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窜速度计算公式
迟到时间计算及油气上窜速度
实测迟到时间
计算井深(m)4223.70
排量(m3/min) 1.75循环一周时间(min)75钻杆长(m)4211.15钻铤长+接头+钻头(m)197.99钻杆内容积(m3)0.009钻铤内容积(m3)0.004下行时间(min)22迟到时间(min)53
理论计算迟到时间
计算井深(m)5672
排量(m3/min) 1.62钻杆长(m)5361钻铤长+接头+钻头(m)311.00钻杆外径(m)0.127钻铤外径(m)0.159井径(钻头外径)(m)0.216圆周率 3.14迟到时间(min)83
(仅供参考)后效气录井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在后效气录井过程中为了保证钻头下深的迟到时间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井队的泵 冲排量要绝对稳定,但是现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在后效气录井过 程中泵冲排量总是会由小到大,或者停泵、倒泵如图(1),这样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 平均的每分钟泵冲数来确定较准确的迟到时间。
图(1)
后效气录井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摘要 通过后效气录井能够判断地层流体性质和在一定时间内钻井液侵入情
况。可以间接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分析,但后效气录井使用常规的油气上 窜速度计算方法经常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在川东北、川南等工区进行试 验发现,在测量后效气的油气上窜速度时,迟到时间、钻具排替对其计算 结果影响较大。我们可以通过现场实际测量情况对这两种影响因素进行校 正,从而得到对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结果进行校正,不仅能够较准确地反映 油气层储集丰度,还可利用油气上窜速度等数据指导钻井井控工作,保证 钻井安全施工正常进行。
第6页
表1 川南页岩气工区永页###井后效观察记录
基础数据
修正前
修正后
油气层 钻头下深
开泵到后效气明
静止
顶深深度 深度
显上升时所用的
时间(h)
(m)
(m)
时间(min)
4053.00 4980.02 36.07
57.00
后效气 钻头下深深度的
上窜速度 迟到时间(min)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在钻井过程中,当钻穿油、气层后,因某种原因起钻,而到下次下钻循环时,常有油气侵现象,这就是在压差作用下的油气上窜。单位时间内油气上窜的距离称油气上窜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V=H/T
其中:H=H1—H2
H2=排量(l/s)×未气侵泥浆返出时间(s)/每米井眼环空容积(l/m)式中:V—油气上窜速度,米/小时。
H—油气上窜高度,米。
T—静止时间,小时。
H1—油气层深度,米。
H2—未气侵泥浆的深度,米。
H – 60Q/V ·(T
1-T
2
)
u==———―――――――――――― (1—4一1)
T
上式中u——油气上窜速度,m/h;
H——油气层深度,m;
Q——钻井泵排量,L/s;
T
1
——见到油气显示时间,min;
T
2
——下完钻后的开泵时间,min;
V----单位长度井眼环空的理论容积,L/m;
T
——井内钻井液静止时间,min。
例:某井在2 160 m钻遇油气层后即循环钻井液,18:00开始停泵起钻,次日14:00下完钻开泵,开泵后14:20发现钻井液油气侵,当时钻井泵排量为18 L/s,该井环形空间每1 m容积为24 L,问油气上窜速度是多少?
