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
乔灌木物候记录表
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习性 观赏树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观赏树木与环境相关的特性 ——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的概念: 观赏树木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 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形状表现称为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它包括观赏树木由种子萌发,经幼苗、 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至最后衰 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A优势种的生活型:所谓生活型,是植物在生活环 境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显示的外部形 状。植物的生活型简单的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三类。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优势种的生活型。 B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得体数量。群落中植物个 体的疏密程度与群落的外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稀 疏的松林与浓郁的松林有着不同的形貌。 C 种类的多寡:群落中种类的多寡对其外貌有很 大的影响。例如单纯一种树木的林丛常形成高度一 致的线条,而若多种树木生长在一起,则无论在群 落立面上或平面上的轮廓、线条都可有不同的变化 。
过渡阶段
获得开花能力 成熟过程 老化过程
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 周期。 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休眠转入生长期 生长期 生长转入休眠期 休眠期
常绿树木的年周期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2、树叶的寿命:树种不同变化较大,从1年至10年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
《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观赏植物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植物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为以后的设计课打下相关的植物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观赏植物的概念、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和特点、气候型划分、观赏植物的分布、栽培简史、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简单的进行实际案例的植物配置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观赏植物学的资源特点、气候型划分,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要点和繁殖方法等基本知识;
2.理解观赏植物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
3.掌握观赏植物分类及应用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能够简单的进行实际案例的植物配置分析。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了解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理解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掌握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本章教学重点:
1.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
2.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
本章教学难点:
1.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
2.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
1.园林植物、观赏植物和花卉的概念;
2.观赏植物学的内容和任务,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3.观赏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和分类学原理;
4.观赏植物学的分类。
第二章行道树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常用行道树的形态、生态习性和应用。
树木学知识整理
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简述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2)、研究的内容:包括绪论、总论和各论三部分。总论讲授理论,各论讲授树木的识别、分布、生长发育和生态习性、环境因子对树木的影响和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树木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树木的观赏特性和在园林中的配植应用以及树木的经济生产用途等。
2、试述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①种类繁多;②分布集中;③丰富多彩;④特点突出
二、总论:
(一)植物分类中常用的形态术语
1、简述概念“乔木”、“藤木”、“叶芽”、“花芽”、“完全花”、“复叶”、“聚合果”、“蒴果”:
1)、【乔木】具明显直立的主干,高通常在5m以上,上部具有若干多次分枝。
2)、【藤木】(又称为木质藤本)茎或枝细长而不能直立,只能倚附其他物体或有其他物体支持而向上攀升的木本植物,有攀援和缠绕之分。
3)、【叶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也称为枝芽)。
4)、【花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5)、【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均齐备的花(如:桃)。
6)、【复叶】指一个叶柄上生有二枚或二枚以上分离的叶片的叶(如:枫杨)。
7)、【聚合果】由一朵花的若干离生心皮雌蕊共同发育成的果实(如:白玉兰)。
(记忆:一花多果)
8)、【蒴果】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合生心皮发育,成熟时果皮以各种方式开裂(如:油茶)
2、概括复叶的类型,并以绘图示意:
1)类型:①羽状复叶:a、奇数羽状复叶(如:核桃),b、偶数羽状复叶(如:锦鸡儿);
树木学整理
树木学整理
一、名词解释
园林树木: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以在园林中应用的树木。
古树名木:年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具备一定的历史、人文关键价值的树木。行道树:用作道路两侧,以营荫、奔小康为主要目的栽种的乔木树种。基准:香樟常色叶树:
叶色常年维持一种颜色,例如紫叶李。生态学特征:树木对环境的建议和适应能力。
生物学特征: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树木本身具有的特征。生命周期:树木从种子
萌发、生长到开花、结果、死亡的过程。裸芽:无芽鳞的芽,如山核桃。
