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科学来自百度文库
光度量之间的 关系:光度学 中,光度、亮 度和色度之间 存在一定的关

光度与亮度的 关系:光度是 光源发出的光 通量,亮度是 观察者接收到
的光通量
光度与色度的关 系:光度与色度 之间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色度会 影响观察者对光
度的感知
光源的色度学特性
色温:表示光源 的颜色特征,单 位为K
显色指数:表示光 源对物体颜色的还 原能力,范围在0100
光度学与色度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光度学与色度学的应用领域:在照 明、显示、摄影、印刷、艺术等领 域的应用
光度学与色度学的挑战与机遇:面 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应对和 抓住机遇
挑战:技术更新迅 速,需要不断学习 和掌握新技术
挑战:市场竞争激 烈,需要不断创新 和优化产品
机遇:随着科技的 发展,光度学与色 度学在多个领域都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遇:随着人们对生 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光度学与色度学 在照明、显示等领域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色度学基本概念
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明度: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颜色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 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光度学基础和色度学简介

光度学基础和色度学简介

Km 683 lm / w ——波长 555nm单色光的光谱光效率值。 1755 Km lm / w ——波长 507 nm单色光的光谱光效率值。 V ( ) ——明视觉时的视见函数。 V ( ) ——暗视觉时的视见函数。
380 e ( )T ( )V ( )d
(9-22)
(9-23) (9-24)
n sin i n sin i n cosidi n cosidi
故而
n2 sin i cosi di n 2 sin i cosidi
(9-25) (9-26) (9-27)
由(9-18)、( 9-19)、(9-20)和(9-22)式得 2
N
i1 i di dφ φ di ' i'
di1
dA
图 9-6

dA
θ
U
φ dφ
U'
dA'
入瞳
Fra Baidu bibliotek
出瞳
图 9-7 成像光学系统
LdA sin 2 U
设光学系统的透过率(透射比)为 故而
d A
(9-30)
T
T
,则 (9-31)
TLdAsin 2 U
E
r
方向夹角为
cosdA r2
d dA
d
(9-15) dA 对 S 所张立体角为 d ,由图9-3知 , I cosdA

工程光学专题4、5、6

工程光学专题4、5、6

2) 解释辐照度和辐亮度
2014 中科大考题
2014 中科大考题
2014 中科大考题
2010中科院考题
2011中科院考题
2012
I'U 。
2、彗差
轴外点宽光束成像后失去对称性的情况。正弦差适用于小视场光 学系统,而慧差可用于任何视场的光学系统。
子午彗差: 上下光线的交点偏离主光线 弧矢彗差: 前后光线的交点偏离主光线
既与孔径有关,也与视场有关。
3、场曲
某一视场的子午像点、弧矢像点相对于高斯像面的距离称为子午 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简称子午场曲和弧矢场曲。
★ 渐晕现象:像平面的边缘比中间暗(离轴物点)。
——透镜边框起到“拦光”的作用。 (渐晕光阑) ★ 渐晕系数:
D K D
光学系统的景深 景深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成像的影响是什么? 物距,孔径有关(相对孔径,焦距。。。) 点物成像为圆斑,像变模糊
★ 成像空间的景深: 在景象平面上所获得的成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 1 2
设为透射比,则:
1
轴上像点的照度与孔径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与线放大率的平 方成反比。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轴上点:
U UM
1 n 2 2 E 2 L sin U 2 L sin 2 U n 轴外点:

