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内径路使用导丝和气囊扩张支架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方法。以下是关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指南:
1.指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且存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其他冠心病相关症状。
2.检查与评估: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3.手术准备和操作:介入治疗需要在心导管室进行,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手术过程涉及导丝的穿刺、导丝导入冠脉、放置气囊扩张支架等步骤。
4.术后管理和护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包括监测血压、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以及观察是否出现并
发症,如血管穿孔、血肿、心律失常等。
5.抗血栓治疗: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抗血栓治疗,通常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以预防再狭窄和血栓
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都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治疗指南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与要点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与要点
◆前言
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近年来,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术前诊断和影像学检查
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可用于协助确诊冠心病、评估稳定性冠心病的缺血情况、对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帮助选择治疗策略及评价治疗效果。
◆稳定性冠心病的血运重建治疗
具有下列特征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可能改善预后:左主干病变直径狭窄>50%(I A);前降支近段狭窄≥70%(I A);伴左心室功能减低的2支或3支病变(I B);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核素等检测方法证实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面积的10%,I B)。非前降支近段的单支病变,且缺血面积小于左心室面积10%者,则对预后改善无助(ⅢA)。
具有下列特征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可能改善症状:任何血管狭窄≥70%伴心绞痛,且优化药物治疗无效者(I A);有呼吸困难或慢性心力衰竭(CHF),且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的10%,或存活心肌的供血由狭窄70%的罪犯血管提供者(Ⅱa B)。优化药物治疗下无明显限制性缺血症状者则对改善症状无助(ⅢC)。
对于病变既适于PCI又适于CABG而预期外科手术死亡率低的患者,可以采用SYNTAX积分帮助制定治疗决策。
◆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的血运重建治疗
对NSTE-ACS患者应当进行危险分层,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是否行早期血运重建治疗。推荐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作为危险分层的首选评分方法。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PCI术中操作:支架选择
对3个月内计划接受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行PCI时,可考虑 置入裸金属支架(BMS)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 (Ⅱa,B); 对高出血风险、不能耐受12个月DAPT,或因12个月内可能接受 侵入性或外科手术必须中断DAPT的患者,建议置入BMS或 行PTCA(Ⅰ,B)。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 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症状及存在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且预判选择 PCI 或 CABG 治疗其潜在获益大于风险的 SCAD 患者,可根据病变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选择 CABG 还是 PCI 仍有 争 议。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 PCI 术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PCI 在 SCAD 中的适应证逐渐拓宽。建议对上述患者,根据 SYNTAX 和 SYNTAX Ⅱ评分评 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 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建 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 FFR≤0.8 的病变进行干预。
31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四、支架血栓形成 与支架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高危患者:如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 过早停用DAPT等;(2)高危病变:如B2或C型复杂冠状动脉 病变、完全闭塞、血栓及弥漫小血管病变等;(3)操作因素: 置入多个支架、长支架、支架贴壁不良、支架重叠、Crush 技术,支架直径选择偏小或术终管腔内径较小、支架结构变 形、分叉支架、术后持续慢血流、血管正性重构、病变覆盖 不完全或夹层撕裂等操作因素;(4)支架自身因素:对支架药 物涂层或多聚物过敏、支架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支架断 裂、血管内皮化延迟等。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提供规范化的指导建议,提高PCI 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 要手段。然而,PCI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制定本指南 以规范PCI的临床实践。
指南的适用范围
手术过程
血管入路
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通 常为股动脉或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射 造影剂,以明确病变部位 和程度。
介入治疗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 的介入治疗手段,如球囊 扩张、支架植入等。
术后处理
导管拔除
术后随访
术后即刻拔除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 压迫止血。
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总结词
评估指标除了一般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谱外,还 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等有创检查。
详细描述
长期疗效评估通常在术后6个月至1年进行,评估内容包 括心功能、血管通畅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如心梗、心 衰、支架血栓形成等)的发生情况等。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支架通 畅情况,是评估PCI术后长期疗效的金标准。
PCI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旋磨等技术,其中支架植入是最常用的方法。
PCI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 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PCI的适应证
