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药理学-目录概论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一篇

药理学第一篇

2.1.2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对某种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 药物之所以有选择性,是因为药物与组织或器官的亲和 力大,而且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选择性高的药物活性也较高,而且不良反应少。临床 常用选择性高的药物,但也有例外:广谱抗生素
选择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1.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作用与人体时,一方面可以防病、治病, 这就是治疗作用;另一方面有一些与治疗作用无关 甚至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这就是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应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尽量减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的异常免疫 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药物制剂中的杂质。 变态反应的发生几乎与剂量无关。
(4)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 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人的胃肠道内有许多寄生菌,这些菌群之间相 互制约,维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若长期服用广谱 抗生素,破坏了肠道中菌群的相对平衡,以至于耐 药菌大量繁殖,引起继发性感染,又称二重感染。
1.3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1.3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包括临床前药理研究和临床药理 研究。 新药的来源: (1)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2)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 (3)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 (4)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
不论从哪种途径得到的新产品,都必须经过临床前 药理试验和临床药理研究。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查批准后上市。
பைடு நூலகம்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 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留的生物效应。 服用长时间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日 清晨仍有困倦、头昏、乏力等后遗效应。
(6)致畸作用:药物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 胎,属慢性毒性范畴。 反应停(沙利度胺)刚上市时,认为十分安 全,在西欧曾被广泛用于孕妇的早期妊娠反应,几 年后,发现此药造成了畸形胎儿,致使四肢短小。

药理学概论实验讲义参考模板

药理学概论实验讲义参考模板

药理学概论实验讲义药理学概论实验讲义一、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药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认识药物作用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发新药和评价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且实验过程也存在系统误差和操作误差,因此要取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必须进行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设计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重复、对照、随机。

重复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措施之一。

重复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重现性和重复性。

重现性就是精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应能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出现。

重复性就是实验要有足够的次数或例数。

由于个体差异和实验误差,仅根据一次实验或少数样本所得的结果,往往难以下结论。

在适当的范围内重复愈多,则放可靠。

究竟用多少动物或多大样本进行药理实验,是研究者遇到的首要问题。

样本过少不行,过多则增加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也不符合经济的原则,而且单纯加大样本量也不能完全排除偏差,所以,在实验设计时对样本大小的估计应在保证结论可靠的条件下确定最小的例数。

在实验研究中,为消除个体差异和各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须设对照组。

对照应符合可比原则,除实验药物或处理因素的差别外,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实验对象的种局、年龄、性别、体重和实验方法、仪器、环境、时间等)应力求一致,这样才能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得出药物作用的准确结论。

对照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类。

①自身对照。

即在同一个体观察给药前后某种观测指标的变化,或者两种药物前后交叉比较,这样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

②组间对照。

即在实验中设若干平行组进行比较,或分不给药物(或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及已知药物的标准品对照组。

前者最常用,后者便于与已知药物比较,并可检验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可靠性。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使样本的差异平均分配到各组,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例如,动物分组时先被抓到的往往是不活泼考,后抓到的是活泼者,前者分入同一组,后者分入另一组,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药学概论实验指导--生药理学部分

药学概论实验指导--生药理学部分

药学概论--药理学部分实验一录像:实验动物捉拿与给药方法;操作:实验动物捉拿与给药方法一、实验目的:1.通过录像和观摩了解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2.掌握注射器的使用。

3.掌握实验动物的捉拿与给药方法二、实验内容:1. 常用实验动物(小白鼠)的捉拿和给药方法(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2.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安装针头、吸取药液、持针手法)。

三、实验要求:1.抓持小白鼠手法正确,给药准确;2.注射器使用方法正确。

四、思考题:为什么给药方法有很多种?实验二溶血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溶血现象,并掌握溶血性实验常规的体外试管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一种现象。

药物制剂引起的溶血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与非免疫性溶血。

免疫性溶血是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引起的溶血,为I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溶血包括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和药物制剂引起的血液稳定性改变而出现的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

溶血实验室观察受试物是否会引起溶血和红细胞聚集等反应。

有些药物由于含有溶血性成分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射入血管后可产生溶血现象;有些药物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的障碍等。

