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货币需求

合集下载

第十章 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政策
(2)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以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 操作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无论中央银行运用何种政策 工具,都会先行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然后对中介目 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 行对已发行的现金和它持有的存款准备金都掌握着相当 及时的信息,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是能够直接控制 的。
2、公开市场操作是灵活和精巧的,其规 模可以恰倒好处地把握。
3、公开市场操作是易于逆转的。当公开 市场操作中出现错误时,中央银行便可以 立即逆向使用这一工具。
4、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立即执行,不会有 行政性延误。
返回
(二)贴现政策
所谓贴现政策,主要指的是变动贴现率, 通过它可以影响贴现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 从而对货币供应发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层次、操作手段及其 传导
货币政策的目标按层次分为三类:最终目 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手段和传导方式
最终目标
西方国家流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主要有 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 国际收支平衡。但实践中不可能将这四个 目标同时作为最终目标,这是因为它们之 间存在相互冲突。如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 之间、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是相互矛 盾的
返回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操作工具双重目标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单一目标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4公开市场操作债券央行票据返回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是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直接调控手段所选择的中介目标是现金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第十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2)“可贷性假说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表述为:
M↑→贷款↑→I↑→Y↑
(3)“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 为:

第10章 货币供给

第10章 货币供给

(2)B与Ms
①定量分析 令D代表活期存款 , M1=C+D, B=C+R 令m=M1/B, 即M1=B×m
C 1 1 1 r r c c D m C R re r c rr R R e r D D rc D D
显然,m>1,m被称为狭义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ier ),即B变动引起狭义货币变动的倍数。
• B的性质: • ①稳定性 • 公众的行为(现金->存款 或 存款-> 现金 的存取钱过程都不会影响B的量) ΔB=0 • 如:存钱100元: • 现金 100,即 ΔC=-100 ->ΔB=-100 • 原始存款 100 即ΔD1=100 ->ΔB=100 • 取钱的过程正好相反。
②央行负债与B的关系
D Di
D1
问题:
• 1.当原始存款ΔD1为负,即存款减少时,怎 样理解存款货币的收缩? • 2.当原始存款ΔD1与(∑ΔRri +∑ΔRei + ∑ΔCi)的关系怎样? • --相等, • ∑ΔRri +∑ΔRei+ ∑ΔCi • = ΔD ×( rr+re+rc)= ΔD1 • 3. ΔD1从何而来?--央行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动性是各国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主要依据.
货币供给层次(strata of money supply): • 一、一般划分: • M1=现金+支票存款-------狭义货币 • (支票/可转账存款,又称活期存款,包括转 账信用卡的存款) • M1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 能对商品市场造成直接压力。 •
M2 =M1+准货币(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广义货币 (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 但可随时提取,所以构成潜在购买力)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1)既然 L因
2.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 Y 表示当前的实际收入,;
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式中,Md——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
决定货币需求量还有除Y和P外的其他很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叠加和消长,往往会使货币需求增长率距Y和P的算术相加值很远。
M /P=f(Y , r , r , r , 1/P·dp/dt,ω, μ) 投机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与利率负相关。
Md/P = L1(Y)+L2(r) = kY-hr = L(Y,r)
(a)图所示,曲线L1与利率无关,所以是一条与货币需 求横轴垂直或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但L2则与利率有 关,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越低,货币 需求越多,所以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图为L1与L2相加,表现为货币总需求曲线L。
MV=PT
式中: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即“飞翔的货币”;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 定比例,相对稳定;因此,P和M的关系最重要。 P =MV/T
结论:要使价格保持给定水平,就必须使货币量与总交易 量保持一定比例。
2.庇古的货币需求理论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表示为:
L1(Y) = kY (k>0)
投机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与利
率负相关。公式为: L2(r) = -hr (h>0)
说明:以购买债券为例:P=C/r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d/P = L1(Y)+L2(r) = kY-hr = L(Y,r) 或 Md=P·L(Y,r)

