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媒介内容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一个文化术语,并且是在中性意义上使 用的,主要是指一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都市文 化产业与各种日常消费文化形态。
(2)mass culture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认为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对社会群体具 有强大控制力的“文化工业”,“整个世界都要通 过文化工业的过滤。”大众文化工业正在把社会的 个人塑造成无个性的群体的一分子。
(三)媒介内容娱乐化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 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 简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大 伙儿高兴。
“可耻的不是娱乐,而是不让人 们娱乐”
王朔“玩”小说、周星弛“搞” 笑、胡戈恶“搞”、电影追求 “幻灯片”化。
专门的娱乐频道:电影、电视剧、 音乐、时尚频道
约翰·斯托雷(John Storey )
(1)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 (2)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
后所剩余的文化。
(3)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 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
(4)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cultur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追求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宗旨。 娱乐已经几乎渗透进了了我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
5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转 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 娱乐、炫耀和快乐……享 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 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 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 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 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的 东西。而且一定是不费吹 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
(5)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 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
传播社会学
传播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3、时尚: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
简单地说,顾名思义,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
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
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4、舆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5、社会整合: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亦称社会一体化。
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
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
6、移情精神:移情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
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
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二、简答题1、回答传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与传播的发展相伴随的。
传播的发展既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又增加了社会风险与挑战。
但传播为社会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却并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最终走向。
(2)随着社会变迁,传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传媒表现为人类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协作方式、话语方式,人们平等地传递信息;人类文字的出现,传媒演变成为文化人的独特活动,与此同时,文字传媒已成为统治者发号施令影响受众的一种工具;在当代,传媒已从过去对"权力"、"政治"的依附,转化为社会公众生活的独立部分,并独立地广泛地介入社会政治生活,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可以改变政治结构、公民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心理.当代传媒的多重性、多元性构成了传媒的现代性本质.传媒的社会功能也日益凸现,特别是网络时代,可以说由政府、法制和秩序构成的现实社会与匿名、无序和跨国界网上虚拟社会的结合构成了我们今天新的社会形态.但传播者和受众对传媒的价值选择却是传媒的社会地位的决定力量.这将是对传媒进行社会控制的焦点。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大众传媒是指那些可以广泛传播信息的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
通过这些媒体,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新闻、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内容。
然而,大众传媒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
首先,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我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并形成了自己的喜好。
文化产品是人类创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承载着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重要任务。
例如,电视剧、电影、音乐等都是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公众推广的文化产品。
当我们沉浸在电视剧的情节中,跟随着角色的成长,我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欣赏音乐和艺术作品时,我们也会被其中的情感和美感所打动。
大众传媒的推广和宣传,无疑在塑造着我们的审美观和文化品味。
此外,大众传媒也对于社会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新闻报道和综艺节目等,大众传媒可以引导和塑造公众的舆论,影响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
以新闻报道为例,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往往能左右公众的眼光和态度。
当大众传媒选择报道某一事件或议题时,它的声音和观点会进一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上,还延伸到其他节目和娱乐领域。
例如,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嘉宾们的言谈举止、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影响到年轻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思考方式。
因此,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公众的文化认知和社会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并非完全正面。
在商业化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大众传媒往往追求高收视率、高点击量和高点击率,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低俗娱乐、煽情揭秘和恶搞等手段,从而扭曲了文化传播的本质和价值。
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可能成为一种庸俗化的娱乐工具,导致文化传播的质量下降和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作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其间的联系和互相
影响越来越密不可分。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新文化形态的出现,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向大众传达信息和文化的过程。
大众文
化是指由广泛群众所接受的、形式和内容通俗易懂的文化形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
剧等。
首先,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
众传播媒介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显著增加。
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推动着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
创新和发展,使得这些文化形态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和接受,从而塑造了当今社会的文化
风貌。
其次,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消费和追求起着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能够创
造和传播大众文化,更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和文化需求。
各种广告和软文的出现,为大