(所有一年生、二年生草本和一些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芽均属裸芽)柄下芽:藏于叶柄
之下的芽,例如悬铃木。
蒴果:两个以上合生心皮形成的,成熟以后开裂的果实,如木芙蓉。
核果:由单心皮或碧桂园心皮构成的内果皮柔软,中间存有硬核的肉质果,例如李、桃。
蝶形花冠: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龙骨瓣等共5枚花瓣组成的花冠,称为蝶形
花冠。见于豆科植物。
节外生枝:枝条从节间取出的一种现象,例如栀子花片状隔开:l心呈圆形片层状排序,例如金钟花掉。(髓心:树干心部坚硬的木心。)
季相:群落随着季节更替而发生有规律的外貌变化。
羽状复叶: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成羽毛状称作羽状复叶。
羽状复叶,3枚以上的小叶排列在叶轴的左右两侧,呈羽毛状,如蚕豆、月季等的叶。
(羽状复叶以小叶数目可以为单数或双数,因此又分成:单(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的数目为单数,存有一顶生小叶,例如紫云英、月季的叶;双(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的
数目为双数,无顶生小叶,例如花生、皂荚的叶。羽状复叶又因叶轴分枝的情况,可以分
成一回、二回、三回或多回羽状复叶。)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 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广玉兰、桑、 银桦、蓝桉。
2021/3/10
32
抗性较强
❖ 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桧柏、刺槐、杉 松、山楂、紫藤、沙枣、丝棉木、槐、刺槐。
❖ 中部地区:大叶黄杨、珊瑚树、海桐、蚊母、棕榈、青 冈栎、夹竹桃、小叶黄杨、石栎、绵槠、构树、无花果、 凤尾兰、枸橘、枳橙、蟹橙、柑橘、金橘、大叶冬青、 山茶、厚皮香、冬青、构骨、胡颓子、樟叶槭、女贞、 小叶女贞、丝棉木、广玉兰。
❖ 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印度榕、对叶榕、高 山榕、樟叶槭、楝、扁桃、盆架树、红背桂、松叶牡丹、 小叶驳骨丹、枟果、广玉兰、细叶榕。
❖ 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抗性不同,树木受害的反应也有各种 变化。
❖ 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构树、悬铃木、早柳及加杨等;抗性 弱的树种有油松、侧柏、雪松及梅等。
2021/3/10
25
抗吸二氧化硫(SO2)的植物
抗性强
❖ 北部地区:构树、皂荚、华北卫矛、榆树、白蜡、沙枣、 柽柳、臭椿、旱柳、侧柏、小叶黄杨、悬穗槐、加杨、 枣、刺槐。
23
❖ 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 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 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习性是基础”园林树木学习性主要指园林树木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习性。树木的物候期:指的是树木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树木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物候是地理气候研究、树木栽培的区域规划等重要的依据。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园林树木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同时为园林树木的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提供科学的指导。要想正确观察树木的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 选定观测点(观测点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选定后将观测点的详细情况记载) 2. 选定观测目标(应为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树冠、枝叶较匀称,体形中庸) 3. 固定观测时间(一般3-5 天观测一次。但在开花、展叶期要每天观测,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 点观测) 4. 选定观测的部位(一般在向阳的一面,最好观测树木的中部枝条和全面观测) 5. 固定观测记录的人员(认真、责任心强) 6. 观测的内容包括:根系生长期、树液流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长周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1) 芽膨大始期2)芽开放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1) 展叶开始期2)展叶盛期3) 春色叶呈现始期4)春色叶变色期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 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 的花这一时期。1)开花始期2)开花盛期3)开花末期4)多次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1)幼果出现期2)果实生长周期3)生理落果期4)果实或种子成熟期5)脱落期新梢生长周期――由叶芽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一次梢(春梢)二次梢(夏梢)三次梢(秋梢)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1)秋叶开始变色期2)秋叶全部变色期3)可供观赏秋色叶期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叶子落尽时止。1)落叶始期2)落叶盛期3)落叶末期植物与
树木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树种分布区:是树木本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繁殖和散布特性与地理环境条件长期互相作用而形成树种的全部个体在地球表面所占的范围。
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识别及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
生物学特性: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性状表现称为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它包括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到最后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生态学特性:指树木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性,其内涵包括环境对树木的影响和树木对环境的要求及作用。生态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四个方面。
生存条件:对某一树种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称生存条件。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孑遗植物:由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许多古老的树种种类消失,仅保留了一部分植物。
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分为500年,300年,100年三个级别。名木:凡与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有关或珍贵稀有、奇特的树木称为名木。
