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比一比1.比高矮的方法:把事物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看顶端确定高矮。
2.比长短的方法: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一端对齐,另一端确定长短。
3.比轻重的方法:(1)用已有经验直接判断(2)借助测量工具比较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1.数字1—9的书写占格要求:田字格的左侧2.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如果两种物体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3.当两个物体的数量相等时,用“=”表示;不相等用“>或<”表示。
4.数字0的意义:既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5.数字10的书写占格要求6.物体的位置。
7.10以内的顺序:从前往后数是:0、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是:10、9、8、7、6、5、4、3、2、1、0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1.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完全相同2.正方体:6个面,6个面完全相同3.方形的物体不能滚动,圆形的物体容易滚动。
第四单元合与分2-10的合成与分解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2.加法的一图两式: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3.根据情境图自己提问题并列式计算4.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面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
5.根据加法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6.表示求两部分的总数,用加法计算;“?”在上面的一侧,是已知总数,求其中的一部分减法计算。
第六单元分类1. 常见分类的方法:物体的分类方法:(1)颜色(2)大小(3)形状(4)用途(如:衣、食、住、行)2. 动物的分类方法:(1)活动方式(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2)动物腿的条数(2条腿、4条腿、6条腿、8条腿)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读数:从高位读起,先读十位,再读个位。
2.写数:从高位写起,先写十位,再写个位。
3.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占位。
4.10个一是一十。
第四、五单元考点清单(课件)冀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考 [解题思路]
点
清
单
解
读
或
[答案] 15
考 ■考点四 7、6 加几
点 清
1. 计算 7、6 加几时,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凑十
单 法。 如: 解
读
2. 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时, 要先从题中提取信息,求 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 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考 重难突破 9、8、7、6 加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规律?
考 ■考点一 简单事物中的排列规律
点 清
事物在排列时,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特点依次不断地
单 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根据事物的排列规律,可以 解
读 指出下一个或上一个事物是什么。
易错警示 按规律接着画图时,要根据前面的图形先找 出其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画图形,不能盲目地画。
考 典例 1 按规律接着画下一个。 点 清 △○△○△○______ 单 解 [解题思路] 读
考 典例 2 列式计算。 点 清 单 解 读
考 [解题思路] 点 清 单 解 读
[答案] 9+5=14
考 ■考点三 8 加几
点 清
1. 8 加几的计算方法有点数法、 接着数、 凑十法等
单 。 如: 解
读
2. 用凑十法时,可以采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 一般用“拆小数 ,凑大数”来计算比较简便。
[答案] 11+7=18
考 ■考点二 9 加几
点 清
计算 9 加几时,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凑十法,其
单 中凑十法比较简单,计算时把较小的数分成1 和几,先将 解
读 9 和 1 凑成 10,再算 10 加几得十几。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知识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直接写得数。
24-4= 24-10= 24-20= 47-3=20+60= 92-10= 25+8= 97-60= 50+16= 82-5= 58-20= 39+40= 58-3= 76-4= 39-6= 63-50=2. 算一算。
4+5= 10-6= 3+8= 3+4+7=9-2= 8+6= 6-0= 10-5+7=10+3= 7-3= 8-4= 9+4-3=18-8= 6+5= 9-1= 12-2-6=3. 算一算。
10-6= 8+5= 13-2= 6+2=5+9= 4+7= 9+9= 10-1=3+6= 9+8= 8+6= 6+7=7-4= 16-6= 4-0= 9+4=10-2= 15-10= 7+9= 8-1=4. 直接写出得数。
12-3= 15-7=16-8= 11-5=11-2= 17-2= 18-9= 14-5=13-8= 12-7= 14-8= 16-7=5. 我会凑十法。
23+9=______ 12+7=______ 8+9=______ 6+15=______17+8=______ 9+13=______ 27+6=______ 32+9=______19+7=______ 16+6=______ 14+7=______ 25+7=______二、根据题意填空。
1. 七巧板有7种颜色,由______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块______,______块正方形,______块平行四边形。
2. 铅笔长________厘米图钉长________厘米3. 在做减法题时,个位不够减时,要从(____)位退一当(___)来减.4. 找规律填数。
(1)90 81 72 63 ( )( )(2)( )( )5.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整理与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几减1几减2
……
几减10
(2)整理减法算式表。
斜着看:从左上(右下)
到右下(左上),减号前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面的数依次多(少)1, 减号后面的数也依次多 (少)1,得数不变。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6-6
7-1 7-2 7-3 7-4 7-5 7-6 7-7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整理加法算式表。
1+1 2+1 3+14+1 5+1 6+1 7+18+1 9+1 1+2 2+2 3+2 4+2 5+2 6+2 7+28+2 1+3 2+3 3+3 4+3 5+3 6+3 7+3 1+4 2+45 5+5 1+6 2+6 3+6 4+6
……
9加几
1+1 2+1 3+14+1 5+1 6+1 7+18+1 9+1
1+2 2+2 3+2 4+2 5+2 6+2 7+28+2
1+3 2+3 3+3 4+3 5+3 6+3 7+3
1+4 2+4 3+4 4+4 5+4 6+4
1+5 2+5 3+5 4+5 5+5
1+6 2+6 3+6 4+6 1+7 2+7 3+7 1+8 2+8 1+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2.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所有面大小一样。
3.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完全一样的圆面。
4.球:像玻璃球一样,没有平面,整个表面都是圆圆的,求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
第四单元分与合
单元考点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与合
1.一个数(0和1除外),可以分成两个比它小的数;反过来,纷呈的两个数也能合成这个数,例如,10能分成1和9,1和9也能合成10;6能分成2和4,2和4也能合成6。
第十单元找规律
单元考点
基本概念与性质
简单事物中的规律
1.排列的规律:事物在排列时,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有规律的排列。
2.有规律的应用:根据事物的排列规律,可以指出下一个或下一个事物是什么,也可以找出中间可能有多少个这样的事物。
加法计算中的规律
