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并掌握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临床应用,提高对影像诊断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超声检查(US)-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志愿者进行腹部、心脏等部位的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器官形态、大小、血流情况等。
- 实验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成功观察到肝脏、胆囊、心脏等器官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CT扫描仪对志愿者进行头部、胸部等部位的扫描,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形态、密度及空间关系等。
- 实验结果:通过CT扫描,成功观察到头部、胸部等器官的形态、密度及空间关系,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详细的数据。
3. 磁共振成像(MRI)-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MRI扫描仪对志愿者进行头部、脊柱等部位的扫描,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形态、信号强度及空间关系等。
- 实验结果:通过MRI扫描,成功观察到头部、脊柱等器官的形态、信号强度及空间关系,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丰富的影像数据。
4. 超声造影(CEUS)-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并记录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
- 实验结果:通过超声造影,成功观察到肝脏、胆囊等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血流动力学信息。
5. 增强CT-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在CT扫描的基础上,注入造影剂,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增强效果。
- 实验结果:通过增强CT,成功观察到肝脏、肺部等器官的增强效果,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器官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三、实验结果分析1. 超声检查:- 优点:操作简便、无创、实时观察。
- 缺点:受操作者经验、器官位置及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2. CT扫描:- 优点: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可进行多平面重建。
- 缺点:辐射剂量较高、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是现代医疗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放射学、超声学、磁共振以及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检查并进行病变诊断。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向学生介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
二、影像检查步骤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核心步骤,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前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步骤:1. 患者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明确检查目的、核对患者身份以及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2. 检查设备准备:包括检查设备的启动和运行,检查条件的准备。
3. 影像检查操作:根据具体检查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确保检查效果。
4. 影像保存和传输:将检查所得的影像资料进行保存,并进行传输以供医师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诊断。
三、常见影像检查技术及操作要点1. 放射学影像检查放射学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
学生在进行放射学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必须掌握放射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辐射安全知识。
- 根据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射学影像检查方法,如X线摄影、CT扫描等。
- 在进行放射学影像检查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份,并告知患者相关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确保影像的质量。
2. 超声学影像检查超声学影像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医学领域。
学生在进行超声学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掌握超声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设备操作技巧。
- 根据检查目的和部位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参数设置。
- 在进行超声学影像检查前,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更好地指导操作和分析检查结果。
-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设备的稳定性,正确操控超声探头,获得清晰可靠的影像。
3. 磁共振影像检查磁共振影像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软组织的检查。
学生在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掌握磁共振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磁共振设备操作技巧。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指导(x线检查技术部分)一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指导(x线检查技术部分)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指导(X线检查技术部分)吉林医药学院医学影像实验室一、实验的基本要求及职业素质培养目标1. 技能目标(1)强调理论和实验结合能够独立担任X线检查工作,基本掌握X检查技能,熟知X检查技术。
2. 素质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担任X线检查工作。
二、技能实验项目表实验一了解X线设备及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操作要点打开系统电源闭合墙电,摄影床运动控制器面板的电源指示灯点亮,此时床体得电,床体电磁铁得电吸合,床面及立柱支柱均锁死,此时高压发生器内部已有高压电,按下位于高压发生器控制台右上方按钮右侧,|,压发生器所有指示灯同时亮起育到系统自检结束,系统开机结束。
关闭系统电源按下位于高压发生器系统控制台右上方的按钮,高压发生器关机。
断开墙电,床体电源及室内所有其他设备也将同时关闭电源。
注意:①不得快速打开和关闭电源。
开关之间最少要间隔30秒钟,②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在发生器就绪指示灯熄灭之前,不得关闭系统。
在此之前关闭系统将给X-光射线球管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①为了预防患者上下床时受伤,请将X射线球管上移,并将球管立柱移开到一边。
②必须始终注意摄影床的所有部件,检查是否有干扰或者患者与床或者其他设备出现碰撞的可能。
③床面头与尾全部伸展开时,能够支撑的最大患者体重为150公斤,重量在床面上平均分配。
超过这一限度,将导致患者受伤或设备损坏。
④移动床时,必须将手小心放在床面上,不得抓住床面一边,牵引床的运行。
否则,可能导致操作员或患者受伤。
⑤患者上下检查床时,避免因不小心踩到脚踏板而对患者或操作员造成伤害或对设备造成损坏。
⑥床面运行时,必须小心手指与手指的放置位置。
⑦切断床电源时,床面可以自由运动。
当床上无电源时,操作员必须通过关注床面运动来避免人员伤害。
⑧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严格注意操作安全,防止硬件设备造成人身伤害。