由于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新器械的出现,PCI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展,过去认为困难或风险很大的病变现在已经可以很安全地进行治疗,因此难以界定绝对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实际上是平衡PCI的收益和风险,收益>风险是相对适应证,反之就是相对禁忌证。平衡收益和风险需要考虑很多因素:(1)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2)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3)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4)处理并发症的能力;(5)远期效果;(6)费用。临床医师需要与患者本人和家属客观和认真地讨论PCI、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利弊,在讨论过程中要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和选择。
在本指南中,适应证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PCI成功的把握性、左心室功能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而定。PCI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心绞痛,在某些患者和病变可改善预后。一般而言,患者没有症状不应作PCI。某些患者症状虽不严重,但负荷试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患者平常活动量较大,进行血管重建治疗有可能预防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参考ACC/AHA指南的方式表达如下: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
II类:指那些有用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II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
II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解读
作者单位: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军区总医院 心内科 通讯作者:韩雅玲 Email:hanyaling@263.net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6)增刊 -0005-0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6. 增刊 .003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年 11 月 第 31 卷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6,Vol. 31 Supplment
来自百度文库
5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解读
韩雅玲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在 21 世纪 的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PCI 治疗及相关领域也 不断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指南(2016)》[1] 便是在 2009 年和 2012 年中 国 PCI 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 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共收 录了 31 篇中国专家的文章 ),参考美国心脏病学院 (ACC)/ 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最新相关指南,并结 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 PCI 治疗领域的热点和 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的基础上 编写而成。相较于 2012 版 PCI 指南,2016 版指南 有几点重要更新内容,需要临床医师特别关注。
201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
关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指南首次明确推荐,经桡动脉路径应
作为首选推荐(I,A)
• 特殊情况下可酌情选择其他适宜的血管径路,如尺动脉、肱 动脉等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5):382-400.
推荐采用ivus指导有助于查明支架失败原因iiac对于选择性患者无保护左主干三支分叉慢性闭塞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等推荐ivus指导的优化支架置入iiabffr能特异地反应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学严重程度对开口分支多支和弥漫性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没有缺血证据的scad患者推荐对冠状动脉造影目测直径狭窄5090的病变行ffr评估ia对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推荐ffr指导的pciiiaboctoct较ivus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但穿透力较差因此对发现靠近冠状动脉腔内病变及支架边缘损伤的细微解剖学变化更有价值但对判定斑块负荷及组织内部特征依然不够准确对于选择性患者oct可以优化支架置入iib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等
4年死亡率
IIa B
IIa B
第3页,共30页。
各个危险评分系统优势
更新评分 EuroSCORE II评分
评分特点
由于EuroSCORE基于较早期的研究结果,过高估计了血运重 建的死亡风险,不建议继续使用,由EuroSCORE II替代。 EuroSCORE II通过18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死亡率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
2016中国经⽪冠状动脉介⼊治疗指南解读《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防治现状蓝⽪书2015》数据显⽰,我国⼼⾎管疾病患者⼈数已⾼达2.9亿,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其中冠⼼病的发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
管报告2015》显⽰,2014年我国城市居民冠⼼病病死率已达到107.5/10万,农村地区居民病死率为105.37/10万,较2013年明显上升。作为临床上冠状动脉(冠脉)⾎运重建的重要⽅式,经⽪冠脉介⼊治疗(PCI)发展迅速,已成为恢复⼼肌⾎运再灌注的重要策略之⼀。
为规范临床介⼊诊疗操作、提⾼临床医师救治⽔平、改善冠⼼病患者的⽣命质量,中华医学会
⼼⾎管病学分会介⼊⼼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管内科医师分会⾎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于今年5⽉对《中国PCI指南》进⾏了正式更新与修订。新指南在2012年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了近⼏年来最新的⼤型临床研究、欧美相关指南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对PCI治疗领域中危险评分、⾎运重建策略、术中操作、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及⼆级预防和⼼脏康复等多⽅⾯进⾏了说明及更新。现对新指南的更新及要点进⾏解读,以期进⼀步指
导临床⼯作。
重视质控⼯作规范质控体系
随着介⼊技术的不断推⼴及完善,我国PCI治疗蓬勃发展。据2015年冠⼼病介⼊质控数据显
⽰,我国2015年PCI例数为567 583例,较2014年增长13.3%。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外医院牵头的CathPCI研究则显⽰,伴随着我国PCI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临床介⼊⼯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病变诊疗和处理不规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加强介⼊质控⼯作的监督、制定规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正式发布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正式发布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在沈阳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期间正式重磅发布!
