若未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全阻断二、临床表现(一)腹股沟斜疝易复性斜疝病人平卧休息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难复性斜疝除胀痛稍重外,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明显触痛;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症状逐步加重,不及时处理——绞窄性疝绞窄性疝症状多较严重,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但在肠袢坏死穿孔时,可因疝内压力骤降而使疼痛暂时有所缓解,不可当作是病情好转(二)腹股沟直疝斜疝与直疝的区别鉴别要点斜疝直疝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半球形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较多较少三、辅助检查1.透光试验:腹股沟斜疝透光试验阴性,此检查方法可与鞘膜积液鉴别。
2.实验室检查:疝内容物继发感染时,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升高;粪便检查显示隐血试验阳性或见白细胞。
3.X线检查:疝嵌顿或绞窄疝时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征象。
四、治疗原则(一)非手术治疗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
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尤其是合并肠梗阻的病人,可伴有腹部 绞痛、 恶心、呕吐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表现。 予以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解失衡、抗感染、备 血等处理。疼痛剧烈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4 棉线束带/疝带应用治疗护理
棉线束带的使用:
1岁以内患儿的腹股沟斜疝一般采用棉线束带压迫治疗,松紧要适 宜,注意局部皮肤的血运情况;保持清洁,被粪、尿污染后应立即 更换。在棉线束带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患儿长时间的哭闹,以免形 成嵌顿疝。
护理评估
1
腹股沟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
嵌顿性斜疝 病人主要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触诊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如为 肠袢,即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 排便排气停止等机械性肠壮年男性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1 卧床休息
疝块较大的病人嘱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使疝内容 物回纳,减轻局部充血与水肿。 病人需离床活动时,应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防止 腹腔内容物脱出而引起疝嵌顿。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2 消除诱因
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 因素存在时,除非急诊手术,均应作相应处理,待症状控 制后方可手术,否则术后易复发。
护理评估
评估局部与全身情况
①疝块部位、大小、质地、有无压痛、能否回纳等;
②有无肠梗阻症状及其诱因,如腹部绞痛、恶心、呕 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 ③有无腹膜刺激征、水电解质紊乱的征象。
护理评估
腹股沟疝
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
疝囊经腹股沟管的深环(内环)突出,经过腹 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的浅环(皮下环)并 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 若经直疝三角向前突出者,称为腹股沟直疝 。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3
其他腹外疝
多见于小儿
脐疝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为脐疝。 小儿脐疝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临床表现为小儿 哭闹时出现脐部肿块,安静或平卧时肿块消失。 成人脐疝少见,多见于中年经产妇女。成人脐疝因 为脐环狭小,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3
其他腹外疝
切口疝
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 切口感染、引流物留置过久、腹壁缝合不严、术中强行 拉拢缝合、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高龄、糖尿病、营 养不良是引起切口疝发生的常见原因。另外,术后腹部 明显胀气或剧烈咳嗽致腹内压骤增,也可导致切口内层 哆裂而发生切口疝。
护理措施 02
切口感染
疝复发的主要原因
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尤其婴幼儿更应加强护理。 如发现敷料脱落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必要时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5 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腹外疝的病因和诱发因素、手术 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以及愈后。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2 饮食护理
病人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 进软食或普食。 行肠切除吻合术者术后应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 方可进流质饮食,再逐步过渡到普食。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3 预防腹内压增高
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受凉引起咳嗽。 如有咳嗽应及时用药物治疗,指导病人在咳嗽时用手 掌按压伤口予以保护。
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病人与家属对预防腹 内压升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护理评估
辅 助 检 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
粪便检查
是否见白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
X线检查
是否有肠梗阻表现。
阴囊透光试验
若为鞘膜积液,多为透光性(阳性),而疝块不能透光。
处 理 原 则 1
非手术疗法
棉线束带法或绷带压迫深环法 1岁以内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逐渐增强,疝可 望自愈,可暂时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迫腹股沟深环, 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6个月内的婴儿脐疝在回纳疝块后,用大于脐环外包纱布 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 勿使移动,此法疗效较好。
临 床 类 型
绞窄性疝
若嵌顿不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可使动脉 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称为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同一个病理过程的两 个不同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