有些中草药含有皂苷等成分,具有溶血作用。

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的药物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实验。

三、实验内容:1、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新鲜兔血10 ~20ml,放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质,使成脱纤血液。

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1000~1500r/min 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

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2%的混悬液(红细胞2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供试验用。

2、取10ml干净玻璃试管7支,编号,1至5号管为供试品,6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号管为阳性对照管(完全溶血对照)。

实验药理学-目录

实验药理学-目录

目录第一篇总论(11.2万字)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理学、实验药理学与药理学实验概论第二节实验药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第三节实验药理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第二章实验动物学概论第一节实验动物分类及特点第二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第三节动物伦理学第三章动物实验方法学概论第一节动物实验基本技术第二节动物实验常用方法及常用手术第三节常用指标的检测方法第四节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第四章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知识第一节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原则第二节药理学实验设计第三节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第四节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原则第二篇药物筛选(14.9万字)第五章药物筛选方法学概论第一节药物筛选概况第二节药物筛选与新药发现的基本过程第三节高通量药物筛选第四节药物毒性筛选第五节药物筛选数据分析第六章基于受体、酶、离子通道靶点的药物筛选第一节受体与药物筛选第二节酶抑制剂的药物筛选第三节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筛选第七章针对疾病的药物筛选各论第一节抗肿瘤药物筛选第二节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物筛选第三节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筛选第四节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的筛选第五节作用于内分泌系统药物的筛选第六节抗菌、抗真菌药物筛选第七节抗病毒药物筛选第三篇新药药效学研究(17.9万字)第八章药效学研究基本知识第一节新药药效学研究意义、分类及技术要求第二节新药药效学评价及统计分析第三节复方制剂的药效评价分析第四节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同步分析(PD-PK)第九章神经、精神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增强学习记忆药物研究第二节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第三节抗震颤麻痹(抗巴金森氏病)药物研究第四节镇静催眠药物研究第五节抗癫痫药物研究第六节镇痛药物研究第七节中枢肌松药物研究第八节外周性肌松药物研究第九节解热药物研究第十节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研究第十一节局部麻醉药物研究第十二节抗焦虑药物研究第十三节抗抑郁药物研究第十章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第三节降压药物研究第四节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研究第五节调脂药物研究第六节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第七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第八节溶栓药物研究第九节抗凝药物研究第十节抗心肌炎药物研究第十一节防治脑血管病和脑缺血药物药效学研究第十一章消化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胃肠解痉药物研究第二节催吐药与止吐药物研究第三节抗溃疡药物研究第四节泻药与止泻药物研究第五节保肝药物研究第六节退黄疸药物研究第七节利胆药物研究第八节胆结石溶石药物研究第十二章呼吸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镇咳药物研究第二节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第三节祛痰药物研究第四节呼吸兴奋药物研究第十三章泌尿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利尿药物研究第二节抗利尿药物研究第三节抗肾炎药物研究第四节抗肾病药物研究第五节抗急性肾衰药物研究第六节抗慢性肾衰药物研究第七节抗尿道结石药物研究第八节抗前列腺增生药物研究第十四章血液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白细胞减少症防治药物研究第二节血小板减少症防治药物研究第三节防治贫血药物研究第四节止血药物研究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性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物研究第二节终止中期妊娠药物研究第三节子宫收缩药物研究第四节终止早孕药物研究第五节避孕药(女用)药物研究第六节避孕药(男用)药物研究第七节阴道杀精药物研究第八节治疗性功能不全药物研究第九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第十节H1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物研究第十一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研究第十二节胰岛素类及降血糖药物研究第十三节减肥药物研究第十六章抗感染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菌药物研究第二节抗真菌药物研究第三节抗结核药物研究第四节抗病毒药物研究第十七章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细胞毒类药物研究第二节生物反应调节剂研究第十八章抗炎、免疫调节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炎药物研究第二节抗过敏药物研究第三节免疫调节药物研究第四节抗风湿病药物研究第五节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4.1万字)第二十章药物体内过程研究方法第一节药物体内吸收特征预测研究第二节药物体内分布特征预测研究第三节药物代谢特征预测研究第四节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第二十