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班生活课教案
培智班生活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培智班生活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提高自我意识。
2. 培养学生基本的沟通能力,能够简单介绍自己。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身特点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2. 身体特点: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3. 性格特点:开朗、内向、活泼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有趣的自我介绍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信息介绍: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
3. 身体特点介绍: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4. 性格特点介绍: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珍惜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所学内容向家人介绍自己。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身体部位的图片。
2. 教学卡片:性格特点的卡片。
七、教学建议:1. 针对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保证教学的适应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奠定基础。
八、教学时间:40分钟九、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信息和性格特点。
2.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自我介绍和交流。
3. 实践法: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实践。
十、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经历。
十二、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培智六年级生活适应教案(多场景)

培智六年级生活适应教案(多场景)培智六年级生活适应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培智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
本教案针对培智六年级学生,以生活适应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个人卫生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作息时间,按时作息。
3.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4.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自主寻求解决办法。
5.增进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认识,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学内容1.生活自理能力:穿衣、吃饭、个人卫生、整理床铺等。
2.生活习惯:遵循作息时间,按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
3.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遵守公共秩序。
4.解决问题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自主寻求解决办法。
5.生活环境认识: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认识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生活技能。
2.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5.评价激励法: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新课:讲解生活技能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作业:布置与生活技能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教案主题:培智生活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生活语文》第三册,第四章“我的家人”。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内容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家庭成员的介绍,以及家人的职业、兴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家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难点: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作业本等。
学具: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人的名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四章“我的家人”,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以PPT和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请描述你的爸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人的描述,让学生判断正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家人的职业、兴趣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成员、外貌、性格、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家人,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
2. 作业答案:(1)爸爸:我的爸爸高高的,瘦瘦的,眼睛非常大,他是一名工程师,喜欢看电影。
(2)妈妈:我的妈妈圆圆的,温柔善良,她是一名教师,喜欢养花。
(3)哥哥:我的哥哥长得和我差不多高,他是一名学生,喜欢打篮球。
(4)姐姐:我的姐姐长得比我高,她是一名护士,喜欢跳舞。
(5)弟弟:我的弟弟小小的,他很调皮,是一名小学生,喜欢玩游戏。
(6)妹妹:我的妹妹可爱极了,她是一名幼儿园学生,喜欢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描述家人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描述家人的职业、兴趣等方面还需加强。
培智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针对培智学校三年级学生,以生活语文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有趣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的字词、句子,理解基本的生活用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教学内容:以生活场景为背景,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字词、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 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安排
1. 教学时间:每周安排4节课,每节课40分钟。
2.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3. 作业安排: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如写日记、读后感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
1. 教师用书: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学生用书:包含课文、练习、游戏等内容,方便学生学习。
3. 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3、启发学生对生活语文的思考、感悟和表达,促进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作文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复杂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
教学准备:1、教材《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2、教师备课教案;3、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4、课堂教学所需的各种实物和教具。
教学过程:一、热身启动(5分钟)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课文阅读(15分钟)1、师生共同阅读课文,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2、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并进行词语搭配和句子成分的分析。
三、语法知识点讲解(2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如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的用法、形式。
通过例句解析,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
四、词语、句子操练(15分钟)1、师生互动,进行词语搭配和句子成分的操练;2、设计相关的语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五、阅读增强与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拓展课文内容,进行相关阅读材料的阅读,开展相关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写作训练(20分钟)1、以课文内容为素材,进行相关作文的训练;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结构、内容、逻辑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和难点部分的学习,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外拓展阅读。
八、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文学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的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通过对相关词语、句子的操练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培智三年级生活适应课教案

培智三年级生活适应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适应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1. 卫生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 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1. 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准备:1. 生活适应教材。
2. 生活实例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具。
3. 器物摆放、卫生清洁等相关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活适应能力调查。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讨论并总结日常生活中需要独立完成的事务,如洗手、穿衣服、整理床铺等。