众消费和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成为引领社会文化风向的重要手段。
最后,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不断增强。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媒体日益融合,大众文化也逐渐趋于全球化和普及化。
这种趋势让传
统的地域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必须要适应更广泛、更普遍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联系和互动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文化的主要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打破了传
统地域和文化的壁垒,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可以说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桥梁,而大众文化则是人们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集合。
本文从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定义、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向大众传递信息、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多样化,大众传播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都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工具。
大众传播的目的是使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响,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
大众文化是指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
它是一种被大众瞩目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大众文化是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兴起的,它通过媒体的传播使得文化产品得到普及,成为人们共同的娱乐和消遣方式。
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受众广泛,传播方式简单,内容易懂和适应大众需求。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对象。
大众传播通过媒体将大众文化产品传递给受众,引发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追捧和消费。
大众文化也影响着大众传播,文化产品的内容和观念会影响媒体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从而影响到受众的接受和反应。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的手段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现在的电视、互联网,大众传播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大众文化的发展也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产品,新兴的文化形态如电影、音乐、游戏等已经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交流,使得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眼界和见识。
它们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使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大众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大众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大众文化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文化,通常由媒体、互联网和其他传播渠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它通常是针对一个广泛而多样化的受众群体,而不是特定的文化、教育或地理背景。
大众文化媒介包括电影、电视、音乐、视频、游戏、体育、文学、时尚和娱乐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大众文化传播的价值和意义非常丰富多彩。
首先,大众文化传播能够促进文化交流。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桥梁,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和互相理解。
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连接点。
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创造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
其次,大众文化传播还能够提供娱乐和休闲。
大众文化作品,如电影、音乐和电视剧等,为人们提供了娱乐的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和消休。
无论是坐在家里看一部电影,或者去电影院与朋友分享一个特别的场景,这些活动都成为了无数个家庭和社区中的日常娱乐活动。
同样,大众文化也能够成为一个教育的渠道。
大众文化作品可以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为人们带来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思考方式。
例如,一本小说或电影可能激发观众对社会和文化的问题的深入了解,带来了更广泛的社会启示。
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是一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现代的文化。
最终,大众文化传播为全世界的艺术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会。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成为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音乐行业到今天的移动游戏市场,大众文化一直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文化产业,包括各种规模和经济部门都得到了万众瞩目的机会。
总之,大众文化传播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它促进文化交流、提供娱乐和休闲,创造教育机会,同时也为全球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但如何平衡这些价值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是一个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
媒体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塑造与引导
媒体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塑造与引导媒体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众文化的塑造与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单向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大众文化也会对媒体传播产生反馈影响。
在大众媒体的浸染下,人们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媒体传播通过提供信息和资讯来塑造大众文化。
新闻、电视节目、电影、音乐、书籍以及社交媒体等媒体平台都在不断地向社会传递信息和新闻。
这些信息和资讯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内容,如科技、时尚、艺术、体育等。
人们通过媒体获取这些信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大众文化。
媒体的报道方式、立场以及关注的焦点也会对受众的观点产生影响,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引导。
其次,媒体传播通过展现和宣传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引导大众文化。
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广告等媒体形式都在以很大的力度推广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时尚界的流行趋势通常通过杂志和时尚网站传达给大众,从而影响人们的穿着方式和审美观念。
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也会影响观众的价值观,例如,一些电视剧中塑造了强大独立的女性形象,从而对大众女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媒体传播还通过娱乐和娱乐方式来影响大众文化。
电影、音乐和综艺节目等娱乐形式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给人们带来情感共鸣、刺激、喜悦和快乐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人们会以这些娱乐形式为基础,构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情感和态度。
例如,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和剧情发展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影响他们对人际关系、家庭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看法。
然而,媒体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塑造与引导并不是单向的。
大众文化本身也对媒体传播产生着反馈影响。
大众文化中的社会趋势和想法会引发媒体对相关话题的关注,进而通过报道和宣传将这些社会趋势传达给更广泛的受众。
同时,受众对媒体传播内容的接受和反馈也会对媒体塑造和引导大众文化产生影响。
例如,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参与和反馈媒体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推动和塑造大众文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1、悲观主义态度(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
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2、乐观主义态度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
