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第九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整风运动的转折: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一场全国规模的 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一直持续到1958年夏季。
⑤对反右运动的评价:
一方面,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 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另一方面, 又犯了严重地扩大化的错误。 反右运动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1957年 10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 变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认为 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才是社 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5、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千人大 会,这是党中央自大跃进以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一次 最为系统的总结,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的作用。 七千人大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进行了深 刻反思。 但是这次会议仍 是在肯定三面红旗 是正确的前提下进 行的,不能从指导 思想上清理“左” 倾错误。
③庐山会议的重大影响: ⑴在经济建设上打断了纠“左”进程。 ⑵把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作阶级斗争来处 理,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进一步升级。
⑶党内的民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
⑷由于纠‚左‛进程的中断,加上苏联背信弃义
地撕毁合同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因而出现了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国家和 人民遭受了不应有的灾难。
——《刘少奇选集》下卷, 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4、国民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峻经济形势,中共中央分别于1960年底召开中央工 作会议,于1961年1月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采 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号召全党大兴 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1月14日-18日在北京举行
图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 陈云、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大会主席台 上
6、 另一方面,“左”倾错误在政治 和思想方面却有进一步发展:
在1962年召开的八届十 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 ‚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 月月讲、天天讲”,后来 更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思想。
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又领导进行了城乡社会主义 教育运动。
②八大的主要贡献有:
(1)正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问题,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明确提出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二节
严重的曲折
1.大跃进由发动到高潮阶段 1.大跃进由发动到高潮阶段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957年11月—1958年11月
1958年11月—1959年7月22日
2.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阶段
1959年7月23日—1960年11月
3.反右倾,持续跃进的阶段
1960年11月—1966年5月
4.国民经济调整阶段
1958年11月
第一次郑州会议
指出当时大有立即宣布全民所有、废除 商业、消灭商品生产之势,发展下去势 必会重犯苏联剥夺农民的历史性错误。
着重纠正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向共产主义 过渡的倾向,以及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 产和商品交换的倾向,并决定开展整顿人 民公社的工作 。
1958年11,12月
武昌会议
1959年2月
五大政治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以苏为鉴,开始提出若干中国政治文明 建设的新的指导方针
③报告的主旨:一定要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 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 的、间接的的积极因素, 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 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而奋斗‛。
(3)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即: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关于探索经济体制的改革方 面,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 补充‛的重要思想。 这个思想实际提出了可以发展多 种所有制和利用市场作用的问题
陈云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 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中央 统战部负责人的谈话中又进 一步提出:‚可以消灭了资 本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
7月23日,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批判彭德怀,会议转向反右倾。
八届八中全会上,又作出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 集团的错误的决议》,随后在全党开展‚反右倾‛斗争。
结果,八届八中全会上提出了更高的指标: 八届八中全会指出,调整后的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 计划,仍然是一个继续跃进的计划。钢产量将比去年 的八百万吨增加四百万吨,即增长50%;煤产量将比去 年增加六千五百万吨,即增长24%;粮食和棉花在去年 核实的产量五千亿斤和四千二百万担的基础上各增产 10%左右。调整后的今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将使我 们完成、超额完成或者接近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原定 在一九六二年完成的指标。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 八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②主要贡献:
(1)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2)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3)实际上明确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 政治生活的主题。 (4)毛泽东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做了科学分析。
③评价: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 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 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④重大意义:
《论十大关系》在指导思想上为召开党的八大作了准备 《论十大关系》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和 最初的重大成果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①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北京召开。
毛泽东在八大上致开幕词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八大主席台上交谈
刘少奇在八大作政治报告
④结果:
由于‚大跃进‛中片面地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 指标,在各项高指标中又特别地强调钢铁指标和粮 食指标,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因为强调‚一大二公‛, 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 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的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
2、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 力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956年4月 1956年4月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9月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2月
1957年4月-1958年夏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① 酝酿:一切从实际出发——调
查研究与《论十大关系》的出台 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等先后 听取了国务院工业、农业、运输业、 财政、计划等34个部门的汇报。后又 采纳李富春的建议,通知200多个重 要的工交企业向中央书面汇报,了解 情况。 1956年4月25日在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和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做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大跃进由发动到高潮阶段 ①大跃进的原因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但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 的情绪,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不足。 民主集中制开始受到破坏。
②大跃进的经过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在大跃进的同时,还开展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 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74万 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2.6万个人民公社。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探索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 的事,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 因此,有探索就会有成功也 会有失误。1956年开始的社 会主义建设同样如此。
成功探索
《论十大关系》
失误探索
反右派斗争 建设社会主义总 路线 “大跃进” 人 民公社化运动 “反右倾”斗争
中共八大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至1958年底全国共办起了360多万个公共 食堂。90%以上的农民在食堂吃饭。因为 在食堂吃大锅饭,吃饭不但不要钱,而且 还大张旗鼓地宣传敞开肚皮吃饭。许多公 共食堂开流水席,社员随到随吃。个别地 方还给过往行人大开方便之门,来了就吃, 吃了就走。但人们的觉悟终没到共产主义, 人们放开肚皮吃,生怕吃少了吃亏,结果 一年的收成,只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被吃空。
整风运动
七千人大会
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早期探索的背景
国际形势方面:
二战后,求和度已经建立,
展逐渐成为世界主题。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 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社 会主义阵营内部剧烈动荡。
但还有一些人对它不适 应,本身也还需要进一 步完善; “一五‛计划顺利实现; 已开始觉察苏联模式的 弊端。
3、庐山会议与纠“左” 进程的中断
① 1959年7月2日到8月1 日和8月2日到16日,中共 中央在庐山连续召开了政 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 全会,两次会议统称为庐 山会议。 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原 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 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 倾错误。
彭德怀与毛泽东
②过程
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所谓‚万言书),着重陈 述了他对于‚大跃进‛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突出矛盾的看法。
③
大跃进
河南遂平县:亩产小麦2105斤 江西贵溪县:亩产小麦2340斤 湖北麻城县:早稻亩产36800斤 河北徐水县:一亩山药120万斤 一棵白菜500斤 小麦亩产12万斤 掘地三尺;放手密植是秘诀 1丈2尺深;种几百斤。
一个米粒煮一锅,一个玉米装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第二次郑州会议
针对人民公社存在的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 的问题,提出队为基础、分级管理、三级 核算、各计盈亏、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 方针 。
1959年3月,4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上海会议
开始调整钢产指标,进一步巩固了武昌会 议和第二次郑州会议的纠“左”成果。
但是,初步纠 ‚左‛的努力是 在肯定和坚持 ‚三面红旗‛的 前提下进行的, 因而不可避免地 带有很大的局限 性。
1956年12月18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出席全国工商联第二届员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
。
③对八大的评价: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的发表
①历史背景
从理论上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 否存在矛盾、存在哪些矛盾,是一个还未 解决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正是理论认识上的缺陷, 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出现过 混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严重错误。 在我国,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区曾 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和农民退社的 情况。
因苏联专家撤走而停产的工厂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河 北、山东、山西等省占耕地面 积60%以上 。
‚这几年发生的问题, 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 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 缺点错误呢?……总起来, 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从全 国范围来讲,有些地方, 天灾是主要原因,但这恐 怕不是大多数;在大多数 地方,我们工作中间的缺 点错误是主要原因。‛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②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工业化 道路的思想 五大经济关系
主 要 内 容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 间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 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4.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①背景:
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 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党外人士对党 员干部的批评和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②整风运动的对象: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整风运动的形式:开门整风。但在整风过程中,却有极少
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