1.两个数相加的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相等。
退位减法
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点数法”“破十法”“平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比较简便。
连减、加减混合
1.连减的意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就是连减。
2.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加减混合的意义: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4.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出前面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得数,再用所得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知识点
单元考点
基本概念与性质
认识前、后、左、右
1.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2024年秋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1 数一数(课件)
1.认识1~9
第1课时 数一数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1~9的过程,能正确数出 1~9,掌握数数的方法。
2.掌握1~9各数的顺序。 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数感,以及有条
理数数的习惯。
【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正确数出1~9。
【难点】 用1~9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数量。
1
2
3
教材第14页“试一试”
根据动物的数量照样子给 涂色。
4
5
6
教材第14页“试一试”
根据动物的数量照样子给 涂色。
7
8
9
教材第14页“试一试”
你发现了什么?
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 先从1数到9,再倒着数。
4
5
3
6
2
9
7
1
8
教材第15页“练一练”
同桌互相数。
4
5
3
6
2
9
7
1
8
教材第15页“练一练”
2. 你能和火箭发射员一同倒计时吗?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数物体数量时: 1.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从上到下、从左
到右…… 2. 从1开始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数是几,
这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几。
01 练习帮中的相关练习。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课堂导入
规则:1.拍三下,同时数1,2,3; 2.拍五下,同时数1,2,3,4,5; 3.拍7下和9下试一试。
注意节奏哦!
新知探究
图中有哪些你 喜欢的动物? 各有多少?
我喜欢长颈鹿。 我喜欢大象。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比一比1、比高矮:使人或者物体直立在同一平面上,观察人的头顶或物体的另一端,谁高出一些,谁就高。
2、比长短:先把一端对齐,拉直,再看另一端,另一端谁长谁就长。
3、在两端一样长的情况下,弯曲的线是长的,直的线是短的。
4、比大小:可以直接观察进行比较,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
5、比轻重:可以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也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直接比较,或者借助跷跷板比较。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1、物体的个数是1—9时,可以用对应的数字表示。
2、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3、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
4、记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
5、0摄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个值,是天气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
6、比较两个物体的多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7、“=”叫做等于号,读作:等于;“>”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号,读作:小于。
8、当物体的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物体的个数不同时,用“>”和“<”,哪个数大,开口就朝着那个数。
9、物体的个数是10时,用10表示。
10、“几”表示物体的多少,“第几”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号,就是物体的次序,无论第几都只表示其中的1个。
11、给物体编号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多到少等。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1、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样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通常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2、长方体有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
相对的两个面完全一样。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六个面大小都相同。
4、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形,侧面是曲面,也就是平时说的上下一样粗。
5、球是立体的,占有空间,球上没有平平的面。
6、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摆放的时候比较稳定,球和横放的圆柱容易滚动。
7、要想搭得又高又稳,圆柱要竖着放,球尽量不放在底部。
8、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体。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减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运算。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组成。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分享细心安排操练活动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操练,操练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操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操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操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操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操练活动。
①说一说。
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
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
③清闲选择。
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
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
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1.1《认识1~9》(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 冀教版2024
学习目标
01 认识1~9各数,知道1~9的数序。
会正确读、写1~9各数,会用1~9各数表示 02 物体的个数。
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 03 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会读,会写数字1~9,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 个数。
探索新知
7像镰刀割青草。
7个小矮人
探索新知
8像葫芦扭一扭。
8个桃
探索新知
9像勺子来盛饭。
9个苹果
小试牛刀
1.数一数,再写数。
9 315
小试牛刀
2.看数继续画。
2
56
89
小试牛刀
4 2
3.看数圈一圈 。
6 3
知识总结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 哪些知识?
