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

合集下载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第二节、知觉
一、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的反映。用
直接作用
三、知觉的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同时作用于我们的感 官,但我们不可能同时知觉所有作用于我们的 刺激物,而只能对其中少数刺激物作出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人的身心要 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 获得新的刺激。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 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感受性 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甜、酸、苦、咸等 味道
嗅觉 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粘膜的嗅细胞
气味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 皮肤的和粘膜上的冷点、 冷、温、痛、压、
用或伤害性刺激
温点、痛觉、触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 肌肉、肌腱、韧带、关 身体运动状况
位置变化
节中的神经末梢
位置变化
身体位置方面的变化 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 身体位置变化 毛细胞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 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
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被 试的感觉输入,如上图所示。
感觉剥夺实验
装置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
为了营造出极端的感觉剥夺状态,实验者将被 测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 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 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 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 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用空气调节器 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除了进餐和排 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学生躺 在床上。可以说,这就等于是一个所有感觉都 被剥夺的状态。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共 同作用,形成我们对世界 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依赖于感觉提供的信 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 织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在个体和环境 互动中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
04
CATALOGUE
感觉与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与知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们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 ,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
研究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揭示感知 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过程,实现机器感知和智能。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探索感知觉如何影响人类的社 会行为和文化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科学研究
颜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 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组织性
知觉具有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 意义整体的能力,即使某些部 分缺失或模糊,也能通过整体 来感知事物的完整形态。
在多种感觉信息中,人们会优 先选择某些信致的。
神经元编码机制
研究单个神经元如何编码感觉信 息,揭示神经元放电的规律和感 知觉的内在联系。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研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在感知觉 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不同功能区 的神经元活动和相互联系。
跨感官整合
研究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整合机 制,揭示大脑如何将来自不同感 官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感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 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 人的感官。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 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 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 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 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 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因此,要了解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从感觉、知觉开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时,首先认识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等个别属性。

客观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大脑便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所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物体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物体同时被反映的。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

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

因此,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感觉和知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

首先,感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间接经验,都是先通过感知觉获得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觉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感知觉,没有直接的经验,就不能认识世界,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

其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 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 度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 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 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 知觉两大类。
(二).感觉适应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 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二).感觉适应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二).感觉适应
3、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 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 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 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 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一)、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 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3、联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 调……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知觉和感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它们在一些情景中可能被用作同义词,但从定义和概念上来看,它们是有区别的。

知觉和感觉代表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方式,但它们在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略有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讨论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对两个词语进行定义。

知觉指的是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它是主观意识的产物,是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而感觉则是指由感官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直接的感觉体验。

感觉是一种感知现象,是我们对于物体、声音、味道等外界刺激的直接感受。

其次,从所涉及的活动范围来看,知觉更加宽泛而复杂,涵盖了感觉、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许多心理过程,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认知过程。

对于外界信息的处理,知觉并不仅仅局限于接受感觉的刺激,还涉及对该刺激的分析、解释和理解。

知觉不仅仅是感觉的简单输入,还包含了对信息的加工、解码、整合等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相比之下,感觉更加直接和简单。

它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第一手感受,是对刺激的初级反应。

感觉主要通过感官器官对刺激进行传递和接收,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产生感觉体验。

感觉是一种生理性反应,是基于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和传递。

此外,知觉和感觉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差异。

感觉是瞬间发生的,它是在刺激存在的短暂时间内产生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立即感觉到它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而知觉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它需要时间来对刺激进行分析、解读和理解。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我们的知觉会进一步将它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和记忆联系起来,从而认知出这是一只猫。

总的来说,知觉和感觉是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方面。

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感受,是感官器官的作用;而知觉则是对感觉刺激的更深层次的加工和理解,涉及到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延伸和发展。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

感觉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如“感觉剥夺”实验。

(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时,在大脑皮层上多个部位形成兴奋中心,扩数后形成暂时联系,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关系产生反映,借助于关系反射,人们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神经机构叫分析器,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神经系统。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三个部分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l、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2、区别:(1)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3)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4)经验在感觉和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通过知觉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整体提示事物的意义。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一、感觉的种类。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感觉(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3、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按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第二单元感觉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刺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可分为绝对和差别。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能够觉察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觉性超高。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差别感受性超高。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l/l=K。

|△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即韦伯常数(韦伯分数)(德国)。

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差别是很大的,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的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的韦伯分数下降。