该指南由韩雅玲院士牵头,113位国内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完成,刊登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五期,是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共收录了31篇中国专家的文章),参考ACC/AHA以及ESC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最新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相较于2012版PCI指南,该版指南有几点重要更新:
一、首次提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从2009年开始,PCI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运行。此后,国家质量控制中心逐步建立了省级和军队级质量控制中心的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改善质量控制技术和团队协作,新版指南首次对开展PCI的中心提出了明确的资质要求,并要求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以期对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
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二、提出最新的EuroSCORE Ⅱ和SYNTAXⅡ危险评分系统
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结合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指南首次提出了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Ⅱ)和SYNTAXⅡ评分,新的评分系统更加符合临床需求,为患者后续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统一、科学的标准。
心内科5: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Yangkunhe
PCI成功的定义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Yangkunhe
血管造影成功
成功的PCI使靶部位的血管管腔明显增大。 • PTCA成功定义是残余狭窄<50%,TIMI
血流3级 • Stant后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级
• LVEF《40% 左心衰竭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大多认为 应行PCI(Ⅱa类)
• PCI开通闭塞的梗死相关动脉;或对所有非Q波心肌梗 死患者行PCI;或急性期出现过左心衰竭,但EF》40% 者;也可考虑行PCI ,但其价值尚待证实(Ⅱb类)
• AMI48h内无自发或诱发的心心肌缺血者,PCI开通闭 塞的梗死相关动脉属于相对禁忌症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Yangkunhe
中-重度心绞痛
-CCSⅡ~Ⅳ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NSTEMI
• 病变血管支配中~大区域的存活心肌负荷试验显示明显 心肌缺血PCI成功的把握性很大,危险性小,为公认的 适应症(Ⅰ类)
• 静脉桥局限性病变,不适于再次CABG者可行PCI (Ⅱa类)
• 2~3支血管病变,中或高危病变同时伴有左前降支近段 病变,且合并糖尿病或左心室功能不全,虽可考虑PCI, 但有效性尚待证实(Ⅱb类)
• 患者的全身情况 • 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 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 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 远期效果 • 费用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更新要点
[ 1 2 ]时国兵 . 标准大骨瓣 开颅减压 手术对重型颅脑 损伤患 者脑代 谢
能力 的 影 响 [ J ] . 中 国 医 药 导 报 ,2 0 1 3 ,1 0( 2 3) :7 5—
7 6.7 9. .
[ 5 ]刘郑和 .重型颅脑 损伤 的救 治分析 [ J ] .中 国实用 神经 疾病杂
3 5 —3 8.
[ 7 ]王育文 ,朱小莲 ,沈梅芬,等.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 脑水肿 的观察 与护理 [ J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1 2 ,2 7( 2 2 ) :2 0 6 0— 2 0 6 1 . [ 8 ]S E M E N O V A N A ,A K H A D O V T A,P E T R Y A Y K I N A V,e t a 1 .