数字用来表示 物体的个数。
1.生活中任何一种物体的数量都能用数字来 表示。用田字格写1~5各数时,一个数字只占 田字格的一半。
2. 1~9各数在按顺序数数时,前面的数比后一 个数少1,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
达标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1
3
5
达标练习 2.连一连。
达标练习
3.看数圈一圈。
8 4 2
达标练习
4.写出
上的填一填。
有(9 )个 有(4 )个
达标练习
6. 看图画花
达标练习
7. 用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
例:我有1个文具盒。 我有2支铅笔。 我有3个好朋友。
小学学科网
课后作业
作业:按规律计算
1.完成课后“练一练” 2.把1~9各写一行
Thank you!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营建超卓的讲堂气氛现代教育论以为:超卓的讲堂气氛能够成为传递常识的无声媒体,能够成为启迪智慧的钥匙,能够成为熏陶品德的潜在力量。
每位教师都有殷切的领会:讲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自动性的发挥。
在教育中,教师规划学生喜欢的、赋有情味的学习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喜欢,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给学生供给充沛的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根究、协作沟通中获取数学常识、技术、数学思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生动、自动根究、赋有特性的发明进程。
这一切,需求超卓的讲堂气氛来支撑。
教师要为学生营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讲堂上实在的民主、和谐,源于师生的一种爱。
教育进程是师生信息沟通的双向进程,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进程。
教师经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用爱润泽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心,使之自动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
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几减1几减2
……
几减10
(2)整理减法算式表。
斜着看:从左上(右下)
到右下(左上),减号前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1)整理加法算式表。
1+1 2+1 3+14+1 5+1 6+1 7+18+1 9+1
1+2 2+2 3+2 4+2 5+2 6+2 7+28+2
1+3 2+3 3+3 4+3 5+3 6+3 7+3
1+4 2+4 3+4 4+4 5+4 6+4
1+5 2+5 3+5 4+5 5+5
1+6 2+6 3+6 4+6
(2)整理减法算式表。
竖着看:减号前面的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数依次多(少)1,减 号后面的数不变,得 数依次多(少)1。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6-6
7-1 7-2 7-3 7-4 7-5 7-6 7-7
7-1 7-2 7-3 7-4 7-5 7-6 7-7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几减1几减2
……
几减10
8-5= 3 10 - 6 = 4 6 + 3= 9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内容概览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数据收集与分类统计等。
此外还会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知识点涵盖了一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数字与数的基本认识在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数字与数的基本认识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初步接触并学习数的基础概念和性质。
数字的读写:学生需要掌握从1到20的数字的读写方法,理解数字的书写规则和顺序。
此外还要学习如何正确书写数字的笔画顺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书写基础非常重要。
数字的比较:学生将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数的组合与拆分:一年级学生将初步了解数的组合与拆分,例如知道一个十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几个一可以组成一个十等。
这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为后续学习数的运算奠定基础。
数的实际应用: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初步接触日常生活中的数的应用问题,如数物品的数量、比较物体的长短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数学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与数的基本认识。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字的读写:介绍数字的书写规范和读音数字的书写规范: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数字的书写规范。
要求学生掌握从0到20的数字书写,确保每个数字的笔顺和结构正确。
数字书写应规范整洁,为后续的数学计算和学习打下基础。
[全]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知识点总结及典型练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知识点总结及典型练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是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四个知识点,具体如下:
1、认识10以内的数。
1、
2、
3、4......10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
从1开始按顺序数物体,最后数到几,就用几表示。
2、认识“>”“<”和“=”。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两种物体同样多,用“=”连接。
一种物体比另一种物体多,用“>”或“<"连接。
3、0的认识。
在数物体的个数时,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就哟个”0“表示。
”0“还可以表示起点。
4、认识几个和第几个。
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个“或”第几个“。
”几个“表示有几个,”第几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典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