防止床面夹手。
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称为摄影方向。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指导.doc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指导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指导实验室规则实验室为实验教学的课堂,为了维护实验室的正常管理秩序,保证所有实验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完成,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须遵从以下规定1.进入实验实验室之前穿好隔离衣,携带与实验有关的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纸、计算器等。
预习实验的所有内容。
2.进入实验室后,保持安静有序,不得大声喧哗。
认真听取实验教师的指导,并作好记录。
3.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及设备。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室内大部分为价格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在使用时要求认真、小心、操作合理得当。
在没有得到实验教师的允许之下不得操作任何设备。
充分认识机器上的各种标识符号,选择各按钮或旋钮时一定要正确。
当选择错误的按钮或旋钮时,一定不要强行操作机器。
如果出现因非正常使用设备而出现严重问题时,该操作人要负一定的责任,并按泰山医学院实验仪器损坏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X射线对人体有损伤性,使用X射线进行实验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未曝光或曝光完的胶片不得放在有大量X射线的房间内,避免胶片感光。
胶片在曝光之后要立即进行洗片处理,不能放置在暗盒内时间过长。
6.胶片装入暗盒及曝光后胶片的处理都在暗室内进行,进入暗室内要进行至少15min的眼睛暗适应,等到能看清室内的东西时再在暗室内走动,或进行暗室内各种操作。
冲洗胶片的显影液及定影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碱酸性化学物质,处理完胶片后将手用清水冲洗干净离开操作室(暗室)。
冲洗胶片时避免将显影及定影液溅到衣服上或眼睛,一旦溅上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7.实验中要作好各种实验记录,记录的数据为实际的数据,不能照搬书上的数据。
当出现与正常数据偏差较大的数据时,要立即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找出主要问题并重复实验。
8.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记录本,记录实验材料消耗数量,把使用的各种仪器放到原来的位置并摆放整齐,打扫实验室卫生。
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实验报告是学生在完成实验内容后书写的总结。
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实训 指导
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实训指导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实训总学时:60学时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承担实验室:第一、二、三摄影实验室、CT实验室、超声技术实验室、附属医院影像科。
一、实验、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加强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训练,完成各项实训所要求的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实训掌握各项检查的操作技术,与即将进行的毕业实习接轨。
三、单项实验、实训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各实验、实训对组织学生总的要求为:分组进行,一般5人/组,实训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当时掌握知识情况临时调整每组人数,以尽可能达到人人动手,人人掌握。
操作时要按机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注意用电安全。
实验一 X线影像的观察实验目的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种类及不同影像图片的显示特征。
实验器材X线机、CT机、B超机实验内容1.见习各型X线机、CT机、B超机等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
2.观察透视图象和X线图象,分析其特点。
实验方法及步骤1.X线正像观察。
2.X线负像观察。
3.比较胸部X线照片影像与透视时荧光屏上影像的不同之处。
实验要求1.通过参观见习,对医学影像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有所了解,以便于本书后续内容的学习。
2.掌握透视及普通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认识透视图像和摄影图像的特点。
讨论1.说出同一被检器官在正像和负像上的不同表现。
2.X线透视和摄影各有哪些优缺点?实验二几何学模糊度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用大、小焦点摄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加深理解几何学模糊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和正确处理几何学模糊。
实验器材200mA以上X线机、矩形分辨力测试卡、其它X线摄影器材。
实验内容1.使用X线机大、小两种焦点,放置分辨率测试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摄取两张照片。
2.使用长短不同的两种肢体-胶片距离,放置分辨率测试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摄取两张照片。
3.使用长短不同的两种焦点-肢体距离,放置分辨率测试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摄取两张照片。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影像的选择和使用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准确、清晰地展示疾病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影像识读能力。
因此,本大纲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的影像识读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并能准确地解读和描述影像中的异常改变。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利用影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分享和交流影像学观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并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影像技术介绍: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他们应了解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优缺点和临床应用。
2. 常见疾病影像学特征: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常见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他们将通过分析和比较正常和异常影像,提高影像识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影像与临床关联: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关联,并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他们将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影像与临床关联的理解。
4. 影像质量控制和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影像的质量,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病人准备和协作等。
他们还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放射安全和放射防护规范。
