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应激

合集下载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学习要求:应激是机体适应和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机体在受到不同的刺激时所出现的反应各有特点,但又出现一些大体相同的、非特异性的反应模式,这就是本章要介绍的应激。

通过学习,要求做到:掌握掌握::应激、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熟悉::应激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熟悉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的基本效应。

第一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称为应激,又称应激反应。

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称应激原。

应激原可大致分为三类:环境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机体受到应激原刺激时,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为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强烈兴奋,使血浆中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含量明显增高,并由此引起生理、生化的变化和心理、行为的变化。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交感(一)蓝斑--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一)蓝斑1.结构基础及在应激时的效应:该系统的基本结构为脑桥的蓝斑所含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群、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蓝斑为该系统的中枢。

应激时该系统兴奋产生中枢和外周两方面效应。

中枢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的浓度迅速升高。

2.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对机体的影响有利影响:兴奋心血管系统;增加肺通气;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分解;促进其它激素的分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不利影响:局部组织器官缺血;能量大量消耗;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二)下丘脑(二)下丘脑--垂体1.结构基础及在应激时的效应基本结构为下丘脑的室旁核、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室旁核为该系统的中枢位点。

应激时,应激原的刺激经边缘系统或脑干网状结构引起下丘脑室旁核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后者经垂体门脉系统或经轴突运输进入腺垂体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加速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应激课件

应激课件

一定强度
特 异 性 反 应
组织坏死 化脓
酸中毒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Stress 血
焦 虑 恐 惧 液 重 分 布
心 率 增 加
与刺激因素性
质无直接关系
应激意义(Significance of stress)
应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生命生 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机体整个适应、保 护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 可使机体处于“唤起”状态,有利于机体 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 机体的适应能力。
(2)外周效应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浆儿茶酚胺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 浓度迅速 增高。(蓝斑的下行纤维)
3 、防御代偿意义(CA↑)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功能增强,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 应激→CA↑→心率↑、心肌收缩性↑、心输出量↑、外周 阻力↑→血压↑→血液供应↑↑ 血液重新分布:由于外周血管α 受体分布不同,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时,皮肤、腹腔内脏及肾等血 管收缩,而脑血管、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扩张,这 样可保证心脏、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 社会心理应激
情绪 反应
躯体刺激
下丘脑的室旁核 (PVN)
垂体
CRH
脑桥蓝斑
ACTH 肾上腺皮质
GC 儿茶酚胺
肾上腺髓质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基本效应
(1)中枢效应 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应激时启动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 (蓝斑的上行纤维)。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内外环境因
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
全身性防御性反应,也称为应激反应。

应激的定义及处理方法课件

应激的定义及处理方法课件
详细描述
心理咨询与治疗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解决导致应激的心理问 题,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等。心理医生会提供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帮助个体应对特定的应激源。
健康生活方式
总结词
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 运动和睡眠来应对应激的方法。
详细描述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 对压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良好 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都可 以降低应激反应,增强抗压能力。
心理热线
专业的心理辅导热线,提供即时支持和建议。
心理治疗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助于解决应激引起的心理问题。
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01
提供全面的心理评估、咨询和治疗服务,针对应激反应进行专
业干预。
心理医生与治疗师
02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针对个人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团体治疗和互助小组
VS
急性应激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导 致的应激反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 故等。慢性应激是指长期、慢性的压 力和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如长期的 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这两种 类型的应激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很大 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02
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的生理机制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反应
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 吸急促等生理变化,影响 心理状态。
应激的心理表现
情绪波动
易怒、烦躁、情绪低落等 情绪表现。
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 中、判断力下降等认知问 题。
行为异常
逃避、退缩、冲动等行为 表现。
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焦虑症
长期应激可能导致焦虑症,表 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等。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心理应激与调节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心理应激与调节
五、应激的结果
应激的结果有两种:1、适度应激是人体正 常发育和维持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适应) 2、过渡(过强或者时间过长)损害健康。 (适应不良)
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
•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1、适度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适度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把有 值价但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酸葡 萄心理);把本不值钱但已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好的( 甜柠檬心理);给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找个其他理由或 者其他的人担代其过错(推诿心理)。三者均是为掩 盖其错误或失败,找个合理的说法,以求内心的安宁 。这是使用的“合理化”。也具有代表意义。阿Q的 “精神胜利法”就属于心理防御机制。
五、学会放松技术 就是我们在前面情感一章中学过的 “放松训练法”,主要就是使自主神 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处于低活动水平 来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减轻心理生理 反应。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焦虑抑郁 等镇静剂。
回顾本节课内容:心理应激的调节有五种,即调 整对事件的认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心 理环境;采用防御机制;学会放松技术。
没有紧张无所谓松弛;没有痛苦难以品尝幸福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应激下的临床表现(直接引起不适或疾病) (2)对已有疾病的影响(加重或引发病)
(3)与其他因素协同作用(造成易感并导致新的疾病)
(一)心理应激下的临床表现 1、急性应激表现:急性焦虑、血管迷走、过度换 气综合征 2、慢性应激表现:症状同急性,但不强烈。慢性 心理应激典型综合征:“神经血管性虚弱”
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举例:一个艾滋病患者利用打工所 得的钱进行检查治疗,争取延长生 存时间的经过。 小结:解决问题的期望值高,造成 过度紧张和失败后的痛苦;期望值 低了,缺乏奋进动机,解决不了问 题,也要造成痛苦。正确的应对方 式是重新确定目标,改变应对困难 的方法。