一章药代动力学与新药研究第一节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节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三节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常见问题与处理思路第二十二章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第一节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二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三节特殊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13.9万字)第二十三章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第一节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第二节GLP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三节GLP的主要内容第二十四章一般药理学研究第一节一般药理学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二节一般药理学研究原则第三节一般药理研究中常见问题分析第二十五章毒理学研究第一节药物急性毒性研究第二节药物长期毒性研究第三节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第四节药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第五节药物生殖毒性研究第六节药物致癌性试验研究第七节免疫毒性研究第八节药物毒代动力学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12.4万字)教学试验指导A类(基础教学类)第一部分药物筛选试验一、促进胃肠蠕动药物筛选试验二、胃肠解痉药物筛选及机制探讨试验三、抗细菌、真菌药物筛选试验四、AchE抑制剂筛选试验五、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试验六、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参数测定—pD2、pA2测定第二部分药效学研究试验七、抗精神分裂症、抗惊厥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八、镇痛、抗炎药物作用研究试验九、降压药物作用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试验试验十、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十一、抗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十二、泻药、止泻药药效学试验第三部分药物体内过程研究试验十三、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测定第四部分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十四、药物LD50、ED50测定教学试验指导B类(综合、设计性教学试验类)试验一、抗肿瘤药物的体外试验试验二、抗肿瘤药物的体内试验试验三、免疫调节剂的初步筛选试验四、受试物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试验五、受试物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研究-体外试验试验六、受试物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研究-体内试验试验七、受试物的镇吐作用研究试验八、受试物对小鼠耐力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试验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试验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筛选试验十一、抗抑郁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二、促学习记忆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三、抗糖尿病药物作用研究的方法学介绍试验十四、促脂肪分解药物筛选试验十五、减肥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教学实验指导C类(经典实验教学类)第一篇药理学总论试验实验一、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二、酚红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测定实验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四、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五、合并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实验六、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七、最大耐受量(MTD)测定第二篇药理学各论试验第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八、药物对离体兔主动脉环的作用实验九、药物对豚鼠离体回肠的作用实验十、有机磷药物中毒及其解救实验十一、新斯的明对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肌松作用的影响实验十二、传出神经药物对兔眼瞳孔的作用实验十三、药物对麻醉家兔(大鼠)血压影响及利尿作用观察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十四、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十五、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实验十六、氯丙嗪的镇吐及降温作用及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第三章内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十七、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斯氏法)实验十八、奎尼丁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实验十九、药物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实验二十、药物对麻醉肾型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二十一、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实验二十二、缩宫素对小鼠离体子宫的作用实验二十三、药物对大鼠的利胆作用实验二十四、几种常用抗酸药的作用比较第五章激素类及抗炎药物试验实验二十五、糖皮质激素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二十六、糖皮质激素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二十七、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性休克作用研究附录1 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3.7万字)附录2 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