2. 学生观察图片、视频等实例,分析其中合理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 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插座、明火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全地应对这些生活隐患。
四、示范演练(20分钟)1. 老师示范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洗手、穿戴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示范,互相观察并给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3.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自主展示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如摆放餐具、整理床铺等。
2. 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鼓励学生多与同学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六、总结归纳(5分钟)1. 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和实践。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项独立生活任务,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从探究、实践中学会了独立完成简单的生活事务,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安全意识。
培智二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培智二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等。
2.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来学习数学。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1. 学习数字0-9,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二单元:加减法基本运算1. 学习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认识货币1. 学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人民币的单位、面值等。
2. 能够运用货币知识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第四单元:时间认识1. 学习时间的认识,如时、分、秒的概念。
2. 能够运用时间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思考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认识数字0-51. 学习数字0-5,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二周:认识数字6-101. 学习数字6-10,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三周:加法基本运算1. 学习基本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先……再……然后……”造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同时发展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危险。
一旦我们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教我们怎样正确地面对生活,巧妙地规避危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标出课文中有几幅插图,每幅图上画了些什么?一两分钟后,比谁能简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3. 学生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提醒学生联系课题想想“聪明”一词的意思。
本课要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词语及借助课后第3题了解部分词的意思。
4. 检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情况。
可指名逐题说说每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课后第3题)5. 分组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整体把握。
1. 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每幅插图上的小朋友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是怎么做的?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一两分钟后,指名简要说说每幅图的内容及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师注意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如:平时我们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什么?不能玩火、玩电、玩煤气;如果遇到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独自外出时该怎样注意安全?等等。
2. 再读课文,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比较一下书上的小朋友的做法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地方他们比自己做得更好?同桌交流后指名说给大家听一听。
3.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或可能会遇到哪些紧急情况?自己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或会怎样处理?再比较一下课文中做法比较好的小朋友的做法,看自己做得怎样。
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3篇

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3篇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篇1【设计思路】1.名人效应,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中学生喜爱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由曹文轩20xx年4月4日获“国际安徒生奖”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鉴于是自读课,入题宜好玩并且简洁,给足同学们读和思的时间。
2.自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尝试缩写。
《孤独之旅》的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学生运用在前一课或前两课的学习方法中获得的阅读小说的阅历,自读课文并且梳理出小说情节之后对课文进行缩写,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作品风格、语言特点等,再联系题目,对的写作意图有初步的推断。
3.品位细节,批注式阅读。
(部编本)人教新版教材中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
由“解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
自读课文的旁批准确有用、指向关键、导向语言、深度思考、语言简明;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精要指导,延长阅读。
为了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让学生运用以前把握的阅读文章的方法结合课本上的提示和旁批对这篇小说进行批注式阅读。
在共享交流时用心去听,适当鼓励,关注学生的成长,理清思路,打造和谐的、互相倾听的课堂。
4.发觉感悟,理解主题在自读、批注中应当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思想情感状况,应当关注到不同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阅读层次,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解决个性问题和同学们提出的共性问题,巧妙推动,理解主题。
5.名句观赏,名著推举(部编本)人教新版教材的阅读体系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依据教学反馈和学生的不同层次推举肯定的与课文有关联的读物,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到提升。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预备】课前预习,了解原作《草房子》及其。
【学习目标】1.借助小说三要素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和缩写故事情节。
2.通过批注式阅读精读文章的方法,深层观赏这篇小说的语言魅力。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篇一: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自我,熟悉家庭、学校的环境和人员、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
认识常见的生活用品。
2、学会饮食、穿衣、如厕等基本技能。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适应学校生活。
4、识读简单字词、会书写简单笔画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总课时:65课时第一单元头手足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学会指认,了解其作用2、识读字词、会书写笔画3、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重难点: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识读字词第一课人教学内容:第一单元p1-p3教学目标:a组: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读字词教具:挂图、字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二、发音器官训练发音儿歌:《大公鸡》 j q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鸡冠花花衣,每天清早喔喔啼,它叫我们早早起。
三、新授看图理解图意1、出示挂图:人问:这是什么?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要求a组学生必须认读b组学生尽量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学生齐读2、出示挂图:头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老师指名读3、出示挂图:手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老师指名读4、出示挂图:足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
(分清腿和足)出示字卡:足再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5、齐读四个生字:人头手足,老师找个别学生读,纠正错误发音四、总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的身体部位:头手足,同学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部位,保持清洁,不要受伤。
