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题是什么
【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题是什么
题目一:百鸡问题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今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题目二:韩信点兵
韩信练兵,每三人一列,余一人,每五人一列,余二人.每七人一列,余四人,十三人一列,余六人.问多少士兵?
题目三:李白买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题目四:两鼠穿墙
今有墙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每天的进度为前一天的两倍),小鼠日自半(每天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题目五: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细问甲及一百否?甲云:若得这般一群凑,再加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方来凑.(意思是,再加这么多.然后再加半群,再加四分之一群,再加你的一只,就凑够了一百只).问甲有多少只羊?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是什么?[数学科目]
一:百鸡问题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今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二:韩信点兵
韩信练兵,每三人一列,余一人,每五人一列,余二人.每七人一列,余四人,十三人一列,余六人.问多少士兵?
三:李白买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
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题2:数学古代趣题能用2元1次方程解的要5道有答案更好快点[数学科目]
【遗产分配问题】(罗马)有一位寡妇要把前夫的遗产3500元与自己的子女拆分.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如果只有一个儿子,母亲可得到儿子应得部分的一半;如果只有一个女儿,母亲可得到相当于女儿2倍的遗产.可她生的是孪生儿女,有男孩也有女孩,根据当时的法律,应当怎样分这笔遗产呢?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数学题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数学题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数学题有:
1.韩信点兵问题:韩信点兵,原来有1500名士兵,打完战后不知道士兵总数。只知道士兵若三人一组余两人;五人一组余三人;七人一组余四人。请问,总共有多少士兵?
2.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3.物不知数问题: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
4.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有一堵十尺厚的墙,两只老鼠从两边向中间打洞。大老鼠第一天打一尺,小老鼠也是一尺。大老鼠每天的打洞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倍,小老鼠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问它们几天可以相逢,相逢时各打了多少。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数学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然而,真正使中国古代数学名扬四海的,却是那一个个令人着迷的数学问题和谜题。
要说到中国古代的数学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它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并给出了该定理的一些应用。而《九章算术》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数学著作,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这本书共分九章,包含了246个数学问题,每个问题都详细阐述了其解题方法和步骤。
这些古代数学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算术和几何,还包括了代数、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数学领域的非凡智慧和创新精神。
例如,《九章算术》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是一个经典的代数问题。题目是这样的:一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子,我们知道总共有头x 个,脚y只。问鸡有几只?兔子有几只?这是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但古人将其以趣味的文字形式呈现出来,既让读者感到亲切,又展示了古代数学教育的巧妙。
又如,《九章算术》中的“相遇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何和概率问题。题目问的是: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在某点相遇。甲的速度是x,乙的速度是y,AB两地的距离是d。问两人相遇时甲走了多少路程?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何问题,需要用到概率的知识来求解。古人通过这样的问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于几何和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中国古代的数学问题,不仅仅是对数字和形状的研究,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模拟。这些问题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它们不仅引领了古代中国在数学领域的发展,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数学古题
增强数学兴趣
中国数学古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 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解决古题,学 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从而 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索。
提高创新能力
拓展思路
中国数学古题往往具有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技 巧,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数学视野,培养创新 能力。通过对古题的探究和思考,学生可以 发现新的解题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提高自 己的创新能力。
总结词
经典概率问题
详细描述
百子图问题是古代中国另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原题为“今有百子图,每行十子,共十行,每列亦十 子,共十列。问:共几种排列方法?”这个问题可以用现代概率论解决,通过计算排列数得出答案。
韩信点兵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经典数学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韩信点兵问题是古代中国另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原题为 “韩信点兵,不知人数,先点一排,每三人站一排,余二 人;然后取下一排,每四人站一排,余三人;然后取下一 排,每五人站一排,余四人。问:这个部队最少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可以用现代数学方法解决,通过设立一个未 知数,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建立方程,然后求解得出人数。
中国的数学思想和成果
中国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也对西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此外,中国的《九 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对西方数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中西数学融合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一板凳鏊子问题
板凳鏊子三十三,
一百条腿都朝天,
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
板凳和鏊子(烙饼用的,有三条腿;板凳,四条腿)一共三十三个。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二隔墙分银
隔墙听得客分银,
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
九两分之少半两。
问多少银子多少人?(古时16两1斤)
三一百馒头一百僧
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
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
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
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
中国古代经典数学题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 《孙子算经》中的“百钱买百鸡”问题:一个农夫用100文钱去买100只鸡,其中公鸡5文钱一只,母鸡3文钱一只,小鸡1文钱三只,问该农夫如何购买才能恰好买到100只鸡并且花光所有的钱?
2. 《周髀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在一个笼子里,数目不知道,但是头数是已知的,若数总共有35个头,脚的总数有94只,求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
3. 《算经十书》中的“海岛问题”:有36个人,他们要穿过一座桥,桥上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且必须有灯才能够通过。这36个人中有12个人可以在1分钟内穿过桥,24个人需要2分钟,在桥的这一端还有一盏30秒钟的灯,问这36个人最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全部通过桥?
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非常有趣,是中国古代数学智慧的体现。
中国古代数学趣题
中国古代数学
1.