n 2 2 L sin 2 U M EM n

工程光学全套课件

工程光学全套课件

例:在水中深度为 y 处有一发光点Q,作QO面垂直
于水面,求射出水面折射线的延长线与QO交
点Q′的深度 y′与入射角 i 的关系。
x
o
i′
M
y′
i
y
Q′
Q
18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三、光传播的可逆定理:当光线沿着和原来相反方向传播时,其路
径不变。 四、费马原理:在A、B两点间光线传播的实际路径,与任何其他
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他给光子作了 十分明确的表示,特别指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也是以光子 为最小单位进行的。
5
光学的发展历史
在20世纪初,一方面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运动物体的光 学现象确证了光是电磁波;而另一方面又从热辐射、光电效应、 光压以及光的化学作用等无可怀疑地证明了光的量子性——微粒 性。
r
n
UUII
Lr1ssiinnUI
19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例: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两种介质的界面 为M,(假设n1>n2)。在折射率为n1的介质 中有一点光源S,它与界面顶点O相距为d。 设S发出的球面波经界面折射后成为平面 波,试求界面的形状。
20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12
对折射光,由能量守恒定律和折射定律得: n2 L1 1 L 2 n 即折射光束的亮度与界面的反射比ρ及界面两边介质的折 射率有关。当反射损失可忽略时, ρ=0 L L n2 2 L 2 L 2 n n n 表明:光束经理想折射后, 光亮度将发生变化,但比值 不变。(对玻璃、钻石效果 分析)
,
Iv
d v d
5
单位 坎(德拉)cd , 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
⑤光亮度Lv:光源有一定大小,其辐射特征在不同方向是 不一样的,光亮度表示发光表面在不同方向上辐射特征的 一个物理量。即发光面的元面积dA,在和发光表面法线N 成θ方向,在元立体角dΩ内发出的光通量dΦe ,即:
d v Iv Lv , 单位坎每平方米(cd 2 ) m cos dAd cos dA
则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光通量为:
i1 i 由反射定律: d 1 d
d 1 L1 cos i1d 1dA d L cos id dA
d 1 L1 L1 L d L
表明:反射光束的亮度等于入射光束亮度与界面反射比 之积,透明介质的界面反射比很小,因此反射光束的亮 度很低。
13
§5-3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一、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轴上点附 近物微小 面积 物方孔 径角 像方孔 径角
轴上点附 近像微小 面积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光度学,色度学基础知识

dφ I= dΩ
式中dΩ是点光源在某一方向上所张的立体角元。
光度学基本知识
五、照度
照度是表征受照面被照明程度的物理量,它可用落在受照物体单位面 积上的光通量数值来量度,如果照射在物体面元dσ上的光通量为 dΦ,则照度E可表达为
dφ E= dσ
对点光源来说dΦ=IdΩ ,
因而照度
IdΩ I cos α E= = dσ R2
光度学基本知识
即得
I cosα I ' cosα ' + 2 R R '2 4 I = 60cd , cosα = ; I ' = 48cd 6 12 cosα ' = 122 + 62 − 42 E=
(
R = 6, R' = 122 + 62 − 42
(
)
)
最后得
60 × 4 48 × 12 E= + = 1.385lx 3 3 6 164
色度学基本知识
三、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色调 用它来标志颜色的区别。实验证明,自然界的大多数颜色都可 用某一单色光和白光按一定比例配成,则这个颜色的色调用此单色光 的波长(称主波长)表示。非单色光和白光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颜色的色 调可用非单色光的补色波长(主波长)表示。 饱和度 用它来标志颜色的纯洁程度。单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当单色光掺入白光成份越多时,就越不饱和。饱和度的表示式为

第五章(几何光学)X

第五章(几何光学)X
★M种介质的透明率 ★出射的总光通量
d、 d
1
2
、. . d M .、
Biblioteka Baidu
P、 P 、. . P .、 M 1 2
d1 P d 2 ...P d M N 3 P
1 2 M
= 1
N1
1
N1
N2
0
★系统的总透射比

0
1
1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第一节 辐射量和光学量 及其单位
第二节 光传播过程中光学 量的变化规律 第六节 颜色匹配 第七节 色度学中的 几个概念 第八节 颜色相加原理 及光源色和物 体色的三刺激值 第九节 CIE标准色度学 系统 第十节 均匀颜色空间 及色差公式
第三节 成像系统像面 的光照度
第四节 颜色的分类及颜色 的表观特征 第五节 颜色混合及格拉 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U 2
2 U
0 0

sin cos d d
sin U 1
★平面孔径角的光通量
LdA sin 2 U LdA
★其出射度
M
dA
L
漫反射体和漫透射的亮度 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一、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2 ★ 物面光通量 LdA sin U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本概念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本概念

u = 4 x /(3 − 2 x + 12 y ) v = 6 y /(3 − 2 x + 12 y ) u ' = 4 x /(3 − 2 x + 12 y ) v ' = 9 y /(3 − 2 x + 12 y )
(1-10)
1916 UCS
(1-11)