培智生活语文 镜子里的我 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镜子里的我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将了解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学生将学会运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准备•PPT课件:介绍镜子里的我教学主题及相关内容。
•镜子:每位学生需要有一面镜子。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课堂活动准备:小组讨论、个人作文等。
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自我形象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讨论的欲望。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PPT课件,讲解自我形象的概念: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塑造。
第三步:活动1 - 反思自己•每个学生拿起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身体特点,并写下对自己的个人评价。
•随后,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评价,互相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步:活动2 - 探索自我优势•学生们进行一个小组活动,每位学生要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写在纸上,并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第五步:活动3 - 形象塑造•学生们选取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方面,以写作方式表达对这些方面的改进计划和期望。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建议,帮助彼此改进。
第六步:小结•通过小结,巩固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强调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改进计划和期望,撰写一篇关于自我形象塑造的个人作文,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这对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

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6、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复习汉字:请、情、晴、清。
精、睛。
2、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
培智生活适应优秀教案

培智生活适应优秀教案培智生活适应优秀教案【篇一: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课】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课《洗脸》第一课时教案执教者:陈素华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
2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
3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2 、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三、教学用具提桶毛巾录音机卡片四、教学思路儿歌导入-- 学习新知 -- 游戏练习-- 全课小结五、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二)学习新知1 、认识洗脸用具。
2 、学习洗脸方法。
1 教师正确示范洗脸方法(分步)。
???????? 用提桶装水;???????? 浸湿毛巾、拧毛巾;???????? 把拧干的毛巾展开并放在手心上;???????? 洗脸:绕圈洗 - 洗眼睛 - 洗鼻子- 洗脖子- 洗耳朵;???????? 搓洗毛巾;???????? 挂毛巾、倒水。
2 全体学生按老师的口令分步骤学习洗脸。
3 组织学生练习洗脸,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练习(四)总结聋校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 18 课《坐立走》撰写者:李宏芳(隆安特校)一、教学要求:1 、学会 3 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 、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3 、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图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 3 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笔顺笔画,会读、会打手语。
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学会 3 个新字,掌握口型,笔顺笔画。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新知1 、教学“ 坐” 。
(1 )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2 )指导读”; 坐” ;(3 )理解字义;(4 )指导书写。
2 、教学“ 立” 。
(1 )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2 )指导读”; 立” ;(3 )理解字义;(4 )指导书写。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小狗寻找主人》•教学目标:–掌握生词:小狗、寻找、主人、阳台、院子、翻箱倒柜等。
–学会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PPT等。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导读:教师导读故事,让学生跟读并理解故事情节。
3.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逻辑关系。
4.练习:设计问题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口头或书面复述。
5.拓展: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体验故事内容。
6.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理解故事情节。
–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表现并指出改进方向。
第二课:《小鸟生病了》•教学目标:–掌握生词:小鸟、生病、感冒、医院、医生等。
–学会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关心和询问他人的健康情况。
–培养学生有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道具等。
•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或关于小鸟生病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导读故事:教师用适当的语言和表情导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习生词:教师通过图片、示范和游戏等方式教授生词,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和用法。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小鸟和医生,通过对话练习表达关心和询问他人健康情况。
5.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生病的小鸟,并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6.反思总结:学生回顾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总结如何表达关心和询问他人健康情况,夯实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健康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案名称: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上册语文内容,包括课文、拼音、生字、词语、古诗等内容;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含上册语文内容的教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和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四五快读1. 《喜》课文内容:识字《喜》,习字《马》。
教学安排:通过朗读课文和认读生字,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孔子搞教育课文内容:课文《孔子搞教育》,习字《儿》。
教学安排: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了解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敬业精神。
第二单元:说文解字1. 《文》课文内容:识字《文》,习字《玉》。
教学安排:教授《文》字的解释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汉字,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
2. 《说文解字》课文内容:课文《说文解字》,习字《金》。
教学安排:介绍古代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好奇心。
第三单元:假如我是勇士1. 《勇士》课文内容:识字《勇士》,习字《俩》。
教学安排:介绍中国古代的勇士精神,让学生了解勇士的品格和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2. 《假如我是勇士》课文内容:课文《假如我是勇士》,习字《音》。
教学安排: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品质和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细读《唐僧挑水》1. 《唐僧挑水》课文内容:识字《唐僧挑水》,习字《青》。
教学安排:解读《唐僧挑水》故事,让学生了解唐僧的忍耐和勤奋,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的品质。
2. 《细读《唐僧挑水》》课文内容:课文《细读《唐僧挑水》》,习字《黄》。
教学安排:深入分析《唐僧挑水》故事的人物形象和寓意,让学生领会故事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第五单元:识字《耳》1. 《出师表》课文内容:识字《耳》,习字《好》。
教学安排:背诵《出师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散发的战争气息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培智生活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培智生活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培智生活数学五年级下册,章节为《认识时间》。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学会读写时间,理解时间的计算单位,学会换算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单位,学会读写时间,能够进行时间的基本换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时间的计算单位的认识,读写时间的技巧,时间的基本换算。
