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2课《我爱这土地》目标导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我爱这土地》目标导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了解艾青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其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
-诗歌主题思想:把握《我爱这土地》表达的家国情怀,理解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掌握艾青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其次,在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方面,虽然我努力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象征、隐喻等手法,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掌握。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手法的讲解还不够生动、具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更多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这些手法的作用。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紧张,表达不够流畅。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举例解释:
-在句子分析与词语理解方面,针对“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等典型句子,引导学生从语境出发,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艺术特色辨识方面,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降低学习难度。
-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设计相关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诗歌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好的学习方法如同给你安上了飞行的翅膀,你能在求学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试试吧。

建议你本课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法。

一、自主预习。

1、那人――初识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那时――了解背景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声地读、尽情地读吧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

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含答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含答案)

我爱这土地(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3~4题。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部编版九上语文《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 《我爱这土地》学案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2. 品读意象,领会象征意义。

3. 品味语言,体会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会象征意义。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腐烂( ) 黎明( ) 汹涌()2.了解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主要诗集有《》、《》等,成名作为《》。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诗标注节奏,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请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3.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爱”?4. 诗人对土地如此深沉的爱,他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5. 诗中的这些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诗人艾青心目中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实现了,假如你也是一只鸟,面对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展望我们美好的未来,你是不是也想尽情歌唱属于自己的光明前景,请你用“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仿照本诗的格式也写几句诗。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嘶哑(sī) 喉咙(lïnɡ) 腐烂(fǔ) 黎明(lí) 汹涌(xiōnɡ)2、蒋海澄,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我爱这土地》学案设计(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我爱这土地》学案设计(含答案)

《我爱这土地》学案自主预习试锋芒识日积月累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嘶.哑()喉.咙()腐.烂()吹刮.()汹涌.()羽.毛()jī()怒悲fèn() lí()明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①_________:声音沙哑。

②_________: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③________: a.形容程度深。

b.(声音)低沉。

c.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④:(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读·观其大略1“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有什么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点明本诗主旨的句子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找出这首诗的韵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作品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3《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3《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预习学案3 我爱这土地我积累我快乐!1.艾青(1910.3-1996.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

浙江金华人,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向太阳》,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2.背景资料: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嘶.哑汹涌.吹刮.腐.烂我努力我成功!1.诗歌朗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深沉忧郁;语速——缓慢;节奏——停顿恰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里面。

../也腐烂在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思考:①结合背景揣摩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②这首诗最能点明本文主旨的诗句是什么?3.有人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读文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疑惑,请记下来吧!课后练习温故而知新!1.艾青原名,成名作是《》。

代表作有《光的赞歌》《向太阳》等,《我爱这土地》一诗以象征手法,通过对的歌唱,表达了诗人的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的强烈愿望。

《我爱这土地》 学历案

《我爱这土地》 学历案

《我爱这土地》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我爱这土地”诗歌赏析与情感探究二、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品味诗歌的精妙表达。

4、培养对祖国、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学习资源1、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歌原文。

2、相关的诗歌赏析资料和评论文章。

3、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它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去感受诗人对土地那深沉而炽热的爱。

(二)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重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请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理解诗歌意象1、提问: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土地”象征着祖国,“河流”象征着长期以来遭受的苦难,“风”象征着人民的抗争,“黎明”象征着希望。

2、小组讨论:这些意象是如何共同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四)分析诗歌语言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容词、动词等,如“悲愤”“激怒”“温柔”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2、探讨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和感染力,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句,简洁而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五)体会诗歌情感1、思考:诗人为何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之情,或者讲述身边与土地有关的故事。

2、推荐阅读艾青的其他诗歌,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进一步感受诗人的风格和情感。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挚爱。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xj.20190903.a4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xj.20190903.a4

2、我爱这土地艾青一、课前活动1、听说训练:每周话题(1)活动情况记录。

(2)学生谈感受。

2、作业、预习检查(加扣分)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由本诗中的名句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学生答:爱土地爱到流泪,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出示课题)三、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明确字音、字形和基本字义。

2、把握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3、解决疑问,品析美句,学会思考,适度拓展。

四、知识链接:1、学生对背景知识和作者进行介绍;作者:教材注解①。

五、字词听写:1、准备阶段:学生出题(不多于10个)。

2、老师念词(课后+学生出题)并酌情解析,学生配乐听写。

错字(按出错频率)板书强调。

3、评价:听写优秀(正确率+质量)的酌情加1-2分;出题分辨率高的学生加1分。

六、理解课文1、初读课文,谈感受。

听范读,齐读,末句重点体会。

2、介绍背景,深入分析。

日本侵华战争情况作者情况本文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

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

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3、师生评议,表现优秀的同学加1分。

4、课文脉络:第一节:鸟儿歌唱,眷恋土地第二节:“我”对土地深沉的爱写法:比喻、对比、象征、直抒胸臆七、小组探究及展示(学生声音洪亮,讲解清楚;教师板书)1、题目范围:课后研讨与练习、教辅选题、其他补充问题。