鼓掌
cell cultures or bacteria

内皮细胞培养中的霉菌
partially purified enzymes or subcellular particles
isolated tissues
兔膀胱平滑肌组织
Perfused organs
intact animals from mice to primates
实验药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任务
筛选
传统药理学 反向药理学
随机 定向
作用 机制
机制 作用
神农尝百草 高通量筛选
药物发现
药效学研究
病原体、细胞
选择性
药物作用验证
离体器官 整体动物 急性毒性
宏观 LD50
作用 作用
机制
多采用原料研究
付作用
小鼠、大鼠、狗
中枢、心血管 生理、生化、病理 局部、致癌、生殖 大鼠,器官 肝微粒体或整体 大鼠、狗血药浓度-时间
原料或制剂 多采用原料研究
药物安全性评价
一般药理
长期毒性
特殊毒性 分布 药物代谢动力学 代谢 药动学



these studies determine whether the drug has the desired profile of action in model systems 这些研究确定药物是否具有所期望的功能模型系 统 the models are selected to provide as reliable an index of efficacy in man as possible 在模型的选择上尽可能的提供人类疗效的可靠指 标 several models are usually employed,the models may be simple or complex and include 几个模型通常被采用,该模型可以是简单的或复 杂的,包括:

药理学目录

药理学目录

第1章绪言第32章组胺及抗组胺药
第2章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第33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第34章性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自学)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自学)第35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36章降血糖药
第6章拟胆碱药第37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第7章有机磷酸脂类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第38章抗生素
第8章抗胆碱药(Ⅰ)——M受体阻断药第39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自学)
第9章抗胆碱药(Ⅱ)——N受体激动药第40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10章拟肾上腺素药第41章抗疟疾药(自学)
第11章抗肾上腺素药第42章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自学)第12章局部麻醉药(自学)第43章抗血吸虫病药及抗丝虫病药(自学)第13章全身麻醉药(自学)第44章驱肠虫药(自学)
第14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第45章抗恶性肿瘤药(自学)
第15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第46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自学)
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17章抗帕金病药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19章镇痛药
第20章中枢兴奋药(自学)
第21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22章钙通道阻滞药(自学)
第23章抗高血压药
第24章抗心绞痛药
第25章抗心律失常药
第26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27章抗高脂血症药
第28章消化系统药
第29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30章子宫兴奋药(自学)
第31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课程大纲,目录

药理学课程大纲,目录

《药理学》编写大纲教学时数分配表建议56-72学时,《药理学》教材编写秘书:李意奇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教学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概念,任务。

2.熟悉新药研发过程。

教学内容1.药理学性质与任务2.药物与药理学发展简史3.新药研发过程4.药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教学学时: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不良反应。

药物的量效关系及: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2.熟悉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3.了解受体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

教学内容1.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的基本表现、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2.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曲线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效能、效价强度及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3.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受体及其它生理生化过程;受体理论,亲和力、内在活性与药物作用强度、效能、激动药、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的关系;亲和力参数pD2和拮抗参数pA2的概念;受体类型、受体的调节及第二信使在受体—效应之间的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学时: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形式、特点及规律;基本概念:首关消除、肝药酶、肝肠循环、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清除率和稳态浓度;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

2.熟悉药物体内过程的基本规律。

3.了解药物的房室概念、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

教学内容1.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2.药物的吸收(首过消除)、分布(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生物转化与排泄。

3.基本参数及概念: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与稳定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房室模型、曲线下面积、清除率和消除速率常数等。

4.消除动力学: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t1/2)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药理学实验总论

药理学实验总论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过量尼可刹米不同给药途径
给予小白鼠在不同时间所产生的惊厥,了 解药物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起效时间及作 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
尼可刹米0.04ml/10g 玻璃钟罩 注射器 天平 小鼠
实验方法
取3只小鼠,称重,编号
甲鼠灌胃尼可刹米0.04ml/10g 乙鼠皮下注射尼可刹米0.04ml/10g 丙鼠腹腔注射尼可刹米0.04ml/10g 观察给药后各鼠是否出现兴奋、惊厥等 症状,记录出现时间和最终结果
结果
鼠号 标记 体重 (g)
剂量 给药途径 给药前表现 给药后表现 (ml)
1
2
3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实验目的】 观察药物的兴奋作用、抑制作用、
局.5%地西泮 家兔
实验方法
取兔子1只,观察正常活动情况,(四肢站立 行走姿态,针刺后肢,测试痛觉反射); 一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入5%普鲁卡因1ml/kg; 观察测试同侧后肢有无运动感觉障碍; 肌肉注射5%普鲁卡因1ml/kg; 待中毒症状出现时,耳缘静脉注射0.5%地西泮 0.5ml/kg; 记录结果,分析其作用机制。

药理学每章概述

药理学每章概述

第一部分药理学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命运),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任务: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第二章药动学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需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是吸收、分布、排泄。

1、被动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可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两种。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二、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一)胃肠道给药(口服、舌下、直肠给药)1.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接近中性,粘膜吸收面广,缓慢蠕动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1)舌下给药: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粘膜吸收。

(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简介实验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和效应的科学,通过对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进行实验,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副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实验药理学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和应用领域。

