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2008-08-04九年级化学教案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巧记电解水实验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小结时注重对水的化学性质的
提问,并再次以 flash 动画的形
式对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回放,
加深同学们对这一实验的体
验。
配套练习Ⅱ,讲解
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掌
课后作业的布置
握情况进行回馈,及时查漏补 缺。 巩固知识
八、教学评价: 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点的合理设置,与网络知识相连,将课
学习总结的方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提高
学习效率。同时挖掘学生潜
能,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继续 学生讨论学习、计算,掌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用
分析实验的后续研究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
简单的言语来突破难点,并培
培养学生实验科学分析问题的
方法。
用 flash 动画来展示电解水的微 从宏观到微观,理解化学知 用 flash 动画来突破难点。使同
本内容适当扩展,化学实验及生动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而在如何突破 重点难点上,利用 flash 动画对课本知识中微观理论部分形象表述,体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的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 flash 动画细节的讲述,对电解水实验的了解使学生思路清晰。合理利用多媒体 平台,对它的使用让教学目标得到较完美的实现,使得难点不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良 好。 九、教学反思:
初中电解水实验步骤
初中电解水实验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水的组成。
那么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信息,思考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怎样的。
(1)准备药品。
一支试管,一瓶药液,一个小灯泡,导线若干。
(2)连接电源、装置、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3)通电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收集信息。
第三步:得出结论。
根据第二步所得信息和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自己的结论,也可以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例如:用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作为电解质,电解质具有导电性,水就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然后再把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步:预实验。
【注意】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或试管壁,只能用试管夹夹住药品或试管壁加热。
并且必须先检查电路中有无断路或漏电现象。
第四步:写出方程式。
请同学们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第五步:方程式计算。
将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代入相关数据,算出电解水的电流强度和耗电量。
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评估,选择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说明理由。
并且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注意:在电解水的反应中不能写成“电解水”,只能写成“电解”)。
- 1 -。
电解水的创新实验教程文件
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对“电解水”实验的改进一、创新实验名称:水电解化学实验设计二、创新实验目的在初中化学中的《电解水》是个很重要的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认识水的元素组成和水分子的原子构成。
山东鲁教版教材使用的霍夫曼式水电解器,由于生产商提供的电极材料是石墨或钢丝,电解速度太慢,大概一节课快结束时才能验证,并且实验还未完成酸液或碱液就会从长颈漏斗口溢出,操作不便、易损坏等诸多原因,被弃之不用。
于是变成老师讲实验现象,学生硬背实验结论。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霍夫曼式水电解器做了一些改进,适合于教师演示,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良好,整个实验只需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
三、创新实验仪器及试剂霍夫曼电解器、长颈漏斗、保险丝(较粗)、15%硫酸溶液、木条、火柴、学生用直流电源(12V及以上)、橡皮导管、酒精灯、小砂轮、剪刀。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首先将原装置的石墨电极(或其它电极)改换成保险丝;其次,在长颈漏斗中部用小砂轮将其切断,用长20厘米的橡皮管连接;最后用细铁丝检查两端活塞处的小孔是否畅通。
五、实验操作部分(1)将霍夫曼电解器固定在铁架台上;(2)打开霍夫曼电解器两边刻度玻璃管上的活塞,往长颈漏斗里倒入浓度为15%硫酸溶液。
待两个刻度管里的液体将升到活塞时,倾倒的速度减慢,使液面稍稍超过两个活塞;(3)关闭活塞,用卷成细卷的滤纸条伸入活塞上的玻璃管中,吸去超过活塞的液体;(4)通入12V直流电,两极冒出大量气泡,为了避免因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造成V(H2):V(O2)﹥2:1,可电解一会儿后打开活塞放掉两极的气体再关闭活塞进行实验,使氧气在液体中浓度达到饱和;(5)2到3分钟后,当阳极产生的气体10毫升时,打开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负极产生气体大约有20毫升时,即可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产生黄色火焰。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1)一般生产商使用石墨碳棒作电极,反应虽快,但表面有东西剥落,对溶液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况且做完一次实验必须更换电极,重新制作石墨碳棒又比较麻烦;(2)不锈钢丝(生产商提供)做电极易与酸反应也会不断氧化溶解,用碱液虽较快一点,但电解器的活塞开关易被粘结;(3)用金属铂(白金)做电极效果较好,但价格太贵,学校实验室一般没有;(4)用铜和铝导线做电极,两极产生气泡速率太慢,且铜电极变绿。
粤科版初中化学上册教案
粤科版初中化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组成中的比例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组成中的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的微观解释,氢元素和氧元素比例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水的组成。
二、实验(15分钟)
1. 教师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组成。
三、讲解(15分钟)
1. 教师讲解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组成中的比例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水的组成。
四、练习(10分钟)
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水的组成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的组成中的比例关系。
学生在实验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讲解中培养了科学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水的电解产物和电解反应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3.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解槽、电解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玻璃管、电量计、电极、导线等
4.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听、看、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意义。
(2)实验展示:展示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装置,让学生感受电解过程。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操作电解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4)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的电解产物及电解反应。