2.2 色温和相关色温
图 3 中,中间的一条曲线表示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的颜色坐标点(u,v)的轨迹。如果某
图 1.6:CIE 1931 色品图和 CIE 1960UCS 均匀色品图
由于CIE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如色差容限不均匀等问题,CIE又推荐 了CIE 1960 UCS色品图,其颜色坐标由(u,v)表示(如图1.6所示)和1976 UCS色品图,其颜 色坐标由(u’, v’)表示。这两个色品空间都不是绝对均匀的,但与x,y空间比有了很大的 改进,它们与CIE 1931色品图中的(x,y)存在以下坐标变换关系: 1960 UCS

1.7 亮度
单位表面上在某一方向的光强密度, 它等于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和此表面在该方向上的
投影面积之比。即被视物体在视线方向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图 1.4: 亮度示意图
L=
d Φ dI = dΩ ⋅ dA ⋅ cos θ dA ⋅ cos θ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物方孔 径角
像方孔 径角
轴上点附 近像微小
面积
设物面和像面的光亮度分别为L和L′,则dA向孔径角为u
的成像光学系统发出的光通量为: L sin2 UdA
源自文库
从出瞳射到像面上的光通量为: Lsin2 UdA
若透射比为 ,即
L sin2 UdA 14
则轴上像点的光照度为:
E d L sin2 U dA
Lv
dv
cos dAd
Iv ,单位坎每平方米(cd
cos dA
m2 )
三、光学量与辐射量之间的关系
(一)光谱光效率函数
对人眼来说,其输入为用辐射量表示的可见光辐射,而
输出为用光学量表示的光感受。因此两者的关系取决于
人的视觉特性。
人的视觉对不同波长光有不同的灵敏度,这种灵敏度是
波长的函数,称为光谱光效率函数。
四、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①颜色刺激:指能够引起颜色知觉的可见辐射的辐通量。颜 色刺激按波长分布,称为颜色刺激函数,是一纯物理量。 ②三原色:能够匹配所有颜色的三种颜色。三原色不是唯一 的,通常用红(R)、绿(G)、蓝(B)作为三原色。 ③三刺激值:匹配某种颜色所需的三原色的量称为该颜色的 三刺激值,是用色度学单位来度量的。
设dAs代表光源的元发光面积,其在与之距离为r,面积为 dA平面上形成的照度为E:

工程光学基础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工程光学基础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一大 P
点孔
球差的定量:
dL = f’-s’
dL > 0 --- 正球差
非近轴光线 近轴光线
非近轴光线
dL < 0 --- 负球差
非近轴光线
近轴光线 非近轴光线
S’ F’
s’ f’
F’
0.1212
波长 (nm) 590 600 610 620 630 640 650 660 670 680 690 700 710 720 730 740 750 760 770 780
V(λ )
0.7570 0.6310 0.5030 0.3810 0.2650 0.1750 0.1070 0.0610 0.0320 0.0170 0.0082 0.0041 0.0021 0.00105 0.00052 0.00025 0.00012 0.00006 0.00003 0.000015
1)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2) 慧差(coma) 3) 像散(astigmatism)和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4) 畸变(distortion)
2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球差 P
径轴 光上 线物 不点 聚发 焦出 于的
Qe 2. 辐通量: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单位瓦特。 (W)
e

dQe dt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0

电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Φ与电光源的耗电功率 P 之比η,称 为电光源的遍计发光效率。它是衡量电光源工作性能的重要指 标。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η=
φ
p
=
683∫ ν (λ )e(λ )dλ
0

