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美
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
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和深
厚的历史底蕴而享誉世界。而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更是其独特之处。本文将深入探讨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从字音、韵部和律诗的角度进
行分析,以期加深对古诗词的音韵之美的理解。
一、古诗词的字音
古诗词是通过字音的合理运用,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美感。古人在写
作古诗词时,注重音韵的平仄配搭,力求表达出诗情画意。字音的平
仄是指字的声调的长短,平音为长,仄音为短。通过选用平声字或仄
声字,构成起伏有致的音乐效果。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给人一种感染力强的
美感。
二、古诗词的韵部
韵部是指古诗词在音韵上的一种组织形式。古代诗人常常以平仄和
押韵相配合,通过变化的韵部,使诗句更富韵律美感。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押韵,使整首诗语言
优美流畅,具有深入人心的韵律美。
三、古诗词的律诗
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字数和韵脚为基础,并严格遵守
平仄和韵律的规范。律诗的格律和韵律使得诗句更加规整有序,给人
以清新优美的感受。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律诗,它的韵律和平仄的运用使整首诗更具艺术感,让人难以忘怀。
总结起来,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是其独特之美。字音的平仄配搭、
韵部的选择和律诗的规律运用,使得古诗词在音乐性上更加出众。它
们通过声音的饱满与变化,让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细腻,使读者在
阅读时仿佛听到了诗歌的歌唱和韵律的流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对古诗词的音韵与韵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是美感是主观的,不同人对于音韵和韵律的感受有所差异。因此,
意境美,音律美,蕴含美,“三美”齐聚,成就一首好诗
意境美,音律美,蕴含美,“三美”齐聚,成就一首好诗
#怎样的诗词才算好诗词呢#
文/玄月初
古诗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泛称,广义上包括诗、词、散曲等,狭义的古诗指古体诗和近体诗。本文所说的古诗指的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唐代以来,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魂牵梦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痴迷于古诗创作。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算好诗呢?千古流传的名诗绝句都具备三个特征:
意象丰富,意境唯美
格律诗,字数多的七律无非56个字,而五绝仅仅只有20字。如此短的篇幅,如果是现代诗歌绝对无从下手,而古诗却能做到言简意赅,字少意丰。这也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其中的“意”字,就是指所描写的意象和内容。一首诗不能仅仅写一两个意象,而是要靠众多的意象,搭建出一幅立体的画面。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名诗绝句,莫不如此。如杜牧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写实的
意象,有寒山、石径、白云马车、枫林、红叶等诸多景物,并且还有由人家引申出的炊烟、鸡鸣犬吠,由枫林晚引申出的落日、夕霞,以及由红叶引申出的“二月花”等虚拟意象。虚实结合的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生动形象的山行秋色图。
杜甫的绝句《春》,亦是意象丰富、虚实结合的典范之作:“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不但容纳了暖日、春江、青山、碧草、繁花、灵燕、平沙、鸳鸯等众多意象景物,还有惠风和畅、风送花香、飞燕衔泥等引申意象,描绘出明净清丽的初春美景,真正称得上“言简意丰”。整首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是杜甫别具风韵的传世佳作。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以下是对诗歌的艺术特征的简述,并对其进行拓展。
1. 音韵美:诗歌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美闻名。通过押韵、节奏和音律的运用,诗歌能够营造出一种抒情、优美的感觉。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展示了诗歌音韵美的魅力。
2. 布局结构:诗歌通常遵循特定的布局结构,如古典诗歌的律诗、现代诗歌的自由诗等。这种布局结构使诗歌能够把握好节奏和韵律,增强整体的艺术效果。
3. 意象与比喻: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隐喻的运用,诗歌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颂歌经验之树》中的“人生是无边的河流,我们是这河流的水”以及“欢笑与泪水就是两种极端的表情”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复杂性。
4. 简练精炼:诗歌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有限的词汇和独特的结构,把最丰富的意蕴浓缩在短短的几行诗句中。这种简练的特点使诗歌表达更加直接、深刻。
5. 情感表达: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达。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经历,诗人
可以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共鸣。诗歌的情感表达常常是直接而深刻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音韵美、布局结构、意象与比喻、简练精炼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这些特征使诗歌成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通过独特的艺术特征传递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语言的自然之美