5. 报告撰写和沟通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的影像学报告,并提高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通过模拟病例报告和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整理)《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指导.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指导实验1:总论实验目的:1、X线成像掌握:X线检查技术,X线分析与诊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X线图像特点,X线检查中的防护2、计算机体层成像掌握:CT图像特点,CT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CT检查技术,CT分析与诊断了解: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DSA检查技术,DSA的临床应用4、超声成像熟悉:USG图像特点,USG分析与诊断,USG诊断的临床应用了解:USG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USG检查技术5、磁共振成像掌握:MRI分析与诊断熟悉:MRI图像特点,MRI诊断的临床应用,MRI检查技术了解: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6、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熟悉: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7、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科学了解: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实验内容:1、X线检查技术,X线分析与诊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2、CT检查技术,CT分析与诊断、CT图像特点,CT诊断的临床应用3、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DSA检查技术,DSA的临床应用4、USG图像特点,USG分析与诊断,USG诊断的临床应用5、MRI图像特点,MRI诊断的临床应用,MRI检查技术(观看卫生部录像带)实验报告:谈谈对医学影像学的初步认识实验目的:1、掌握:正常胸部的X线、CT解剖2、掌握:纵隔正常X线、CT、MR解剖和纵隔分区3、熟悉:横膈、胸膜的X线、CT解剖实验内容:(一)胸廓:1、软组织胸廓: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头及乳房2、骨性胸廓:肋骨、肋软骨钙化;肩胛骨、锁骨、胸骨及胸椎;各种肋骨先天性变异(二)肺野和肺门:1、肺野:肺野的划分;特殊的肺区—肺尖区和锁骨下区;肺段、肺叶和肺纹理2、肺门:肺门是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神经组织的总和投影;左右肺门的部位;右侧肺门角和肺门点(三)气管支气管树:气管支气管树的X线命名;胸片气管、主支气管的X线解剖;体层片叶段支气管的解剖;支气管造影的X线解剖(四)纵隔:1、正位纵隔的X线、CT、MR影像,左右纵隔缘的组成2、侧位六分法,纵隔的分区和各区的X线解剖3、纵隔的生理性变化(五)胸膜:正常的胸膜X线、CT解剖;叶间胸膜的部位和X线形态(六)膈:膈的位置和形态;膈的生理性变化—膈膨升、波状膈实验报告:绘制纵隔侧位六或九分法线条图实验目的:1、全面掌握支气管阻塞、渗出、增殖、纤维化、肿块、空洞和胸腔疾病的病理基础和X线、CT表现2、鉴别肺内的基本病变的X线特点,特别是肿块、空洞和粟粒影的鉴别实验内容:(一)支气管的基本病变:1、阻塞性肺气肿:小叶性、间质性和大泡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2、阻塞性肺不张:各型肺不张的X线表现,主要掌握各叶肺不张、下三角征、大雁征等3、阻塞性肺炎:各叶阻塞型肺炎的X线表现(二)肺部基本病变:1、渗出与实变:渗出与实变的X线表现,支气管气像;运用轮廓征确定病变的叶段2、增殖:增殖性腺泡结节影的X线表现3、纤维化:弥漫性和局限性纤维化的X线表现4、钙化:各型钙化的X线表现5、肿块:肿块的X线表现6、空洞与空腔:空洞与空腔的X线、CT鉴别;三种空洞的X线、CT表现7、间质性病变:粗网状结节间质纤维化和细网状结节间质纤维化的X线表现(三)肺门的改变:1、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扩张、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肿瘤2、肺门影缩小:肺门血管缩小3、肺门移位: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四)胸膜基本病变:1、游离性胸腔积液:少、中和大量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2、局限性胸腔积液:包裹、叶间、肺下性和纵隔积液3、气胸、液气胸:脏层胸膜线、液气平4、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实验报告:绘制并描述印象深刻的肺部基本病变线条图一张实验4:呼吸系统③ 肺部感染性疾病和肺结核实验目的:1、熟悉:大叶性肺炎各期的X线、CT表现及病理基础2、掌握: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的X线、CT表现及病理基础3、掌握: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4、掌握:肺结核的五型分类方法5、掌握:各型肺结核的X线、CT表现6、了解:早期肺结核的X线、CT概念实验内容:1、大叶性肺炎:早期肺血管改变及渗出;中晚期肺实变;晚期肺内纤维性改变2、小叶性肺炎的X线、CT表现,肺纹理改变和病变的X线、CT分布3、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增厚,肺纹增多4、肺脓肿:急性肺脓肿的炎性浸润带;慢性肺脓肿空洞的形成5、肺炎性假瘤:光滑无分叶性肿块,结合临床肺部感染性病史6、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典型X线表现7、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三均匀”和亚急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的区别8、浸润型肺结核:各种类型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9、结核性胸膜炎:干性和湿性胸膜炎的X线表现实验报告:正确书写肺结核的X线、CT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肺部常见良性肿瘤的X线、CT、表现2、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X线、CT表现和鉴别诊断3、了解:早期肺癌的X线诊断标准4、掌握:各种类型肺转移癌的X线特点实验内容:(一)肺良性肿瘤:肺错构瘤的X线、CT表现: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中央型肺癌:各种中央型肺癌的X线、CT表现和继发改变;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的“反S”征;右中叶中央型肺癌的“高脚杯”征2、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的分叶征、毛刺、放射冠等X线表现;癌性空洞的X 线、CT表现3、弥漫性肺癌:肺泡癌的X线、CT表现(三)转移性肺癌:转移性肺癌的肺部的X线分布特点;不同类型的肺部转移性肺癌的X线鉴别实验报告:1、用线条图描绘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征象2、用线条图描绘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实验目的:1、熟悉:纵隔炎症的X线、CT、MR表现2、掌握:前、中、后纵隔肿瘤的X线、CT、MR表现实验内容:(一)纵隔炎症:1、慢性纵隔脓肿:一侧性纵隔增宽2、纵隔气肿:单纯气肿和液气平的X线、CT表现(二)纵隔肿瘤:1、前纵隔胸腺瘤和畸胎瘤的X线、CT、MR表现2、中纵隔淋巴瘤的X线、CT、MR表现3、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CT、MR表现实验报告:绘制前纵隔胸腺瘤或畸胎瘤的X线或CT典型表现实验7:消化系统①消化道正常影像解剖与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食管、胃、小肠、大肠正常X线表现2、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食管、胃、小肠、大肠正常X线表现和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和诊断2、观看正常食管、胃、小肠、大肠的正常X线片(包括充盈相、粘膜相),了解其轮廓、粘膜形态、管腔的大小等观看轮廓的改变、粘膜的改变的X线片实验报告:描图、文字叙述正常胃、龛影及充盈缺损的X线表现实验8:消化系统②食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的X线与CT表现2、掌握: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表现及诊断3、掌握:胃癌及胃的其它