难点:理解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关系,掌握时间的进位和借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注意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的变化。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学PPT,讲解时间的计算单位,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以及如何读写时间。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计算时间,例如:1小时30分钟是多少分钟?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剪下例题中的时间,然后粘贴到练习本上,进行计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完成练习的心得,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时间的计算单位,小时、分钟、秒钟;读写时间的规则;时间的基本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在纸上画出一个钟面,标出小时、分钟、秒钟的刻度,并写上对应的时间。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钟面,标出刻度和时间。
答案:1小时30分钟 = 90分钟,1分钟 = 60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时间的计算单位,能够读写时间,并进行时间的基本换算。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时间的进位和借位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时间的变化,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八年级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八年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材第八年级第二章,主题为“分数的乘除法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法则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法则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烹饪时如何按比例调配食材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分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分数乘法法则和分数除法法则,通过例题和练习进行巩固。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先约分。
2. 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例题及解答:4. 课堂练习: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除法计算题各5道。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
2. 答案: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分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下节课分享交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和词语。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文的挂图、生字卡和教学PPT。
2. 学生准备笔和纸,以及字典或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课文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纠正学生的读音和停顿。
3.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卡,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布置作业。
二、课堂练习:
1. 教师出示本课的教学PPT,让学生根据PPT上的内容进行填空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调和停顿进行朗读。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案主题: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中心思想;2.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写出正确的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故事情节;2.学会正确运用生字词,正确书写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本《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多媒体课件、绘本、课件配套活动。
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副关于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动物名词,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动物。
2.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读音,帮助学生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介绍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词语。
3.听力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并进行听力理解问题。
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解答相关问题。
4.课文分析(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一起讨论和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
5.课文操练(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课文操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然后,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并检查学生的作业。
6.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应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正确运用生字词。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复习,重点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动物名词和课文内容。
2.朗读与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关注正确的语音语调。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创造力。
3.配套绘本阅读(15分钟):教师出示一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其中的内容,并理解故事情节。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提高学生观察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单位换算
–讲解米和分米的换算
–练习题:一个篮球场长多少米?
2.时间计算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练习题:小明早上7点半起床,吃完早餐需要多长时间?
3.金额计算
–教授元、角、分的概念
–练习题:买一本书花了5元,找10元钱,算算找了多少钱?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介绍今天课程内容
2.单位换算:讲解米和分米的换算原理及方法
3.练习:学生进行练习题解答
4.总结:梳理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2.时间计算:分析时间计算中常见问题
3.练习:学生解答时间计算题
4.总结:总结时间计算的要点
第三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2.金额计算:讲解元、角、分的概念
3.练习:学生完成金额计算题
4.结束:课程总结及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估
1.日常课堂表现评估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
3.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于生活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侧重于生活数学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需加强,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以上为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的设定,希朿能有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班生活课教案《穿脱拉链衫》
授课课题:《穿脱拉链衫》
授课课时:一课时(本课为复习活动课)
授课时间:2013.12.13
授课地点:教室
授课班级:星星三班
授课教师:王晓晔
参与学生:冯小婕、魏欣玉、马博、郑志恒、马志辉、樊淑婷、
穆文杰、高彦斌、崔华威、安莲
教学目标:
1、学会穿、脱拉链衫。
2、学会拉拉链。
3、听从老师指令,配合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启、锁合拉链。
难点:锁合拉链。
教学准备:
拉链衫、小红花。
本班学情:
本班现有学生10人。
自闭症学生2人:穆文杰、高彦斌。
智障学生3人:魏欣玉、樊淑婷、安莲。
唐氏综合症学生3人:马博、
马志辉、崔华威。
脑瘫学生2人:冯小婕、郑志恒。
本班学生残疾种类多,入校已两个月,具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经过近1个月的训练,本课内容穆文杰、高彦斌、樊淑婷、冯小婕、马志辉5人可以独立完成,马博、魏欣玉、崔华威、安莲、郑志恒5人需要别人帮助将拉链销头放入销孔,可以自己动手锁合拉链和开启拉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拉拉链、比赛活动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穿、脱拉链衫和拉拉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好吗?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拉拉链。
1、教师演示拉拉链过程。
2、请学生到前面演示。
3、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做得好认真呀,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4、学生动手拉拉链比赛(教师个别指导)
5、活动评价
二、复习穿、脱拉链衫、比赛活动
拉拉链的本领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增加难度了,我们要先把拉链衫穿上,再拉拉链,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好,那老师就看大家的表现啦!比赛之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一遍好吗?大家一起来吧。
1、教师带学生一起做穿脱拉链衫,过程中个别指导。
第二场比赛开始啦,看看谁学会了这个本领?小红花就奖给他。
2、开展比赛,看谁能迅速准确完成动作。
3、比赛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三、活动总结评价
1、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掌握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价。
2、提出要求:同学们,拉拉链你们都学会了吗?那么以后,同学们每天都应该自己穿衣服,自己拉拉链,不要再麻烦你们的爸爸妈妈了。
自己动手做做看,好吗?
板书设计:
拉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