语言的自然之美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语言的自然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韵美: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节奏,能够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传达情感和意
义。一些语言的音韵非常优美,如汉语的平仄、押韵等,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意象美:语言能够通过词汇和语法构建出丰富多彩的意象,让人们通过文字的描述
和表达来感受自然之美。例如,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3.表达美: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能够展现出自然之美。例如,一些诗歌和散
文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将自然元素赋予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总之,语言的自然之美是通过音韵、意象和表达等多种方式来展现的。通过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诗词的韵律特点
诗词的韵律特点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韵律特点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是一种高度压缩和精炼的艺术形式,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诗词的韵律特点,探寻它为何能够触动人心,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首先,诗词的韵律特点体现在其独特的押韵方式上。押韵是指在诗句中,将音
节相同或相似的字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以达到音韵的和谐。这种押韵方式可以分为平仄押韵和平平押韵两种。平仄押韵是指在诗句中,将声调相同的字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整句诗的音调变化丰富多样。而平平押韵则是指在诗句中,将音节相同的字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整句诗的音韵和谐统一。这种押韵方式使得诗词具有了独特的音乐性,使读者在朗诵或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
其次,诗词的韵律特点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节奏感上。诗词以其独特的节奏感,
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流动的韵律。这种节奏感一方面体现在诗句的长短变化上,有的诗句长而悠长,有的诗句短而精炼,使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节奏感还体现在诗句的起伏变化上,有的诗句平稳流畅,有的诗句跌宕起伏,使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加生动有力。这种节奏感使得诗词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妙之处。
此外,诗词的韵律特点还体现在其独特的音韵美上。音韵美是指诗词中的音节、声调和音色的美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音韵美被视为诗词的灵魂,它通过合理的音节组合和声调安排,使诗词的音韵变得和谐优美。在诗词中,有的音节柔美婉转,有的音节雄浑豪放,有的音节清脆悦耳,使整首诗的音韵美更加丰富多样。这种音韵美使得诗词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声音之美,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够陶醉其中,感受到诗词的魅力所在。
翻译与美学
回目录
丰润美 1:以前 假如我对一本书真的有了兴趣, 以前, 译1:以前,假如我对一本书真的有了兴趣,我就会一页一 页往下赶,迫切地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现在, 页往下赶,迫切地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我决 定我对词汇应该变得像小气鬼一样,并且拉长每一句句子, 定我对词汇应该变得像小气鬼一样,并且拉长每一句句子, 就像一个穷人花费他的最后一美元一样。 就像一个穷人花费他的最后一美元一样。 译2:以前,假如我对一本书真的有了兴趣,就会一页一 以前,假如我对一本书真的有了兴趣, 页的往下赶,迫切地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现在, 页的往下赶,迫切地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现在,我 决定对词汇要像守财奴那样,不轻易放过,也要像穷人过 决定对词汇要像守财奴那样,不轻易放过, 日子,把每个句子,当作身边的最后一块钱,省吃俭用, 日子,把每个句子,当作身边的最后一块钱,省吃俭用, 慢慢花费” 慢慢花费”。
回目录
意境美
带给她一种奇怪的烦乱不宁, 译1:带给她一种奇怪的烦乱不宁,使她更加迫切地抓住 带给她一种奇怪的烦乱不宁 人生,从中挤出最后一滴幸福。疾病还使她羡慕健康, 人生,从中挤出最后一滴幸福。疾病还使她羡慕健康, 可是,也同样使她看见一片被风吹进房间的树叶而感伤。 可是,也同样使她看见一片被风吹进房间的树叶而感伤。 译2:这种病使她特别敏感不安,她越发急切于抓住人 这种病使她特别敏感不安, 生不放, 生不放,似乎是要把人生的甜蜜幸福挤到最后的一滴而 后已。这病使她多么羡慕人家的健康,也使她多愁善感, 后已。这病使她多么羡慕人家的健康,也使她多愁善感, 见一叶飘零,随风入室,便愁绪满怀, 见一叶飘零,随风入室,便愁绪满怀,无以自解 。
汉字的美学