p
η表示电源每耗电 1W 所发出光通量的流明数。电光源的遍 计发光效率都是不高的,这是因为输入光源的电功率不能全部转 化为电磁辐射通量,而电磁辐射通量中又只有一部分落在可见光 区的缘故。值得指出的是,遍计发光效率η和作为功光当量 k(λ)=kmv(λ)的光效率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一般电光源手册 中通常将遍计发光效率简写为发光效率或光效率。 四、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是表征光源在一定方向范围内发出的光通量的空 间分布的物理量,它可用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中发出的光通量的 数值来量度,可表达为
通常扩展光源上每一面元的亮度 B 随方向而变。如果扩展光源的 发光强度 dI∝cosθ,从而亮度 B 不随θ角而变,这类光源称为 遵从朗伯定律的光源,也叫余弦光射体或朗伯光源。太阳辐射的 规律相当接近于朗伯定律。发光强度和亮度的概念不仅适用于自 身发光的物体, 还可推广到反射体。 光束投射到光滑的表面上时, 会定向地反射出去;而投射到粗糙的表面上时,它将朝所有方向 漫射。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应是遵循朗伯定律的;也就是无论入 射光从何方来, 沿各方向漫射光的发光强度总是与 cosθ成正比, 因而亮度相同。涂了氧化镁的表面被照亮以后,或者从内部被照 明的优质玻璃灯罩、积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介质吸收造成的光能损失 光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后的光通量为:
0ekl 设介质的透明率为P: ekl
则: 0Pl 光通量损失: (1 Pl)0
光束通过多元件系统后的光通量:
0P 1d1P2d2 .
3. 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1 0 1 (1 ) 0 为反射比。
4. 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
1. 光谱光效率函数
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取决于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响应的灵敏度是波长的函数: 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暗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
2. 光学量和辐射量 间的关系
在很小的波长范围内 :明视觉条件下:
d v ( ) K mV ( ) e ( )d 暗视觉条件下:
d v ( ) K m V ( ) e ( ) d
( 11) N ( 112) N2P 1d1P2d2PM dM
N3 0
0 ( 11) N ( 11
2) N2P 1d1P2d2PM dM
.
N3
第四节 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 一. 颜色及其分类 颜色是一种和物理、生理以及心理学有关的 复杂现象,是不同波长可见光辐射作用于人 的视觉器官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
第七节 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三. 三刺激值
刺激值:匹配某种颜色时所需的三原色的量。 颜色方程中的R、G、B就是三刺激值。 三刺激值是用色度学单位来度量的,规定匹配 特定的标准白光的三刺激值相等,均为1个单位。
四. 光谱三刺激值和颜色匹配函数
光谱三刺激值:匹配等能光谱色所需的三原色的量;
是波长的函数,又称颜色匹配函数。
d1 L1cos1dA1d1 L1cos1dA1 dA2rc2os2 同理: d2 L2cos2dA2 dA1rc2os1
d1 d2 L1 L2
所以,光在元光管内传播,各截面上的光亮度相同
.
四. 光束经截面反射和折射后的亮度
.
入射光通量:
d L cos id dA 反射和折射光通量:
d 1 L1 cos i1 d 1 dA d L cos i d dA
彩色和非彩色 光源色、物体色、荧光色
.
第四节 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 二. 颜色的表观特征
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明亮程度,与光亮度等有关; 色调:何种颜色; 饱和度:颜色的浓淡程度。
非彩色没有色调的区分,饱和度等于零, 只有明度的差别。
.
第五节 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色光混合(加混色) 色料混合(减混色)
工程光学
第五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
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 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颜色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 颜色混合及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颜色匹配 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色和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
第一节 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 辐射量:纯粹的物理量; 光学量:视觉感受来度量可见光。
.
第六节 颜色匹配 一. 颜色匹配和颜色匹配实验 通过改变参加混色的各颜色的量,使混合色与 指定颜色达到视觉上相同的过程---颜色匹配 1. 颜色转盘法
简单易行 难以定量实验
.
2. 色光混合匹配实验
a)
b)
.
二. 颜色方程式
(C) R(R)G(G)B(B) (C)B(B) R(R)G(G) (C) R(R)G(G)B(B)
.
光谱 三刺激值 曲线
.
系统色品图
.
一.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2. CIE1931-XYZ系统
a. 三原色的确定(虚拟三原色):
(1)匹配等能光谱色,三刺激值不出现负值; (2)实际不存在的颜色在色品图上所占面积 应尽量小; (3)Y刺激值表示亮度,也表示色度,而X和 Z刺激值只表示色度(方便)
K m 683 lm / w
K m 1755 lm / w
.
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
明视觉:
780