(5)知识整理:总结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并梳理电解水的相关知识。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实际应用中电解水的重要性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5. 教学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实验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差错。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
7. 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电解原理。
2.掌握水电解的方程式。
3.了解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水的电解现象,引出水的电解原理。
2.讲解水电解的方程式H2O → 2H2 + O2。
3.实验演示水的电解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解的原理。
4.讨论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氢气和氧气的制备等。
5.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反馈:
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水电解的知识。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表达对水电解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
1.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否正确进行水电解实验。
2.评估学生学习并理解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3.评估学生对水电解的兴趣和认识,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4.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重点:1. 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玻璃管、气体收集瓶等。
2. 实验试剂:稀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水的电解反应,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
二、电解水实验(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实验现象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板书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解水的过程。
3. 解释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等。
四、水的组成(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讲解水的电解反应的微观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电解水实验和水的组成。
2. 学生总结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电解水实验中,为什么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并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水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现象;
2. 掌握水的电解反应过程;
3. 学习观察电解反应产物。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电解槽、电极、电源等实验装置;
2. 盐桥、导线等器材;
3. 蒸馏水、食盐等试剂。
实验步骤:
1. 将蒸馏水装入电解槽中,使电极浸没在水中;
2. 将电解槽分成两个室,分别放入阳极和阴极;
3. 加入少量食盐溶液,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反应;
4. 观察电解槽中气体的产生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关闭电源,取出产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1. 在阴极处会观察到氢气气泡的产生;
2. 在阳极处会观察到氯气气泡的产生;
3. 氢气气泡比氯气气泡多,且氢气气泡较大。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电源和电解槽,避免触电和水花溅出;
2.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结果及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在电解反应中会发生氢气和氯气的分解产物,其中氢气主要集中在阴极,而氯气主要集中在阳极。
这表明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电离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
同时,本实验也说明了电解反应是通过电势差传导的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
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案(6篇)
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案(6篇)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精选6篇)教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制作电解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案
制作电解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案。
一、问题1:电极稳定性不好在电解水实验中,金属电极稳定性不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实验中,电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和析气等反应,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腐蚀、寿命短等问题,导致电极无法稳定工作。
解决方案:更换电极如果出现电极稳定性不好的情况,首要解决方案是更换电极。
通常情况下,在实验中三金属电极都较为常见,分别为铜电极、铁电极以及银电极。
实验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并在使用前充分处理,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同时,保证电流均匀流过电极,能够有效延长电解水实验中的电极寿命。
二、问题2:电解液质量不佳电解液质量不佳也是电解水实验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电解液中污染物质量过大,或者电解液的浓度不合适,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此时就需要去除电解液中的污染物或调整电解液的浓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调整电解液浓度、筛选纯净电解质对于电解液浓度不合适的情况,实验者应充分了解电解液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浓度调节。
通常情况下电解液中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或硫酸,实验者应该选择高纯度、无杂质的电解质,以确保实验的精准度。
同时,在使用电解液前应先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电解液的纯度。
三、问题3:电量不足如果电量不足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电源电流不稳定或电线接触不良等问题上。
解决方案:调整电源或更换设备对于电源电流不稳定的问题,实验者应提前检查设备的电源情况,确保电源工作正常。
如果发现电线接触不良、电流过小或过大等问题,应及时对电源进行调整。
如果多次调整都无法解决问题,实验者就应该考虑更换设备。
总结:制作电解水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解作用的本质,并为学生提供关于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的实验基础。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极稳定性不好、电解液质量不佳和电量不足等。
对于这些问题,实验者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主题:电解水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水的原理和过程。
2.了解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现象。
3.掌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
1.实验室器材:电解槽、直流电源、铂电极。
2.实验材料:水、饱和食盐溶液。
3.教材:相关化学知识。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解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实验操作:
a.将电解槽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溶液。
b.将两根铂电极插入电解槽中,并连接上直流电源。
c.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电解水时,在阴极处生成氢气,在阳极处生成氧气。
4.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