七章应激

七章应激

• (三)、贫血 )、贫血 • DIC时,微血栓的纤维蛋白网使循环中的红细胞 发生变形而溶血;此外,DIC时常伴有缺氧和酸 中毒,局部环境的这些变化也可引起红细胞溶解。 溶血可导致贫血。 • (四)、出血 )、出血 • 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大量消耗,纤溶系统被激活,血液从高凝状态 → 低凝状态 → 出血。出血是DIC最常见的临床表 现之一。出血主要见于皮肤、粘膜、肺、消化道、 泌尿道等部位。一般为小点状出血,严重者出现 大量淤斑。
第七章 应 激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受到各种激原的刺激而处于“紧张” 状态时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通过这些反应机体可调整和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提高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激是对机 体有保护意义的适应性反应,但如激原的作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 应激可给机体带来不良后果。 引起应激反应的激原有高温、低温、混群、捕捉、运输、饥饿、噪 音等。 应激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动员期 动员期(紧急应答阶段) (一)、动员期 表现为肾上腺活动增强,循环血量增加,血压上升,血糖浓度升高, 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抵抗期 (二)、抵抗期 通过各种应答,特别是限制各种过强反应之后,机体对激原获得最 大适应,损伤现象消失或减轻,各种反应减弱,动物恢复健康(反之 则过渡到衰竭期)。 )、衰竭期 (三)、衰竭期 由于激原作用过强或是持续时间过久,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性耗竭, 内环境的稳定受到致命破坏,这时动物可因衰竭而死亡。
• • • • • • • •
• •
3、血细胞损伤 、 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 (1) 红细胞素(类似血小板因子Ⅲ的作用) (2)ADP(促使血小板聚集) 中性粒细胞受损→溶酶体释放一种具有组织因子活性的物 质 血小板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 4、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流 、 细菌、病毒、原虫、转移癌细胞等入血,成为血液内异常 颗粒,通过表面接触,激活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 系统。 5、网状内皮系统受损 、 网状内皮系统可吞噬凝血酶,纤维蛋白等,对凝血有抑 制作用。因此,网状内皮系统受损可为DIC创造条件。

7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7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2.生物学研究
Osuch 等人(2008)首次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 (PET)研究了急性应激期内创伤个体的神经生理反应。
杏仁核、嗅旁皮质和右内侧 前额叶皮层/前部扣带回之间的功 能交互作用可能是出现ASD及其 适应或恢复的神经基础。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2.诊断要点
①严重应激事件; ②起病急,数分钟或数小时起病;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④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强烈情感变化的精神运动性抑 制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⑤病程短,评判随着应激源消的除或环境改变迅速 缓解或逐渐减轻。 若病程超过一个月,应变更诊断或考虑别的诊断。
按照临床优势分类: 1.反应性朦胧状态(reactive twilight state) 2.反应性木僵状态(reactive stupor state) 3.反应性兴奋状态(reactive excitement state) 4.急性应激性精神病(acute stress psychosis)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 H于1936年提出,也可 称做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或压力等。
强调心理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性,常用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三、发病机制——心理应激学说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现代应激概念:
1.应激是一种刺激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一个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应对) 4.应激是一种处理