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4、掌握: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大肠癌的X线表现及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食管炎症、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异物、食道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憩室的X线表现和诊断2、观看食管炎症、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异物、食道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憩室的X线与CT片3、重点强调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表现(如龛影、粘膜纠集、痉挛性切迹、畸形等)和诊断4、观看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片如典型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畸形、粘膜纠集等征象片5、观看胃癌以及其它疾病的X线片:胃癌的X线表现(如癌性龛影、充盈缺损、半月综合征、粘膜破坏、管壁僵硬等征象)和诊断6、重点强调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X线表现7、观看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X线片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2、描图、文字叙述胃溃疡的X线表现与胃溃疡、癌性溃疡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3、描图、文字叙述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实验9:消化系统③正常实质脏器与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的X线表现2、掌握:肝、胆、胰腺正常CT与MRI图像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胃肠道穿孔的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的X线表现以及肝、胆、胰正常CT横断面解剖2、观看胃肠道穿孔的膈下游离气体的X线片,观看完全性低位、高位肠梗阻的X 线片3、观看肝、胆、胰腺正常CT与MRI图像实验报告:描图、文字叙述肠梗阻的X线表现实验10:消化系统④ 肝胆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肝硬化的CT诊断2、掌握:肝癌CT、MRI诊断3、熟悉:肝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MRI诊断4、掌握:胆管、胆囊结石的CT、MRI诊断5、掌握:胆管癌、胆囊癌的CT、MRI诊断6、熟悉:CT、MRI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肝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表现,观看肝癌的CT、MRI图像2、重点强调肝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脓肿、肝囊肿的CT、MRI图像3、重点强调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梗阻部位的分析及CT图像的表现,观看胆管、胆囊结石、胆管癌、胆囊癌的CT、MRI图像,观看肝内胆管扩张以及各种疾病对胆管梗阻的CT、MRI图像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肝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2、描图、文字叙述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3、描图、文字叙述肝内外胆管扩张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11:消化系统⑤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急、慢性胰腺炎的CT、MRI诊断2、掌握:胰腺癌的CT、MRI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胰腺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表现,观看胰腺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图像2、重点强调急、慢性胰腺炎的CT扫描表现,观看急、慢性胰腺炎的CT图像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胰腺癌的CT诊断2、文字叙述急、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12:骨骼肌肉系统②骨关节创伤、骨软骨缺血坏死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骨折与修复的平片、CT表现2、掌握: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3、掌握: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4、了解:胫骨结节、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5、了解:关节创伤CT、MRI表现实验内容:各种不同类型骨折、关节创伤、骨软骨缺血坏死的平片、CT、MRI表现实验报告:1、绘制并图示任一型骨折的线条图2、书写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3:骨骼肌肉系统③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骨关节结核实验目的:1、掌握:急性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2、掌握:急性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X线、CT表现2、掌握: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实验内容:1、急性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平片、CT表现2、各种不同类型骨结核、关节结核的平片、CT、MRI表现实验报告:1、书写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诊断报告2、书写骨关节结核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4:骨骼肌肉系统④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实验目的:1、掌握:骨软骨瘤、骨瘤的X线、CT表现2、掌握: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3、掌握: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4、掌握: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5、掌握: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6、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表现实验内容: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平片、CT、MRI 表现实验报告:书写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5:中枢神经系统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实验目的:1、掌握:各型胶质瘤、脑膜瘤CT表现2、熟悉:脑转移瘤CT表现3、掌握: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的CT表现4、了解:脊髓肿瘤CT/MRI表现实验内容:1、各型胶质瘤、脑膜瘤CT平扫和增强正常表现,MRI表现2、各型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及少见肿瘤CT平扫和增强正常表现,MRI表现3、脊髓肿瘤CT/MRI片实验报告:1、绘制并图示任一型胶质瘤典型CT或MRI表现2、绘制并图示任一型垂体瘤或听神经瘤典型CT或MRI表现3、绘制并图示脑转移瘤典型CT或MRI表现4、绘制并图示任一型脊髓肿瘤典型CT或MRI表现实验16:中枢神经系统④脑血管性病变实验要求:1、掌握:脑梗塞、脑出血CT表现2、熟悉: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CT、MRI表现实验内容:1、各型脑梗塞、脑出血的CT、MRI表现2、3、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实验报告:1、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梗塞的CT或MRI表现2、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出血的CT或MRI表现3、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血管病变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第一篇各系统学习指导第一章概论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课堂讲课与课间实习之比为1:1。