v 380 K mV ( ) e ( )d
暗视觉:
780
v 380 K m V ( ) e ( )d
.
第二节 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一. 点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形成的照度
.
第九节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一.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1.CIE1931-RGB系统 三原色:红(波长,7*10-7m);
绿(波长,5.461*10-7m); 蓝(波长,4.358*10-7m);
规定匹配等能白光的三刺激值相等---单位刺激量1; 此时R、G、B光亮度比:1.000:4.5907:0.0601.
三原色的色品点; 麦克斯韦颜色三角形。
.
各光谱色色品点形成一条马蹄形曲线 ----光谱色品轨迹 光谱色的色品坐标为:
r( )
r( )
;
r( ) g ( ) b( )
g ( )
g ( )
;
r( ) g ( ) b( )
b( )
b( )
;
r( ) g ( ) b( )
.
六. 色度学中常用的光度学概念 1. 光谱透射比
() S() S():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对于透射物体色和漫反射物体, 存在类似的颜色刺激函数。
.
第九节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测量原理、 基本数据和计算方法,称为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为了统一颜色表示方法,CIE取多人测得的光谱 三刺激值平均值作为标准数据—标准色度观察者 为了统一测量条件,CIE对光源、照明条件和观察 条件等也做了规定。
.
余弦辐射体可能是发光面,也可能是投射或反射体
乳白玻璃
漫反射面
.
余弦辐射体向平面孔径角为U的立体角范围内 发出的光通量:
2 U
LdA
sin cosdd
0 0
LdAsin2U
当U /2时, LdA
(余弦辐射体2向立体角空间发出的通总量光 )
余弦辐射体的光出射度为:
M L
.
dA
第三节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一. 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发光强度的单位为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七个 基本量之一,规定为:一个光源发出频率为 540*1012Hz的单色光,在一定方向的辐射强度 为:1/683W/sr, 则该方向. 上的发光强度为1坎。
二. 光学量
发光强度为1坎的匀强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 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lm)。 三. 光学量和辐射量间的关系
所以:
L (1)Lnn22
.
折射光束的亮度与界面的反射比和界面两边介质 的折射率有关。 如果界面反射损失可以忽略,则:
L n2
L n2
光束经理想折射,光亮度也会产生变化。
.
五. 余弦辐射体 发光强度空间分布可用 下式表示的发光表面:
I INcos
余弦辐射体在各方向的 光亮度相同:
Ldc IA o sd INc c Ao o ssd INA 常数
.
第八节 颜色相加原理及光源三刺激值 一. 颜色相加原理
(C1) R1(R)G1(G) B1(B) (C2) R2(R)G2(G) B2(B) (C ) (C1)(C2)
R (R)G (G)B (B) 则:R R1 R2; G G1 G2; B B1 B2;
混合色的三刺激值为各组成色相应的三刺激值之和。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色光混合):
(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表观特征变化; (2)两种颜色混合,如果一种颜色成分连续变化, 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变化。 互补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混合色的色调决定于 两颜色的比例) (3)颜色外貌相同的光,在颜色混合中是等效的。 (4)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各色光亮度之和。
等能光谱是指各波长辐射能量相等,保证可比较
和有意义。
.
C () r()R ( ) g ()G () b ()B ( )
五. 色品坐标和色品图 颜色的色品:三刺激值各自在三刺激总量中 所占的比例。
r R ;g G ;b B RGB RGB RGB
显然 r: gb1
.
五. 色品坐标和色品图 颜色的色品:三刺激值各自在三刺激总量中 所占的比例。
.
LdA sin 2 U L d A sin 2 U
设 为透射比,则:
LdA sin 2 U
dA dA
1
2
n sin U
n sin U
轴上像点的照度与孔径角 正弦的平方成正比,与线 放大率的平方成反比。
所以:
E
1
2
L
sin
2U
n2 n2
L
sin
2U
.
二.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
EM
n2 n2
L
sin2
U
M
当UM 很小时
EM
n2 n2
L
sin2
U
cos4
E0 cos4
E0为像面轴上点的光照度。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随视场角的增大而降低。
.
三. 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能量损失 透明介质折射界面的光反射、介质对光的吸收、 反射面对光的透射和吸收都会造成光能损失。
1. 光在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根据反射定律可得:
反射光束的亮度等于 入射光束亮度与界面 反射比之积。
d 1 L1
d
L
L1 L
.
同理:
d LcosiddA d LcosiddA
d (1 )d (能量守恒)
根据上图可得: d siid nd i d sii d id n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n2 n2
sinicoisdid sinicoisdid
() d 0 d
d : 物体透过的光谱辐射量; 0d:入射光谱辐射量。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在限定的方向上、在指定的立体角范围内,所考 虑物体反射的光谱辐通量与相同照明、相同方向、 在相同立体角内由完全漫反射体反射的辐通量之比。
.
2. 光谱反射比因数和辐量度因数
一. 辐射量
1.辐射能: 反射、传输、接收的能量,单位焦耳