[ 3 ]T O M A I U O L O F ,B I V O N A U ,L E R C H J P ,e t a 1 .M e m o r y a n d V S . 一 8 y e a r s f o l l o w一 “ p[ J ] .B r a i n R e s B u l l ,2 0 1 2 ,8 7( 4 — 5 ) :
・
指 南 ・共 识 ・标 准 ・
中 国经 皮 冠状 动 脉介 入 治 疗指 南 ( 2 0 1 6 ) 更 新 要 点
1 、首次提出建 立质量控制体系 新 版指南首次对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 C I ) 的医疗 中心提 出了明确的资质要求 ,要求建立质量控 制 体系 (I,c ) ,为冠心病患者提供 更好 的医疗服务。 2 、推荐欧洲心脏危 险评估系统 Ⅱ ( E u r o S C O R E I I )和 S Y N T A X1 I 危险评分系统 基于最新 的临床研究结果并结合 中国人 群临床研究 ,新版 指南首次推荐 E u r o S C O R E H 和S Y N T A X I I 评分 ,为患者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提供 了 更为统一 、科学的标准。 3 、血运重建 策略的选择 ( 1 )稳定性冠心病 ( S C A D )应 以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作为是 否干预 的决策依据 ,管 腔狭窄 ≥9 O %时 可直接 干预 ; 管腔狭窄 < 9 0 %时,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 ( F F R ) ≤O . 8 者进行 干预。( 2 )非 s 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 ( N S T E . A C S ) 患者 若无心电图 s T段抬高 ,首次推荐检测高敏肌钙蛋白 ( h s - c T n )作为其早期诊断方法 (I ,A ) 。( 3 )极高危 N S T E . A C S 患者应行 紧急冠状动 脉造 影 ( < 2 h )( I ,C ) ;推荐高危患者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选择侵入性 干预策略 ( < 2 4 h )( I ,A ) 。 4 、 P C ! 术 中操作及 P C I 主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 1 )首次推荐将药物洗脱球囊作为金属裸支架 ( B M S )及药 物洗 脱支架 ( D E S ) 内再 狭窄 的替代 治疗 (I ,A ) 。不推荐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 T E M I )直 接 P C I 前常规行 冠状动脉 内手动血 栓抽吸 ( Ⅲ,A ) ;但经过选 择的患 者 ( 如血栓 负荷较重 、支架 内血栓形成)可应用手动或机械血栓抽吸或将其作为应急使用 (I ,C ) 。( 2 )推荐 N S T E . A C S(I ,A ) 、S T E M I 行 直接 P C I(I ,A ) 、冠心病并糖尿病 (I ,A )及冠心病并慢性肾脏病 ( C K D )( I,B )患者置人新一代 D E S 。左主干并分叉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 ( C T O ) 病变 、静脉桥病变、开 口处病变 、静脉 桥血 管 P C I 及支架 内再狭窄患者应优先考虑应用新一代 D E S ,以降低其再狭窄发生率。 ( 3 )给 出了 急性冠状 动脉 闭塞、无 复流 、冠状动脉穿孔 、支架 内血栓形成 、支架脱载 、出血、血管并发症及对 比剂导致 的急性 肾损伤 ( C I A K I )等 P C I 主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一、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大多数发生在术中或离开导管室之前, 也可发生在术后24 h。可能由主支血管夹层、壁内血肿、 支架内血栓、斑块和或嵴移位及支架结构压迫等因素所致。 主支或大分支闭塞可引起严重后果,立即出现血压降低、 心率减慢,甚至很快导致心室颤动、心室停搏而死亡。上 述情况均应及时处理或置入支架,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治疗条件的患者。溶栓后早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宜在 3~24 h,其最佳时间窗
尚需进一步研究。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对合并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美国2013年及中国2015年STEMI指南均建议仅 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干预,除非合并心原性休克或梗死IRA行PCI后仍有 持续性缺血征象,不应对非IRA行急诊PCI。 然而,最新荟萃分析均显示,对部分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急诊PCI 或择期PCI时,干预非IRA可能有益且安全。美国2015年STEMI指南更新中,建议 对STEMI合并多支病变、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可考虑干预非IRA(可与直接PCI 同时或择期完成)。HORIZONS-AMI等研究提示,择期完成多支PCI的临床获益 可能优于直接PCI同期干预非IRA。对于合并心原性休克和严重心力衰竭的STEMI 患者,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PCI。
29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二、无复流 推荐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钙通道阻滞剂、 硝酸酯类、硝普钠、腺苷等药物,或应用血栓抽
吸及置入IABP,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减轻无复流, 稳定血液动力学。关于给药部位,与冠状动脉口 部给药比较,经灌注导管在冠状动脉靶病变以远 给予替罗非班可改善无复流患者心肌灌注。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减少时间延误是 STEMI 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问题,应尽量缩短首次医疗接触 (FMC)至 PCI 的时间和 FMC 至医院转出时间,从而降低院内死亡风险。对首诊可 开展急诊 PCI 的医院,要求 FMC 至 PCI 时间<90 min。对首诊不能开展急诊PCI 的 医院,当预计 FMC 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 时,应尽可能将患者转运至有直接 PCI 条件的医院。
4
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
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 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
