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指的是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和化学物质的浓度、压力等参数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人体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适宜状态。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稳态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机制来实现。比如,人体的体温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状态。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启动多种机制,如皮肤微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帮助释放热量;同时,脑部也会发生改变,让身体感觉到热,并调节心跳和呼吸来适应高温。当体温过低时,身体则启动不同的机制,包括肌肉收缩和颤抖,以及血管收缩,这些都有助于产生热量,帮助身体回到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除了体温的控制外,人体内其他生理指标的稳态同样非常关键。血糖、血压、血钙、酸碱平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
的水平,以保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人体内的机制可以通过多种
方式来控制这些生理指标,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如果身体内环境无法保持稳
定状态,就可能导致各种生理问题。例如,高血压、低血糖、代谢性
酸中毒等都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
打破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导致身体感染、进一步的代谢混乱等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锻炼、生活环境等,以
维持自身的内环境稳态,保持健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疾病都
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恢复身体的内环境稳态,并
内环境的基本概念
内环境的基本概念
内环境是生物学和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这个概念主要涉及人体内环境的复杂系统,以及这个系统如何与人体细胞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这是指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这些液体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受到机体的严格调控。血浆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占据了人体总液量的25%左右。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它占据了人体总液量的20%左右。淋巴是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液体,它主要负责将组织液中的多余液体回收到血液中。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起到了物质交换的媒介作用。细胞需要从内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到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的介导,细胞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当内环境出现波动时,这个网络会迅速调节并恢复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一旦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内环境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知识点四 内环境的功能
外 界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食物
O2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消化系统 循 环 系 统
血浆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组织液
血清是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渗出的淡黄色的 液体,相比血浆,少了纤维蛋白原和一些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的一中蛋 白质,在机体出血后与凝血因子共同完成止 血的过程.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成分
内 环 境 组 成 成 分 和 来 源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葡 消化道 萄糖、甘油、脂肪酸、维 吸收 生素等 气体: 氧气等 肺部气体交换
特殊细胞的内环境: ①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 ②毛细淋巴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 ③组织细胞(指除血细胞、淋巴细胞和上 述两种细胞之外的其它细胞,如肝脏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皮肤 表皮细胞等)——组织液。
易错辨析
3.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分 血浆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下列物质中,可以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 C胃蛋白酶、Ca+、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1.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 • • • • 1.适宜的温度 2.适宜的压力 3.氧气 4.充足的水分 5.一定量的食物
二、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 外环境:人体生存所处的自然界。 • 内环境: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又叫细胞外液。
• 细胞外液
血浆(血细胞的内环境,也是沟通各部 分组织液以及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补充内环境 所消耗的各 种营养物质 和水分。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 六大营养物质 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不直接吸收:糖、蛋白质、脂肪(大 分子物质 )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淀 粉 脂 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1、内壁有皱襞和 绒毛(扩大吸收 面积) 2、绒毛壁薄(便 于养料通过) 3、小肠长(增加 吸收时间)
6.心率: 60~100 次/分钟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细胞
组织液
哪些系统参与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讨论:1.血液从哪里获得养分和氧气?