课间实习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正确掌握诊断技术得过程,也就是锻炼独立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得过程。
同学们在学习课堂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得基础上,必须通过课间实习深入理解各种影像学表现所代表得解剖结构与病理、生理基础,并切实掌握其诊断技术。
因此,同学们应根据每次实习得目得与要求,实习内容及学习重点等循序渐进,并通过认真读片,达到深入理解与切实掌握得目得。
本指导配合课堂教学,实习以读片为主,配合录像、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模型以及临床参观(见习)等多种形式。
每次实习主要就是研究与分析各种疾病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达到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及正确使用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疗服务得目得,并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得影像诊断方法。
本《指导》就是根据讲课得内容提出学习、实习应当达到得目得与要求,提示主要得实习内容,并指出学习重点、难点;对实习起到指导作用,以开阔学生得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方法(1)实习开始,先由带教老师说明本次实习目得与要求,讲解主要得实习内容与分析思考得方法;指出实习得重点与必须掌握得内容;并适当复习前一次课程得内容并加以提问,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2)分组读片,实习用影像教学片由各小组按顺序集中阅读,逐一认识各片得主要影像表现,并相互讨论,深入理解,加深印象。
(3)通过共同读片,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得理解,再进行单独读片,以加深印象。
(4)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从正常到异常,从影像学基本表现到各种疾病得典型表现。
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讨论。
(5)辅导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应采用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解决问题得能力,切忌单纯灌输。
(6)实习课结束前,应由辅导教师予以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总论一、目得与要求(1)了解医学影像学设备得主要结构与基本成像原理。
医学影像技术作业指导书
医学影像技术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技术学科,通过使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获得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从而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诊断工具。
本指导书旨在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仪器设备医学影像技术的学习和实践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X射线设备:包括X射线机、摄像机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X射线的工作原理、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常见的安全事项。
2. CT扫描设备: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扫描人体横截面,生成三维图像的设备。
学习者应熟悉CT扫描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MRI设备: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的详细图像。
学习者需要了解MRI设备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
4. 超声波设备:超声波设备利用声波在人体内部的反射生成图像。
学习者应了解超声波设备的原理、操作技巧和常见应用领域。
三、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获得的医学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可以提取有用的信息用于诊断和研究。
1. 图像增强:学习者应了解图像增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直方图均衡化、滤波、锐化等。
2.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指将图像分成不同的区域或对象。
学习者需要掌握图像分割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如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
3. 特征提取:通过提取图像的特征,可以用于识别和分类。
学习者应了解特征提取的方法和技术,如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4. 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是将多张二维图像重建为三维模型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熟悉三维重建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软件工具和技术。
四、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者需要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1. 临床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检测、定位和诊断。
学习者应了解各种影像技术在不同疾病的应用,如肿瘤检测、心血管疾病等。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在医学领域中,影像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医生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信息,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而作为医学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实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
首先,作为医学影像学的实习生,了解各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波。
每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例如,X线适用于检查骨骼和胸部,CT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快速扫描,MRI适用于检查软组织和神经系统,超声波适用于妇产科及肝脾等腹腔器官的检查。
掌握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影像学的学习和实践。
其次,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还包括学习如何正确解读和诊断影像学结果。
在实习期间,我们将有机会观察和解读大量的影像学片,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提高我们的解读能力。
在解读影像学结果时,我们需要注意结构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通过与导师和临床医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从而提高我们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还应包括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影像学技术。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医学影像学的自动化分析和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使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还应包括对伦理和安全问题的培训。