费希纳(德国)受韦伯启发,发现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公式S=K lg R o S代表心理量,K是一个常数,R代表物理量。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即费希纳定律。

第三单元感觉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指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最典型的是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
知觉的定义
区别与联系
管理学意义
(一)感觉(sense)
1、定义:直接作用于人们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或个别受主观意识影响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二)知觉(perception)
1、定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2、特征

产生于大脑 受主观意识影响 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共性:二者都是直接作用于感 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产 生的都是主观映象。 2、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 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3、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和基 础;知觉是在感觉之上产生的,没 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四) 管理意义
学习和了解感觉与知觉及
其特征,有助于自觉、主动 地避免工作中由于知觉的偏
差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增强
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感觉具有以下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由三个部分构成:①外周部分(感受器),接受作用于它的刺激;②传入神经,它们把神经兴奋传递到中枢;③皮层和皮层下中枢,来自外周的神经冲动在这里进行分析和综合。

外部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外感受器),接受各种外部刺激。

内部感受器分布在身体的内脏器官(内感受器)和关节、肌肉、韧带内(本体感受器),接受机体内部变化的信号。

每一种感觉器官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其他感觉。

对每一种感觉器官,适宜的刺激只有一种。

这种不同感官各自接受适宜的专门刺激现象,叫做感觉器官的专门化。

三、感觉的分类(一)外部感觉1.视觉适宜刺激是光。

2.听觉是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映。

3.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细胞引起的感觉。

4.味觉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触压觉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引起触觉。

刺激物使皮肤变形引起压觉。

6.温度觉包括冷觉和热觉。

低于皮肤温度产生冷觉,高于皮肤温度产生热觉。

7.痛觉不论机械的、化学的、电等各种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产生痛觉。

(二)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个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1.运动觉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

2.平衡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

3.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是对个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

四、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个体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画家乔纳森的故事引发我们对感觉的思考P73这部分的任务就是要解释人们身体和大脑如何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刺激——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的。

(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如:苹果的颜色、形状、甜度、质量等等。

(注意和生活中的感觉概念相区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通过感觉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寒冷等,因而进行自我调节。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给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可以区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工厂的火警报警器要多响工人才能在喧嚣的机器声中听到,飞机控制板上的警示灯要多亮才能看起来比其他灯亮两倍?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左右两只手提不同重量的重物,一边比另一边重多少才能感觉到差别?(二)和感觉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灰尘,落到身上我们也感觉不到,如果灰尘凝结成颗粒,我们就感觉到了。

世博园中的降温设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二者成反比关系。

2、感觉的适应(P75)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明适应”“暗适应”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结果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名词解释感觉和知觉

名词解释感觉和知觉

名词解释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的认知过程,但存在一些区别: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意识的源泉。

感觉提供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初步信息。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
映。

它是比感觉更高层次和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和识别等加工过程,是对感觉信息的一种整合和超越。

因此,简单来说,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反映的层次和内容有所不同。

感觉提供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对这些个别属性进行整合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完整版)感觉和知觉

(完整版)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感受器官(眼、鼻、耳、皮肤)→大脑感觉部位2、感觉的分类依据刺激物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氛围两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观事物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2)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

如: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3、感觉的一般特性(1)感受性和感阈限①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受阈限: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的最小刺激量例:9L水加入一勺糖后有甜感。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②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人们察觉。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可乐中加多少糖,口味比现在感觉甜。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2)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例如: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黑点的灰色阴影会逐渐收缩。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其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4)联觉当某种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

红色、橙色、黄色——暖色绿色、蓝色、紫色——冷色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知觉的种类⑴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距离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⑴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⑴运动知觉:对物体的静止、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等特性的反映。

3、知觉的特性⑴知觉的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和知觉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感觉的概念,了解感觉的生理机制2、了解视觉产生的必要因素、视觉现象及规律3、了解听觉产生的必要条件、听觉现象及规律4、知道其他感觉5、能理解和运用感觉的一般规律分析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6、掌握知觉的概念,了解知觉的生理机制7、理解知觉的基本特性,能运用知觉的基本特性解释一些现象8、知道感知觉的关系9、了解知觉的种类四、教学重、难点:感、知觉的概念、两种主导感觉、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性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六、教学组织与设计1、此章在“分类”部分内容较多,也比较容易造成混乱,因此,用列表的形式把相关知识点以最简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2、对于规律部分则采用多举例方式,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规律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3、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讨论;4、用模像直观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理解知识点。