血液在消化道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处,通过与消化道周围的组织液 交换,从消化道管腔内吸收营养成分;在肺泡毛细血管处与肺泡中的 空气发生交换作用获得氧气。
组织液(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2023年上海市中考生物复习考点解读与真题讲解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含讲解
考点0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外环境:人类所处的自然界
主要因子:温度、压力、含氧量、淡水、食物等
二、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1.概念: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细胞外液)
2.组成:血浆
组织液
三、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
1.血液循环系统
(1)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①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红细胞:运输氧气
白细胞:免疫防御
(白细胞有多种:中性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止血凝血
②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2)作用
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与其他各个系统产生联系,发挥着调节作用)
2.呼吸系统
(1)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原理:血液流到肺泡毛细血管时,由于浓度的差异,氧气就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肺泡中,再从肺泡排出体外。
(3)作用: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注: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消化系统
(1)组成:
消化道(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肠腺
(2)作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可以补充细胞外液中因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3-1-1内环境
拓展4:组织水肿 拓展4 组织水肿——组织间隙中积累的组织液过多. ——组织间隙中积累的组织液过多 组织水肿——组织间隙中积累的组织液过多. 原因: 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水 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 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 实例: 实例: 营养不良,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肾小球肾炎 过敏反应,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淋巴循环受阻
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以血浆为例) 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以血浆为例) 影响因素 无机盐 (Na+,Cl-) 蛋白质 葡萄糖 含量( 含量(% ) 0.74 6.9 0.08 作用 主要 次要 次要 原因 含量多, 含量多,相对分子 量小, 量小,颗粒数多 含量多, 含量多,相对分子 量大,颗粒数少 量大, 含量少, 含量少,颗粒数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 溶液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 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正比. 正比 溶质微粒数量 越多 越少 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 越小 渗透压高低 越高 越低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感到口渴?
拓展1,什么是生理盐水 拓展 ,什么是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 拓展2,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拓展 ,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此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 此溶液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 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 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吸水或 ,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 失水.
内环境 名词解释
内环境名词解释
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内环境还是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地方。因此,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知识点总结
内环境稳态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部有许多不同的器官和系统,这些器官和系统不仅相互
协作,同时也维护着一种称为内环境稳态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
的是人体内部的各种生化和物理参数被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这种状态的维持依靠着生理调节,因此,内环境稳态的知识对于
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至关重要。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稳态是由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 ·贝尔纳在19世纪末提出的。内环境稳态指的是人体内部的各种生化和物理参数被维持在
相对恒定的状态下,如体温、血压、血糖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内外环境经常发生着变化,但是人体需
要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使得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和
生理过程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人体中各个器官和
系统的协同作用。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个方面。
1.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信号来调节内环境稳态。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神经元通过突触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者靶细胞,如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
神经系统负责的内环境稳态调节主要包括:
(1)体温的调节:当体温过高或过低时,神经系统会向体表肌肉和皮肤汗腺等器官传递信息来调节体温。
(2)血压的调节: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收缩或扩张血管来调节血压。
2.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内环境稳态。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一类化学信使,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信息传递到身
体其他部分。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胰岛、甲状腺
和肾上腺等。
3讲内环境和稳态
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知识梳理】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下图中①~④分别是、、和。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b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a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用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1)血浆的成分
①含量约90%的是,约7%~10%的是,约1%的是。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思维辨析】
1.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的正误。
(1)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3)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5)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6)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2.填充有关内环境物质转换关系的图示。
已知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的多种细胞,据图填充下列有关内容。
(1)a、b、c分别表示、和。
(2)b中细胞2是否都消耗O2,尝试举例说明。
(3)下列物质可以存在于上述图示内环境中的有。
①CO2②K+③氨基酸④胰高血糖素⑤神经递质
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人类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些过程是
如何有效地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
过程。
首先要澄清的是,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涉及全身各类器
官和系统之间的精密相互作用。器官和系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发生变化,并不断相互交流,通过非常复杂的机制,实现对机体各部
分的调节。
其次,人体实现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需要各种特定的介质,例如血液、淋巴液、胆汁等,而这些介质的量与质都会受到外部环境
的影响。这些介质存在于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中,它们是人体内各种物质、信号物质、气体和液体的载体,可以促进机体内不同部位之间的
物质交换,实现生理功能。
此外,机体内环境及其发生的生理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气压等环境因子的平衡维持。否则,这些过程以及机体的基本代谢过
程将受到影响,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总之,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的
外界因素非常丰富,需要器官、细胞、组织、介质、神经内分泌系统
及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稳定性。人类需要时刻注意这一复杂