病理生理学应激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应激PPT课件

详细描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免疫系统功 能低下、内分泌系统失衡和神经系统紊乱等 症状。这些症状相互作用,导致身体无法有 效应对疲劳和压力,从而引发慢性疲劳综合
征。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应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应激与神经内分泌反应
总结词
神经内分泌反应是应激反应的重要部分 ,它通过调节激素的分泌来应对压力刺 激。
VS
详细描述
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轴(HPA轴)被激活,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ACTH)的分泌增加,进而促进糖皮质 激素(GC)的释放。GC在应激反应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多种生理功 能,如代谢、免疫反应和行为反应等。
详细描述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感冒、流感等。 同时,应激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
应激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词
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详细描述
长期的心理应激可以导致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应激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的 分泌,以及改变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
病例二:急性心理应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理应激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 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有关。
详细描述
在强烈的心理应激下,如突然的惊吓或极度 的悲伤,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冠状动 脉痉挛和血栓形成,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总结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免疫 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 异常。

第七章 应激

第七章 应激

第七章应激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应激的说法中,错者为A.应激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应激增强对抗或逃避能力C.应激是特异性反应 D.应激是机体适应,保护机制重要部分E.应激是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2.下列说法中,错者为A.应激原须一定强度 B.应激原强度任人而异C.应激原强度随时间和条件而变 D.应激原强度还与机体的功能状态有关E.同一种应激原强度阈值是不变的3.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A. 心脏B. 肺C. 前列腺D. 甲状腺E. 肾上腺4.对免疫起抑制作用的最主要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 胰岛素E.生长激素5.应激反应中对炎症反应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 胰岛素E.生长激素6.下列哪项反映不会在应激中发生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加C.心输出量增加D.皮肤血管收缩E.肾动脉扩张7.持续强烈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对机体明显有利的是A.腹腔器官小血管收缩B.皮肤小血管收缩C.冠脉扩张D.纤维蛋白原增加E.血液粘度增8.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主要来源是A.巨噬细胞B.内皮细胞C.肝细胞D.白细胞E.心肌细胞9.能作为应激原的是A.物理性因素B.精神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生物性因素E.以上都是10.应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白细胞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升高C.肾上腺皮质增大D.淋巴细胞增多E.胸腺细胞肥大11.全身适应综合征警觉期时,体内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C.胰高血糖素D.β-内啡肽E.抗利尿剂激素12.全身适应综合征抵抗期时,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C.胰高血糖素D.β-内啡肽E.抗利尿激素13.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列哪项既有防御意义又有不利意义A.心收缩力加强 B.血糖增加C.心脑血流增加D.支气管扩张E.儿茶酚胺增多14.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激素是A.去甲肾上腺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醛固酮E.抗利尿激素15.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蛋白酶B.清除氧自由基C.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D.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E.以上都是16.能使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刺激是A.高温B.感染C.中毒D.氧化剂E.以上都是17.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反应中A.是重要的调控中心B.只在心理应激反应中起作用C.只是应激反应的一个靶器官,并无主要作用D.常处于兴奋状态E. 应激反应是一个局部反应,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18.应激时机体不会出现下列哪些代谢变化A.糖异生增加B.代谢率增加C.出现负氮平衡D.脂肪分解增加E.主要依靠血糖维持能量供应19.应激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A.下丘脑B.间脑C.中脑D.大脑边缘系统E.大脑皮质20.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尿量减少B.尿比重升高C.尿钠降低D.尿钾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1.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胃粘膜缺血B.酸中毒C.胃腔内H+向粘膜内反向弥散D.胆汁逆流E.胃酸分泌增多22.被人形象地称为“分子伴娘”的物质是A.急性期蛋白 B.CRHC.热休克蛋白 D.糖皮质激素E.肾上腺素23.应激反应是,能稳定溶酶体膜的物质是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E.抗利尿激素24.关于热休克蛋白(HSP)的错误说法是A.HSP就是应激蛋白 B.HSP在热应激果蝇唾液中首次被发现C.HSP是非分泌型蛋白 D.HSP在进化过程中,是非常活跃的蛋白质E.HSP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其功能25.结构性热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清除受损蛋白质 B.修复受损蛋白质C.降解受损蛋白质D.帮助新生蛋白质正确折叠E.细胞免疫26.关于急性期反应蛋白(AP)的下列说法中,错者是A.AP属抗体 B.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C.应激时AP血浆浓度↑ D.是防御机制的非特异性反应蛋白E.少数急性期反应蛋白是急性反应时减少27.应激时不可能发生A.胃肠道血管扩张 B.胃酸分泌减少C.胃酸分泌增多 D.胃酸分泌正常E.肠痉挛28.慢性应激时,血液系统功能代谢的主要改变为A.血液白细胞增多 B.血小板增多C.贫血 D.出血E.凝血因子和抗凝物质增多29.应激时血浆中C反应蛋白浓度可升高A.50% B.5倍C.5-100倍 D.100-500倍E.>1000倍30.应激时免疫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是A.CNS功能紊乱 B.消化功能障碍C.儿茶酚胺的作用 D.能量大量消耗E.HPA轴持续兴奋,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31.防治应激相关致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不包括A.病因学治疗 B.避免新的应激原C.心理治疗和护理 D.及时识别和治疗应激损伤E.补充糖皮质激素B型题A.儿茶酚胺B.糖皮质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E.β-内啡肽32.应激时分泌增加并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是33.应激时镇痛的是34.应激时抗炎抗过敏的是A.C-反应蛋白B.铜蓝蛋白C.结合珠蛋白D.白蛋白E.β-内啡肽35.能清除自由基的是36.能激活补体系统的是37.应激时减少的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B.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糖皮质激素亲和力增加C.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减少D.免疫系统的抑制效应E.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38.应激时以上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的作用3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通过哪种作用抑制炎症介质生成40.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出现其功能不足的原因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因自稳态受威胁,扰乱后出现的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是全身适应综合征( )。