5.总结: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电解水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延伸活动: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电解质溶液代替食盐溶液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成绩。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原理。
2. 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电解水实验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2. 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收集和检验。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试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 提问:电解水实验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行操作完成电解水实验。
3.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实验现象分析(15分钟)1. 讨论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体的产生、离子的移动等。
2. 分析电解水实验的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2. 总结电解水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例。
2. 讨论电解水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净化、氢能源的开发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离子的移动方向和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电解水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化学电解水的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解水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3. 理解电解水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电解水的定义和原理;2. 电解水的实验方法;3. 电解水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电解水的离子理论;2. 掌握电解水实验中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电解器具:电解槽、电源、电极;2. 电解液:蒸馏水、盐溶液;3. 实验器材:试管、实验管夹、导线;4. 实验药品:碘酸钾、氢氧化钠。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介绍电解法制取氢氧化钠的历史背景和意义(5分钟)。
二、讲解电解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观察水分解现象(5分钟)。
2. 实验步骤:a. 准备电解槽,倒入蒸馏水;b. 在槽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电源;c. 开启电源,进行电解;d. 观察气体释放情况和电解槽中的变化(15分钟)。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1. 记录实验结果,解释观察到的现象;2. 讨论电解水的离子理论和水分解的反应方程式(10分钟)。
五、电解水的应用:讲解电解水在生产和实验中的应用,探讨氢氧化钠和氢气的用途(10分钟)。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电解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分钟)。
七、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实验过程和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5分钟)。
教具说明:电解水的实验步骤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电解水是初中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案题目: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教学年级: 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过程;3.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准备;2. 实验过程的演示;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两个玻璃杯,两个铜片,两个钉子,瓷盘,水;2.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稀碘酒,红、蓝、黄三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在电解水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玻璃杯,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向学生讲解电解水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例如,讲解电解和离子的概念,并说明电解水是由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的两种气体组成。
Step 2: 准备实验1. 将两个玻璃杯放在瓷盘上,分别填满水;2. 在每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确保它们都可以与水接触。
Step 3: 实验演示1. 用导线将两个铜片分别连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极;2.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任何变化,例如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
Step 4: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应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在负极(钉子)处产生氢气(H2)气泡;2. 在正极(铜片)处产生氧气(O2)气泡;3. 气泡颜色的变化取决于所采用的导线和溶液。
Step 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思考题等。
Step 6: 总结和拓展回顾并总结电解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电解质对水的影响,以及电解的应用领域。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选取不同的导线和溶液,设计并进行自己的电解实验,并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还可以讨论电解的其他应用,如电镀、电解还原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完整性;2. 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和逻辑性;3. 学生参与演示和讨论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扭活塞;
2、接通直流电源。
三、实验现象:
1.接通直流电源后,看见两管子中都产生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都收集了一些气体,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
(2).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受钠玻璃的影响,使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H2O) --通电→ 氧气(O2) + 氢气(H2),气体体积比:1∶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中根据它的组成情况写成H2O
实验反思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熟练地掌握其基本操作
化学教案设计——电解水的实验
时 间
第一学期
教师
科目
化学
班级
九 年级
周பைடு நூலகம்
星期
课题
电解水的实验
课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重点
电解水的基本操作
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过程
一、实验用品: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或水槽、试管、直流电源)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并且 氧气(O2) + 氢气(H2)点燃——→水(H2O)
4、注意:
(1).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主题:电解水问题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解水的意义、原理及相关化学反应,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引入
1. 导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水是什么?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水又是如何发生的?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那么如何能够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呢?