实验药理学基本原理实验药理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动物体内或细胞模型中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

根据不同的目的,实验药理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药效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剂量-反应关系、时间-反应关系等。

常用方法包括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并通过测定相关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常用方法包括给予标记化合物进行追踪,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或尿液中的浓度,以及计算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等参数。

毒理学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等。

常用方法包括给予高剂量的药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其对动物的死亡率和临床表现;给予长期低剂量的药物进行慢性毒性实验,观察其对动物器官系统的影响。

药理学机制药理学机制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常用方法包括通过细胞培养体系或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通路。

实验药理学常用技术实验药理学依赖于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研究和评估。

以下是几种常用技术: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实验药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工具之一。

通过给予动物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对动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的效应。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等。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实验药理学中用于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毒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将细胞培养在体外,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药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技术包括PCR、Western blot、转基因技术等,用于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信号转导通路。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摘要:一、实验药理学简介1.定义与概念2.研究内容与方法二、实验药理学发展历程1.古代药物发现与实践2.实验药理学的发展阶段3.我国实验药理学的发展三、实验药理学的重要作用1.新药研究与开发2.药物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3.药物安全性评价四、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模型2.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3.药物筛选与评价五、实验药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个性化药物治疗2.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高新技术3.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合作正文:实验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效应以及药物安全性的学科。

它在新药研发、药物临床应用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验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药物发现与实践、实验药理学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实验药理学的发展。

实验药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对药物的认识和利用密不可分。

古代人们通过实践逐渐发现了某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药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20世纪初开始,实验药理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实验药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我国,实验药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实验药理学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验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实验药理学研究,可以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特性以及药物代谢途径,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实验药理学还用于药物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

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动物模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药物筛选与评价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药理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例如,个性化药物治疗已成为实验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合作成为实验药理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药理学(一)》实验教学大纲

《药理学(一)》实验教学大纲

《药理学(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CLMB1013课程名称:药理学(一)大纲执笔人:薛洁英文名称: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I) 大纲审批人:谢梅林实验室名称: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省级)机能学实验室课程学时:90 实验学时:36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目的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根据客观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药理学实验,要求在生理、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掌握动物的编号、固定和麻醉方法及各种途经的给药方法,掌握药物的剂量换算,学会观察记录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掌握Medlab实验操作系统的用法,掌握离体器官(如心脏、肠管)的制备和在体动物取血等的常用实验技术和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1. 722型分光光度计 8台2 .80-2型离心机 8台3. 电子称 4台4. 婴儿秤 4台5. 麦氏浴槽 40套6. Medlab实验电脑操作系统 24套7. 水浴锅 20台8.手术器械40套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概括、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

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列出实验题目、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有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原理或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加以分析讨论,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性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要求言简意明,书写工整,措词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2、考核方式(1)实验课考核成绩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的平均加权。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操作技能为主,辅以必要的口试。

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10%,实验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三项实验课成绩的合计占课程总成绩的30%。

每项考核均备有明确的评分标准。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 s)(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修读对象:中药学专业(五)总学时与学分:其中实验36学时,2学分。

(六)相关课程:药理学(七)内容提要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教学时数:3学时重点与难点: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主要讲授内容:ED50及LD50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供医、药学类专业用实验药理学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主编丁虹中国科学出版社实验药理学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主编丁虹副主编杨迎暴、殷明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实验药理学》内容简介本《实验药理学》是一本具有独特编写模式的教材,在保持类似教材注重介绍具体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点),以药物研发过程为线索,将具体的实验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同时着重行业工作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全书约80万字,分为六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药物筛选;第三篇,药效学研究;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

分为A类、B类、C类;附录收载了中国“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等,是一本为医、药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以科研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训练为出发点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医、药院校教师、医药研究院所工作者、医药企业技术人员适用的工具书。

《实验药理学》内容简介本《实验药理学》是一本具有独特编写模式的教材,在保持类似教材注重介绍具体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点),以药物研发过程为线索,将具体的实验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同时着重行业工作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全书约80万字,分为六篇:第一篇,总论。