事件MACCE)发生率,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为选
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措施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系统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 Ⅱ): EuroSCOREⅡ通过 18 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
2. SYNTAX 评分:
是根据 11 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解剖特点定量评价病变的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 方法。对于病变既适于 PCI 又适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预期外科手术病死率低 的患者,可用 SYNTAX 评分帮助制定治疗决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3. SYNTAXⅡ评分:
是在 SYNTAX 评分的基础上,新增是否存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并联合 6 项 临床因素(包括 年龄、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功能、性别、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
27
PCI术中操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对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IABP(Ⅲ,
A),但对药物治疗后血液动力学仍不能迅速稳定者,可用
IABP支持(Ⅱa,B)。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合并机械性并发症患者,发生血液动 力学不稳定或心原性休克时可置入IABP(Ⅱa,C)。在严重 无复流患者中,IABP有助于稳定血液动力学。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如预计 FMC 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于 30 min 内尽早
启动溶栓治疗。近期 FAST-MI 注册研究、FAST-PCI 研究、STREAM研究以及 2 项基 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均显示,溶栓后早期实施 PCI 的患者 30 d 病死率与直接 PCI 的患 者无差异,溶栓后早期常规 PCI 的患者 1 年 MACCE 发生率有优于直接 PCI的趋势。 因此,对 STEMI 患者尽早溶栓并进行早期 PCI 治疗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无直接PCI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SCAD 血运重建方式选择应依据指南,不能开展 CABG 的医院,应将适宜患者转诊至有心脏外科 手术能力的医院手术治疗。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STE-ACS)
在无心电图 ST 段抬高的前提下,推荐用高敏肌钙蛋白检测作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
并在 60min 内获取检测结果,根据即刻和 1 h hs-cTn 水平快速诊断或排除 NSTEMI。 建议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肌钙蛋白作为风险分层的工具。 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 预后评分进行缺血危险分层,分为紧急(2 h 以内)、早期(24 h 以内)和延迟(72 h 以
PCI术中操作:介入治疗入径
股动脉径路是PCI的经典径路。目前在我国大多 选择经桡动脉径路(血管相关并发症少,患者 痛苦少),应作为首选推荐(Ⅰ,A)。
20
PCI术中操作:IVUS
IVUS对PCI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尤其是对高危 病变(包括左主干、钙化及分叉病变等),可明确支 架大小、膨胀是否充分以及定位是否准确等。对 选择性的患者(无保护左主干、三支、分叉、慢性 闭塞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等),推荐IVUS指导的优 化支架置入。对慢性闭塞病变,IVUS指导有助于 明确闭塞始点及帮助判断指引导丝是否走行在真 腔,提高PCI成功率。
24
PCI术中操作:支架选择
对3个月内计划接受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行PCI时,可考虑 置入裸金属支架(BMS)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 (Ⅱa,B); 对高出血风险、不能耐受12个月DAPT,或因12个月内可能接受 侵入性或外科手术必须中断DAPT的患者,建议置入BMS或 行PTCA(Ⅰ,B)。
内)3 种血运重建策略(包括 PCI 和 CABG)。
NSTE-ACS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对首诊于非 PCI 中心的患者,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至 PCI 中
心行紧急 PCI;高危者, 建议发病 24 h 内转运至 PCI 中心行早期 PCI;中危者,建议转运至 PCI 中心,发病 72 h内行延迟 PCI; 低危者,可考虑转运行 PCI 或药物保守治疗。
31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四、支架血栓形成 与支架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高危患者:如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 过早停用DAPT等;(2)高危病变:如B2或C型复杂冠状动脉 病变、完全闭塞、血栓及弥漫小血管病变等;(3)操作因素: 置入多个支架、长支架、支架贴壁不良、支架重叠、Crush 技术,支架直径选择偏小或术终管腔内径较小、支架结构变 形、分叉支架、术后持续慢血流、血管正性重构、病变覆盖 不完全或夹层撕裂等操作因素;(4)支架自身因素:对支架药 物涂层或多聚物过敏、支架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支架断 裂、血管内皮化延迟等。
21
PCI术中操作:FFR
FFR能特异地反映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学严重程度,对 开口、分支、多支和弥漫性病变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没有缺血证据的SCAD患者,推荐对冠状动脉造影目测直径狭 窄50%~90%的病变行FFR评估。