在实习期间,我们需要遵守影像学的伦理准则,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妥善保管影像学资料,限制访问权限,并遵循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各种影像学设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影像学的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一、实验教学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和评估疾病。
实验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模拟案例,提供给学生们实践与应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入门实验:医学影像设备与操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以及操作要点。
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环境。
2. 影像解剖学实验在影像解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解析影像学图像,识别和标记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
3. 影像学技术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对比剂的应用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4. 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诊断实验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比对病例影像,识别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技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实践与研究实验本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学生将通过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实际病例的影像检查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疾病诊断水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和示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示范,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影像学图像,同时向学生讲解解剖结构、影像表现、疾病诊断准则等。
2. 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和模拟案例进行操作与分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医学影像诊断作业指导书
医学影像诊断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医学影像诊断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准确的医学影像诊断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为医学影像诊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基本原则1. 影像采集医学影像的采集是进行诊断的基础,影像采集的质量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影像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选择合适的影像设备: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部位,选择适合的影像设备,如X射线、CT、MRI等。
- 采用合适的采集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合适的采集参数设置,如曝光剂量、扫描厚度等。
- 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在进行影像采集时,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痛苦。
- 保证影像的质量:采集完影像后,要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影像解读影像解读是医学影像诊断的核心环节,准确的解读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影像解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结合临床病史:在解读影像时,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了解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 多角度、多平面进行观察:在进行影像解读时,需要综合分析不同方向和平面的影像,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 与其他影像资料对比:如有必要,可以将当前影像与之前的影像进行对比,以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
- 准确描述和定量评估:在解读影像时,要准确描述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并进行定量评估,如测量肿瘤的直径等。
- 制定明确的诊断意见:在解读影像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诊断意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 报告撰写影像报告是医学影像诊断的最终输出结果,对于医生和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书写影像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报告的格式要规范: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变的描述、定量评估结果、诊断意见等内容。
- 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在报告中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和术语,确保患者和其他医生都能够理解。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编者:邵成民、顾婷专业:姓名:班级:目录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实验七:消化系统 (29)呼吸系统(一)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
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指导
02
医学影像设备操作与 原理
X线设备操作及成像原理
X线产生与性质
通过高压电场加速电子 撞击靶物质产生X线,具 有穿透性、荧光效应和
感光效应。
X线设备构造
X线成像原理
包括X线管、高压发生器 、控制台、影像接收器
等部分。
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人体 组织密度差异,形成不
同灰度的影像。
X线设备操作
包括设备启动、参数设 置、曝光控制、影像接
评估疗效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医生 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常见医学影像技术类型及特点
X射线检查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PET检查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 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 。具有操作简便、价格 低廉等优点,但辐射剂 量较大。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中的反射和传播特性进 行成像。具有无创、无 辐射、实时动态观察等 优点,但对操作者技术 要求较高。
包括患者准备、扫描参数设置 、图像后处理等步骤。
超声设备操作及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形 成回声信号并转换为影像。
超声扫描技术
包括B超、彩超、多普勒超声等,可获取不 同组织和血流的影像。
超声设备构造
包括超声探头、发射/接收电路、显示器等 部分。
超声设备操作
包括患者准备、探头选择、扫描参数设置、 图像优化等步骤。
患者准备
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如更换衣物、去除金属物品等。