二、概念讲解
1. 电解水的定义:在电解质的作用下,通电时水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水。
2. 电解水的原理:水分子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离子化,产生氢气和氧气。
三、实验演示
1.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电解槽、电极、电源等。
2. 操作步骤:将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倒入电解槽,连接电极,通电观察产生气体的情况。
3. 结果分析:蒸馏水电解不通电,饱和食盐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四、练习与讨论
1. 讨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同学们可以判断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为什么通电条件下会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2. 练习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为什么?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习题。
2. 思考: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你认为电解水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教案结束】
以上为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两个碗、电池、铜板、锌板、导线;
2. 实验物质:酒精、盐水、葡萄糖水溶液;
3. 课件:液体电解质的介绍和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液体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一:将盐水倒入一个碗中,将电池的两极分别与铜板和锌板相连,浸入盐水中。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2. 实验二:将酒精和葡萄糖水溶液倒入另一个碗中,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三、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并分享实验心得。
四、深化拓展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并带领学生思考液体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液体电解质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反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和思考。
注:液体电解质教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补充。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初中化学课题:电解水的实验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2.学习电解水的实验方法;3.掌握电解水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电解装置:电源、电解槽、电极(铂丝)、导线;2.原料:蒸馏水、钠硫酸;3.实验器材:试管、滴管、试管夹等;4.实验药品:氯化钠溶液、酸碱指示剂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电解水是利用电能分解水分子,将水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2.提问:如果你是一个化学家,请问你如何能够证明水可以被电解?二、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准备:(1)将电解槽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酸碱指示剂,搅拌均匀;(2)将两根电极(铂丝)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并放入电解槽中;(3)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数值上。
2.实验操作步骤:(1)将电源接通,开启实验;(2)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导线上是否产生气泡、气泡的形状、颜色和密度等;(3)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观察和检验。
三、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15分钟)1.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1)气泡的生成情况和气体的种类;(2)气泡的产生速率和产量;(3)气体的性质和特点;(4)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
四、实验结果讨论(20分钟)1.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知道?(2)为什么气泡的颜色会发生变化?(3)气泡的密度有何特征?(4)为什么会有酸碱指示剂的变化?五、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小结:请学生总结电解水的结果和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并说明电解水的原理;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课本知识解释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推测其他电解实验的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操作电解水实验,观察到气体的生成及性质等现象,对电解水的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题目电解水三、实验步骤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2.进行预备实验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12V和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注意是元素。
)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
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
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
(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
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
(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
(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
)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巩固他们之前已学的知识。
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互帮互助。
回答的好要及时表扬同学,给他们信心,回答错误,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多思考。
要求同学们讨论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水电解实验的速度。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影响因素,并在有机会的时候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并能够使他们对化学反应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七、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过程,使同学们对于水的性质有更加深刻和具体的了解。
通电
水氢气 + 氧气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有氧元素组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练习:以下判断中是正确的有: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③只能说明H元素和O元素数量比为2:1;④这个结论就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