单叶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叶子。
葇荑花序:无梗的单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成熟后通常整个花序或果序同时脱落,如垂柳等。穗状花序:无梗或近无梗的两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如车前等。伞形花序:具有等长花梗的各花着生于花轴顶端的一点,并呈伞状向四周张开,如五加科的一些植物。若其分枝再形成以伞形花序,则称为复伞形花序,如伞形科一些植物。伞房花序:于总状花序类似,但由上而下各花的花梗一次渐长,且使各花几处于同一平面上,如苹果。若其每一分枝又形成以伞房花序,则称为复伞房花序,如石楠等。总状花序:花序轴单一,较长,由基部向顶部生有近等长花柄的两性花。肉穗花序:基本结构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序轴膨大,肉质化,其上着生许多无柄的单性花。头状花序:花序轴膨大、缩短而呈球形或盘形,上面密生许多近无柄或无柄的花,苞片常聚成总苞,生于花序基部。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特别肥大而呈凹陷状,许多无柄单性花隐生于囊体的内壁上,雄花位于上部,雌花位于下部。圆锥花序:又称复总状花序。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小枝自成一总状花序。
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 精品
(二)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以植物形态相似性 分类)
件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兴起对植物原料的 需求;远洋交通发达;
代表人物 林奈( C.Linnaeus ) 1735年《 自然系统》 1753年《植物分科 》 1764年 《植物分属 》
Ⅱ.裸子植物 以麻黄、松柏、苏铁等目为顺序排列。
Ⅲ.单子叶植物 以兰、椰子、露兜树、禾本等目为顺序排 列。
恩格勒和韦特斯坦系统为“葇荑派”代表; “假花学派”
A.隐花植物
B.显花植物
Ⅰ.裸子植物门
Ⅱ.被子植物门
1.单子叶植物纲
2.双子叶植物纲
(1)离瓣花亚纲 分为21目,以葇荑花序类 的科开始。
第二节 植物拉丁学名
1.命名的意义 同物异名 :毛白杨—大叶杨(河南)/响杨、 杨; 玉
兰(北):应春花(湖北);白玉兰(河南);迎春花 (浙江);望春花(江西);木花树(四川) 同名异物:白头翁 16 种 4科16属 因此对植物的考察 研究、开发利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非常不利,为避免混 乱,很早以前,植物学家就对制定国际通用的植物命名 法做了很多努力。 1867年 德堪多(A.P.decando)等人根据国际植物学大会精 神拟定出“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并在每年每届国际植 物学会议后加以修定补充。法规是国际植物分类学者命 名共同遵守的文献和规章。有了它才能使命名方法统一 和正确,便于国际交流。
教案树木科学
教案树木科学
教案标题:树木科学-了解树木的生长和生态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和生态功能。
2. 掌握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环境要求。
3. 能够识别常见的树木种类和其特征。
4. 培养学生对树木科学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环境要求。
2. 常见树木种类的识别和特征。
教学准备:
1. PPT或投影仪。
2. 树木标本或图片。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4. 纸和笔。
教学过程:
引入:
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木,引起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树木的重要性和生态功能,例如提供氧气、保护土壤、提供栖息地等。
探究:
1. 介绍树木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2. 解释树木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树木成长和繁殖。
3. 讨论树木对环境的要求,如土壤、阳光和水分等。
4. 展示不同树木种类的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实践:
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让学生练习识别不同树木种类的特征。
2.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观察和记录不同树木的特征。
3. 鼓励学生保护树木,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树木根部等。
总结:
1. 回顾树木的重要性和生态功能。
2. 强调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环境要求。
3. 鼓励学生积极保护树木并传播相关知识。
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森林公园,进一步了解不同树木种类和生态系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调查本地树木种类和数量,提出保护建议。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参与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2. 检查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的完成情况。
树的生活习性
树的生活习性
树是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存在之一,它们以独特的方式生长、繁衍和存活。树的生活习性不仅令人惊叹,还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首先,树是植物界中最长寿的生物之一。一棵成熟的树可以活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到敬畏和钦佩。
其次,树的生长速度虽然较慢,但却是持续不断的。从一颗种子发芽到成为参天大树,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不断延展自己的根系和树冠。它们的生长速度虽然不及人类的步伐,却是坚实而持久的。
此外,树的繁殖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大多数树木都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然后发芽成长为新的树苗。有些树种还会通过根茎或者枝条的扦插来繁殖。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和繁衍能力。
最后,树的生活习性还体现在它们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上。树木为各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它们也依赖于其他生物来传播种子,促进生长。树木与其他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共同生存。
总的来说,树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奇妙之处。它们的生命力、生长速度、繁殖方式以及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希望人类能够更加珍惜和保护树木,与它们和谐共生,共同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园林树木课程标准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 课程标准·- 1 -