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大众传播概述 •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 大众传播的媒介与技术 •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效果 • 大众传播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 案例分析: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结合与应用
01
大众传播概述
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的过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电影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大众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影像和故事情 节吸引观众,并传达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电影的制 作和宣传通常依赖于大众媒体,如电影院、电视和互 联网等,进一步推动了大众传播的发展。同时,电影 也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02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 关系
大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众文化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接受度和普及 性。
特点
大众文化具有普及性、商业性、娱乐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它以现代科技和商业手段为基础,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 行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大众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与价值
跨越国界的交流
大众传播促进全球各地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减少文化隔阂 。
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渗透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众传播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竞争的重要 工具。
文化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使得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同时也可能引发 文化冲突。
大众传播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议程设置论(Agenda-Setting T…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大众文化将更加多元化, 各种文化元素将相互交融。
创新化
大众文化将更加注重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文化需求。
体验化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大众文化将更加注重提供独特的文化体 验,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展望
相互促进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相互促进,大众传播为大众文化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 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大众文化则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泛 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
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技
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社交化
02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渠道,未来将更加注重社交
化传播,以实现更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
视频化
03
视频内容在大众传播中越来越受欢迎,未来将有更多的传播形
式以视频为主。
大众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大化。
流行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它以流 行趋势为导向,追求时尚和潮流。
普及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普及文化,它以大 众为传播对象,追求广泛的传播和 接受。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电影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 通过影像、声音和故事情节等手段,向观 众传递文化信息。
时尚
时尚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 通过服装、饰品等手段,向人们传递审美 观念和价值观念。
共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将继续共同 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电视
电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 介,具有表现力强、直观易懂 等特点。
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体与大众文化
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体与大众文化在社会学视角下,媒体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表达的重要渠道,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和互动,相互影响和塑造。
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也因为这些变化,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
首先,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信息传播实现的。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输者和传播者,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和较高的影响力。
它能够将社会事件、科学技术进展、文化艺术等多种信息传递给大众,从而影响和塑造大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例如,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在线社交平台等媒体形式,能够迅速传播新的概念、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文化形态。
这些信息通过媒体的传播,不仅扩大了大众的知识面,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人们从中汲取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进而对自己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其次,媒体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为大众文化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的范围和途径也日益扩大和多元化。
这使得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和获取信息。
比如,通过电子书、音乐应用、在线视频平台等,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无需受到传统媒体的制约。
这种自主选择和获取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满足,也为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然而,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媒体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产业,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通过制造话题、夸大事实等手段来吸引观众和读者。
这种商业化导向的媒体运作,可能会忽略或歪曲一些事实和真相,甚至引发社会的不安和争议。
其次,媒体的传播内容往往侧重于流行和娱乐,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这使得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被商业化和消费主义所左右,导致了一些脆弱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同时,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影响还有可能引发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是指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和媒介向大众传递信息、知识和文化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的手段包括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它们连接了全球各地的人们,使信息和文化得以快速传播和交流。
而大众文化则是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大众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传递信息和文化,塑造了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化。
而大众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塑造了传播媒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
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普及化使得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大众对于不同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接触和交流得以加强。