应激PPT课件

应激PPT课件

促等生理症状。通常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出现,持续时间较短。
02 0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创伤性回忆、噩梦、闪回等,以及持续的警觉性增 高、易怒或暴躁、自我负面评价等。PTSD可能在事件发生后数月或数 年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适应性障碍
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通常由于长 期压力或逆境导致,症状相对较轻。
生物学意义
应激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有助于机体应对挑战,维持内环 境稳定。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类型
应激源
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包括生 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多 种类型。
应激反应类型
包括生理反应(如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变化)和心理反 应(如情绪、认知、行为等的变化) 。
常见应激场景及特点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参与 应激时的兴奋和警觉反应。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也参与应 激反应中的神经调节过程。
5-羟色胺
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 在应激时可能参与调节情绪和行为反 应。
免疫系统与应激关系探讨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应激可能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过度激活,影响机体的免疫 功能。
认知重构技巧
通过改变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认知 和评价,调整其心理状态和情绪
反应。
放松训练技巧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放松训练技巧,帮助个体缓解紧
张和焦虑情绪。
积极应对技巧
培养个体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 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01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复习提要一、概述(一)应激概念和基本特征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的模式化(二)应激原躯体性心理性二、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反应1.反应2.表现3.意义①防御意义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改善通气,增加供氧升高血糖,提供更多的能量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血液供应②不利影响外周小血管收缩,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降低,缺血、缺氧儿茶酚胺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碍血流,组织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增加,消耗过多能量心肌耗氧过多(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反应1.反应2.意义①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②判断机体是否处在应激状态和应激程度的最常用指标③作为非特异性的指标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3.作用和机制①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原异生,保持血糖高水平;②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③稳定溶酶体膜;④抗炎抗免疫4.糖皮质激素抵抗(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1.反应2.意义3.胰岛素抵抗(四)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1.反应2.机制3.意义(五)组织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多1.组织激素2.细胞因子(六)其它 cAMP等(七)心理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特点三、应激时机能和代谢变化(器官和组织水平的应激)(一)应激时能源物质代谢的变化1.特点动员增加,贮存减少。

