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

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3、影子的隐秘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革尝试,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和短语:本单元涉及的词汇和短语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跑、跳、拿、看、听、笑、喜欢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拼写、发音和基本意思,并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2、句子结构:本单元涉及的句子结构包括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如“我喜欢看书!”、“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等。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句子结构的特点和用法,并能够在写作中正确使用。

3、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材料包括寓言、故事、科普文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和细节信息,并能够回答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

4、传统文化知识:本单元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传统节日、习俗等,如春节、元宵节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现代变化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和示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短语的拼写、发音和基本意思,以及不同句子结构的特点和用法。

2、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回答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弹,说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体积较小,但质量相对较大。
考点7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无固定的运动轨迹,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该区域叫做电子层,电子层由内而外总共分为7层,电子分层运动,电子优先排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依次向外排布。
(2)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2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解释生活现象: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注意: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3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释实验3中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分子间有间隔
①分子间间隔大小: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小。
解释生活现象:气体体积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较难被压缩。
②分子间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A.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n为电子层数)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很缓,连绵不断;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从地形图上,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由外到里分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很久之前,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分成了6大板块。两大板块受拉张(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两大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

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然而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岩石变化与冷和热、流水、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有关。

7、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盐分(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动植物的遗体、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8、细菌:分解动植物的残体;蚯蚓: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蚂蚁:在土壤中群居;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植物的根和茎: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单元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单元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 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痕迹)。

2、地球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露出来。

3、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测得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

4、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5、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土壤的组成部分包括(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等。

6、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

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

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7、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8、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土壤是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在研究岩石时、我们一般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通过肉眼和放大镜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条纹)、(颗粒大小)、(层次)、(斑点)、(小孔)等。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

第1课一天的食物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1)粮食、

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2)来源于植物的植物类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动物类食物;其他的分类方法还有:(3)熟吃的,生吃的,既可熟吃也可生吃的食物;(4)主食和副食;等等。

3.在按餐别进行统计食物时,不能把一盘菜统计成一种食物,应该按成份即所用

的原料来统计食物。

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5.各种营养特点及作用:

6.脂肪的辨别方法:在白纸上挤压或者滑动食物,观察是否有油渍。

7.淀粉的辨别方法:在食物中滴碘酒,观察食物是否变蓝,如果

变蓝说明食物中

含有淀粉。(如果要鉴别蛋白质怎么办?方法是烧一下,有焦臭味表明有蛋白质,有的人鉴别羊毛衫,就是烧一下,看有无臭味)第3课营养要均衡

1.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 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3. 均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宇宙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征地形是(环形山)。

2、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同。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为农历(一个月)。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面由(右)变到(左)。

5、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

3、我们来造环形山

1、环形山的特点:①、分布(杂乱随机);②、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第三单元知识积累

第三单元知识积累

第三单元知识积累

第一篇:第三单元知识积累

第三单元知识积累

8、《海伦〃凯勒》

一、多音字:

扎:zhā(扎实扎根扎针,表示钻、刺等动作)zā(包扎,表示捆的动作)zhá(挣扎)散:sǎn(散文)sàn(散步)

刹:shā(刹车,刹住不正之风)chà(古刹、刹那、一刹那,源于佛教)

二、重点解释:

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夜以继日:日夜不停.不屈不挠:形容十分顽强.三、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2、引号的四种用法:①直接引用;②强调;③特殊含义④特定称谓。

3、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她一生写了14部巨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的主要作品有《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学了本文,你知道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5、像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名人有(爱迪生、霍金、贝多芬、张海迪、吴运铎)。

6、赞美海伦•凯勒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二泉映月》

一、多音字

强:jiàng(倔强)qiáng(强大)miǎn qiǎng(勉强)

二、重点解释: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湖中,像碧玉沉在水底。坎坷:指道路土地坑坑洼洼,比喻不得志。饱经风霜:饱,充分。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三、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要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要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要点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将了解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

研究要点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 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有重要意义。

2. 物种的分类和特征

-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 基于物种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科学家对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

3.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

- 生物群落包括各种生物种类,而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4.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 生态系统具有能源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 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破坏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物种多样性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影响。

- 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和破坏会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

本单元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责任。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该单元要点的简要总结,请结合教材和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及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及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

点及复习要点

第三单元:

对应词:puton——taeoffhite——blacthese——those

特殊疑问词hatcolour?什么颜色?用来问物体的颜色,回答时一定要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如:

hatcolourisyourbag?——It’sblue.

ho和hose的区别:

)ho谁。用来问人是谁。如:hoisthatgirl?那个女孩是谁?Sheisysister.她是我的姐姐。

hoisthattallan?那个高个子男人是谁?Heisyfather.他是我的爸爸。

)hose谁的。用来询问物品是谁的。在回答hose引领的问题时,如果答案有人名,要在人名的后面加‘s,其中的’s表示“某人的”。如:hoseshirtisthis?这是谁的衬衣?——It’sie’s.它是ie的。

hosebieisblue?谁的书包是蓝色的?——ybagisblue.我的书包是蓝色的。

have——hasShehas……/Hehas……/Ithas……/Sarahhas……/yfatherhas……

pants,socs,shoes,shorts,jeans这些单词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所以在句子中一般都是复数形式。如:Theseareyshoes.这是我的鞋子。Thoseareyoursocs.那是你的袜子。

人称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对应:

我I——我的y你you——你的your

他he——他的his她she——她的her

我们e——我们的our你们you——你们的your

他们they——他们的their她们they——她们的their 人称代词一般在句中用作主语。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右图。顶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①②③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①﹤②﹤③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第一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包裹细胞内部物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的液体胶状物质。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存储遗传信息。

-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特定的生物

学功能。

2. 细胞的功能

- 呼吸作用:通过线粒体进行,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 合成作用:通过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

- 消化作用:通过溶酶体分解并消化细胞内的废物和营养物质。

- 分裂作用: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第二部分: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

- DNA:双螺旋结构的核酸,存储细胞的遗传信息。

- 基因:DNA上的一个片段,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

2. 遗传定律

-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外观上,隐性基因不表现在个体外观上。

-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个体的基因组合,表现型是基因型在外观上的表现。

3. 变异与进化

- 变异:指个体间或个体内遗传特征的差异。

- 自然选择与进化:由于适应环境的差异,某些遗传特征更有利于个体生存繁殖,逐渐在群体中传递并导致进化。

第三部分: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1.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分类系统:根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 种:地理隔离导致的群体间无法繁殖的最小分类单位。

- 属、科、目、纲、门、界:生物分类中的更高级分类单位。

2. 进化理论与证据

-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

- 古生物学证据:化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的存在和演化过程。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地球:水占地球表面积的3/4(以海水为主),地层内部也都有水存在。

(2) 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3) 生物体: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鱼体内含水量要高于人体;某些植物体内含水量甚至超过90%。

知识点二:水的应用

(1) 农业: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以上

(2) 工业:用于溶解、洗涤、冷却和用做化工原料等

(3) 生命活动:动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人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

知识点三:水的组成

(1) 实验名称:电解水实验

(2) 实验装置

(3) 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较多,体积比约为1: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出该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由此可见,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知识点四:水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色、态、味:通常情况下呈液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熔、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是0℃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复习课文:

1.《电脑棋手》以我与电脑下棋先输后赢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

2.《走马灯的奥秘》讲述的茅以升爷爷小时候对走马灯奥秘探求的故事,表现了茅以升爷爷小时候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知识;

3.《孩子考科学家》写的是两个喜欢玩昆虫的孩子考达尔文的故事,表现了兄弟俩的的(聪明可爱)以及达尔文的(慈祥、风趣),说明真正有知识学问的人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

4.《空气在哪里》童话故事,以小猴子与空气捉迷藏的形式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和特点

二、背诵、背写:P54: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三、听写

通过情趣回答棋艺常规一排棋手参观科技邀请选择违反敏捷予以

委婉风度奥秘吸引旋转蜡烛四周点燃幼小心灵堂屋插着投在兄弟

捉虫蜜糖著名调皮眨眼标本鬼脸盖子尊敬粘成匣子糟糕灰心神奇

茁壮挺拔连串元宵节长角须甜滋滋忍不住自知之明彬彬有礼望尘莫及

毫不谦让小心翼翼虚虚实实犹豫不决洋相百出山穷水尽无可奈何目不转睛

怪模怪样熊熊燃烧恍然大悟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的整理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词语

吼叫搁gē 板心惊肉跳抱怨yuàn

填tián 饱保佑yòu 自言自语掀xiān 起

寡guǎ 妇蜷quán 缩裹guǒ 住

忐tǎn 忑tè不安揍zòu 骂魁kuí wú梧

吱嘎gā 黧lí黑倒霉méi 忧虑lǜ 搔sāo 痒

流连忘返溜l iū 之大吉瞥piē 见刻骨铭míng心

不由分说嗫niè嚅rú 一如既往蹑niè手蹑脚

悠悠仪yí式倾听抱歉qiàn 水槽cáo 缝补缀补

大吃一惊兴高采烈怒目圆睁撕sī 破介意

湿淋淋荒.唐泰然焦黄瘦削割gē 舍

汹xiōng 涌澎péng 湃pài 自作自受

二、多音字

缝féng 补出差chāi 兴xīng 奋

缝fèng 隙差chā 别快乐xì ng

尽jǐn 管冲chōng 锋着zháo 迷

尽jìn 力冲chòng 床着zhuó想

三、形近字

欣(欣然) 林(树林) 语(语言)