的系统,保持适宜的环境,让它正常运作,让身体健康。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教案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一、引言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人体都在不断地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确保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内部环境稳定的状态被称为内稳态,它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那么,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二、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定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在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中,细胞可以正常生长、分化和代谢,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而保证整个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内环境发生严重的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三、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1.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速度快、反应较短暂的方式来调节内环境,而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调节内环境。 #### 2. 水和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平衡对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人体通过尿液排泄、皮肤排汗、肺部呼吸和肠道排泄等途径来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3. 温度调节人体通过出汗和散热来调节体温,保持内部温度的稳定。 #### 4.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中氢离子和碱性物质的
平衡。人体通过呼吸、尿液排泄和酸碱平衡系统来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
内环境的稳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又是如
此复杂而又精密。在生物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概念,
不仅要借助解剖和生理实验,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病例和探讨生活
中的问题等方式来加深印象。只有深入理解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和调节机制,才能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体的内环境
血浆
淋巴
淋巴
8、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A 消化道内 B 血液; C 细胞内; D 肾脏内
9、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一种:
A 直接交换; B 间接交换;
C 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 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10、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分发生 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 骨软化病 C 白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D 肌无力
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①回收蛋 白质。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每天约 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 保持在较低水平。②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 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③调节血浆 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 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④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 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 作用。
第2章
人体内环境 与自稳态
• 例1(2002· 广东河南)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 人体“内环境”的是( ) C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一、内环境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
一、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构成 静脉
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人体的心脏
化动 物 心 脏 的 进
鱼类的心脏 鸟类和人 类的心脏 (两心房 两心室)
(一心房 一心室)
两栖动物的心脏 (两心房 一心室)
爬行动物的心脏
(两心房 一心室 心室间有不完全的隔膜)
人类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外型
毛细血管 金鱼毛细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管壁
结构特点
弹性 大 管腔 小 血流速度 快
动脉
从心脏送往全 身 从全身送回心 脏
厚
静脉
较薄
小 大(四 肢静脉 内常有 静脉瓣)
慢
毛细 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 极薄(仅 到最小的静脉 由一层上 皮细胞构 成)
极小 (只允 许红细 胞单行 通过)
极慢
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 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6、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番号代表的结构名 称。 2467 (2)在心脏的1.2.3.4四个 腔中,充满动脉血的心腔 有 ,血管有 ; 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 血管有 。
二、呼吸系统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左心房
血浆和组织液的关系
组织液:细胞外液中,组织细胞外的液体。 组织液是血液滤出毛细血管壁的血浆成分, 组织液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与 血浆基本相同。组织液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 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课件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解析】选C。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 环,A正确;淋巴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B正确;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 蛋白质含量低,C错误;淋巴是内环境的一部分,属于细胞外液,D正确。
【补偿训练】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
提示:不能。
三、内环境为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 1.内环境的三个理化特性:_体__温__、__酸__碱__度__和__渗__透__压__。
2.判一判: 基于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 √ )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决定,与蛋白质无关。( × ) 提示: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决定,与蛋白质等物质也有关系。 (3)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 ) 提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调节血浆pH,使其维持相对稳定,剧烈运动时肌细 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显著降低。
【思考探究】 (1)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科学思维) 提示: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血浆→组织液→细胞内。 (2)CO2从组织细胞内进入组织液中,结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析其原因。(科学 思维) 提示: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组织细胞中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因此CO2 从组织细胞内进入组织液中。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稳态与调节)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主要由
血浆
、
组织液
和
淋巴
组成。
2.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
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联系:
2.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
3.内环境的成分
(1)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蛋白质(7%~9%)、无机盐(约1%)血液运输的其他营
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
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细胞
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
养物质(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2)淋巴与组织液的化学成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
少。
特别提醒: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归纳
①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胞内蛋白和载体蛋白等膜蛋白;②属于外界环境的液体成分,如消化液中的特有成分等;③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单元一 人体结构层次及内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结构层次和内环境
一、能力目标
(一)人体的结构层次
1.能力要求
(1)能使用显微镜观察构成人体器官的几种组织;
(2)能正确指出人体主要器官所在部位,学会对器官进行分类并归纳得出系统的概念;
(3)通过分析实例,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及其意义。
2.知识点
(2)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人体的结构可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
机体。
(二)人体的内环境
1.能力要求
(1)能正确测定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PH值等一些生理数据,将测量所得正常状态下的数据进行比较;
1.会解读血液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等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2.知识点
(1)内环境的概念(人体细胞内细胞外液构成的环境成为内环境,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
体组成。)大气的温度、压力、含氧量以及淡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因素。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的物质平衡中起
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维持内环境中的稳定中起调节作用。
地球大气层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333%。
注意:生殖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人体的外环境。
想一想:醋的PH值小于3,我们喝醋为什么不会影响心跳频率?