主要介绍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技术,包括“实验动物学”及“动物实验方法学”;第二篇,药物筛选。

参考了国内外最新专业书籍及文献,介绍了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筛选方法;第三篇,药效学研究。

按照“新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介绍了15个系统95个类别的药物药效学研究方法;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

除了介绍临床前及临床药代动力学技术原则外,特别介绍了药物体内过程特征的预测研究方法,这一领域在国内刚起步,但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领域;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

介绍了GLP的主要内容、一般药理学研究、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特殊安全性试验、药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药物生殖毒性研究、药物致癌性试验研究、免疫毒性研究、药物毒代动力学;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

分为A类、B类、C类。

A类为基本教学内容,可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完成,每个试验被设计成较完整的科学研究试验。

B类试验,以当今热点疾病治疗药物研究(抗肿瘤、抗抑郁、抗早老痴呆、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等)为根据,则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研究型教学内容。

C类试验,以配合《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为目标,从编排格式到内容基本遵循以往的编排习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安排;附录收载了中国“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等,是一本为医、药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以科研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训练为出发点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医、药院校教师、医药研究院所工作者、医药企业技术人员适用的工具书。

前言《药理学》、《药理学实验》一直是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思考的是,目前医药学专业的《药理学实验》课程体系,其开设出发点或目标,主要是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的理解,附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药理学实验课成为了药理学理论课的附属品。

但医学、药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理论的形成来自实验,因此,《药理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实验技能培训及其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成为一门独立的主干课程,而非《药理学》理论课的附属课。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建议对目前《药理学实验》课程进行调整与更新。

经过本书各编委的教学探索表明,以《实验药理学》替代《药理学实验》已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尤其对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药理学》除了进行科研训练外,也是一门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课程。

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完成了《实验药理学》教材的编写。

本教材,参考了国内外最新专业书及专业文献,着重基本技能、工作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全书约80万字,分为六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药物筛选;第三篇,药效学研究;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

附录收载了中国“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是一本为医药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以科研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训练为出发点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医药院校教师、医药研究院所工作者、医药企业技术人员适用的工具书。

教材特色:1.《实验药理学》不同于《药理学实验》,后者主要描述具体的技术及实验方法,而本教材是在介绍具体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药理学实验的规律与特点,使药理学实验符合科学、规范、准确的要求,因此,《实验药理学》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2.《实验药理学》介绍了“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原则、“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安全性评价”的“GLP”规范等理论知识及条款,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成为一个熟练的实验操作者,更是一个合格的实验设计者和主持人,这是不同于《药理学实验》在内容上的调整与更新。

因此,《实验药理学》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也有所变化。

《药理学实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介绍具体实验方法的原理,而《实验药理学》在此基础上,不仅介绍国家提供的技术指导原则,也介绍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研究前沿,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3.现有《药理学实验》教材易形成误区,即药理学实验等同于动物实验。

事实上,在药物研究及新药研发过程中,对药物的筛选与评价不仅需要动物实验技术、同时需要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本教材向学生介绍了更全面的实验技术,并在“教学试验指导”中,新增了基于细胞水平、酶学水平、离体器官组织水平等方面的实验,使教材有利于对学生工作技能的培训。

4.教材编写依据:以药理学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线索,阐述药物研究与评价过程中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及工作规范,其体系是根据新药研究过程进行编写,因此,本教材不仅是一本适合医药学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良好的工具书,为从事新药研究的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而《药理学实验》是依据《药理学》教学系统进行编写,如总论实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实验等,且以验证药物出现《药理学》中介绍的药物作用现象为主,辅助《药理学》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训练。

5.本教材的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部分,也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

教学试验指导分为A类、B类和C类,编写内容及方式与目前常用的《药理学实验指导》有一定变化。

A类试验,以药物研发过程为编写线索,侧重工作规范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基本教学内容,可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完成,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工作兴趣、学习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科研论文写作技巧。

整个教学内容基本放弃了验证性试验,增加探索性试验内容,药理学实验课转变为药理学试验课程。

并按药理学实验设计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增加了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样本重复数,但也遵循“动物伦理学”思想,通过教学分组的和合理按排,在不增加动物数的原则下,达到进行规范药理学试验的目标。