汉字的美学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同时也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汉字的美学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态美:汉字的形态美体现在其结构和笔画上。汉字的形态结构独特,具有对称、均衡、协调等美学特点,如“人”字、“山”字等,其形态简洁、流畅、自然,给人以美的感受。汉字的笔画也是形态美的表现,每一笔的粗细、长短、曲直都能体现出汉字的美感,如“草”字、“水”字等,其笔画浓淡相宜、长短有度,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二、音韵美:汉字的音韵美表现在其发音和韵律上。汉字的发音有清音、浊音、轻声等多种变化,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音节和词语,使得汉字在语言上具有丰富的韵律美。如“燕子”、“蝴蝶”等,其音韵优美、和谐协调,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
三、意境美:汉字的意境美体现在其意义和象征上。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的工具,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如“福”字、“春”字等,其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力,使人在理解汉字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文化上的美感。
综上所述,汉字的美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美学,其形态美、音韵美、意境美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汉字的美的价值。通过欣赏汉字的美学,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发现语文之“美”
发现语文之“美”
语文作为人类语言交流的基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也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语文之美,既体现在它的形式美,也体现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美。
一、形式美
语言的形式美是指表达方式的美。语文的形式美涉及多个方面:
1.音韵美
语言中音韵的美是指字、词、句和篇章之间有着和谐的韵律感。这和音韵的组合、韵
味的搭配、长度相等的平仄配合相辅相成。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
字音悠扬、平仄对仗,给人以美妙的音感。
2.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用生动、具体、形象、新鲜、贴切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情感和景象,让人
在阅读时形象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形象,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联想和感受。如贾平凹的
《秦腔》中写到:“但看着史可法拿着那把宝剑,点亮了一个小区,大区的熄灭就像征服
了一座城池一样。”这种独特的比喻手法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印象深刻。
3.结构美
结构美是指在语言的句子和段落、篇章的组织上体现的美感。语言的组织结构应该是
完整、紧凑、有层次的,能够在结构中呈现出美感,句式长度的变化,段落和篇章中的紧
凑性、切换性都会影响到结构美。
二、内容美
语言的内容美是指文本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美。语文的内容美
从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与感情的美
语文之美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人类的思想和感情生活,能够展现出人类深刻的心灵
世界。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山流水,
几时见得,快人快语,如再把酒,水落石出,兄弟五年,挥手便散,应是天堂有信乎。”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浪漫豪迈的心灵世界,让人产生共鸣。
古词之美韵味悠长
古词之美韵味悠长
中国古代文学中,古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以其优美的曲调、
深邃的意境和精妙的表达方式而脍炙人口。这些经典之作,穿越时空,至今仍散发着令人陶醉的美感。本文将探讨古词的美妙之处和其悠长
的韵味。
古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古
词以诗意婉约、表达真挚感情为特点。其创作方式多样,既可以描述
山水田园之美,也可以抒发人生百态之情。古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
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首先,古词的美在于其独特的曲调。古代词曲中广泛运用了音律、
音调、抑扬顿挫等技巧,使得词曲有一种独特的旋律。如南宋辛弃疾
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千里由余雪,五天得居人。”这样的押韵和节奏感,使得词曲充满了动听的
美感。
其次,古词的美在于其表达的意境。古词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能够通过极简的文字创造出丰富的意象和意境。比如晚唐李商隐的
《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短短的词句,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古词通过寥寥数语,勾勒
出动人心弦的意境,让人沉迷其中。
古词的美韵悠长,并不仅仅表现在词曲本身,还表现在它的传承与
流传上。通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和传颂,古词的美妙在华夏大地上
延绵不绝。这些传世之作通过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文化背景,被不同
的读者所欣赏和赏识。如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清
代纳兰性德的《虞美人·听雨楼台听雨声》,都成为了中国古词中的经
典之作。
古词的美韵悠长也表现在它的影响与传承上。古词作为一种优秀的
文学形式,对后世诗词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无论是民国新诗运动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音韵美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音韵美