告知风险
向患者告知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风险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规范进 行检查,确保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医学影像学与放射诊断的实践指导
CT成像原理及设备介绍
CT成像原理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不同密度的组 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出该层面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CT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扫描机架、高压发生器、X线管、探测器、计算机系统、图像重建算法 等。现代CT设备还具有多排探测器技术、螺旋扫描技术、能谱CT技术等。
复杂病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探讨
多学科团队组建
针对复杂病例,应组建包括放射科、 临床科室、病理科等多学科在内的专 业团队,共同讨论并制定诊疗方案。
定期评估与调整治疗方案
多学科团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影像与临床信息整合
多学科团队应充分整合患者的影像与 临床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
03
常见疾病放射诊断方法与 实践
呼吸系统疾病放射诊断方法与实践
01
胸部X线检查
通过X线照射胸部,观察肺部 、气管、纵隔等结构,发现炎
症、结核、肿瘤等病变。
02
CT检查
利用X线旋转照射胸部,获取 更详细的肺部结构和病变信息 ,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等疾病
。
03
MRI检查
通过强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胸 部进行无创性检查,对于纵隔 肿瘤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THANKS
06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医学影像技术将向更高分辨率、更快成像速度和更低辐 射剂量方向发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性。
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不同影像模态 间的信息融合和互补,提高诊断效能。
医学影像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 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影像分析和诊断。
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指导
远程医疗影像:通过互联 网实现远程诊断和会诊, 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
问题。
医学影像大数据:通过 大数据分析,挖掘疾病 与影像之间的关联,提 高医学研究和治疗效果。
医学影像学实践发展前景广阔,但 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诊断准确 率。
医学影像学实践需要加强与其他医 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综合诊疗 能力。
X射线诊断:用于 骨骼系统和胸部疾
病的诊断
CT和MRI诊断: 用于脑部、腹部和
胸部疾病的诊断
超声诊断:用于腹 部、心脏和血管疾
病的诊断
核医学诊断:用于 肿瘤、心血管和内
分泌疾病的诊断
诊断肿瘤:医 学影像学能够 通过影像技术 发现肿瘤,为 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疗效:医 学影像学可以 观察肿瘤在治 疗前后的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
肝癌:在超声和 CT上表现为肝脏 实质性肿块,形 态不规则,回声 不均匀
乳腺癌:在钼靶 和超声上表现为 乳腺结节或肿块, 形态不规则,边 缘清晰,有钙化 灶
胃癌:在胃镜和 钡餐上表现为胃 部溃疡或肿块, 形态不规则,表 面不光滑
罕见疾病定义: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医学影像学在罕见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提供直观的病理形态学信息 案例分析:介绍几种罕见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表现 总结:医学影像学在罕见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挑战
率。
医学影像学将 与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等 多学科交叉融 合,拓展应用
领域。
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影像学将 更加注重个体 化诊疗,为患 者提供更加精 准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将 不断探索新的 成像技术和方 法,提高疾病 早期发现和治
疗效果。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利用 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医学 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影像技术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编者:邵成民、顾婷专业:姓名:班级:目录实验一:呼吸系统(一) (3)实验二:呼吸系统(二) (8)实验三:循环系统(一) (11)实验四:循环系统(二) (12)实验五:骨骼肌肉系统(一) (16)实验六:骨骼肌肉系统(二) (26)实验七:消化系统 (29)呼吸系统(一)2.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渗出及实变影,双肺门无增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太正常,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侧位片:肺门不大,心影正常,心前、后间隙存在。
诊断结果:心、肺未见异常。
3.胸部正位片:右侧第七颈椎旁可见颈肋。
诊断结果:肋骨先天性变异。
4.左侧位片:纵膈的九分区5. 胸部正位片:心膈角、肋隔角6.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膈圆隆向上突起7.胸部正位片:左肺透亮度增高,纹理稀、疏,纵膈向右偏移,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膈低平。
诊断结果:左侧肺气肿8.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上野肺纹理模糊,可见一类三角形密度增高影,尖端指向肺门,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右肺门稍向上移位,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上叶肺不张。
9.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右肺中野中、内带呈大片密度增高影,右心缘显示不清,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肺不张10.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纹理模糊,中、下野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感染可能。
11. 胸部正位片: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中、上野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CT:左肺尖后段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
12.左侧胸片:局限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可见一条索状高密度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右侧胸片:弥漫性纤维化:双侧胸廓塌陷,脊柱左突侧弯,双肺可见呈弥漫分布的团块状高密度影,双肺门结构不清,主动脉及心影显示不清。
13.胸部正位片:双肺多发点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锐利,双肺纹理清晰,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诊断结果:双肺多发钙化14.胸部正位片:右肺中、上野可见一呈类圆形的环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双肺纹理清晰,两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诊断结果:右肺肺脓肿15.胸部正位片:左肺中野可见一圆形不均匀密度影,边缘不规整,双肺下野见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双肺纹理增多,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