人体内环境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三)人的免疫
人的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生来就有的,后者是人后天形成的。人的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主要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它分为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疫苗是用来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物质,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微生物制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体的内环境
1.体液: 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约占2/3 ) 体液
细胞外液(约占1/3 )
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淋巴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概念: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 环境叫内环境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心肌细胞 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
血细胞
血浆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1 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 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 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
体液之间的数量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概念: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2)关系
血浆成分从毛细血管
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
组
血浆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的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 (1)血浆pH: 7.35-7.45 (2)渗透压: 770 kPa (3)血糖: 0.8~1.2g/L(80~120mg/dL) (4)体温: (36.5~37.5℃左右)
可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而不是某一恒定值。
静脉端毛细血管壁
组织液中大部分从毛细 血管的静脉端回流入血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毛 CO2和代谢废物
单细
向淋
渗 透
巴 管 壁
小部分组织液流入 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织 细 胞
淋巴
直接回流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血浆:血液除去血细胞后其余的部分
成分: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9% 无机盐约占1%; 被运输的物质: 有机营养物、代谢 废物、气体、激素
2)不同点: 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 ③所含的化学成分含量不同: 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很少。
3.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调节成分: 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分泌蛋 白(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
A 毛细淋巴管壁
A
DC
B
B 毛细血管壁 C 红细胞
D 组织细胞
① 组织液 ②血 浆 ③淋 巴
细胞 外液
结论: 细胞外液
→内环境
③
②
①
简单多细胞生物-水螅
复杂多细胞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 细内胞环外境液
外界 环境
所有生物都有内环境吗? 多细胞生物
③代谢废物: 二氧化成、尿素、水等
(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解 旋酶等。
③消化酶: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 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4、分析下列细胞的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问题探讨
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外界的水环境
单细胞 废物 水环境
养料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
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外界环境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即直接从水中获得养料和氧气,将CO2等代谢废 物直接排到水中
【注意事项】
1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 主要包括组织液、 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 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2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生殖道、尿道等属于人体 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唾液、 胃液、胰液、肠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体液,不属于 内环境的组成。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 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的异同点
1)相同点: 基本化学组成相同,实质都是盐溶液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②循环系统: 完成物质的运输(营养、O2、代谢终产物、 激素、抗体等)。
③呼吸系统: 吸入O2进入内环境,排出CO2的唯一 途径,也排出少量水。
④泌尿系统: 排出水、盐、尿素的主要途径。 ⑤皮肤(器官): 排出少量水、盐、尿素 。
五、内环境稳态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
应无 DNA、RNA 、多糖 血浆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海水
生命起源于海洋
观察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
血 浆
白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小板
血 细
红细胞
胞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
蛋白质、脂质、糖类、各种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
血 谢产物等。
液
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 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H2O+CO2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温度
正常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6.5-37.5OC左右。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特点: 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变动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3 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
二) 酸碱度
1 正常人的血浆pH近中性,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维 持在7.35-7.45之间;
2 血浆中含有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 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 种强碱盐组成的。 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