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韵美一直被人们所称道。本文将从音韵美的概念、古代诗歌中的音韵要素和音韵美的功能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古代诗歌中音韵美的魅力所在。
一、音韵美的概念
音韵美是指诗歌作品中的音韵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审美享受。
古代诗歌注重音乐性,追求声韵之美,通过字音的变化与和谐,使作
品具备更为优美动听的韵律。音韵美不仅包括平仄、押韵等明显的音
韵手法,还包括音节、音调、声母韵母等各个方面的美感。
二、古代诗歌中的音韵要素
1. 平仄:平仄是古代诗歌中的基本音韵要素,指的是字音的轻重与
音节的长短。古代诗歌分为平声、仄声两类。通过平仄的搭配,使得
诗歌更加韵律流畅,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
2. 押韵:押韵是指诗歌中在特定位置出现相同或近似的音韵的现象。古代诗歌常用平声押韵和仄声押韵,使得诗歌更加和谐、韵律感更强烈。押韵不仅仅是为了美感,更是诗歌中表现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3. 韵律:韵律是指古代诗歌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诗歌通常按照一
定的格律进行构词,通过不同的音节组合和平仄的变化,形成独特的
韵律感。韵律的变化使得诗歌有一种流动的美感,让读者在音乐的律
动中沉浸其中。
4. 音律:音律是指古代诗歌中字音的美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
等要素。不同的字音组合产生不同的音律,诗人通过巧妙地运用音律,给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美感。音律的变化使得诗歌更富有变化性和表现力。
三、音韵美的功能
1. 增强美感:音韵美是古代诗歌中最直接、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
美感形式之一。诗歌作品的押韵、平仄、韵律等音韵要素的运用,可
音韵美的意思
音韵美的意思
《音韵美》是指文学作品或语言使用中的音素和韵律的组合,用来重复、补充或突出文学作品的美感。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句话,甚至一段文字中的音素和韵律组合,而这些文字组合在前后叠加重复时,其整体艺术形式会让听众觉得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
形象说,音韵美就像吟诗一般,使用得当的音素和韵律节奏,可以把文字具体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令文字散发出光彩,呈现出独特的美感。此外,音韵美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文字的遣词造句,形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还能使文字更有节奏感,让文字更有灵气有力量。
- 1 -
诗词语言的三个美感
诗词语言的三个美感
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诗词语言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音韵美
音韵美是诗词语言的一大特点。诗词的音韵要求严格,要求押韵、平仄相对,这样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更加流畅、优美。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音韵非常优美,每句诗的末尾都是押韵的,读起来非常顺口。
2. 形象美
诗词语言的形象美是指通过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产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诗词常常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诗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大漠、沙、燕山、月等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意境美
诗词语言的意境美是指通过语言的表达,使读者产生一种深远、含蓄的意境感受。诗词常常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使语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山林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使读者产生一种深远、含蓄的意境感受。
总之,诗词语言的美感体现在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等方面。这些美感使得诗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音韵美的特点
音韵美的特点
x
音韵美的特点
音韵美是指经过人工设计及调制而产生的发声系统,它把声音的音调、音色、音强和音长综合起来,以达到艺术上的完美状态。音韵美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音色协调浑然一体:音韵美的音色应是和谐协调的,浑然一体,通过音调、音色、音强和音长的完美组合创造出连贯无比的音乐整体。
2、音调自然改变:在音韵美中,通过自然的音调变化来表达一定的音乐情绪。它可以通过变换音调来表现宏大的张力,表达出爆发式的激情,或者表现出优雅悦耳的婉转,给听众带来强烈的音乐冲击力。
3、音强弱配合:音强弱是指音韵美中声音的大小,是音乐表演的重要内容。音韵美的音强弱配合,可通过增强音强和减弱音强,以及调整音调,丰富音乐的表现手法,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音乐冲击力。
4、音长性能出众:音韵美的音长性能,需具备一定的提高回落等基本功能,能够延续声音,使声音的各种内容都能自然表达出来,起到帮助延音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音韵美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形式精炼的音乐表现,满足艺术的品质和美感,从而带给聆听者以欢乐的情感,又彰显自己的才
华与情怀。
古代文言文的音韵特点与韵律美
古代文言文的音韵特点与韵律美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具有独特的音韵特
点和韵律美。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古代文言文的音韵特点与韵律美。
一、音韵特点