诊断结果:左肺肺癌。
16.胸部正位片:双肺透亮度增高,可见多个肺大泡形成,其内未见肺纹理通过,双侧肋间隙增宽;两肺野透亮度增高,双肺纹理稀疏变细;心影狭长,两膈低平,两侧肺门稍增大、增浓;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17.胸部正位片:右肺中、下野中外带可见一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2x2cm,边缘不规整,其周围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影,右肺下野片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肋骨多发钙化,左肺纹理清晰,双肺门影稍浓密,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侧位片:位于右肺上叶前段18.右肺中叶内段可见一不规侧高密度影,边缘有毛刺,大小约1.5x1.0cm19.右肺中上野可见弧形突出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呈类圆形状,气管受压左移,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诊断结果:肺肉瘤可能。
20.胸部正位片:右肺下野可见呈外高内低的边缘模糊的糊状线,右侧肋隔角变钝,右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21.胸部正位片:左肺中上野可见一扁丘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下野可见呈外高内低的边缘模糊的糊状线,左侧肋隔角变钝,右肺野未见明显异常,左心缘显示不清。
22.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野外带可见无肺纹理透亮区,可见肺压缩线,肺体积约被压缩30%,隔面呈气液平面,右肺下野可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右侧隔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侧位片:可见气液平面23.CT:左侧胸膜钙化胸片:双侧胸廓不对称,脊柱右突侧弯,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左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不均匀密度影,右肺下野见多发点状高密度影,主动脉稍迂曲,心影不大,双侧肋隔角变钝。
呼吸系统(二)1.胸部正位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结构紊乱,边界不清,以左下肺野明显;左肺中下野见多发囊状透亮影及支气管双轨征;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2.胸部正位片:右上肺野见密度均匀增高大片状阴影,下缘清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3. 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肺下野见密度均匀增高大片状阴影,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侧位:病灶位于右肺下叶。
4.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右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见沿肺纹理分布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淡且模糊不清,病灶右下肺明显;左肺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下叶5.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中野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稍模糊,其内见气液平,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侧位片:病灶位于左肺上叶6.胸部正位片:左肺中上野可见带片状模糊阴影,左肺门增大,两者间见数条条索状阴影,右肺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整,肋隔角锐利。
7.胸部正位片:双肺野满布分布均匀,大小、密度一致粟粒状阴影;肺纹理被掩盖,右肺上野可见条索状、斑片状高密度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8. 胸部正位片+右侧位片:左肺中野见一直径为1.0cm球形病灶,边缘光整,其内隐约可见点状钙化灶;病灶周围见散星点状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侧位片:病灶位于左肺上叶。
9.胸部正位片:左侧胸廓塌陷,脊柱左突侧弯,气管向左移位,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左侧广泛胸膜增厚并钙化,双肺门不大,主动脉未见异常,心影不大,左侧胸膜牵拉,左侧肋隔角变钝。
10. 胸部正位片+左侧位片:右侧肺门模糊,肺门下部见一4.0X4.0cm 大小团块状阴影,部分与心影重叠,边缘不规整;右肺下叶实变,体积缩小;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侧位:病灶位于肺门区及右肺中下叶。
11.胸部正位片:左侧肺门模糊,肺门中上部见一5.0X5.0cm大小团块状阴影;左肺上叶实变,体积缩小,与团块影下缘形成反"S"征;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12.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见一孤立性肿块影,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显示稍高密度影,边缘不规则。
14.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见一孤立性肿块影,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显示其内有偏心性空洞。
19.胸部正位片:双肺散在分布类圆形结节影,边缘清楚,呈棉花团状,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双肺门影增大后前位:心脏右缘上方为上腔静脉,向下进入右心房,右心房构成心脏右缘,左缘上方向外突起的为主动脉结,其下方为肺动脉段,此处向内凹入,故称心腰,肺动脉与左心室之间为左心耳,正常时不显示,左心室向外下延伸后向内,转弯处称:心尖。
右前斜吞钡位|(旋转45度):前方为右心室构成心缘,向上与肺动脉段相接,分成左、右肺动脉,肺动脉段后方为升主动脉,向上后行,形成主动脉弓。
此位上并非充分显示,升、降主动脉前后重叠。
心影后方左、右心房上下排列,难以分清其界限,食管吞钡受主动脉、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形成三个压迹。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有三角形透明区,称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左侧位:心影前下缘为右心室,心后缘上方为左心房,下方为左心室,左心室与横膈构成心后三角,在胸骨后右心室前有一倒三角形透亮影,即心前间隙。
右心缘与心尖的连线与肺低的夹角:垂位心>45度,横位心<45度,斜位心大约等于45度。
左心房增大---正位片:心底部椭圆形致密影,右心缘双房影形成,左心耳增大(第三弓),气管分叉角增大(正常60-85度)左前斜位:增大左房使左主支气管上移、变窄。
右前斜位吞钡: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向后移位。
左侧为吞钡:食管受压后移。
左心室增大---正位片:左心缘向左下增大、向左侧凸出,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胸比>0.5,心腰凹陷,相反搏动点上移。
左侧位: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凸出,心后间隙缩窄,心后缘与下腔静脉焦点位于膈下。
左前斜位:左心缘向后、向下凸出,与脊柱重叠。
右心房增大---正位片:右心缘下部向后凸出,向上延伸,右心房心高比增大,大于0.5(心高比=右心缘上下段与右心膈角水平线的垂直距离比中动脉弓到右心膈角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左前斜位:心前缘上部向上、向前凸出,右心缘上部延长,心后间隙消失。
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向下凸出,但不与食管形成压迹。
右心室增大----正位片:肺动脉段延长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翘。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时,表现法洛四联症:两肺血明显减少,心影近似靴型,右心室肥厚增大,心尖上翘。
右前斜位:肺动脉段向前、向上突出,心前间隙消失。