《货币需求》课件

《货币需求》课件

总体货币需求受到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
2 个体货币需求
个体货币需求受到个人收入、风险偏好等微观因素的影响。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收入水平
人们的货币需求随着收入 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利率
较高的利率会增加货币的 机会成本,从而减少货币 需求。
物价水平
较高的物价会增加人们对 货币的需求,以应对通胀 风险。
货币供应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货
币需求相对较高。
3
供需平衡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达到平衡时, 经济相对稳定。
货币需求的政策意义
经济增长
控制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 平衡,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通货膨胀
适当调控货币需求,可有效 控制通货膨胀风险。
货币政策
货币需求的变化对货币政策 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总结
货币需求是人们持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意愿和能力。它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对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持续需求
货币需求具有持续性,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不会轻易改变。
逆周期特性
货币需求与经济周期相反,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增加。
市场信心
市场信心对货币需求具有重要影响,稳定的市场有利于货币需求的增长。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关系
1
供大于求
货币供应过剩会导致通相对较低。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意愿和能力。
货币需求的定义
1 意愿和能力
货币需求指人们持有 货币的意愿和能力, 以进行交换和支付。
2 交换媒介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方便人们进行商品和 服务的交换。
3 支付手段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 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 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另一个是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行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影响。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
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 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 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 部分。
因此剑桥方程式,即:
M=kPY
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 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 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a.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b.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

二、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均衡
我国改革开发以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从传统的以 信贷规模确定货币供给规模转变为以货币供给规模制 约信贷规模的货币供求均衡模式。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 货币供给增长率(M’)=经济增长率(Y’)+预期 物价上涨率(P’) ’
三、市场经济的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提出的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 标是实现“三平”,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 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外 汇收支平衡,从而扩展为“四平”的均衡目标。 根据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货币供应量的计 算公式为: MS=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量 并提出了1:8的经验数据,即每发行1元人民币要实现8 元零售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全部供最终 消费和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 货币不仅是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条件,也是社 会总供给实现的媒介。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 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 产流程。这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 发点。
四、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社会总供给(AS),社 会总需求(AD)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
AS Md
AD MS
在上述关系图中,如果有AS=AD,则有MS=Md。可见,社会总 供求的均衡与货币币供求均衡的实践
一、计划经济的货币供求均衡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的支付能力条件下全社会对生产 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也就是 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总和。任何需求都是以一定的 货币量作为载体的,故社会总需求决定于货币的总供给。总 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没有货币 供给,有效需求就无从产生。因此,货币供给决定并制约社 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大;货币供给减少, 社会总需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发展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就会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膨胀, 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则消费需求和投资 需求就不能实现,致使经济萎缩。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12、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第十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检验

第十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检验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变量
一、目标变量、中介变量与工具变量
(一)目标变量
目标变量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量指标 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
1
由于货币政策众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性, 决定 了一国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的目标 选择的客观难度。 通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只能选择 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
LY-货币需求收入弹性 dY-收入变动量
dL-货币需求变动量 p-初始物价水平
dp-物价变动量
(二)从货币供给方出发:以货币供应量作为 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时
dM = MBdB + Mrdr + Mqdq 货币供给增量分别由基础货币增量、存款准备 率变动量和货币结构比率的变动量决定的
15
货币供给方的工具变量对中介变量 和目标变量的作用机制 (图二)
结论: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 利率变动量和货币供给增量是由基础货币、
存款准备率和货币结构比率这三个变量共同 决定的
11
二、政策变量的传导机制
(一)从货币需求方出发:以利率作为货币 政策的中介变量时
货币需求函数 L = L1(Y) + L2(i) 即利率i 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
12
利率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的传导机制 (图一)
37
(一)内部时滞(Inside Lag)
内部时滞(Inside Lag)是指自然经济现 象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政策加以 矫正,到中央银行制定和实际采取对策的 时间过程。
38
内部时滞(Inside Lag)
识别时滞
(Recognition Lag)
行动时滞
(Action Lag)
内部时滞(Inside Lag)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学习资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学习资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大学_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课后答案下载_1

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课后答案下载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课后答案下载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第六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第七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第八章中央银行
第九章银行监管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三章货币政策
第十四章国际货币体系
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内容简介
点击此处下载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课后答案
项目融资第三版(蒋先玲著):目录
本书是作者经过20多年的`教学积累,集结各种题型精心编写,用于配套学习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教材的教辅资料。

全书涵盖__提要、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改错、填空、简答、论述题,并提供详尽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可以有效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
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 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 来持有其全部财富,即货币需求变为无限大。 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 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货币 需求曲线L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人们 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见 P238图10-2)
从方程形式上没有很大区别,并都得出了货 币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升的结论, 但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关于交易数量影响货 币数量的分析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第一,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 货币的动机和数量。 第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 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 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 具有动态研究的特性。 第三,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 经济制度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状况,忽 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 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 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及预期等心理 因素的微观作用。