2.表现3.机制4.意义5.几个概念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创伤性糖尿病,负氮平衡(二)应激时循环系统的改变表现机制意义严重后果5.几个名词应激性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脏病(三)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1.定义2.机制①胃血流量减少②迷走神经兴奋,胃运动亢进③胃酸分泌增多④PGE2的作用(四)凝血和纤溶的变化1.表现2.机制①交感神经兴奋,血小板聚集性增强②应激时血小板数量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③抗凝血酶Ⅲ过度消耗④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加强(五)免疫系统功能变化四、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和应激时增多的急性期蛋白(一)定义—急性期反应、急性期蛋白(二)来源(三)功能1.抑制蛋白酶2.激活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3.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4.清除自由基5.其他五、应激诱导的细胞反应(一)应激诱导的细胞非特异性防御反应—热休克蛋白定义分类表达调节功能维持细胞蛋白自稳状态提高细胞对热或其他刺激的耐受性与免疫的关系(二)应激诱导的细胞特异性防御反应不同的应激原,可诱导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不同的反应蛋白。

第七章 行为与应激

第七章  行为与应激
状态、个人的心理预期
.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 二、应激反应 • (一)生理反应 • (二)心理反应 • (三)行为反应
.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一)生理反应
全身适应综合征
警觉阶段 主要表现为交感— 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增强。 阻抗阶段 生理和生化改变继 续存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 衰竭阶段 最终激素分泌下降 ,机体最终将进入衰竭阶段。
问题指向性的行为 •积极寻求支持系统的支援 •不健康的方式 •适度的应激有利于机体维持活力 ,但频繁的持续的或特别高强度 的应激则耗竭了机体的储备,不 健康的应对方式也会导致健康问 题的加重。
.
第二节 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
.
第二节 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
• 一、急性应激障碍 •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 三、适应障碍
• 一、概述 • 3. 应激源(对个体构成影响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以
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心理、社会的。 • 4. 应激反应过程可以包括生物、心理、社会行为等多个
方面。强调应激反应过程是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 的,并非只有生理反应。 • 5. 应激反应的主体是独特的个体,应对反应过程则包括 损伤和防御两个方面,反应的方式和程度也取决于个体 的认知评价。
.
全身适应综合征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一)生理反应 应激的心理-神经-内分泌 改变
应激的心理-神经-内分泌改变
.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 (二)心理反应 • 焦虑 • 恐惧 • 抑郁 • 愤怒 • 激情
.
第一节 应激和应激反应
• (三)行为反应
• 情绪指向性的行为,多在急性期发挥作用,对应激性情绪 或生理性唤醒的控制,保护性,减轻或防御事件的冲击。

病生课件应激PPT课件

病生课件应激PPT课件

应激可以分为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 前者如考试、结婚等,后者如长期工 作压力、慢性疾病等。
应激的来源
01
02
03
外部环境因素
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 社会竞争等。
内部因素
如遗传、免疫、营养状况 等。
社会心理因素
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 家庭矛盾等。
应激的反应过程
警觉阶段
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出现心跳加速、血压上升、 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抵抗阶段
机体开始产生一系列适应 性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如 免疫力增强、代谢率增加 等。
衰竭阶段
如果应激源过强或长期存 在,机体能量消耗过大, 可导致机体崩溃,出现心 理和生理的疲劳反应。
02
病人生理应激
生理应激的产生机制
定义
生理应激是指机体在应对各种内 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发生的非
特异性全身反应。
04
病人社会应激
社会应激的产生机制
01
定义
社会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或挑战时所经历的心理和生
理反应。
02
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社会应激可分为良性应激和不良应激。良性应激能够促
进个体成长和发展,而不良应激则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问题。
03
影响因素
社会应激的产生与个体差异、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学会放松技巧
02
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应激反
应。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3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压力,
共同应对生活中应激时,及时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 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调整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减轻心理压 力。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复习提要一、概述(一)应激概念与基本特征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的模式化(二)应激原躯体性心理性二、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反应1.反应2.表现3.意义①防御意义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改善通气,增加供氧升高血糖,提供更多的能量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血液供应②不利影响外周小血管收缩,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降低,缺血、缺氧儿茶酚胺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碍血流,组织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增加,消耗过多能量心肌耗氧过多(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反应1.反应2.意义①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②判断机体是否处在应激状态与应激程度的最常用指标③作为非特异性的指标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3.作用与机制①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与糖原异生,保持血糖高水平;②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③稳定溶酶体膜;④抗炎抗免疫4.糖皮质激素抵抗(三)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1.反应2.意义3.胰岛素抵抗(四)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1.反应2.机制3.意义(五)组织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释放增多1.组织激素2.细胞因子(六)其它cAMP等(七)心理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特点三、应激时机能与代谢变化(器官与组织水平的应激)(一)应激时能源物质代谢的变化1.特点动员增加,贮存减少。