解:由题意已知:
H=2 160 m,Q=18 L/s,V=24 L/m
T
1=14:20,T
2
=14:00
R=(24—18)+14=20 h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4-1),则
H – 60Q/V ·(T
1-T
2
) 2160- (60×18)/24 ×(14:20-14:00)
U==------------------------ == ---------------------------------------==63 (m/h)
油气上窜速度的现场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的现场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
当井眼空井静止时,由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流体压力,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密度差的原因,导致地层内流体(油气) 进入井眼,产生向井口方向的运移,其上升的速度,称为油气上窜速度。公式表示如下:
s t H v 1
式中 V ———油(气) 上窜速度,m/ h ; H 1 ———油(气) 在静止t s 时间后上升的高度,m ; t s ———钻井静止时间,h 。
1、迟到时间法
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V 上窜= { H 油层- [ H 钻头( T 见- T 开) / T 迟]}/T 静 式中:
V 上窜———油气上窜速度,米/ 小时;
H 油层———油气层显示井深,米;
H 钻头———循环泥浆时钻头所在的井深,米;
T 迟———钻头所在井深的迟到时间,分;
T 见———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日、时、分;
T 开———钻头下到H 钻头时循环泥浆开泵时间,日、时、分; T 静———上回次停泵时间至本回次开泵时间,小时。
显然,上述理论计算公式是根据迟到时间这一关键参数来计算的。但在实际作业时,由于泵排量的不稳定性,有时,泵排量甚至会成倍的增
长或减少,从而使得T迟也成一变量,所以在实际中,上述理论计算所得
的上窜速度的误差较大。根据这一实际现象,我们就利用一般录井仪都能
检测到的累计泵冲数这一参数来将上面的理论计算公式加以修正。
2 、累计泵冲数法
其计算公式为:V上窜= (H油层- H1) / T静= (H油层- 17. 4S1/ 23.
6) / T静
或V上窜= (17. 4/ 23. 6) ×(S0 - S1) / T静
后效气录井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的上水效 率等诸 多 因素影 响 。一 般刚下钻 到底开 泵
循 环时 , 于钻井 液 静 止时 间 长 , 井 液粘 度 高 , 由 钻 只
环时 , 常会 出现 油气 水侵 。这 是 由 于油 气层 压力 经
大 于 钻 井 液 液 柱 压 力 , 压 差 的作 用 下 , 气 水 进 入 在 油 钻 井 液 中 , 沿 井 筒 向上 流 动 , 起 油 气 上 窜 现 象 。 并 引 关 于 油 气 上 窜 速 度 的 计 算 , 井 过 程 中通 常 采 用 迟 录
— —
题, 在新疆 、 鄂尔多斯 及川 东北 工 区进 行 了方法 改进
的试 验 , 现 利 用 总 泵 冲 数 方 法精 确 计 算 从 开 泵 到 后 发
效 显 示 出峰 之 间 的 迟 到 时 间 , 以 对 油 气 上 窜 速 度 计 可
2 利 用总 泵 冲 数 计算 迟 到 时 问
到时间法[ 2 :
能使用小 排量循环 , 冲数较小 , 泵 循环一定 时间后再
提 高 循 环 排 量 , 高 泵 冲 数 , 逐 渐 趋 于 平 稳 。简 单 升 并 地 以 开 泵 时 间 等 同 于 迟 到 时 间 , 使 油 气 上 窜 速 度 会 计 算 值 误 差 较 大 。 为 了较 好 地 解 决 此 问 题 , 使 用 可 总 泵 冲 数 换 算 迟 到 时 间 的方 法 。
油气上窜速度的现场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的现场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
当井眼空井静止时,由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流体压力,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密度差的原因,导致地层内流体(油气) 进入井眼,产生向井口方向的运移,其上升的速度,称为油气上窜速度。公式表示如下:
s t H v 1
式中 V ———油(气) 上窜速度,m/ h ; H 1 ———油(气) 在静止t s 时间后上升的高度,m ; t s ———钻井静止时间,h 。
1、迟到时间法