《园林树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园林树木》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习性、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园林用途,为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及以后的园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以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及实践教学共同进行。讲授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有重点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树木识别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园林树木的物候观察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工作及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为:
通过树木的学习,要求在获得植物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主要科属的特征、特性、分布和利用价值,了解树木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会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四个气候带,西半部有青藏高原隆起,全国地形非常复杂,树种资源及为丰富。为了适应我国树种分布地域性广的特点,所编树种从全国着眼,以乔木为主,灌木和藤本中具有明显园林价值者列入。本课程在实际教学时间内要讲授树种的数量通常在100~150种左右。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 课程标准·
- 2 -
1.以“工种(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
《园林树木》是一门季节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繁琐、难记,易忘等特点,为此我们在园林树木教学中主要设计理念为是改革以“学科”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种技能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把所有知识整合梳理,按项目要求,分解成各项工作任务,与生产过程组织起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技能型复合人才。
观赏树木学
《观赏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观赏树木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9
学分:2.5
适用对象: 观赏园艺
先修课程:植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观赏树木学》是园艺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实践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技能。它与园林苗圃学、园林树木栽培学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彼此既有分工和侧重,又有结合点;与其它专业课如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学、园林工程学、园林建筑学等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树木的有关基本理论(作用、分类、习性、观赏特性、园林应用等);正确识别和鉴定本地区常用园林树种;了解各树种的主要习性和观赏特性,能根据不同性质园林绿地的要求,正确地选择、配置园林树木。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类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习性、分布、观赏特性、栽培方法及应用途径等方面的知识;学会利用文献资料和工具书鉴定植物的基本技能;植物拉丁语;植物演化的理论及分类系统。
具有植物学基础,熟悉植物学的形态术语;. 善于类比和归纳,在同中存异,在异中求同;认真上好实习课,多观察植物形态,多采集小标本,掌握利用资料鉴定植物种类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上篇绪论
绪论
重点:观赏树木学的学习内容、相关的术语概念以及园林树木分类的标准和特点,熟悉园林树木学学习的方法和掌握相关的工具书籍,了解目前中国观赏树木资源的概况和园林树木分类的发展史。
观赏树木学
观赏树木学
一、观赏树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观赏树木学是一门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观赏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繁殖栽培技术、观赏价值及公园用途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观赏树木学的分类
1、植物分类学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的方法主要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基础,以种为分类的基本等级、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
①野外调查和植物标本采集
②标本的鉴定
③定名和命名④描述
⑤分类系统研究
植物分类学简史
一人为分类系统分析这一时期是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开始,直到1763年。
二自然系统时期这一时期从1763年到1920年。
三系统发育系统时期此时期从1883年开始至今。
植物分类方法根据其使用手段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I 经典分类
也称形态分类。它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即植物习性、根、茎、叶、花、果、种子的形态为依据,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
II 实验分类法
主要通过引种栽培和杂交试验方法,来确定形态分类难于确定的分类群之间的一些差异是生态环境引起的,还是遗传因素的原因,从而确定这些分类群的划分。
III 细胞分类法
也称染色体分类。
IV 化学分类
通过对被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含量或某种化学成分在植物体内结构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可为分类群的划分,特别是为建立自然分类系统和探讨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提供证据。
V 数量分类
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学科,其原理是利用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七类
2、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
①按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
②按树种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
园林树木学——精选推荐
园林树木学
绪论:
一、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1、园林树木的含义:
应用于园林绿地及风景区的木本植物。包括观赏树木和生态树木。
2、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