2.表现3.机制4.意义5.几个概念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创伤性糖尿病,负氮平衡(二)应激时循环系统的改变表现机制意义严重后果5.几个名词应激性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脏病(三)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与应激性溃疡1.定义2.机制①胃血流量减少②迷走神经兴奋,胃运动亢进③胃酸分泌增多④PGE2的作用(四)凝血与纤溶的变化1.表现2.机制①交感神经兴奋,血小板聚集性增强②应激时血小板数量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③抗凝血酶Ⅲ过度消耗④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加强(五)免疫系统功能变化四、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与应激时增多的急性期蛋白(一)定义—急性期反应、急性期蛋白(二)来源(三)功能1.抑制蛋白酶2.激活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3.清除异物与坏死组织4.清除自由基5.其他五、应激诱导的细胞反应(一)应激诱导的细胞非特异性防御反应—热休克蛋白定义分类表达调节功能维持细胞蛋白自稳状态提高细胞对热或其他刺激的耐受性与免疫的关系(二)应激诱导的细胞特异性防御反应不同的应激原,可诱导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不同的反应蛋白。

应激的概念

应激的概念

死亡都可在此期出现。
4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SAMS)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基本组成单元 基本组成单元:为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 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蓝斑作为该系统的中枢位点,上 行主要与边缘系统的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边缘中脑区 和边缘皮质有密切的往返联系。成为功能变化的结构基础。 下行则主要至脊髓侧角,行使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 髓质系统的功能。
15
应激原
蛋白质结构损伤 暴 露 HPS结合部位
HPS与受损蛋白结合 释 放 游 离 HSF
游 离 的 HSF 聚合成三聚体
与热休克 蛋白基 因 启 动 序 列 相 结 合
启动HPS 转录合成
HPS↑
HSP可增强机体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如HSP合 成的增加可使机体对热、内毒素、病毒感染,心肌缺血等 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增强,表明了应激反应在分子水平 的保护机制。
12
1、HPS的基本组成
HPS是一组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含量 相当高,据估计为细胞总蛋白的5%。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 的各种生物体,其同类型HPS的基因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 现已发现HPS是一个大家族,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不同 的类型,各类HPS具有不同的功能。
目前认为HPS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细胞的结构蛋白, 正常时就存在于细胞内,为结构性HPS。另一部分由各种 应激原诱导生成的,为诱生性HPS。
③造成性腺轴的抑制,引起性功能的减退,月经失调等。
④对甲状腺轴产生抑制,可抑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RH)分泌,并阻碍T4在外周组织转化为活 性更高的T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应激复习提要一、概述(一)应激概念和基本特征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的模式化(二)应激原躯体性心理性二、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反应1.反应2.表现3.意义①防御意义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改善通气,增加供氧升高血糖,提供更多的能量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血液供应②不利影响外周小血管收缩,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降低,缺血、缺氧儿茶酚胺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碍血流,组织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增加,消耗过多能量心肌耗氧过多(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反应1.反应2.意义①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②判断机体是否处在应激状态和应激程度的最常用指标③作为非特异性的指标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3.作用和机制①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原异生,保持血糖高水平;②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③稳定溶酶体膜;④抗炎抗免疫4.糖皮质激素抵抗(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1.反应2.意义3.胰岛素抵抗(四)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1.反应2.机制3.意义(五)组织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多1.组织激素2.细胞因子(六)其它cAMP等(七)心理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特点三、应激时机能和代谢变化(器官和组织水平的应激)(一)应激时能源物质代谢的变化1.特点动员增加,贮存减少。

2.表现3.机制4.意义5.几个概念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创伤性糖尿病,负氮平衡(二)应激时循环系统的改变表现机制意义严重后果5.几个名词应激性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脏病(三)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1.定义2.机制①胃血流量减少②迷走神经兴奋,胃运动亢进③胃酸分泌增多④PGE2的作用(四)凝血和纤溶的变化1.表现2.机制①交感神经兴奋,血小板聚集性增强②应激时血小板数量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③抗凝血酶Ⅲ过度消耗④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加强(五)免疫系统功能变化四、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和应激时增多的急性期蛋白(一)定义—急性期反应、急性期蛋白(二)来源(三)功能1.抑制蛋白酶2.激活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3.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4.清除自由基5.其他五、应激诱导的细胞反应(一)应激诱导的细胞非特异性防御反应—热休克蛋白定义分类表达调节功能维持细胞蛋白自稳状态提高细胞对热或其他刺激的耐受性与免疫的关系(二)应激诱导的细胞特异性防御反应不同的应激原,可诱导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不同的反应蛋白。