大多数《药理学实验》教材编写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本教材在A类试验指导中,除了上述四项内容外,新增试验结果原始记录、试验结果数据处理等内容,根据不同试验,设计相应的原始记录表格,以主体表格形式出现;设计数据结果处理表格,按科研论文发表要求,以三线表格形式出现,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有逻辑、有条理的工作习惯。

同时改进以往学生“实验报告”内容人人一样的模式,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既根据试验结果,自由选择“实验报告”题目,根据题目,按照科研论文的规范格式撰写相应的“研究背景、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讨论”等。

B类试验,以当今热点疾病治疗药物研究(抗肿瘤、抗抑郁、抗早老痴呆、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等)为根据,则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研究型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开展以科研探索为目的的设计性试验,训练学生的科研及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这一部分的编写格式,基本按照科研课题的开题格式编写。

C类试验,以配合《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为目标,从编排格式到内容基本遵循以往的编排习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安排。

教学试验指导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遵循动物伦理学原则,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取消了“动物实验基本技术”的课程,将相关技能训练纳入相应试验教学中。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多方协作与支持,在此对所有参编单位及编委一并表示感谢。

特别要提出的是,武汉大学药学院2005级全体同学以他们的聪明与勤奋为本教材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正是由于他们的参与,使本教材即可面向社会需求,也能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为实现教材的改革目标,提供了可行性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还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编者2008年3月目录第一篇总论(11.2万字)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理学、实验药理学与药理学实验概论第二节实验药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第三节实验药理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第二章实验动物学概论第一节实验动物分类及特点第二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第三节动物伦理学第三章动物实验方法学概论第一节动物实验基本技术第二节动物实验常用方法及常用手术第三节常用指标的检测方法第四节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第四章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知识第一节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原则第二节药理学实验设计第三节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第四节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原则第二篇药物筛选(14.9万字)第五章药物筛选方法学概论第一节药物筛选概况第二节药物筛选与新药发现的基本过程第三节高通量药物筛选第四节药物毒性筛选第五节药物筛选数据分析第六章基于受体、酶、离子通道靶点的药物筛选第一节受体与药物筛选第二节酶抑制剂的药物筛选第三节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筛选第七章针对疾病的药物筛选各论第一节抗肿瘤药物筛选第二节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物筛选第三节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筛选第四节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的筛选第五节作用于内分泌系统药物的筛选第六节抗菌、抗真菌药物筛选第七节抗病毒药物筛选第三篇新药药效学研究(17.9万字)第八章药效学研究基本知识第一节新药药效学研究意义、分类及技术要求第二节新药药效学评价及统计分析第三节复方制剂的药效评价分析第四节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同步分析(PD-PK)第九章神经、精神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增强学习记忆药物研究第二节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第三节抗震颤麻痹(抗巴金森氏病)药物研究第四节镇静催眠药物研究第五节抗癫痫药物研究第六节镇痛药物研究第七节中枢肌松药物研究第八节外周性肌松药物研究第九节解热药物研究第十节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研究第十一节局部麻醉药物研究第十二节抗焦虑药物研究第十三节抗抑郁药物研究第十章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第三节降压药物研究第四节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研究第五节调脂药物研究第六节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第七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第八节溶栓药物研究第九节抗凝药物研究第十节抗心肌炎药物研究第十一节防治脑血管病和脑缺血药物药效学研究第十一章消化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胃肠解痉药物研究第二节催吐药与止吐药物研究第三节抗溃疡药物研究第四节泻药与止泻药物研究第五节保肝药物研究第六节退黄疸药物研究第七节利胆药物研究第八节胆结石溶石药物研究第十二章呼吸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镇咳药物研究第二节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第三节祛痰药物研究第四节呼吸兴奋药物研究第十三章泌尿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利尿药物研究第二节抗利尿药物研究第三节抗肾炎药物研究第四节抗肾病药物研究第五节抗急性肾衰药物研究第六节抗慢性肾衰药物研究第七节抗尿道结石药物研究第八节抗前列腺增生药物研究第十四章血液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白细胞减少症防治药物研究第二节血小板减少症防治药物研究第三节防治贫血药物研究第四节止血药物研究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性激素及同化激素类药物研究第二节终止中期妊娠药物研究第三节子宫收缩药物研究第四节终止早孕药物研究第五节避孕药(女用)药物研究第六节避孕药(男用)药物研究第七节阴道杀精药物研究第八节治疗性功能不全药物研究第九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研究第十节H1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物研究第十一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研究第十二节胰岛素类及降血糖药物研究第十三节减肥药物研究第十六章抗感染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