2.惠伦立方根定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进行了发展,他论证了预 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得出惠伦模型即 立方根定律。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的 考虑。

2.惠伦立方根定律
最佳的货币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1)非流动性成本。指因低估某一支付期内的现金需要,持有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这个理论,他从资产选 择的角度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作了分析,他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存在流动性偏好,因此产生对货币的 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 入的欲望和心理。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十章货币需求第一部分练习题一、解释名词1 、金币流通规律2 、纸币流通规律3 、费雪方程式4 、剑桥方程式5 、流动性陷阱6 、平方根法则7 、恒久性收入8 、名义货币需求9 、实际货币需求二、填空1 、马克思认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商品数量和货币的这三个因素。

2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3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的功能。

4 、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说。

5 、剑桥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6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和三种动机。

7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水平。

8 、不同于凯恩斯,其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也是利率的函数。

9 、强调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10 、实际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影响。

11 、将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

12 、资产选择,就其最泛泛的意思来讲,目的不外两个:一是;二是。

13 、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通常划分为三类:一类为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一类为变量,如利息、物价变动率;余下的则称之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因素等。

三、判断1 、、费雪方程式强调了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 、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3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4 、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5 、“平方根法则”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6 、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

第十章货币供给理论本章重点问题1、基础货币2、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3、货币供给内生论和外生论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概述货币供给理论,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的理论;它是货币政策理论中同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

它所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货币的涵盖范围、货币的供给方式、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以及货币管理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等。

一、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沿革相对于历史悠久的货币需求理论来说,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有些滞后,但早在金属货币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货币供给。

由于贵重金属开采量的限制,货币供给不足是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例如中国唐代中期曾经出现的“钱荒”和明清之际的“银荒”,都是货币供给不足的例证。

而真正突破金属货币供给限制的,是现代信用体系的货币创造机制。

因此一般认为,货币供给理论的思想渊源是18世纪的信用创造学说。

信用创造说的基本观点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

正是这一存款的派生机制,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英国经济学界在19世纪初和19世纪40年代,爆发了著名的“金块争论”和“通货争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完善创造了条件。

货币供给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标志是C.A. 菲利普斯所著的《银行信用》一书出版。

该书第一次使用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概念,为以后的货币供给理论提供了理论雏形。

而从20世纪30年代后到60年代初期,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经历了一段消沉期。

这一时期正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中,货币供给一直是作为一个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而出现的,其大小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典型的货币供给外生论者,因而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经济学家都普遍忽视了对货币供给的研究。

1952年,J.E.米德发表了《货币数量与银行体系》一文,米德在文中首次采用货币供给方程对货币供应量与银行体系做出系统性分析,标志着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初步形成。

绝对银行笔试备考资料

绝对银行笔试备考资料

第八章中央银行二、填空1 、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应是英格兰银行。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加强的手段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制定新的银行法。

3 、我国在1983 年以前一直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为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4 、我国的“最后贷款人”是中国人民银行。

5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职能的体现之一。

6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和政府关系上。

7 、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常用的清算方式有全额实时结算和净额批量清算两种。

8 、从银行技术处理角度划分,常用的清算方式有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和小额定时结算系统两种。

9 、票据交换所是最早形成的支付清算组织。

1 、1998 年7 月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属于:跨国中央银行2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3 、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其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目的在于: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4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二、填空1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 、现金在中央银行账户上是负债项目;而在商业银行账户上则是资产项目。

3 、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前提: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4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5 、扩大资产业务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

6 、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其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要受到货币需求的约束。

7 、银行派生创造存款的倍数大小如何,除了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以外,还要受到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等多方面的制约。

第10章货币需求 货币金融学 蒋先玲版

第10章货币需求 货币金融学 蒋先玲版

授课题目第十章货币需求课次第10次-第11次授课方式讲授课时安排第10教学周-第11教学周,共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熟悉货币需求的概念2.熟悉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3.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模型及其特点、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等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1.重点: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难点: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一、货币需求的含义1.需求乃是一种既有购买意愿,而同时又有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那部分数量。

货币需求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持有货币的能力即货币需求是需求欲望与需求能力的统一即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3.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的数量。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和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怎样。

教法提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讲授法二、货币需求的种类1.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微观经济主体(个人、家庭或企业)在一个时点上对货币有能力的意愿持有量从宏观经济主体运行的角度进行界定,讨论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应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等功能。