七、教学内容: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1学时)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

感觉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如“感觉剥夺”实验。

(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时,在大脑皮层上多个部位形成兴奋中心,扩数后形成暂时联系,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关系产生反映,借助于关系反射,人们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神经机构叫分析器,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神经系统。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三个部分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l、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2、区别:(1)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3)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4)经验在感觉和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通过知觉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整体提示事物的意义。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的分类(2学时)一、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反映事物的各别属性和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自身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身体的位置变化和运动。

如:“前臂摆动”复制、闭眼,两个食指接触、后背挠痒)、平衡觉(头部运动的速率和方向。

如:转圈再行走、体操表演、晕车晕船、宇航员失重)、机体觉(内脏的活动和变化。

如:身体疲劳、饥渴和内脏器官活动不正常)。

1、视觉(1)视觉产生:可见光波——眼睛——视网膜上的视细胞——视传导神经——大脑皮层(枕叶)(2)视觉现象:颜色视觉视敏度视后像2、听觉(1)听觉产生:声波——耳朵——内耳耳蜗的柯蒂氏器——视传导神经——大脑皮层颞叶(2)听觉现象:音高音强音色3、嗅觉:气味,鼻腔中的嗅细胞4、味觉:能溶于水的物质,舌头上的味蕾5、肤觉:温度觉、触压觉、痛觉二、知觉的分类根据事物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渠。

主要包括:1、大小知觉:是客观物体的大小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形状知觉:是人脑对于二维物体平面形状特征的反映。

3、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

是物体的三维特性以及它们的空间相对方位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叫立体知觉或深度知觉。

影响因素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

(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3)双眼视觉线索4、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一般来说,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主观估计最准确。

提供时间线索的客观依据有: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计时工具、人体有节律的生理过程、情绪因素、年龄、知识经验、职业和训练等。

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2、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

如两物体以60毫秒的时距相继出现、放电影。

3、诱动知觉: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如:浮云中的月亮好象运动一样。

4、自主运动:指人在注视暗室内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可把知觉分成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正确的知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时间错觉、运动错觉、视觉错觉一方面,要学避免错觉另一方面,错觉对人的认识和实践也有有利的影响。

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军事中、服装设计等。

第三节感觉的一般规律(2学时)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相同。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用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我们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和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彼此是各不相同的。

见书133页绝对感受性(S)和绝对感觉阈限(R)之间成反比关系S=1/R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也反比。

韦伯定律早在19世纪前半期,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刺激强度的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上比值是一个常数。

△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即用I/△I来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当I不同时,△I也不同,但△I与I的比值却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记为K。

K又称之为韦伯分数。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表明了差别感觉阈限与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注意:1、不同感觉的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2、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制度的范围。

二、感受性的变化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适应A、视觉适应:明适应(暗-明)、暗适应(明-暗)如:进出电影院、武侠小说的相关描写。

B、嗅觉的适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C、听觉的适应如:工厂的机器声D、味觉的适应如:吃辣椒E、肤觉的适应(触压觉)如:穿棉衣、骑驴找驴(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A、同时对比如:月明星稀、穿衣时颜色的对比B、继时对比如:先后吃糖和橘子、“法官上当”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声音的脉动感觉)一般规律: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如:盲人的听觉和触摸觉强于常人(3)联觉现象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如:暖色调(红、黄)和冷色调(青、蓝)、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把暴躁的吸毒者置于粉红色的房间。

3、感受性的发展人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以下条件(1)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2)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

(3)感觉的机能补偿作用。

指某种感觉无缺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补。

第四节知觉的基本特征(2学时)知觉过程的心理规律可以归纳为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人们在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受如下因素影响:1、客观因素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对象的特征。

2、主观因素:人的知觉选择性仅依赖于上面所述的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而且还与人的需要,兴趣,当前任务,以往的知识以及刺激物外的意义。

知觉者的兴趣受好,情绪状态,知觉者有无明确的目的,有无积极的态度等事物影响知觉对象选择。

知觉的选择性规律与教育实践息息相关。

如直观教学用具的设计,提高学生的知觉效果。

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以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不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在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A在整体性知觉中,物体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关键性的,代表性的,强化部分往往决定对整体的知觉B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

C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

D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组织性原则有: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在感知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样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主要受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言语指导等任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知觉的理解性是基础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经验丰富—理解深刻—影响知觉的速度和完整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存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是由于过去经验的结果。

意义: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精确地适应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