这种情况既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碰撞。
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变迁更加迅速和深刻,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关系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大众传播为大众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无限的可能,它为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大众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约束着传播媒介的行为和表现。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既是密切的,又是复杂的。
大众传播不仅是传播大众文化的工具,也是塑造大众文化的力量;大众文化不仅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和表现。
在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下,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继续着各自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塑造着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形态。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面貌和形态。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是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存在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媒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它们不仅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体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而又相互促进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手段也日益多样和丰富,如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
这些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能够影响到大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大众传媒通过媒体内容的传播,能够将一种文化、价值观快速传播至社会各个角落,对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电影、音乐、电视剧等大众文化产品在传媒的宣传下,往往能够迅速风靡全国甚至全球,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媒体也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是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和流行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种混合了各种传统文化的、种族的、地域的和社会文化的文化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把握大众文化的变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
大众传媒在推出新的媒体内容时常常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也为大众传媒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众传播媒体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大众媒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
大众传播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文化,更是推动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内容,大众传媒能够引导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众文化也会对传媒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传媒持续发展。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互为依存、相互渗透。
大众传播媒体通过传递文化信息和观念,不断影响着大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而大众文化的变化也在不断推动着传媒内容的创新与更新。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两者相互促进,构建起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格局。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大众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被广泛接受、共享和传播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等。
而大众传媒是指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娱乐内容的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大众传媒是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产品和信息,从而了解和参与到大众文化中。
其次,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形塑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主导者,决定了哪些文化内容可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了解和传播。
媒体的选择和报道方式,会对大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是源于大众群体的需要和需求,而大众传媒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存在的。
媒体会根据大众的兴趣和偏好来选择和呈现内容,以吸引观众和读者,这种互动和反馈促进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的相互发展。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生态系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信息可以被快速、广泛地传播到大众中,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
大众传播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扩大人们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视野,同时也能够推动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形式。
由于现代传媒的存在,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以符合大众需求、易于传播和消费的方式展现出来,包括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等。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断相互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彼此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流行与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它手段很难达到的传播效果,大众传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地将信息和文化表达的范围扩散到全社会中。
一方面,大众文化对于大众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流行与普及可以使它成为媒介承载信息的主流。
例如,当一部电影或一首歌曲在大众中流行之后,大众传播媒介将会更加关注并广泛报道。
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满足大众需求,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大众传播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大众传播快速地扩大了信息的范围,并且经常以快速速度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等。
其次,在大众媒介广泛传播的时候,也可能存在着文化同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以一种相对模式,消解了原有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实现大众传播的质量化、合理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大众传播媒介为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支撑,而大众文化的普及也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大众文化的衍变给本已多元的文化带来文化同化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促进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共同发展,以达到更好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目标。
传媒与大众文化
传媒与大众文化传媒与大众文化近年来,传媒与大众文化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媒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媒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而大众文化则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变化着。
从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出发,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媒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广泛的传播平台,而大众文化则是传媒的重要内容来源之一,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传媒的崛起和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时代的产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互相影响和促进上。