护理评估
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女性病人的生育史等; 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及腹部外伤或 感染史; 是否存在年老体弱、过度肥胖、糖尿病等腹壁肌肉萎缩 的因素; 了解有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腹水、 从事重体力劳动、婴儿经常啼哭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绞窄性斜疝 绞窄性疝形成后,疝块有红、 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和 急性腹膜炎体征,发生肠管绞 窄者可有血便,严重者可并发 感染性休克。
护理评估
2
腹股沟直疝
多见于年老体弱者
当病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在腹股沟内侧 端、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 降入阴囊。 疝块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 疝内容物主要为小肠或大网膜。
其内容物大多数是大网膜,少数病程 长、疝环大的腹外疝,因盲肠、乙状 结肠、膀胱等随小肠、网膜等滑入疝 囊,并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称为滑 动性疝,也属于难复性疝。
临 床 类 型
嵌顿性疝
疝环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 疝环而进入疝囊,并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使疝内 容物不能回纳腹腔,称为嵌顿性疝。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 休息与活动
病人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膝、髋关节微 屈,以降低腹股沟切口张力和减小腹腔内压力,有利 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传统疝修补术后一般卧床3~5日可离床活动,无张力 疝修补术后病人次日可离床活动。 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应延长 卧床时间,以防术后初期疝复发。
第十五章
第一节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 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 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壁 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 出而形成。
腹股沟疝 股疝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腹外疝
脐疝
切口疝 白线疝
腹股沟斜疝最常见,发病率约 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 占腹股沟疝的85%~95%,男 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 较左侧多见。
护理评估
斜疝和直疝的临床特点
鉴别点 发病年龄 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 斜疝 直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 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A关系 嵌顿机会
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A外侧 较多
病
腹内压力增高
因
重要诱因
腹内压力增高使腹腔内器官经腹壁薄弱区域或缺 损处向外突出而形成疝。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 重体力劳动、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增高 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若腹壁强度正 常,则不致于发生疝。
病 理 解 剖
疝环
是疝内容物突向体表的门户,亦是腹壁的薄 弱或缺损处。临床上以疝环部位命名。 是壁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物 ,由疝囊颈、疝囊体、疝囊底三部分组成。 是突入疝囊内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 为多见,其次是大网膜。 指覆盖在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由 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组成。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A内侧 极少
护理评估
3
其他腹外疝
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股环较窄小而周围组织坚韧,由于股管几乎垂直,疝块 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因此股疝是最易发 生嵌顿的腹外疝,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
护理评估
1
腹股沟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
易复性斜疝 主要表现为在腹内压增高时,腹股沟区出现疝块,疝块 呈梨形或椭圆形,并可进入阴囊或大阴唇,平卧或用手 向腹腔推送时,疝块可向腹腔回纳。 病人除在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无其他症状。
护理评估
1
腹股沟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
难复性斜疝 病人表现为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局部有坠胀、隐痛 不适感。 滑动性斜疝除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 或便秘等症状。
疝囊
腹外疝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临 床 类 型
易复性疝
临床最常见,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称为易 复性疝。 病人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引起腹内压增高时,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 容物可回纳入腹腔。
临 床 类 型
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 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称 为难复性疝。
疝囊高位结扎术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手术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焦虑
急性疼痛 知识缺乏 潜在并发症
与疝块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有关。 与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手术创伤有关。 缺乏腹外疝成因、预防腹内压升高及促进术 后康复的相关知识。
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
护 理 措 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便秘或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4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01 02
阴囊水肿 切口感染
护理措施
01
阴囊水肿
阴囊比较松弛且位置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