菌药物研究第二节抗真菌药物研究第三节抗结核药物研究第四节抗病毒药物研究第十七章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细胞毒类药物研究第二节生物反应调节剂研究第十八章抗炎、免疫调节药物药效学研究第一节抗炎药物研究第二节抗过敏药物研究第三节免疫调节药物研究第四节抗风湿病药物研究第五节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4.1万字)第二十章药物体内过程研究方法第一节药物体内吸收特征预测研究第二节药物体内分布特征预测研究第三节药物代谢特征预测研究第四节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第二十一章药代动力学与新药研究第一节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节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三节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常见问题与处理思路第二十二章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第一节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二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三节特殊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13.9万字)第二十三章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第一节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第二节GLP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三节GLP的主要内容第二十四章一般药理学研究第一节一般药理学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二节一般药理学研究原则第三节一般药理研究中常见问题分析第二十五章毒理学研究第一节药物急性毒性研究第二节药物长期毒性研究第三节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第四节药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第五节药物生殖毒性研究第六节药物致癌性试验研究第七节免疫毒性研究第八节药物毒代动力学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12.4万字)教学试验指导A类(基础教学类)第一部分药物筛选试验一、促进胃肠蠕动药物筛选试验二、胃肠解痉药物筛选及机制探讨试验三、抗细菌、真菌药物筛选试验四、AchE抑制剂筛选试验五、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试验六、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参数测定—pD2、pA2测定第二部分药效学研究试验七、抗精神分裂症、抗惊厥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八、镇痛、抗炎药物作用研究试验九、降压药物作用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试验试验十、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十一、抗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研究试验十二、泻药、止泻药药效学试验第三部分药物体内过程研究试验十三、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测定第四部分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十四、药物LD50、ED50测定教学试验指导B类(综合、设计性教学试验类)试验一、抗肿瘤药物的体外试验试验二、抗肿瘤药物的体内试验试验三、免疫调节剂的初步筛选试验四、受试物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试验五、受试物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研究-体外试验试验六、受试物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研究-体内试验试验七、受试物的镇吐作用研究试验八、受试物对小鼠耐力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试验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试验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筛选试验十一、抗抑郁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二、促学习记忆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三、抗糖尿病药物作用研究的方法学介绍试验十四、促脂肪分解药物筛选试验十五、减肥药物药效学试验试验十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教学实验指导C类(经典实验教学类)第一篇药理学总论试验实验一、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二、酚红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测定实验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四、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五、合并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实验六、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七、最大耐受量(MTD)测定第二篇药理学各论试验第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八、药物对离体兔主动脉环的作用实验九、药物对豚鼠离体回肠的作用实验十、有机磷药物中毒及其解救实验十一、新斯的明对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肌松作用的影响实验十二、传出神经药物对兔眼瞳孔的作用实验十三、药物对麻醉家兔(大鼠)血压影响及利尿作用观察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十四、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十五、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实验十六、氯丙嗪的镇吐及降温作用及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第三章内脏系统药物试验实验十七、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斯氏法)实验十八、奎尼丁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实验十九、药物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实验二十、药物对麻醉肾型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二十一、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实验二十二、缩宫素对小鼠离体子宫的作用实验二十三、药物对大鼠的利胆作用实验二十四、几种常用抗酸药的作用比较第五章激素类及抗炎药物试验实验二十五、糖皮质激素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二十六、糖皮质激素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二十七、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性休克作用研究附录1 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3.7万字)附录2 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