传媒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例如电影、电视剧、音乐、动画、游戏、小说等等,这些领域在传媒影响的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同样,大众文化的兴起,则推动了传媒的创新和升级。
例如原本只提供文字资讯的报纸,现在引入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扩大了传递信息的范围。
大众文化对传媒的影响,也表现在传媒内容的多样化和流派的多元化。
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不断互动和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
当然,传媒与大众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媒垄断和信息碎片化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些大型传媒机构掌握了媒体资源,范围广、影响大,有的新闻内容可能缺乏公正、客观和真实性。
此外,信息碎片化也是一大难题,信息冗杂、快速更新、质量良莠不齐,加剧人们的信息焦虑和选择难度等问题。
而在大众文化方面,则出现了一些“低俗化”倾向,不健康的娱乐和不良的行为被媒体放大传播,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因此,需要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传媒和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加强传媒监管,打造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媒体,防止媒体资源被少数机构垄断。
其次,需要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推出高质量的信息内容,为大众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需要引导和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觉,压抑低俗文化的泛滥。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1、综合调查:综合调查指的是新闻研究或受众研究机构对某一地区的受众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情况或对某一媒体的受众接受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3、万能效果论:万能效果论主要指的是魔弹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
这一理论假定,媒介自身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反抗力。
4、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人类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
5、全球化:全球化指的是世界上不同部分渐增的联结,这样的过程产生复杂的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形式。
6、长期效果论:长期效果论,是与短期效果论相对的理论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与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众传播的影响,于是很多研究者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群体效果问题上,而且多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而这类效果往往是长期的、延缓的、非控制的。
7、受众调查:受众调查是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内容主要是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各阶层受众对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反应。
它是一种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及数理统计方法收集、整理、统计、报告受众意见,测定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
8、个体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汇总传播形式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9、美联社: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是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
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为共同采访外地新闻而联合组建的合作性新闻通讯机构,以后又有更多的报纸相继加入该社而发展成现今美国最大的通讯社。
大众文化与媒介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众文化与媒介姓名:韩玉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张冠华20040501中文摘要大众文化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中存在诸多的纷争。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市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习惯上运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问题。
在对大众文化界定和判断时倾向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混为一谈。
纵观历史,通俗文化在和平时期商业社会兴起时都会占主导地位,有关通俗文化的争汉也屡见不鲜。
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
笔者认为,真正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是大众媒介,本研究主要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大众文化。
全文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大众媒介的问世。
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声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进入大众媒介时代。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的问世使文化的传播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部分指出大众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的特有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表明大众媒介直接促成了大众文化的兴起。
人们面对媒介就是面对大众文化。
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而且进入大众文化内层结构,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大众媒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笔者通过媒介分析来解读大众文化。
首先,笔者对三种传统大众文化观进行理论再思考,指出各自的偏颇之处,得出大众文化是一种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的结论。
其次,对众说纷纭的“大众”做出自己的界定。
大众文化的“大众”是参与大众媒介文化接受和传播的共同体。
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中,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敏锐的指出媒介对“大众”的异化并对大众文化报以悲观的评述;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则强调“大众”在接受大众媒介时,不是完全被动的。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是当代社会中的一种现象,而大众文化则是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大众传播通过各种媒介向广大群众传达信息,而大众文化则是这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包括诸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等娱乐形式,以及大众化的商品、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在当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习惯,同时也影响了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市场等多个方面。
大众传播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报纸等。
这些媒介向广大群众传达各种信息和观点,是社会中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
通过大众传播,人们可以及时获取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市场变化和热门商品,还可以享受各种文化娱乐和艺术表现。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众传播本身就是在向广大群众传达各种信息和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大众传播也在推动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和传播就是大众传播的结果之一。
可以说,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不仅互相促进,还在彼此之间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大众传播成为信息时代中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大众文化则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有辐射力的文化形式。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也将不断呈现新的面貌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1、悲观主义态度(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