试题[A型题]1.热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增加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B.增强细胞对能量物质、葡萄糖的摄取能力C.稳定溶酶体膜D.维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正确的细胞定位E.促进DNA的修复2.急性期蛋白不包括下列哪一类蛋白:A.参与血凝和纤溶的蛋白B.参与激肽生成的蛋白C.属于补体成分的蛋白D.参与转运的蛋白E.纤维连接蛋白3.急性期蛋白不来自下列哪一种细胞:A.肥大细胞B.肝细胞C.巨噬细胞D.内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4.急性期反应时,哪种血浆蛋白升高最明显:A.纤维蛋白原B.抗凝血酶ⅢC.α1蛋白酶抑制剂D.C-反应蛋白E.铜兰蛋白5. 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迷走神经刺激胃液分泌增多B.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增多C.胃粘膜缺血引起粘膜上皮坏死D.胃粘膜缺血引起H+反向弥散E.胆汁逆流损伤胃粘膜6.下列哪一项不是应激时泌尿系统的主要变化:A.尿少B.尿比重高C.肾小球滤过率低D.肾脏排出钾的总量减少E.肾脏排出钠的总量减少7.心理应激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可出现:A.没有变化B.增强C.抑制D.既可以是增强也可以是抑制,但以抑制为主E.既可以是增强也可以是抑制,但以增强为主8.应激时体内蛋白代谢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蛋白质利用增加B.蛋白质分解加强C.蛋白质合成减少D.尿氮排出增加E.出现负氮平衡9.应激时高代谢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B.甲状腺素分泌增多C.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生长素分泌增多E.血糖升高10.严重创伤所致的应激时,代谢率的变化是:A.降低B.正常C.只有当体温升高时才升高D.时高时低E.经常处在高代谢率的状态11.应激时可能出现糖尿,其原因是:A.肾功能障碍,肾糖阈降低B.血糖升高,超过了肾糖阈C.胰岛功能障碍D.血糖升高,与此同时肾糖阈也降低E.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12.应激时血浆催乳素的变化是:A.男、女都不变B.男、女都升高C.男、女都降低D.只有女性才升高E.只有男性才降低13.应激时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是:A.血糖的变化B.糖皮质激素的变化C.儿茶酚胺的变化D.血脂的变化E.生长素的变化14.应激时肝细胞、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是:A.不变B.升高C.可高可低D.降低E. 先降低,后升高15.下述哪一项最可靠并能反映应激时的程度:A.呼吸次数B.体温C.血糖D.血脂E.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16.心理应激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是:A.心肌缺血B.心脏传导系统缺血、坏死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D.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E.延脑心血管中枢功能异常17.应激时,下列哪一种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无直接关系:A.促进蛋白分解B.抑制炎症介质释放C.稳定溶酶体膜D.急性期蛋白的合成E.维持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18.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B.ACTH分泌增多C.β-内啡肽分泌增多D.胰岛素分泌减少E.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19.应激时分泌增多最明显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加压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肾素E.甲状腺素20.应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具有防御作用,其中哪一项不正确: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B.血液重新分布C.支气管收缩D.促糖原分解E.儿荼酚胺分泌增多21.应激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有:A.雌激素B.孕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胰岛素22.应激时,下列变化哪项是最明显的:A.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分泌增加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增加D.垂体后叶分泌增加E.性激素分泌增加23.急性应激时的分泌变化中,下述哪项不正确:A.胰高血糖分泌增加B.生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胰岛素含量偏低D.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E.ADH分泌增加24.应激时分泌增多的激素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催乳素B.生长素C.抗利尿激素D.促性腺激素E. 肾素25.下列哪种不是应激时分泌增多的激素:A.催乳素B.生长素C.糖皮质激素D.雄激素(睾酮)E.甲状腺素26.应激时分泌受抑制的激素有:A.胰高血糖素B.糖皮质激素C.催乳素D.胰岛素E.加压素27.应激时分泌增多的β-内啡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镇痛B.心率增加C.血压降低D.心输出量减少E.抑制ACTH的分泌[X型题]28.可以引起热休克反应的原因是:A.环境温度过高B.缺氧C.氧自由基产生增多D.