二者关系:从数量意义上说,全部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即为相应的宏观货币需求。

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时的货币需要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货币需求量,一般用货币的购买力来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交易量(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 • P×Y(总支出P×Y,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 •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周转率 • M代表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 费雪侧重货币的交易功能(交易方程式)
M *V P*Y
• 意义: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 因为货币可以用来商品和劳务,满足人们的愿望, 即最终都将用于购买。
M (1/V )PY
• 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货币需求量Md • K——代表1/V(由于V是常量,所以1/V仍是常量)
M d k * PY
• 结论: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 需求无影响。
• 问题: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吗?(不是, 见图1))
图1:美国的货币增长(M2的年增长率)与 经济周期1950-2008
货币需求量减少;通货紧缩,货币需求量增加; • 3.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 4.心理及习惯等因素:心理稳定状况影响消费、投资
偏好决策行为,从而影响手中持有货币的意愿和数量, 影响货币需求量波动。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古典货币数量论 • 费雪、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A.C.庇古
• 3.一般物价水平:P,正相关
• 4.分配结构
• 5.货币流通速度:V,负相关
• 6.信用发达程度:支付手段发达程度,负相关
• 7.其他因素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Md=PQ/V
• 从交易角度看,Md与商品及劳务总量PQ成正比

与流通速度V成反比。
(二)微观角度
• 1.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 收入增减;取得收入间隔时间 • 2.市场价格水平:负相关 • 预期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倾向于实物替代货币,
费雪公式(现金交易说) 与剑桥公式(现金余额说)的对比
•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 费雪——交易手段 剑桥——贮藏手段 • 2、对货币需求分析的角度不同 • 费雪——将货币需求与货币支出流量联系,重视货
(A.C.Pigou)
•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
• 1956年《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 现代货币数量论 •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古典货币数量论
(一)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 • 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提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
V (P*Y)/ M

• 结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总量与商 品、劳务的交易量的总值一定相等。
费雪的三个假定
• 1、假设正常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 NhomakorabeaV)由于制度 性因素、交易习惯等在短期内相当稳定。
• 2、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Y变动极小,也可视为常数 ;
• 3、一般物价水平P完全是被动的,完全由其他因素决 定,是一个因变量。由于V、Y是常数,而M是自变 量,P的值主要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货币数量论 )
二、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P223)
• (一)宏观角度 • 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外在环境以及制度安排等 • (二)微观角度 • 内在心理 • 外在条件 考察货币需求的意愿以及由这种意愿引起的需求行
为。
(一)宏观角度
• 1.全社会的商品与劳务总量:Q,正相关
• 2.商品的供求结构:失衡会影响货币需求
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衰退时期
(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需求方程式 • 剑桥的古典经济学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认为
影响人们希望持有货币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个人的财富总额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 虽然剑桥学派已经考虑了影响货币的多种因素, 但下结论时仍简单断定人们的货币需求同财富的 名义价值成比例,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比例,因 此货币需求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
• 货币需求与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货币需求函数 (剑桥方程式)表示:
M d k * PY
• K——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收入(财富)的比 率,即财富持有习惯。
• P——一般价格水平
Y——名义收入水平
• 结论:k受其他资产的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影响, 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但遗憾的是没有推导出 究竟如何影响。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Demand for Money)
一、含义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 货币需求的经济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对货币支付 能力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体;
• 货币需求的政策含义:货币政策就以一定的资源 利用和经济增长为目标决定货币需求。
• 货币需求量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如某国、某年),社会各部门(企业、事业
• 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需求持有量的总和。 一定时期内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二)货币需求的特点 • 存量概念 • 愿望与能力的统一 • 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 对执行多种货币职能的货币的需求
2、货币数量论 • 总产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故在短期内也可
以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Y相当稳定。 • 由于V和Y都是常量,短期内如果M翻番,P也必须翻
番。
• 结论:物价水平的变动仅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因 此控制货币数量(MS=MD)就可以控制物价上涨。
P M *V / Y
3、货币需求数量论——把P视为给定价格水平时, 形成货币需求的函数
• (三)货币需求的类型
• 1、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 微观货币需求——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 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 济条件下,把自己财富或收入中的多大比例以货 币形式拥有。(货币贮藏职能)
• 宏观货币需求——指一国经济合理协调运转或者 要达到当局制定的某些经济目标在总体上需要多 少货币供应量。(支付手段、流通)
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Nominal Demand for Money) Md • ——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实际存 在的货币数量(不考虑价格变动)。
• 实际货币需求(Real Demand for Money) • ——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
实际货币购买力。 • 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Md/P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