园林树木的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园林树木学-绪论
3、学习园林树木学的必要性
观赏植物是园林的基本素材,有了它,园林才有了特色和主心骨。美国要求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800种园林树木。
4、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注意观察和比较,多看、多闻、多问,勤思考,善于对比和归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做到眼到、手到、脚到,掌握要点,善于应用。
园林树木学-绪论
4、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
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能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和配置。
要达此目的,就要有正确识别种类的坚实基础,充分了解园林树木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是合理栽培和配置园林树木的依据。
园林树木学-绪论
二、园林树木的作用
1、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碳氧平衡、降温、增湿、遮光、滞尘、固土、吸毒、杀菌。
2、美化生活空间
色、形、声、动态。
3、提供休息场所
4、科普教育
园林树木学-绪论
三、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
1、我国树木资源概况
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多种,仅次于巴西(﹥50000种)、马来西亚(﹥40000种)居世界第三位。
在我国植物分布中,云南约17000种,广西约10000种,广东、贵州约8000种。
我国是古老的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如木兰科、毛茛科、樟科、山茶科等的原始分布中心。
园林树木学-绪论
2、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A、种类多:目前在各国主要栽培的园林树木中约有40%起源于我国。
观赏树木学
一、概念
1、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2、植物双名法:任何一种植物的名称,均由其属名+种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常缩写)三部分组成,且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它文字构成,这种命名植物的方法称植物双名法。
3、树种分布区:某一树种(或其他分类单位)的全部个体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范围,称该树种的分布区。
4、生物学特性:观赏树木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具体包括: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到最后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5、生态学特性:观赏树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需求的总和。生态因素:构成观赏树木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可分四大类:气候、土壤、地形、生物。
(1)整齐花:一朵花的花瓣若大小一致,形状也相同,而自花的中央向外呈辐射式排列,就称为整齐花,如:梅花、姚金娘、野牡丹。整齐花可自任何方向折合对称,所以也称辐射对称花。
(2)不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只可作出一个对称面,如:豌豆的花
(3)同被花:花被由于形态和作用的不通,可分为内、外二部分,在外的称为花萼,在内的为花冠,花被虽有二轮,但内、外瓣片在色泽等方面并无区分的,称为同被花。如百合、丝兰等。
(4)杂性同株:单性花与两性花在同一植株上(5)杂性异株:单性花与两性花不在同一植株上
(6)假果:是指主要是由雌蕊以外的地方发育成的果实,像苹果、梨子等是假果。
聚花果:由一个花序的多朵花连同花序轴共同发育成的果实。聚合果:由一朵花的若干离生心皮雌蕊共同发育成的果实。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园林用途。培养学生树木识别技能与应用能力,以及园林树木的物候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工作及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室外现场教学、答疑等。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树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园林用途,熟悉本城市主要园林树木的拉丁名,为将来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工作及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植物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园林用途。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现场教学、学生自学、答疑等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现场实物展示。
六、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1. 教学具体内容
(1)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任务;
(2)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3)中国的园林树木资源和特点。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关概念;
(2)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3)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5学时)
1.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学方法分类;
(2)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2.重、难点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
❖ 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了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 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 替原来衰老的树冠,当新树冠过到其最大限度以后, 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优势部位下 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枝来更新。
❖ 这种更新与枯亡的发生,一般是由树冠外向内,由 上(顶部)而下,直至根颈部进行的。
❖ 湿生树种:为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或中生
的环境下常致死或生长不良,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 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如水松、落羽杉及红树等;
❖ 中生树种:介于上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木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
生于湿润的土壤上,如油松、麻栎、杉木及枫杨等。
.