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化学物质29.急性期蛋白产生于:A.肾脏B.肝脏C.肺脏D.单核吞噬细胞30.C-反应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抑制补体的活化B.清除细菌C.促进凝血D.清除环死组织31.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A.粘膜缺血B.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C.胃粘膜的氢离子-粘液屏障功能受损D.胃酸分泌增加32.应激时引起心肌坏死的机制是:A.醛固酮分泌减少,钾排出减少,体内钾增多B.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C.β-内啡肽增多D.心肌间质的小血管内有血小板聚集物33.可引起应激的原因有:A.入学(离校)考试B.散步C.爬高山D.朋友之间闲谈34.作为应激原的因素有:A.物理性因素B.化学性因素C.生物性因素D.精神性因素35.对应激的描述应当是:A.正常人就有的防御反应B.病人才有的病理反应C.是全身反应D.是局部反应36.应激时血液凝固性增强的机制是:A.血小板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C.Ⅷ因子增多D.抗凝血酶Ⅲ减少37.应激时脂代谢的变化有:A.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B.酮体生成增加C.脂肪动员增加D.脂肪酸利用减少38.严重应激时,血糖的变化是:A.不变B.升高C.降低D.给予葡萄糖,血糖显著升高39.应激时血糖升高是由于:A.肝糖原分解增加B.糖异生作用增加C.外周细胞对糖的利用障碍D.胰岛β-细胞本身的异常40.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对心脏的影响有:A.心率加快B.心收缩力加强C.心肌缺血,心收缩力减弱D.心律失常41.大手术后的病人(未合并休克),输液过多容易发生水钠潴留,其可能的机制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肾小管稀释功能降低42.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A.稳定溶酶体膜B.诱导巨皮质素(又称脂调蛋白)的合成C.抑制白细胞活化D.抑制白三烯的生成43.应激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有:A.胰高血糖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糖皮质激素D.加压素44.应激时分泌受抑制的激素有:A.胰高血糖素B.糖皮质激素C.催乳素D.胰岛素45.应激时分泌减少的激素有:A.性激素B.生长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46.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在:A.糖皮质激素的分解变快B.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C.糖皮质激素受体增多D.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47.严重应激病人常需要给予大剂量的皮质激素,这是因为:A.肾上腺皮质分泌减少,血浆皮质激素降低B.肾上腺皮质分泌正常,但皮质激素在体内分解加快C.肾上腺皮质分泌正常,但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D.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加,血浆皮质激素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48.应激时血糖升高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胰高血糖分泌增多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D.胰岛素分泌增多49.应激时调节水盐代谢的激素的变化是:A.肾素分泌减少B.醛固酮分泌增加C.肾脏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多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50.应激时β-内啡肽分泌增多,其意义是:A.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性B.抑制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C.参与应激镇痛D.抑制生长素的分泌[B型题]A.C-反应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血清淀粉样蛋白D.血浆铜蓝蛋白E.血浆白蛋白51.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蛋白是:52.具有激活补体系统作用的蛋白是:53.急性期反应时,蛋白含量减少的是:A.糖尿B.负氮平衡C.血中游离脂肪酸降低D.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E.体内代谢率升高54.应激时体内不出现:55.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高有关的是:56.急性期反应时,引起蛋白减少的因素是:A.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C.血糖升高D.血脂升高E.蛋白分解增加57.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直接引起的反应是:58.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引起的反应是:A.儿茶酚胺B.胰高血糖素C.前列腺素D.抗利尿激素E.胰岛素59.上述激素中,应激时分泌增加最明显的激素是:60.应激时分泌减少的激素是:A.C-反应蛋白B.热休克蛋白C.纤维蛋白质D.铜蓝蛋白E.血浆白蛋白61.急性期反应时,上列哪一种蛋白是减少的:[名词解释]62.热休克反应63.急性期蛋白64.应激性疾病(举两个典型的例子)65.应激病(举一例)66.全身适应综合症67.血液应激综合症[问答题]68.热休克反应是否只发生于哺乳动物?都发生在哪些生物?69.两个病人,发热待查,没有发现体内有炎症病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