古代文言文的音韵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声韵母
古代文言文中的韵母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平声韵母
的发音平坦,上声韵母的声调上扬,去声韵母的发音下降,入声韵母
的声音浑厚。这四种声调的运用使得古代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2. 音节平衡
古代文言文中的音节平衡是指每个字的音节结构要平衡稳定。例如,“春”字读作“chūn”,两个音节的平衡感非常明显。这种音节平衡使得文
言文的语感更加和谐。
3. 辅音浑厚
古代文言文中的辅音发音多为浑厚有力,如“石”字读作“shí”,“墨”
字读作“mò”。浑厚有力的辅音使得文言文的语音更为饱满,增加了整
体的音韵美。
二、韵律美
古代文言文的韵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声调变化
古代文言文中的声调变化丰富多样。通过声调的变化,可以有效地表达情感和意境,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青山隐隐水迢迢”这句话中的声调变化,使得整句话充满了朦胧的意境。
2. 音律抑扬
古代文言文的音律抑扬使得文章在表达时具有一定的节奏感。通过抑扬顿挫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富有变化,更具吸引力。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的音律抑扬,使得整句话的韵律非常优美。
3. 文句对仗
古代文言文中的文句对仗是指各句的韵脚要相对应。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中的“出”和“雨”相对应,形成了一种韵律的美感。这种对仗使得文言文的表达更加规范、精确。
音味文言四美
音味文言四美
音味文言四美指的是古代文言文中的四种美:音美、味美、文美、史美。
音美指的是文言文中的音韵美,即文章的声调和韵律的美感。古代文言文注重平仄对仗、韵律优美的写作风格,通过对文句的抑扬顿挫和韵律的配合,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听觉上的美感。
味美指的是文言文中的意境美,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意境的美感。古代文言文追求深沉内敛、含蓄隽永的表达方式,通过选词造句、修辞手法等方式塑造出富有感染力和内涵的意境,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
文美指的是文言文中的文字美,即文章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的美感。古代文言文强调文辞工巧、表达精炼、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对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子的构思等方面的处理,使整篇文章具备艺术性和价值性。
史美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史理美,即文章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思想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的美感。古代文言文注重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的描述和解读,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使文章具有独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给读者带来一种历史领悟和启发的美感。
这四种美在古代文言文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
品味文言文的美
品味文言文的美
我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一、音韵美
文言文一般读来朗朗上口,文字简洁凝练,节奏抑扬顿挫,韵律感较强。文言文句式强调语势,其流畅、贯通的语势多源于作者在文中合理运用骈偶、铺排等手法,韵散长短结合,通过句式的错落变化,形成一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气势酣畅、回旋往复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音乐美。李白的《蜀道难》通篇以七言为主,夹杂三、四、五、八、九言,参差错落,雄奇奔放,思随情转,音以律变,五音繁会,气象万千,完美的展现了诗歌的音韵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五言相连,空间上难度的极度夸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四句七言,紧紧靠拢,整齐划一,时间上的极度绵延拓展;“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八言七言相间,极言其攀爬的难度。“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丁开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汹涌激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险峥嵘,“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个连贯性的夸张短句,表现了蜀地自然环境的险恶,危言耸听,想象神奇,虚虚实实,恍惚迷离。语句长长短短夹杂其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使文章张弛有致,气韵流转,荡气回肠。《滕王阁序》文章更是通篇采用对偶的同时,特别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使得行文如一首优美的乐曲,铿锵起伏,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悦耳动听。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色彩艳丽,立体感强,动静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的音韵美的类型。
答:节奏是节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修辞中,我们知道,其节奏在语音链上的呈现形式,即音韵,有七种:即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长短律、快慢律、重轻律和扬抑律。