2、抽签定题。

3、学生声音洪亮,讲解清楚;教师板书。

4、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八、布置作业1、拓展练习题。

2、预习新课:字词、课文、背景、基础习题。

九、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1、学生:对标反思,查缺补漏。

①掌握字词,明确字音、字形和基本字义。

②把握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③解决疑问,品析美句,学会思考,适度拓展。

2、教师:教学过程回顾,记录经验教训及改进设想措施。

《我爱这土地》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我爱这土地》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我爱这土地》优质导学案及答案班级:姓名:评价结果:✬导学目标: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导学重点: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导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欣赏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艾.()青嘶.()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嘶哑喉咙急怒B.黎明温柔深沉C.暴雨腐烂汹拥D.哥唱悲愤止息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挂着的激怒..()的风。

(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填空。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代表作有《》、《》、《》等。

(2)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种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

(3)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

5.对下列诗句的节奏、重音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而这只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7.认真阅读全诗,分别归纳诗歌第一、二节的意思。

我爱这土地乡愁诗两首导学案和答案

我爱这土地乡愁诗两首导学案和答案

我爱这土地乡愁诗两首导学案和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诗两首》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课型:讲读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旋律与节奏美。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预习导学】《我爱这土地》一、反复阅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诵读提示: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里面。

../也腐烂在土地为什么..泪水.../我的眼里/常含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走进作者《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着名诗人,原名。

作品有、、等。

【合作探究】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4.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预习导学】《乡愁》一、反复诵读,感知诗意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乡愁小时候后来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长大后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二、走进作者《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

中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中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②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③根据朗诵指导,给诗句划出节奏和重音,反复大声诵读,并试着背诵。
二、学习任务
1.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抗争
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③小结
诗人借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也抒发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2.掌握以下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北方》《黎明的通知》 《归来的歌》
3.结合诗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全诗分为两节:
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②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
鸟——诗人自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地——象征着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河流——象征着积郁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

《我爱这土地》语文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我爱这土地》语文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我爱这土地》语文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我爱这土地》语文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我爱这土地》语文高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导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人文风貌。

2.理解并运用叙事、描写、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手法。

3.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问题,情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预习指导:1.自然风貌:经过三十多年的自然保护,原始森林、珍稀野生动植物、山清水秀的林区风光、多姿多彩的草原景象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自然遗产。

2.人文风貌:中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民族,使得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创造了悠久而璀璨的人文景观。

3.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祖国各地自然风貌、人文风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阅读导引:好的文章总是引人入胜,无论是描写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景,还是讴歌民族英雄事迹的人文佳话,在语言之美和情感之深之间,掌握着读者的心灵开关。

因此,我们在阅读《我爱这土地》时,不仅要留心其中的词语和句式,还要深思文化内涵和后续情感的升华。

四、提高阅读效果的几个方法:1.熟练运用词汇、句型,并进行分类总结。

2.尝试通过语言的表面意义来理解文章,进行语感的短暂感悟。

3.注重领会语言所承载的意义,明确读者能获得的信息和情感,增加理解的连贯性。

4.将课文与身边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尝试在话题上进行学习和交流。

五、思考题:1.描写一下你所在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2.在你的印象中,哪些景点和民俗风情最具有特色和魅力,如何来表达它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3.请用你的话来描述本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六、延伸阅读:1.《未来的文学》2.《中国文化史》3.《我的母亲》4.《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以上四本书大家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进行独立阅读,增强语文的涵养和思维的开拓。

总之,《我爱这土地》是一篇极富韵味、朴素而深情的随笔,文中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珍视,无疑是现代青年必备的优秀阅读素养和精神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升华总之,《我爱这土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的核心价值观。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训练案
1、模仿例子,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思建议(我的收获):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吹刮( )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声地读、尽情地读吧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课文哪几句诗使用了排比修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4、我的疑惑:
探究案
1、我的疑惑展示:
2、重点问题探究展示:
(1)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2)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2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我爱这土地一、作者资料1、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北方》《归来的歌》,诗论《诗论》,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2、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3.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二)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部编九年级上册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附答案

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其中涌动着的激情。

4.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其中涌动着的激情。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土地是一种古老的信念,一缕浪漫的感情,一句象征的诺言,一股写实的意志。

这万物生灵的根基上,曾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抒写了多少荡气回肠的眷恋情怀。

有谁不热爱这生我养我的肥沃土地?有谁不依恋这教我护我的祖国母亲?让我们和诗人艾青一起深情吟唱《我爱这土地》,一同感受诗人心中汹涌奔流的爱国激情。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作者链接。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的诗浑厚质朴,格调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3.背景链接。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自主学习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着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探究展示: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答案
朗读注意把握三个方面的要领:
感情基调——深沉忧郁;语速——缓慢;节奏——停顿恰当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鸟”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6)艺术特色:a.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

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b.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诗意层层递进。

三1.略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岳阳楼记》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班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表现乡愁的诗:
1.,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7.,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少小离家老大回,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