❖ 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 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 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
.
❖ 吸收能力强:银柳、赤扬、花曲柳、银桦、 悬铃木、柽柳、女贞、君迁子。
.
抗吸氟化氢(HF) 抗性强 ❖ 北部地区:构树、皂荚、华北卫矛、榆、白蜡、
沙枣、柽柳、臭椿、云杉、侧柏、杜松、枣、五 叶地锦。 ❖ 中部地区:大叶黄杨、蚊母、海桐、棕榈、构树、 夹竹桃、枸橘、广玉兰、青冈栎、无花果、柑橘、 凤尾兰、小叶黄杨、山茶、油茶、丝棉木。 ❖ 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广玉兰、桑、 银桦、蓝桉。
.
抗吸二氧化硫(SO2)的植物 抗性强 ❖ 北部地区:构树、皂荚、华北卫矛、榆树、白蜡、沙枣、
柽柳、臭椿、旱柳、侧柏、小叶黄杨、悬穗槐、加杨、 枣、刺槐。 ❖ 中部地区:大叶黄杨、珊瑚树、海桐、蚊母、棕榈、青 冈栎、夹竹桃、小叶黄杨、石栎、绵槠、构树、无花果、 凤尾兰、枸橘、枳橙、蟹橙、柑橘、金橘、大叶冬青、 山茶、厚皮香、冬青、构骨、胡颓子、樟叶槭、女贞、 小叶女贞、丝棉木、广玉兰。 ❖ 南部地区:夹竹桃、棕榈、构树、印度榕、对叶榕、高 山榕、樟叶槭、楝、扁桃、盆架树、红背桂、松叶牡丹、 小叶驳骨丹、枟果、广玉兰、细叶榕。
.
(2)温度
❖ 温度是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也是 树种分布区的主导因子。
❖ 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谚语说 “樟不过长江”、“杉不过淮河”就是这个 道理。
❖ 各树种因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
很大差异。
.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与适应范围可分为4类: ❖ 最喜温树种:如橡胶树、椰子、团花等; ❖ 喜温树种: 如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茶、苦
不同的要求。根据树木对光的需求将树种分 为喜光树种、耐荫树种和中等耐荫树种。
.
树种的喜光性和耐荫性常因生长地区、 环境、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树种幼年 期较耐荫,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树木则要求 更多的光照。
❖ 喜光树种:落叶松属、松属(2针松)、杨属、柳属、 臭椿、刺槐;泡桐等。
❖ 耐荫树种:冷杉属、红豆杉属、铁杉属、八角属、 水青冈属、云杉属中一些种类。
.
抗性较强
❖ 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合欢、麻栎、紫藤、板栗、 杉松、柿、山楂、桧柏、白皮松、华山松、云杉、杜松。
❖ 中部地区:珊瑚树、梧桐、臭椿、朴、桑、槐、玉兰、木 槿、鹅掌楸、紫穗槐、刺槐、紫藤、麻栎、合欢、泡桐、 香樟、梓、紫薇、板栗、石楠、石榴、柿、罗汉松、侧柏、 楝树、白蜡、乌桕、榆、桂花、栀子、龙柏、皂荚、枣、 凤尾兰。
❖ 是研究树木的生活现象和季节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实质上是研究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树木物候观测是研究树木年周期的一个好方法,也 是研究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一个途径。
.
❖ 不同树种的性状、生长速度、寿命长短、开花结实 特点及繁殖性能是不同的,这些特性取决于树种的 遗传因素,并受周围环境条件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 生态学习性
.
❖ 生物学特性是制树木本身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
包括三个方面:
❖ ①系统发育,指树木从地球出现到消灭的整个过程。
❖ ②个体发育,一个树木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 实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 ③年生长期,树木在一年中休眠、发芽、开花、结果、 落叶的发育规律。
❖ 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
❖ 截顶-当树木生长接近在该地达到其最大树 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 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
❖ 树上长树-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有潜伏 芽寿命长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的高位处, 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 新的现象。
.