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V 上窜= { H 油层- [ H 钻头( T 见- T 开) / T 迟]}/T 静 式中:
V 上窜———油气上窜速度,米/ 小时;
H 油层———油气层显示井深,米;
H 钻头———循环泥浆时钻头所在的井深,米;
T 迟———钻头所在井深的迟到时间,分;
T 见———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日、时、分;
T 开———钻头下到H 钻头时循环泥浆开泵时间,日、时、分;
T 静———上回次停泵时间至本回次开泵时间,小时。
显然,上述理论计算公式是根据迟到时间这一关键参数来计算的。但在实际作业时,由于泵排量的不稳定性,有时,泵排量甚至会成倍的增长或
减少,从而使得T迟也成一变量,所以在实际中,上述理论计算所得的上窜速度的误差较大。根据这一实际现象,我们就利用一般录井仪都能
检测到的累计泵冲数这一参数来将上面的理论计算公式加以修正。
2 、累计泵冲数法
其计算公式为:V上窜= (H油层- H1) / T静= (H油层- 17. 4S1/ 23. 6) / T静
或V上窜= (17. 4/ 23. 6) ×(S0 - S1) / T静
后效气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后效气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
吉元武
【摘要】准确计算后效气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是录井井控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现场录井采用迟到时间法计算后效气上窜速度.在现场运用迟到时间法计算后效气油气上窜速度的时候,迟到时间的大小、油气层深度、开泵时刻、后效出峰时刻、钻头位置、钻井液静止时间等数据的选择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精度.特别是在复杂工况下迟到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根据在川东北多年的现场经验采用总泵冲迟到时间计算法,可以充分利用综合录井仪的数据简单高效地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同时对现场其他影响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准确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现场如何消除各种因素引起的计算误差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5(000)019
【总页数】4页(P50-53)
【关键词】后效气测录井;油气上窜速度;循环;迟到时间计算法;平均泵冲数;静止时间;油气层;误差校正
【作者】吉元武
【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42
气测录井是一种直接分析钻井液烃含量的录井方法。①油气后效气测录井是指钻井过程中起下钻或其它停泵工况时,钻井液长时间静止导致已被钻穿地层中油气侵入钻井液,当下钻到底开泵循环钻井液时所进行的气测录井。②在气井特别是一些风险探区的重点探井的钻进中,当打开一个气层后,会在后面的钻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多次出现后效气。从多年现场的实践经验来看,后效气的气测值往往比正常钻进时气层时的值高得多,甚至一些地层压力较高的气层,后效气测全烃值往往能达到99.9%。后效气的存在极大增加了井控工作的风险和溢流后井控工作的难度。最近几年发生在川东北的绝大多数溢流事故包括2003年造成了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的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现场实用
油气上窜速度(测后效)计算方法
在揭开油气层后,由于某种原因停止钻井,在起下钻过程中或静止时间,如果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油气进入井筒并上行。通过测后效的方法观察地层油气是否进入井筒,以便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保证钻井的安全。具体的做法是,在静止一段时间后下钻到底,循环钻井液,通过观察井口返出泥浆的情况,若有油气返出的显示(比如:泥浆中有油花或气体),泥浆密度下降,表明油气进入井筒。通过计算,可知道油气的上窜速度。
计算油气上窜速度有两种方法:迟到时间法和容积法
1、迟到时间法:
V={H-[T1-T2]×h÷t}÷T0
注:V—油气上窜速度,m/s;
t—钻头所在井深的迟到时间,秒;
h—循环时钻头所在的井深,m;
H—油气层的深度,m;
T1—见到油气显示时间; h:min;
T2—下到井深h时开泵时间; h:min;
T0—井内泥浆静止时间; h:min;