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
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解:梨每个价:11÷9=
9
11(文)
果每个价:4÷7=74(文)
果的个数:(
9
11×1000-999)÷(9
11-
7
4)=343(个)
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梨的总价:
911×657=803(文)果的总价:
7
4×343=196(文)
2.两鼠穿墙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今意是:有厚墙5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边相对分别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各穿几尺?
解:第一天,1+1=2尺还有3尺
第二天,2+0.5=2.5尺还有0.5尺第三天,解:设还需X 天。 (4+0.25)X=0.5 X=
17
2
17
2天=2小时49分
在第三日凌晨2时49分相逢,相逢时大老鼠穿 3.47尺,小老鼠穿
1.53尺。
3.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注:旧制
1斤=16两,半斤=8两)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解:设客人为x 人。 4x +4=8x -8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一板凳鏊子问题
板凳鏊子三十三,
一百条腿都朝天,
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
板凳和鏊子(烙饼用的,有三条腿;板凳,四条腿)一共三十三个。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二隔墙分银
隔墙听得客分银,
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
九两分之少半两。
问多少银子多少人?(古时16两1斤)
三一百馒头一百僧
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
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智慧⽆穷,发现了很多有⽤的定理,解决了很多典型的问题,今天我们分享⼀下⼏个⾮常典
型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五头,下有
九⼗四⾜,问鸡兔各⼏何?
现在⽤⽅程的⽅法解答⾮常快,题⽬的等量关系为:鸡头兔头=35,鸡脚兔脚=94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则由题意可得
2x 4(35-x)=94,解得:x=23,35-23=12只
⽼⿏穿墙问题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中有⼀道两⿏穿墙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对穿,⼤
⿏⽇⼀尺,⼩⿏也⽇⼀尺,⼤⿏⽇⾃倍,⼩⿏⽇⾃半,问何⽇相逢?各穿⼏何?
题⽬意思是:有厚墙5尺,两只⽼⿏从墙的两边打洞穿墙.⼤⿏第⼀天1尺,每天加倍,⼩⿏第⼀天1尺,
第天减半,问何时相逢,⽽穿多少尺?
第⼀天:1 1=2尺;第⼆天2 0.5=2.5尺,还有0.5尺;第三天0.5/(4 0.25)=2/17天
也即第三天凌晨2时29分相逢,相逢时⼤⿏穿了3.47尺,⼩⿏穿了1.53尺.
李⽩打酒问题
'李⽩街上⾛,提壶去打
酒,遇店加⼀倍,见花喝⼀⽃,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这是⼀道民间题,意思是:李⽩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店将壶中的酒加⼀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酒,(⽃是古代容量单位,1⽃=10升)这样遇店花各三次,喝光了酒,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设原来有x⽃酒,则由题意可得
2[(2x-1)*2-1]-1=0 x=7/8
中国剩余定理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问物⼏何?
中国古代数学名题
數學名題欣賞中国古代数学名题
1、雞兔同籠:
今有雞兔同籠,上有35個頭,下有94只腳。雞兔各幾隻?
想:假設把35只全看作雞,每只雞2只腳,共有70只腳。比已知的總腳數94只少了24只,少的原因是把每只兔的腳少算了2只。看看24只裏面少算了多少個2只,便可求出兔的只數,進而求出雞的只數。
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國古代有人想出更特殊的假設方法。假設一聲令下,籠子裏的雞都表演“金雞獨立”,兔子都表演“雙腿拱月”。那麼雞和兔著地的腳數就是總腳數的一半,而頭數仍是35。這時雞著地的腳數與頭數相等,每只兔著地的腳數比頭數多1,那麼雞兔著地的腳數與總頭數的差等於兔的頭數。我國古代名著《孫子算經》對這種解法就有記載:“上署頭,下置足。半其足,以頭除足,以足除頭,即得。”具體解法:兔的只數是94÷2-35=12(只),雞的只數是35-12= 23(只)。
2.韓信點兵: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這是我國古代名著《孫子算經》中的一道題。意思是:一個數除以3餘2,除以5餘3,除以7餘2。求適合這些條件的最小自然數。
想:此題可用枚舉法進行推算。先順序排出適合其中兩個條件的數,再在其中選擇適合另一個條件的數。
3.三階幻方:
把1—9這九個自然數填在九空格裏,使橫、豎和對角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等於15。
想:1+9=10,2+8=10,3+7=10,4+6=10。這每對數的和再加上5都等於15,可確定中心格應填5,這四組數應分別填在橫、豎和對角線的位置上。先填四個角,若填兩對奇數,那麼因三個奇數的和才可能得奇數,四邊上的格裏已不可再填奇數,不行。若四個角分別填一對偶數,一對奇數,也行不通。因此,判定四個角上必須填兩對偶數。對角線上的數填好後,其餘格裏再填奇數就很容易了。
中国古代数学趣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数学趣题及答案的主要内容展开写
中国古代数学趣题主要涉及算学、立体几何、比例几何和代数。这里有一些著名的趣题,其中包括:
1. 同济大学:用什么样的几何结构来构建一座坚固的城堡?