第二节 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 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 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称之 为生态学特性。
❖ 树木的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 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 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生长和 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 树木一生所经历的上述全过程,即树种的生命周期。 ❖ 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
❖ 树木物候--是树木一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 生命活动变化的现象,如萌芽、展叶、开花、结果、 落叶、冬芽形成。
保护与破坏等作用。
.
❖ 在环境因子中,对树木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 子称为生态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对于树木生活必 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条件。树木和环境是相互作 用的统一体。在研究树木与环境关系时,不仅要了 解树木本身各方面的特性,还应了解它们生活的环 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1、气候因子
(1)光 ❖ 各种树种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光照强度
所谓园林树木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因子(温度、 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生物及 人类活动等因子。在园林工作中,必须充分了解环境 因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 改造植物,使之更好地为园林绿化事业服务。
.
第一节 树木的生物学习性
一、相关概念
❖ 树木的生长是指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 细胞分裂和扩大,使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生不可逆的 增加。
树冠 树干
树皮 叶 林下天然 更新
喜光性形态
耐荫性形态
枝叶稀疏、透光 枝叶浓密、透光度小
自然整枝良好、枝 自然整枝不良,枝下高
下高长
短或近无
通常较厚
通常较薄
叶小而厚、落叶 叶大而薄,明显叶相嵌
Biblioteka Baidu
不良,常为单层林 良好,常为复层林
.
应用 (1)配置:
(2)引种:植物南移 (3)利用光照调节花期
一品红,短日照植物。 “十一”开花
.
(4)空气
❖ 空气中的各种主要元素成分如氮、氧、氢和二氧化碳存在着 一定的比例,其它成分如灰尘、煤烟及微生物等则随时间、 地点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 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抗性不同,树木受害的反应也有各种 变化。
❖ 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构树、悬铃木、早柳及加杨等;抗性 弱的树种有油松、侧柏、雪松及梅等。
件等的影响,其离心生长是有限的。
.
❖ 离心秃裸: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 式进行的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 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自然疏根(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 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 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
自然打枝: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 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 逐年出现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 的现象。
.
(3)水分 ❖ 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
的重要条件之一。 ❖ 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
.
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分为3类:
❖ 旱生树种:为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
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 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 及相思树等;
楝、樟树等; ❖ 耐寒树种:如油松、毛白杨、刺槐、侧柏、榆、枣树、
胡桃等; ❖ 最耐寒树种:如落叶松、樟子松、冷杉属、白桦、蒙
古栎等。
.
❖ 应用 A、 催延花期 抑制花期:桂花,国庆。 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 B、引种驯化 引种 驯化 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 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
❖ 南部地区:菩提榕、桑、番石榴、银桦、人心果、蝴蝶果、 木麻黄、桉、黄槿、蒲桃、阿珍榄仁、黄葛榕、红果仔、 米白兰、木菠萝、石栗、香樟、海桐。
.
吸收能力强 臭椿、夹竹桃、罗汉松、大叶黄杨、槐树、龙
柏、银杏、珊瑚树、女贞、梧桐、紫穗槐、 构树、桑树、喜树、紫薇、石榴、菊花、棕 榈、牵牛花、广玉兰。
.
抗吸氯气(Cl2)的植物 抗性强 ❖ 北部地区:构树、皂荚、榆、白蜡、沙枣、柽柳、
臭椿、侧柏、杜松、枣、五叶地锦、地锦、蔷薇。 ❖ 中部地区:大叶黄杨、青冈栎、龙柏、蚊母、棕
榈、枸橘、夹竹桃、小叶黄杨、山茶、木槿、海 桐、凤尾兰、构树、无花果、丝棉木、胡颓子、 橘、构骨、广玉兰。 ❖ 南部地区:夹竹桃、构树、棕榈、樟叶槭、盆架 树、印度榕、小叶驳骨丹、广玉兰。
❖ 中等耐荫树种:红松、杉木、樟树、槭属、鹅耳枥 属、青冈属等。
.