2、容积法
V={H- [T1-T2] ×Q÷v0}÷T0
注:V—油气上窜速度,m/s;
T1—见到油气显示时间; h:min;
T2—下到井深h时开泵时间; h:min;
Q—泥浆泵的排量; l/s;
v0—下如钻具外径和井径的单位环空容积,l/m;
后效原始数据的录取
后效原始数据的录取
1、井深(m):填入起钻前的井深;
2、钻头下深(m):下钻完接上方钻杆开泵时的钻头位置;3、停泵时钻井液密度(g/cm3)、粘度(s):起钻前的钻井液的密度、粘度;
4、井筒静止时间(h):起钻前停泵的时间与下钻完接上方钻杆开泵的时间差为井筒静止时间;
5、开泵时间(h:min):下钻完接上方钻杆开泵的时间;
6、钻头下深迟到时间(min):下钻完开泵循环时的迟到时间,有时由于才下钻完开泵会很不稳定,迟到时间也会显得不相同,这时候就只能选择一个相对稳定、正常时的迟到时间来计算;
7、后效起始时间(h:min):后效出来时气测值开始上涨时的时间,始终需明白后效一定在一个迟到时间内出来;
8、后效高峰时间(h:min):后效出来时气测值最高时的时间;9、后效终止时间(h:min):后效出来时气测值降到一个平稳值时的时间;
10、中停时间(min):下钻完接上方钻杆开泵到后效开始时之间由于接单根或其它原因而停泵或倒泵所用的时间;
11、油气水层段:根据现场资料确定,一般归为本井显示最好的一层;
12、气测值的填写:首先后效起始、高峰、终止这三个点的
数据必须得体现出来,然后再选取后效开始前的基值点以作参考,再根据后效时间的长短在起始到高峰、高峰到终止选取1~2个点的数据。钻井液密度、粘度为所选取时间点实测的密度、粘度值;
13、上窜速度、上窜高度计算公式:
上窜高度(m)=油气水层顶深-钻头下深×(见显示时间-开泵时间)/迟到时间
上窜速度(m/h)=上窜高度/静止时间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复杂情况下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后效录井是指工程停钻或起下钻时钻井液静止一段时间后,下钻到需要的深度进行钻井液循环时,测定通过扩散和渗透作用进人井筒钻井液中的烃类气体的含量(或在钻具抽吸作用下进人钻井液中的油气含量)。在气井特别是重点探井的钻进中,当上部打开一个气层后,会在后面的钻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多次出现后效气。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结果来看,后效气的气测值往往比打开气层时的值高的多,特别是一些地层压力较高的气层,往往能达到全烃99.9%这样满值的情况。这极大加强了井控工作的难度。事实上最近几年发生在川东北的绝大多数溢流事故都是在起下钻过程中由于后效气导致的溢流。现场录井之中,准确的计算出油气上窜速度对于安全钻井,对于油气层的保护和后期的测试、油气产能评价意义重大。
目前录井常用的油气上窜速度方法为迟到时间计算法。计算公式为:V=(H油-H钻*(T1-T0)/T迟到)/T静
其中:V 油气上窜速度m/h
H油新打开油气层顶部深度m
H钻开泵循环时钻头所在井深m
T1 循环气测值明显升高时间(见显示时间)min
T0 开泵时间min
T迟到在钻头位置所在井深的迟到时间min
T静静止时间h
在一般的情况下,油气层深度、钻头位置、开泵时间、见显示时间、静止时间都是确定的,唯一影响计算准确性的只有迟到时间这一个变量。计算迟到时间的理论公式T迟到=V/Q,其中V是井底钻具与井壁的环空容积m3,Q为循环时的泵排量m3/min。在钻具和井筒结构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T迟到只与钻头位置和排量呈线性相关。在实际录井过程中,每钻进到一定深度录井人员会利用停泵的机会采用实测法得到一个迟到时间。在做迟到时间实测实验时,一般要求井队保持泵排量稳定在正常钻进时的排量。在正常情况下,泵的排量只与泵的泵冲转数有关。我们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T迟到为标准迟到时间,这时候的泵冲转数为标准泵冲转数,标准迟到时间与标准泵冲数是呈反比关系。在使用综合录井仪的录井条件下,录井人员可以调整设置使仪器的迟到时间在标准泵冲转数下与标准迟到时间一致。这样当钻头位置或泵冲发生变化时,仪器能自动计算迟到时间保证录井资料的准确性。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v,m/h
(185.412128)
H油,m
Baidu Nhomakorabea
4085.000000
H钻头,m
4085.000000
t迟,h
1.530000
t见,h
1.830000
t静,h
4.320000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Baidu Nhomakorabea式
油气层深度 循环泥浆时钻头所在深度 钻头所在深度的迟到时间 从开泵循环至油气显示的时间 上次起钻停泵至本次开泵的时间 油气上窜速度 H油 H钻头 T迟 T T静 V (m) 1426 (m) 2146 (min) 37 (min) 22 (h) 2.8 (m/h) 53.57143