近期的大样本注册研究证实,FFR指导的血运重建在真实世界中 的获益与随机对照研究中一致; 且对FFR在0.75~0.80之间的病变,介入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 较单纯药物治疗预后更好。
2
主要内容
危险评分和风险分层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PCI术中操作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PCI围手术期抗栓治疗 其他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及术后管理
3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 PCI 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及每个术者 的介入治疗 结局和质量;(2)引入风险调控 措施;(3)对复杂病 例进行同行评议;(4)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资质要求: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 不少于 200 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 例, 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 PCI>50 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0.5%, 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率低于 0.5%。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指南
1
在2012年中国PCI指南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 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 试验结果,参考(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 学会(ESC)等组 织发布的相关指南、并结合我 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 PCI 治疗领域的热点 和焦点 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 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25
PCI术中操作:药物洗脱球囊
推荐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BMS或DES支架内 再狭窄病变(Ⅰ,A)。 对BMS和DES相关的再狭窄病变、多层支架 病变、大的分支病变及不能耐受DAPT的患者, 药物洗脱球囊可考虑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
26
PCI术中操作:血栓抽吸装置
不推荐直接PCI前进行常规冠状动脉内手动血 栓抽吸。 在直接PCI时,对经过选择的患者(如血栓负 荷较重、支架内血栓),可用手动或机械血栓 抽吸,或将其作为应急使用(Ⅱb,C)。 血栓抽吸时应注意技术方法的规范化,以发 挥其对血栓性病变的治疗作用。
肺疾病和周围血管病)的风险 评估法,在预测左主干和复杂三支病变血运重建的
远期死亡率方面,优于单纯的 SYNTAX 评分。
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对于无保护左主干 病变患者,SYNTAXⅡ评分预测 PCI 术后 远期病死 率的价值,优于 SYNTAX 评分。 另一项中国的多中心研究显示,对无保护 左主干病变患 者,用整合了临床和冠状动 脉解剖学因素的 NERSⅡ评分预测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 率,优于 SYNTAX 评分,NERSⅡ评分>19 分是 MACE 独立预测因素。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
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症状及存在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且预判选择 PCI 或 CABG 治疗其潜在获益大于风险的 SCAD 患者,可根据病变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选择 CABG 还是 PCI 仍有 争 议。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 PCI 术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PCI 在 SCAD 中的适应证逐渐拓宽。建议对上述患者,根据 SYNTAX 和 SYNTAX Ⅱ评分评 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 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建 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 FFR≤0.8 的病变进行干预。
23
PCI术中操作:支架选择
对以下情况推荐置入新一代DES:NSTE-ACS患者, STEMI直接PCI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 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 对以下冠状动脉病变推荐置入新一代DES:开口处病变 、静脉桥血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对左主干合并分 叉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优先考虑应用新一代DES,以降 低再狭窄率。
30
Leabharlann Baidu、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三、冠状动脉穿孔 若介入手段不能封堵破口,应行急诊外科手术。若出现心 脏压塞则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同时立即行心包穿刺或 心包切开引流术。指引导丝造成的冠状动脉穿孔易发生延 迟心包填塞,需密切观测,若穿孔较大,必要时应用自体 脂肪颗粒或弹簧圈封堵。无论哪种穿孔类型,都应在术后 随访超声心动图,以防延迟的心包填塞发生。
22
PCI术中操作:支架选择
新一代DES采用了不同的支架框架材料(包括钴 铬合金、铂铬合金等)、新的抗增生药物[包括 依维莫司(evemlimus)和佐他莫司(zotamlimus)] 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作涂层,其生物相容性更 好,支架梁更薄,因而DES处管壁较早内皮化, 降低了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再狭窄率及晚期和 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