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有生理指标法和 形态指标法两种。
❖ 生理指标法是通过光合作用测定,确光补偿点和光 饱和点。
❖ 形态指标法是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树种的喜 光性和耐荫性。
❖ 其主要内容见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
.
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
❖ 如银杏在一般情况下生长比较缓慢,20年左右开始 开花结籽,但在水肥充足和精心管理的条件下可大 大加速生长,并提早5~7年结籽。因此不能孤立地谈 生物学特性,它是与生态学特性紧密相结合的。
.
二、树木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
1.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 ❖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
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的生长。 ❖ 树木因受遗传性和树体生理以及所处土壤条
.
抗性较强 ❖ 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桧柏、刺槐、杉
松、山楂、紫藤、沙枣、丝棉木、槐、刺槐。 ❖ 中部地区:珊瑚树、女贞、小叶女贞、紫薇、臭
椿、皂荚、朴、桑、龙柏、樟、榆、楸、梓、玉 兰、刺槐、泡桐、垂柳、罗汉松、乌桕、石榴、 白蜡。 吸收能力强:女贞、泡桐、大叶黄杨、柑橘、梧桐、 桦树、垂柳。
.
其他气体
1)抗HCl:小叶黄杨、无花果、大叶黄杨、构树、 凤尾兰。
2)抗NO2:构树、桑树、无花果、泡桐、石榴。 3)吸收苯:喜树、梓树、接骨木。 4)吸收臭氧:香樟、悬铃木、连翘。 5)吸收汞蒸汽:夹竹桃、棕榈、桑树。 6)吸收铅蒸汽:大叶黄杨、女贞、悬铃木、榆树、
石榴。
.
吸收重金属类的绿化植物 1)铅:桑树、黄金树、榆树、旱柳、梓树、紫
云英等。 2)镉:美青杨、桑树、旱柳、梓树、榆树、刺
槐、紫云英、芦苇、水葱、凤眼莲等。
.
较好的防火树种 木荷、杨梅、青冈、女贞、银杏、麻栎、栓
皮栎、槲栎、榉树、山茶、油茶、海桐、冬 青、蚊母、八角金盘、厚皮香、交让木、白 榄、珊瑚树、枸骨、罗汉松。
.
滞尘 ❖ 构树、丁香、锦带花、天目琼花、桧柏、
.
抗性较强 ❖ 北部地区:梧桐、丝棉木、槐、合欢、板栗、刺
槐、银杏、华北卫矛、杉松、桧柏、云杉。 ❖ 中部地区:珊瑚树、梧桐、臭椿、女贞、小叶女
贞、泡桐、桑、麻栎、板栗、玉兰、紫薇、朴、 楸、梓、石榴、合欢、罗汉松、榆、皂荚、刺槐、 栀子、槐。 ❖ 南部地区:高山榕、细叶榕、菩提榕、桑、黄槿、 蒲桃、石栗、人心果、番石榴、木麻黄、米白兰、 蓝桉、蒲葵、蝴蝶果、黄葛榕、扁桃、芒果、银 桦、桂花。
.
一、环境因子
❖ 树木生活的地面和空间称为生境。构成树木 生活环境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通 常有下列5类:
.
❖ 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 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
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 ❖ 地形因子: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 ❖ 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人为因子:包括人对树木资源的利用、发展、
龙柏、刺楸、毛白杨、元宝枫、银杏、旱 柳、榆树、加杨、桑树、花曲柳、枫杨、 山桃、皂荚、梓树、黄金树、卫矛、美青 杨、复叶槭、稠李、桂曲柳、黄檗、蒙古 栎、重阳木、榉树、悬铃木、朴树、腊梅、 臭椿等。
.
敏感性监测植物
❖ 1)二氧化硫:地衣、紫花苜蓿、菠菜、胡萝卜、 凤仙花、翠菊、四季海棠、天竺葵、锦葵、含羞 草、茉莉、杏、山荆子、紫丁香、月季、枫杨、 白蜡、连翘、杜仲、雪松、红松、油松、杉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