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2、乐观主义态度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
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第二节、西方视域中的大众文化一、文化的定义1、雷蒙德的文化定义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文献式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
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
金开诚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引导或制约作用的、由各种集体意识所形成的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观念性;文化的集体性;文化对行动的引导性。
3、文化的层面: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文化的表现形式;实物制作;规章制度;礼仪习俗;语言符号二、大众的定义在驳杂面影的背后,依然有一条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拒斥批判到接受研究大众文化的线索。
第三节大众文化的涵义及其特征一、大众文化的涵义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1、商品性2、产业性3、娱乐性4、技术性5、流行性第四节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的行程及其影响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港台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剧为先导,拉开了大众文化的序幕。
港台文化成为大陆引进与学习的对象。
二、随着经济体制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转换,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大众文化逐渐踏上了发展的车道。
此时期的大众文化告别了对港台大众文化的机械模仿,转向立足于本土语境的创造,西方的大众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国门。
三、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转型期,大众文化也相应滑向了快速发展、膨胀扩展的轨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与实施,传播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崛起,经商致富成为全民意识,文人纷纷下海,以市场手段进行文化创作。
令大众文化的发展势不可挡,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组成的文化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大众文化占据主导位置,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纷纷向大众文化靠拢。
为文化艺术带来了如下变化:1、文化艺术的雅俗界限日趋模糊。
2、文艺的审美观念由崇高向世俗的转变。
第二章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第一节、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一、消费社会的概念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
从原来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商品消费为中心的社会。
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使用与实用价值,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
二、消费社会的缘起(一)关于消费社会起源于何时,目前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1、麦肯德里克:消费社会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
2、萝莎琳达·威廉斯:消费社会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
3、钱德拉·慕克吉:消费社会形成于15、16世纪的英格兰。
(二)以上三家的说法确立消费社会产生的标志是根据曾经为少数阶层享有的消费特权,已经打破阶层壁垒,使其他阶层也能参与其中,从而整个社会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消费浪潮的情景。
但大多数学者以是否进入大众规模消费阶段作为消费社会的形成标志,认为消费社会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
赫尔曼·卡恩根据人均收入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2000年》前工业社会:50-100美元局部工业社会:200-600美元工业社会:600-1500美元大规模消费社会或先进工业社会:1500-4000美元后工业社会:4000-20000美元(三)消费社会与消费革命的关系第一次消费革命发生在18世纪,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消费热潮从英国发端,随之遍及世界,人口的增多,农业生产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更新,社会下层攀比消费的形势和英国人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消费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但还是有限消费模式,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第二次消费革命发生在20世纪,随着商品数量和种类的成倍增长,特别是福特主义的兴起使得大批量社会生产以及工人的高薪化成为可能,再加上西方国家把鼓励高消费当做爱国责任来推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大众消费阶段。
三、消费社会与前消费社会的区别。
1、在形成的动力上,前消费社会(生产社会)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勤俭节约,为扩大生产而强调消费只是生产的附庸。
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的生产相对于传统的节俭消费观来说,已经显得相对过剩,因而强调刺激消费,注重发挥消费的作用。
2、在社会的主要特征方面,在前消费社会中,消费行为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就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在消费社会中,时尚成为消费品的主要尺度。
时尚通过把消费品符号化,赋予消费品一种象征性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3、在对私人领域的实施控制方面,在前消费社会中,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和个人的爱好自由决定自己的的生活,而在消费社会中,经济的决定权已经退居其次,广告等新闻媒体操纵着日常生活的决定权。
通过讲述一个个关于美好生活的神话,使人在电视、广告等媒体面前成了不会思考也懒于思考的奴隶。
四、消费社会的特征1、消费成为人们进行区分的身份标识和获得拯救的手段;2、拥有和使用不断增多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志向和可以看到的最确切的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成功的道路;3、在消费社会中,极大丰盛的物质才有实际意义,而精神生活成为反日常生活的概念,消费者在一种被动麻醉的状态中被物化成社会存在中的符号,人的生存意义遭到贬抑,主体性遭到消解;4、在消费社会中,奢侈消费的观念和行为造成对生态的极大破坏,人造物质的丰富和自然权利的匮乏,使得一种丧失了简朴的精神生活状态成为当代物质过程中的精神贫乏常态;五、消费文化的概念。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消费主义文化是指在消费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消费思潮,它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所在。
第二节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一、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征。
也就是说,大众文化产品本身被人消费,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消费。
1、电视购物2、植入式广告二、大众文化消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
(1)大众传媒是时尚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和时尚制造往往是三位一体的。
(2)媒体的市场取向和追逐利润的内驱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时尚的面貌和进程,使时尚成为消费文化的重要表征。
三、从消费社会的语境来看,大众文化消费功能日益凸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意义的生产和流通。
四、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还体现在它与仪式之间的紧密关联。
第三节广告的消费意识形态幻象一、广告消费意识形态1、商品拜物教广告传播实质上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意识形态神话,在满足人们欲望的同时又生产着新的更大的欲望,消费成为控制人们生活的一种无法摆脱的力量。
广告传播创造的生活世界并不是真实的生活世界或其再现,而是仿像,即主体生活于虚幻的与现实不相关联的“超现实”之中。
2、广告的技巧:意义嫁接所谓意义嫁接,就是把一种与某个商品(符号学上说的能指)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的意义(所指)“嫁接”到该商品。
通过意义嫁接,消费这种产品与消费一种意义(常常是非商业化的、非功利的意义)就被牵强地、但常常又是不被知觉地联系起来。
它通过(1)欲望的乌托邦式解决;(2)模式化的意义阐释等途径来迎合消费者模式化的文化心理,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欲望,从而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
3、广告建构意识形态的策略(1)示范:消费偶像与消费神话的大众认同。
生产性偶像——陈景润、张海迪消费性偶像——电影明星与体育明星(2)刺激:大众消费欲望的激活与悬置危机情境→商品购买→危机解除二、广告消费与风险社会1、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说,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