掀(掀起) 淋(湿淋淋)梧(魁梧)

虚(虚心)仪(仪式)留(留下)

虑(焦虑)议(议论)溜(溜走)

倦(疲倦) 赚(赚钱) 怒(愤怒)

蜷(蜷缩) 歉(抱歉)怨(抱怨)

骚(风骚) 槽(水槽) 嚅(嗫嚅)

搔(搔痒) 糟(糟糕) 蠕(蠕动)

四、解析课文、语句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

1、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3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1、我们周围的材料

1、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纸、陶瓷、玻璃、纤维等,我

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

2、我们可以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来描述材料。

2、那种材料硬

1、材料的硬度从硬到软的顺序:金属、塑料、木头、纸。

2、常见的金属有金、银、铜、铁、铝等,金属制品有铁锅、菜刀、硬币、导线、首饰等。

3、金属的特性有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4、生产铝罐过程利用了金属特性中的延展性。

3、比较韧性

1、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材料的韧性从好到差的顺序:塑料、金属、木头。(弯曲程度越大,韧性越好)

3、塑料制品有锅柄、雨衣、塑料袋、导线外表皮、排水管。

4、塑料的特性有韧性好、不易传热、不导电(绝缘性)、可塑性强、防水等。

5、塑料的缺点有不易分解、易老化、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6、塑料是从一种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原料。

4、它们吸水吗

1、材料的吸水性从强到弱的顺序:纸、木头、金属、塑料。

2、纸的特性有吸水性强、质轻、易折叠、韧性较差、能书写、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等。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4、蔡伦造纸的原料有破布、旧渔网、废麻、树皮等。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实心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金属制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木头、塑料制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2、木头的特性有质轻、结实耐用、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有一定的柔韧性、承重能力强、可燃性等。

6、砖瓦和陶器、瓷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出图中编号洋流、渔场的名称:

(1)——(20)

A: B: C: D: 二、分别分析ABCD四个渔场的成因:

分析下列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1)

3.1、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地壳中含量最的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

2.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如盐、石英、石墨、铁矿石。3.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4.花岗岩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

5.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6.岩浆岩的主要代表是:玄武岩和花岗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都岩浆冷凝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有许多气孔;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比较坚硬。

7.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特征:①有层理结构,②含有化石。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8.含有珊瑚化石的石灰岩,表示温暖的浅海环境;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表示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9.沉积岩的主要代表是:石灰岩、页岩、砾岩、砂岩、煤。

11.变质岩是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如: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质成板岩。12.矿石的优劣常用品位来表示。

13.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原料,花岗岩是、大理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14.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上升冷凝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按其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就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全球岩石圈可以分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4.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①板块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系(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消亡边界):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

5.由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褶皱和断层。

6.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7.断层构造与地貌: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8.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

②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③山地开凿隧道,常选背斜部位;原因:a.岩层呈拱形,结构稳定,安全性好,b.水沿岩层流向两侧,不易积水,干燥;

④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9.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10.流水侵蚀地貌——瀑布、峡谷,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态。

11.流水冲积地貌——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12.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

13.风积地貌——沙丘(迎风坡缓)、沙垄,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

3.3、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2.海洋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3.海水温度的分布和变化

(l)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纬度因素);

同一纬度,不同经度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洋流因素);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季节因素);

(2)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常年保持着低温状态。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热容量大)。

4.盐度是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5.影响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因素

6.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呈马鞍形曲线)。7.红海:盐度达4.1%,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原因:位于副热带,汇入淡水少,蒸发强烈。

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原因:汇入淡水多,蒸发小。

3.4、海水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

2.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一天中,一般有两次潮涨潮落现象。当日、地、月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形成大潮。当日、月、地三者连线几成垂直,形成小潮。

3.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4.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5.洋流按成因分:

(1)风海流:风力作用导致海水流动

(2)密度流:密度差异导致海水流动例如: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3)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原因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附近的海区就有上升流。秘鲁寒流就是上升的补偿流。

6.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主要洋流的分布、名称、性质。

7.世界洋流模式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逆时针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8、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东夏西:冬季洋流从东向西流,夏季洋流从西向东流。

9.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0.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11.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2.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13.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1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南越冷是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等温线和洋流流向一致,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是寒流,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是暖流。15.洋流对地于理环境的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例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东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秘鲁寒流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