Qe
()
2. 辐通量:单e位时ddQ间te 内的辐射能,单位瓦特。
3. 辐出度:辐M射e 源dd单Ae位发. 射面积发出的辐通量。
4. 辐照度:辐射照射面单位受照面积上接收的辐
通量。
Ee
d e dA
5. 辐强度: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发出的辐通量
.
二. 光源色三刺激值 微小波长间隔的色光三刺激值:
dR() k()r()d dG() k()g()d dB() k()b()d
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光谱色和混和色三刺激值:
R k ( )r ( )d G k ( ) g ( )d B k ( )b. ( )d
对于光源色,颜色刺激函数为:
R量的红颜色(R)、G量的绿颜色(G)和 B量的蓝颜色(B)混合,正好和颜色(C) 相匹配。 颜色的量可能为负值。
.
第七节 色度学中的几个概念
一. 颜色刺激 能够引起颜色知觉的可见辐射的辐射量---颜色刺激
颜色刺激函数(纯物理量): ( )
二. 三原色
通常选用红、绿、蓝作为三原色。 (1)几乎可以匹配所有的颜色; (2)人眼视网膜上的锥细胞对这三种颜色敏感。
.
E
I r2
Baidu Nhomakorabeacos
I为发光强度
点光源在被照表面形成的照度与被照面到 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照度平方反比定律。
二. 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
Ed d A LdscA ro2 1sco2s
三. 单一介质元光管内光亮度的传递
.
两个面积很小的截面构成的直纹曲面包围的空间 就是一个元光管。 光在元光管传播,无光能损失。
光谱反射比因数: () d Dd
立体角趋向于0条件下的光谱反射比因数 ---光谱辐亮度因数
完全漫反射体是指对各种波长辐射反射比 均为1的理想漫反射体,它无损失的反射入射 辐射,并且在各个方向有相同的亮度。
.
3. 光谱反射比 物体反射的光谱辐通量和入射光谱辐通量之比:
() d od
在光谱反射比因数定义中。若立体角等于2π, 则求得的光谱反射比因数就是光谱反射比。
1sin2(i 2sin2(i
i) i)
tan2(i tan2(i
i) i)
: 反射比,即反射光 和通 入量 射光通量的
.
1. 光在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当光垂直或以很小 射的 角入 入射时,
(nn)2
nn
这种情况下,反射比只与两边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反射光造成光能损失,在像面上形成杂散光, 降低了像的对比度。 降低反射损失的方法是在玻璃元件的表面镀 增透膜。

Ie
d e d
6. 幅亮度: 发光源的元面积在 方向的辐量度为
该辐射面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单位投影
面积在单位 Le
立体d角内e 发出的辐通量。
cosdA .d
.
二. 光学量
与辐射量相对应,有以下的光学量(下标V) 1.光通量,单位流明;对人眼刺激程度,(辐通量 2.光出射度;(辐出度) 3.光照度;(辐照度) 4.发光强度;(辐强度) 5.光亮度。(辐亮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