2. 孙子算经:求两个河流的交点。
3. 元素狩猎:找到一个相对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圆的面积。
4. 烧饼方程:如何使用基本几何运算来解决一个复杂的方程?
5. 求列方程:用几何和代数计算方程的特定解。
以上趣题的答案分别可以是:
1. 七角形城堡是最坚固的形式,由六边形和五边形构成,能够抵御多种攻击。
2. 通过计算每个河流的斜率,然后将两个斜率相等的方程的系数相减来求得交点的坐标。
3. 使用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来计算圆的面积。
4. 通过联立矩阵的方式来解方程。
5. 通过画几何图形的方式求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转换成求解系数的代数方程。
中国古代方程的有趣故事
中国古代方程的有趣故事
在中国古代,方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虽然与现代的高等数学相比,古代的方程求解方法显得有些简陋,但是中国古代数学家们通过各种巧妙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方程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方程的有趣故事。
一. 古代巧妙解方程
1. 割尺法解孙子定理方程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解方程的经典方法之一。它使用割尺法,通过画图和几何推理来求解方程。这个方法以孙子命名,因为他在《孙子算经》一书中提到了这个方法。
孙子定理的一个有趣例子是求解“勾股数”的问题。勾股数是指三个正整数a、b、c满足a² + b² = c²的数。古代数学家通过割尺法发现了一些勾股数的特殊解,如(3,4,5)和(5,12,13)等。这些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
2. 陈九思法解不定方程
陈九思是中国古代数学家陈景元的别名。他提出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类不定方程问题,被后人称为陈九思法。
陈九思法的关键思想是“取余式”和“求解式”。通过巧妙的变换和观察,他将复杂的不定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或同余方程,然后再求解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非常有效,被广泛应用。陈九思法让数学家们在解决问题时有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对古代方程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古代方程故事的启示
中国古代方程的有趣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启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巧妙的思路和创造性的方法。古代数学家们虽然没有现代计算机和高级数学工具,但他们凭借智慧和勤奋,不断探索,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解题方法。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美妙和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决方程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更需要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一板凳鏊子问题板凳鏊子三十三,一百条腿都朝天,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板凳和鏊子(烙饼用的,有三条腿;板凳,四条腿)一共三十三个。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二隔墙分银
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两。
问多少银子多少人?(古时16 两1 斤)
三一百馒头一百僧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
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 个和尚分100 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 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
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 -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 人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 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 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 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 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 个和尚刚好分4 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 组,因为每组有1 个大和尚,所以有25 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300x+500/7 y=10000
例7.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有方程 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等于16 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 则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两?
例8: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 演算的一种工具.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立”,“卧”两 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立 式,十位用卧式,百位用立式,千位用卧式,以此类推. 《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中介绍了一种用“算筹图” 解决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如图1,从左向右的符号中,前 两个符号分别代表未知数x,y的系数.因此,根据此图 可以列出方程:x+10y=26.请你根据图2列出方程 组 .
障碍是什么?
答:读不懂文言文。
2、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 关键是什么?
答:找等量关系
课堂总结
请你总结一下列方程解古代数学名题的一般步骤.
答 (1)审:读懂题意,分析数量,找出等量关系; (2)设:用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表示问题中的一个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 (4)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求得的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写出答案.
解:良田买了 x 亩,则薄田买了(100-x)亩,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500 300x+ (100-x)=10000 7
古代趣味数学
篇一:中国古代的趣味数学
中国古代的趣味数学
——简
析几个典型的古代数学问题
夏超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1012279)
关键
词:鸡兔同笼百鸡问题孙子定理
数学
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人的智慧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之美,探寻数学之趣,数学的
好玩之处,并不限于数学游戏。数学中有些极具实用意义的内容,包含了深刻的奥妙,发人深
思,使人惊讶。中国古代的数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天文学等的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趣味小问题也让我们在探究中发现数学之美。
1.鸡
兔
同
笼
问
题
鸡兔
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一道经典的数学趣题。它记载于大约1500年前的《孙子算经》中,书中
是这样描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句话的
意思是: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用解
法一(假设法):已知鸡兔共有35只,如果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即,将兔子看
做两只脚的鸡,鸡兔总的脚数是35×2=70(只),比题中说的94只要少24只。可知这24
只脚是兔子,因此有兔子24÷2=12(只)。所以有鸡35-12=23(只)。解:
假设
全是鸡: 35×2=70(只)
比总
脚数少:94-70=24(只)
脚数的差:4-2=2(只)
因此有兔子:24÷2=12(只)
鸡:35-12=23(只)
解法二(方程法):解: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2x=2 4
x=12
35-12=23(只)
古代数学题目
古代数学题目
以下是一道中国古代数学题目:
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求田的亩数。
翻译:有一块直田,它的面积是864步。只知道它的长度和宽度加起来是60步,我们需要找出这块田有多少亩。
提示:1亩 = 100步×100步
设这块田的长度为 x 步,宽度为 y 步。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1. 面积是x × y = 864 步^2(长度乘以宽度)
2. x + y = 60 (长度和宽度的总和)
接下来我们将解这个方程组,以找出 x 和 y 的值。然后,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值来计算田的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