音顿律,就是由相等音节或相等音步有规律交替出现的节奏,形成语音链上等音长序列和音空。音顿律表现最明显的是诗歌,特别是等言体诗歌。如杜甫的《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音步由音节组成,汉语语音链上两个字一顿、两个字一顿的双音节音步是汉语音顿律节奏的主要倾向。语流中的音步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
平仄律,即以音高成素为主形成平声与仄声有规律的相互交替或上下句语段平仄相对出现,就形成语音链上的平仄节奏。自唐起,就开始采用四声二元对立的平仄律,把平声和上、去、入分为平仄两类,构成了实际上的平声字和非平声字的对立。
声韵律,即由音素的音色异同对立统一呈周期性组合,如同音节与异音节,同声母与异声母,或者同韵母与异韵母相间,就形成了同音色与异音色的有规律交替出现构成的声韵律节奏。
下面从音步节奏层和语段两个层面的声韵律,重点介绍汉语的双声、叠韵、叠音、押韵以及回文、顶针、对偶、排比、反复等辞格的运用,这些都可以形成语音链上音色异同相间、回环往复的声韵美。
音步节奏层的声韵律主要体现于双声、叠韵、叠音音步词。包括单纯词、合成词和词组等。汉语中无论是双声还是叠韵,都是双音节音步词中由音色的对立统一形成的声韵律节奏周期。双声词的声韵律音步节奏是:同声母+异韵母+同声母+异韵母。叠韵词的声韵律音步节奏是:异声母+同韵母+异声母+同韵母。而叠音是在一个音步中,由相同声母和相同韵母往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声韵律音步节奏。叠音词的声韵律音步节奏是:同声母+同韵母+同声母+同韵母。双声、叠韵、叠音都是乐音段,之所以好听,是因为音步中存在着声韵律节奏的同时,也伴随着音顿律,构成了音步中的复合节奏乐音段。我们汉民族自古便青睐用双声叠韵、叠音来建构语言的音乐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如“流丽”、“蟋蟀”、“踟蹰”、“玄黄”等。叠韵有“崔嵬”、“仓庚”、“绸缪”等。
音步节奏层的声韵律有连绵词和非连绵词之别。连绵词是古人追求语音美而创造的一种单纯词。非连绵词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由两个单音节组合产生的双声、叠韵、叠音的合成词。如“残年”、“读书”、“美满”、“星星”。因为它们和连绵词一样具有声韵律、音顿律音步节奏,所以,听起来也有一种乐音的效果。
在双音节词中,双声叠韵的分布相当广泛,其中以形容词和副词为最。如白居易《浩歌行》:
鬓发苍浪
..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名词也有双声叠韵的。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叔湘》: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还有一部分动词是双声叠韵的。如韩愈的《榴花》: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
..青苔落绛英。
感叹词连用也能形成双声叠韵。如,《书·五子之歌》的:
呜呼
..曷归!
叠音词在名词和动词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出现。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
而叠音词在象声、拟态词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如白居易《冬夜》:
策策
..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在一首诗词中如果综合运用双声叠韵和叠音的话,就会大大强化声韵律的美感。如,宋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另外,声韵律周期不单表现在双声叠韵和押韵的声韵的对立统一上,还可以在韵尾或韵腹的同声相应上呈现出节奏周期。语音链中的双音节词若两个音节的收尾音的话,也有一种悦耳的效果。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
哈哈,凤凰
..!
..!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
其中“凤凰”的“凤”音是(feng),“凰”的音是(huang),两字的收尾音都是ng;“灵长”的“灵”的音是(ling),“长”的音是(zhang),两个字的收尾音也是ng。
此外,一个双音节词的每个音节所含的韵腹相同,若接连用它们,听起来也有一种相互应和的乐感。如“长老”(同含a)、“浩荡”(同含a)、“别离”(同含i)、“清新”(同含i)。
还有一种协音方式,就是所谓的“同调”,凡两同是上平,或同是下平,或同是上,或同是去,或同是入,若连接而用,也有一种悦耳的特性。如“日月”、“孤舟”、“涕泗”等都是。
语段中的声韵律最典型的形式是押韵——通过句子间同音色与异音色的往复出现产生韵律美。押韵一般是隔句押,当然也有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既体现了不同音色的对立,又体现了相同音色的统一。在这里重点探讨一下基于声韵美而建立起来的语音修辞格。其实,这些语音修辞格都是由音顿律、声韵律或平仄律相叠而成的。
回文。回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之间,以上句的结尾,作下句的开头,下句为上句的倒文,连环而下,一方面在语义上可以反映事物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在语音链上制造一种回环型声韵美。如韩愈的《师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不必贤于弟子
加点的两个句子语序回环颠倒,制造了语音链上回环往复的声韵美。
顶针。顶针是指前一句的句尾词语(或分句),成为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或分句)。首尾蝉联,在语义上上承下接,使事理、情理层层递进。同时,在语段上呈现出一种往复向前的声韵美。如《荀子·儒效》中的一段: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顶针部分为短语,声韵律序列为:AB,BC,CD,DE。同音色异音色相间往复,呈声韵律周期。
对偶。对偶是指同一结构的字数相等的句子或短语连接在一起,其上下句的意思或相对或相关或相反的一种辞格。因为上下句的语音、词性、语义相对,所以凸显了音顿律,并呈对立型平仄律,十分悦耳动听。如张星楼题北京大学未名湖:
人逢/盛世/真难/老,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对立型平仄律。
湖至/今天/未有/名。(平)仄平平仄仄平。
排比。排比是两个以上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意义相近的语句,来表达相似或相关的意思的辞格。正因其结构相似,字数相等或相近,所以在语音链上产生音顿律节奏群;排比大多又兼有反复,就常常套叠着声韵律和平仄律。如朱自清的《春》: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