油气上窜速度表--迟到时间法
V=(H-(h/t(T1-T2)))/T0
3584.00 3628.00 54
运算过程参数
829.41
67.19
上窜高度
←
开泵到出峰最高 所ຫໍສະໝຸດ Baidu时间
2754.59
体积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 计算公式 :V=(H-v/s)/T,m/h
计算依据
H:油层深度,m D:井径,mm d:钻具外径,mm Q:钻井液排量,l/s t:开泵到见油气显示时间,min T:静止时间,h
数值 2040 215 127 v=Q*t*60/1000
计算过程
30.00 0.02 38.51
s=3.14/4((D/1000)^2-(d/1000)^2)
25 20 20 油气上窜速度
油气上窜速度表(迟到时间法)
公式 H----油气层深度(m) h----循环泥浆时的钻头位置(m) t----循环泥浆时的迟到时间(min) T2---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min) T1---下钻至井深h的开泵时间(h:min) T0---静止时间(h) V----油气上窜速度(m/h) 41 4.3 192.9
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方法
短程起下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
一、短程起下钻的目的起钻时的抽汲很可能造成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并引起溢流。所以,起钻前应检查井底压力能否平衡地层压力,判断是否会发生抽汲溢流。
二、短程起下钻做法
短程起下钻有两种基本作法:
1.一般情况下试起10柱〜15柱钻具,再下入井底(可在静止一段时间,活动钻具但不开泵循环),然后开泵循环一周以上,观察
并测量返出的钻井液,若钻井液无油气侵,或根据油气上窜时间判断,若满足起钻要求,则可正式起钻;否则,应循环排除油气侵,并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以达到起钻过程中不发生溢流的目的。
2.特殊情况时(需长时间停止循环或井下复杂时),将钻具起至套管鞋内或安全井段,停泵检查一个起下钻周期或需停泵工作时间,若井口无外溢,则再下入井底循环一周以上,正常后起钻。
三、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油气上窜速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迟到法和体积法,迟到法较为简单、也较为准确。
1.迟到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
油气上窜速度V上=(油气层深H2—钻头处井深H i X循环见油气时间T2/迟到时间T i)/(短程起下钻时间T3 +静止时间T4)。
2.体积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
油气上窜速度=(油气层深H2 —泵排量Q X循环见油气时间T2/ 环空每米容积)/ (短程起下钻时间T3 +静止时间T4)。
V 上=60*(H 2-76433*Q*T 2/(D*D-d*d))/(T 3+T4)
式中:V上-油气上窜速度m/h , H2-油气层深m , Q-排量l/s , T2-循环见油气时间min , D-井径mm , d-钻杆内径mm , T3-短程起下时间min , T4-静止时间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 白色 红色 紫色 褐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灰色
04 月 03 日 09 时 40 分 静止时间 32.92 04 月 04 日18 时 35 分
Q+R K1bs K1bt2 K1bt1 K1ba J
第三系+第四系 赛汉塔拉组 腾二 腾一 阿尔善 株罗
后 效 上 窜 速 度
油顶深度(m) 钻头下深(m) T2-T1(min) 钻头下深T0(min) 静止时间(h) T1:开泵时间; 6801.00 6829.38 155 172
上窜速度(m/h) 9.1 上窜高度(m) 646.62
停泵时间 开泵时间
年 年
71.2
T2:开始见到显示时间;
T0:钻头下深迟到时间;t:静止时间;H:钻头下深; H油顶:油顶深度; h:上窜高度; V:上窜速度
h = H油顶-(T2-T1)÷ 0× T H
V =wenku.baidu.comh÷ t
钻具视重表
外径(mm) 钻杆127 钻杆127 钻铤159 钻铤178 钻铤203 内径(mm) 109 105 75 75 75 视重(公斤/米) 26.19 31.47 121.2 164.3 219.3
颜色符号对比表
符号 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